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如何看哪年离婚(八字看什么时候离婚什么时候再婚)
全国离婚登记的背后,我发现了3个问题,值得去思考
据相关公开数据显示,自2003年起,离婚率已经连续15年上涨,选择步入婚姻的人数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而今年年初民政部发布的一组数据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2019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947.1万对,离婚登记人数415.4万对,离结比高达43.8%。
对比2018年的数据:结婚登记有1010.8万对,离婚登记有380万对,离结比为38%——变化趋势一目了然。
虽然到了2021年,离婚登记跌到了213.9万对,但是我们结婚的结婚登记也从2015年的1213.4万对跌到了2021年的763.6万对。
婚姻作为维系人类社会长足发展的约束机制,越来越呈现出“功能衰退”的迹象,结婚人数愈发减少、离婚人数不断增多的背后。
值得我们思考的不只是婚姻制度“崩坏”的原因,还有随之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婚期短、离婚人群低龄化:对婚姻期待过高是“元凶”数据分析报告显示,申请离婚的夫妻中,婚龄在五年以内的占比明显增多,且多集中发生在80后和90后群体之间,而发生在年轻人群体之间的“速婚闪离”更是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方面,年轻人易冲动、思想更开放,试错成本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虽然年轻人在思想开放性、包容性更强,但他们对不十分理想的伴侣、对时有摩擦和矛盾的婚姻生活包容性却显得较差。
加之,他们由于生活阅历不够,思想行为不够成熟,往往对婚姻抱有错误的期待和幻想。
许多男孩结婚是迫于家庭的压力,而有些女孩们甚至只是为了穿一次漂亮的婚纱、在万众瞩目下接受男生的求爱而结婚。
这种存在偏差的婚恋观遇上琐碎漫长甚至无聊的婚姻生活,势必会使得年轻人在心理上形成巨大的落差而无法接受婚姻真实的模样,从而走上离婚的道路。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中国式的情与爱》一书中道出了失败婚姻的根源所在:婚姻里的种种不可爱,是因为初心不是出于“我爱你”,而是来自“你给我”——不是婚姻有错,是“巨婴”们向婚姻要的太多了!
时下许多年轻人不正是抱着这样的“目的”而结婚的吗?他们享受于被呵护、被给予、被疼爱,将对方视作“辅助”自己生活的“左膀右臂”。
然后以自己的种种亟需被满足的欲望去要求甚至命令对方,最终亲手扼杀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却还指责对方不懂自己、不爱自己,抱怨生活太难、婚姻只是一座坟墓……
殊不知,并非生活和婚姻欺骗了他们,而恰恰是他们自己误解了婚姻、玷污了爱情。
女性面对婚姻的态度:不示弱、不妥协,敢于向不幸的婚姻说“不”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项数据显示,2016-2017两年里,全国有73.4%的离婚案是由女性提出的。
且这个数据每天都在以不同的程度增长,可见女性面对自己不满意的婚姻变得越来越“勇敢”了。
而这份“勇气”的背后,则蕴含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女性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
不仅努力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而且更注重追求“人格独立”,不再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寄托于外界,更多地开始立足自身、自己创造幸福。
这也就导致,一方面,她们对于伴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会轻易走入婚姻。
另一方面,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更有“底气”的她们,倘若婚后发现所托非人、亦或婚姻在生活的消磨中失去了本真的模样,会更加没有顾虑地选择结束这段婚姻。
社会学家、女性主义者李银河老师认为,高层次的理想婚姻应该具备三点基本要素。
一是夫妻双方各自拥有独立的事业,二是夫妻双方各自拥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第三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夫妻双方人格平等。
显然,很多高知阶层的女性正是越来越追求这种真正独立、平等、自由的婚姻相处模式。
离婚子女抚养教育问题:原生家庭的“创伤”使他们更容易“重蹈覆辙”一场不幸福且无可挽回的婚姻是不值得留恋的,离婚是最好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孩子永远是最无辜的,他被动地来到这个世界、出生在某个家庭,但很多时候却需要面对父母感情变动而带来的不再完整的家庭和破碎的亲情。
正如“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去治愈”所说的,心理学上也认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塑造了一个人的“人格”,这个“人格”是方方面面的,既包括一个人的性格、也包括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同样地,父母之间感情的好坏、以及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成人后对亲密关系的处理,尤其是婚后与伴侣的相处模式会不可避免地“遗传”父母的相处模式。
曾经有一项社会学调查研究显示,在婚姻破裂的夫妻之间,无论是由于生活琐事而无休止地争吵、还是家暴和婚外情,“有过错”的一方往往拥有一个“不堪”的原生家庭、一个不那么幸福的童年。
所以,那些因父母感情破裂而成为单亲家庭或者重组家庭的孩子,不止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精神和情感上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这种“隐形的伤害”会伴随其终身。
无论他们在自己的婚姻中多么尽力地避免犯曾经父母有过的错误,那种仿佛刻在骨子里的“应激模式”总会在不经意间跳出来、对婚姻造成伤害。
婚姻意味着责任,需要双方在彼此包容、相互理解同承担、共同成长
逐年上涨的离婚率背后,有多少为孩子隐忍周全多年、终于待孩子成年而得到解脱的中老年人,就有多少年轻人的“梦碎了”。
爱情可以是天真的、浪漫的、充满理想主义的,但婚姻是扎根于平淡琐碎的生活之上的,不可能总是花前月下、你侬我侬,它首先是物质的、世俗的,然后才有资格上升到精神和灵魂。
所以,我们不能怀揣着纯粹享受爱情的美好愿望而走入婚姻,当然,单纯为了满足世俗期待而草草将就的婚姻亦是不可取的——每个人在决定步入婚姻之前,都应该真实地了解清楚婚姻的本质。
婚姻是最朴实的,却也是最神圣的,既然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彼此度过余生,就要拿出想要“白头偕老”的态度。
凡事相互包容,遇事先沟通交流,携手一同承担生活的苦痛与喜悦,在细碎的幸福中一起成长、慢慢变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