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与1994年八字(1999年和1994年)
一篇2200年前的文章,是怎么让现在的人们吵翻天的?
文/天语
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曾经那些课本中的易错字?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共商国是”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每当看见伴随着红叉出现的错误答案,总是会埋怨于自己那错误的记忆与习惯。哪怕我认为,“粉身碎骨浑不怕”和“雌雄”读起来更加顺口,但老师们听了这句话并不会放过你——相反,这些易错字反而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托这个的福,我直到离开学校数年后的现在,对于这些易错字的印象依旧比较深(还伴随一些不美好的记忆)。
但这时,聊起这些记忆深刻的易错字时,我有一个非常疑惑的问题想要问大家:
这个问题出自《孟子》的《告子》下篇中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____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道题应该填斯人吧,是斯人没错吧,我的记忆非常清楚的告诉我是斯人,理由就是上面的易错字,我都或多或少的有回忆起错误的场景,但唯独这个“斯人”,我非常确信它的正确性。
但前几天登顶热搜第一的贴子,打碎了我的这份蜜汁自信。
这场全民狂欢持续了数天之久,阅读量一度来到以“亿”为单位的情况——而这件事情的起因,来自知乎的一个名为《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的贴子。
贴子的作者叫“采臣老书生”,他以“寻找时间角落中的斯人”为文章开头,讲述了一件关于大家记忆中消失的“斯人”事件的发生。
——没错,关于“斯人”的记忆,许多人看起来都是错误的。
他先是听说了现在的课本上写着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当时的他觉得可能和文章调整有关,并没有太在意,直到他听到了另一个说法,“于斯人也”这几个字从未出现在课本上。
不信邪的他开始翻起课本,从09年03年的新式教材,到61年的古老教材,上面的的确确写的是“于是人也”几个字。
61年人教版
03年人教版
——这实在是离谱了,不光他觉得离谱,我也觉得很离谱,尤其是这个人教03版熟悉的封面,这就是我使用的那版教材,我记忆中的“于斯人也”此时应该安安静静的躺在里面,但在我自己翻开我当年的课本后,我看到里面在那个我认为是“斯”的位置却躺着一个“是”。
这篇文章引起了众多讨论,许多人将这件事转发到了其他平台,于是一场硕大的赛博溯源行动展开了,大家玩了命的寻找,也只是找到几本“课外书”性质的课本上写着“斯人”而已,至于权威的官方教材,似乎从来都是“是人”,与大家的记忆完全相反。
大多印刷着“斯人”的书籍都是教材外的参考书
赛博溯源最后的高潮是官方下场——毕竟这种全民参与的文化方面的话题讨论,的确需要一个权威的机构来收束。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回应表示,该社出版的中学教材,自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以来,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并且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结果也显示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但即便是官方出马了,大家依旧还是在评论区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都在这里分享着自己关于“斯人”的记忆。
在一场关于此事的投票中,“斯人”以绝对的优势遥遥领先。
——最终,我们的另一个主角,“曼德拉”该出场了。
一个人记忆出现错误是很常见也很正常的事情,而集体记忆出现错误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件,也每当有这种全民记忆出现“错误”现象时,“曼德拉效应”似乎都是最好的解释方法。
曼德拉在1994年至1999年间担任南非总统,是那儿的首位黑人总统,崇高的历史地位以及他对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让曼德拉不光被尊称为“南非国父”,还在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但因为曼德拉因为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他在狱中度过了27年,直到1990年才出狱。2013年,他跌宕起伏、向着自由进发的一生终于画上了句号。
就在我介绍曼德拉的短短一百四十多个字里,全世界的人的记忆出现了诸如“曼德拉不是死在狱中吗?”“我看过曼德拉的葬礼,他不是早就死了吗?”“我在报纸上看过他去世的新闻,怎么可能活到2013年?”等于曼德拉的生平完全相斥的记忆,但在他们寻找诸如录像带与报纸一类的证据时,却又发现自己的记忆与事实不符——这就是曼德拉效应。
从红色歌曲《爱我中华》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从杜甫的《绝句》开头“两只黄鹂鸣翠柳”到“两个黄鹂鸣翠柳”。
从米老鼠穿的不是背带裤而是短裤。
越来越多的事情证明了“集体性记忆出错”这件事的存在,这类事情往往让当事人深信不疑,“曼德拉效应”就这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
甚至就在最近,卡普空的经典IP《怪物猎人》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许多玩家记忆里,生性残暴的“恐暴龙”,是会吃自己的尾巴的,而且不少玩家记忆中甚至在CG里看见过(…这个也包括我),但事实是恐暴龙并不会吃自己的尾巴,从未有过。
我们聊回“斯人”与“是人”发酵数天的如今,大家搜集证据的阶段已经十分充足,甚至将2006年央广记者“晓言”的一篇文章翻了出来——原来早在十几年前,这事儿就已经是一个大话题了。
图源:《中国广播》2006(6),76页
网友如同海潮,一潮未退一潮又至,当年讨论过这事儿的朋友们如今可能与新颖的“APP”们脱节,而包括我在内的朋友们又可能不太关注老杂志上的澄清文章,所以一个老话题,就这样掀起了全民的讨论,倒也算的上是“科普”了大家一回。
也有不少人提出,大家会产生“斯人也”的印象,可能和影视剧及小说中有关——毕竟大家记得都是斯人也,自己的作品也就先入为主的写了进去,在经过传播送到更多人眼前——毕竟这玩意儿可比课本好看多了,确实是个有道理的看法。
图源:甄嬛传
图源:天外飞仙
不过现在好像又有了新的看法,一些朋友说是在古文里也发现了“斯人”的痕迹,不过要我说,在现在各家大佬都出来科普,“斯”和“是”虽然是两个字,但都表示“这”“此”的意思,古人今人都是人,用错写错也于情合理,况且这还不一定算错,完全不影响文章本意。
图源: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接受的采访
但像这样的赛博溯源,却让我觉得这段时间的互联网还是蛮有味儿的,最起码比明星来明星去的热搜好多了,你说是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