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端午节八字是(端午节寓意八字概括)

往事如风 2023-07-17 05:03:16 网友整理

端午节的来源,不仅有龙节说、夏至说、恶日说,还有很多说法

农历五月初五,是人所皆知的“端午节”。包粽子、挂葛蒲、赛龙舟,已成为这一天必行的礼俗。五月初五何以会成为节日?至今说法未能统一,就目前而言就有:纪念伍子胥说,龙节说;唐明皇生日说;夏至说;恶日说;游春说;纪念沔阳豪杰说;流传最广泛的是“纪念屈原说”。

第一种:“纪念屈原说”

由于在公元前278年,秦军攻下楚都郢,屈原不忍看到故国人民遭到敌国的蹂躏,于是在这年的五月初五怀抱石块,投入汩罗江而死。当地百姓知道后,划船设法捞救,一直迫到了洞庭湖,仍没能找到屈原的尸体。恰遇在此避雨许多渔舟,当他们得知是打捞屈原一事时,个个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中,冒雨寻找。屈原尸体虽然没能找到,但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荡舟江河之上的方式,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后来又逐发展为龙舟竞赛的风俗。正如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所载:

“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续齐谐记》还记载了自屈原投江后:

“州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还传说在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一天遇见自称大夫屈原之人。对欧回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很好,可惜我吃不到,都被蛟龙吞了。以后,可把祭品用艾叶塞住篙口,再用五色丝线捆牛,因为蛟龙最怕这些东西。”目此,人们都用艾叶裹黍米做成角黍,用五色彩丝捆扎,因其“尖角”象棕榈叶心的形状,于是称其为棕子〔棕与粽谐音),故又称“粽子”。

到了宋朝,朝迁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定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屈原,还让人们佩带香袋,以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香远播,流芳千古。

第二种:“记念伍子胥”

据《后汉书》关于“曹娥碑”的记载里写道:浙江上虞巫祝曹盱,五月初五在舜江上婆娑舞蹈,作随着管乐弦器的音乐溯江而上,迎接“伍神”。

“伍神”就是祿秋时期楚国人伍员,字子胥。楚平王杀害其父、兄长,他亡命吴,帮助吴王成霸业,并打进楚国、鞭楚平王尸体。后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骄傲轻敌,伍子胥力劝不改。吴王信太宰的谗言,赐“属镂”剑令伍子胥杀,投尸大江。

后来,江浙人民每逢端午之日都要溯江而上,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悼念。

第三种:“龙节说”

源于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也从古籍记载中发现端午节的最主要的节日活动一一竞渡和吃棕子都跟龙有关。竞渡用的是龙舟,而粽子投到水里又常被蛟龙所窃。再联系到《论苑》、《国策》中所记载吴越百姓断发纹身以似龙的风俗,遂推断端午节原是吴越人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

第四种:“唐明皇生说”

见于《容斋随笔》。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农历八月初五。开元十六年(728),在他生日那天,恰巧张说献“大衍历”,张说在“大衍历”序文中写道:

“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

于是,有人趁机奏请,定八月初五为“千秋节”(即皇帝的寿辰日)。

“月惟中秋,日在端午”

八字即出典于此。随后,人们把每月初五日都称为“端午节”。

第五种:“夏至说”

见于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他主张有文字可考的端午始源于夏。其理由有三:

1、从端午的两个主要风俗看,在权威的岁时专著《荆楚岁时记》中,五月初五日的节日风俗并没有吃粽子,而吃粽子却写在夏至节中:

“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

关于竞渡,隋朝杜台卿曾在岁时专著《玉烛宝典》中提出,竞渡是夏至节的娱乐活动。

2、端午风俗的另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等,均和屈原无关。在司马彪的《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汉代五月初五的风俗是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

3、著名岁时风物著作《岁华纪丽》对端午节解释为:

“日叶正阳时当中夏。”

意为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太阴正会于正阳的位置。

因此,端午节又名“天中节”,故而端午源于夏至乃确定无疑了。

第六种:“恶日说”

见于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他指出:把端午节的主要内容说成是纪念屈原,是后世好心人附会而成。端午应源于恶日。

1、《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等古代文献中都有“不举五月子”,即不将五月所生的孩子抚养成人的内容。五月初五,古俗忌为“恶日”。战国齐人孟君田文五月初五生,其父不让家人养之,就说明在那时五月初五已为俗忌。孟尝君死时,屈原还健在。东晋大将王镇恶,宋微宗亦有同样的经历。

2、民间每至五月初五挂菖蒲、白艾,洒饮雄黄酒,襟前挂香袋等俗都与夏季各类疾病瘟疫孳生为灾有关,都因五月五日这个“恶月”、“恶日”而来。而粽子只是民间普通食品,龙舟竞渡是一种节日活动,最初并不固定在端午。

3、六朝以前五月初五,纪念的内容并不限于屈原一人。如山西一带纪念介子推;吴楚两地纪念伍子胥和屈原;浙江绍兴、会稽一带纪念曹娥。只是后来由于屈原的冤死为后人怀念,屈原的爱国主义为人敬仰,屈原的诗作对后世的广泛影响,使端午节的纪念内容逐渐为屈原所独有。

还有人认为端午是北方“游春节”;还有人认为端午是纪念“沔阳四位杀富济贫豪杰”的节日... ...。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继续探讨,但就以上种种的“起源说”,就足以使我们体会到,古代的人们对爱国人物的深厚感情。

「网络中国节·端午」粽香浓情话端午

客家新闻网讯 综合通讯员 见习记者赵芳摄影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即将来临,赣州各地开展了包粽子比赛、彩绘创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送出美好祝福,烘托节日气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