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戊戌变法)

心若向阳 2023-12-30 09:50:27 互联网

戊戌变法,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老冯用老少咸宜的大白话,把戊戌的来龙去脉和历史真相,一文和你说清楚,今天这篇,能刷新你对历史的认知。

为了通俗易懂,老冯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注意:这件事有四条线:慈禧、光绪、康有为、袁世凯,四个人,四条线。

这四条线,各有各的事情发生,这里面有大量的误会和对形势的错判,正所谓:无巧不成书。读者注意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段历史的真相,真的非常耐人寻味。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变法的诸多改革举措中,有一条是“开放言路”。

光绪的“开放言路”规定:凡院、部、司员,想向皇帝提建议、提异议的,都可以上书,通过本衙门的堂官(尚书和侍郎)代为上奏,而且,堂官不得阻挠。

光绪皇帝一生没有留下照片,这个画像可能接近他的容貌

那么在9月1日,礼部有个思想进步的主事,名叫王照,他要向皇帝上一份奏折,建议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出国走一走,亲眼看一看西方国家的先进,有助于坚定改革的决心。

那么按照当时的规定,王照把这份奏折,递给礼部尚书,然后,让尚书代递给皇帝。

然而,礼部尚书不递。

当时礼部有两个尚书:

一个是旗人,叫怀塔布,正蓝旗。

一个是汉人,叫许应骙。顺便说一下,这个许应骙,就是后来鲁迅的第二任妻子许广平的爷爷。

礼部尚书许应骙(上)和他的孙女许广平(下)

许应骙和怀塔布对王照说:你让皇上和皇太后出国考察,这事风险太大,出了事,谁负责?

许应骙和怀塔布的言下之意是:1891年5月11日,沙俄皇太子尼古拉二世访问日本期间,被日本刺客当街用大刀砍伤。

1891年沙俄太子尼古拉二世访日期间被日本愤青砍伤

两位尚书的担忧,有没有道理?

硬要抬杠的话,理论上说,有道理,凡是出门,都有被陨石砸死的风险,杠精没毛病。

于是,两位尚书不给递。

于是呢,王照不服,他说,皇上变法不是说了吗?所有的部员,都可以向皇上递奏折,通过堂官来递交,堂官不得阻挠!

那么呢,王照层层上诉,这事闹到最后,光绪皇帝最终还是知道了。

光绪皇帝非常恼火,他认为:礼部的堂官,阻挠我变法,我身为皇帝,三令五申,不准任何人阻拦部员给我提建议,你们礼部两个尚书、四个侍郎,竟然敢裸违抗我这个皇帝?

皇帝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在9月4日这天,他一怒之下,把礼部两个尚书、四个侍郎(合称“六堂官”),全部开除了。

是的,当年27岁血气方刚的光绪皇帝,脾气一上来,就把礼部六个堂官,全部撤职了。

光绪不但撤了礼部六堂官的职,而且还赏了王照三品顶戴,为何?因为光绪要鼓励下面的部员和司员:集思广益,多多为国家的改革出谋划策,提建议。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

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这六个堂官,都是慈禧太后一手栽培起来的,你光绪虽然号称皇帝,可是国家真正的一把手,是太后,不是你光绪,你开除礼部六堂官,不提前问一下太后,那就得罪太后了。

礼部的这个旗人尚书怀塔布,他的老婆平时陪太后一起玩,关系可铁了,于是,怀塔布的老婆跑到太后跟前来投诉,说皇上这人,太荒唐,我老公怀塔布,为朝廷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能说开除就开除呢?

而且,怀塔布的老婆还对太后说:皇上现在,被身边的小人蛊惑,拿国家大事当儿戏,而且皇上重用的,多数是汉人,长期以往,我们旗人的江山,岌岌可危。

这话不要紧,直接说到了太后内心的最敏感处。

同时,怀塔布本人,也跑到天津,找荣禄投诉。

为什么找荣禄呢?因为荣禄当时手中兵权大,最有实力,而且又是慈禧太后的心腹,所以,怀塔布找荣禄投诉。

慈禧的心腹荣禄

荣禄把怀塔布的投诉,也转告了太后。

于是,9月14日,光绪皇帝到颐和园向太后请安,太后开始拿这个事,来训斥光绪。

光绪申辩和解释了一番,不料,光绪的申辩,引来了太后斥责的升级,太后指着光绪的鼻子,大骂了他一顿,直把光绪当场骂哭。

描写慈禧责骂光绪的油画

光绪被太后骂了之后,一宿没睡好。

第二天,也就是9月15日,光绪皇帝写了一份密诏,交给军机处的一个章京,名叫杨锐。

对,就是后来被杀头的六君子之一的那个杨锐。

杨锐

光绪给杨锐写的这份密诏,原文是这样的:

“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輩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累次降旨整饬,而并且有随时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朱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之实在为难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渐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強,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处,再行办理。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特谕”

光绪的这份密诏,老冯我为你翻译成人话,你来读一读:

“最近我(光绪)看太后的意思,她还是不准把大清的旧制度全部改变,太后不肯把朝中的这帮又老又顽固又无用的老臣子开除掉,不肯重新任用一些勇于革新的、脑子开明的新臣子来参政,太后说,怕开除一帮老臣子之后,朝廷会失人心。

尽管我已经很多次下旨整顿朝纲,甚至开放言论,任何部委官员都可以向我提批评提建议,但是,太后的意思很坚定,可能我的努力,最终都无济于事。

例如说,9月4日我开除礼部六堂官的谕旨,太后认为处罚太重,所以我不得不暂时搁置,无法处理,这些就是我近来感到很为难的地方。

我当然知道,中国积弱已久,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正是因为礼部六堂官这一类的冥顽不化的老臣误了国家。

如果你们要我痛下决心,下旨把旧制度全部改变,把这些守旧无用的老臣全部开除,那么我的权力有限,实在是做不到啊。如果我不顾一切、勉强去做,那么,得罪了太后,我的皇位可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变法救国呢?

今天,我问你,有没有办法可以既把阻挠我变法的这帮老臣子全部开除掉、起用思想进步、有能力的新臣子,使变法能够顺利推行,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強,但同时又不惹怒太后、不遭太后反对呢?

我请杨锐你啊,和林旭、谭嗣同、刘光第以及其他变法的同志,尽快好好商量一下,帮我想想办法,写成密折,秘密递给军机大臣,让军机大臣递给我,让我认真考虑好了,再办理,事情紧急,我在翘首以盼,希望你尽快答复!”

翻译到这份上,很清楚了吧,不需要进一步解释了。

总之,光绪又想尽快变法,又不敢得罪太后。

光绪为什么要叫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帮他想办法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光绪自己绞尽了脑汁,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把这份密诏交给杨锐之后的次日,也就是9月16日,光绪又去了颐和园,向太后请安。

这一天,皇帝和太后两人谈了什么,历史没有记载,但可以猜测的是:当天慈禧应该是对光绪表达了对康有为的不满,太后认为:康有为的变法措施,过于激进,大失稳重,不能听他的。太后很可能教训了光绪。

凭什么这样猜测呢?因为在第二天,也就是9月17日,光绪下发了这么一份谕旨:

“谕:工部主事康有为,前命其督办官报局,此时闻尚未出京,实堪诧异。朕深念时艰,思得通达时务之人与商治法。康有为素日讲求,是以召见一次,令其督办官报,诚以报馆为开民智之本,职任不为不重。现筹有的款,著康有为迅速前往上海,毋得迁延观望”

光绪的这份谕旨,老冯为你翻译成人话,是这样的:

“工部主事康有为,前段时间,我(光绪)命令他到上海去开办官办报纸,可是直到今天,听说他都还没有动身离京,我感到很奇怪。我鉴于时局艰难,一直在搜罗脑袋开明、与时俱进的人才,和他一起办理变法的事。康有为一直说,办报开启民智,很重要,所以我召见了他一次,命令他到上海去,开办官方报纸,办报一事,其实任务很重要。现在,经费他也领到了,我再次命令:康有为,速速去上海,不准再呆在北京拖延观望!”

光绪的谕旨其实就是一句话:康有为不要再留在北京!赶紧去上海!

康有为

光绪为什么要康有为赶紧从北京消失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康有为在北京的存在,已经构成了慈禧和光绪的主要矛盾源头之一,也构成了朝中很多老臣对光绪皇帝的大量投诉之源,换句话说,康有为在北京,已经威胁了光绪皇位的稳固,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光绪叫康有为走。

那么,康有为是如何理解这份谕旨的呢?

康有为在他的著作里,回忆他当时对光绪这份谕旨的理解:

“明诏敦促我出京,于是国人骇悚,知祸作矣。以向例非大事不明降谕旨,有要事由军机大臣面传谕旨而已。至逗留促行一事,非将帅统分逼挠,无明降谕旨之理,况吾为微官,报亦小事,何值得明发上谕?既严责诧异,便当革职,何得谓欲得通达时务之人与商治法,闻康有为素日讲求,反与奖语耶?又,上召见臣工,无烦自明,乃声明召见一次,亦从来未有之事,故国人皆晓然”

康有为的理解,老冯为你翻译成人话,是这样的:

“皇上下发公开谕旨,叫我(康有为)速速离开北京去上海,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感到很吃惊,大家都想到:皇帝一定是大祸临头了!为何这么说?因为啊,按照以前的惯例,皇帝轻易不发公开谕旨,一发公开谕旨,一定是很要紧的事,以前不是那么要紧的是,虽然也降旨,但不公开发表,而是叫军机大臣送到我面前,念给我听而已。催促我离京走人,这种小事,绝对没有道理公开下发谕旨,何况我康有为是个小官,办报纸也是小事,怎么犯得着皇上公开降旨呢?且谕旨中,既然责备我逗留在京,按理应该将我革职才对呀,怎么又在谕旨里称赞我是开明人士呢?而且,皇上召见臣子,见了多少回,根本不需要在谕旨里声明,皇上在这份谕旨里,特意声明只召见我一次,这是前所未有的怪事,为何会这样?肯定是皇帝有难了!”

简单地说,康有为对这份谕旨的理解是:坏了。肯定是出事了!太后一定是要对皇上动手了,要么是软禁,要么是罢黜!所以,皇上在出事之际,抽空公开下旨,叫我赶紧离开北京,去上海租界躲避,以免太后对我不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此前在北京听到了一则很逼真的政治谣言,说太后和荣禄,要把光绪皇帝废掉,对于这个政治谣言,本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半信半疑,但是,现在结合光绪的这份谕旨,大家对这个事深信不疑了。

梁启超(上)谭嗣同(下)

康有为和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商议之后,一致认为:这份谕旨不正常,宫中一定是出事了,太后肯定要动手废掉皇上了。

同一天,也就是9月18日,康有为和梁启超、谭嗣同等同志商议了一整天,最终决定:先下手为强,游说袁世凯,围颐和园,把慈禧逮起来。

事实上,早在9月16日,谭嗣同和湖南人毕永年,就有把太后逮起来的提议,只不过,当时还风平浪静,康有为认为,还没到最后关头,所以那时,还没有下这个决心。

有趣的是,就在当天,颐和园同样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日,有个老臣名叫杨崇伊的,他跑到慈禧太后那里投诉皇帝,他说,光绪皇帝有意聘请日本前总理伊藤博文做大清帝国的国策顾问,日本人,这是妥妥的境外势力,此事太离谱。

日本退休首相伊藤博文

杨崇伊投诉的事情,是否属实呢?确实属实。

而且,光绪考虑聘请的,还不仅是日本退休首相伊藤博文,而且还有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等人。当时光绪受康有为这些维的影响,正在考虑组建一个外籍人才顾问机关,帮助光绪搞改革。

李提摩太

慈禧太后对伊藤博文这个日本人,并不陌生,3年前,就是这个人在马关的谈判桌前,割走了台湾,而且,还拿走了大清2亿3千万两银子,慈禧认为,这种人是妥妥的帝国主义,皇帝怎么能让他来当我大清的国策顾问?岂不是等同于将国家大事,亲手交给了外敌?

老臣杨崇伊走后,慈禧不安宁,当晚她做好了打算:次日回宫,对光绪喊停,重新听政,皇帝太胡闹,让他面壁思过一段时间。

然而,18日晚,也就是慈禧为了伊藤博文一事睡不好的这一晚,谭嗣同去了法华寺,游说袁世凯,出兵围困颐和园,劫持慈禧太后,谭嗣同带一群湖南壮士冲进去,杀了这个妖婆。

袁世凯不置可否,实际上就是婉言拒绝了。

袁世凯

值得注意的是:在18日当晚,慈禧在颐和园,对此事,一无所知。

康有为不是傻子,他派谭嗣同去游说袁世凯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游说失败,那么意味着袁世凯随时可能出卖康有为,所以,应当尽快离京逃走,不要留京坐以待毙。

19日,康有为收拾行李,然而,毕竟有些要紧事,要处理完才能走,所以,打算20号凌晨逃离。

同一日,也就是19日傍晚,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返回紫禁城,大骂光绪皇帝,说你现在鬼迷心窍到什么地步了?伊藤博文是什么人?这种境外势力,你竟然打算引狼入室?!

除了伊藤博文这事以外,慈禧还骂了光绪很多,包括前段时间变法措施太激进,开除六堂官太孟浪,重用康有为太轻浮……等等,各种骂。

光绪从小就怕慈禧,这回被慈禧骂得狗血淋头,急得直掉泪。

当天,光绪就被慈禧驱离紫禁城,迁往瀛台暂住。

读到这里要注意:此时的太后,还不知道18号谭嗣同游说袁世凯动武的事。

9月20日凌晨,天还没亮,康有为仓促逃亡。

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戒严,重新垂帘听政,废除维新变法,下令逮捕康有为,当天清兵搜查“南海会馆”,发现康有为已经逃走,于是,逮捕了他的弟弟康广仁。

换句话说,康有为如果晚逃一天,就会被捕,可见他时间掐的挺准。

读到这里要注意:太后在21日下令逮捕康有为,理由是康有为“蛊惑”皇帝变法“胡作非为”,而不是因为康有为派谭嗣同游说袁世凯“围园杀后”。也正因为如此,这天的逮捕令,并没有包含谭嗣同。

也就是说,在21日这天,太后虽然下令戒严、搜捕康有为,但是,太后仍然不知道18日谭嗣同游说袁世凯一事。

然而,在21日这一天,袁世凯紧张了。

当天(21日)晚上,袁世凯不在北京,而是在天津。

这天晚上,老臣杨崇伊从北京去天津公干,见了袁世凯,他告诉袁世凯:太后把皇上软禁了,且,戒严了,太后重新听政,并且,下令抓人了。

袁世凯听了杨崇伊这么一说,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18号谭嗣同游说他出兵围困颐和园、捕杀太后这事,他为了不惹事,一直没有主动向朝廷坦白,这回糟了,北京出事了,太后要抓人了,万一康党把我袁世凯牵连进去,那可怎么办!

于是,袁世凯找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荣禄,把9月18日谭嗣同劝说他出兵围困颐和园这事,对荣禄坦白了,顺带表忠心。

注意:这几天,袁世凯、荣禄,都不在北京,都在天津。

然后,顺理成章,荣禄把这事,也告诉了太后,这就是为什么,太后在25日这一天,突然派兵,抓捕了谭嗣同。

不过,在清代档案里,袁世凯到底是哪天向荣禄告的密?是21日,还是22日?不清楚。

同样,荣禄是哪天向太后汇报这事的?是22日、23日,还是24日?也不清楚。

历史就是这样,有很多事情,发生了之后,没有及时留下文字记录,无法百分百还原,我们现在能够还原故事的主要情节,就已经很不错了。

总之,接下来的几天,杨锐、杨深秀、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先后被捕,然后在9月28日,北京的菜市口,就有了六君子被杀头的一幕。

今天化繁为简,把戊戌的整个事件的梗概,为你说清楚了,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启发?喜欢的话,给老冯点赞,转发。

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袁世凯《戊戌日记》

毕永年《诡谋直纪》

梁启超《戊戌记》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中华书局《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戊戌六君子被处刑时,百姓们为何欢欣鼓舞?鲁迅已经说明了原因

“先觉的人,历来都是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迫压、排挤、倾陷、放逐、杀戮!”

--------鲁迅

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这句话说出了革命者的悲怆,但是放逐、排挤、杀戮从来不会让革命者退缩。

1898年9月28日,随着戊戌六君子命丧黄泉,大清王朝最后的希望也被慈禧的顽固派拦腰切断。这是可悲的一天,这一天不仅是戊戌六君子的忌日,也为满清政府敲响了丧钟。

历史没有如果,我们不能去预测戊戌变法的成功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但是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历来走在前面的人,都是悲壮的。秦商鞅,为秦变法,最后的下场就是被“车裂”。明朝的张居正,在变法之后,也被万历皇帝刨坟掘墓。而晚清最后的挣扎就是“戊戌变法”但是他的结果让人万分沮丧。

随着康有为的逃跑,戊戌六君子的慷慨就义,最后连光绪帝都被毒死,晚清的维新派彻底宣布失败。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车轮来窥探下戊戌变法的起因。是谁敲响了变法的警钟?变法又为何会失败?这里到底有怎么样的故事?有什么样的阴谋?

戊戌变法的开始

说起戊戌变法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康有为”。想当年满清政府在旅顺附近的海域和日本打了一仗,拥有先进船只的北洋水师没有凯旋而归,反而被日本人打得片甲不留。这场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的失败,让满清政府被迫签署了“《马关条约》”。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条约不仅需要中国赔偿两亿两白银,还要割让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在得知中堂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后,康有为联合1300名举人上“万言书”这里就被称之为“公车上书”。也就是戊戌变法的开始。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康有为带领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上万言书,此次的目的主要是反对清朝签署的“《马关条约》”。这次行动康有为知道,并不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结果,但是康有为毅然决然地要做这件事,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虽然光绪皇帝不一定能看到这个万言书,但是康有为的这个举动,可以为自己提升很大的影响力,在江南仕子们的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让康有为走向仕途。毕竟那时候的读书人,说到底就是为了仕途。

果然,在这一番折腾之后,康有为成了这群举人们的领袖。他的影响力之大,让清廷有些坐立不安,为了让康有为闭嘴,清廷选择了给他个官做。于是清廷自导自演了一场好戏,让康有为中了进士,并给了个六品芝麻官来做。

创建“强学会”是康有为来到京城做的事情。初来京城的康有为,没有朝九晚五地去上班,反而开始在京城宣传变法,这次有了朝廷的加冕,康有为如虎添翼,这给了康有为一个合法的身份。

于是康有为开始四处游走,演说,并创立了“强学会”。强学会的目的就是要让满清王朝变得更加的强大。最后很多名人义士都来参加了强学会,这里有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珍妃的哥哥,还有珍妃娘家的老师,当然也有大名鼎鼎的袁大总统。可以说当时的“强学会”就像现在的某个党派,已经十分先进,他们的信仰就是挽救大清王朝。靠着这个信仰,他们吸纳了一众达官显贵,当然这里很多的人,加入的目的我相信并不纯洁。

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协同梁启超等人,在京城创立了《万国公报》,这个报纸主要是用来鼓吹变法维新,提升强学会的声望。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当时的社会名流,纷纷前来加入“强学会”。

如果你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那么你就错了。就在“强学会”打得火热之际,晚清第一重臣,我们赫赫有名的中堂大人李鸿章也来入会了。可能是因为身份特殊的原因,李鸿章并没有亲自前往强学会,而是派遣亲信代表自己前往。并向强学会捐纹银千两,以表虔诚。

但是当康有为得知此事之后,并没有给我们中堂大人面子,康有为义正言辞地将李鸿章的亲信赶出强学会,并大声训斥,你家中堂大人,是大清的“卖”,你们李家的钱财都是不义之财,一顿口舌之战之后,把李鸿章的亲信大棒子赶了出去。在场众人无不叫好。

但是这件事情却暴露了康有为是一个没有脑子的匹夫,他的书真是当饭吃了。他是一个根本就不懂政治的人,他完全不了解现在的清廷局势。所以这样的康有为,为以后的变法带来了很多的天马行空的想法,就今天看来,是完全行不通的。

如果当时的康有为能够认清事实,看清立场,不那么自负,明白自己的位置。他应该亲自登门邀请李鸿章入会,并且拜李鸿章为师。在李鸿章的指点下,相信康有为的政治思维就不会那么幼稚了,相信在李鸿章的指点下,康有为会紧密的团结在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利益集团。这样就不会跟着被架空的光绪皇帝瞎胡闹。清朝的政治改革很有可能成功。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做了一辈子的李鸿章,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康有为拒绝。作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中堂,在他抛出橄榄枝的时候,有人不接着竟然折断,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素来有着官场不倒翁的李鸿章,李大人服侍了晚清的几代皇帝,在官场上可以说是横行无阻。说他是个“官油子”这多少有些不恰当,但在后人看来,李鸿章确实是个“官场哲学家”。康有为在面对这样一个老教授,没有下跪拜师,反而是百般羞辱,并将其拒之门外。就这件事充分地说明了康有为的眼界,绝对的“鼠目寸光”。

“强学会”的强大,让康有为有了胆量,也让康有为接触到了没有权利的光绪皇帝,当时的光绪皇帝,对权利有着迫切的渴望,希望自己可以独揽大权,不用看人的脸色行事,再加上康有为的思想,可能是触动了光绪皇帝,于是康有为一众联合光绪皇帝,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戊戌变法。

但是这群读书人,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他们没有人清晰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他们也不知道,在那个冰冷的皇宫里,真正的权利中心并不是光绪皇帝。而是坐镇慈宁宫的“慈禧太后”。慈禧这个老太太很有意思,她是支持变法的,毕竟让国家强大对于统治者来说都是心甘情愿的。但是慈禧有一个不能触碰的红线,就是她自己手中的权利。

1897年的冬天,德国人强行侵占了中国的胶东湾,在民族危机爆发下,全国上下突然一边倒地支持维新运动。紧接着康有为就和梁启超建立了保国会。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群臣拥护下,发布了《定国是诏》,至此戊戌变式开始。

在变法之初,老练的慈禧太后就强行拿走了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和人事任命的权利。紧接着维新派和顽固派的利益冲突也开始显露出来,很多人开始从中作梗,更有甚者上述光绪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大太监李莲英更是哭着要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但这些都在慈禧的掌握之中。

年轻的光绪皇帝,并不懂得“韬光养晦 厚积薄发”这八个字,在变法面临受阻,光绪皇帝没有请教年长的慈禧,总是独断而行。这已经让慈禧不悦了。在面临一些顽固派老臣子的阻挠,光绪皇帝也没有请示慈禧,而是直截了当地裁撤了这些重臣。这些老臣子都是慈禧太后的人,你这么大刀阔斧、明目张胆的动慈禧太后的人,慈禧太后肯定非常气愤。但是慈禧太后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似乎是在等待一个机会。

眼看着自己的变法就要难产,眼看着这一切就要结束,眼看着自己就要成为一个笑话。年轻的光绪皇帝选择了铤而走险,他下了他这一生最不应该下的棋。当时的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手里有些人马。年轻的光绪皇帝感觉袁世凯应该是个靠得住的人。决定拉拢袁世凯,并给袁世凯下达密诏,命令他诛杀荣禄和软禁自此太后。

袁世凯接到密诏,早就吓傻了,听都不敢听,还敢做?袁世凯并没有按照光绪皇帝的指示行事,而是直接选择高密荣禄。当天夜里,慈禧太后突然离开颐和园,返回大内,光绪听闻大惊失色,慈禧太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大骂光绪帝。最后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瀛台,然后慈禧太后发诏书,次日临朝训政。至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1898年9月20日,在慈禧软禁光绪皇帝的前一天,康有为就携带家眷逃离京城。

皇上被软禁之后,慈禧宣告皇帝抱恙,自己将垂帘听政,然后慈禧太后就发动了她这一生的第三次宫廷,即戊戌。这是一场血腥的,以顽固派为首清剿维新派力量。

慈禧太后下令追捕在逃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但是慈禧太后并没有抓到康有为和梁启超,二人早已逃之夭夭,最终二人逃到了日本。在梁启超逃走之时,曾多次奉劝谭嗣同一起逃亡,但是谭嗣同却断然拒绝了。最终,在1898年9月25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其他人也在前一日纷纷被捕。就现在来看谭嗣同等人当时是完全有机会逃亡海外的,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已经决定和自己革命一起奔赴黄泉。

1898年9月28日,这是黑暗的一天,即使是晴空万里,乌云依然遮挡不去。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戊戌六君子被刽子手们捆绑着,押赴在台上示众。他们分别是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森秀、刘光第、康广仁。他们即将离开这个昏暗的世界。刽子手断送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生命,还有晚清的命脉。

有人问为何将地址选在菜市口,因为这里人来人往,慈禧太后要在这里告诉世人这就是背叛她的下场。这次的举动告诉所有观看的人,所有变法者,皆如此。

今八股已废,人才将辈出,我辈死,中国强矣。

-------康广仁

当时的菜市口有很多人,可谓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是来看热闹的,当时的人并没有什么知识,在清朝初期王权大兴文字狱,这让很多的老百姓最后不敢读书,据统计当时的人有九成的人都是文盲。这群愚昧的人其实都是来看热闹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思想,并不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朝廷说他们有罪,说他们祸国殃民,有的百姓拿着菜帮子和烂菜叶子扔向六君子,朝着君子们谩骂。还有人向行刑的刽子手扔赏钱。更有愚蠢之人,大叫“杀得好!”

百姓的举动让六君子们十分吃惊,他们本来想通过变法来拯救濒临灭亡的满清政府,拯救百姓于水火,但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意想不到。在封建社会的高压下,当时的人早已没了热血,更别提什么觉悟,民众尚且如此,直接导致了中国被侵略,民族被列强欺凌。

在六君子就义之后,无数的有学之士看到了满清政府的,看到了当权者的昏庸,戊戌六君子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那些有学之士,无数的有学识的青年开始了救国之路。

1911年10月10日,新的革命席卷中国,推翻了万恶的封建社会。

戊戌变法为何难以成功

1898年即戊戌年的夏天,急于挽救亡国危机的光绪皇帝进行了改良式的“百日维新”。这一场以“天子诏令”推行的变法,却在一夜之间被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轻易地废止了。变法失败后,北京城内甚至还传来一片欢呼。

古往今来能够取得成功的改革,都一定有强大的社会力量做基础,这其中军队的立场尤为重要。清政府在经历了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惨败后,保留下来的25万八旗兵、46万绿营兵和30余万防军,仍是拥护旧制的武装。依照“西法”刚刚编练成的新建陆军仅有7000人,其首领袁世凯又在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左右摇摆,在加入推行变法的“强学会”的同时,又向慈禧最宠信的军事统领荣禄表忠心。

甲午战争前,旧军的腐朽落后已经暴露无遗,然而八旗兵是清王朝的起家之本,朝中无人进谏改制。戊戌变法开始后,被破格提拔进入中枢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痛陈旧官制、旧军制和科举制度等阻碍改革,力谏应尽快予以破除。光绪帝受其影响,终于痛下决心,颁布《明定国是诏》,提出裁减多个衙门、废除文武科举考试,还提出要裁汰绿营、建立新军。诏令虽未谈及八旗兵,但有允许旗人自谋生计之说。

在仅仅103天的变法期间,光绪帝下达了一大批由康、梁等人起草的诏书,其中兴办工商、倡新学、建新军的内容看似美好,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也无法立竿见影,马上让人得到实惠。不仅如此,诏令一经颁布,伤及利益的人遍布朝野,北京城内更是一片哗然。此前朝廷搞洋务运动,办新政而不废旧制,顽固派虽有反对之声却也还能容忍。戊戌变法一下子抛出如此激进的裁汰令,直接威胁到广大文武官员的饭碗。国内众多想通过科考“学而优则仕”的人因丧失前途而惶惶不可终日,过惯了寄生虫生活的百万八旗子弟更是如丧考妣。几十万绿营官兵听到裁汰令,更是群情汹汹。此时的光绪帝自感皇位不稳,康、梁等手无寸铁的书生更是觉得大难临头,只好铤而走险求助袁世凯。

拿着光绪帝密诏的谭嗣同到天津找到袁世凯,让他调动新建陆军“勤王”,诛杀荣禄并兵围颐和园。这位“北洋枭雄”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向荣禄告密,此举最终决定了戊戌变法的失败。维新派不懂军事,又无把控全局的能力,即便能争取到区区7000人的新建陆军,也绝无压倒全国旧军和旧官僚的希望,更何况袁世凯此刻也不可能把宝押在维新派一边。

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慈禧太后迅速赶回紫禁城,以“皇帝生病”为名囚禁了光绪,并由自己“亲政”,变法中废除的旧制马上全部恢复,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被问斩菜市口。维新变法的指令本来就难以推行,在遭遇顽固派反扑时更是毫无抵抗能力。其原因就在于,维新派既无枪杆子又没有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光绪帝及维新派想废旧军、建新军而强国,其愿望虽好,在顽固腐朽势力根深蒂固的环境下却无实现可能。没有牢固基础却急躁变法,结果只能是加速自身失败。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时代,维新变法之路走不通,八旗、绿营(后改为巡防营)这些腐朽武装通过辛亥革命才被打碎,由北洋军发展起来的新军又变成祸国殃民的军阀。历史已证明,想用变法裁掉这些“军-绅”结合的势力根本办不到,最后只能以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革命将其消灭。

戉戊戌戍戎你分得清吗?三分钟带你挖根刨底!

汉语中很多形似的汉字看着确实让我们眼花缭乱,给我们带来了辨别的苦恼,一不小心可能就写错、读错。戉、戊、戌、戍、戎五字看起来就像五胞胎,这撞衫也是没谁了!特别是“戍”和“戌”,一个里面是一点儿,一个是短横,用错念错不足为奇。比如,“戊戌变法”写作“戊戍变法”,“北京卫戍区”(军区名称)写作“北京卫戌区”,这就闹出了笑话。

我们先看这几个字的字音:戉yuè,戊wù,戌xū,戍shù,戎rónɡ,读音差别一目了然,不必细说。

那么,我们再看各自现在的意义:

戉yuè,本为大斧,古代的一种兵器。

戊wù,为天干的第五位,继甲、乙、丙、丁之后。说到“戊”还有一个插曲,该字最初不读wù,而读为茂,《广韵》“莫侯切”。后来到了五代梁开平元年,梁太祖梁朱温的曾祖名茂琳,为了避其讳便改读“wù”。

戌xū,为地支的第十一位,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戌时指晚上7点至9点。

戍shù,为军队、守卫之意,常见的词有戍边、卫戍等。

戎rónɡ,该字与其余四字区别更为明显,也是较为常用的一个,意为军事、军队,有投笔从戎、戎装等词。

其实,五个字最初形体差别明显,只是演变至楷书便出现形似。下面我们就分别看看这几个字的原始字形及其发展轨迹:

戉字甲骨文字形为:

“戉”字甲骨文字形

“戉”字金文字形

“戉”甲骨文金文均像半月斧,至小篆从戈形体发生了明显变化,隶书又增加了金字旁。因此,从古字形便可知“戉”本为大斧,为古代的一种兵器,有人认为是“钺”的本字。“戉”字的演变轨迹如下:

“戉”字的演变轨迹

“戊”字甲骨文金文字形为:

“戊”字甲骨文字形

“戊”字金文字形

“戊”字金文字形同“戉”稍近,像斧钺形,有人认为“戊”为矛的一种。郭沫若先生即认为“戊像斧钺之形”;李孝定先生也持相近观点:“古文戊字像兵器形,与戉戚之形制相类”(援引《甲骨文集释》256页)。“戊”字的发展轨迹如下:

“戊”字发展轨迹

而作为天干的“戊”字为同音假借字,与“戊”的原始义当无干系。

“戍”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甲骨文“戍”字

金文“戍”字

甲骨文金文“戍”字都是会意字,左下为“人”,人上为“戈”,人扛着戈,为守边之意,也就是捍卫国家之意。所以,“戍”之意为守卫、防守。杜甫的《兵车行》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其大意为:当初去打仗的时候,里正替他裹扎头巾,如今头发白了才归来,可是又要去防守边关。

“戍”字发展轨迹如下:

“戍”字的发展轨迹

现在的“戍”字,左下的撇点是由“人”字演化而来的,已经完全看不出最初的人字了,可以说这个字的简化并不是太成功。

“戌”字与“戍”字简化字形最为相近,是一点和一短横之别,其实古字形也很接近,且均属于同一大类的兵器。其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戌”甲骨文

“戌”金文

从字形看,“戌”虽然也像斧形,但是这种兵器是斧口更宽的兵器,与“戊”的区别是大小宽窄不同,而且“戌”是外拱弯月形,“戊”是内拱弯月形。“戌”字的发展轨迹如下:

“戌”字的发展轨迹

由字形可见,“戌”字的短横是由“戌”这种兵器的下边缘演变而来的,“戍”字的点则是由“人”字的捺演变而来的。后来,“戌”借为干支的第十一位,本义也渐渐消失了。

“戎”字,从戈从十,为会意字,十为古文“甲”字,因此篆文改十为甲。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戎”字甲骨文

“戎”字金文

“戎”古文字形与“戉”、“戌”字差别较大,但与“戍”字相似,其差别是一个下从人,一个从甲。“戎”字字形发展轨迹如下:

“戎”字字形发展轨迹

从发展轨迹图我们可以看出,“戎”随着“甲”古文字形的改变也做出了相应的变化。“甲”为护身之具;“戈”是兵器;披甲持戈当为“戎”字,现代汉语中,“戎”为军事、军队之意,常见词语有“从戎”、“戎装”、“戎马倥偬”、“戎马生涯”等。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再把“戉”“戊”“戍”“戌”“戎”五个汉字的甲骨文字形作一下对比总结,字形差别如下:

戉、戊、戍、戌、戎字形对比图

总结:戉为长柄圆刃大斧兵器,或为“钺”之本字;戊,斧钺形兵器,与戉相似,但兵器形状不同,戉为外拱形,戊为内拱月牙形,后来假借为天干“戊”字;戍,为人荷戈之形,保卫、戍边之意;戌,似斧形兵器,与戉极相近,只是宽窄不同,可见古人对兵器分类之细致,后假借为地支第十一位“戌”;戎,披甲持戈之形,为军事、军队之意。

五字的相同之处皆从戈,不同之处是戉、戊、戌最初为兵器,戍、戎,为人持戈或披甲持戈从事活动之意。

最后我们分享一下便于记忆的口诀:提戉(yuè)横戌(xū)戊(wù)中空,点戍(shù)十字当是戎(rónɡ)。还可以记忆为:点戍(shù)提戉(yuè)戊(wù)中空,横戌(xū)别于十字戎(rónɡ)。

*原创声明:本文为字本论根据汉字研究的心得和阅读文献资料所原创,感谢您对字本论原创的支持,欢迎您批评讨论,感兴趣的话请您点赞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