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艺术字(八字艺术字体)
书法技法学习:10、毛笔欧体楷书偏旁部首,八字底的特点及写法
书法技法学习:10、毛笔欧体楷书偏旁部首,八字底的特点及写法百忍斋·张永新书法篆刻艺术
毛笔书法欧体楷书,八字底的特点:
八字底在整个字的下底部,非主笔,但它承载着整个字的重量,其占用整个字的位置宜小于三分之一比例,不可过大,否则容易失去协调性。
八字底的写法:
首先注意左撇右捺这两笔的各自位置和上部笔画的关系。
在这两笔的形态中,虽然有多种写法,但是这里我只讲最基本也是标准的写法,同时要注意它们各自的角度和大小。
在八字底的书写中,其左撇右捺大多时候可以点化处理,这样让八字底占用几何位置更少,而且字也显得更为灵活不死板。当然为了体现不同,八字底的左撇有时仍然保持左撇状态;右捺点化,让八字底承现为更一种风格,比如“兵”、“共”、“具”等字就是如此。
百忍斋·张永新书法篆刻艺术
中华历史汉字的演变每日一字,第八字说“象”
象”是典型的象形字。甲骨文、篆书的“象”字就是一头用线条简单勾勒的长着长鼻子的“大象”(如下)。《说文·象部》中说:“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可见,“象”的本义是大象。
然而,奇怪的是,在现代汉语中,“象”除了表示“大象”这种庞大的动物外,这个字还有“想象”、“形象”、“模仿”等意思,“象”的这些意思从哪儿来的呢?
韩非在他所著的《解老》中解释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韩非这段话的意思是:大象在中原绝迹后,人们很少见到活着的大象见到死象残留下来的骨架,就据此想象活象的样子,久而久之,人们就将揣测这样的思维活动称之为“想象”。并由此引申出“象”的其他一系列意思,如“形象”、“气象”以及“像不像”等。
由“象”构成的字我们先说一下“豫”字。“豫”字由一个“予”字和一个“象”字组成(如下)
在“豫”字中,“予”表音,“象”表意。《说文·象部》中说:“豫象之大者。”所以,“豫”的本义是大象。
说“豫”的本义是大象,我们可以在一个常用的词——“犹豫”或“犹犹豫豫”中找到根据。“犹豫”的意思是迟疑不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在“犹豫”这个词中“犹”和“豫”分别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一点多数人或许没想过。但是,当我们在《老子》中见到下面这句话时,就不得不想一想“犹”和“豫”分别是什么意思了。《老子·十五章》中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卡……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在这里,老子并没将“犹”与“豫”合在一起说,而是分开来说的那么,这里的“犹”与“豫”分别都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犹是犹猢,一种猴子。《说文)中说:“犹,兽名,多疑。”这种猴子生性多疑,所以,老子说“犹兮,若畏四邻”,是以“犹”的多疑比喻“善为士者”的警惕戒备之心。而“豫”则是指大象。大象本来动作缓慢,冬天行走在结冰的河上就更显得小心翼翼,所以,“豫兮,若冬涉川”,是以大象行走在冰面上的样子形容“善为士者”的小心谨慎。
由于大象走起来摇鼻晃脑,行动迟缓,所以,从本义为大象的“豫”字还引申出了“安适”、“安乐”、“快乐”等意思,这里就不多说了。
此外,值得提上一句的是,河南省简称为“豫”。从河南简称为“豫”来看,我们可以揣测河南在古时候应有许多大象,否则这个地方为什么称为“豫”呢?!
第二个由“象”组成的字我们说一个“为”字。不过,这个“为”字无论从其繁体形式上看,还是从简体形式上看,现在都很难找出“大象”的影子,但“为”确是以“大象”为基础造的字。我们在甲骨文、金文的为”字中不难看出“为”是“一只手牵着大象”的样子(如下)。
用“一只手牵着大象”表示“为”的概念说明在古时候的某段时间内人们比较普遍地使用大象作为劳动的帮手。
由“为”组成的汉字中有一个比较偏僻的“妫”(音gui)字,这个字比较少见。
北京有个延庆县,延庆县古称“妫川”。之所以称作“妫川”,是因为延庆县内有一条大河—妫水河贯穿全境。简体的“妫”字由“女”字和“为”字组成;而在金文中,这个“妫”字则由一个“女”字,一个表示手的“爪”字,另加“一头象”三部分组成,其字形所表示的内容为“女子手牵象”(如下)。
“妫”字为什么这样写?据史书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想把王位传给舜。为了考察舜的品德和才能,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史记》中说:“舜居妫汭”,并说,“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妫汭就是“妫水河”。也就是说:当时舜的老家住在妫河边,舜为了让娥皇和女英尽妇道,也把尧的这两个女儿带到了妫水河边,并没有因为她们是尧的女儿就特别地优待她们。传说,那时的妫川时有野象出没,毁坏农田,伤及山民。后来山民们在娥皇与女英的率领下驯服了野象,这样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为了纪念娥皇、女英驯服野象的功绩,人们便以“女子手牵象”,即“妫”来命名了这个地方。这就是“妫”字的含义和来历。
舜继承了王位之后,为了治理好国家四处奔波,最后死在了湘水边上的苍梧山。娥皇和女英悲痛欲绝,手抹泪水,失声痛哭。据说,泪水挥到了竹子上,把竹子染得斑斑点点,后来人们就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最后,娥皇、女英双双投湘水自尽,为舜殉情而死。二女死后楚人为她们立祠,当作湘水的女神来祭祀。屈原《九歌》中分别有《湘君》《湘夫人》两首辞。学者们认为,“湘君”指的是舜,为湘水之男神;“湘夫人”指的是娥皇、女英,为湘水之女神。
到“湘妃”,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另一位“潇湘妃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红学”上对于林黛玉的死一直有激烈的争论。其中一种看法认为:林黛玉是投水或沉湖而死。在我们所见到的高鹗续写的《红楼梦》中,林黛玉死时的场景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国成大礼”,即在宝钗与宝玉成婚时黛玉忧愤而死。
《红楼梦》的研究者一般都认为这不是曹雪芹的原意。为什么?因为曹雪芹的《红楼梦》虽然没有后四十回,但许多人物的命运,包括黛玉的命运以及可能的死法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是交代了的。
“潇湘馆”原名为“有凤来仪”,“元妃省亲”走后更名为“潇湘馆为黛玉的居处。因为黛玉住在“潇湘馆”,所以她的绰号又名“潇湘妃子”。这绝不是曹雪芹的闲来之笔,而是大有寓意在里面的。“潇湘妃子”是谁?“潇湘妃子”乃殉情投水而死的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这无疑是在暗示黛玉的命运。
类似的暗示我们在《红楼梦》中还可发现许多,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林黛玉的“题帕诗”。宝玉挨打仍不忘黛玉,派晴雯给黛玉送去两条手帕,黛玉深为感动,即刻在手帕上题了三首诗,其中第三首是这样的:
这分明就是黛玉在告诉宝玉,如果我们的爱情没有结果,我林黛玉会效仿娥皇、女英投水而死。
“彩线难收面上珠”一彩线固然可以串起珍珠,但我整日以泪洗面的泪珠却是串不起来的。
湘江旧迹已模糊”一湘水边上娥皇、女英投水自尽的旧迹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然分辨不清了。
“窗前亦有千竿竹”—我的窗前也有一片娥皇、女英挥泪成斑的湘妃竹。
“不识香痕渍也无”—不知这竹上是否要染上我的泪水香痕?
类似或明或暗的提示、描写、隐喻还有很多,恐怕没人会认为曹雪芹做了这么多的铺垫会是无意的。如果有意,那“意”又是什么呢?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呢?高鸭把宝钗成婚与黛玉命绝这两个大喜大悲的情节放在一起无疑营造了戏剧效果,但却使人们无法品味宝玉婚后黛玉所经历的寂寞与凄凉,他把需要在时间中经历的心灵折磨压缩成了霎时的肉体毁灭,其实是弱化而不是强化了黛玉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所以,这样的安排尽管有戏剧性,却不能说是成功的,当然更不是曹雪芹的原意。
今天这期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今后每天都会为大家更新一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