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八字不合(跟孩子八字不合,天天吵架)

饕餮少女 2024-02-02 12:36:27 网友上传

你有没有觉得孩子跟跳舞“八字不合”?

很多家长满心欢喜的

送孩子上了几节舞蹈课后

发现:

“我家孩子跟舞蹈“八字不合”

算啦算啦还是不学啦”

今天就要跟大家聊一聊

为什么有些孩子学舞蹈会有这种感觉

01

一味求进度,不练基本功

很多孩子和家长,学舞蹈一味求快,喜欢和他人攀比考到了几级。不重视基本功,潜意识里认为,反反复复练基本功,看不到进度是浪费时间,这种认识害处非常大。

有的孩子考级的级别很高,但一参加正规考试和比赛,和别的孩子一比较,差别就看出来了。基础不好,地动山摇,跳起舞来软绵绵。基本功扎实的,脚下不乱,动作干净,一招一式尽显舞者风范。

解决方法:

一步一个脚印,不要着急,打好了基础,将来有你快的时候。

02

只上课,不练习

有些孩子每周都去上课,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回家不练习,然后下周仍然去上课,甚至一周上好几节课,但跳得仍然不好。周而复始,学了好几年水平就是不见长。

舞蹈学习有别于其他文化课学习的特殊之处是:理解不等于实际掌握,通过练习才能获得实际技能的提高。

久而久之,在学习中达不到家长的期许,孩子也会逐渐对舞蹈失去兴趣,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解决方法:

给自己定目标、每天练习、固定时间练习、家长配合督促。

03

一旦跳错,重头再来

很多人在练习的时候,一旦发现跳错了,就立刻停下来,从头再来一遍。练习不是演出不需要追求完美,错了就从头开始再来一遍是最不科学的方法。有问题的地方没有加以注意,给予足够时间更正,练习再多遍都是在浪费时间。练舞不单是身体练习,更需要使用脑袋,多思考、探讨。

课堂上,老师会有指出孩子跳得不正确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建议上完舞蹈课后,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课堂上老师教过的动作再练习一下。因为人的记忆没有那么好,如果不及时巩固练习很可能会忘记。

解决方法:学会分解练习,针对容易出错的部分进行“慢”练,“慢”到有足够的时间练习所有细节,“慢”到不会跳错,“慢”到大脑、眼睛、耳朵、身体和音乐在同一个节奏上。

04

只学舞,不登台

登台能力指登台表演、参加比赛、考级等临场发挥的能力。

登台是舞蹈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开阔了孩子的眼界,锻炼了孩子的胆量、训练了孩子的临场发挥能力。经常登台的孩子,舞台上镇定、自信、坦然的表现,是从未走上过舞台的孩子所不能比拟的。

登台表演、参加比赛、考级,荣誉不是最重要的,它更多的是像一样,让孩子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兴奋点,并且以登台表演的形式来驱散,长时间练习的疲惫和懈怠感。

解决方法:

既然选择了舞蹈,就不应该只局限在教室里的小课堂,站在舞台上不仅仅是表演,更多的是增长见识、收获自信,不要用金钱去衡量艺术熏陶对孩子的价值,一个好的舞台,会是他一生的荣耀!

养了一个与我“八字不合”的娃,怎么办?还有救么?

文|CC爸妈

公众号:CC爸妈 ID:cc-bama

前几天闺蜜大半夜发我一串语音,气急败坏控诉了他儿子“胆小、没上进心、怂”的种种罪状,火气还不小。

闺蜜是个直爽性子,择偶时便不喜欢没有“血性”的居家暖男人设,结果生了个性格柔和、无欲无求的儿子,每次遇事娘俩截然相反的反应,闺蜜都称之为“八字不合”。

当妈之后我们除了关注自家孩子,还会高度关注其他同龄娃。

你会发现,相对大人而言,小孩子们之间的“不同”更明显也更直接。

比如很多新生儿宝宝,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有的一醒来就哭闹,必须有人来安抚才能停下来;有的却非常乖,不怎么哭,甚至自己玩。有的除了吃就是睡,非常省心;有的则奶不好好吃,觉不好好睡,让大人很疲惫!

大点会跑会跳之后,你会发现:

有的孩子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般,非常兴奋,上蹿下跳、登高爬低、大喊大叫,一刻都停不下来;而有的孩子却很安静,沉默寡言、慢条斯理,很喜欢一个人做自己的事情或看别人玩。有的孩子对新事物或挑战新玩法一点都不惧怕,常常“逞能”做一些能力范围之外的事;而有的孩子则怕生,遇到比较难的项目会后退,尽管有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仍然不敢试一试。

上幼儿园之后,也非常明显:

有的孩子喜欢交朋友,有的孩子喜欢独处;有的孩子总是欺负别人,有的却被打了也不敢还手。

像我养CC&DD这样两个孩子的,“一手”感受会更加明显,一样的教育方式、生长环境,可两个孩子的表现和回应方式却大相径庭。

而这些截然不同的表现,很大部分原因是由宝宝天生的性格气质所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气质是个体与生俱来的、独特的一种行为表现方式,既有一定的稳定性:比如孩子在家活泼好动在幼儿园也一样,同时又有一定的可塑性:比如小的时候内向不善言谈,长大后却变得很开朗。

那孩子的气质包含哪些方面?这又与养育有什么关系呢?

01

气质与什么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托马斯和史黛拉•切斯发现人们在分析孩子行为时,遗漏了一个关键维度,就是孩子的“天生气质”。

他们对数百名孩子进行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长期追踪研究,提出了9个可以明确测量的气质维度:

01活跃度

主要指孩子在吃饭、玩耍、睡眠、学习等日常活动中的活动量。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上蹿下跳,闲不住,连睡着也会经常动;

而有的孩子换尿布、换衣服时都会安安静静的不挣扎,喜欢玩安静的积木游戏或是过家家游戏。

02规律性

主要指孩子对睡眠、吃饭、排便这类等生物功能的规律性。

比如有的孩子吃喝拉撒睡都按点进行,也就是传说中的天使宝宝,父母很容易把握他们的规律;

而有的孩子则一切活动都显得无章可循,饭量或多或少,睡的或早或晚,白天的小睡没规律,如厕训练效果也反反复复。

03趋避性

是指孩子对新事物或陌生人时,最初的反应是接近(趋)还是退缩(避)。

有的宝宝胆子大,愿意接近新的环境或是人,到新的环境很爱玩,换奶瓶也很顺利,甚至亲喂转奶瓶也不排斥,对陌生人很快熟悉。

而有的孩子则较羞怯,对新环境和新事物更犹豫、更抗拒:比如见陌生人会哭,去奶奶/姥姥家不适应会闹,不愿意跟陌生的小朋友玩。

04适应性

指的是孩子在受到新的刺激或改变后,多久才能适应,比如去陌生的环境、吃新的事物、交往新朋友。

有的孩子很容易就跟陌生人“混熟”,而有的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真正熟络起来。

对于无法实现的事,有的孩子很好劝,容易接受新的建议和想法,而有的孩子则坚决抗拒,无论你怎么说。

05反应阔度、敏感度

指的是要多少刺激孩子才开始做出反应,也就是说,事情引起孩子情绪波动的程度。

比如哭,有的孩子特别皮,脸皮很厚,你打他甚至都不会哭;而有的孩子脸皮特别薄,你只要话语中略带指责、不满就哭起来。

再比如穿衣服,有的孩子看到衣服上有一点脏就十分抗拒,坚决不穿,而有的孩子似乎永远都注意不到这些,脏不脏、穿什么,都无所谓。

06反应强度

是指孩子对事物、事件的反应有多强,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比如有的孩子纸尿裤湿了会大哭,吃饱了继续喂会强烈拒绝,例如打翻碗,玩具被抢后会第一时间抢回来;

而有的孩子就算拉在裤子里也不吱声,玩具被抢后就算不情愿也不会去抢回来。

07情绪偏向、心态

指孩子在遇到事情时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心态,整体上偏向哪一方:乐观还是悲观?

比如同样是参加比赛,有的孩子输了觉得没什么,依然能够乐呵呵的,下次继续努力就行了;

而有的孩子完全不能接受,一输就恼、愁眉苦脸,甚至大哭大闹。

08分心难易度

指的是孩子在一件事时,是否容易被其他事情干扰,从而分心,是专注力的其中一个方面。

比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时,很容易被身边小朋友影响,无论自己正在做什么,只要别人有动静他就会抬起头来看一看;

而有的孩子则专注力很强,很容易投入到一件事里,并且不易被打扰,甚至有人喊他的名字都听不到。

09正注意力的广度和持续性

指的是孩子对一件事情的持续注意力能够保持多长时间,是专注力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几分钟一换,每个都玩不长;

而有的孩子却能一个玩具就玩半小时。

虽然每个孩子在不同气质维度上的表现各有不同,但却没有好坏之分,从先天程度上来讲,气质就和高矮、胖瘦、美丑是一样的,只是孩子的特征表现而已,非常客观的一种存在。

02

孩子难带?有可能是与你的气质冲突!

可能有的妈妈要说:这么多方面,这么复杂,我了解这些有必要吗?有什么用呢?

C妈认为,虽然没必要了解到非常专业准确的程度,但是,基本的一些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如果孩子的气质与你的气质或者与你的价值观和期望之间有冲突的话,将会成为你育儿的最大困难!

举个简单直观的例子。

比如孩子在家里上蹿下跳、大喊大叫,有的父母就觉得这不是事,这是孩子的天性,一定程度上能容忍;

而有的家长则完全不能接受,觉得这是没规矩、没教养的表现,想尽一切办法也要阻止孩子这样做。

再比如,孩子怕生、害羞,不喜欢凑热闹,只愿意独处,有的父母觉得,这是孩子独特的性格,引导固然重要,但尊重更重要,不必苛求;而有的家长则觉得,这怎么能行,以后怎么融入集体、如何交到朋友,于是非常焦虑,每天都在想如何改变。

再说更细节的,CC每次看完书收纳的风格都是酱婶滴:

那么潇洒随意我就能理解她,也觉得这种不拘细节不叫什么事儿,反正她自己知道这格子里都有哪几套书,爱怎么收怎么收呗,没看完给摊地上不管就不错了啊。

但C爸那个强迫症简直就要疯,不知道因此批评过CC多少次,因为他的收纳风格是酱婶滴:

他天然的认为这样高低有秩、胖瘦有序、一目了然是最合理的。

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同样的事,我和C爸的态度就不同呢?

因为在这个维度上,我和CC的气质是相符的,C爸和CC的气质是冲突的。

所以,了解孩子和自己的气质都非常重要,如果刚好是互相冲突的,你又偏执的非把娃往自己的路上带,你就会觉得孩子好难养、改变起来好难。甚至还有些父母会因为没有把孩子带成自己的“理想型”,在养育方式上自我怀疑和否定。

孩子也会觉得爸爸/妈妈事儿真多,怎么处处看不上我,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了他还是不满意?也会因为没成为你的“理想型”,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亲子矛盾,就这么不断升级……

其实,导致矛盾频现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孩子的气质好不好,而是你与孩子的气质是否冲突。

具体该怎么判断呢?

可以根据上面提到的9个维度来给孩子以及自己对孩子行为的接纳程度进行对比,如果接纳度高,则代表气质相符,接纳度低则代表气质冲突。

03

气质冲突怎么办?

每个家长和孩子都会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维度上的气质冲突,怎么办呢?

心理学上对于气质的论点一直强调“匹配”,真正影响孩子发展的,是孩子气质和家庭教育的匹配度。

所以,当气质发生冲突时,科学的养育方式是“匹配”而不是“修改”。

不要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改变孩子,成为我们认为好的样子,而是帮助他在薄弱的方面,能够做得更好,从而更好地去适应学校、社会这样的大环境,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针对反应强度大的孩子,不要因为他们的强烈反应大声呵斥,或者单纯告诉他没必要反应这么大,而是要在做出大改变的时候,提前做出几个小幅度的改变,减少孩子对改变的反应强度;

再比如适应性比较弱的孩子,不要只是简单鼓励,或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是要有耐心多给他些时间,多等一等,提前做足准备,给孩子制造尝试的机会,以便他们能更好适应。

C妈说:

父母天生更容易接纳气质跟我们相似的孩子。

很多时候我更理解CC,只是因为我们气质相似,我知道她不是“故意要”那个样子,她“就是”那个样子。

我把这个气质维度分享给闺蜜,她感慨万千,说看完之后,感觉自己错养了孩子许多年。

如果养了个跟自己“八字不合”的孩子,你需要做的是调整自己去匹配孩子,因为孩子不具备理性思考、自我改变的能力,而成年人可以,也只有这样娃才会越带越轻松,越带越好!

养孩子,唯有顺势而为,才有机会获得四两拨千金的功效。

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有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没有人完美,但每个人都独特。也正是因为形形,所以才多姿多彩。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养娃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