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八字算命术(现代八字算命术口诀)

谁为谁伤 2023-11-21 23:41:07 互联网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术大师袁树珊,铁口神断评点大人物,一生算命不信命

有网友问我,我国历史上能掐会算的牛人,除了诸葛亮、刘伯温之外还有谁呢?我说还有很多啊!比如唐朝的大国师袁天罡和李淳风。

说到姓袁的,我突然想起,时期也有两个能掐会算的人物,其中一个也姓袁。

这二个人是近代史上著名的相术学家、占卜界的翘楚,有“南袁北韦”之称。

“南袁”说的是袁树珊,“北韦”说的是韦千里。这两位都曾给、宋美龄和一些显贵之人批过八字算过命,据说很灵验。

比如袁树珊为算命时,曾暗示“胜不离川、败不离湾”,意思是说胜了不要离开四川,败了以后不要离开台湾。

还别说,袁树珊点评得相当精准。不过也有说“胜不离川、败不离湾”,是五台山上的一个老和尚算给的。

除了这件事之外,袁树珊还有许多奇闻异事,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人。

一、 

袁树珊生于清光绪七年闰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1881年9月8日,江苏镇江人。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七月十五不是鬼节吗?袁树珊出生在鬼节,这生辰八字可不吉利。

确实如此,不过他这一生却巧妙避过了这一缺憾,最终成了一代相术大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袁树珊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父亲袁开昌是当地一个知名的中医。有人说懂中医的人算是半个算命先生,这话没毛病。

中医讲究的是人的器官对应金木水火土,适用于“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以及望闻问切,望闻问切不就是察言观色吗?因此袁开昌除了行医之外还给人们算卦相命。

配图

他曾写了一本名为《中国历代卜人传》的书,这本书是袁树珊接触相术的指导教材。

小时候的袁树珊一边上学,一边看他爹的算卦相面书籍,是个爱好广泛的好孩子。

长大以后他就接了父亲的衣钵,一边给人们看病,一边捎带给人们指点迷津。

这时候行医是袁树珊的主业,算命是副业。建立后,也就是袁树珊在30来岁的时候,由于他推测得很准故而名声大震,此时算命成了他的主业,行医倒成了副业。

除了爱好以外,我觉得袁树珊的算命收入剧增起了一定的作用。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提出要废除中医、占卜、道门等方案。

配图

袁树珊得到消息后,带领同行上书政府据理力争,并把自己所著的《中西相人探原》一书呈了上去。

当时政府的行政院长谭延闿读罢这本书大呼过瘾,谭延闿也略懂些相术,通过这本书,他了解了医卜同源的来龙去脉,认为不应该取缔中医和占卜。

在谭延闿等人的坚持下,国民政府这才没有废除中医,袁树珊的饭碗总算保住了。

通过这件事,谭延闿就认识了袁树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奇才,于是想把他拉进政府里来,袁树珊却说自己是一个山野村夫,自由惯了,不喜欢约束。

谭延闿

谭延闿也不强人所难,顺势把他介绍给了和宋美龄。很迷信喜欢算命,经过测试,袁树珊果然有些本领,点评的和宋美龄心悦诚服。

在大人物的加持下,袁树珊迅速成了享誉全国的相术大师。不知大家留心过没有?凡是有名望的大师背后都有大人物的推手,大人物无疑是活生生的广告。

出了名的袁树珊成了军阀、豪门、权贵府上的座上客。比如他曾为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算过命, 说他 五十一二岁上 流年不利 ,官煞主事 , 让他注意着点。

不得不说袁树珊算得很准,吴佩孚 52岁上 这年被广东的北伐军 和国民军 击败, 他一下子从权力的巅峰跌落下来成了一个闲散之人。

袁树珊还算出了吴佩孚六十来岁上有血光之灾,并嘱咐玉帅到时候小心提防。玉帅是吴佩孚的雅称,要知道老吴也是个文化人,忽悠他可不容易。

吴佩孚

结果老吴在65岁上因吃羊肉饺子惹上了祸。

原来他被混在羊肉馅里的骨头渣子伤了牙齿,稍后高烧不退,请日本牙医看病打针吃药,十天后竟离奇 死了。

有人说是日本人害死了吴佩孚,说吴佩孚不听话。总之这事防不胜防,不管怎么说,袁树珊又算对了。

二、

我再举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袁树珊曾为国民政府的立法院副院长缪(miao)斌算了一卦,缪斌是江苏无锡人,少年得志,后担任政府的要职。

众所周知,算命先生能说出过往不算本事,只说过往有事后诸葛亮之嫌,袁树珊赞美缪斌的话说完后,话锋一转道:“缪先生将受累于吴”。

缪斌

缪斌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问,袁树珊笑道:“天机不可泄露,先生到时便知。”缪斌只当是袁树珊故弄玄虚,也没把这话放在心上。

日本侵华后,缪斌投靠汪精卫当了汉奸。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缪斌遭到清算,他被政府以汉奸罪判处死刑。

在生死之间,缪斌想起了老乡吴稚晖,吴稚晖是元老,心想让他说情一定会给面子。

于是缪斌就用金钱贿赂狱卒,传话让其夫人向吴稚晖求援,吴稚晖念在同乡加之金条的份上,极力为缪斌开脱罪责。

老吴三天两头往蒋这里跑。很奇怪,吴稚晖怎么这么卖力呢?莫非之前两个人就有勾连。最怕手下拉帮结伙,结果一怒之下枪毙了缪斌。

吴稚晖

到此袁树珊的话又灵验了,“受累于吴”原来在此。

三、

有人可能问了,袁树珊算命真的那么准吗?我告诉你,袁树珊本人算命他自己却不信这一套,之所以说他算得很准,是因为他善于察言观色,能读懂人的内心世界。

另外他接触的都是一些大人物,他与大人物交谈得到的信息,经过他大脑过滤汇总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自然算得准。

他也有算得不准的时候,但是没人去说,无疑造成了他算得很准的假象。

袁树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算命的无怪乎就三种人:一种是受到了某种刺激,一种是走投无路,一种是求功名利禄。

只要把握住这三种人的心态,通过察言观色就能洞察他们的心理,找到谈话的切点,通过对话引出他内心想说的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袁树珊更像一位心理专家。

再就是袁树珊接触的黑白两道人物多,消息来源广,通过交往,袁树珊就把有用的信息记在了心上。

我个人认为,从古至今就没有什么神算之人,谁也没有推测未来的本领。

文章开头我给大家留了一个扣,说袁树珊是七月十五鬼节出生的,他的八字不好,还说袁树珊巧妙躲过了这一缺陷,他是如何弥补缺陷的呢?

伏羲创建八卦

袁树珊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学习,他最崇拜两个人,一个是伏羲,一个是武训。武训就是那个清代平民教育家,就是那个自己很穷却讨饭办义学的那个人。

袁树珊算命不迷信,他认为开智必须办学,他曾把自己算命挣来的钱用来办义学,尽力让贫苦人家的孩子能上学。

武训纪念馆

他的父亲袁开昌曾为儿子批八字说:

树珊虽然五行缺水,但能得天时的水来补救,人虽然愚钝但学可以小有成就,名声虽不显扬,品德尚无缺陷,如果能读书安命,一定不至于败坏家声而沦为恶鬼。

袁树珊没有违背父亲的教诲,生辰八字虽不好,却没有影响他的一生,事业有成,他活了71岁,1952年去世。

算命而不信命,濯清涟而不妖,这就是奇人袁树珊的真实写照。

文/秉烛读春秋

八字命理入门必读——命理书籍点评

自唐代《李虚中命书》以来,历经一千四百多年,关于四柱命理的书籍,在数量上虽然比不上易卜之类,但亦不在少数。现就对其中比较著名的典籍作一简评,让初学者得一书山捷径。

《渊海子平》 ——这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地论述四柱命理学的著作,是宋代徐升根据当时命学大宗师徐子平的论命方法记录下来的。可以说《渊海子平》是四柱命理学的开山立派之作,所以四柱命理学就此被称为“子平八字”。作为一种学术的第一部系统著作,肯定有其不完善的地方,但《渊海子平》基本上概括了四柱命理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书中大量的论命歌赋和诗诀,为四柱命理学的发展奠定了里程碑式的基石。

《三命通会》 ——该书在子平命理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因为:其一,作者万民英(育吾山人)是明朝的尚书;其二,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实际上,这是一本命理学的大杂烩,作者的意图是想把该书写成其另一部著作《星学大成》一样的命学集大成者,故此广泛采集,兼收并束。但从效果看,并没有达到原来的设想,由于过分庞杂,缺乏主导,更没能提出一些超越前人的新东西,而且将太多笔墨着落于纳音和神煞,所以全书显得没有重点,给人以缺少自身思想神髓的感觉。“比较完整的命学参考资料”是该书恰当的评价。

《滴天髓阐微》 ——四柱命理学可以分为理法和技法两部分,而《滴天髓阐微》可以说是理法方面的高峰之作。子评论命的根本原理在该书中得到了完整、充分的阐述,而且作者在列举大量实例引证的过程中,将各种不同的取用神方法渗透展示,体现了灵活、辨证论命这一子平八字的重要思想。

《穷通宝鉴》 ——是明代余春台将江湖旧籍《拦江网》加以整理、归纳而成。该书以阴阳五行为经、月令为纬,辅以寒暖调候,以官为首、以财为次。此书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被称为“子平之模范”,其根本原因在于:八字共有约五十万种变化,而学命的人一直想找到一种简捷的方法可以概括所有的命例,而《穷通宝鉴》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形式,如“某日干生于某月,干透或支藏某某物,即为富贵或贫贱”,就象是一部命学字典,只要按图索骥,既省时又省力。由于该书是根据实际操作中总结而来的,所以肯定有相当的应验性,但若以此为标准,则就大大地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渊海子平》提出“命要活看”这个非常重要的论命原则,因为八字搭配变化万千,所以论命一定要灵活。而《穷通宝鉴》的方法则是死法,书中很多论述都是很片面的,稍有基础的命学者都会对书中的内容提出很多疑问:“某日干生于某月,真要干透或支藏某某物,才能成为富贵吗?难道没有其它的变化和格局吗?”书中很多立论都经不起仔细的推敲,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少有人站出来提相反的意见。时期,徐乐吾先生对该书作出评注,由于徐先生自身的命学工夫不到家,所以错上加错,以致令后学者越加糊涂,读之如堕五里雾中,殆误不少子弟。

《子平真诠》 ——民初该书再版时的序言中,把该书的高度提至与《滴天髓阐微》齐名,实际是过誉了。从书中内容看,充其量只能是一部比较完备的入门指导书,该书在理论高度方面远比不上《滴天髓阐微》 ,只不过是对普通的理法问题讨论得比较细致而已。再版时徐乐吾先生对其进行评注,但其自身工夫有限,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上,而实际操作水平不高,所以其列举的不少例子的取用方法都是错误的,如果学者没有一定的分析水平,则会误入歧途了。

《神峰通考》 ——该书有点类似于《渊海子平》,但在正格方面的论述更加详尽精辟,同时作者用非常平白的语言对许多古籍歌赋进行了注解,令当今读者读起来非常容易理解,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但可能是文字较为粗俗浅白,所以在学界的地位反而不高。

《千里命稿》 ——韦千里先生为其命学训练班所写的讲义。该书语言简练、述理清晰,是讲述子平命学概念的佼佼者。

初学者应该先看《千里命稿》,次看《子平真诠评注》(林君毅补注版),然后是《滴天髓阐微》、《渊海子平》、《神峰通考》,五书读完后,再看一遍《滴天髓阐微》,则基本可算是入门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