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朝门门面(八字朝门门面图片大全)
蜀地史迹|资中县铁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历史见证
曾为志、方琳/文图
四川资中县铁佛镇东王家岩,是一片高耸的台地。台地上地势平坦,其下落差约百米处,老地名叫龙泗沟,此地山林掩映,村庄农田分布其间。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从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张太师椅,村道从祠堂背后经过,犹如玉带缠腰。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布局,现存有山门、戏台、天井、正厅、东西厢房,建筑面积近990平方米。整个建筑,飞檐脊饰、灰塑雕刻、封火墙,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山门,山门为“六柱五间四重檐”牌楼式,通体高宽各约为8米,由红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谱》记载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时,山门两侧另有石墙与之相连,呈外八字形,遗留的石地基还清晰可辨。这种“八字朝门”的建筑手法,在四川大户人家的宅第中颇为多见。
王家大屋围龙屋格局依稀可辨
美轮美奂王家祠
山门正中明间为大门,横梁下雀替为两只透雕倒爬狮子,栩栩如生。上方两根横梁上各雕双凤朝阳和双龙戏珠石刻,最上端龙凤牌立书“王家祠”3字,两侧刻“八仙”人物。
山门飞檐尾部左右对称有8只螭吻。螭吻传说为龙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张口吞脊状,并以一剑固定,作镇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门雕刻戏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图案,人物、花草、鸟兽上百个,生动形象。
王家祠大门
两侧石柱共有楹联两幅,内侧对联为“顾予蒸尝春秋匪懈,绥我眉寿福禄来崇”;外侧为:“中朝愷直推三谏,江左风流第一家”,横批“奉先思孝”。两侧次间又有题诗、碑记。
最外两侧各题一诗,一首为:“功归祖考德归宗,远派绵延十二峰。应是千秋咸食报,巍然望族士兼农。”一首为:“庙貌槐阴特发祥,宁同儿女小村庄。云礽奕叶堆昌炽,从此丹山即故乡。”落款为“特授直隶资州分州 汪诚 赠”。
祠堂宝顶
内侧次间石碑左雕“王氏宗祠落成五言长律”,右刻“王氏修祠堂序”,粗略记载了王氏先祖迁居、落业、建祠等情况,题写人为“丁卯科举人大挑备补儒学教育候补教谕同里 余心敏”,时间为嘉庆二十四年孟冬。余心敏为嘉庆十二年(1807)进士,后迁任邛州教谕。
从落款可见,该祠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
王北大新编《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谱》中收录的龙泗沟《王氏宗祠序》中记载:“起于乙卯春,竣于庚辰冬,约费千有余金。”乙卯春即为嘉庆二十四年(1819)春,庚辰冬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冬,修建祠堂耗时约两年,花费白银千两。碑刻和族谱的记录互为印证,该祠始建于1819年确凿无疑,而非文物铭牌上介绍的1807年,距今刚好200年历史。
祠堂木雕
戏台木雕
推门而入,即是门厅,门厅上为戏楼,下为过道。戏楼为抬梁式木结构,保存较为完好,木制台沿上布满雕刻人物、麒麟、凤凰、鹿马、宝瓶、花卉,可惜多有损坏。
戏台正面是祠堂正厅,整座正厅的地基高出门厅一台,共有5间。正厅墙壁上尚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等标语。1957年到1997年,祠堂被改造成柏龙村小学,这行大字正是当年作为学校的明证。
祠堂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正厅屋脊,脊饰遍施灰塑,外嵌青花瓷片,中为五柱六角亭形宝顶,两侧各塑一条瓷龙,蜿蜒昂首,相向对峙,气势非凡,造型精巧。
八仙图案
此外,左右厢房的屋顶尚存灰塑人物造型,当年彩绘犹在,不禁让人浮想起200年前刚建好时,是何等的精巧。
遗憾的是,因办学等原因,祠堂内部的神龛、祖宗排位等已经不见,空无一物。
筚路蓝缕入川路
王氏族人介绍,这座祠堂是这一带的王氏总祠,大家习惯称为“总祠堂”“肇公祠”。肇公何许人也?这要从王氏的历史渊源说起。
据族谱记载,这支王氏发源于中原,先后居于山西、江西,元明时曾居福建武平,明初永乐年间分流时,迁居广东平远县石镇乡松源桥、中村、小柘一带,从此繁衍生息,族人日众,遍布今五华、兴宁、平远县。
明末时,祖先百满郎和妻冯满娘生王肇、王启二子,王肇又育有长子王梅峰、次子王梅庄。从此,王氏辈分开始分开排列,王梅峰子孙字辈为:“梅均思成士,运志兴文贤,朝廷开大道,忠孝振家声。”王梅庄后代字辈为:“梅万思成仕,运奎兴文盛,德高爵显荣,永远享清平。”
王家祠正厅
从“梅”字辈算起,往下到第六代“运”字辈时,恰逢湖广填四川。王氏族人响应号召,举族陆续迁移西蜀。
族谱记载,从康熙庚子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到壬寅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王氏“运”字辈堂兄堂弟,如王明运、王定运、王连运等可查证者30余位携家带口,迤逦踏上上川之路。王氏后人口头相传,上川者120多户,开创了客家人入川史上的家族人数之最。
王氏族人来到四川,主要落业在资中、资阳、内江、仁寿,后更有远迁到荣县、宜宾、犍为、乐山、峨眉等地的。而以资中铁佛镇王家岩为中心,辐射周边走马镇、罗泉镇、龙结镇,仁寿禾嘉镇、富嘉镇等,今之后人,当以万计。
入川道路,既长且阻,传说葬身虎口者有之,身染疾病者有之。今王家岩上住着王明运的一支后代,后代口传说,王明运略通堪舆之术,一行人行至王家岩,稍作整顿。王明运看到左近一处堰塘,乃天然石坑形成,塘水清澈。他踏入水中梳洗,抽脚上岸时,更无一点淤泥。
王明运稍感诧异,放眼望去,但见此地居于高处,地势平坦,并无人烟,周遭水源丰富,既无干旱之忧,又无洪涝之虞,于是告知众位弟兄,就地落业。故此地小地名称石堰塘。
由于入川较早,王氏族人插占了宽广的土地。他们初以出租土地为生,后经族人不懈努力积累,成为当地显赫的大家族,延续至今“远”字辈、“孝”字辈已有12代人。
王明运后代稍有积累,就在石堰塘修建房屋。他们依照广东原乡围龙屋的样子,修建了一座围屋,该围屋以中间祖堂为中心,共有4道大门。当中正门前,为一月牙形水池,屋后房屋合拢形成半圆形围龙。房屋基础全为石条砌就,墙体为土砖,上施青瓦,高峰时期曾住了300人。可惜后来逐渐被拆毁,但从空中俯瞰,仍可见当初规模之胜。
客家人有修谱建祠的传统,为团结王梅峰和王梅庄两房后人,乾隆年间,两房后嗣“念祖宗功德之绵远,慨叔侄聚会之难期,因于乾隆戊辰,约集九十余名,各出己资八十文,兴立肇公尝会”,办起了经常性的春秋二祭。
王家祠封火墙
稍后,在王家岩下龙泗沟觅得祠堂基址,并“置田一百余亩”,作为祠堂产业,修建祖祠。这个祠堂就是保留至今的王家祠,祠堂实为王氏后人共同的祖先——王梅峰、王梅庄之父王肇所立,故称“肇公祠”。肇公尝会从此每逢清明、立冬聚会,以慰先祖之灵。
前文已述,王肇后代从王梅峰、王梅庄开始,字辈分列。故不久后,王梅峰后嗣子孙又依照当时族人名册,照名“凑银五钱起,积尝会”,并在王家岩石堰塘得祠堂基址,“至嘉庆年间修立祠堂,大振财源,置田一百余亩”。这就是王梅峰的祠堂,称为“古上祠”。
王梅庄后人也“凑银三钱起,积尝会”,在王家岩石堰塘干坝子修建祠堂,置田一百余亩作为祠堂产业,这就是“梅庄公祠堂”,称为“古下祠”。这正是“一宗分两祠”。
此外,王家岩西边的袁家山,还有一座建于道光年间的王氏“成华祠”。这座祠堂乃是王连运后人所建。
王连运入川之路稍显波折,据老谱记载,王连运自康熙年间移居西蜀,先在湖广居住了8年后,才迁到资州内江县北门苦檀垇再居8年。积累钱财后,受堂兄弟感召,到王家岩袁家山新创堂,购置田产100多亩,以为产业。再后来,族人为其修建“成华祠”。
如今,4座祠堂,已毁其三,仅剩肇公祠堂保留完好,见证着这一支客家王氏艰难入川创业的历史。
(作者单位:曾为志,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方琳,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为重庆北碚蔡家这处宅院,公路规划偏移了80米,多花4000万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莲花村酢房沟,“淹没”在荒草中的举人楼。远望去,院墙已有部分垮塌。院墙的外面有一棵十来米高的银杏树,苍老的树干显出些许冷清。
再往里去便是宅院。草木丛生的院子让人唏嘘。从左侧的走廊进入院内,却也是顿觉满目疮痍。愈往里走,环境愈显幽深,映阶苔痕,残砖断瓦,远离了人烟,倒也是一处清净所在。连廊处,一根横梁已然断裂,才惊觉其年代之久远,亦不免对今日之残破惋惜。
举人楼曾住着一位举人。他叫陈介白,于光绪十五年即公元1889年中举。此后在贵州梓潼任官。1911年,袁世凯企图称帝,让各县推举一人前往省城“共商国是,密授机宜”,以威力迫使支持其君主制,巴县人都推陈介白前去。陈介白坚拒不肯行,他说,“吾虽老无壮,不能为新莽陈颂功德!”从此归隐乡野。
“父亲为官清廉,为人仁义,我想我要为他修一座举人楼以作纪念。”或许这是作为儿子的陈赓虞的心声,他曾任巴县团练局局长,1933年,他专门请来外国设计师到北碚,为纪念其父陈介白,设计与修建了这座举人楼,于1936年竣工。只可惜,仅仅一年之后,年高84岁的陈介白便病逝了。
大院大门正面是八字朝门,高约9米,构筑精美,恢弘气派,雕刻着各式各样的花纹。而八字朝门的背后,更是别有洞天。它背后便是“举人楼”本尊所在,这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既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又固守着骨子里的中国文化传统。其兼具西洋、中式和重庆传统地方建筑风格,在整个重庆地区都是颇为罕见的。
时间来到解放初期,陈介白另一子陈谨怀,将举人楼捐给了人民政府,办了乐一中学。这所建筑的书香之气也得以延续。置身于举人楼之中,你仿佛能够触碰到那段烽火芳菲的岁月,一瞬间恍如隔世。但是当时间来到21世纪,举人楼的命运却多有波折。2006年,中环快速干道正在修建。按照原计划,该干道将经过举人楼。这意味着拥有百年历史的举人楼也许将不复存在。相关部门随即到举人楼实地考察,认为该楼具有较大文物价值。为完整保护举人楼,决定让施工单位将公路向北移动80米!此举让该项投资多花4000万元,但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举人楼,也因此免于毁灭。
因为就在几天前,北碚“举人楼”正式启动修缮,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举人楼,即将重现在世人眼前。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摘编自公众号碚壳
四川南充:农村老的四合院,朝门八字形结构,周边非常少见
南充市西充永清南岷山彬哥向我们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在永清乡村有一处古老的院落,它的布局保存相对完整,特别是朝门仿过去官府的八字朝门结构,周边少见。最近我们专程前去走访, 从西充到永清沿途历经艰辛。
刚到西充,彬哥就与我们联系,并帮助提供了相关的联系电话。我们的本次行程受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何国斌及村民的热情接待,他们有着深厚的家乡情,对宣传家乡的事情非常重视。
经过一路艰辛,我们终于来到张家院。张春大哥向我们讲述了大院的一些情况。整个院落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布局让人大开眼界。
据张春介绍,从现在的公路下来,就是过去的朝门。朝门外还有马房等建筑。外面靠水塘那边也有房子。这部分是以前整个院落的前院,前院与八字朝门之间是过厅,可惜这一排房子,现在已只有几间保存下来,大部分已拆毁。
最让人感叹的是这里的八字朝门,它的结构周边少见。内外两道大门,里面的大门旁边还有两道小门。这样的结构完全是按古代的礼仪规则来修建,一般是官宦人家才有的。在我们西充这样一个小山村,实在是难得。
后院保存相对完整,堂屋及两边厢房齐全。堂屋走廊上的柱头要一个成年人才抱得完。大门门槛的高度有50公分左右。堂屋是典型的穿斗式建筑,中间四根巨大的柱头,比堂屋走廊上的还要大一点。这样古老的建筑还保存至今,实在是幸运。
古老的张家大院,历经几百年岁月,保存至今非常不容易。现在人们大多离开农村,家乡只有老年人在守候。这些院落再不保护,可能以后就看不到了。如今张庙沟的村民们都有了保护的意识,大家集资将大院子重新修复。从以前的荒草满院到现在的样子,让人好像又见到它当年的辉煌。希望更多的人来重视保护农村的古建筑。大家都来建设家乡,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各地老乡,看了现在的家乡,你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讨论。你老家也有这样的古建筑吗?欢迎留言,我们有机会前去记录。各位看官,南充家乡《走遍南充》,个人力量宣传家乡不易,你们的关注分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更多南充信息,请关注头条号:南充家乡。带你行走南充,看家乡山水人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