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立春八字(2018年立春时辰)

横行天下 2023-11-23 09:53:04 网络

立春出生属鸡还是属狗?原来这么多人都把属相和八字弄错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干支纪年中寅月(正月)的开始。2018年立春的时间是阳历2月4日05:28:25,就在明天。

八字是以立春界定属相,也是以节气的转变来排年月二柱,与是否春节无关。

这几天出生的,生在立春之前,八字年月二柱就还是丁酉年癸丑月,属鸡;生在立春之后,年月二柱就是戊戌年甲寅月,属狗。

黑兔逢两春,五人要躲春,2月4日立春,民俗中谁需要“躲春”?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2月4日即将迎来新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是“节气之首”,在古代的隆重程度是能赶上春节的,立春代表着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象征着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代农耕文明来说特别重要。

在古代,到了立春节气百姓和皇帝都会举办隆重的迎春仪式,以表达人们对“春神”的重视与敬仰,期待一年风调雨顺,也流传下来了不少关于立春的传统与俗语,像“春在五九尾,春打六九头”等等。在众多的立春习俗和说法中,其中有一句比较特别的俗语叫“黑兔逢两春,五人要躲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黑兔逢两春”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人是通过阴历来纪年的,也就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循环来纪年的。

而2023年是癸卯兔年,其中的“癸”是天干之一,“卯”是地支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世间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因此“癸”被赋予了五行之中的“水”的属性,老祖宗又认为“水”是黑色,“癸卯兔年”就是俗称的黑兔年,也就是俗语中所说的“黑兔”。

所谓的“两春”就是2023年有两个立春,这其实是因为阴历闰月。

由于阳历和阴历的计算参考物不同,得出的纪年时间也会有差异,也就是阴历计算下来每个月大概有29.53天,一年12个月一共有354天或者355天,这与阳历的每年有365天或者366天相比,一年大概会相差10天左右。

这样计算的话,3年后阴历差不多会比阳历晚30天,也就是晚一个月左右,这样循环往复阴历和阳历就会“脱节”,但人们为了阴历和阳历的协调,避免四季脱节,每隔几年阴历就会增加一个闰月,也就是阴历有13个月。到了2023年恰好有一个闰二月,一年的时间拉长至384天,因此阴历一年就产生了两个立春的情况,第一个立春是正月十四,第二个立春则是阴历腊月二十五。

古人认为春天是希望的象征,自古又有“好事成双”的说法,那么“双春”就代表着“双喜”,因此老一辈认为2023年是非常吉利的一年,人们通常多喜欢在这一年办人生大事,像娶妻嫁女,大兴土木等。另外还有“一年打两春,黄土变黄金”的说法,寓意该年会是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好年景。

“5人要躲春”指的是哪5人?

按照传统说法,虽然2023年是一个吉祥年,但立春之日有“5人”为了自身平安健康,还是要注意“躲春”的。

“躲春”一直是我国立春的一项传统民俗,通常在日历上都标注有。因为这项习俗已经流传上千年,出处和具体原因已经无从考究,据说是每年天上都有一个“天神”值班,值年天神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太岁”,这一年人间的吉凶祸福都由其掌控,每到立春前后会更换值年星宿,但有人的出生年月和属相可能会与太岁相冲,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犯太岁”,为了避免有人与“太岁”相冲,也就有了“躲春”习俗。

2023年兔年立春这天,有5个属相的人“犯太岁”,分别是:

属鼠、鼠兔、属龙、属马和属鸡的人,需要“躲春”。因为立春具体时间为2月4日早上10点42分21秒,这5个属相的人最好在9点42分到11点42分,将自己“藏”在家中,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自己呆着,尽量不乱跑,避免“犯太岁”。

立春之日,除了老传统的“躲春”要知道外,还要了解一些立春的禁忌和食俗。

立春忌2事

一、忌赖床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天,是四季轮回的伊始,在这一天最好不要睡懒觉,避免过度慵懒从而产生懈怠感,要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春天,为新的一年开个好头。即使是需要“躲春”的人,也不要因为不能出门而赖床,最好早早的起床,吃完早饭后躲在卧室安静的看书,或者冥想打坐,等到11点42分之后就完成了“躲春”。

二、忌搬家

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也是开年后的第一个节气,人们会在这天对未来定下一年的展望,在国人的观念中认为平安、安定就是幸福,而搬家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动荡不安,与人们希望安定平稳的愿望相悖,因此在立春这天最好不要搬家。

立春要“咬春”

“咬春”是立春的一项老传统,最早见于晋代,到唐宋时期立春盛行吃春盘饼,发展至明清时期百姓讲究在立春的时辰咬上一口清脆的萝卜,寓意为“咬的草根断,百事都可做”。

立春”的食俗流传至今,“咬春也没有特别的规定为具体某一种食物,可以是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咬萝卜,也可以是各种新鲜的时令蔬菜,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人们为了庆祝立春的到来,也表达了人们希望新的一年能平安健康、万事顺遂之情。

给大家分享一道适合“咬春”吃的简易版春卷,不用和面,简单省事,十来分钟就能做一锅。

简易版春卷

准备食材:馄饨皮、鸡蛋、韭菜、绿豆芽。

1、韭菜清洗干净,控干水分后切碎,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食盐与1勺清水打散,绿豆芽冲洗干净备用。

2、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油温至八成热时,倒入鸡蛋液,迅速用筷子滑散,关火后加入切好的韭菜碎和绿豆芽,加入1勺生抽、适量鸡精和食盐,搅拌均匀。

3、馄饨皮表面均匀的刷上油,再取一张馄饨皮叠放上去,继续刷油,一组叠放6张馄饨皮,轻轻按平,用擀面杖均匀的擀开,放入蒸锅中蒸5分钟左右,蒸好的馄饨皮趁热一张一张揭开即可。

4、将馅料均匀的铺在擀好的薄饼中,从边缘卷起来,两头封口,再卷起来,春卷就包好了。

5、平底锅中加入适量的油,均匀的摆上春卷,煎至金黄后翻面,两面金黄即可盛出装盘。

——老井说——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有的地方立春“躲春”,“躲”的是晦气、灾气、懒气、病气和霉气,而祈求的是财气、福气、喜气、顺气和运气,不论是哪一种说法,都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新一年的心理慰藉,你们家乡还有哪些有趣的立春传统,不妨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2020年是“双春年”,立春在几九?2个立春是否一样?

2020年的立春即将到来,说起立春,除了和春暖花开相关以外,不少朋友则关注立春在几九的问题,提到“数九”,相信大家都会唱这样一首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关于立春有句这样的谚语“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头”,意思是立春的时候,不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而结合上述“数九”歌,“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也代表着万物复苏,春天的正式到来。

观看日历,2020年的2月4日是立春,按照“数九”的算法,这天刚好是五九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春打五九尾”,不过,有朋友会有疑问,2020年不是“双春年”吗?只判断一个是否不严谨,这个疑问是正确的,2020年有2个立春,时间分别是2020年02月04日和2021年02月03日,通过查看得知,这两个时间,当天所对应的都是五九的最后一天,因此,可以判断2020年的立春是“春打五九尾”。

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如何计算,这里普及2个小知识:

1、数九的算法

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九九八十一,刚好从一九到九九结束,很好计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日历算一下。

2、双春年

双春年其实并不是很“稀罕”,它是我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出现双春年主要是由于阳历和阴历共同所导致的,比如,在过去10年里,除了2020年外,2012年、2014年、2017年也都是“双春年”。

关于立春在五九尾得说法,民间有一些谚语,比如:“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 “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 “春打五九尾,来年冻死鬼”等等,单从上述谚语所表达的意思看,如果立春在五九尾,一方面庄稼的收成不太好,要饭的都能跑断腿说明大家都没粮食吃,要饭的去了一家又一家,都没有余粮,另外一方面,来年的气温也不会很高,上述说法,有些是区域性的,有些则已不存在,虽然一些谚语值得我们参考,但是,长久不确定的东西,该舍弃还是要舍弃,近些年来,不少谚语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含义。

通过立春在五九尾还是六九头,来判断当年的春天会不会寒冷,其实并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另外,由于区域性不同,虽然立春在五九尾,A地方春季可能变得很暖和,但是在B地方则会出现“倒春寒”,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那么一些谚语还正确吗?

从农业方面来说,2020年立春虽然在五九尾,但是农作物的管理还是要正常进行,比如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除草、浇水、施肥工作要做好准备,同时后续的杀虫、防病也要提前想好,不论天气如何变化,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

通过以上内容,立春在几九的算法相信大家已经学会,至于区域性的一些谚语,大家作下参考即可。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当地,“春打五九尾”有哪些说法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