终南命理惭愧学人八字断职业(惭愧学人八字理论集)
让我们一起阅读宋诗与宋词
编者按
“宋诗与宋词在成就上堪称并驾齐驱,在艺术上则如春兰秋菊。”如何阅读宋诗与宋词,始终是个问题。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悦读》为读者推荐两本好书:《莫砺锋讲宋诗课》《王兆鹏讲宋词课》。两位作者都是研究宋代文学的知名学者,他们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解说与指导,从而让我们真正理解莫砺锋教授所言:“不读宋词,难以深入理解宋诗。不读宋诗,也难以深入理解宋词。”
《莫砺锋讲宋诗课》莫砺锋著凤凰出版社
《王兆鹏讲宋词课》王兆鹏著凤凰出版社
【著书者说】
两代学人与宋代诗词的两门“课”
作者:莫砺锋(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
2019年,我在《莫砺锋讲唐诗课》的序言中说:“从1979年考进程先生门下,直到2000年先生逝世,我立雪程门二十一载。我曾在南大的教室或程先生的书斋里亲聆先生讲课,也曾在先生指导下撰写论文或与他合写论文,我在学业上跨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先生的扶持和指点……正因如此,我接受出版社的约请编成本书,并不避重复而题作《莫砺锋讲唐诗课》,以展示本书与程先生《唐诗课》之间的渊源关系,并表示对先生的感激与怀念。”其实,我也应该编写一本专讲宋诗的书,它同样能展示我与程先生的学术渊源。
《冬日婴戏图》宋苏汉臣(传)
一
1979年4月7日,我到安徽省教育厅去查看当年各个大学研究生招生的学科目录,几经周折,选定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为报考志愿,研究方向是“唐宋诗歌”,导师是程千帆教授。说来惭愧,在那天以前,我压根不知道世上有程先生其人。我当时正在安徽大学外语系读本科二年级,对中文学科的情形一无所知。到了9月,我进入南大读研,从此立雪程门。程先生对我们的指导都是从“唐宋诗歌”这个方向着眼的,课程设置或许偏重唐诗,论文选题却偏重宋诗。我的硕士论文以“黄庭坚诗研究”为题,博士论文以“江西诗派研究”为题,便出于这种倾向。程先生治诗,一向兼重唐、宋,而且十分重视向公众普及宋诗。早在20世纪50年代,程先生就编选了《宋诗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到了新世纪,程先生又编选了《宋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这两本书都是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宋诗读本,尤其是后者,后来以《读宋诗随笔》的书名屡次重版。要是有出版社把程先生有关宋诗的论文及评语纂成一书并取名为“宋诗课”,也是非常妥当的选题。我才力薄弱,性格拘谨,自从在程先生的引导下走上唐宋诗歌研究的学术道路,四十年来不越雷池半步。与程先生一样,我治诗时兼重唐宋,讲诗时也是兼重唐宋。缪钺先生说得很好:“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先生也说得很好:“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我完全同意这些判断,所以我认为宋诗与唐诗一样,既是现代学术界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应是当今广大读者日常阅读的重要文本。正因如此,我完成《莫砺锋讲唐诗课》的书稿后,便着手编写这本《莫砺锋讲宋诗课》,再次展示我与程先生之间的渊源关系。
二
与《莫砺锋讲唐诗课》的结构相似,本书也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背景”2篇,分别介绍有关宋诗及宋诗研究的概况,我认为这是有助于读者阅读宋诗的背景知识。第二部分是“名篇细读”20篇,第三部分是“名篇简评”50篇,它们都是我本人阅读宋诗名篇的一些心得,所选名篇并无高下之分,不过限于篇幅,后者谈得较为简略而已。第四部分是“问题与思考”6篇,是我对宋诗某些大家或专题进行探索后的粗浅感想。第一部分属于常识介绍,但粗疏之失仍属难免。后面三个部分都是我的一己之见,更容易产生郢书燕说的错误。希望读者朋友不吝指教。
说到宋诗,当然离不开宋词。在我看来,诗、词二体在宋代双峰并峙,且在题材、风格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宋代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宋代文人大多实现了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宋代士大夫在政治生活中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他们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风格也相当庄重,爱情题材在诗文中几乎绝迹。但是与此同时,宋代士大夫生活优裕,他们的私生活中当然会有男女恋情的内容,他们还有趋于轻柔、细密的审美心态,于是词体便被选为合适的情感宣泄口,用来抒写内心深处的幽约情愫。这样,宋代的诗文和词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用来述志,词则用来娱情。这种分工在北宋尤为明显,一代儒宗欧阳修的艳词写得缠绵绮丽,与他的诗文如出二手,以致有人认为是伪作。正因如此,宋代的词体很少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约束,从而保持其文体特性并取得独立的地位。宋词对女性题材的注重是前所未有的,柳永词中要求过正常生活的,晏几道、秦观词中温婉善良的歌女,都是五七言诗中较少见到的女性形象,更不说女词人李清照在词中的女性自画像了。宋词在爱情题材上具有更大的开拓意义。由于受到儒家诗教学说的巨大影响,中国古典诗歌中爱情题材的欠缺成为先天性的痼疾。即使古代诗人想要吟咏爱情,“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圣贤教诲也会阻止他们表现得太热烈、坦率。宋词的独特性质和功能使它克服了这种缺陷,它在爱情题材方面的巨大成就,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独领风骚。当然豪放词风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苏轼词如天风海雨,辛弃疾词如山呼海啸。尤其是在南宋,辛弃疾等爱国词人在词中抒写收复失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刘辰翁等宋末词人用词体诉说亡国的悲愤,都突破了词体原有的疆界。但就总体来看,宋词在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感情而不是社会现实,在艺术风格上偏好深曲委婉而不是雄豪奔放。宋诗与宋词在成就上堪称并驾齐驱,在艺术上则如春兰秋菊。不读宋词,难以深入理解宋诗。不读宋诗,也难以深入理解宋词。所以与“宋诗课”一样,“宋词课”的编写也是当代宋代文学研究者应尽的义务。
说来也巧,在我初入程门的时候,研究宋词的一代宗师唐圭璋先生正在南京师大任教。程先生是唐先生的好友,我们这些程门弟子也对唐先生敬执弟子礼。1984年我博士毕业时,唐先生是我的答辩委员,还亲笔为我的学位论文写了两页评语。唐先生门下的诸位高足也都成为我的好友,其中之一就是王兆鹏教授。若干年后,兆鹏兄已成为新一代的宋词研究专家。1996年我应袁行霈先生之邀担任《中国文学史》宋代编的主编,受命之初便邀请兆鹏兄负责撰写有关宋词的全部章节。在从事文学史编撰的那几年里,从商讨提纲到互相审稿,我们的合作相当融洽。于是当我动手编写本书时,当即邀请兆鹏兄编写一本性质相同的《王兆鹏讲宋词课》,很快就得其俯允。在凤凰出版社的热情支持下,我们将两本书作为姐妹篇一同推出,衷心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读书者说】
一本普及读物的三重使命
——读《莫砺锋讲宋诗课》
作者:沈章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宋诗与唐诗一样,既是现代学术界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应是当今广大读者日常阅读的重要文本。”宋诗如何阅读,始终是个问题;宋诗研究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也引人关注。在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工作分作两截的当下,很少有人能想到,会有这么一本书,既教人读宋诗,又呈现当前宋诗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莫砺锋讲宋诗课》不仅集中解答了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还特别展示了作者与程千帆先生之间的渊源关系。一部学术普及读物肩负三重使命,既是深入浅出的宋诗阅读指南,又可以被视作别开生面的宋诗研究指南与学者成长指南,具有特别的意义。
《白蔷薇图》南宋马远选自《莫砺锋讲宋诗课》
求新求变,开创全新的书写体例
《莫砺锋讲宋诗课》不同于以往的学术普及类图书,它的体例非常独特。学术普及读物一般会刻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更不会直接选录专题论文,这本为读者讲宋诗的著作却兼而有之。
长期以来,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工作脱节,古典文学普及读物偏重文本的选择、注释与赏析,形式比较固定,内容相对细碎。莫砺锋教授不落俗套,积极探索学术普及读物的新写法。他的《漫话东坡》与《莫砺锋讲唐诗课》都主动求新求变,后者还开创了全新的书写体例,先作“诗人评说”;再作“名篇细读”与“名篇小札”,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解说与指导;最后呈现“问题探索”,直接收录专业论文,呼应前三讲的内容,同时展示专业阅读方法及其成效,暗含对读者的更高期待。《莫砺锋讲宋诗课》完善了这种体例,首先介绍“阅读背景”,然后作“名篇细读”与“名篇浅释”,最后提出“问题与思考”,三大板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功能也变得更加强大。背景介绍板块包括简要的宋诗概况与专业的宋诗研究综述,便于读者提纲挈领,了解宋诗全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作品鉴赏板块选择了七十五首诗歌作品,进行生动灵活的解读。其中,“名篇细读”周到细致,从题材、体裁与表现手法等角度展开文本分析,力求以小见大,突出宋诗特色;“名篇浅释”则要言不烦,提供清晰的解说,也为读者留下自主分析的余地。“细读”与“浅释”全都根据诗人创作时间排序,有利于读者了解宋诗发展的脉络。“问题与思考”板块收录作者撰写的专题论文,集中关注五位宋代诗人和他们的诗作。首篇关于“宋代诗人如何以俗为雅”的论文更加聚焦,主要分析苏轼与黄庭坚的诗学主张与诗歌作品。这六篇专论既能照应前文,突出重点,又可以展示作者的治学方法,进一步激发读者的阅读与探究兴趣。
从读者角度看,“阅读背景”引导在前,“问题与思考”收束在后,容易把握阅读的重心,也容易调整阅读节奏。七十五篇诗歌文本的“细读”与“浅释”就是阅读的重心,次第读来,可以轻松掌握具体诗篇的特色和解读要领,也能够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关联,发现它们与“阅读背景”以及“问题与思考”之间的关联。例如,在“名篇浅释”的首篇,读者不难发现,王禹偁《村行》的颔联“写景不像唐诗那样描绘声色,而以深刻的思理取胜”“较早体现出宋诗的艺术特征”。循着“描绘声色”这个线索,可以联想到“名篇细读”中黄庭坚的《六月十七日昼寝》,也可以在“名篇浅释”中发现苏轼的《有美堂暴雨》。黄诗写自己的宦游感受,厌倦“黄尘席帽乌鞍里”的生活,经常有浓烈的江湖之思,“想见沧洲白鸟双”。这种念头又因“马龁枯萁”的独特声音而进入梦境。“‘枯箕’乃干枯的豆秸,此物既硬且脆,马匹咀嚼时会发出更大的声响,诗人在梦中闻之,遂幻化成风雨翻江。”一种寻常现象,一个普通的梦境,就这样被诗人变成绘声绘色的作品,成为“‘以俗为雅’的成功范例”,彰显宋诗特色。同样有声有色的是苏轼的《有美堂暴雨》。“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苏轼用四句新奇的比喻,直接描写暴雨的声音与状貌,顺带指涉有美堂上的酒杯、座客与佐酒音乐,章法细密,思理筋骨隐约可见,意味无穷。
苏轼、黄庭坚和王禹偁一样,毫不掩饰他们的创作意图,有意“摆脱唐诗的藩篱”。读者注意到这一点,便有可能主动阅读“阅读背景”与“问题与思考”中的相关内容,进而理解《莫砺锋讲宋诗课》中的判断:宋代大诗人“以精妙的艺术成就和鲜明的风格特征使宋诗达到了足以与唐诗媲美的高度”。
读者如果还想探究宋诗“以俗为雅”或者重视思理筋骨的问题,可以结合“阅读背景”,阅读收录在“问题与思考”中的第一篇论文。即便不做深入探究,上述内容仍然值得阅读,它们有助于掌握阅读宋诗的角度和方法。莫砺锋教授在这两部分反复强调,宋人在诗歌题材、语言与用典等方面积极创新,“最大限度地使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内容升华进入诗的境界”。
这是新体例的魅力,能为读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引,也可以消除学术研究与普及工作之间的隔阂。诗歌鉴赏文本与诗学研究论文巧妙绾合,提升了这本普及读物的质量,让它具备更多的意义与价值。
以小见大,在文学史脉络中揭示宋诗风貌
《莫砺锋讲宋诗课》也是别开生面的研究指南。这份指南是作者改变普及读物体例的产物,又因其肩负学术普及任务而更加细致周详,独具面貌。
莫砺锋教授强调,“宋诗研究是有关整个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宋诗自身的价值评判当然离不开唐诗这个参照标准,然而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对宋诗缺乏深刻的理解,那么对唐诗特征的认识也会流于空廓肤浅。”这里面包含他认可的研究原则:应该重视研究前提和背景。
在《莫砺锋讲宋诗课》的序言中,莫教授说自己“治诗时兼重唐宋,讲诗时也是兼重唐宋”。此前,他在《莫砺锋讲唐诗课》的序言中就已说过,自己“通读过存世的全部唐诗,李、杜等大家的别集且曾反复阅读,对唐诗这座大山的进山路径和景点方位较为熟悉”。这是他研究宋诗的基础。有了针对唐诗的精深研究,他的宋诗研究才能够高屋建瓴,在文学史脉络中把握宋诗特色。在解读具体作品时,他特别重视创作前提和背景。《莫砺锋讲宋诗课》在解读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王安石《示长安君》之类的作品时便是如此,从具体创作背景入手,开展文本细读,深入浅出地分析具体作家和作品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
在揭示宋诗风貌的过程中,莫砺锋从未离开“唐诗这个参照标准”。除了列举唐人诗作之外,他还经常列举与唐诗类似或兼融唐宋的作品。类似唐诗的作品,有梅尧臣的《鲁山山行》(“全诗呈含蓄不尽之韵味,颇近唐诗风调”)、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相当蕴藉,颇能成功借鉴唐诗优点”)、秦观的《泗州东城晚望》(“全诗清新婉丽,含蓄蕴藉,颇近唐人七绝的风调”)、陈师道的《除夜对酒赠少章》(“学杜有成”,主要原因在于“人生感受的相似和人格境界的趋同”)、陈与义的《巴丘书事》(“意境阔大,风格沉郁,写景抒情中寄寓着深沉的爱国精神,酷肖杜诗”)与《伤春》(“情感沉郁,声调顿挫,整体风格也接近杜诗”)。兼融唐宋的诗歌,则有陆游的《楚城》、谢翱的《效孟郊体》等。
在莫砺锋教授的指引下,有了唐诗以及类似唐诗的作品为参照,读者再去阅读诸如陈与义《雨》那般“不同于唐诗”的作品,宋诗特色便不难分辨与描述。至于像陆游《楚城》那样“兼具唐情宋意的七绝精品”,经过作者的评析,读者也容易掌握分辨标准,认识到唐宋七言绝句甚至是唐宋诗歌的不同风貌:“思绪、感慨皆寄于言外”的七言绝句往往是“深得唐人七绝妙境”的诗作,“唐人七绝极重章法的承接转合,尤其重视第三句的转折作用”;那些“意境深沉,情怀郁郁”或者“思绪极深而色泽甚淡”的作品则是典型的宋诗,它们有“筋骨思理”,“章法颇似草蛇灰线,不像唐人七绝那般段落分明”。
如此处理,从学术普及的角度看,自然是在明示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标准;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又分明在昭示,做研究要有清晰的参照标准,否则,与没有翔实的研究材料一样,都属于游谈无根。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莫砺锋讲宋诗课》坚持奉行“以小见大”的原则。在探讨“宋代诗人如何以俗为雅”时,以苏轼、黄庭坚为例,分析“以俗为雅”的原因、表现及意义。这样做,一是因为两人“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抓住典型就可以击中要害;二是因为两人都提出“以俗为雅”的诗学主张,却做了各自不同的探索;三是因为只有“大题小作”才不会浮泛。
莫砺锋的学术研究扎实而精深,秘诀之一就在这“以小见大”之中。专题论文自不必说,解读具体诗歌时也多从小处着眼。有时,从某个词语入手,如徐俯《春游湖》“一个‘蘸’字,将桃枝因花繁而低垂至水面,但随风摇摆,刚一沾水随即离开的情状写得栩栩如生,纯出独创”;有时,关注微妙的情感变化,如苏轼的《游金山寺》和《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前者因为渗透了宦情羁思而扩展、提升了游览诗的功能,后者“将题画诗的抒情性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时,注意主题的细微变化,如陈与义的《伤春》和刘子翚《汴京纪事》,前者“从思想上学习杜诗”,与“北宋诗人重在艺术上学习杜诗”不同,“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后者与杜甫《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江南逢李龟年》和杜牧《杜秋娘》一样,“借歌儿舞女的荣枯遭遇来抒发对国家盛衰的感慨”,视角独特,内容新颖。
以小见大,在文学史脉络中揭示唐宋诗歌风貌,是莫砺锋教授的学术研究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他的学术普及类著作敢于创新却可读耐读的基础。
恪守师训,努力把经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
作为普及读物和研究指南的《莫砺锋讲宋诗课》值得反复阅读与体会。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还有意识地展示自己的学术渊源。
莫砺锋教授经常谦称自己是“半路出家”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入门既晚,又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可观的成绩呢?这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与其导师程千帆教授的倾心指导密切相关。程先生指导学生极有特色,“课程设置或许偏重唐诗,论文选题却偏重宋诗。”这种治学路径看似普通,实则非常高明。只有先进行全面深入的唐诗研究,才能开展言之有据的宋诗研究。程先生还主张,“诗歌研究应从具体的作品入手,‘披文以入情’,然后从中概括出某些可能成立的普遍规律来”(《学诗愚得》)。莫砺锋教授恪守师训,总是从具体作品入手,披文入情,总结规律。前文已经说过,他通读过唐诗,对唐诗大家的别集尤其熟悉;事实上,他对宋诗也十分熟悉,熟读了基本典籍,功力深湛。因此,在介绍文学史背景时如数家珍,在设置参照标准时准确无误,在解说具体宋诗作品时切中要害。有了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自然可以做从容畅达的论说,相关著述也便可读而且耐读。
莫砺锋的文风一向平易。这与程先生的另一个主张有关。程先生“十分重视向公众普及宋诗”,他强调,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应该时刻关心人的生活情况和感情脉搏,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为己任(《治学小言》)。莫砺锋深受影响,坚称“宋诗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广大读者的宋诗阅读”,学者应该将目光“穿透学术象牙塔的墙壁而进入现代社会”,“应该对宋诗进行完整细密的文本整理,并做出准确可靠的注释和生动灵活的解说,从而将那些经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他的《莫砺锋讲宋诗课》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在解说诗歌作品时,他首先考辨创作年份,考察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挖掘潜藏在平淡字句中的“精深的构思”。无论是鉴赏部分,还是通论和专论部分,这部著作没有佶屈聱牙的遗憾,语言平实,逻辑清晰,不会给读者如堕云雾的感觉。
眼里有人,心中有诗,笔下便不会生涩与做作。人是目的,必先学以为己,熟读作品,打下扎实而广博的基础,然后才能推己及人。这是莫砺锋教授的经验,也是程千帆先生的主张。程先生是优秀学者与优秀教师,莫砺锋教授也一样,自觉肩负使命,努力争当好学者与好教师。从这个角度来看,《莫砺锋讲宋诗课》这本普及读物首先是一本成长指南。由此入手,才能发现它作为宋诗阅读指南和研究指南的真正奥妙。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1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