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五格八字科学吗(三才五格八字哪个重要)

浮生若梦 2023-08-22 15:33:07 网络

取名改名请注意,网上的姓名测评到底可不可信?

前几天一个朋友发给我一个取名网站上的截图,上面显示她小孩的名字评分较低,根据网站分析,她小孩将来的运势会不尽人意,朋友因此惶恐焦虑。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取名网上的姓名评分到底可不可信,在这里,我实事求是地解答一下。

相信有很多懂得八字命理的易友都了解,那些网上的姓名测评,实际是根据康熙字典的繁体字解析笔画,用五格数理,即天格、人格、地格、外格、总格,以及三才配置来分析名字的凶吉。这种以五格三才评定名字优劣的方法叫做五格剖象起名法。

五格剖象起名法起源于日本,由熊崎健翁所创,因此也叫“熊崎氏姓名学”。1936年被留学日本的白玉光(又叫白惠文)带到中国台湾译成汉语推广,之后时兴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一批所谓的命理大师,规定以康熙字典字的笔画数做为五格剖象姓名学的标准笔画数,刻意宣传和推广,使之在国内流行。

日本昭和四年报纸上的取名广告

此方法先是将81个数字中某些数规定为吉数,某些数规定为凶数,然后解析名字里每个字的笔画数,确定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之数,以名字的五格之数对照81个数字的固定吉凶,从而确定名字的吉凶。比如人格,为复姓的第二个字笔画数加名的第一个字笔画数,如果是单姓单名,则为单姓加单名的笔画数。

如朱元璋:人格数为朱的繁体笔画数6加元的繁体笔画数4,等于10,10就是朱元璋名字的人格数,再查10对应81数中的吉凶,81数中10为凶,为零暗之数,万业终局充满损耗。在五格剖象起名法中,人格代表24-48岁的人生运势,并且影响一生运势。那么,现实中朱元璋是不是这段时期运势不好呢,事实恰恰相反,朱元璋25岁前乞讨度日,25岁加入郭子兴反元义军后屡建战功,事业蒸蒸日上,掌握大权,打败元军和其他割据势力,40岁登上皇帝宝座,人生得意,现实经历与人格数的描述完全不符。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五格剖象法中,每个数的吉凶是怎么来的,五格起名法里也没有合理的解释,说白了,就是发明人熊崎健翁人为规定的。

数字是客观事物,本身是没有吉与凶的。熊崎健翁人为的规定哪个数吉,哪个数凶,然后机械的以名字笔画数分五格,死板的套用人为规定的吉凶数,从而评定名字好坏,既没有半点科学根据,也不符合基本的易学原理,其本质不过是故弄玄虚的数字游戏而已。

五格剖象起名法中的三才配置就更加荒诞。三才,指天才、人才、地才,它们分别是天格、人格、地格数的个位数,五格剖象法规定的数的五行归类为:1、2属木,3、4属火,5、6属土,7、8属金,9、10属水,前面已经说了,数本身是没有吉凶的,也就不需要论数的五行,三才是基于五格规定的,五格不成立,三才也就不成立,而且这种归类也不符合易理,既不符合先天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也不符合后天数(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六乾七兑八艮九离),更不符合五行数(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

五格剖象起名法,还强调要用康熙字典里的繁体字来确定笔画数才有用,试问现代人又有几个人写名字的时候会专门写成繁体字呢?再者,凭什么规定用繁体字还要用康熙字典里的繁体字,为什么不是更早朝代的字,为什么不是甲骨文,英文名字又怎么办,凭什么由谁规定,显然,这是一门毫无逻辑、毫无现实依据的伪学。

其实,现实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人过得不顺心,但网站上却显示姓名五格大吉、评分极高;许多人过得顺心如意,可依照五格剖象法,姓名却凶得一塌糊涂、评分极低。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按五格剖象法,其名字评分只有67分,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的名字才66分,犀利哥程国荣的名字竟然高达99分,网上的姓名测评可不可信,相信大家已经不言自明。

犀利歌程国荣

现今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观点,许多看起来权威性的理论身后其实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师在乱编炒作,运用大家扬长避短的心理来行骗谋利,一些人不明就里,又喜欢网上测算,看到名字评分低,产生心理负担,自己吓自己,特别是为人父母,看到小孩名字分数低五格三才配置凶,内心更是充满愧疚,这时最容易落入圈套付费改名,而那些所谓的大师坐收名利。

最后,我以诚恳的态度奉劝所有人,不要相信网上的姓名测评,那不过是糊弄外行人的骗人把戏而已。

勿为求名交“智商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如今,许多所谓的“大师”纷纷做起了线上生意,为新生儿提供算运势、算名字等服务,还有人打出了国学旗号。通过生辰八字、五行、三才五格“算”出的名字,能行吗?家长发现,这里面的套路不少,大师不一样话术却一样,有家长“等了三天起的名字没一个能用”。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对于孩子起名的看重,其实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文化传统。在很多国人看来,给孩子起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孩子的名字就应该有着美好的寓意,并能够承载父母的期待。比如,在传统社会,会有很多家长专门找有学识或者是德高望重的长者给自己孩子起名。在一定程度上说,如今一些新生儿父母在网上找“大师”支招,不过也是基于同样的需求。网络上形形的“起名生意”,抓住的也正是大众的这种心理。

不惜花钱在网上找“大师”,这里面所反映出的中国家长在孩子起名上的“慎重”与“在乎”,不应该被苛责。但也要看到,囿于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这些网络上的所谓“大师”,其真实身份以及学识水平,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必须要多份警惕,更不该轻易迷信“大师”。事实上,有不少家长发现,花高价好不容易等来“大师”所起的名字,结果往往不过依然是一些“烂大街”的“网红”名字,并无甚特别。甚至,不同的“大师”所给出的话术都一致。这样的现实显然提醒家长们,切勿因为求好名心切而交了智商税。

家长重视给孩子起名,也渴望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这种心理当然可以理解。但是,名字毕竟只是一个符号,抱着平常心来看待起名,反而可能会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一方面,给孩子起名理应避免被各种迷信所误导。像有些人将孩子的名字上升到个人命运的高度,由此就往往因为重视过度,而给起名添加诸多不必要的考量因素。像一些家长不仅参考孩子五行、生辰八字,还要结合星座等,如此自然就容易陷入庸人自扰的困境之中。

另一方面,给孩子起名不应该过于追求独特和所谓的创意。近年来,不少雷同的“网红”名字,确实引发了很多人的吐槽和调侃。但换个角度,我们其实会发现,每个时代的起名,其实都很难完全避开时代背景。如果为了避免雷同,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执着于创意、标新立异,效果同样未必好。其实,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名字的创意是有了,但往往容易引发争议,甚至给孩子带来现实困扰。这样的起名,更像是父母追求自我的满足,而未必真的是为孩子好。

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是,到底何谓好名字,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因为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同,对名字意义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就完全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和答案。所以,与其过于追求完美,更应该注意的可能是去避开一些显而易见的误区。如要尽量避开生僻字以及谐音等,因为这可能直接影响到名字的“使用功能”。而在此基础上,怀着平常心,遵循自己内心的期许给孩子起名,多一点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思维,就不太可能错到哪去。从另一角度看,相对于找所谓的“大师”支招,将起名的重任交给陌生人,为人父母自己给孩子起名,难道不是一种更具纪念意义和情感联结意义的方式吗?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作者:朱昌俊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16日第2版 版名:中教评论·时评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