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阴历3月22八字(1991年农历3月22日什么命)

旧事重提 2023-09-16 04:48:45 网友上传

孙勇同志逝世

孙勇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总参谋部警卫局警卫秘书孙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孙勇是河北省大城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勤务员、警卫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朱德同志处警卫员,机要通讯员,毛主席处警卫员、副卫士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副科长、副处长、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孙勇是中国第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晋升为中将军衔,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鲜为人知的红军军级编制——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三军

红二十三军,是赣南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部队,最初是中央苏区江西军区军分区地方部队合编组成,后成为粤赣军区主力部队,全军整编后改编为红军独立第二十二师,后隶属于红九军团。在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中,长期在东南战线与敌人激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有着光荣的战斗历史。

1932年秋,中革军委决定,成立会(昌)寻(乌)安(远)军分区,指挥部设于会昌,归东南作战区域总指挥部指挥,司令员张云逸(广东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政治委员。

张云逸(1892—1974)共和国大将

(1904—1997)

以后,会、寻、安军分区被改为江西军区第三军分区(后改为第五军分区)。所辖会昌、寻乌、安远等县普遍成立了游击队、赤卫军和少先队,并组成了各县的独立团。1933年春,军分区司令员左权(黄埔一期),(后)杨宁,政治委员杨岳彬(1934年底叛变,1949年被处死),后由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刘晓兼任。这时,根据中革军委指示,江西军区决定将第五军分区的各县独立团集中扩编,成立了赣南第二十三军。

左权(1905—1942)

1933年3月25日,于会昌正式宣布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三军,军长刘雄武,政治委员李宗白,参谋长贺敏学。红二十三军成立以后,即奉中革军委命令,同红军独立第六师编为东南战线的第五纵队,归东南战线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直接指挥,负责赣南方向的作战任务。全军积极作战,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此后,红二十三军转战于闽西和粤赣的连城、武平、永定、寻乌、上杭、安远、重石、筠门、会昌等地。配合主力部队,同游击队、赤卫队结合,打了不少胜仗。

刘雄武(1906—1937)云南宣威人。1928年率滇军一个排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起在红一军团任指挥员。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3月任红三军九师师长。同年冬任江西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1933年3月任赣南红二十三军军长。全军缩编后任红一军团三师八团团长。10月任红九军团三师八团团长。率部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9月任红九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秋任红三十二军作战科科长。1936年秋任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参谋长。10月到达甘肃。同年11月奉命编入红军西路军,参加西征作战。不久在甘肃甘州战斗中牺牲。

李宗白(1902—1933)

贺敏学(1904—1988)

1933年4月20日,将江西军区的第三军分区和第五军分区划出,成立了粤赣军区总指挥部。红二十三军划归粤赣军区指挥,下辖第一二四团。6月17日《红色中华》报导:“雩都动员模范师1900余人加入红二十三军,使红二十三军成为赣南战线最有力的生力军。”

1933年6月7日,红二十三军奉中革军委命令,改编为红军独立第二十二师。6月14日,红二十三军第一二四团及红二十二军一部,正式改编完毕。红二十二师仍归粤赣军区指挥,从此取消了红二十三军的番号。红二十二师成立后,先后由龚楚、陈光任师长,方强任政治委员,参谋长孙毅,政治部主任石友生,供给部部长陈瑞生,共1500余人。全师担负着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作战任务。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由程子华(黄埔六期)继任师长。全师在寻乌、安远地区抗击数倍于己的敌军,指战员英勇顽强地拼杀,利用阵地打退了敌军的进攻。1934年1月下旬,红二十二师派出一个团,深入白区六十里,歼灭敌团匪一部。

程子华(1905—1991)

1934年3月23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二十二师重新编组,将第二教导团同该师一个营合编为第六十四团;将教导第三团改为第六十六团;加上原第六十五团,全师共三个团。师长程子华不久调走,由副师长魏协安代理师长,政治委员方强,(后)黄开湘,参谋长孙毅,政治部主任刘道生(苏联列宁格勒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毕业),特派员盛桄,供给部部长陈瑞兰。第六十四团,团长帅荣,政治委员彭嘉庆;第六十五团,团长魏协安(兼),(后)余栋材,政治委员商楫五,(后)张旷生,(后)庄田(苏联莫斯科步兵学校毕业)。第六十六团,团长李国柱,政治委员李元林,(后)贺清华。全师共8000余人。

魏协安(1896—1934)湖北崇阳人。1926年参加农会保卫团。1927年5月被编入崇阳农民自卫军。不久随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特务连,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排长、连长。1932年起任江西军区独立第六师团长、师长、粤赣军区第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团长、副师长。1934年任红二十二师代师长兼第六十五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留在苏区继续坚持斗争,任江西省军区赣南独立师师长。1934年冬遭“左倾”冒险主义者诬陷,被判处,后遭无情打击致死。

此后,敌军集中大批兵力猛攻筠门岭。红二十二师指战员英勇抗击,多次打退敌军进攻。经过一昼夜激战,被迫撤出阵地。这时,根据到南线视察的的直接指示,师领导改变了战术,派小部队积极开展游击活动,歼灭数股敌军分队,阻止了敌军攻势。此后,周子昆继任师长,黄开湘继任师政治委员。7月16日统计,红二十二师共3340人,枪1366支。7月底,全师补充后共5411人。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二十二师随后奉命编入红九军团建制,师长周子昆,政治委员黄开湘,参谋长孙毅,政治部主任刘道生。下辖第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团。全师共4521人。

周子昆(1901—1941)

黄开湘(1901—1935)

孙毅(1904—2003)开国中将

长征初期,全师随军团为左翼,连续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在湘江战役中英勇奋战,遭受了严重损失,全师几乎伤亡殆尽。红二十二师少数幸存的能作战人员和近千名伤员继续跟随主力长征。遵义会议后,1935年2月,红九军团整编,取消了红二十二师的建制。将其余部分别编入红九军团第七、八、九团(属于原红九军团第三师,后将第三师师部撤销,由军团直辖三个团)。随后红九军团为掩护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作战,脱离方面军主力单独进行长征行动,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后归入红二方面军建制,胜利的完成了长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