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三月十七生辰八字(一九九七年农历三月十四)
散文:母亲的故事
文/傅彦荣
母亲,是一本读不完的无字之书。她以前辈古人的故事开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我至今记忆犹新。她又以自身的故事作结,给她平淡的人生旅途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我终生难忘。
(一)
我直到现在都不明白,生于旧中国,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母亲,肚子里怎么装了那么多的故事。说我是听着母亲的故事长大的,毫不为过。
记得母亲给我讲巜孔融让梨》故事的时候,我似乎才刚刚懂事。记得那一天晚上,父亲不知从什么地方拿了两个梨回家,以为我睡着觉了,于是和母亲分梨吃。其实我并未睡着,只听母亲说:“两个人不分梨(寓意不分离),把孩子叫醒吃点吧!”我才巴不得这一句话呢?于是直接就钻出被窝坐了起来,一下子把父母亲都逗笑了。随后父亲就把切下的梨给了我,于是母亲就给我讲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当时似乎听懂了,也似乎没有听懂。但我始终觉得,这就是母亲讲给我听的第一个故事,而且是即景生情,分梨吃,讲让梨,印象清晰深刻。
不知幼时的我是迟笨还是怎么啦?或者是父母亲望子成龙心切。母亲那时给我讲的故事中,表现少年儿童智慧的占了多数。诸如什么“曹冲称象”啊;“甘罗十二为上卿”啊;“司马光破缸救落水儿童”啊等等。这些日后耳熟能详的故事,母亲当时讲得琅琅上口,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随着我年龄的日渐增长,母亲讲故事的频率和难度也与日俱增。在我八岁入学前,他就开始讲“二十四孝”中的部分故事了。什么汉文帝为母后治病“亲尝草药”啦,董永“卖身葬父”啦。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晋朝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尽管继母对王祥不好,并且唆使其父使之失去了父爱,但当继母生病,大冬天想吃鲤鱼的时候,他毅然脱了衣服,用身体余温暖化冰层,终于孝感天地,冰开得鱼,成就了孝子心愿。童年的我并不懂什么是孝子,什么是孝道文化,但毕竟记住了这个故事,这可能是我记性好的缘故吧!
一九五八年秋季,我入学了,在本村小学就读。那时的小学学习生活可没有现在这么纷繁复杂,以现在的眼光看就是单调,单调极了!一至四年级就学语文数学两门课,没有课外书,更没有辅导资料。至少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压力和负担。用粗布做成的书包里,除了语文数学两本书之外,空空如也,更无他物。回到家里,也没有家庭作业,除了玩还是玩。晚上,母亲边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边给我继续讲她那些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也许是我年岁长大的缘故,母亲要与我同步,水涨船高。我突然感觉母亲讲故事层次提高了,由开始零零散散的佚文趣事,到后来讲述完整的历史故事。
我直到现在都觉得,听母亲讲历史故事那是一种享受。她的那些故事主要是在戏台上看到的(母亲看的戏很多),再加上人们的议论和口口相传,演义的成份很大却又合情合理。
比如讲汉朝韩信的故事,母亲从戏剧《斩韩信》开始,讲完剧情然后进行拓展,讲韩信年轻时杀掉了“陈仓女”的亲人,当吕后要斩杀他时,韩信自恃功高,说什么汉朝的刀剑上件件都留有他“韩信”的名字,结果后宫出来个“陈仓女”,手拿一把菜刀说:这把刀上没有你韩信的大名。结果就是这个“陈仓女”,奉吕后之命,用菜刀结束了大汉功臣韩信的性命。故事虽然离奇,但也似乎不乏真实。
母亲的历史故事讲得很完美,也讲得很生动。比如讲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的故事,重点讲了介子推《割股奉君》一一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公子重耳充饥。但重耳回国当上国君后立即脱掉旧袍换上新袍(这本无可厚非),介子推推想一一这个人见新忘旧一一不可交。于是背上老母上了绵山,最后母子二人怀抱大树,被活活烧死在大树下。这个故事听得我既痛心又愤怒不已!甚至握紧了小拳头,大有为介子推伸张正义之势。
可能是“见多识广”的缘故吧?有很多故事母亲是触景生情,随口就来。比如说“鹦鹉学舌”,当时有人说谁家养了一只鹦鹉,话说的如何如何好。又有人说鹦鹉说话没有“八哥”巧,母亲便说:“八哥嘴虽巧,但说话过不了东潼关”。于是母亲便讲了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说是新莽时期,刘秀被王莽的军队打败逃跑时,曾卧伏在新犁过地的垅沟里。有一只伶牙俐齿的八哥在树枝上喊“刘秀在犁沟,刘秀在犁沟”!幸亏追兵未能听到而刘秀也幸免于难。后来刘秀当了皇帝,便一言九鼎地说了一句“八哥嘴再巧,也说不过东潼关”。这个传说的真伪无从得知,但故事从接地气的母亲嘴里说出来,倒是饶有趣味的。
母亲讲戏剧故事更是妙趣横生。故事里的那些舞台人物无一不放射着时代的光彩。
对于历史剧巜金沙滩》中忠君爱国,光照千秋的老将杨继业,以及《八义图》中见义勇为,忠心护主,含冤受屈的忠诚家臣程婴,母亲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对于《周仁回府》中为虎作伥,奉承拍马的奴才帮凶奉承东,巜清风亭》中忘恩负义,终遭报应的逆子张继保,她深恶痛绝,嗤之以鼻。她为《铡美案》中铁面无私,法不容情的包公拍手叫好。更为“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的冤案而愤愤不平。悲情剧《五典坡》中的王宝训,忠于爱情,节义双全,被她推为范儿。神话剧《白蛇传》中坚贞执着,美丽纯洁的白素贞,被她视为知己……
由于爱乌及屋,她甚至对那些演技精湛,德艺双馨的演员如李正敏、肖若兰、王玉琴、郭明霞、余巧云、陈妙华等的表演剧目及演艺经历都了如指掌,并能娓娓道来。
大字不识的母亲为什么能讲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戏剧知识?这个答案我后来才知道。原来我的外婆是戏迷,外爷也是戏迷。母亲从小就生长在一个戏迷家庭,加上母亲记忆力超人,自然也就成了“小戏迷”。在那生产力低下,文化生活贫乏的旧时代,读书识字那是有钱人家的专享。处于底层的穷苦人家,其实是靠看社戏等方式来了解并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不是吗?
据母亲说,她的那些故事主要是外婆讲的。外婆还说,那时候一到农闲季节,周围村子过庙会,演社戏的就特别多,尤其是我们簸掌村,人称”三村四堡二十四庙”。庙多神多,一到二三月间农闲时节,这个庙上过庙会,那个庙上演社戏,香火旺盛,热闹非凡。周围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赶趟儿来簸掌看戏……。每当母亲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会本能地以自己作为一个“簸掌人”而自豪。更为没有一个“簸掌人”能够恢复“二十四庙”古迹而深感遗憾!
(二)
母亲不但故事讲得形象生动,有声有色,而她自身的经历也可谓跌宕起伏,甚为精彩。
母亲从小听着外婆的故事长大,长大后又酷爱看戏,听戏和评戏。在婚后的生活里,她往往是以戏剧人物,特别是历史上的名人形象为楷模的。她为人处事正直无私,慈善为怀。初解放时,整个农村社会经济落后,穷人很多,而我的家庭由于父亲有门手艺(泥水匠),故家庭经济壮况稍稍宽裕。于是当邻居谁家有困难时,母亲总是慷慨解囊,施以援手,决不小气和吝啬。有时乞丐上门乞讨,无论家中的食物多还是少,母亲都能根据实际情况,或给讨饭人两个馍馍,或者是一碗米,两碗面,绝没有不施舍的时候。
记得外婆家的邻居刘XX,中年丧妻,膝下三个儿子,父子四人艰难度日,生活十分困难。母亲每次回到娘家,都要带去一些衣物如鞋,棉衣棉裤等,有大人穿的,也有小孩穿的。连续几年都是如此,悉心照顾,从不间断,感动的那家人热泪盈眶,连连道谢不绝……
母亲生育有我和弟弟及妹妹五人,四子一女。由于父亲常年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很少赋休在家,故培养良好习惯,教育子女成材就成了母亲的艰巨任务。而母亲在这方面倒也轻车熟路,自有她的独到之处。虽未能使子女成就大事,但却做到了人尽其才,随遇而安。
母亲留给儿女们的最后一张照片
母亲对我们兄弟妹五人要求严格却从不动粗。她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她教育子女注重言传身教。任何事情她都是先讲清楚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然后进行示范。做着做着她就走了,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空间。让我们从学习到实习,再到熟练干活,于是投身其中,最后成为行家里手。
非但如此,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方面,母亲更是“绝”。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在家里各忙各的事,一到下雨天,巴不得睡个好觉,于是长睡不起。这可不行,早起的母亲打扫完屋子,烧好水,泡好茶,把我们一一叫醒。待到大家都洗嗽完毕,出了房子,喝口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各行方便。按她老人家的话说,要“天天防客,夜夜防贼”。即使下雨天也保不准有客人来,如果来了客人,全家人趟下一大片,成何体统!如若果真无事,穿好衣服回房睡觉自然可以。
母亲对亲人,爱;对子女,严;对朋友,热情。她心里装着无数人,却常常忽略了她自己。
应该说说“扶危难于既倒”中的母亲了。“天崩地裂”的一九七四年农历三月六日,家庭的中流砥柱,还未到“知天命”之年的父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而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母亲,则遭遇了她此生最大的灾难,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
面对父亲临终前不忍直视的眼神和五个均未成家的孩子,母亲没有撕心裂肺的哀号,没有怨天尤人的哭诉,有的是坚强的面对和无声的抗争!
此时此刻的母亲非常冷静,冷静的令人窒息。她十分清楚自己眼下最该做的是什么。于是在忙完父亲的丧葬事宜之后,她首先和身为老大的我商量(我当时已当了民办工分教师,每天记12分工外加一个月七元钱的生活补贴)一一天塌了,地陷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我当时虽然已二十五岁,但从未独当一面处理过任何事情,只能唯母亲“马首是瞻”,听母亲安排就是了。
于是勉强捱过七七四十九天,祭拜过父亲亡灵,母亲便和我一起去了趟铜川,找到了父亲当年在六号信箱结识的朋友尚玉锡师傅。尚师傅热情帮忙买了一些木料,并亲自开车送了下来。木料送到后,母亲又去找父亲的关门第子,本村六组的吕光发,商量盖房的事情。吕光发又找来了五组的田生贵师傅,田师和父亲生前是很要好的朋友。在这些好心人以及亲戚和邻居的热情帮助下,父亲终其半生未能了却的心愿一一“半边厦子房”,在他去世一百多天后,在母亲手里完成了。这大概是母亲化“悲痛为力量”的杰作吧!
可能是使命感的驱使罢!为一家人生活所迫,母亲带着那个计划经济年代政府所发的生活必需品,全家人用来买布做衣服的专用凭证一一布票,和本村一位大嫂子,扒上去咸阳的煤车来到铁路工人生活区进行交易。那时候私下交易票证是要被禁止和没收的。好不容易找到了买主,一个二十来岁准备结婚需要用布的小伙子,说要买两丈布票。讲好了价钱,一尺布票六角钱,两丈布票十二元。小伙子拿出一张十元,一张五元的人民币交给母亲,正要给小伙子找零钱的时候,一个佩戴着红袖章的市场管理人员追了过来。母亲一看不好,拔腿就跑。跑脱后不久,母亲又折回身来,找那个小伙子交还多收的三元钱,而小伙子也正在寻找母亲,原来母亲由于数错而多给了小伙了七尺布票,两个人重新算账,最终小伙又补给了母亲一元二角钱,一场虚惊就此收场。好心人碰上好心人,彼此都伸出了大拇指。
还有一次,母亲还是和那个大嫂子到铜川火车站去卖鸡蛋。一个戴着压舌帽,操着外地口音的人买去了二十个鸡蛋。钱已经付了,一转眼那人又找了过来,说是刚才鸡蛋数错了,不够数。吵闹着又数一遍,怪了!真少了两个鸡蛋。正在母亲十分尴尬的时候,不承想那个人一不小心,一个鸡蛋从袖筒里掉了下来,摔了个稀巴烂。恍然大悟的母亲顿时怒了,指着那个不要脸的傢伙痛斥一顿,拧过头,转过身,扬长而去。
公道自在人心,人世百态,不一而足。讲完这些故事,母亲的脸上流露出难堪而又淡然的复杂表情,使人捉摸不透,难以理解。
(三)
人生四味,“酸甜苦辣”。在经历了人生难熬的苦难岁月之后,母亲终于开启了她的“幸福之旅”,开始享受天伦之乐了。
首先是我的女儿,她的长孙女的出生,给这个因贫穷而死气沉沉的家庭带来了无限活力。小孙女长的活泼可爱,使初为奶奶的母亲心花怒放,乐不可支。她抱上孙儿到学校去喂奶(因为儿子儿媳都在学校教书),到邻居家去串门,总是高兴的眉开眼笑,逢人就打招呼,主动与人攀谈,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在脸上而陶醉在心里。
其次是大开放带来了大发展,穷困潦倒的苦日子说变就变。在温饱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之后,我和母亲最为看重的弟妹们的婚姻大事,男已婚女已嫁,一切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母亲最现实的愿望,圆满实现,美梦成真,自然是十分满足,一身轻松了。
不几年,孙子孙女渐次出生,有的入学了,有的会走了,有的尚在襁褓,爱子疼孙的母亲虽然跑前跑后,忙的不亦乐乎,但心里甜滋滋的,乐开了花。随着五个孙子三个孙女的健康成长,年近花甲之年的母亲“人逢喜事”,精神倍增。面对着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孙子的“恶作剧”,常常使不耐其烦的奶奶忽尔“勃然大怒”,继尔又“温暖如春”。有时母亲手拎一根棍子,追的“惹祸”的孙子满世界跑,有时又心安理得地坐上孙子拉的架子车去“看女”,热热闹闹,心里比吃了蜂蜜还要舒坦。
这就是晚年的母亲,苦尽甘来,幸福满满。这就是母亲的晚年,惬意释然,快乐无边!
母亲晚年的幸福生活
和戏剧中的许多女主人公一样,晚年的母亲虽然普通,但也不乏“家国情怀”。她特别关注子女的“成家立业”,那是因为她毕竟大半生都在苦难中度过,故对改革开放的成果倍加珍惜。小儿子在西安买了房,她激动的彻夜难眠。大儿子因做生意而住房不足,仅仅盖了三间平房,她也高兴地“手舞足蹈”。女儿要盖新房了,她不仅尽其所能,鼎力相助,而且动员兄弟们互相集资,大家都伸出援手。二儿子三儿子盖房,他事必躬亲,亦步亦趋,寸步不离。她是子女事业的强力推手,心系每一个子女的点点滴滴。
她不但教育子女要兴家立业,奋发图强,更提醒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为了子女的幸福生活,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像春蚕一样无私奉献,更像老黄牛一样无怨无悔。她即使没有老杜那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凌云壮志,但也同样具备“以家为本”,尽职于家庭,服务于社会的赤子情怀。
既是文盲,又是智者,集古今劳动妇女美德于一身的母亲是平凡的。平凡的母亲那里知道,就在她不知疲倦,劳心费力,忙于子女“房屋建设”的时候,身体强健的她却因为“突然一跌”而落下病根。而当时子女们又都由于各种原因正处于极度困难时期,加上庸医的误诊和我从来都不愿认可的“宿命”,年届六十五岁的母亲,竟然于一九九八年农历九月初八日意外仙逝。天大的不幸突然降临,使手足无措的儿女和悲痛欲绝的孙儿无法接受而又无可奈何。使亲人们痛心疾首之余,不得不埋怨天道的不平,地道的不公!
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像母亲一样的中国劳动妇女,他们没有文化,却深明大义,心存梦想,纯洁坚贞,善良执着,与时俱进。用最原始的文化符号,传承着最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又以自身的生活实践,勇于探索,不懈努力,创造着新的传奇……
悠悠情思,千丝万缕,挥之不去,萦绕于心。此时此刻的我,多么想再听听母亲的故事!多么思念我那远在天国的母亲!
作者简介
傅彦荣,富平县流曲镇人,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经常写点短文小诗以自娱,磨磨笔头,乐在其中。有数篇文章在媒体平台发表,愿广交朋友,在品茶论道中获益,在谈笑风生中结缘。
来源:《陕西文谭》微信公众号
我们家的生日密码
作者:冯建国
一生中最关注你的生日的,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母亲。
一一题记
人生归宿不知何处,起点却都是从生日开始,任其轮回多少次都不会改变的。我们一生中过生日,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是父母亲给过,中年时是丈夫或妻子给过,老年时是儿女们给过。不过,每个人的生日只有到了特定的时候,才可以被称作为过寿,这个“过”字是祝贺的意思,所以也叫做祝寿。外国人如何祝寿我不大清楚,但中国人是有很多礼数与讲究的,比如家里长辈在世,小辈们就不能过;丈夫还健在的,妻子就不能过。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许多人家已经没有这些规矩了。
我大约从六七岁起,就记得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是奶奶的生日,两个姑姑和姑父都会来给奶奶祝寿,带的礼物是寿桃,就是那种桃形的馍馍。有时候姑姑会带上一盒点心,甚至是老字号福同惠的南式细点。寿宴前要举行一个仪式,就是给寿星拜寿,依照辈分次序给寿星磕头。寿饭一般是面条,母亲亲自和面擀面煮面,叫做长寿面,吃饭时每人要给寿星夹一筷子,夹一根也行,叫做添寿。奶奶生于一八九一年,属兔,逝世于一九八O年,屈指一算,过了九十个不同形式的生日。
父亲是在奶奶去世后才开始过寿的。父亲生于一九二一年,属鸡,与中国同龄。父亲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十八日,正处于三暑天气。由于奶奶的高寿,父亲开始过寿时已经是花甲之人了,所以我们一生只给父亲举办过六次寿礼,一九八五年,父亲在过完六十五个生日后撒手人寰。那一年我的长子三岁,次子还未出生,父亲心里留下许多遗憾。令父亲欣慰的是在他去世那一年,我的作品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算是送给父亲九泉路上的微薄礼物。
我这一生中,最大的惋惜是没有给母亲祝过寿。父亲去世后第二年,我们便筹划给母亲过寿。母亲却执意不肯,任我们说破嘴皮也无济于事,而且母亲从来不告诉我们她生日的具体日子。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了母亲的生日是正月初七,于是便开始了准备工作。不料被母亲发现后勃然大怒,并以离家出走相威胁,我们只好作罢。原来母亲的生日是传统中的人日,她自小认为这个日子硬,所以始终当作秘密,保留在自己的心底里密而不宣。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母亲活着,就永远会有一个人关注着你的生日。离开了父母亲,我们就像一棵断了根的蓬蒿,随风飘动着没有了定数。母亲在世时,每年到了我的生日时,她准会煮上一颗鸡蛋,如果我出门在外,她就会设法保存好,直到我回到她的身边吃了。一九九四年母亲猝然离去,距她的六十八岁生日不足一个月。从此我的生日也随之黯然神伤,那三年里我基本上是在眼含泪水、默默注视着父亲母亲的遗像度过的。
自己重新开始过生日,是在母亲逝世三年满后。母亲的忌日是腊月初二,孝满后二姐提议道,说是自父亲去世后,家里再没有过生日的快乐了,希望在我的生日时,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欢聚的机会,也是对父母亲最好的思念,这个提议得到了妻子的热烈响应。两个星期后,大家再次聚在一起,连外甥辈约三十余人,这一开始便延续了一十八年,不过只能算是过生日,直到六十花甲如期而至。按乡下的传统风情,人活六十古来稀,才可以名正言顺地过寿办寿宴。
现实中有许多人很忌讳过寿,因为在他们看来那是年老的象征。我却不这样认为,过生日是对父母亲最直接的思念。六十岁生日那年,我与妻悄然寄旅海南,原希冀远离尘世喧嚣繁华,品尝一下独处的滋味。那天清晨起来独步阳台,望远处群山雾岚缭绕,闻脚下鸡鸣犬吠之声,回忆生来走过的远山近水,一路风霜雪雨,有欢乐有悲伤,福祸皆往矣,唯父母影像久久不愿散去。正在沉默之时,不料远在故乡的老姐电话而至,一句“舍不得让姐吃一顿饭了”?让我顿时语噎,泪水夺眶而出。
十几年的生日聚餐一时取消,难免让众人们伤感,我也凝聚了满满的失落。这岂止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聚餐呢?那里面溶铸的是血缘,是亲情,是发自肺腑里最纯真的祝福。接下来儿子儿媳们、外甥甥女们,小孙子也都相继打来“生日快乐”的电话,又让我想起一大家子人举杯碰盏的热闹情景。今天却冷冷静静地,除了房间里跟来海南的孙女孙儿们的欢笑声,便是周围的鸡鸣犬吠,还有远近掩映的绿树与红花了。
不知什么时候,妻子领着若宜、若宣来到身边,默默地注视着我。就在我扭转身子的那一刻,孙女若宜捧着一把刚从门口采摘来的三角梅,与弟弟若宣一起说道:“祝爷爷生日快乐!”妻子也深情地说了一句:“这儿的天气真好,祝你心情愉快!”我接过来还带着露水香味的三角梅,忽然间想起来昨天的许诺,说好了要带他们去吃烤鱼的。于是我与妻子一道,牵起两双小手向鱼塘边上走去,温馨里披满一肩榕树影儿。
声明: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