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字命理(中国八字命理新论王庆)

行尸走肉 2023-11-22 11:23:27 互联网

命学大师袁树珊的人生传奇

独步中原

在中华时期的命理学界,素有“南袁北韦”之誉,北韦,为韦千里先生(详见“独步中原八字命理”2022-10-04《命学大家韦千里》),南袁则是本文所要介绍的袁树珊先生。

医学世家,悬壶济世

袁树珊生于清光绪七年闰七月十五日(1881年9月8日)寅时,世代居住在扬州南乡袁巷,是著名的中医世家。袁树珊的父亲叫袁开昌,深谙周易命理,旁通诸子百家,尤精医术,旅居镇江后以医为业,编写有《医门集要》、《养生三要》等医学著作。袁树珊的叔父袁开存也是一位名医,袁树珊的堂兄袁桂生,则是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袁树珊幼承家学,在学习医理的同时精研命理,早年随父寓居镇江,以医为业,兼以批命卜卦。后考秀才落第,转而就读于北京大学,并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帝大攻读社会学。学成归国,原本有入仕的机会,但他不热衷功名利禄,毅然回到家乡以行医业主业,兼职批断八字、占卦与风水。他先后著有医学专著《妇科准绳》、《生理卫生》、《诊断汇要》、《行医良方》、《图翼治法》、《针灸治疗方法》、《中医序跋撷英》、《本草万方撷英》等。

袁树珊认为,无论是批命还是行医之人,一定要抱有济世救民的思想,要有“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之境界。他认为无论是医学还是命学,都是相通和互补的。他说:“卜(批命)可决疑,医可疗疾,同为民生日用所必需。”

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激进派别全盘否定,这其中就包括了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医、命理文化等,也掀起一场轰轰烈烈废除中医、星相命卜的运动。引起了中医界、命理界的强烈不满,形成新派与传统派的争斗和辩论,双方可谓是唇枪舌剑,水火不容。1929年这场争论达到了最高潮,在汪精卫的支持下,正式首提出了“废止中医、星相命卜”等提案,这相当于将要砸了很多人的饭碗。这在传统中医药界、命理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传统文化界人士纷纷出走街头举行抗议此等立法,并有报刊上登报声明抗议。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居然彻底扭转了当时的局面。一惯迷信西洋文化、否定中医的元老汪精卫,1929年他母亲患了严重的痢疾,腹泻不止,遍请当时西医名手诊治,都无效果。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便毛遂自荐,前去诊治,汪精卫束手无策之下,无奈同意一试。经施今墨诊视后,其母服用一次汤药,两天后便痊愈。中医之实效令汪精卫刮目相看,汪精卫当即改变对中医的否定态度。袁树珊认为,命理相术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几乎是和中国文化史同步而生,源自上古,显于殷商,于今为盛。对命理之学视而不见,无异于掩耳盗铃。为此,袁树珊写出了《中西相人探原》,阐述命相之基本原理,并与西方文化参照,引经据典,为命理界的同仁们辩白,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于命理学的认知。此书一出,得当时行政院长谭延闿的高度赞赏。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至1930年,废除中医、命学运动终于偃旗息鼓。

袁树珊一生最崇拜的人是武训和伏羲,一为行乞兴学的圣徒,一为中华人文始祖。他的理想是兴办一所义学和建一座伏羲庙,在有了积蓄之后,他就在家乡小袁巷,以袁家祠堂的房屋作为校舍,不收取学费,免费发给学生们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为了使学校经费有长期保证,袁先生还出资购买了20亩地作为校产。后来,他又把建好的伏羲庙改为校舍,创办“伏羲小学”。抗战期间,社会,袁树珊经济有些困难,伏羲小学不得不向学生们收取学杂费。袁树珊非常愧疚,特地为学校做了一块匾额,亲书“不如武训”四字。可见袁树珊自身的独特操守和气节。

他个人生活比较俭朴,十分随性,平素喜欢穿灰色长衫,秋冬束一腰带,左侧吊着罗盘玉佩,右侧插着旱烟袋,走路时习惯将两手叉在背后。人十分随性,其最大的爱好就是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线装书。他精通国学,好与士大夫往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吐浩浩落落,雅人深致,听者忘倦。袁树珊诊室内悬挂一副自书楹联,上联云:十亩栽桑,十亩种田;下联云:半日诊病,半日读书。这便是对他自身的真实写照。

专注命学,名满江湖

到了三十年代,随着命学研究的日趋成熟,袁树珊不再行医,专业批命,无论旬断八字、看相还是占卦,无一不精。经他断过的命,百不失一,应验率高,很快在命学界声名鹊起,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商贾百姓,慕其高名,纷至沓来,求卜问命。

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袁树珊为其批命一一应验后,对其精湛的批断非常钦佩,欣然向亲往推荐。

好奇之下就亲自会见了袁树珊,袁树珊直言批述,令十分认可。只是命书中的八个字儿不甚理解:“胜不离川,败不离湾。”当时鉴于领袖地位,不好直接垂问罢了。“胜不离川,败不离湾”愿意是说:如果胜利可定都四川,如果失败了则应退居台湾。多年之后,抗战胜利,还都南京。后挑起内战,兵败如山倒,后退居台湾岛终老。事实胜于雄辩(“胜不离川,败不离湾”这八个字儿也有另一种版本,说是任黄埔军校校长、东征军总指挥第二次东征时,经过广东惠州博罗县罗浮山酥醪观时,抽的一支签上的卦文。只是无法考证了,特别说明)。

上海滩青帮大佬黄金荣为答谢袁树珊批命,曾精制了一幅《英雄独立》的图轴,派出一位金姓弟子,率四人军乐队,乘坐吉普车,吹吹打打,送到袁树珊批命的润德堂。

少年得志的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缪斌曾经请他批命,袁树珊从缪斌少年中年,富而且贵开始批起,几乎都吻合,最末一句有“受累于吴”的话,缪斌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缪斌追逐汪汪伪,做了汉奸。抗战胜利后,缪斌沦为阶下之囚。缪斌请夫人找无锡同乡元老吴稚辉出面,向求情。吴稚辉过于卖力,多方游说,反使生厌。加上社会上还传说缪斌投靠汪逆,本是受秘令潜伏敌后。如此隐情,令政府和领袖颜面何在?于是,快刀斩乱麻,下令立即枪决,以正视听。缪斌的命运正应了袁树珊的“受累于吴”之谶。

1938年,南京被日军攻陷,某军一位姓睢的团长夫妇,带着营长郭岐、宗副官等四人,辗转逃到上海。睢团长非常信命,就慕名拜访命理大家袁树珊先生。郭岐营长则不信命,经不住其他人劝说,只好一同前往。袁树珊为其他三人断过命后,对郭岐说:“郭先生是有福之人,总能逢凶化吉,到40岁时可官拜师长。后面打仗,虽有性命之忧,不过,能够逃过一劫,后运可谓一帆风顺,安享晚年。”

四人离开上海后,经香港到武汉归队,郭岐果然官运亨通,40岁时升为少将师长。戍守伊犁区精河县1945上半年,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叛乱。郭岐的兵力全部覆灭。战事发生之地,正是沙漠之中。因为缺水,郭岐渴至昏死,后为敌人救活,于战后交换战俘时,始又归队。后郭岐赴台湾,一生顺利,子女多有所成就。

1949年后,袁树珊移居香港。

1951年,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马连良与妻子陈慧琏离开香港之前,请袁树珊断命,对未来的批断,袁树珊只说了一句:“先生还有十五年大运。”陈慧琏迷惑不解的追问说:“那他十五年以后会怎么样?”心有所悟的马连良不等对方答复,拉着夫人说:“你就别问了,只要有十五年好运,也就行了。”果然,从他离港北归,到1966年因主演《海瑞罢官》而被迫害致死,刚好十五个年头。

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在的通论命理学著作中,必定绕不开袁树珊所编著的《命理探原》一书。原书出版于1927年,一时洛阳纸贵。1952年,作者又重加整理,以《新命理探原》的书名,再版于香港。袁树珊申明说,他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由浅入深,分门别类”,是为一般民众入门而作。原书共分八卷,前五卷以本原、起例、强弱、神煞、宜忌、用神、化合冲刑、评断、六亲、妇幼、杂说等为纲领,而将古代命理典籍中的有关论述,一一择要而收录其间。间有古人未有论及或不易理解之处,则加以按语,予以说明,既表现了作者尊崇先贤的严肃学术态度,又为初学者提供了明白的进阶途径。第六卷为先贤命论,第七卷为润德堂存稿,收录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三十多则命照,详加解说,以便得初学。第八卷为星家十要、星家事实丛谈。八卷之外,尚有补遗事实丛谈。此书是近代第一本有价值的命理通论性著作。

袁树珊先生手迹

                   后 记

关于袁树珊先生仙逝的时间,出现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李植中文所说为1952年;第二种为叶尚鼎文说为1962年;第三种则为顾一平文说为1968年。我比较倾向于李植中《史勤丛稿》所载,袁树珊于1952年逝世。李植中先生素心以治学严谨闻名于世,又长期在镇江从事文史资料的征集与编辑工作,且与袁树珊先生同乡,熟知其后人及其家族渊源。

另外,我还专门批断了袁树珊先生的八字:

七杀 食神 日元 正财

乾造:辛巳 丁酉 乙巳 戊寅

大运:丙申 乙未 甲午 癸巳 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日主阴木生于秋天,辛金七杀司令,乙木不得令,亦不得地。最喜印水生木,可惜命局天然水绝。比劫木生伤食火制旺金为用,遇水为喜。最忌官杀金及财土。

命局中伤食火为用,且最为有力。伤食代表名声、才华、技艺、智商、思考力、著作等,所以袁树珊先生能继承家学,在命理和中医两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享誉海内外。

71岁步入大运己丑,巳酉丑三会西方金局,不吉之运。1952年壬辰,流年干壬水合克丁火用神,反制住了用神。流年支辰土合动酉金,更是加重七杀攻身之忌。故1952年壬辰年病逝,更符合命理。

\"中医鬼才\"倪海厦:精通命理身兼五术,算到59岁大劫却没能躲过?

他自学医术,药到病除,只读了三个月的医书就将姐姐的病治愈。

他精通命理,擅长卜卦,无师自通却学了个“五术”俱全。

有传,就是这样一位旷世奇才,曾预言59岁或有大劫,可无奈,最终他却没能救下自己。

离世之后,更是频频有人怀疑倪海厦是否死亡,一代"中医鬼才"的陨落也终将成为了未解之谜。

莫非真如流传的那样,他勘破天机,这才不得不隐居山林?真相究竟如何呢?

天赋异禀

在倪海厦的生命中,家人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存在,更是他学医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换而言之,这一切或许从刚开始就已经是命中注定。

身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倪海厦向来与姐姐关系交好。

无论是生活上的琐事还是学习上的烦恼,姐弟二人永远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然而不知为何,上了中学后的姐姐忽然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每个月总有那么一周,姐姐会感觉腹痛难忍,脸色苍白冷汗直流更是常有的事。

起初,倪海厦并不知道这是为何,全当是姐姐为了作弄自己。

直到他也上到中学以后这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大多数女孩子都要经历的痛经。

要知道,彼时的社会思想尚未开放,尤其对女孩格外不友好。

所以对于女孩来说,像痛经这种事情根本难以启齿,更不可能主动外出求医。

话虽如此,可难忍的模样,全被彼时的倪海厦看在眼里,更疼在心里。

思来想去,恐怕也只有唯一一个办法,那就是自行学医为姐姐治病。

为此,倪海厦特意跑到就近的书店买了一本《医宗金鉴》。

说来也巧,自学短短三个月,他便精通了有关妇科疾病的所有部分。

凭借着医书经验和自行意会,倪海厦手写了一张治疗痛经的药方,并主动担任起抓药煎药的重任。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纠缠姐姐多年的痛经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一时之间,整个村子乃至整个镇都得知了这位自学成才的少年大名。

也是在这个时候,倪海厦在人群中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

“难道真的是倪家祖坟冒青烟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不会真的要应验了吧?”

老一辈人的话令倪海厦一头雾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或许是看出了儿子眼神中的疑惑,母亲犹豫再三还是讲出了这段看似荒诞的往事。

据传说:晚清时期的一个深夜,倪姓人家的祖坟里忽然发出一声异响。

等到人们打开墓穴的门想要一探究竟时,不曾想映入眼帘的竟是正在打架的金丝雀和鲤鱼。

眼前这一幕令在场所有人都大为惊奇,即便不能解释其中缘由,但是这两个动物无疑都是大吉之物。

为此,倪家祖上不止一次找过风水大师前来查看祖坟,只是这天机又怎能轻易泄露呢?

几经周折之后,终于有位大师道破天机:你们家的后辈里定会出一位名医。

如此看来,对方口中的那位“旷世奇才”正是倪海厦无疑。

话虽如此,可他对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始终秉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毕竟倪海厦是个读书人,整日里接触的都是崇尚科学拒绝迷信的唯物主义思想。

即便未来的自己真的走上了学医这条道路,那也一定是努力学习的结果。

转眼,就到了高考前夕,报考大学志愿同样成为了倪海厦最头疼的问题。

思来想去,这个大胆的少年决定报考医学专业,顺应命运的安排是否会平步青云呢?

事实证明,倪海厦这个想法非但行不通,反而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不得不说命运总是如此作弄人,高考前夕的他忽然出了车祸,甚至连当年的考场都没进去。

没办法,倪海厦也只能苦心等待下一次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重头再来的他总算是考上了当时上海赫赫有名的东吴大学。

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录取倪海厦的并不是医学系,而是政治系。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命运如此安排,他也只能选择乖乖顺从。

多才多艺

自从进入大学以后,倪海厦回家的次数便越来越少,与母亲见面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细心的孩子猛然发现母亲因过于操劳导致大拇指变得僵硬疼痛,而且跑了很多医院都始终无法痊愈。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倪海厦翻阅了大量有关中医的书籍,最终选定了用针灸的疗法为母亲治病。

说来也巧,在他的坚持不懈下,母亲的大拇指竟真的恢复如初了。

直到这一刻,母亲才忽然意识到儿子是真的在医学上有极高的天赋,多年前的传说或许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恰在此时,倪海厦结识了一位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北京名医周左宇。

缘分有时候真的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竟然一见如故,甚至还成为了“忘年交”。

看着师父拿起几根银针便可以让病人药到病除,倪海厦心中不由得钦佩不已。

也是从这一刻起,他开始潜心研究我国的传统中医,直至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以后,倪海厦并没有着急找工作,而是跟随学校的统一安排参军入伍。

这一次,他总算是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队伍——马祖军医部。

凭借着优秀扎实的针灸功底和与生俱来的医学天分,倪海厦的大名很快就哗然三军。

就连电视台都纷纷前来记录并报道其为官兵下针的过程和疗效。

时光总是短暂,倪海厦的军医之旅很快就告一段落,他终究还是要站在求职的岔路口上。

到底是从事与大学专业有关的政治工作,还是继续从医,这位少年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思来想去,倪海厦决定和同学一起去道观祈福,就当是让老天为自己做决定吧。

万万没想到,这次无心之举竟促使他从一位道长手里拿到了一本紫微斗数的书籍。

简而言之,就是一些与风水卜卦有关的文字记载。

起初,倪海厦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翻看这本书,不曾想这一看竟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即便没有老师带着,天资聪颖的他就自学成才,既身兼五术又精通命理。

或许连倪海厦自己都没有想到,这点“皮毛功夫”竟然还会吸引很多想要占卜命运者慕名而来。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我国台湾省一位豪门女星,而且还与当地的一个社会事件紧密联系。

据传,当时有位嫁入豪门的女星前来找倪海厦算命,进门的时候一不留神撞到了头。

再加上她天生心高气傲,不免在算命之时出言不逊。

说来也巧,倪海厦看完对方的八字之后只说了一句话:半年后你先生必遭大难。

听到这里,本就不爽的女星忍不住破口大骂,当场愤然离去。

万万没有想到,半年时限,她的丈夫竟真的被绑架,而且绑匪一开口就是一亿台币。

没有办法,这位女星也只能再次屈尊求助倪海厦,这才有惊无险地摆平了此事。

不过这只是一个坊间传闻,是否确有此事还有待考证。

但值得肯定的是,倪海厦在算命卜卦这条路上确实走得越来越远了。

未解之谜

如果说倪海厦最初接触算命卜卦是为了好玩,那么后期的他就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赚钱。

当然,倪海厦想要赚更多的钱并不是为了贪图享乐,而是为了阖家团圆。

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他童年里缺失最多的父爱了。

倪海厦的父亲倪志凌是一位1941年就被高中校长推荐入西南联大读书的英年才俊。

无奈生不逢时,毕业不久的他很快就被强制送往国外就职,一生远渡重洋共回国探亲19次。

每当倪海厦读到父亲漂洋过海寄来的家书之时,心中都会有一种莫名的酸楚。

阖家团圆,本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为何在自己家中却如此奢望呢?

正当倪海厦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忽然浮现在脑海之中。

既然父亲不能回家,那么自己为何不带着家人前往国外与其团圆呢。

话虽如此,可举家搬迁并不是一件小事,最基本最重要的资金保障就是一个大问题。

事已至此,恐怕也只有最后一个方法了:有偿算命。

所以从1979年开始,倪海厦便化名为“樊宇龙”在家里为人占卜算命。

或许是老天爷赏饭吃,只要经他口中说出的话竟然无有不中。

可想而知,聚集在倪家的来访者人满为患,占卜价格更是高达每次5000台币。

短短一年,倪海厦就完成了全家移民的资金需求,并于1980年正式移民美国。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所有事情似乎都要从头开始。

为了补贴家用,倪海厦又不得不操起自己的老本行,行医。

即便只是通过电话看诊,远程问诊直接开药,他仍然坚持了许久。

然而,并不是所有付出都会换来收获,没有一个西方人对这个新移民讲的东方医学感兴趣。

尽管如此,倪海厦还是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中医。

用他的原话来说,他到美国就是为了宣扬国威,要让美国人知道他们的医学是多么落后,中医有多么的博大精深!

最重要的是,倪海厦希望用外国人的肯定,让同胞们知道贬低中医崇尚西医是多么不理智的行为。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中医鬼才”总算是取得了美国针灸师执照,并且攻读了美国的中医学院博士。

据说在这个过程中,倪海厦凭借着针灸和中药治好了一位佛罗里达州的胃癌患者,这才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轰动。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忘记为人占卜看相的老本行。

1988年开始,倪海厦便在台北当时的林务局宿舍开班授课,传授紫微斗数和阳宅风水。

也就是在一次授课的过程中,这位“神人”透露出一个惊天大秘密。

“我算了算,自己59岁那年会有一个大劫,大小二限逢,很难躲得过去。”

起初,学员们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逢凶化吉本来不就是倪海厦最擅长的事吗?

但,命理运数这种事情真的可信吗?

时间很快就到了2012年,不曾想59岁的倪海厦竟被曝出已然离世的消息。

外界传闻说他患上了肝癌晚期亦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可家属却始终坚持不是因为疾病。

至于倪海厦究竟为何离世,以及他是否真的离世,恐怕都将像他的“天赋异禀”一样成为了未解之谜,但他秉承的中医救人的理念,是值得更多人逐步探索和传承的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