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大六壬在线排盘)

相见陌路 2023-08-10 18:17:40 网友整理

清代术数类抄本——大六壬精蕴

大六壬精蕴

大六壬起源非常之早,历史时间推论,《周易》是商朝之后的周朝所创作,而大六壬归类为上古体系中,要比《周易》更早。《三字经》记载易有三,连山易,归藏易,兼周易。目前研究历史易学的学者普遍认定三易的归类,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周朝的《周易》。

六壬根据结构的原理,阐述了名字的由来。结构模式排出来从1到12的顺宫,在第12宫中,数学原理可以解释清楚,有具体的公式排列,对应六壬的四课。12个宫,按阴阳配对,一共有6对阴阳,所以取数六。地宫亥的位置所藏的数字就是玄机所在,又六壬口诀中,辛戌壬亥是其真,古人并没有撒谎,壬亥是其真,已经点破了六壬名字的由来。

六壬术起源很早,以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东汉已经盛行,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已有记载,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隋书·经籍志》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唐《王建诗·贫居》云:“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说明在唐代时已经很流行六壬术。

  到了北宋,宋仁宗还亲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说明宋代时已经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这时的相关六壬书籍有徐次宾的《口鉴》,宋元改朝换代之际祝泌所著的《六壬大占》和《壬易会元》等书。《四库未收书提要》载录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占》,并介绍云:“是编《宋志》不著录,郑樵《通志略》所列六壬,多至八十二家。焦宏《经籍志》凡八十九家,钱遵王《述古堂书目》凡一十八家,皆无是册,盖佚已久矣。此从宋刻本依样影抄,卷首有泌边书序及六壬起例。案泌云六壬立名,古今不宣其旨,惟《周礼·哲蔟氏》掌覆夭鸟之巢以方书十日、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岁、二十八星之号,即壬盘之体,三代之壬书,惟此一证,与术家以五行始于水,水生于一,成于六之说异。”

修行日记(十)

11.6日

辟个谣言,元朝十户共用菜刀、元朝蒙古人打死汉人只赔一头驴等等是假的。

现在哪哪都是假消息,以讹传讹。还是多看些古文吧,虽然看着慢,但比看一些浮躁的,不知真假的快餐文字有用。

分享什么古文呢?看着自己书架,风水、中医、传武、冥想、周易、梅花、四柱、古天文、六壬、历史,哪个都感兴趣,哪个都浅尝辄止,相关书籍都买了,但认真读完的没几本。旁人问起兴趣爱好,上述类目没有一个有底气,敢宣之于口。

这不行啊!!!该专精一下了,后续准备聚焦六壬,从分享《大六壬指南》开始。因为六壬,是一门非常适合无基础普通人学习的术数。

11.7日

为什么说六壬适合普通人呢?详细大家看完下列介绍,心中自有决断。

六壬作为古三式之一(古三式为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六壬。所谓"懂得三式,便是神仙”),其预测模型脱胎于古天文,体系完整统一,无派别之分。

六壬式盘分为天地两盘,预测时天盘能转,动代表时间,地盘不能转,静代表方位。

用月将代表太阳,十二月将代表太阳在黄道十二宫的位置,月将加时定天地盘。用月建代表月亮,与北斗七星斗柄所指位置有关。用十二天将,神煞,代表更远的星体。用三传模拟变化趋势。测人事奇准无比。

孙思邈真人也推荐过六壬,其在《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便提到“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太乙:历史悠久,发展到唐宋,已经成了司天监官方必学教材,“阳九百六”这个冷僻的成语就是出自古太乙。有派别之分。比如各类太乙典籍中的积年数就不一样,排盘互不兼容,而且时计太乙的推算方式,目前还是个谜。对小事预测的结果太模糊,跟没测一样。

奇门:历史悠久,有派别之分,而且派别众多,理论经常互相冲突,体系十分十分庞大,著作太多,真伪难辨,对初学者不友好,入门相对困难。以上说的只是预测方面的数理奇门,除此之外还有法术奇门,堪比天书,不能自己瞎琢磨得有明师带,而且难度超级加倍。

笼统来说,太乙主天,测国事,社会形态等大事,为王佐之学,普通人学屠龙之术想干吗?能干嘛?奇门主地,测地理,尤善于预测敌我划分明显的事物,比如战争,官司,斗争等。六壬主人,测人间杂事,当然,学通了都无所谓,没有任何限制,都非常神奇,奇准无比。

11.8日

《大六壬指南》这篇序文读不懂的话别着急,心静下来一个字一个字看就可以了,真正的难点还在后面。

余初习制举业,先大人谕以八股,投时美技也。然而窥天人奥、存帝王师,非异书不为功。每有奇闻,辄欣赏之。以故阅九流陈言,间废寝食。一日读三式帙,知自九天玄女,为灭蚩尤授之轩辕,内六壬更饶繁剧,非九年面壁,莫竟其源。

蕴可以养性全身,吐余绪可以料敌知胜,上六千百年问,周有子牙,越有少伯,汉有子房,三国迄今,仅蜀孔明青田而已。岂寻常章句之士,随处不立人哉!

余绪:留传给后世的部分/次要的部分/后裔

少伯:范蠡,字少伯

青田:一般是指有青苗的农田,或者代指鹤(青田县产鹤),或者代指青田酒。本文中指的是刘伯温(刘基,字伯温,浙田人,被封为诚意伯,谥号文成。所以古文中出现田、刘诚意、文成公,都是指他)。

11.9日

崇祯甲申,督师史元辅羽檄徵余,再及而应,置之礼贤前席,题授中州司理,取道淮阴,得逅陈子公献。印证所学,相叹伯乐不常有也。

公献以维扬将家子,自祖父及昆季,文苑武虎,著声海内,又生而膂勇,耽习奇技,《太公》、《阴符》诸篇以及黄老之术,了然胸次。

向请缨于大司马王霁宇先生,出门上书屯田,见知受任,劳有成效。忽为谗阻,功志未竟,识者惜之。

潜究六壬,寒暑不辍,访学燕京,与涂松亭、何半鹤二公齐名。由是冠盖问奇者,日无虚晷,纵口而谈,无不翩翩奇中。

好事者为嘉赏,分类纂编,摘计百数有奇,乞以尽事之概。外《心印赋》、《指掌赋》为之注解,更历试诸经,成《会纂》一册,并付剞劂,以广其传,加阅《心镜》、《毕法》、《互变》、《中黄》,约而可徵,管而能远,指南捷径,无踰于此。

此盖迷津之筏,夜行之炬也。精而研之,理入牛毛,响应桴鼓。又奚必泛求诸篇。以滋惑也耶?特为首引。

徵:召集

剞: [ jī ]劂: [ jué ]

剞,曲刀;劂,曲凿。刻镂的刀具。《楚辞·严忌<哀时命>》:“握剞劂而不用兮,操规榘而无所施

踰:[yú] 越过 超过

11.10日

六壬运式先以日辰为根本也。日尊故曰天干,辰卑故曰地支;亥子丑应于北方,寅卯辰应于东方,巳午未应于南方,申酉戌应于西方,即地盘也。天干者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入式之法:甲课在寅乙课在辰,丙戊课在巳,丁己课在未,庚课在申,辛课在戌,壬课在亥,癸课在丑。而不居卯午酉子者,以正位不敢当,故阳干居禄神所在,而阴干居禄神前一位也。

到这里理解起来就开始上难度了,很正常,大部分人的古文水平都是停留在学生时代。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先介绍一下五行、天干地支的常识。

11.11日

先看一下“五”和“行”

五,《说文解字》曰: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看一下“五”的甲骨文,上下两横为天地,中间两斜为交汇,是不是很贴切?

再看行,本义就是运行,变化。看一下“行”的甲骨文。

是不是像一个十字路口?东西南北加上中央,正好五个方位。所以五,天地上下交汇;行,东西南北交汇。五行二字,合在一起,构成名词“五行”,再贴切不过。《韵会》曰:“五行,运于天地间,未尝停息,故名”。

11.12日

那什么是名词五行呢?只是那五个字吗?肯定不是的,先看看木火土金水的字形演变和古文,心里多少有个模糊的概念,有个感觉。

《尚书》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sè)

《白虎通》曰:五行者,谓水、火、木、金、土也。言五行相生,为天行气之义也。地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

水:天以一生水于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准也。许慎曰: 水准也,平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凡水之属皆从水。徐铉后来替许公补充:“众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

火:天以二生火于南方。南方者,阳,在上,万物垂枝。火之为言委随也。化也。阳用 事,万物变化也。许镇曰:火,炽也,炎而上也。

木:天以三生木于东方。东方者,阳之气始动,万物始生。木之为言触也,阳气触物而生 也。许填曰:木冒也,冒地而生也。

金:天以四生金于西方。西方者,阴始起,万物禁止。金之为言禁止也。许慎曰:金,禁 也。为进退之禁也。

土:天以五生土于中央。中央者,主吐含万物。土之为言吐也。土者最大,包含万物。将生者出,将死者归,不嫌清浊。许慎曰: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

看到这里,绝大多数人的感觉是似懂非懂,这就对了。保持对五行似懂非懂的感觉,可以继续开始学习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了。等都了解完,再回头看,会有新的收获。博学方能至深。这时如果停步不学新,反复硬啃上述佶屈聱牙的古文,进步慢不说,还容易迷糊。

11.13日

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怎么理解呢?先把五行与实体物质分开,把五行想象成五种趋势、五种状态、五种场、五种力量、五种感觉。分不开的话,后期越学越多,慢慢地对五行的理解,会被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名词束缚。

把五行与实体物质分开后,再看下《白虎通德论》的一段原文: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 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 故土胜水。

不是因为水能浇灭火,水行就克火行了,而是水行物质普遍具有“众、虚”的特性,火行物质普遍具有“寡,精”的特性,众胜寡,所以“水”胜“火”。其余以此类推。

11.14日

《白虎通》云:火热水冷,有温水,无寒火何?明臣可为君,君不可为臣。火煎水为汤者,不改其形,但变其名也。水灭火为炭者,形名俱尽也。亦如君被废而不存,臣有罪而退职也。五行相克,木穿土不毁,火烧金不毁者,皆阳气仁,好生故也。金伐木犯,水灭火犯者,阴气贪,好杀故也

译:这段讲的就是阳克阴不毁,阴克阳不存。翻译之前,先说一下五行阴阳划分。粗略来讲,木为少阳,火为太阳,金为少阴,水为太阴。土运帷中央。当然了,单一五行也会划分阴阳,比如阳木阴木,阳火阴火等等,详细划分后续再说。

(懒得做图了,找了一个网图,上图中少阳少阴的画法我不支持,但确实有理论支撑。我倾向的是另一种画法:即少阳阳爻在下,少阴阴爻在下)

(算了,还是画出来吧。再补充一下:《皇级》曰:动之大者谓之太阳,动之小者谓之少阳,静之大者谓之太阴,静之小者谓之少阴。太阳为日,太阴为月,少阳为星,少阴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之体尽之矣。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之体尽之矣。)

11.15日

译:继续说回阳克阴不毁,阴克阳不存。《白虎通》说火热水寒,但自然界有热水,无寒火,为何?阳为君,阴为臣,臣子可以登基为君,但君王却不能当臣子。水被煮成汤,名变了但还是那个液体(臣子),火灭了成炭灰,火(君王)就不存在了。好比君王被废黜就没有君王了,但臣子有罪辞职还是臣子。

五行相克,木穿过土,但土并未毁坏还是土,火烧金,但金还是金,这是因为木、火为阳,阳虽然克阴,但阳气(君王)仁爱,爱惜生灵。金砍伐木,木则受到损害,水熄灭火,火则受到损害,这是因为金、水为阴,而阴气贪婪,嗜好杀戮。所以阳克阴(君王克臣)有所保留,阴克阳(臣子克君王)则毁灭全部。

相克先说到这,说完相生后再回头看相克,相信大家会有更深的感悟。

11.16日

五行相生

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二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是故木受水,而火受木,土受火,金受土,水受金也——《春秋繁露》

译:这段古文很简单,直译就行。

11.17日

天生一,始于北方水;地生二,始于南方火;人生三,始于东方木;时生四,始于西方金;五行生五,始于中央土。又曰:天始生一者,因一而生天,非天生一也。故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生二者,亦因二而生地。因三生人,因四生时。——《五行大义》

译:这段古文虽然很简单,直译就行,但意思不是很好理解。先了解一下河图生成数的论述: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合之。

再看一下《道德经》25章的论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天、地、人、时间,加上五行变化运行,构成一切。

11.18日

五行皆由一而生,数至于五,土最在后,得五而生五行也。五行同出而异时者,出离其亲,有所配偶。譬如人生,亦同元气而生,各出一家,配为夫妻,化生子息。故五行皆相须而成也。——《五行大义》

译:五行本源都是道生一的一,数至于五解释起来也是一大段古文,粗略说完相生再提不迟。

五行像人的一生,出于同源,随时间变化而异,“异”才能配为夫妻,化生子息。彼此相须不可缺。

11.19日

五行同胎而异居,有先后耳。夫五行皆资阴阳气而生,故云:濡气生水,温气生火,强气生木,刚气生金,和气生土。故知五行同时而起,托义相生。——《五行大义》

译:前三句意思跟上文“同出而异时”差不多,同出故同胞,本阴阳之气而生;异居因异时,故先后之别自现。气之极而生变,故濡极变水,温极变火,强极变木,刚极变金,和极变土。所以说混沌化而五行同起,因气义不同而相生。

11.20日

传曰:五行并起,各以名别。然五行既以名别,而更互用事,轮转休王,故相生也。颖容云:凡五行相生,谓异类相化,如男女异姓,能至繁殖。若以水济水,不生嘉味。——《五行大义》

译:古人引《左传》就用“传曰”二字。推而广之,引《公羊》、《谷梁》也可以用“传曰”(Ps: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汉时只有五经,五经之外的儒家典籍可称为“传”。但我搜了许久,没发现“五行并起,各以名别”具体是哪本传。

王:通假“旺”

颍容:字子严,陈国长平人,东汉末年经学家,详见《后汉书·儒林传·颍容传》

嘉味:美味

五行同起名不同,轮转主事,所以相生。颍容说五行相生是异类相化,好比男女才能繁殖,以同类水既济,哪能有结果、味道呢

11.21日

河间献王问温城董君曰:“‘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也’,何谓也?”对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养,秋主收,冬主藏。藏者,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常也。”——《五行大义》

译:这段话引用了《春秋繁路》,说的浅显,把五行与人之伦常关联,信息熵较低,不翻译了

11.22日

《白虎通》云:“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焚木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润泽流津,销金亦为水,所以山云而从润,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生,故水生木也。”《元命苞》云:“阳吐阴化,故水生木也。”

译:我这里介绍五行,意义是为了更好的介绍《大六壬指南》,学习大六壬,是为了更好的知天命,顺天行。一些古籍作者如果没有神异之事流传下来,那么他的著作学习优先级,可以放低一些。

《白虎通义》是汉章帝召开的高官会议,最后由班固做会议总结而成书。班固是东汉的文学家、史学家,但不是算术家。《后汉书·班固传》也没提到其有道家、阴阳家背景。所以涉及到山医命相卜,他的《白虎通义》相比其他有神话色彩的著作/有神话色彩的作者来说,参考意义一般。况且,即便是作者有种种神异之事,也不可全部迷信,还是要独立思考的。

这段话本义是为了方便理解,才把五行落到实物去阐述,实物的火焰、树木、沙土、金属、水流,只是亿万有形无形的五行种类中,主流常见的一种罢了,不可当成终点。

元命苞:全称为《春秋纬元命苞》。阳吐阴化,故水生木,可以看看坎卦到震卦的变化,方便理解。

11.23日

举一个相生相克联系的例子:

你克我,我不直接报复,不然激烈报复/放弃报复大家都不稳定,不会长存,怎么办呢?我就生个儿子让他为我报仇,来克你,这样就可以稳定循环了。

比如木克土,土为了报复就生金,金儿子去克木仇人,为土母亲复仇。这是正常的制化。

那不正常的五行制化是什么意思呢?沿用刚才例子:

木气太盛,克土太狠,土无力生金儿子,这就是相乘。土被木乘。

木气太弱,本该克土,但太虚了,克不了了,这就是相侮。木被土侮。

看到这里,对相生相克的理解可以说是刚刚看到门槛了,想入门还得继续多看经典,多体悟。关于五行就先介绍到这,我们的目标还是大六壬,学习五行,天干地支好比是在登法船的船梯,还没起航呢。

11.24日

学习干支,先看一下北宋杨维德写的《六壬神定经》(这本也是学习六壬的经典,宋仁宗亲自给写的序)上卷的第四第五章

释日第四

黄帝遣大挠造甲子,大挠以日之功能生万物,故随四时、因万物而为名,故成阴阳之施 化,万物之始终,十干之象具焉。

译:大挠亦作“大桡”,传说为黄帝史官。

学习天干,先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写成一个圆。想象事物从最开始萌芽到成熟消亡,分十个步骤。十天干是这十个阶段的命名。也不要过于纠结字义。本源、实相是没有名字的,先贤为了教化分别,强为之名。但指月之指,并非月亮本身。

11.25日

甲 《春秋元命包》曰:甲者,狎也。春即开,冬即合。郑司农曰:甲者,拆也,万物甲拆 而后出。班固曰:万物出于甲也。

译:甲本义是甲胄,最初字形是田字四方或圆形,有四片甲像个盾牌,后来演化成十字。象征事物坚硬,保守,防御,闭合,尚未出头,萌芽阶段。看下图的“甲”小篆字形

上部是种子发芽时戴的甲壳,下部一竖是种子未出之芽。狎在这里通假押,种子外壳对种子来说,就是关押。春天甲壳开启,冬天甲壳关闭。郑玄注《礼记 · 月令》云:“甲者,抽也。乙者,轧也。春时万物皆解孚甲,自抽轧而出也。就是说甲,抽的意思。这里指新生事物从甲壳里抽出来,所以甲经常通假荚。

11.26日

乙 《春秋元命包》曰:乙者,屈也,盘屈芒而欲伸。郑司农曰:乙,轧也,万物自轧而 出。班固曰:万物奋轧于乙。

译:乙最早本义是栖息的鸟,现在基本弃用本义了。乙,像弯曲的草,准备伸展。郑玄(郑司农、后郑,高密伯都指郑玄。隋唐之前说郑公的一般也是他,隋唐之后不好说,被封郑国公的名人开始多了)说:乙,受压,弯曲的意思,万物受压而后出。

奋轧:草木萌生的意思

班固在《汉书·律历志上》写到:“奋轧於乙”,原文可没有万物二字,估计是杨维德自己加上的,不过加上意思也不变。

甲乙都是木行,所谓东方甲乙木。破荚抽芽,弯曲而出,指万物从内向外、从下往上的趋势。

11.27日

今天有感而发,先说点别的,再更新天干知识。

小孩子爱独处,话少,抑郁,多半是阴盛。一些家长去挂精神科,吃药治病,如果病情严重住院的话,病房阴冷还压制阳气,小孩子毕竟纯阳体质,等好了也不知道是孩子身体长大度过那个阶段好了,还是吃西药好了。

何必呢,有那钱不如雇几个活泼的小朋友当玩伴,一起在太阳下疯打闹,对症的话几次就好了。不对症再去求医问药也不迟。上来就吃药,贻害无穷。

11.28日

明天一定更新。

看到一则新闻,上海一位母亲倾家卖房捐款588万,自己女儿上大学用助学贷款。

很早之前跟朋友闲聊说过,学佛不看经书,认准一门法门,一位师父,一心静进,固然进步快,没有文字障,但风险是交给外界了。一旦师父不靠谱,断得是自己慧命。

我倾向的学佛观点是 :先让身边人舒服,多看经典,了解佛教历史,多了解一些宗门思想,先修身齐家,先小乘再大乘。千万不要被人,学佛学得神叨,让人不解,反感,害怕等等。

一位好的佛弟子,会尽量减少别人犯错的机会,让别人少起嗔心。比如在不恰当的公众场合宣扬佛法,只会引起别人反感;比如这位母亲的女儿,一想起这事估计就心绪不平,需要很长时间去化解。

真正适合大众的佛法应该潜移默化的引人向善,而不是出难题。断臂求法,燃指供佛只适合特别特别小的一撮有大慧根的人,压根就不该宣传。

这位母亲行为,总的来说,会阻挡一批潜在佛种子,会让一些人谤佛。以为佛法是这样的?那我不去了解不去接触算是对了。这么坑谁学啊,傻子才学。

另外,单论捐款这件事,这位母亲只是善心办坏了事,而鼓动她捐款、敢接受信众倾家荡产捐款的人,却是披着袈裟的鬼。其心可诛!利用别人善心,利用别人信仰挣钱,无耻至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