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用神才旺(八字 用神)
简单准确的找准自己的八字喜用神,日常生活简单增运
从八字命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八字中也都有自己的喜用神和忌神。喜用神对自己有利,忌神对自己不利。比如不要在忌神的日子打麻将、谈业务,因为很不利。万事总是个缘份,如果你的八字中五行俱全,但水火木都相对较旺,那么对你身边的人大部份八字用神都是这三类,他们的命运需要这些五行,虽然看不见但却有一种感应。
你的八字有什么特征日常生活中就能遇见什么,比如你日元四周是水,那么你走到哪里都会遇见水,你房子旁边有个水池,你墙上有幅瀑布图案,你的工作与水有关等等。假如没有命理师给你做过具体分析,你会永远忽略这些很平常却又现实存在的现象。这和风水是一个道理,例如你流年犯桃花,如果没有风水师指点,你租的、买的房子都是桃花屋,或者你不自觉在家中桃花位动了东西或放了引动桃花的物品。
对于八字中最重要喜用神,不是专业的命理师很难找准。不懂八字的人怎么寻找自己的用神五行呢?告诉大家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每天都通过黄历查看当天的干支,然后把自己当天的运程或心情好坏记下来,好就打钩,坏就打叉。两个月下来,看看钩最多的日子是什么五行,按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来区分,你会发现运气好的日子五行大部分都是相同的,不好的也是,这就确定了你的用神忌神是什么。
孔子老了才明白周易的奥妙,因此感叹“不知命不为君子”。看透命运五行你会发现自己以前的日子就似乎睡在命运安排的梦中,或悠闲或劳累,或颓废或奋斗,等一觉醒来,天清地明,自己原来不是自己,人其实就是金木水火土的结合体。
在命理学中,取用神是最重要的部分,被誉为命理学的核心和灵魂
用神在命理学中,“取用神”是最重要的部分,被誉为命理学的核心和灵魂。一般都认为:只要用神取准了,就相当于拿到了准确预测的金钥匙。但预测实践证明:按照传统取用神的方法进行预测,有些用神到位的流年也会发生凶事,忌神到位的流年也有大吉大利的,怎么会有这种自相矛盾的结果呢?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在用神的概念本身。
用神的基本概念在未进入正题之前,首先对几个命理学术语的概念作个解释。命理学术语是一种名称,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只是约定俗成。绝大部分命学术语的含义是一致的。但古今大量的命学书籍中也有少数术语,其概念范围不尽相同。在概念上作个明确的解释:
1. 日主、日元、身:皆指日干。
2.原命局:指四柱,简称原局。
3.岁运:岁为流年,运为大、小运。
4.全局:原命局与岁运组成的命运全局。
5.命局:对原命局和全局的统称。有时指原命局,有时指全局。
6.命主:命局的主人。
人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贵在五行流通和相对平衡(特殊格局除外)。五行中某一行过强(太过)就会使其他某一行受到严重的克、泄、耗,导致本身的亢旺之灾;过弱(不及)则自身的特性被压抑不能自由显现,作用不能正常发挥,等于失去了正常的功能。
命主的吉凶,是在原局、大运、流年构成的全局中体现出来的,全局又必须以原局为基础、以日主为核心。所以,我们必须从原局中找出病。找至病后,我们就选一种恰当的“药”去医治。大运、流年中“药”出现能去病则命主趋向吉利,“药”没有出现,使得“病”没有解除或加深则导致灾答。这种“药”就是人们所说的“用神”。
用神的作用用神既为药,取用必先识病。《神峰通考》曰:“何以为之病?原四柱中所害之神也。”“所害之神”就是破坏命局平衡或流通的某行。以四柱木太过为例:日干为土,土弱逢木,必遭倾陷,此为官杀制身太过为病;日干为金,木坚金缺,此为财星耗身太过为病;日干为水,木多水缩,此为食伤泄身太过为病;日干为木,木众无制,亢旺生灾,此为比劫助身太过为病;日干为火,木多火室,印重身轻,假生为克,此为印绥生身太过为病。木就为上述四柱的所害之神,为病。
一般把病归结为四柱中某行太过或不及,为了突出重点,我们可以把病主要归结为某行太过。身强不外乎印或比劫太过所致,身弱不外乎官杀、食伤、财星太过所致。
“太过”为病,制(克、泄、耗)其太过则为药,“不及”为病,补(生、扶)其不及为药。所以说,用神的作用就是抑强扶弱,化敌为友,平衡命局(特殊格局除外),使命局五行流通。
用神直接关系到命主的命运吉凶,所以,为人推断命运,必须首先找出命局的用神。有人说:用神选得准,可以制凶助吉,防灾免灾,富贵荣身。此话欠妥。因为用神是命局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为地赋予的。你选也好,不选也好,用神都客观地存在于命局中。不可能说某人一辈子从未去预测过命运,没有人给他选出用神,他的命局中就没有用神;也不可能说,预测师给人把用神选错了,此人的用神在命局中就变了,命运就彻底变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穷人找预测大师找准用神不就变成大富大贵了吗?但能否给人准确地推断命运吉凶,用神选取的正确与否,倒确实是关键因素之一。
用神取不准,命运的吉凶走向就测不准。人的命运通过后天人为地调整确实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改变,但如果给人批命时取错用神,判错吉凶,就会按照错误的方法给人调整,反而降低命运层次甚至将命运调坏。比如按正确的推论,某人某年用神为火宜到南方从事与火有关的行业,而你认为该年其用神为水,叫他到北方从事与水有关的行业,不倒霉才是怪事。
传统取用原则及方法普通格局的命局平衡是以日干强弱为衡量标准的。日干中和,命局平衡;日干强或弱都使命局失衡。选取用神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日干趋向中和(特殊格局为顺势)。使日干趋向中和的方法,概括地说就是“通关、扶抑、顺势”。另外还要兼顾调节命局的寒暖燥湿,使之适中,叫做“调候”。
通关把忌神的力量通过“媒介”转化为喜用神,使日主趋向中和的方法,称为“通关”。
能治百病的药才为灵丹妙药。如日干为水太弱,土太强为病,取水可土,但同时又泄日干之气,这时就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要制住强又要补益弱水。取木制土为强攻,强攻必然损耗日干之力,因此最好是留取,派个“特工”(通关用神)说服旺土不要克水。这个“特工”必须是既与土关系亲密又愿意帮助水的“人”。在五行中火生土,火土关系亲密,士生金,土金关系也亲密,但火与水本是敌对关系,它生土是与土狼预为奸而共同对付水,而金则是生水的,愿意帮助水,它先从土那里取得力量,然后再把力量输送给水,实际上土克水的力量就通过金这个加工站转化成了生水的力量,土看在金的面上,也只好这样做。
例如:戊午 己未 壬申 庚子
未月土当令,年月戊己并透,直逼壬水,壬水虽通根时支,又坐下印地,但其失令,以弱抗强,毕竟抵敌不过,这时就可求助于庚金。土是生金的,庚金吸纳了土的力量,使土相对削弱,而庚金吸纳土的力量之后,自身力量则增强,它就具备了生助壬水的能力,这样,日干壬水得生,便可由弱变强,趋于平衡。当然,在原局中,庚、申金自身能力有限,只能把众土的力量吸纳一部分,所以土剩余的力量仍旧克壬水,日主仍处于劣势。但当在岁运上再遇金化土生水,则日主由弱变强,趋于中和。金就是该造的通关用土经通关而生水,是出于勉强,并非甘心情愿,所以,具有反叛性。当通关用神(金)这个“特工”能力太差(力量太小)时,既无力生助水,又无力说服土(吸纳土之力量),这时土就不再看金的面子而记起与水的前仇,恶性复发,越过金的关口,依旧克水。所以,通关用神必须有力,才能真正起到通关作用,否则就有形无实。
例如:戊午 己未 壬辰 庚子
与前造只换一个辰字,庚金虚浮无根,不但无力吸土的力量,反致士众埋金,岂有余力生助日干壬水呢?但遇岁运之强金(庚申、辛西)扶起,仍可化土生水,起到通关的作用。
所以通关用神也存在有力无力之差异,这是区分格局层次高低的因素之一。
日干为水,水太旺而火弱,若取火为用而火又太弱,则导致水灭火,日主仍不能趋于中和,这时取木通关可泄水生火,使日主趋向中和,这种泄也是通关。读者不要单纯地认为身弱杀强才需通关,身强财弱也需通关。所以通关包括生益日主和泄泻日主两种类型。
例如:甲戌 丙寅 甲戌 乙亥
身强财弱,若取戌土为用,则因土弱而难耗日主之旺气,宜取丙火通关,泄身生财,运行南方火地,用神得力,名利双收。
应该注意的是,通关用神在具体命局中并非一成不变,当日主自身力量在岁运中发生重大改变时,原来的通关用神也应该随之而调整,当此段岁运一过,日主恢复到接近原来的强弱状态,则原来的通关用神又继续有用。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关注、转发、点赞,大家一起弘扬周易研究预测。大家如果有八字命理知识的疑惑、姻缘合婚,起名改名,婚姻情感不顺,事业财运阻塞,健康状态等诸多问题,欢迎留言、转发、关注。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白师周易研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留言区评论,我们下期再见~中医精气神
《灵枢·本藏》日:“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也。“即血气精神是奉养生命,维持健全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因素,其中血由精衍生,因此,概括地说,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后世称之为“人身三宝”。
精—生命活动的本原及物质基础精,是体内精华物质的总称,是构成生命体,产生并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有不同的名称及类别。依据来源,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命的本原物质。后天之精,源于清气和水谷,化生于肺脾胃,是人出生后赖以生存的物质源泉;依据功能,精可分为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生殖之精,是具有生殖能力的精微物质,贮藏并旋泄于肾,是人类繁衍及与生殖有关的功能、性别征象的物质基础。脏腑之精,由吸入的清气和饮食的水谷化生,藏于五脏,其余者输藏于肾以备用,是诸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依据内涵范围,精又可分为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广义之精,泛指构成机体和机体内贮藏的精华物质;狭义之精,特指与生殖有关的精微物质。精气神学说中的“精”,是“广义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所日:“夫精者,身之本也。”此精,不仅指生命的本原物质,还包括构成人体、维特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华物质,如张志聪注:“夫神气血脉,皆生于精,故精乃生身之本,能藏其精,则血气内固,邪不外侵。”可见,精气神学说中的精,是涵盖了上述各种类别的“精”所形成的综合概念,是与气、神相对应的特定名词。
气—生命机能的动力和能量运动气原属哲学范畴,被古代哲学家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物质。气的概念引入医学领域,便赋予了特定的生理学意义。因此,哲学中的气与中医学的气,虽有相承关系,但却是两不同的概念。《内经>中的气有多种含义,从其共性而言,有如下特点:第一,运动不息。《灵枢·脉度>日:“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说明气是不断运动,流行不止的,在人体内有规律地周行全身。一切生命机能都在气的运动变化中完成,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日:“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可见,生命的存在,以气的运动为前提,气的运动停止,便是生命的终结。所以《素问·五常政大论》日:“气止则化绝。”第二,无固定形状。《灵枢·决气》日:“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指出气虽具有多种功能,但它却象“雾露”般的无固定形状。第三,有征可寻。《素问·气交变大论》日:“善言气者,必彰于物。”说明气虽然无形可见,但却可通过一定的物质运动形式表现出来。根据上述特点可知,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气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但它不是有固定形状、肉眼可见的物质形态,而是无形有征的能量运动。按照现代科学的认识,能量也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也属物质范畴。因此,中医学的气,可定义为:人体内具有生命活为活力、不断运动、无形有征的精微物质。它既是人体的重要生理组成部分,也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神—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征象《内经》论神与先秦诸子同出一源。“神”字本义指北斗的斗柄,后衍生出万物“主宰”之意。《说文解字》日:“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灏笺:“天地生万物,物有主元者日神。”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古人对自然界众多复杂的事物和现象无法解释,认为有变化莫测的力量主宰着自然及人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神”是自然界阴阳五行变化“自造”而成,并不是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因此,神可以被认识、被观察。《内经>作者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引入“神”的概念,主要有如下含义:第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日:“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谓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即神明。第二,指生命活动的主宰。《灵枢·天年>日:“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说明神是决定生命存亡的关键,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只有具备了“神”,才能发育成为有生命的人。种主宰生命的“神”,一旦失常,便会影响生命活动。甚至导致生命机能的丧失,所以,《素问·玉版论要》日:“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张介宾注日:“神者,阴阳变化也,易日: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转,运行不息也。回,逆而邪也。神机之用,行百环无穷,故在天在人,无不赖之以成化育之功者,皆神转不回也。设其回而不转,则至数逆、生机失矣,故日神去则机息,又日失神者亡也。“第三,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象。“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在的神机运动,可通过外部征象表现出来,凡视听言动、形色舌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都是神的具体体现,故中医学将生命活动的外部征象,即信息反映,亦称作“神“,并据此判断生命机能的得失存亡,如《素问·移精变气论》日:“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又日:“理色脉而通神明。”第四,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日神。”说明人对外界事物的体察、领悟、见地、把握、理解等意识思维过程皆属于神的内容之一。
以上关于“神”的四种含义,前者属于哲学范畴。后三者又相互关联,可分不可离。神居内则为生命活动的主宰,现于外则为生命活动的征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为强调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特征而分化出来的,其意义可涵盖于“主宰”、“征象”之神中。因此,《内经>中人之“神”的三个含义实为三位一体。
精气神之间及其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精气神的关系 精、气、神分别代表着生命活动的本原及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动力及能量运动、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征象。在生命活动中,精气神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其中,精主静而内守,气与神动而外运,故精与气、精与神之间存在着阴阳既对立,又互根互用的辨证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气归精,精归 化生精。”“气归精”,谓气的运动变化是化生精的动力源泉;“精归化”即精是气化的物质基础;“精食气”。是说精能供给气化功能的需要,与“精归化”类同;“化生精”,指气化活动过程中可产生新的,意同“气归精”。可知,精与气之间的阴阳互根关系,具体体现为精是气的物质基础,气是精的功能表现。
精与神常并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张介宾注目:“人生所赖,唯精与神,精以阴生,神从阳化,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可见,精与神之间,亦如阴阳相随,须臾不离。精为神之根,如《灵枢-本神>日:“两精相搏谓之神。”又神为精之主,故《灵枢-本神》有:“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的记载,张介宾注日:“神伤而心怯,心怯则恐惧,恐惧则伤肾,肾伤则精不固。”说明神对精有控制调节作用。 气与神,相对于精而言,皆属于阳。两者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同步变化关系。所以,《灵枢·小针解》日:“神者,正气也。”气分阴阳,“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之气运动变化,达到协调,神的主宰作用及其外在征象便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因此,《素问·六节藏象论》日:“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气是体内正常的生理物质及现象,其运动变化也要受神的调节和控制,《素问·上古天真论》日:“恬炎虚无,真气从之”。肯定了神安与气顺的必然联系。
综上所述,精、气、神之间的关系可总结为:精能化气、生神,是气与神的物质基础;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气能生精、化神,气足则精盈,精盈则神明;神能驭气、统精,神明则气畅,气畅则精固。三者协调统一,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正如汪绮石《理虚元鉴.心肾不交论》所曰:“以先天生成之体质论,则精气生,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治之原不相离。” 精气神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人以五脏为本。一切生理过程均离不开五脏的功能活动。精、气、神是生命活动三要素,一方面,精、气、神是五脏功能活动的重要保证,精为五脏提供物质基础,气是激发五脏的动力之源,神主宰调控五脏的整体协调。另一方面,精、气、神的化生、贮藏及运行又都是由五脏主持完成的。《灵枢·本藏》日:“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由于五脏所藏精、气、神的内容及形式各异,形成了五脏不同的功能及特点。
精是五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来源于父母及后天水谷,其化生与肾脾两脏关系密切。精藏于五脏,是谓脏腑之精;藏于肾者,即肾精。因精主静内守,故<素问·脉要精微论》日:“五脏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强调五脏藏精内守的重要性;《素问·六节藏象论》又日:“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外也。”指出因五脏之精皆藏于肾,故封藏乃肾之功能特点。
气是五藏的功能及动力。它由元气、水谷气及清气化生,是肾、脾、肺三脏综合作用的结果。气生成之后,不断运行于全身,其运动形式不外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体体现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之中,《素问·刺禁论》日:“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诸脏在各自的生理活动中,构成了肝升肺降,心肾相交(心降肾升),脾升胃降三个特定的结构单元,以完成气在体内的环周运动。
神是五脏的主宰及外在征象,由五脏功能活动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神分藏于五脏,即神、魂、魄、意、志,如《素问·宣明五气》日:“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神统归于心,即为全身之主宰,《素问·灵兰秘典论》日:“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说明心藏神主明,心神昌明,则诸脏协调;心神失明,则诸脏功能皆失。
总之,精气神与五脏关系十分密切,两者均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内容,精气神着重于生命基本要素的阐发,五脏是对生命整体功能系统的概括,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因此,精气神是五脏系统的功能保障,而五脏系统是精气神发挥作用的场所及载体。
附道家讲的精气神
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
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
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
苟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这里说明两个意思:
一、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
二、强调不可滥耗“三宝”。
1什么是精?
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的来源,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秉受于父母的造化生殖之精,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断地有物质补充才能保证其精不亏,才能发挥其功能,这种物质即是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微。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2什么是气?
气不仅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气的含义,既是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因此中医所说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用现代语言来理解:气就是正在发挥特定功能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总括。
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
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谓:“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
书中还归纳出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一者,少语言,养气血;二者,戒,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七者强调了“慎养”。
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适当地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什么是神?
神:就是特定功能的外在表现。
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体体现。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中医治病时,用观察病人的“神”,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这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
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道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