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24日生辰八字(1986年8月24号什么命格)

落荒而逃 2023-08-14 13:30:31 网络

1986年,非洲“杀人湖”一夜夺走1700条人命,将水抽干揪出凶手

尼奥斯湖,位于非洲喀麦隆西北省,是一处芳草环绕、薄雾缭绕的蔚蓝色湖泊。然而,就在1986年的某个夜晚,它突然夺走了1700多人的生命,从此被冠以“杀人湖”的恶名。

这不禁令人匪夷所思,在那个万籁俱寂的深夜,风景秀丽的尼奥斯湖到底发生了什么?

平静湖泊 忽生异变

尼奥斯湖湖畔有个名为加姆尼奥村的村庄,草木茂盛,土地肥沃,因此村中百姓常以种植和放牧为生。虽然算不上是绝对富裕,但至少也能够自给自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属于这个村庄的岁月静好并没能维系太久。

1986年8月21日,傍晚时分,加姆尼奥村的村民们各自指挥着自家的牲畜,有说有笑地向村落的方向走去。

回村的路不算太长,几个村民一边赶着路,一边互相八卦着村里的家长里短,很快就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尼奥斯湖的夜晚总是来得如此快,转眼便已月上梢头。

尼奥斯湖

在茫茫夜色中,加姆尼奥村逐渐归于宁静。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满身疲惫的人们只想早点上床睡觉。可还没等众人闭上眼,屋外却突然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

什么情况?村民们的睡意瞬间没了大半,从声音的来源判断,似乎是从尼奥斯湖传来的。为了搞清巨响产生的原因,几个胆大的村民自告奋勇,准备去一探究竟。

彼时已临近深夜时分,在朦胧的月光下,尼奥斯湖的湖面平静无澜,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一行人凝视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心里忍不住犯起了嘀咕。

难道是真的听错了?村民们彼此面面相觑,表情也都有些犹豫。但为了求证声响的来源,他们还是走到了尼奥斯湖的边缘,想着能否找到些新的线索。

一行人伸出头往湖中心张望了好长时间,也正是在众人专心观察湖面的变化时,令人始料未及的突发状况出现了。

只听“轰隆”一声,从尼奥斯湖的中心地带忽然卷起一股巨大的水柱。由水柱而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致使被它掀起的层层浪潮如碎玉般,悉数打落在了岸边的草丛上。

平静的尼奥斯湖变得不再沉默,此刻的它早已不复往日的温柔,反而更像是一头失控的野兽,用它锋利的爪牙无情的撕扯着周边的一草一木。

这下那几个胆大的村民都彻底吓坏了,他们慌不择路地转身往回跑,却发现村里早已慌作一团。人们神色慌乱地拿着行李四处逃窜,混乱的脚步声在黑暗中嗒嗒作响,搅乱了本该宁静的村庄夜晚。

加姆尼奥村的村民们拼命往远处逃离,可尼奥斯湖的攻势却越发凶猛,它挥舞着波浪,将越来越多的湖水泼向地面,村庄瞬间被水吞没了大半。

不知道这样漫无目的的跑了多久,一些村民自以为脱离了被淹的风险,便停下来转身往回走,怎料还没走几步,他们竟突然两眼一黑,倒地不起了!

根源还要归结于那场自尼奥斯湖而来的“怪风”,原来,在人们往外逃跑的过程中,一场大风忽然吹来。起初所有人都没当回事,只觉得气味难闻。

但没过几秒,伴随着这股恶臭味的不断蔓延,人们的脸色也不约而同地变得格外难看。他们跪倒在地上,用力撕扯着自己身上的衣物,神情很是痛苦。

然而那阵诡异的“怪风”并没有消退,它继续向四周扩散着自己的足迹。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倒下,直到村庄再度回归静寂……

第二天一早,加姆尼奥村的邻村村民来到了加姆尼奥村,这天是当地的市集,他们想来这里做些小买卖。可当踏进加姆尼奥村口的一瞬间,所有人都愣怔住了。

遍地可见的尸首,口吐白沫的牲畜,如果并非亲眼所见,恐怕来人会误以为这是末日电影里才会存在的假象。邻村的村民们又继续往前走了好远,可呈现在眼前的景象依然是相同的。他们试图喊醒一些深陷昏迷的人,可结果仍是于事无补。

无奈,这些人只好选择对外发出求助。他们将加姆尼奥村的惨状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喀麦隆政府,个人的力量终归渺小,政府如能出面解决,那自然是最好的。

而收到村民报告之后的喀麦隆政府,也对加姆尼奥村的遭遇深表同情,并表示会尽全力查清事情的真相,还遇难者应有的公道。

随后,在喀麦隆政府和部分国家的安排下,一批由喀麦隆科研人员、国际科学家和救援人员组成的队伍奔赴加姆尼奥村,准备就此事的起因展开详细调查。

几乎只是一夜之间,宁静祥和的加姆尼奥村便惨遭横祸,实属令人心生叹息。然而,造成这桩悲剧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那阵诡异的“怪风”是否同其有关呢?

深入调查 元凶揭晓

1986年8月24日,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乔治·宁教授和USGS科学家比尔·伊万斯带队抵达了加姆尼奥村。与之一同出现的,还有喀麦隆政府派出的军队和医疗队,作为后勤接应人员。

尽管在抵达现场前,救援调查组里的每个成员都做足了心理建设,然而当他们正式踏上加姆尼奥村的土地时,众人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尸体,遍地的尸体,这是救援调查组对加姆尼奥村的第一印象。无论是茅草屋里,还是狭窄的土路旁,几乎随处可见腐烂发臭的遗骸,上方还盘旋着不少恼人的蚊蝇。

这样不堪入目的场景,让在场的众人充分体验到了何为“尸横遍野”的末日惨状。但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救援调查组经过一番仔细搜寻,还是发现了不少幸存者。

救援调查组紧急组织人员对幸存人员进行撤离,他们已经和尸体同处一片地方太久,继续待下去难保自身会出现什么新症状,送到安全的地方才是最稳妥的决断。

将所有幸存人员送走后,救援调查组又开始统计遇难者人数,得到的数据则更是令人心头一凉。据统计结果显示,加姆尼奥村一共死亡1200人,全村仅幸存6人。

而同样受到牵连的村庄还有加姆尼奥村附近的萨昆村和查速本村,这两个村庄的死亡人数约为500人左右。总体合算下来,这次灾难中一共有1746人不幸罹难。

至于那些幸存下来的村民,他们也同样不好过。虽然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但也不同程度地昏迷了6至36个小时,身上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伤口。

时值盛夏时节,由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当救援调查组来到现场时,那些尸体早已生出了不少病菌。为了避免造成瘟疫等传染病的严重后果,救援调查组决定就地掩埋。

这实属是无奈之举,要知道,喀麦隆本就属于山区,道路更是经久未修。往返运送尸体花费多少时间姑且不说,单就掩埋尸体所需的生石灰就已是个大问题。

安置完这些事项后,救援调查组又来到了问题的源头,也就是尼奥斯湖,准备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怎料刚一到湖边,人们就纷纷皱起了眉头。

那是一股形似于腐烂鱼虾的气味,熏得众人一阵头晕眼花,再顺着湖边仔细走一圈,果然又发现了不少异样。曾经蔚蓝的湖面,此刻却染上了一层骇人的血红;湖畔的草丛和树木也都变得残破不堪,地面还零星夹杂着几只死鱼死虾,还有不少其他动物的尸体。

能够在一晚上就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伤亡,会是谁呢?救援调查组陷入了漫长的沉思。眼下摆在他们面前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那些人感染了烈性传染病。

当然,这中间也曾有人提出是炸弹袭击所致。不过从现场的房屋受损情况来看,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同时,他们也推翻了烈性传染病的假设。

这点是根据医生和生物学家的现场检测后得出的,那些尸体和动物遗骸虽有些腐烂,但并不存在大规模杀伤力的传染性细菌或者病毒。

既不是传染病,也不是炸弹,那么加姆尼奥村的惨剧又是缘何产生的呢?为了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乔治和比尔又带着队员们走访幸存者,果然有了新的收获。

从这些幸存的村民口中,救援调查组的众人了解了事情的完整经过。那天晚上,尼奥斯湖不断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空气里也弥漫着一股诡异的臭味,这不禁引起了大家的警觉。

看来要想挖掘出真正的答案,关键还是要从尼奥斯湖下手。于是他们又抽取了尼奥斯湖中的部分湖水作为样本,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检测,很快,样本中的某项数据便吸引了救援调查组专家们的注意。

专家们发现,尼奥斯湖湖水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严重超标,比普通湖泊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多出数倍。但相比之下,湖水中所含的硫化物和氯化物就正常了许多。

尼奥斯湖属于典型的火山湖,湖泊本身就是由火山口凹陷积水而形成的。在对湖水进行抽检前,政府也曾组织过力量,抽干了尼奥斯湖的湖水。

但事发时,尼奥斯湖底部的火山正处于休眠期,一座休眠了400多年的火山,即便突然喷发,至少也得有外力助推。火山口顶部并无异常,这显然和火山喷发无关。

根据目前已有的证据推断,湖水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是导致1700多人死亡的“元凶”,也就是村民们所说的那股奇怪的臭味。

酿成加姆尼奥村惨剧的罪魁祸首终于露出水面,这无疑是最令人感到欣慰不已的。可新的疑问也出现了,这些超量的二氧化碳,它们究竟是怎样隐藏于寂静湖水中的?

1986年8月21日这天,到底是什么打破了尼奥斯湖的平衡?通过对尼奥斯湖出事前的天气预报,专家们很快找到了答案。原来就在那段时间里,尼奥斯湖附近一带正逢雨季,连续多日的瓢泼大雨,导致湖泊附近的某处山崖发生了山体滑坡。

而作为火山湖的尼奥斯湖,湖水本身就存在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这原本并不反常,至少它会定期释放出来。可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却彻底搅乱了它的平衡。

山体滑坡

大雨连下多日迟迟不停,诱发山体滑坡不说,还顺带着也“连累”了紧挨着的尼奥斯湖。山崖断块的坠落,直接导致尼奥斯湖的二氧化碳失衡,继而产生了巨响。

再然后,包含高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湖水喷涌而出,原本沉淀在湖底的铁磷矿元素也因为内压而浮至湖水表面。在同空气进行充分接触后,湖水自然也就因为铁磷矿元素的氧化而变为血红色。

而那些伴随着湖水一同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经过和其他气体的混合后,便如毒药般在四周蔓延扩散。村庄里的百姓自然就成了直接受害者,一场离奇惨剧就此降临。

至此,一场发生于湖畔村庄的惨剧终于揭开谜团,致使1700多人一夜殒命的“凶手”,正是尼奥斯湖的超量二氧化碳。

吸取教训 勿让悲剧重演

谜底已然揭晓,可这场灾祸仍然留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避免悲剧在日后重演,从而减少更多不必要的伤亡?

鉴于尼奥斯湖事件的前车之鉴,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控制尼奥斯湖气体外溢的系统装置,同时也在积极尝试其他可行的方法。

2001年1月,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名为“排毒降燥”的解决方案,即在尼奥斯湖湖底安置排气管道,用于定期排放湖底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这一设想得到了喀麦隆政府的认可,并随后在湖底安装了管道。

2011年,喀麦隆政府又在尼奥斯湖增设了2条排气管道,还花费重金加装了虹吸装置。虹吸可以充分吸收湖底多余的气体,在不伤及无辜的情况下,将其在50多米的高空中释放出来。

如今时光荏苒,那场惨绝人寰的惊魂之夜渐渐被尘封在过往的烟云里。当年人人谈之色变的“杀人湖”,也焕发出了新的蓬勃生机。

一切都仿佛从未改变,但因为1986年的那场变故,尼奥斯湖的一切仿佛又改变了不少。然而,这片美如仙境的静谧之地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谁又能预料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