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3.5两(八字3.5两女的解释)

依稀久忆 2024-01-05 01:27:49 网友整理

说文解字系列之(七八):“借对”简说

对偶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且是一种积极的表达方式,在汉语修辞学中,属于积极修辞的范畴。在汉文明产生至今的数千年中,它一直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且拥有大多数读者的一种积极表达。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吴越春秋》里,就有记录先民们追逐猎物场面的文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四句八字,就是两两对偶的最早的句子。这恐怕是最早的对偶句了吧。在之后的数千年中,对偶这一手法,日益丰富,日益多样化,成为了汉语言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熠熠闪耀,光华四溢。

在对偶句中,有一种形式,叫“借对”。它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正对、反对、串对等对偶形式,是一种很有特点的对偶句。所谓借对是指:一个词有数义或数音,作者在诗文中用的 是甲义或甲音,但同时又借用其乙义或乙音来与另一词构成对偶。这种情况,以近体诗中的对仗句中为常见。

举例说明,

唐代诗人杜甫有一首《曲江》诗,其中必须要求对仗的颔联两句是:“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按照对仗的要求,诗的上下两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且内容相关。咋一看,杜诗中的“寻常”和数字“七十”并不相对。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如此一来,诗人也正是借用“寻常”二字的这一义项,巧妙地和下句的数字“七十”构成对应关系,从而使上下两句构成对仗,符合了律师诗的要求。此联中的下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被人们广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如果要说借对,这种情况就属于借义而对的一种情形。

其实,借对的情况不止于此。我们还是以杜甫的诗句为例。杜甫有一首《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的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江城秋日落,山鬼闭门中。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赤眉犹世乱,青眼只途穷。传语桃源客,人今出处同。”诗中颔联要求对仗,但“行李”之“李”与“诛茅”之“茅”并不对应。其实,诗人是借“桃李”之“李”的词义,来与下句“诛茅”之“茅”相对应,从而构成对仗的。这仍然是借义对。

除了借义对,还有借音的。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等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出句中,“清”乃借同音字“青”,从而与下句中的“白”对应,从而符合对仗要求。孟浩然有一首《裴司士员司户见寻》,诗中有两句“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句中“鸡黍”对“杨梅”,“杨”和“羊”同音,所以能同“鸡”相对。李白《送内庐山寻女道士李腾空》诗中,有两句“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诗中“云母碓”对“石楠花”,因“楠”和“男”同音,因此可以和对句中的“母”相对。这种借对,是借因而对,是借对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借对,多数是见于上下两句中的颜色对。如上述所举之“杨(羊)”对“鸡”,“楠(男)”对“母”,皆是。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诗歌中的这种借对的情况,构成对仗(偶)的词语都是临时性的,是为了对仗而巧取它途才形成的一种语言现象。所以,这样的对仗句,需要诗人更高的写作技巧和手段。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一般的诗歌读者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我们了解了在古代的对仗形式中,有包括借对在内的很多对仗句的变体,如:扇对(郑谷诗句“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今日还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如?”盖以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当句对(即一句当中的对偶,最典型的是杜甫《登高》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徊”两句,出句中,“风急”对“天高”,下句中,“渚清”对“沙白”。所以,《登高》一诗,不仅四联皆对,而且句内也构成对偶);等等,才能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

对偶手法在律诗中称为对仗。对仗是对偶这一修辞手法在诗词中的实际运用。所以,在本质上,这两个概念是没有区别的。在古代,律诗中的对偶和其他文体中的对偶略有不同。律诗中的对偶字数限制特别严格,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而其他文体中的对偶相对要稍宽松些。律诗中的对偶要避免重复用字(句内可以重复,上下句的同一位置的字要避免重复),而其他文体中的对偶,尤其是虚字则不必避。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里的两个“益”在同一位置,可以重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