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22日生辰八字(1958年3月22日是什么星座)

谁为谁伤 2023-10-02 03:26:57 网友上传

钱正英同志生平

中国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水利和电力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正英同志,因病于2022年10月22日21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1951年,钱正英同志(左)和治淮劳模在全国妇联招待会上与邓颖超同志在一起。新华社发

钱正英同志,曾用名钱美端,1923年7月生,浙江嘉兴人。1941年9月加入中国并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至1942年在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其间积极参加,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开展革命斗争,为大同大学群众团体党团成员、任工学院分党支部书记。1942年至1944年,先后任淮北区党委机关文化教员,淮北泗五灵凤县中学浍南分校教员、训导员、教导员、党支部书记,一边进行战斗,一边教授文化和发展革命有生力量。1944年至1947年,先后任淮北行署建设处水利科科长、苏皖边区政府水利局工程科科长,参与淮河修堤工作,从此走上水利工作岗位。1947年至1950年,先后任华东军区兵站部交通科副科长、前方工程处处长,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党委书记等职。参加了孟良崮、南麻、临朐等战役战斗,组织群众为华东野战军修路架桥,提供战斗保障。领导解放区黄河河务工作,为保证两岸的安全和交通作出了贡献。1949年作为山东省优秀妇女代表,出席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8年3月,周恩来同志和钱正英同志在十三陵水库劳动工地亲切交谈。新华社发

1950年至1952年,钱正英同志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兼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副部长。她积极投身治淮工作,参与编制新中国第一部流域治理规划《治淮方略》。作为青年学生投身革命的先进典型,先后到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以亲身经历教育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参加新中国建设,在青年学生中产生较大影响。1952年至1967年,先后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水利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7年至1970年在“”中受到冲击,但她对党、对主义的坚定信念从未动摇。1970年至1974年,先后任水利电力部革委会副主任、副部长。她贯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导思想,参与规划和组织实施了新中国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参与审定葛洲坝、丹江口、刘家峡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在许多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1月,钱正英同志(前右二)陪同同志和谷牧同志视察长江葛洲坝工程建设。新华社发

1974年至1988年,钱正英同志先后任水利电力部部长、党组书记,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水利电力部部长、党组书记,为把我国建成水利电力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制定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推动制定新中国第一部水法,启动水土保持法起草工作,使我国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主持编制我国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明确了我国江河开发与治理的方向和具体实施步骤。大力加强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工作,先后两次主持三门峡水库改建工程,有效解决了水库严重淤沙问题。领导制定了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有力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发展与保护。担任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全国各领域专家历时三年完成可行性论证报告,为三峡工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获得通过并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参与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历次重大决策,严格履行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的职责,严把工程质量关,推动提高三峡工程发电机组设备的国产化率。重视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工作,多次实地调研移民外迁安置方案。参与审核《南水北调工程论证报告》,主持研究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引江济汉等工程。作为我国电力工业和核电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她坚决贯彻、国务院确立的“电力要先行”的重要战略,推进电力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利用外资办电,参与组织建设广东与澳门的输变电工程、大亚湾核电站等重大电力工程,倡导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电力发展,为改革开放后的电力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首任院长,她始终关心水利人才培养,经常到学校为师生授课。推动设立水电科学基金,在全国开展水利水电基础研究,推动在中国成立第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机构“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参与组织编写《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等多部重要水利著作。

1997年,时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钱正英同志向香港红十字会赞助人、时任香港特首授旗。新华社发

1988年至2003年,钱正英同志先后担任全国政协第七届、八届、九届副主席、党组成员,并先后兼任全国政协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她坚持党的领导,积极促进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为巩固和加强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她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人士,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国家建言献策,在推动水利扶贫、粮食安全、精神文明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她围绕团结和两大主题,积极参与祖国和平统一和海外联谊工作,推动人民政协制度建设,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她兼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期间,推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成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创建全国区域性备灾中心。她兼任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期间,积极提高教师地位,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她兼任中国老科协会长期间,团结引导广大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发挥智力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多次牵头组织院士和专家开展重大项目咨询活动,主持完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和西北、东北、江苏沿海、新疆、浙江沿海等6个战略咨询研究项目,提出长江口治理、塔里木河治理、西电东送等重要建议,对推动水利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成就奖。

2002年11月,钱正英同志(前右)率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质量检查专家组深入三峡建设工地检查工程质量情况。新华社发

钱正英同志退出领导岗位后,坚决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关注和思考水利水电建设与发展,心系人民群众生活,表现出一名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钱正英同志是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一届、二届、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4年6月,钱正英同志(右二)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荣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新华社发

钱正英同志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她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性强、讲政治、顾大局,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保持高度一致。她坚持原则、光明磊落,求真务实、勇挑重担,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人的政治本色,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爱戴。

钱正英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一生。她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是我国水利电力战线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学习她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钱正英同志永垂不朽!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9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一面珍贵的锦旗》

在甘肃省西和县档案馆陈列着一面特殊的锦旗,这面锦旗被精心保存着,红色的缎面,下面缀满黄色流苏,居中三行题词:“用思想武装起来,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红旗,奋勇前进”。这是1960年3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为表彰原西礼县西和公社柳树沟生产队“七姐妹文艺创作组”而颁发的。锦旗的背后珍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一)

柳树沟“七姐妹文艺创作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公社和大跃进”时期,各地积极响应1958年3月22日中央主席在成都会议上发出“要求大家搜集和创作新民歌”的伟大号召,在西和大地涌现出来的一个先进创作团队,成员有“钱女儿、王招生、王牡丹、符青华、王利害、王托儿、王够子”七人,因为都是女性,所以被称为“七姐妹创作组”。当时她们中间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13岁,文化程度也仅为刚脱盲。从1958年到1960年,短短三年时间,她们边劳动、边学习,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反映时代和关乎本地农村、农业和农民生产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诗歌(包括小曲)达万余首,剧本4本(单行本)。她们创作的这些作品大多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诗刊》评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深厚的感情。歌唱时以本地流传久远的“西和山歌”为基调,深受群众喜欢。更加让人钦佩的是在那个靠挣工分吃饭的特殊年代,七姐妹如此丰硕的创作成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而分配到她们每个人身上的生产任务一样也不落于人后,七人中曾有五人多次被评为大队、公社、县级劳动模范。

时间过去已经六十多年,七人中目前只有王牡丹、钱女儿、符青华三位老人仍然健在。

【如今的柳树沟村 王力 摄 】

(二)

仲夏的一天,笔者慕名前往柳树沟村,寻访昔日“七姐妹”之一的王牡丹的老人,聆听她讲述那段逝去的往事。

绕过曲折迂回的硬化路,一路绿叶成荫、溪流潺潺,虫鸣鸟叫不绝于耳,宛如行进在画图中。临近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株龄逾百年,浑身纹络纵横,布满树瘤,极尽沧桑之感的杨柳树。两树相伴相生,形如一对风雨共度的伴侣“携手”屹立在村头,这或许就是“柳树沟”得名的缘由吧。一阵轻风拂来,柔和的枝条荡漾着,又似轻歌曼舞的美妙少女,让人不禁产生依依的情思。

柳树沟自然村,隶属于西和县兴隆镇下川行政村,距县城10公里。村子座落在群峰绵亘的岐山山凹里,兴隆河从山脚下流过。村庄不大,三面环山,一座横跨南北,全长0.32千米的下川大桥将柳树沟村与外界紧紧连在一起。全村现有人口103户400余人,耕地660亩。地理上属半浅山地带,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各项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存和发展长期受限。2014年被确定为贫困村,2021年11月全村整体脱贫。

站在村口的“岐山头”向四周眺望,昔日那个依山错居,巷道窄小、污水横流、房屋阴暗简陋的“贫困村”,已经摇身变成楼房栉枇鳞次、巷道整齐划一的“别墅村”。山脚下的国网甘肃电力公司兴隆330KV变电所,那一座座铁塔,一根根银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正源源不断地为国家电网输送着“能量”,给这个古老的村庄增添了一抹现代化的色彩。

王牡丹老人的家就住在离变电所不远的半坡上。因为事先已经约好,她一大早就在家门口等待我们。老人虽然年已八旬,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也很健谈。六十年前的岁月依然鲜活地留在她的记忆里。讲着讲着,还情不自禁地给我们唱起了当年她们创作的诗歌《七绣》:“大姐要绣,领导人民有福享,绣个太阳放光芒,翻身妇女心里亮;二姐要绣毛主席,金线银线表心意,毛主席指示人爱听,白天黑夜记心里……”

说句心里话,如果不是亲身听闻,这些散发着烟火和泥土气息的诗句谁会相信是出自刚刚脱盲的普通农民之手。这一首首自然朴素,却充满激昂奋进的诗歌,在那个火红年代曾让无数人热血沸腾,激励着他们在祖辈耕耘的这片士地抒写青春,书写着人生!从老人眼神里掩饰不住的激动,我们由衷地感到,六十多年前的一幕幕往事已成为老人刻骨铭心的记忆,难以忘怀。

(三)

“旧社会柳树沟全村几十户人,家家过着‘日无斗鸡之食,夜无鼠耗之粮’的穷困生活。解放初期的那几年,国家又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国家穷,老百姓也就过不上好日子,更别说重视教育了。和父辈们一样我们都是“睁眼瞎”,斗大的字不识一个。1957年以后,随着生活逐渐好转,我们村上办起了扫盲学习班,老师是从县城师资培训班毕业的本村人王忠秀。我记得包括我们七人总共有四十多人一起参加识字学习。”

现在的年轻人,对“扫盲”这个词比较陌生。但是在建国初期,那场声势浩大的农村扫盲运动,是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翻开共和国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约有5.5亿人口,而文盲率却高达80%以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从那时起,一场大规模的识字扫盲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1956年3月15日,中央又成立了全国扫除文盲协会。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指出:扫除文盲是我国文化上的一场大革命,也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提出了用5年至7年时间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

在全国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大背景下,西和县的全民扫盲运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据西和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纂《西和党史大事记(1949.10——1992.12)》载:“西和县在几年来扫盲的基础上,从1958年4月2日以来又一次掀起扫盲高潮。经过45天的突击,全县有53700多名青壮年文盲脱盲。全县非文盲比例已达到该县青壮年总数的82.46%,成为全省第一个基本无肓县。”

由于西和县扫盲工作成绩突出,1958年2月27日被树立为“全国扫盲先进县”,并获得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全国扫除文盲协会会长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锦旗一面:“扫盲与生产两不误,主要关键在善于安排,使之互相推动”。说起这面锦旗,王牡丹老人告诉我们:这面旗原来也一直保存在我们村上,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就再没见过。

(四)

1958年,全国各地掀起了以“超英赶美”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内容的“大跃进”运动。并在全民中倡导“生产大跃进,文化紧紧跟。壁画打头阵,歌唱做先锋”。在“人人会写诗,人人会画画,人人会唱歌”的突击式群众性文艺创作运动的背景下,“七姐妹文艺创作组”应运而生。

记的那是1958年4月的一天,时任柳树沟生产队书记董耀武召集大家开会。董书记是一位复退军人,旧社会被抓去当兵,解放前夕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后来又随所在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也算是一位“老革命”。他说道:现在中央号召全国开展“新民歌运动”,鼓励农民搞诗歌创作,县委也也提出了“村村要有诗人”的口号。今天在场都是我们庄里的“秀才”,希望你们多搞一些创作出来,赞一赞我们的柳树沟。最后董书记还特意叮嘱我们几个,你们七人平时劳动学习经常互帮互助,这次诗歌创作也不能落后于其他人。这时参加会议的王忠秀老师说,董书记这个提议很好,传说中天上不是有个“七仙女”嘛,现在咱们村有个“七姐妹”,我看干脆你们七人组成一个创作小组,就叫“七姐妹创作组”吧。所以“七姐妹创作组”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说实话,当时我们不知道啥叫诗,更不懂创作是干啥的,所以大家都有顾虑,害怕自已能力有限辜负领导的希望。董书记就鼓励我们:“我虽然是个大老粗,但我觉得如果把自已想说的话写通顺,读起来上口,应该就是诗”。

于是,在董书记的支持和鼓励下,大家便你一句,我一句的编着唱开了。我记得当时写得第一首诗歌叫《幸福生活等不来》,因为那时各地正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人人都奋战在修梯田的一线,于是我们便编了这首歌:“日头出来照北崖,北崖修成莲花台,叶子不绽花不开,幸福生活等不来……”没想到第一次到田间地头演唱就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夸我们唱的好,歌词编得也贴地气。后来董书记对我们说:乡亲们都说听了你们的诗歌,大家越干越有劲了,希望你们把这项工作坚持搞下去。

得到了大家的表扬和认可,我们创作的劲头也更足了。从此,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家中院落,我们看见什么就编什么。看见一对鸟儿飞过,就编着唱“一对鸟儿飞过来,红花朵朵遍地开”。后来发展到不论传达上级通知,还是宣传党的政策,我们都把内容编成诗歌形式,而且群众一听就懂。我们在宣传总路线时编了一首“工人歌唱总路线,新式机器快出现;农民歌唱总路线,粮食丰产翻了shuan;店员歌唱总路线,财贸工作大发展……”比如看见谁干活劲头大,就编个歌夸赞他。当时我们村里有个作业组长叫张靠娃,干活从不惜力,而且每次总是比别人干得多,于是我们就编唱“作业组长真能干,生产学习都领先,人家一回他两回,积极送粪他占先”。我们还请学校的王忠秀老师把这首诗歌写到大红纸上,贴到张靠娃家的门上。张靠娃虽然嘴里没说啥,但心里像喝了蜜似得,干活更带劲了。

1959年县上号召各公社开展植树造林运动,于是我们一边植树,一边编诗歌,三天种了六千多株柳树,还编了1500多首诗歌。公社领导表扬我们不仅植树造林任务完成的好,而且山歌编的也好,夸奖我们做到了植树编诗双丰收。我记得不久上级通知要在我们村召开全省第二次群众文艺创作现场赛诗会,为此我们精心准备,专门编写了一组诗歌,我现在能想起的有两首,其中一首是:“柳树沟里诗花放,惹得诗人到诗乡,未赛诗前先植树,植树绿化岐山梁。栽下杨柳翻绿浪,写下诗篇放红光。有诗无树少风景,有树有诗情义长。树下举行赛诗会,柳叶含笑迎春光。句句诗歌唱跃进,株株杨柳成栋梁”。还有一首是:“柳树沟里迎贵宾,七姐妹献诗表寸心,希望代表留诗篇,句句诗歌聚人心。”在后来举办的赛诗会上,这两首诗歌还被安排为第一个登台“献诗”节目。

由于西礼县在群众文艺创作中成绩斐然,甘肃省委于1958年,1959年两次把“全省群众文艺创作现场会”安排在西礼县召开。特别是1959年12月召开第二次现场会时还特意安排了一场赛诗会,会场就设在了仅有36户人家的柳树沟村。

说起那场“赛诗会”,王牡丹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她说:我们足足准备了近半年时间,一直到腊月才开会。那时“赛诗台”就搭建在村里的打麦场上,台子四周挂满了锦旗,都是几年来上级奖励给我们村的。赛诗会前后举办了二十多天,四邻八庄的群众都赶过来,那场面比正月看“社火”还热闹。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参加会议的除了省地县各级领导,还有各地涌现出来的“农民诗人”代表何有明,刘志清、戴永清、张俊德、杨水梅、周慈花、田振成等人。西礼县委书记王琚在会上作了发言,西和公社党委书记吕国齐、柳树沟大队书记董耀武介绍了创作经验。著名诗人、作家杨文林(时任《西北后勤报》编辑组长,兰州军区后勤政治部文化助理员、宣传助理员,甘肃省文联《陇花》月刊编辑)参加会议之后,以自已亲历亲闻撰写了纪实文章《根深叶茂——记甘肃省西礼县新民歌运动》,介绍了西礼县群众文艺创作工作,并发表到由诗人臧克家主编的《诗刊》杂志上;《甘肃日报》社记者以《红色歌手七姐妹》为题对柳树沟“七姐妹”创作事迹进行专题报道,后来这篇文章又被国内多家报纸、刊物转载。一时间,“七姐妹文艺创作组”声名鹊起,成为西礼县,乃至甘肃群众文艺创作的一个典型,走向了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1960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柳树沟“七姐妹文艺创作组”又被全国妇联授予“高举三面红旗”先进集体。

(五)

“宽阔公路盘山庄,汽车嘟嘟上了梁……”说起这首诗歌,老人动情地说:我们很爱我们的村子,我们想把她建设成美丽的乐园。当初编这首曲子时题目叫《歌唱柳树沟》,为了写好这首诗歌,大家唱了改,改了唱,反复改了好几次。起初这两句是“宽阔大路盘山庄,马拉车子上山梁……”因为当时大家都没见过汽车,但是我们想着既然马拉着车子能上来,将来汽车一定会开上山梁。于是我们把心中对柳树沟的憧憬都写了进去。想得愈美,也就改的愈美,唱得也就愈加兴奋,大家都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柳树沟建设的那么好,所以干活生怕自已干的慢了。后来这首诗歌相继被《西礼报》、《甘肃日报》刊登,更加激发了我们对农业现代的向往和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心。今天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不只是柳树沟,西和全县三百八十四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都通公路,而且村庄建设的一个比一个美丽。柳树沟这个现在只有103户人家的自然村,村民家中拥有小汽车多达60余辆,而且一家比一家的高档。

“这都是党的政策英明,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千方百计让大家都能过上体面日子,享受幸福美好生活。过去这样的好事连做梦都不敢想,全托的福啊。”老人发自内心的感慨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

(六)

转眼间六十年过去了,从“摆脱文盲”到“脱贫攻坚”,从“全面脱贫”走向“乡村振兴”,柳树沟人在党的领导下,乘着乡村振兴的巨轮,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航程。柳树沟的变化可以说是六十年来西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更是人不忘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践行初心使命,带领人民实现民富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赓续奋斗的缩影!

如今的柳树沟村,道路宽敞、村庄整洁,民风淳朴、环境优美,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红火。眼前的这一切不就是新时期人对这一面承载着荣光和期冀的锦旗交上的最好答卷。

(注:文中“西礼县”即现在的西和县,礼县。1958年西和县与礼县合并置为“西礼县”,县政府驻今礼县城关镇。1961年撤消西礼县建置,仍恢复为西和县、礼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