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初四八字(1971年11月初四是什么命)
青蒿素——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4月25日,是世界卫生大会2007年设立“世界防治疟疾日”后第十五个世界防治疟疾日。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至今仍是在全球传播最广泛和最具破坏性的传染病之一。
根据2021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疟疾病例总数为2.41亿例,比2019年修订估计数2.27亿人增加6%,全球疟疾死亡总数为62.7万人,同比增加12%。其中,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人数的7.8%由疟疾导致,该数据几乎是之前估计的两倍,相当于每1分钟就有1名儿童死于疟疾。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政府组织了一项旨在寻找抗疟药物的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青蒿素(一种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倍半萜烯内酯化合物)。自发现以来,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治疗用药已被广泛用于疟疾的防治。
呦呦鹿鸣 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疟疾起初表现为发烧、寒战,严重的会昏迷、器官衰竭,最后直至死亡。说起治疗疟疾,不得不提的便是青蒿素与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我国在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
年近92岁的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她从39岁开始,数十年深入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她的研发对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资料显示,青蒿素联合疗法与药浸蚊帐推广等预防手段配合,降低了全球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根据最新《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20年,抗疟工作使全球1060万人的生命得到挽救,预防了17亿起病例;疟疾的死亡率降低了一半;全球每千名高危人群中的发病数从81降低至59人。
诺贝尔奖颁奖词称,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能极大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人的疾病,这在提升人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这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对屠呦呦的评语。
中国科学院院长表示,屠呦呦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屠呦呦说,几十年来,她和她的团队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她在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也为所有的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走向世界的大门。她呼吁,全世界关注中医药学,“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她说,“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食野之蒿 不断攻克青蒿素的五十年
屠呦呦和青蒿素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将中医药推向了全世界。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廖福龙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医药在国际医疗健康领域中的一项原创,更折射出一代中国科研人员的精神风貌,那就是他们对于国家任务的责任与担当。
廖福龙告诉记者,从初始提取到发现青蒿素单体,再到临床试验,屠呦呦团队始终坚持创新。同时,为了加快研究进程,并保证用药安全,团队人员甚至亲自试服药物,以证安全性。
据介绍,屠呦呦是1959年全国第三期西学中人员,在脱岗学习的三年里,她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
到了六十年代,抗蔓延,抗疟新药研发国内外均处于困境,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团队首次获得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这是青蒿素发现史上最关键的一步。1972年11月,团队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1973年秋青蒿素首次临床试验证明了青蒿素临床的有效,改写了只有含氯杂环化合物的抗疟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进入新纪元。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表示,采用化学生物学方法,研究血红素激活青蒿素的过程,发现激活的青蒿素可与疟原虫的100多种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并使之烷基化,破坏疟原虫的诸多生命过程,从而杀死疟原虫。这个血红素激活的多靶点学说已得到国际抗疟学界的认同,对揭示青蒿素抗疟的深层机理、耐药现象并促进更有效的临床用药等意义重大。
视民不恌 研究还在继续
屠呦呦极其团队对于青蒿素的研究并没有停止。他们一直在深入对青蒿素进行研究,将治疗危害最大的恶性疟作为攻坚目标,同时重视青蒿素作用机理、耐药机理的研究。
目前,青蒿素的制备仍靠天然提取。由于野生青蒿的青蒿素含量较低,大多有效成分仅在0.1%至0.5%。因此,培育高含量青蒿、黄花蒿种源,改良青蒿品种,将有效提升青蒿素的资源保障。廖福龙介绍,我国供应全世界青蒿素95%以上,现今科研人员从植物学角度已经能够让青蒿素含量达到2%左右。
据介绍,青蒿素研究中心一方面要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围绕临床重大问题攻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另一方面将积极探索重要的、基础的生命科学问题,打破思维禁锢,借助新兴技术,为原始理论创新和创新药的研发打好坚实基础。
除了青蒿素抗疟研究之外,青蒿素治疗适应症的扩展是团队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抗疟药用来治疗红斑狼疮(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由于具有较大副作用,前几代抗疟药已经退出红斑狼疮治疗阵地。目前疟疾治疗主要用药的青蒿素便被期待成为另一个领域的“神草”。
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也在研究中。2018年开始,屠呦呦团队的科研成果由昆药集团负责开展临床试验,一期于2018年5月正式启动,前期的临床观察表明,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超90%、80%,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活性和治疗的安全性,有望开发成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廖福龙介绍,目前项目已在二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今年9月份揭盲。
作者:□记者 梁倩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