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18日女出生八字(1977年8月18日是什么命)

牛奶煮萝莉 2023-11-21 20:45:33 网友上传

党史百年丨历史上的8月18日

今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中国文明网推出“党史上的今天”专栏,带您回望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瞬间。

1977年8月18日,在中国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会上提出:“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44年8月18日 中央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阐明党的外交工作的性质、内容和原则立场。指出:我们的外交政策是在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指导之下,其中心内容是共同抗日与争取,扩大我们的影响。我们办外交首先必须站稳民族立场,反对百年来在民族问题上存在的排外和惧外媚外两种错误观念。一方面,要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善于与人合作。

1980年8月18日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

淇县志 每日更新197

五、古桥梁

已发现清代以前古桥22处。

县城东门石桥明嘉靖间孝义乡民王九思建。

北门石桥明嘉靖六年乡耆王智修。

南门石桥明嘉靖六年典膳李常修。

高村桥石桥在县北淇河上,雍正十一年。贡生杨楷捐银修。

富杨桥在北关原官道上。

殷墟桥在县北3里原官道上。

折胫桥在县南5里原官道上。

高登桥在县南3里原官道上。旧石桥在县南3里。

思德桥在县北12里思德小石河(思德河)上.苍河桥在县南15里苍河上。

苍河南桥又称南桥,在苍河桥南。

白家桥在县西3里折胫河上。

迁民桥在县城东北8里小石河上。

泥河桥在县东北10里泥河村小石河上。

董家桥在县东北董桥村小石河上。

路家桥在县东12里路园村北小石河上。土城口桥在县东北2里。

西岗桥﹑在县城东5里小石河上。

高家桥在北关火神庙西。

瑞连桥在县城南4里水屯东。

斐亭桥在山区武公祠北侧,乾隆五年建。

六、亭榭

已发现古亭榭遗址五处:

(一)有斐亭﹐在县西北山区武公祠北崖上,清·康熙二十八年建。1953年遗址仍存。后无。

(二)观澜亭在县西北古肥泉(太和泉)。

(三)肃迓亭县城亦有二,一在北关,一在南关,清·乾隆十年废。

(四)三会亭在今小河口淇卫汇流处。

七、塔(浮图)

(一)天宁寺及陈婆造心经浮图,唐·开元九年建。天宁寺在良相村,原有大殿5间,四梁八柱,五脊六兽,内壁为彩色壁画。东西厢房各3间,临街山门5间,庙地20余亩,山门两侧碑刻林立,院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年久寺毁,唯塔独存。1967年,塔身、塔顶被推翻散失。1980年村干部将散失的大部塔件收存。1983年春,交县文物部门,迁到县摘心台保存。现残缺部分已修复。石塔高2.88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青石砌建。塔心室前壁雕刻内容丰佳,惜1955年大办水利时丢失。塔心室后壁雕一佛二菩萨。塔身右壁刻有唐开元九年《陈婆造心经浮图记》,雕刻劲健生动,为唐代古建筑石雕艺术佳作。1963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超公和尚石塔︰原在灵山寺东侧的石岩内。1981年挖出运至摘心台公园内。石塔分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全用青石雕造砌建。塔基平,呈六角形,高0.8米,束腰须弥座。正面浮雕一兽头,已残。余五面满饰缠枝牡丹。塔身高0.9米,正面楷书,尚能辨认的有“第口代主持,灵山寺超公和尚之塔”。无纪年铭文。据1974年从该塔旁出土的有关超公主持石棺上的铭文辨析,可知此塔建成于金·大定二十八年,塔的形制与技艺在古建筑和石刻艺术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八、其它建筑

(一)柏台又名文昌阁,因位于城内正中心,故又名中心阁。阁为一正方形发圈建筑,由阁心向四方发圈,形成十字型交叉路口,为当时城内交通枢纽。阁的四门与城的东西南北门遥相对照,阁的北门上嵌-石制横额,题曰;“柏台”。阁高三丈余,台上四周建有城垛,正中建一六角亭,形式壮观绝伦,为淇县一大景观。后亭倾,改建瓦房三间。战乱时期,上置五尺长土制铁炮一尊。此阁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以孙微兰(明末御史,本县南阳村人)为首的地方绅士发起修建。1955年曾将此阁修补,上建花墙。1958年因影响交通被拆除。

(二)义民阁﹐位于北下关街北口,阁高两丈五尺,上围城垛状,有“更房”一座。阁下为圆圈门,故称北圈门。圈门南面正顶石刻横额为“九省通衢”,北面正上横额石刻“义民”二字,系清道光皇帝御笔。此阁建于清道光年间,据省档案局保存的十九年编修省志材料:“嘉庆间白匪乱滑(县),淇民各相保聚,无从贼者。我道光皇帝督师剿贼,驻兵淇邑,军民安堵,圣心喜悦,御书‘义民’二字,以警之后人,建阁于北关外,刻石以宝墨焉”。遂将北下关改名义民里。

(三)过街棚―建在北上关与西坛(今红旗路)相接之丁字街口处,其西正对西坛街路北关帝庙。此棚以石砌塔形之台作柱,棚顶采用扣瓦形式,四角微翘,其状若翼。日本侵占时期,因过汽车不便,将西南角作柱石台代以木柱,使路口加宽二尺,但路面仍不过一丈五尺,仍为人、车拥挤之所。1958年为扩建街道拆除。

(四)八角楼与扯淡碑﹐八角楼在北圈门外v相传为明朝勋臣沐英后代自燕到此避难之所。他先到云蒙山学道,曾在北圈门外修祖师庙一处,在庙院之北建八角楼一座,进门横额勒石题曰“遽觉”,楼分两层,上层八面开窗。楼门两侧植松两株。沐氏死后立有“扯淡碑”(详见碑图)。扯淡碑“”中被毁。1984年修复,碑高1.78cm,宽86cm,厚18cm。碑座宽102cm,高15cm.

(五))姜太公庙及里程碑﹐姜太公姓吕,名尚,字子牙,汲人,周朝开国之宰辅。曾屠牛于朝歌,后又在朝歌上街口卖面。后人为纪念姜太公,在上街口建姜太公庙一间。庙旁有-一里程碑,以示行人通向四方里程。年间拆除用砖刻以“姜太公在此”砌于前墙正中。后又改建为坐西向东三间三层楼。其楼在建国初期为县文化馆。现为工商局门市部。(六)古教场及烽火台﹐古教场位于北关三里桥东南官道东侧,原为历代操演武事之处。面积八十余亩,称为教场。二十五年仍存,现为耕地。教场西北有古烽火台一座,状若立柱,残高约丈余,人称烟墩。为古时报警点火之用。现已废。

第五节古石刻

一 石窟

(一)青岩绝石窟﹐又称青岩洞、青岩绝千佛洞。在县西北贺家村西青岩岭绝壁东侧,下有淇水流过,窟门向东,高1.87米,宽1.34米,进深3.6米,内高2.87米。南北两侧及内壁下部凿有石台(神坛)。后壁中部雕释迦牟尼说法像,有残损,洞四壁雕有多层横向排列小佛630全尊,除少数残损外,大都完好。佛像雕刻精细,比例适宜,表面涂有黑、红、兰、石绿等色。造像着彩是该窟一大特色。为北魏后期作品。窟内石供桌两侧刻有“弘治七年”、“淇县青岩村恭德”字样。其下立有明嘉靖四年《重修千佛洞碑记》碑一通。1986年12月河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前嘴石窟﹐也叫武公祠千佛洞、武公祠石窟。位于前嘴村东,武公祠西。宽1.89米,深1.92米,高2.02米。洞后壁有壁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释迦牟尼像。二弟子面部已残。二菩萨已残,分别立于二弟子左右两边的须弥座上,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之上及左右壁上,刻--排排小佛龛,每龛雕一佛,共有1403尊,大部已残蚀。龛边刻有施主姓名,洞顶刻一朵莲花图案,四隅刻有飞天,菩提树等,洞口外两侧各雕一力士。从造像雕工手法看为后魏作品。1960年《汤阴县志》云:“洞内有后魏时27人的作品,现遗址尚存。”1986年12月河南省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三)云梦五里井石窟,位于云梦山五里井北崖20米高处,窟门方,凿有门框,下部残,门高1.45米,宽0.96米,迎门正中凿一大龛。原雕有佛像,已凿损。四壁均有小佛像,右壁、前半壁大部已被凿。余龛内佛像相同,高髻、着袈 。四壁及佛龛内原涂朱砂,大部脱落,佛像雕刻粗糙,且风化剩蚀。无文字铭文,约为宋代作品。

(四)朝阳寺石窟石刻﹐在县城西北朝阳寺千佛洞。窟平面呈正方形,高阔深均4米,窟顶三壁皆素面。洞内有-一-方柱状造像碑,上刻千佛,四面上部各雕一佛龛,其一龛内刻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洞门楣刻题记云:“大隋开皇四年岁次甲辰四月癸已塑二十日丙辰……。武定七年定造石室一门,原造像八万四千躯。”洞外殿残墙内有石碑两通。-一为“朝阳寺修造记”,上刻“大明嘉靖龙飞三十四年立”,二为同年“重修朝阳寺”。洞门上石又有一龛,内刻一卧佛,东壁刻有清·顺治年间题记。千佛洞东50米山崖上有两洞;西洞较大,面阔约3.4米,进深4米,高2.5米,洞内有刻石﹔东洞为一龛,龛中雕一坐佛,坐佛东侧有上下2龛,上龛雕1佛2弟子,下龛刻1佛,西侧有3龛共刻5佛,为明代作品。千佛洞西100米折北壁上又凿一龛,内有嘉靖十四年石佛一尊,此处又为龙王庙。洞内对联为:“青山不老云为气,绿水长流雨更新”。横额为“有龙则灵”。朝阳寺仍存有东魏千佛造像碑。隋代题记、金兴定二年《三清殿花台记》石刻,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二、造像碑

(一)石佛寺田迈造像在县东北石佛寺村东,通高2.95米,造像高⒉.75米,宽1.25米,厚0.17米,整体为莲瓣形,顶部略残缺。造像正面为释迦苦行像,头顶有圆髻,后有莲花项光,面部清瘦,神志宁静。长颈、削肩、身着通肩大衣,腰系裙。右手平起前胸,手指向上,掌心向外;左手下垂,作接引状。跷足立于莲台上,肩背两侧向上,各雕一菩提树。本尊两侧有二菩萨,头部已残。右侧为文珠菩萨﹔左侧为普贤菩萨。本尊上部为一长方台,结踟趺坐七佛,分别为释迦牟尼、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尼偏佛、迦叶佛。其上又雕一菩提树,树下二佛。再上为一方塔,上部已残,塔身每面刻一龛,内雕一佛,塔座下为覆莲,有三个飞天将塔擎起,上部两侧雕对称的飞天两对。下边两座是妓乐天,左侧弹基筷、击羯鼓﹔右侧奏琵琶、吹竽等。飞天下面雕一对称的青龙,口吐莲朵,上坐一佛。正面雕刻,主题突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背面为减底线刻。有铭文,左文“邑老田迈”、“比丘僧惠广”、“比丘僧道济”:右文为“兴像主马都络”、“佛殿主吴李生”。另外,下刻供养人像六行,均褒衣博带着方履,手持莲花,边刻邑子某某。弥勒上刻一龙华树,枝叶茂密,叶如羽翼,果似茄形。树上二鸟,一为妙声鸟,一为吉利鸟。两边有仙人,袒上身,饰帽帛,赤足,着短裙,右手托日轮,内刻三足鸟,左手托月轮,内刻蟾蜍。造像两侧刻有礼佛图﹔左侧上下共六组,皆着冠褒衣博带,足穿大头履,侍者手持障扇,槊戟、刀矛等,铭刻“邑子吴惠”、“邑子吴显珍”及“唯那李盖世”等﹔右侧为威远将军,辽城县太守吴头礼佛图,造像座两侧为两组礼佛图;左边是“都唯那吴显望”,右边是“都邑主吴法柱”、“都唯那马春”礼佛图。据有关资料记载:“县东十八里石佛寺村石佛寺,魏水熙二年建,有石佛像、盖田迈等造,虽无岁月可考,然以刻工审之,知为魏刻”。从造像艺术风格等特点看,刻工年代当为北魏时期。1986年12.月河南省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二)释迦造像1979年3月24日,在县东北9公里石佛寺旧址出土,1983年秋运存于摘心台院内。造像上部及左下角已残,造像残高1.19米,宽0.95米。正面雕像三尊,本尊释迦牟尼,头部及手已残,其左右为二菩萨,衣着相同。造像背面及两侧的减底浅刻,背面刻五尊佛像,两侧刻礼佛图各三人。造像无年纪,从造像艺术风格看和田迈造像相同,应为北魏时期作品。

(三)灵山寺四面造像碑原在县城西北灵山寺内,1984年4月运至摘心台院内。原碑为三层,顶有造像,但碑顶已无。第一层已残,仅有两面完整,残高1.02米,宽0.45米,厚0.36米。正面第二层为槃变,中刻拱形龛,龛内分三层,中为释迦,似安祥而睡。下层为七弟子,上层为三弟子。正面第三层又分三层。上层为二趺坐供养人供奉一-熏炉,中层刻并列结迦跌十大弟子,下层刻二相对蹲卧狮子,其后空隙处各刻--莲花。背面的造像损毁严重,第一层已残。其中第二层隐约可看出有二人骑在马上,其旁各雕一人执华盖和长柄团扇,马首下刻二供养人奉一熏炉,上部各雕一相对飞天。整个画面表现的是佛本生故事。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下部刻有熏炉和供养人。整个造碑无铭文,近似平面雕,人物面像稍丰满,摆脱了北朝早期的“瘦骨清像”风格。此造像碑可能是北齐或隋的作品。

(四)灵山寺四面千佛碑﹐原在县西北灵山寺,1984年4月运县摘心台院内保管。从造像风格看,为唐初作品。

(五〉朝阳寺四面千佛碑﹑原在县城西朝阳寺,1984'年4月运至县摘心台院内保管。碑顶及座已不存,碑身四面雕佛横竖成行,姿态相同,皆着通肩长衣,结迦跌坐。上下约60排,每排44---47尊。据朝阳洞隋开皇四年题记所载,此碑很可能是荥阳郑元伯的女儿郑道贵及智能和弟子构恩义等所造。年代为隋代或唐代。

(六)关余庄观音造像碑从城东北关余庄村旁河内捞出,下部楷书铭文已涮蚀,尚能看出“景龙”(唐中宗李显的年号),整个雕像较粗劣,雕刻年代在公元707至710年间。

(七)关余庄阿弥陀佛造像碑小字为“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襟修真,事迹已祥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碑背面,中间竖刻“为善最乐”,左小字:“不负三光三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右小字云:“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通观文字,反映出明末墓主人的厌世情绪。从关余庄河内捞出,1984年运县摘心台院保管。碑为青石雕刻,下部楷书铭文,大部不清,尚能看出“造阿弥陀佛一躯”等字。从造像风格看,应为唐代作品。

(八)超公禅师石棺1974年在灵山寺出土,1984年运县摘心台院内保管。为青石雕制,画面前部空间刻楷书“大定辛丑六月初三日超公禅师坐化”15字,前胸刻楷书“大定戊申三月初六日葬师于其塔”14字,“大定”为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辛丑为公元1181年,戊申为1188年,可知超公火化后七年入棺葬于塔中。

(九)河口大寺石狮子︰原在县城东北河口村大寺内,1984年4月运县摘心台院内保存。石狮共二件,青石雕造,比例适宜,锐利的狮爪技法继承了唐代特点,在明清石狮中少见,是元代石狮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十)三仁祠石麒麟原嵌于县城南门里西拐“三仁祠”门南照壁上,后被砌于南门里村礼堂墙基下。1984年夏,县政府拨专款将其挖出,迁建于摘心台院内,按原样修复。整个画面,栩栩如生,俗称“活麒麟”。

三、碑碣

(一)扯淡碑﹐在北下关北圈门西北祖师庙内。碑为圆首,高5尺,宽2尺5寸;两面刻字,正面横额“再不来了”,下刻“扯淡”二字,中间竖刻“泰极仙翁脱骨”,两侧

(二)黄洞重塑神像补天楼阁碑原在县城西北黄洞村东老君庙内,后庙倾圯。1958年移村东头一农民家灶旁。1977年运县文管所保存。碑为清道光十年十月刻,其中记有“重塑神像补修楼阁碑记,又四月二十日地动……大清道光十年岁次庚寅小阳月吉日立”。

(三)贯子重修通玄观碑1977年8月18日,安阳地区文物普查队在本县贯子村南头学校东墙上发现。该碑为“清道光十三年八月上旬立石”。内容记述“通玄观”建修时间和道光九年地震。碑文曰:“重修通玄观碑记……村东通玄观者,创自元以前,继修者大明……此庙因道光九年地震如雷,将上盖震作……皇清道光十三年岁次癸已桂月上浣吉日立石”。

(四)唐墓志现在摘心台院内,文记“王君讳林、字常士。”碑文大部分剥蚀。(五)南关驿路“殷六七贤圣碑”明代御史孙微兰题字,知县蔡霍立石。原在县城南关驿路西侧关帝庙内,碑身刻书“殷朝六七贤圣君故都”九个大字,“都”字已损。1984年移摘心台院保存。

(六)南关关帝庙“没耳朵狮子”明代石刻,狮座上刻“牛抵日”、“狗咬云”纹样。1984年移摘心台公园门口两侧。

(七)北阳高公神道碑﹑明代石刻,原在县城西南北阳村东一公里神道旁,记述御史高遐昌(本县人〉官职,上书“赐进士弟掌登闻内府兵科掌印都给事中……1984年移存于摘心台院内。

第二章近现代文物

一、刘拐庄抗黑兵纪念地,有碑。

二、抗日纪念地

(一)张近抗日纪念地,在陈、袁二张近。

(二)牛心岗惨案纪念地,在牛心岗村内场里。

三、解放战争纪念地

(一)良相护村堤上,有碑。

(二)臧口村南,有碑。

(三)史庄村南,有碑。

(四)西关庄村东南,有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