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生辰八字算斤两(按照生辰八字算斤两)

陈情匿旧酒 2023-11-26 09:02:16 网友投稿

范东睿:从设计到产业,讲一个“完整的芯片故事”

人物档案

范东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主要从事众核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受理发明专利50余项。主持和参加了“973”“863”、核高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多项国家级项目。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

受访者供图

很多人对于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不陌生,可是你听说过“信息高铁”计划吗?

“为突破美国规划的‘信息高速公路’技术体系制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计算所)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高铁’计划。”日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睿芯)董事长范东睿兴致勃勃地说起这个大计划,“相比‘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铁’更强调数据处理的吞吐量(计算又快又多又稳)和服务保障(像高铁一样有保障地计算和网络)。而‘信息高铁’的核心属性就是高通量。”

目前,他们已完成高通量计算机原型系统研制,形成了从芯片、加速卡、一体机到数据中心的一整套高通量产品线。目前已在深度学习、高通量音视频处理等典型场景开展示范应用,未来将逐步拓展到更多行业场景中,让“信息高铁”技术在国民经济主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信息高铁”计划的主要执行人之一,从芯片到加速卡再到数据中心,范东睿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20年。一切看起来都顺理成章,但他坦言“每一步都经历了要死的状态”,不过“做技术创新、把研究成果落地、创造实际价值的过程太有吸引力,你抑制不住那种冲动”。

换条路,跑到别人前面 研制我国最早期高处理性能众核芯片

在中科睿芯标志性的小白楼一楼,一进门展示墙上几枚镶嵌起来的芯片格外引人注目。从第一代芯片到第二代芯片,再到加速卡、服务器,体量变大,逻辑变复杂,产品也从产业链上游延伸到了下游,范东睿十几年的工作和心血都在这里了。

这也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史的一组特写。2000年,范东睿和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刚到中科院计算所,给新生开会的李国杰院士说“咱们要做芯片,芯片会很牛”。“我们听得热血沸腾。散了会问李老师谁在做,老师说就你们做啊!但我们谁也不知道怎么做。”范东睿说,那时候高端芯片逻辑设计、物理设计,都是大家完全没接触过的新鲜事物。

学数学出身、从没接触过硬件的他,从最基础的芯片设计教科书学起。“中科院计算所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平台,我2000年入学,2002年开始发表学术论文,还出国开会。”范东睿说,他第一次去日本参加CoolChips会议让他“明白了斤两”:“人家每个公司都能展示出创新性很强的芯片,从而共同支撑起了一个大的产业基础。虽然我们在国内做得很出色了,但跟别人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那趟日本之行带给他的收获至今受用:“那次让我体会到两点不容易,一个是生态,生态基本决定一个芯片能不能用起来;另一个是设计,不能先设计再去找用户,必须根据应用场景来做创新设计,做需求驱动的设计。”

2005年前后,毕业留所的范东睿开始了众核芯片技术路线的研究,继而开展了高通量计算方向的工作,这个选择的价值在日后不断凸显。

高通量计算擅长“高并发”和“不规则运算”,可以在同等时间内处理更多请求,是不同于传统高性能计算的另一条技术路线。2009年,范东睿带领不到十人的科研小组研发的SmarCo-1(Godson-T)众核处理器成功流片,成为我国最早期的具备高处理性能的众核芯片,这款64核的高端众核处理器相当于“换了个创新性技术路线去处理新兴应用,就跑到别人前面了”。

2011年,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HotChips会议上,SmarCo-1与各芯片巨头的最新产品同台亮相,被计算机领域国际知名杂志 MICROPRPCESSOR REPORT 评选为“全球十大服务器处理器”设计之一,为中国在全球众核处理器结构研究领域赢得一席之地,它也是同期入选的唯一出自学术界的众核处理器芯片。

不让“故事”断片 边做科研边做企业,让技术成果有用

“成果做到一定程度,就要把它用起来,这好像都写到中科院计算所的基因里了。”范东睿说,这是一条水到渠成的路,“一个年轻人进来,可能前10年都在玩命做基础性研究,但这毕竟是个应用科学,你研究再先进,文章发了几十篇,专利申请几十项,这个时候你说我的技术用不上,这个故事就不完整。”

但创业只是一个更复杂艰难的新故事的开篇。“完全的平衡是不可能的。”他这样形容一边做科研、一边做企业的生活。科学家进入商场,不适应在所难免,范东睿同样可以举出一堆例证,但“让技术有用”的诱惑太强,他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从个人兴趣出发,做产业能发现新机会,把新技术用上去,这个过程给我带来的愉悦感很强。”他说。

2014年11月,范东睿作为创始人成立了中科睿芯,担任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家。中科睿芯成立当年就实现盈利,至今每年营收都以300%左右指数级增长,该公司也因此获得了“海淀高科技高成长20强”,成为2019年获此殊荣的唯一做计算机高端芯片与系统的硬科技公司。

“无论学术论文还是企业收益,其实都是附属品。如果把附属品当作目标来追求,我觉得是舍本逐末。你花人生非常宝贵的精力追求一些很虚无的东西,没把他们用在真正对国家产业有贡献的地方,是没做到位的。”他说。

“现在我们正努力把‘信息高铁’的事做成。”范东睿说,“信息高铁”是中科院计算所孙凝晖院士力推的项目。

人类产生的数据量正以惊人速度递增。专业报告预测,从2016年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出现10倍的增长。范东睿说,在5G智能物联时代,网络连接并发与计算载荷将提升10000倍,要想改变对国外信息基础设施核心器件的依赖,必须从“信息高速公路”的构建转变为具备更强吞吐能力的“信息高铁”的基础设施构建上来,提供以高通量众核芯片与系统为核心技术的高吞吐能力的、强实时的、高确定性的新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的全部自主构建能力。“我们做‘信息高铁’,就是要尽量采用自主技术成体系地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成以后,‘信息高铁’站,也就是各种数据中心,可以为关键产业、关键行业提供服务,实现用自己的体系去支撑自己的创新产业。”

2019年7月31日,首个高通量数据中心在江苏盐城落成并投入应用。该中心拥有1千个计算与存储节点,3万个处理器核,每秒钟能处理1千万路互联网实时传输视频流,而功耗仅为750千瓦,展现出超高能效比。

“在信息领域谁也不能高枕无忧” 艰苦攀登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坠落

范东睿说,好比登山,他现在还处于艰苦攀登的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坠落,“技术芯片只有阶段性的成功或者阶段性的进展,在信息领域谁也不能高枕无忧,很多知名的大公司都曾一夕之间倒掉。”他说。

回首过去20年间,芯片本身从冷门发展成为如今备受瞩目的焦点,不过范东睿自己好像对此并不是很“敏感”。他说自己单纯就是喜欢研究这个事,能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单纯又富足的乐趣。跟随中国芯片从无到有、起起伏伏,见证环境变迁,他既是参与甚至掀起芯片热潮的人,也在热潮之外。

在这个前所未有敏感和重要的行业,他说自己“不太可能歇一歇脚”。他提到,李国杰院士、高光荣老师至今还会发邮件,推荐一些文章给他读,孙凝晖院士经常与他讨论学术思想和具体技术难题。学术的传承和家国的传统在中科院计算所走出的一代代人身上完整保留。

“现在希望通过‘信息高铁’的建设,真正把创新型产业的应用从底层的芯片、主机等物理基础设施、到平台层的软件、再到上层的应用服务全部打通。这可能是我们能为国家作的最直接的贡献。”范东睿说。(记者 崔 爽)

计量惠民“斤两”足

来源:海外网

刘道伟作(新华社发)

江西省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红谷滩沁园农贸市场使用2KG重的砝码对市场内的电子秤进行检测。马 悦摄(人民视觉)

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哈密西路社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队联合社区共同邀请新疆计量测试研究院检测人员,为辖区居民、商户等免费检定电子计价秤、人体秤、血压计等。图为检定员(左)在活动现场为辖区居民免费检测血压计。新华社记者 王 菲摄

你的眼镜制配器具是否合格?家里的智能电表走得准不准?集贸市场电子秤有没有缺斤短两?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知,于今年3月至12月在全国组织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整治、集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推动智能电表状态评价及更换工作等。

计量是什么?与百姓生活有何关系?在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民生领域,如何打通计量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交易公平的“度量衡”

“记得小时候跟妈妈出去买菜时,偶尔会遇到一些商家在秤上做手脚,比如偷偷在称盘中放个不起眼的砝码,或者不按去皮质量算,在斤数上浑水摸鱼。”家住北京芍药居的小宋回忆,那时买菜时因为缺斤少两而产生的纠纷不在少数。

“现在这种情况很少见了,基本都是电子秤。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对计量器具的精度不太了解,也不清楚这方面是否有统一的标准。”小宋说。

小宋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居民对计量的感受:不太了解,更不清楚生活中常见计量器具的统一标准。有的人还因此吃过亏。

年近六旬的姜阿姨就有过这种遭遇。“我年纪大了,眼睛近视又有些老花,前段时间去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戴了几天却觉得眼睛很不舒服。”张阿姨对记者说,“后来我去医院重新验光,医生说我在眼镜店验光的数据不准确,配的眼镜不适合我,因此容易头晕、眼镜酸胀。”张阿姨疑惑,明明同样都是验光设备,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此外,也有消费者对加油站、加气机的计量精准度产生疑问。“同样一辆车,在不同服务区的加油站加满油,价格都有细微差别。”老家在江苏的张先生每年过年都要从北京驱车回家,一路上经过不少服务区,“这种情况其实很少见,但出现这种问题,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加油站的量具不准确。”

计量到底是什么?对居民的消费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居家生活,许多老百姓讲究精打细算。出门买菜购物、眼镜店制配眼镜、加油站加油等,就怕缺斤少两、计量工具准确度不足。计量准确与否,与民生息息相关,与公平正义密不可分。”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介绍,“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柱,可以说,计量是保障交易公平的‘度量衡’,是维持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

挤掉计量器具存在的“水分”

近年来,中国计量标准工作得到明显提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不过,个别出现的计量器具不符合标准现象,还是引起消费者对计量“水分”的疑问。

如何挤掉这些“水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民生计量专项行动,就是要着力解决其中的难点。

不让菜市场、商场缺斤少两,国家市场监管部门集中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

在甘肃省兰州市木塔巷菜市场,执法人员掏出额定砝码,随机放在商户使用的电子秤上。“一台秤要测量五次,中间位置一次,四个角各一次。”执法人员将砝码放在电子秤托盘上的不同位置。兰州市市场监管局计量科副科长张丽芸表示,近几年,兰州加大了民生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力度,各大集贸市场、超市使用的计量器具准确率比较高。

在售金银饰品的克数是否和标签上标注的克数一致?据介绍,与集贸市场使用的电子计价秤不同,按国家要求,称量金银饰品时要使用千分电子秤,称重的计数要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但目前仍有许多商家使用的是百分电子秤。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重点检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子计价秤是否存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仍投入使用的情况,严厉打击缺斤短两等计量作弊违法行为。

此次专项行动还将持续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整治。前述负责人介绍,将以“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检查眼镜制配场所是否按要求配备相应的计量器具、使用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是否经计量检定合格等。除此之外,将提高加油机、加气机、充电桩计量精准度。对加油机、加气机实施计量监督检查,保障加油、加气的计量准确性。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魏际刚认为,现阶段开展民生计量专项行动意义重大。“这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从居民角度看,有利于增进消费者信心,促进国内消费规模的扩大,提升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看,魏际刚认为,将实质性推动企业产品质量的改善,推动企业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精准服务,改善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全社会产品与服务质量。

计量惠民惠企新举措频出

近年来,全国计量工作在惠民惠企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

体系更健全——在推进构建计量校准管理体系方面,对现行计量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完成修订《计量基准管理办法》等9件计量规章。

专项行动在推进——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全国计量标准专项监督检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各地在今年3月到10月开展计量标准专项监督检查;今年5月20日是第22个世界计量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以“测量守护健康”为主题,开展“计量守健康惠民生”等活动,强化健康领域民生计量监管。

“‘十三五’以来,我们坚持保障民生,计量法制监督不断强化。”前述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在民生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计量工作。加强民用“三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环境监测数据等方面的计量监管;研究开展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及应用试点;开展了电能表状态评价及更换试点工作。

计量惠民,效果几多?

“从民用‘三表’试点成效来看,上海市对2020年到期的66批次152万余台电能表使用期限延长到2024年,预计节约社会投资3.35亿元,减少电子垃圾300余吨;国家电网公司在10个自贸区选定2314个配电台区115422台智能电能表作为试点对象,当年节约投资4000万元,减少电子垃圾22.6吨,计量服务民生水平得到提升。”该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年均发放国内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万余张,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150余张,年均强检计量标准器具300余万台件,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工作计量器具7000余万台件。

魏际刚认为,未来国家需要从生活生产两大方面持续深入推进计量标准监管工作。“对于商品交易、交通、电信、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珠宝玉器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产品与服务需加强计量监管;在生产方面,重要工业品、关键部件、先进工艺等也要加强质量管理工作。”魏际刚说。(记者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11日 第 11 版)

责编:赵宽

本文来自【海外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评论丨空姐体重超10%停飞,航司如此“首创”开了个坏头

与“选美式”招聘和用人相比,航司更应当看中的是个人心理素质、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

空姐之于航空公司,有多“重要”?海航新规给出的答案,很奇葩。据报道,6月初,海南航空发布通知,对乘务员进行“关于专业化形象的筛查和管控提示”,其中明确对女性乘务员的体型、体重进行不同等级的管控,超出标准体重值10%的女性乘务员将“立即停飞减重”。

报道一出,网友纷纷下场,为空姐们打抱不平。

↑海南航空男女空中乘务员形象。图片来源/海南航空官方微信

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空服空服,岂能不看服务看体重?体重秤只能称出身体的斤两,可测不出服务的质量;也有人说,只管空姐,不管空少?男同志要是超重,给飞机增添的负担更大;还有人质疑,航司第一步管住了空姐体重,下一步是否要对乘客“动手”?

这次,海航把空姐推上体重秤,明确提出对超重10%的女性空中乘务员停飞,按照民航业内人士的说法,这在国内航空业中属于首创。在笔者看来,这种“首创”,不仅涉嫌违法和就业歧视,更是开了个坏头。

空姐作为服务行业的代表,的确在形象上有一定要求。相较于其他行业,仪表端庄、举止优雅也属于空姐职业素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过,瘦得弱不禁风才是优雅?符合“男性凝视”的以瘦为美,才是端庄?

如此偏狭的见识,实在不符合时代观念的进步。更何况,按交通运输部2018年11月修订的《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及其附件,相关规定对于空中乘务员的体重等,并未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相关准入性标准,多为涉及航空安全的内容,并不涉及乘务员体重。

由此可见,海航此番规定,纯属自我加戏,并无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公司内部规章不是不可以增加劳动者必须履行的劳动义务,但前提必须是合法合理,具备法律依据。此外,详加分析,不难发现,海航此举对航空安全并无多少裨益,也难言提升航空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如果纯粹因为视觉审美,就剥夺体型偏胖的空乘正常工作的权利,已涉嫌就业歧视。

不过,帮海航空姐们避免上称的尴尬,只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真正应当思考的是,这种对女性身材的凝视和白瘦幼审美,为何总屡禁不绝?社会观念的进步,为何换不来企业与时俱进的改变?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航空领域劳动力市场的话语权,仍掌握在买方手中。换言之,空姐就业方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航司面前没有用脚投票的权力,也没有与之协商制衡的能力,因此,航司随意出台“任性”规定也就不难理解。另一方面,长久以来,空姐就等于肤白貌美大长腿,表面看是对空乘人员的赞美,实则是偏狭审美下的就业歧视和年龄歧视。

对空服人员来说,无论是空姐,还是空少,空有一副好皮囊,又有多少实际意义?与“选美式”招聘和用人相比,航司更应当看中的是个人心理素质、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

眼下,复苏的航空业,正迎来重振发展的重要机遇。各家航司之间,在客源上的竞争不绝,这本是好事情。不过,差异化竞争应当从提升服务、优化航线和价格上做文章,对空姐体重斤斤计较,不仅涉嫌违法,也太过小家子气。如此航司,还何谈飞高飞远?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林静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