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生土土生金八字(火生土土生金最合适的字)

陈情匿旧酒 2023-11-26 06:16:49 网友上传

巧记“五行”的“相生”关系,这样看,从此不会再遗忘

众所周知,“五行”指的是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而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则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简单来说,“五行”之间的关系有二,一是“相生”,一是“相克”。

​所谓“生”,就是“化生”、“产生”的意思;所谓“克”,就是“克制”、“制约”的意思。对于“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其实有不少的朋友也能张口就来,不过,当然也有朋友不甚明了,而且如果去死记硬背的话,又很容易忘掉,所以,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来聊一聊“五行”之间的关系,我想,等大家看完之后,对“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从此就一定不会再遗忘。

首先,我们先来说“相生”。由于“金木水火土”这个排序是我们最常见的叫法,所以我们姑且就从“金”开始吧。“金”,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各种各样的金属,或金、或银、或铜、或铁,等等,都可以,金属看似坚硬无比,可是,当它们遇到足够高的温度的话,它们就会熔化了,物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熔点”,金属一旦达到“熔点”,就会熔化成液体状态,而变成金水、铁水等,所以说,“金生水”。

“水”生什么呢?我们当然都知道这样的常识,就是无论是种庄稼,还是种花、种树,哪怕是种草,种上去之后,就一定要浇水,否则,种子就很难发芽,幼苗也很难生根,它们显然都离不开水,而“木”,指的就是这些花花草草,只有有了水,它们才能生长,也就是说,“水”能让“木”生长,即“水生木”。

“木”生什么呢?我们可以这样来记忆,“木”当然就是指“木头”、也是树枝、树叶、干草、庄稼的秸秆等等,总之,它们显然都是“柴火”,“木”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可以被点燃、可以取火,“钻木取火”的故事,人人皆知,所以说,“木”可以生“火”。

“火”生什么呢?我们上面已经说了,“木”可以生“火”,那么,等“木”烧尽了之后,会剩下什么呢?自然是“灰”,“灰”就是“灰土”,也就是“土”,我们常说,某某东西在一场大火之后就化作了灰烬,化作了焦土。大火过后,尽成焦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什么呢?我们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淘金”,“淘金”的本意指的就是指人们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泥土中的金沙淘洗、过滤出来,换句话说,“金”就隐藏在“土”中。另外,我们也常说地下埋着矿藏,所谓“地”,就是“土”,所谓“矿”就是“金”,“金”在“土”之中,所以“土生金”。

那么,“金”又生什么呢?呵呵,这就又回到了我们讨论的起点——“金生水”了。“五行”之间的“相生”,就是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个时候,我们再来记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是不是就容易得多了。

关于“五行”之间的“相生”问题,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吧,至于它们之间的“相克”,我们下篇文章再谈。亲爱的小伙伴们,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一起来留言讨论吧!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一个没啥文化的文化人!

上联: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何对下联?

上联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上联说的是五行相生,前后连贯,一气贯通。后一句的开头是前一句结束的字,且形成了封闭。如果以五行相克来对,是符合上面各种要求,但是五行字相同,所以不好对之。

要对下联,只好避开五行,另辟蹊径。试着对之吧。

对联一、

上联: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下联:甲克戊,戊克壬,壬克丙,丙克庚,庚克甲。

下联以十天干之间的相克来对。天干之间的相生相克,和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其实质上是一样的。本下联是十阳干之间的相克。十阴干之间的相克也可以对之。如下:

对联二、

上联: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下联:乙克己,己克癸,癸克丁,丁克辛,辛克乙。

对联三、

上联: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下联:比克财,财克印、印克食,食克官,官克比。

下联以十神之间的相生相克来对之。

以上三个对子均是从天干地支的五行相生相克之间的关系来对的,能不能从其他的角度、其他的素材来对呢?请赐教!

多元和合是中国文化的根本

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色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前三个字是讲仁爱,后三个字是尚和合,而“和合”的前提就是共生、共在。

首先,共生、共在是事物的本然。人类生活于世界之中,世界上除人类之外,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人类与各种事物的存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以至于不同人等,会对此有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认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态度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共生、共在的,因此也是并且应当是和处、和谐的。共生、共在是事物的本然,和处、和谐是事物的应然。本然是强调本来如此,应然是强调应当如此。

共生、共在的核心是“共”。“共生”是说多种因素,共同生成了某一具体事物,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多种因素共同生成的结果。从事物纵向发展过程来看,从事物自身的经历来看,事物的存在,是“共生”;从事物横向关系来看,从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来看,事物的存在,是“共在”。

“共生”强调事物的“既然”。“既”所突出的是事物的历时性、持续性、绵延性,是事物的生成、生长、发育。“共在”强调事物的“实然”。“实”所突出的是事物的实存性、已然性、关系性,是事物的现实状态,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

其次,共生、共在的基础是多元和合。多元和合是事物的根本,也是世界的根本。多元和合是世界大道。中国古人早就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均是多元和合的结果,认为构成世间事物的基本材料是“五行”。

《尚书·洪范》最先提出“五行”的观念,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并不只是构成事物的五种基本材料。在中国文化中,五行是一切事物的基础。五行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而是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也叫天次之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战国中期,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认为朝代的更替,大概遵循了五德更替的规则。《吕氏春秋·应同篇》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凡帝王者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和”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在中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甲骨文与金文均有“和”字,至西周末年,史伯第一次将“和”与多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和”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来加以论述。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儒家提倡“和为贵”。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与儒家突出和强调社会和谐不同,道家更强调事物本身的和谐。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和合而成的,万事万物的根本就是和,所以,“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三十三章)。和是事物的常态,能够懂得、把握事物的这种常态,就是明,就是明智。

“和”有和谐、和顺、和睦、和平、太和、中和等多重含义,如此多重含义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中国人对于“和”的追求、坚守,是一贯的、持续不断的。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并且这种差异在很长时期是很难消除的,甚至是不可能消除、也不该消除的。文化上的差异有时无法也不该以优劣而论。因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有不同的价值标准,由此也必然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胡适说:“东方文化的最大特色是知足,西洋的近代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不知足。”这种说法欠妥。中西文化最大的不同是:西方文化强调对立、对抗、斗争、雄强,中国文化强调共生、共在、和处、合作。在西方文化中,对立、对抗是事物的本然,斗争、雄强是事物的应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共生、共在是事物的本然,和处、合作是事物的应然。本然强调本来如此,应然强调应当如此。

在西方文化中,世间的一切都是对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党派与党派。由于是对立的,所以是对抗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对抗,所以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以有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对抗,有了阶级与党派之间的斗争。这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对立的结果不是共在,而是冲突,是斗争,是你死我活。

而在中国文化中,世间的一切并不是对立的,并不是由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如果说西方的二元对立强调的是同与异,那么,中国的阴阳圆融则强调通与容。更为重要的是,由阴阳而分化为五行。五行的最大特点是多,是多极、多元,多元并立,多元共在。世界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而不是由截然相反的两种因素构成的;任何一种事物也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而不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多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共生、共在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对抗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对于整个世界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

世界的本质是“和”,是和谐,不是对立;是和平,不是对抗。人类的理想是太和,是和平,是与他者和平共处,不是战争,不是战胜他者,不是征服他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也是我们应当持续坚守的文化信念和文化立场。多元并立、多元共在,而非一元独立、二元对立,才是世界的根本、事物的根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也最根本的思想与观念。

我们所谋求的是“和合”,是以“和”为基础的“合”,是通过“合”以达到“和”,是以和平、和睦为基础的合作,是通过合作以达成和平与和睦。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罗安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