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胡人的个性(八字胡人的个性特点)

煮酒送别 2024-02-01 08:00:46 用户分享

如何用自己的籍贯,辨别算命先生说的对不对

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却迷信,很多人都有过算卦的经历。虽然自古以来,算卦这个行业就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比如相面,相骨,抽签,看掌纹,测生辰八字等。现代社会,相术似乎已经趋于大同,街巷之间,多是看手相的,测生辰八字的大师。

相术,就跟现代科学一样,也存在坐标系,尤其是相面,相骨两种,坐标的作用尤为重要。相术学中的坐标系有两个轴,横轴是空间,竖轴是时间。两个坐标系不一样,卜算的侧重点和结果也不已一样。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如何通过自己的籍贯,辨别算命先生的真假的原因。

《神相全编相说》中记载:“大凡观人之相貌,先观骨骼,次看五行。量三停之长短,察面部之盈亏,观眉目之清秀,看神气之枯荣,取手足之厚薄,观须发之疏浊,量身材之长短,取五官之有成,看六府之有就,取五岳之归朝,看仓库之丰满,观阴阳之盛衰。”其中,观骨骼属于相骨;三停,眉目,神气,五官六府,五岳,仓库都是相面的范畴。

由于空间和时间两个坐标系的影响,人的骨骼,三停,眉目,神气,须发,身材长短,五官六府,五岳,仓库都是有区别的,并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受到横轴空间地理环境的影响,相术中所推崇的“鼻需要梁柱端正,印堂平阔”,“口须要方大,唇红端厚,角弓开大合小”,在很多地方却不实用,比如江浙地区的人鼻子属于细中鼻型,常有扁鼻子,宽鼻梁,薄嘴唇,内眦赘皮常见,与“鼻梁端正”“唇红端厚”不相符。低纬度生活的人,由于接受到的日光时间长,紫外线多,其皮肤与高纬度地区的人也就不一样的。西北地区风沙气候多,表现在外的皮肤与东部地区又不一样。在平原地区相骨,与在山地丘陵地带相骨又有所不同。所以,但以某一种相术,想要“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不可能的。

因为两种坐标的关系,所以我们能够轻易的分辨出这个是南方人那个是北方人,在身高和面容差别的背后就是人类和自然环境适应交融的历史。面相是服务于当地气候的,塌鼻子,短鼻道有利于散热,适合在热带地区,高鼻梁,长鼻道有利于预暖进入肺部的空气,适合在高寒地区。

所以,学艺不精的算命先生,往往没有这种根据坐标系的不同辩证分析的能力,而辨别这种算命先生真伪的简单方法就是籍贯。

麻衣相术种提出的《论形俗》可作为基本参考,“蜀人相眼。闽人相骨。浙人相清。淮人相重。宋人相口。江西人相色。鲁人相轩昂。胡人相鼻。太原人相重厚。”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蜀人相面的关键是眼睛,闽人是骨骼,浙江人看他是不是清秀,山东人是不是轩昂。而是恰恰相反,给蜀人算命相眼睛,闽人相骨骼,山东人相轩昂,都是不准确的。以山东人为例,山东人大多为古代东夷人的后裔,其脸部特征为“鼻梁高,深眼窝,胡须体毛多,长方脸或方脸,面部瘦削,棱角分明,立体感强”,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气宇轩昂,孔武有力。所以给山东人相面,说他气宇轩昂,只是表面现象,并不能准确的测算一个人的运势。

所以,我们在来看麻衣神相的《论形俗》“蜀人相眼。闽人相骨。浙人相清。淮人相重。宋人相口。江西人相色。鲁人相轩昂。胡人相鼻。太原人相重厚。”

蜀人相眼

蜀人,指的是巴蜀之人,眼相多为“纵目”,既是眼角向上挑,或者眼球外凸。《项目论》种说:“眼长而深,光润者,大贵”,“大而凸,园而怒者,促寿”,都是不适用于蜀人。所以给巴蜀之人相面,不能从眼睛处下结论。

巴蜀指的是中国西南地区,大致范围有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及陕南、黔北、昭通、鄂西等地。所以这些地区的朋友,算命先生如果在给你相眼,其结论基本不可信,直接甩脸走人就可以了。

浙人相清

中国相术认为,一个人面目清秀是吉相,但是江浙地域为江南水乡,受到湿润气候的影响,于山东东北人粗犷不同,当地人的面向,不论男女大多比较清晰,“澄然莹彻,视而可爱谓之秀”。因此,以清秀面相给江浙人下吉相结论的算命先生,都是水货。

宋人相口

《论形俗》中的宋人,指的是现在的河南人,中国古人认为河南人善次辞令,韩非子是河南郑州人,杜甫是河南巩县人,潘安是河南中牟人,元稹,司马懿的老爹司马昉等人都是河南人。所以给河南人面相,不需要仔细分辨嘴部的特征。

闽人相骨

福建地区多山地,在长期的山地生活中,闽人的骨骼呈现坚实厚重的特点,所以给福建人算命,观骨骼一般都不会太准确。

鲁人相轩昂

鲁人,主要指的就是山东人,受到山东当地气候和饮食的影响,山东人长相趋向于高大雄伟,孔武有力,气宇轩昂,在相术中这都是吉相,所以给山东人算命,不可从此处下结论。

所以,依照自己的籍贯,以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作为基础分析家乡人共有的特征,这些共有的特征,是不能作为算命先生的参照物的。如果算命先生,以家乡人共有的特征,为你下结论,定吉凶,基本上都是假的。

最初的“蛮夷”并不是蔑称

上古时代的原始人词汇比较缺乏,人们便采用了方位来命名不同的族群。我们居住在已知世界的中心位置,所以自称中原,并且用东南西北来特指周围的部落。

商周时期的人们逐渐有了姓氏和族名,南蛮、北狄、西戎、东夷这些名字都包含了一种动物的意思,但它并不是蔑称。当时的部落大多都有自己的图腾,其中很多图腾是对动物的崇拜演变而来的。华夏这个名字也不例外,“华”的起源是“花”,“夏”的起源是知了,因为知了出来了就是夏天来了。所以使用动物来命名部落名称是当时的主流。

实际上这些名称在秦朝统一中国后就很少人使用了,因为所有人都变成了中原人,中原也不再是地理名字,而是一个民族名字,并且一直沿用到时期。

在秦朝统一中国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完成了统一,他们同样称呼我们为中原人,而我们则叫他们胡人。胡这个名字也不是蔑称,它就是“匈奴”的音译,这个名字也一直使用到时期。

蛮夷这个名字成为蔑称是在五胡乱华时期开始的,当时的中国非常混乱,不同的民族为了提高自己的合法性都主动汉化并且自认为中原正统,同时贬低对手为非中原的野蛮人。这种政治操作最典型的就是汉赵主刘渊,他和他的下属全都是匈奴人,但他使用汉姓并且使用汉朝国号。他的理由非常充分,因为他们是投降汉朝的南匈奴后代,身上有汉朝公主的血统,并且是在汉朝出生和长大的合法汉朝人。

这种争夺道德高地的国骂一直持续到时期。宋、辽、金三个王朝都自称中原正统,并且称对方是蛮夷,元清时期更是将华夷之争上升到了生死矛盾,“蛮夷”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蔑称。

盛唐-鞍马画家韩干、韩滉

韩干(约706年-783年),唐代画家,以画马著称,蓝田(今陕西蓝田)人。韩干少年时只是一名酒店的雇工,后来被诗人王维赏识,资助他学画,学成后被召为宫廷画师,初师曹霸,后自独善。官至太府寺丞。画艺较全面,擅绘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画马,重视写生,皇帝命他拜当时画马名家陈闳为师,他不听命,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韩幹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习性,对比找出马的性格特征,找出马的动作规律,并把各种各样的马记录在案。为了深入了解马的习性,他常痴呆地观察上几个时辰,把别的画家不了解的具体细节都弄得清清楚楚,并牢记心上。这样时间久了,马的各种体貌,奔跑雄姿,千变万化的动态,作画之时自然而然就展现在纸上。所以人们都称赞韩干笔下的马是能跑动的马。由于他重视写生,所以画马超过古人,后代画马名家如李公麟、赵孟頫都曾向他学习。他还画过许多肖像画和佛教宗教画,但传世不多。

《牧马图》绢本。纵27.5公分,横34.1公分。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浅设色画,黑白双马,胡人骑一而控二。此图线条纤细遒劲,勾出马的健壮体形,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更示出其神彩;人物衣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着,神采生动,纯是从写生中得来。幅上宋徽宗题“韩干真迹 丁亥御笔”八字。人物与马俱极生动,徽宗瘦金体书题字亦挺劲,并有南唐御府藏印,为韩干真迹无疑。

《牧马图》

《照夜白图》卷 纸本 水墨 纵30.8厘米 横33.5厘米 (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此图中的照夜白是韩干于唐天宝年间所画的唐玄宗最喜欢的一匹名马。图中被栓在马柱上的照夜白仰首嘶鸣,奋蹄欲奔,神情昂然,充满生命的动感。马的体态肥壮矫健,唐韵十足。据专家考证,马的头、颈、前身为真迹,而后半身为后人补笔,马尾巴已不存。图后上有南唐后主李煜所题“韩干照夜白”五字,又有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所题“彦远”二字。卷前有何子洇、吴说题首。卷后有元代危素及沈德潜等十一人题跋。

《照夜白图》

《呈马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呈马图卷》局部

《胡人呈马图》绢本 水墨 设色 描金 高:28.1厘米 宽:156.3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韩滉(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宰相,太子少师韩休之子。韩滉工书法,草书得张旭笔法。绘画远师南朝宋陆探微,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摹写牛、羊、驴等动物尤佳。

所作《五牛图》,其画牛之精妙乃为中国绘画史千载传誉之佳话:古人说韩滉画牛“落笔绝人”;对于其牛畜画,陆游谓之有生难见之“尤物”,赵孟頫称其为“神气磊落,稀世名笔”、金农叹为“神物”;又有清代画家钱维成将韩滉与韩干并称为“牛马专家”。

《五牛图》(故宫博物院)黄麻纸本设色,纵20.8厘米,横136.8厘米。画五条神态、性格、年龄各异的牛。从右至左,首匹为棕色老牛,描绘成一边咬着东西一边在杂木旁蹭痒痒的情状,意态悠闲;次为黑白杂花牛,身躯壮大,翘首摇尾,步履稳健;第三匹为深赭色老牛,筋骨嶙峋,纵峙而鸣,白嘴皓眉,老态龙钟;第四匹为黄牛,躯体高大,峻角耸立,回首而顾;第五匹牛,络首而立,体态丰厚,凝神若有所思,双眼流露出倔强的个性。勾勒牛的线条虽然简洁,但是画出的筋骨转折十分到位,牛口鼻处的绒毛细致入微,目光炯炯的眼神体现了牛儿们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在鼓励农耕的时代,以牛入画有着非常的含义。用笔厚拙粗辣,神气生动,是现存唐画中的珍品。

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没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在构图处理上通过左右对称的形式,将中间一青牛画成正面形象,使青牛直接对向观众,视角独特,形成画面的中心,两面各安排两牛,呈对称形状向左右两方延伸,五头牛也可以相互紧密联系起来,五头牛既是单一的个体,相互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之构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统一整体。五头牛虽是平行排列于画面上,但通过它们的昂首、低头、回眸左右顾盼的动态特征,使画面不显得呆板,于彼此呼应联络中而见构图的微妙变化,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构图呆板的问题,创构出了极为很好的手卷式畜牛组画的构图样式。

《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五牛图》

《五牛图》局部

从《宣和画谱》将韩滉列入“人物门”而不是“畜兽门”来看,牛畜绘画并不是韩滉绘画最为重要的和最具特色的内容。

《文苑图》

艺术宝库带您进入艺术的神圣殿堂,领略艺术的美,生活的美!艺术宝库是美术爱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艺术的集大成者,美术资料丰富全面,供艺术家们学习研究的交流平台。有需要请联系微信:glailp-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