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扎根理论)

几分真心 2023-07-05 20:51:53 互联网

“扎根理论”的起源、流派与一般性方法

这是 社科学术圈 推送的第1666篇文章

一、研究范式和扎根理论

毫无疑问,方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做研究的学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人类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正如迈尔斯所说:研究者要想为读者呈现一个确实可信的研究报告,就必须要向外界清楚阐述自己的研究倾向以及如何构建这个世界的外观,也就是研究方法。但笔者认为,迈尔斯在这里所说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研究设计,按照克罗蒂观点,一个完整的研究设计至少应该包括四个要素:认识论(哲学基础)、理论视角、方和具体研究方法。因而,如果要想更好地理解方,还必须要和本体论与认识论结合起来,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用“范式”来探讨这类问题更合适。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产生的研究方法、形成的研究范式也异常繁多,为了更好地展现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本文归纳了一些常用研究范式,如表1所示。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研究范式,其本体论、认识论与方也各不相同。本文所探讨的扎根理论,如果从价值取向与研究目的上来说,属于实证研究范式;从理论视角上来说,属于解释主义范式;从研究方法上来说,属于质性研究②;从研究形态上来说,属于经验研究范式;而从认识论(哲学基础)上来说,它又属于建构主义范畴。这也使它成为近年来在社会学领域内使用最为广泛,却又是误解最深的研究方之一。

然而,作为“当前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范式”和走在“质性研究革命的最前沿”的一种研究方,很多人对它既充满期待,又无所适从。因为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传统的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分歧;填补了宏大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的鸿沟。但同时,扎根理论又是一个充满争议、开放包容与不断发展的新兴研究方法。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扎根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本质与内涵、思路与方法、争议与反思等角度来系统梳理扎根理论的理论体系,并结合其在工作场所学习中的相关实例,探讨它的具体应用,以期进一步丰富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理论,拓展相关研究方法。

二、扎根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方是人们认识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它和人们所持的本体论与认识论是分不开的,因此,有什么样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就会有什么类型的方。长期以来,人们受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较深,以孔德、涂尔干和大卫•休谟等人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与自然界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且这些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发现。正是因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用量化研究来分析各类社会现象,并试图通过控制样本的选取以发现超越个体特征,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与可验证性的一般规律。

对于实证主义来说,他们要求研究者利用标准的技术与程序、可复制的研究设计去发现或验证客观的知识,而拒绝通过意义解释或直觉所产生的认知,从而也就激发了对质性研究科学价值的争论。他们认为,质性研究是一种印象式的、轶闻式的、非系统的以及带有研究者主观偏见的,在研究过程方面缺乏可重复性,在研究成果方面局限于地域性,缺乏普遍性与可验证性。

不可否认,传统的质性研究本身确实存在很多局限性,这也是扎根理论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到20世纪中叶,量化研究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1)过于强调样本代表性而缺乏对问题的深度研究;(2)对复杂、动态的人文社科现象无法采用统计、测量等量化方法进行研究;(3)通过验证基于现有理论提出的假设,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现有理论变得更为精致化,却无法发现新理论等。

正是因为传统的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于是有很多学者就试图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一种是将量化研究中的某些方法(如,资料分析的方式)引入质性研究中;另一种是将质性研究中的某些方法(如,资料搜集的方式)引人量化研究中。而扎根理论就属于前者,在质性研究中引人了量化分析方法,试图克服量化研究中深度不够、效度不高与质性研究中程序缺乏规范、信度较差的一对矛盾。

20个世纪60年代,美国人格拉泽和施特劳斯通过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研究中,总结出了一套质性研究方法,并于1967年共同出版了《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一书,它标志扎根理论的诞生。其中,Strauss来自具有悠久质性研究传统的芝加哥大学,将芝加哥学派的实用主义与符号互动论思想注入扎根理论研究中。在Strauss看来,社会科学研究要深入真实世界,需要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需要在问题解决中获取知识,反对通过抽象的逻辑推理建构理论,提倡建构与日常生活经验问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层理论,而不是空洞的宏大理论或仅仅局限于经验研究。而Glaser则深受哥伦比亚大学量化研究权威拉扎斯菲尔德的影响,将量化分析的方法融入到扎根理论研究中,使得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具有可追溯性,研究程序具有可重复性,研究结论具有可验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之间的分歧,树立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典范,并最终使得扎根理论成为完整的方体系。

三、扎根理论的不同流派之争

毫无疑问,Glaser与Strauss开创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其科学性、严谨性、有效性与合法性受到众多学者的追捧并被应用于不同学科领域。这些不同领域的学者由于其学科背景、研究范式以及研究问题的差异,使得扎根理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很多分歧与演化。尤其是在1990年Strauss又和科尔宾合著《质性研究基础:扎根理论程序与技术》一书,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影响极为广泛。在这本著作中,Strauss和Corbin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将扎根理论程序化,他们在1967年原始版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如,“维度化”、“主轴编码”和“典范模型”等。因此,后人为了区分两种不同版本的扎根理论,将1967年的版本称为“经典扎根理论”,而将Strauss和Corbin在1990年提出的版本称为“程序化扎根理论”。

需要强调的是,Glaser极力反对Strauss将扎根理论程序化,认为Strauss这样做是违背了扎根理论的基本精神——不先入为主的构想问题、提出概念、范畴或假设来强制选择资料和形成理论。在Glaser看来,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不是研究者自己确定的研究问题,而是研究对象所面临的问题,研究者在深入田野工作之前是没有具体研究问题,所有的研究问题、概念及范畴都是随着研究的进展而自然涌现的。而Strauss的程序化版本实际上是在研究之前研究者就有了一个相对完整概念,所谓的“典范矩阵”与“主轴编码”不过是一个生硬促成、事先臆想的概念化描述,是将现有资料填充到预设框架中的过程。为此,Glaser特别在1992年出版《扎根理论的分析基础:自然呈现与生硬促成》一书中,针对Strauss和Corbin的程序化扎根理论进行批判与回应。

除此以外,英国人卡麦兹在吸收Glaser和Strauss思想后将建构主义理念与方法融入扎根理论中,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与著作,如《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扎根理论》、《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等,由此,也被认定为“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代表。

在Charmaz看来,所有方都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对世界的理解是一种解释性的,所谓的“真理”与“理论”都具有临时性特征,理论不是被发现的,也不是独立于研究者而存在与数据中,任何理论提供的都是对被研究世界的一种解释性图象,而不是真实面貌。扎根理论也不例外,只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方,人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过程,也是人类与外部世界互动与建构的过程。正因为建构主义思想的引入,使得扎根理论摆脱了实证主义约束,成为一种更具有前瞻性、细致性与反思性的质性研究方法。

为了使读者更清晰的理解这三种版本扎根理论之间的异同,我们从哲学基础、理论视角、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等角度将其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

四、扎根理论的核心思想

综上,我们对扎根理论的背景及起源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究竟什么是扎根理论?我们认为,很难用一句话来定义,但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不同角度来界定:从基本表现形式上来看,扎根理论是一套系统的数据搜集及分析的方法和准则;从基本逻辑上来看,扎根理论强调从经验数据中建构理论;从基本方法上来看,扎根理论采用一种生成性的归纳法从原始数据中不断提炼核心概念与范畴;从基本特点上来看,扎根理论强调理论扎根于经验数据,但最终建构的理论不应仅局限于其经验性。具体来说,其核心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理论来源于数据

Glaser认为,“一切皆为数据(All is data)”,包括访谈、反思、文本、文献、观察、问卷、备忘录等,都可以作为扎根理论原始数据,并通过对原始数据的系统分析与逐步归纳,最终要在经验事实基础上抽象出理论,以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理论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并且,扎根理论强调理论应该具有可追溯性,即所有建构的理论都应该可以追溯到原始数据;反之,所有数据都指向最终理论。

(二)强调研究者要保持“理论敏感性\"

所谓“理论敏感性”是指研究者具有洞察数据所蕴含内在意义的能力,面对经验数据,研究者有能力赋予其一定意义并将其概念化的能力,这也是从原始经验数据中建构理论的基础。对扎根理论来说,其宗旨不是描述一^种现象或验证一^种理论,而是要建构一种新的理论,因为理论永远要比纯粹的描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

(三)强调理论建构是一种不断比较、连续抽象的过程

不断比较与连续抽象是扎根理论数据分析中的最基本方法,甚至早期的扎根理论就被称为“不断比较的方法”。即通过不断抽象以实现数据的概念化与简约化;通过不断比较则提炼出核心概念与范畴,最后在分析概念与概念、概念与范畴以及范畴与范畴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绘制概念关系图,此关系图也是建构实质性理论的基础。需要强调的是,扎根理论不同于一般的质性研究方法先集中收集数据,然后再具体分析数据。扎根理论研究中数据收集与分析是交替进行的,即每次获得数据后要及时分析,分析获得概念或范畴不仅要和已有的概念与范畴进行比较,而且要成为指导下一步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的基础,如图1所示。

(四)强调目的性抽样、开放性抽样与理论抽样的相结合原则

目的性抽样多发生在扎根理论研究的第一阶段,对扎根理论而言,研究者进入研究之前是没有具体研究问题的,只要带着对某一领域或某一现象的兴趣与好奇心进入研究活动即可。因为,扎根理论研究的最终问题应该是研究对象所面临的问题,而研究对象所关注的问题与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问题往往不一致,这也就是Glaser所说的:真相往往比虚构来的意外。所谓“目的性抽样”就是为了确定具体研究问题,研究者带着好奇心进入田野工作后要选择足够典型的样本并进行初步的研究,以确定具体研究问题。而开放性抽样与开放性编码有关,其特点是对样本的选择不做任何明确规定,尽量找到有研究潜力的样本,收集的数据越多越好。理论抽样则是以已经证实与形成中的理论具有相关性的概念为基础所做的抽样,目的是为进一步发展与建构实质理论收集相关数据。

此外,在Strauss的程序化版本中还出现关系及歧异性抽样以及区别性抽样等概念,其中关系性抽样是与主轴编码有关;而主轴编码是在开放性编码之后,研究者藉借一种典范模型——就是藉所分析现象的条件、脉络、行动/互动的策略和结果——把各概念与概念、概念与范畴以及范畴与范畴之间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资料的重新组合过程。而关系性抽样的目的就在于发现并验证以上不同概念与范畴间关联性。区别性抽样则与选择性编码有关,选择性编码是指通过比较的方法确定一个能统领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分析与验证它与其他范畴之间关系,并补充尚未完全发展齐全的范畴的过程。因此,区别性抽样的目标明确,研究者通过精心选择所要抽样的人及事,以便收集相关数据来有效地验证不同概念与范畴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补充未发展成熟的范畴。

(五)灵活地运用文献

传统的研究通常是通过文献分析确定研究问题、提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收集数据,验证相关假设。而在扎根理论中,对于如何研究文献、研究什么文献、什么时候研究文献、研究文献的目的等相关问题,一直是存在争议的。Glaser强调,研究者在进入研究之前不应预设框架,不带任何固有观点,以一颗“纯洁无知”的心灵进入研究,真正通过层层编码从原始数据中发现理论。因而,文献研究应该放在实质性理论建构完成以后,否则,研究者思维就会受到前人研究的影响。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观点,导致将现有文献中的理论套在自己资料上或将自己的资料本能地向文献理论里填充,这与扎根理论所强调的“一切理论皆来源于数据”的思想相违背。

但布鲁默、戴伊、莱德尔甚至Strauss也认为,扎根理论研究者在着手研究之前都有业已存在的生活和知识,Glaser强调避免“先入为主”的观点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中将研究者看作一块“白板”是过于理想化。因此,Charmaz认为Glaser提出了一个有问题但又很有价值的观点,文献研究延迟到数据分析以后应该是一种思想,而不应该成为一种标准化公式或铁律。提前做文献研究与受到现有文献理论束缚是两回事,关键是研究者在做文献研究时要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而不应该受固有思维的影响。

在扎根理论研究中,文献研究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研究人员的理论敏感度;(2)作为一种二手数据;(3)与实质性理论进行比较,将其上升为形式理论;(4)将实质性研究成果回嵌入现有理论体系中,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五、扎根理论的程序及方法

相较于其他质性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有一个相对规范研究流程,与Strauss将这种流程进行了结构化与程序化不同,Charmaz认为,流程应该是原则性的指导方案,而不应该成为一种“公式”或“处方”。研究者使用扎根理论的准则,就像使用什么东西都可以容纳的容器一样,至于如何容纳?容纳什么东西与研究的内容、研究者本人有关,这些都不是中立的。因而,我们认为,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应该是一个逻辑路径图,而不应该是一份格式化的处方图。具体来说,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如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2呈现的是一个线性过程,但实际研究过程应是一个不断往返、螺旋进展的过程。下面,我们结合宝钢梅山公司工作场所行动学习的案例,来具体阐述扎根理论的应用过程。

(一)产生研究问题

这是研究活动的开始,这一阶段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问题:第一,研究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第二,如何聚焦具体研究问题?前文已阐述,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研究对象所要关注的问题而不是研究者本人所关注的问题。而如何获得研究问题,按照Glaser的观点是研究者带着对某一现象的好奇心进入具体研究情境,通过目的性抽样,继而对样本进行访谈以获取研究对象关注的问题。

在扎根理论研究中,研究问题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聚焦的,不是在研究之前就事先确定好的,它是对研究现象的行动与过程的一种探索与提炼。如,在宝钢行动学习案例中,我们最初只是想研究学习变革,探究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通过实践调研后,对行动学习与项目学习产生了兴趣;随后通过目的抽样,初步确定访谈样本,使得研究兴趣逐步形成研究问题:(1)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心理与行为过程是什么?(3)如何构建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受文章篇幅限制,本文仅以第一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二)数据的收集

收集相关研究数据的方法很多,但在扎根理论中需要特别强调两点内容:

(1)什么是数据?Glaser认为,研究者所能够获得的与其研究题目相关的一切东西都可以作为数据。但是数据性质、与研究问题的关联度以及解释力度是不同的,除此以外,研究者对数据的识别、记录与使用也是与某种特定目标相关,并受研究者的主体性以及社会历史环境影响。

(2)如何获取数据?这里又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数据收集的方法。前文说过扎根理论研究程序就像一个大容器,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的具体方法,但是对这些方法的选择则不是随意的。在扎根理论研究中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每次收集的数据经过分析后会产生新的研究问题,这些新的研究问题会引导研究者形成新的数据收集方法。因而,在扎根理论研究中,数据收集的方随着研究的过程不断变化的。二是数据的质量。毫无疑问,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质量与信度,而数据的质量又受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方面,与数据的深度与广度有关,也就是说所收集的数据是否足够丰富?是否能够给所研究的问题一个完整的图景?另一方面,与研究者的视角有关,好的质性研究方法意味着要进入研究对象的世界,以研究对象的视角去看他们的世界,去理解他们的观点与行为,即“尊重你的研究对象”。

(三)数据分析(实质性编码Substantive coding)

扎根理论中的数据分析,即为实质性编码的过程。而编码不仅是一个对数据的概念化与抽象化以撷取议题(Themes)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众多松散概念中发展出描述性的实质性理论架构(Descript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的过程。因此,一个严谨的编码过程会产生“好”的科学,通过编码,研究者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建构一个接近实际世界、内容丰富、统合完整、具有解释力的理论。但需要强调的是,不同流派的扎根理论对数据编码的过程也不尽相同,Glaser将数据的编码分为实质性编码与理论编码,其中实质性编码又分为开放性编码与选择性编码。而Strauss和Corbin的程序化扎根理论,则将编码分为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与选择性编码(如图3所示)。

其中开放性编码与经典扎根理论中的开放性编码性质一致,而主轴性编码则是程序化扎根理论中的引入的一个新概念,通过典范矩阵(如表3所示),将范畴与次范畴及概念连接起来的过程,从而实现丰富范畴与重新组合资料的过程。例如:“一个在运动中摔断腿的事件”的典范矩阵分析模型(如表4所示)。

此外,尽管经典扎根理论与程序化扎根理论中都有选择性编码概念,但两者的意义不尽相同:前者是提炼核心范畴的过程,而后者则是通过绘制范畴与范畴,范畴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图来建构实质性理论的过程。

Charmaz的建构主义思想则将研究者看作是研究工具本身,他认为,数据的获取过程比数据本身更重要,所有的数据分析技术都应该灵活应用,而不应该被固化。正是基于这种观点,研究者在宝钢梅山公司的行动学习案例中,将数据编码分为了实质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其中实质性编码又分为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如图3所示),力图将数据分析的严谨性与数据获取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由于数据较多无法完全呈现,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同层级编码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部分编码表进行说明:

首先,针对原始数据进行开放性编码,目的是将原始数据进行抽象化、概念化,可以采用逐行编码,也可以采用逐句编码,考虑到语义的完整,本案例中的编码是采用逐句编码的。鉴于数据来源广泛,为了便于分析,研究者根据来源不同将所有数据分为三类:且分别在各编码前标注字母“X”、“G”与“B”以示区别。并根据提炼程度不同,将开放性编码又分为:初始编码——标签化、初始概念化与核心概念化(如表5所示)。

接着,进行主轴性编码。将开放性编码获得的概念进行分类、比较,提炼出“主范畴”。最后,采用选择性编码,主要是分析不同主概念或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不断比较,挖掘能统领所有概念或范畴的“核心范畴”。这样整个编码就可以分为五级,如表6所示。通过逐步归纳提炼,最后获得核心范畴之一“个体动因”,该范畴共获得275个一级编码的支持,其中一级编码中多次出现重复编码,由此而判定该核心范畴已经达到理论饱和。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人员还获得了另外两个核心范畴:“团队动因”与“组织动因”。具体如表7、8所示。

(四)理论性编码(Theoretical coding)---建构理论

扎根理论的本质是建构新理论,理论编码的过程就是一个建构新理论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建构实质性理论的过程,即通过理论编码分析实质性编码中产生的概念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一个能够统领所有范畴与概念的核心范畴,绘制范畴及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图,最后利用图形、表格、假设或描述等方法呈现研究结论。二是建构形式理论过程,有学者认为,好的扎根理论不应仅仅停留在实质性理论阶段,研究者此时需要做大量的文献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实质理论,使其超越时空限制;另一方面,可以将扎根理论研究成果融入现有理论体系中,使研究具体继承性。在宝钢行动学习的案例中,研究者提供的结论仅限于实质理论建构,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行动学习案例所阐述的扎根理论程序是基于建构主义思想。我们认为,扎根理论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发展中的理论,采用什么样的编码技术以及几级编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者在方法应用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与认识论,因而,上文所介绍的编码名称及分级不局限于某一具体流派。

六、扎根理论的争议和反思

毫无疑问,作为质性研究方法的杰出代表,扎根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Glaser、Strauss、Crobin、Charmaz等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其体系日臻完善,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也正是因为来自众多不同领域学者的加入,使得扎根理论研究逐步偏离原始的实证路线,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由此而产生的误解与争议也变得越来越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发现”与“建构”的争议

理论究竟是发现的还是建构的?这一问题饱受争议,Glaser更多的强调理论是发现的,它客观存在于数据中,通过对数据的层层分解而自然呈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应该保持一种价值无涉的中立立场。而建构主义者则将“参与”、“对话”、“移情”与“共同建构”等思想引入扎根理论研究中,强调质性研究是一种“价值介入”的研究方式,社会研究不可能完全排除主体的旨趣,对现象的接受、选择、描述和综合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统计学是一种理论而非一种方法。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扎根理论中的数据与理论都不是被发现的,是通过研究者过去和现在的参与,以及与被研究对象的互动共同建构的。

(二)“描述”与“解释”的争议

这是一对很复杂的问题,众所周知,质性研究强调对现象进行“深度描述”,但是一项高质量的质性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简单描述上,而应该通过对细节的描述呈现现象本质与文化的内涵;进而对数据中隐含的主题、范畴、概念、特征及模式进行分析,将其系统、有序的呈现出来,也就是提炼出本土化的理论线索;最后还要对数据的意义进行解释,实现与前人理论进行对话。而扎根理论就是一种超越描述性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它将传统质性研究带入解释性理论框架领域,实现对研究对象的抽象性与概念性的理解。

(三)“规范”与“灵活”的争议

扎根理论以其严格的编码、规范的流程而打破传统质性研究给人留下的主观性与非系统性的印象。然而,这种“规范”究竟应该成为一种理论还是一种方法却饱受争议。有学者认为,扎根理论不同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之处就在于将量化研究的思想引入质性研究中,这种规范性确保了扎根理论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应该坚决捍卫。而以Charmaz为代表的一些年轻学者则认为,扎根理论提供的程序、规范与流程,如,“样本选择”、“文献回顾”、“编码流程”、“数据分析”以及“理论建构”等都是一种指导性原则,而不应成为金科玉律的具体指令,需要研究者灵活使用。

(四)“实质”与“形式”的争议

扎根理论研究究竟要建构实质理论还是要建构形式理论,是为了解决一个普适性的问题还是要解决一个地域性的问题也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质性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从“一元”到“多元”;从“描述”到“解释”;从“论证理论”到“建构理论”;从“客观性”到“主体间性”;从“关注宏大理论”到“关注地域性知识”。而实质理论是基于具体数据,为解决具体实质领域中被限定的问题而建构的理论,因而,它应该成为扎根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扎根理论要突破传统质性研究局限性,研究的结论要克服地域性特点,建构的理论要具有普适性,实现的方式就是通过将实质性理论与现有文献进行比较研究,使其成为一个能涵盖不同实质领域的形式理论。

以上对扎根理论的历史、流派、核心观点、流程及争议进行了系统分析,然而,当我们再反思“什么是扎根理论”时,面对充分争议、包含误解的众多论述,能否对扎根理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

第一,扎根理论具有生成性建构的特点。当人们在思考什么是扎根理论时,可能会把它定义为:一套程序;一套灵活的指导方法或一种探究的具体逻辑。这种定义无疑把研究者置身于研究过程之外,实际上,扎根理论研究过程是一个开放性与生成性的过程,研究者是其研究内容的一部分,研究者通过对概念的不断生成性建构,既构成了扎根理论研究的过程,也产生了扎根理论研究的成果。这就告诉我们,扎根理论不是一套固定的程序,它的过程是生成性,它结果也是生成性的。

第二,“不断比较”与“研究者的参与”是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的两大核心。连续比较赋予扎根理论从浩瀚数据中提炼概念与范畴的能力,而比较生成的内容则与研究者世界观、立场与处境等有关,是研究者与实质领域进行对话的结果。传统质性研究很少关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原因在于很多质性研究者试图实现“客观性”的目标以期能在传统量化科学话语中获得一个合法地位,然而却忽视了研究者始终站在研究过程之中,而不是过程之上、之前或之外。

第三,扎根理论不是一套程序化数据分析工具。众所周知,扎根理论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于实际资料理论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因而,规范的数据分析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但很多初学者将扎根理论等同于数据分析工具,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数据分析程序化、简约化,这是不对的。首先,扎根理论不同于数据分析技术,它是一套较为完整的方,程序化的数据分析仅是其流程中的一部分;其次,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虽然强调规范化和程序化,但不应该被认定为是一套普适性、固化的、一成不变的流程,更不能将其简化为一种计算机软件技术。毕竟,科学研究不只是按照一定的流程、方法与步骤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还需要提出问题、建立关系、捕捉灵感、运用直觉与想象力,否则,研究的结论就成为描述现象层面的“行为”与“认知”,而看不到现象背后的“关系”与“生活世界”。

第四,扎根理论并非一定要建构形式理论。扎根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要建构理论,但是建构什么样的理论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扎根理论要把经验抽象到一般水平(形式理论);还有学者认为扎根理论要定位于社会的、历史的以及当地的特殊文化背景中,从建构一般抽象的理论转向具体的、特定的地域性知识(实质理论)。我们认为,扎根理论究竟建构什么样的理论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和具体研究目的有关,和研究过程也有关。所有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都应该来自于分析过程,是自然形成的,而不应该将其看作是一个确定的目标,以免将数据强行放到自己喜欢分析的类属中。

第五,扎根理论研究的多元评价。如何评价扎根理论?一项好的扎根理论应该具备那些标准?Glaser认为,一项好的扎根理论研究至少要具备:适合性、功能性、相关性以及可更变性;而Charmaz则强调可信性、原创性、共鸣以及可用性。尽管不同学者对研究结果评价标准的认知不尽相同,但都认同评价的标准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同角度的。

具体来说应包含以下几点:

(1)数据的解释力度与可信度问题。类似于量化研究中的信度与效度问题,包含研究者对研究背景与问题是否足够熟悉?数据是否足够说明研究者的判断?数据与论点及分析之间是否有很强逻辑关系等。

(2)研究的过程是否合适,因为理论是通过程序创造、阐述和验证。例如,如何选择起初的样本,用什么做选择的基础?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的范畴?哪些假设与概念或范畴间的关系紧密联系,建立和验证这些假设的基础何在?核心范畴是如何被选定的,这个选择过程是突然的还是渐进的,困难还是容易,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做出最后的分析决定等等。

(3)判断研究结果的经验性基础。即研究的结论与经验数据之间关系,如,结论中的概念与范畴是如何产生的,是否经过相应的编码程序,还是凭空产生的?理论中的概念之间是否有系统性的关联性,这些联系是否也扎根于资料,并通过系统的分析程序产生?对所研究的现象有重要影响的外部环境条件,是否纳入到了扎根理论的解释里?理论发现是否显著等。

七、结束语

对于什么是扎根理论,如何理解扎根理论,仍是一个开放性讨论,本文只是我们对扎根理论的部分理解以及对方的准则、视角及建议。扎根理论自1967年诞生以来,这种方法已经经历了很多变化与发展,有来自体系外的挑战,也有来自共同体内部的反思。严格的说,方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合之分。找到一种合适的研究方法,并为自己的选择提供一套合理辩护,正如艾文斯所说,任何研究都有被批判的可能,而你应该从自己的研究中获得一种学术辩论的语言。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质化研究、管理学季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

社科学术圈

40万+社科学者关注

学术路上 · 与你同行

「71」21.0523什么是根?扎什么根?怎么扎根?

大家好,我是静仪,今天是2021年5月23日,是我挑战录制视频打卡1000天+写作第71天的时间,与大家一起分享主题是《什么是根?扎什么根?怎么扎根?》

昨晚锦未老师,看完我的文章之后就问了这三个问题,问的我一脸懵逼懵逼,过往只是表面的去理解扎根含义并没有更深沉的含义是什么?

什么是根?

在我看来根就是,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根,埋在土壤里面,慢慢的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把基础打打好了。

扎什么根?

其实就是通过做一件事情,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方向),一路往前走,虽然会很累,也会遇到困难挫折,但也要学会面对自己,在成年人里面没有“容易”二字,只是有人替自己前行中,比如小时候妈妈为了生活奔波,每天加班到很晚,就是为了我能够有书读,让自己的女儿更加的有出息,而不是一无是处。

比如做护士基础+实操更为重要,因为做护士一定要的是有一种救死扶伤的心态所在,病人需要护士以及医生。

挑战录制打卡1000天也是如此,每天3分钟+500字的总结,要通过看大量的书籍来,提升自己的内驱力。

群里聊天。

怎么扎根?

一个字:做,因为在扎根的路上只有做了才是唯一的答案,想是没用的,唯有去不断地做,探索发现自己有什么优势以及长处,并且做到极致为止。

未来的路很长,但学会享受过程,以及拿到结果更为重要。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基层年轻干部八字成长箴言

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林,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根系的向下,是自然的选择、生长的力量,是为了扎进土壤、汲取养分。欲有破竹之威,更需扎根之力,基层年轻干部要汲取种子“向下扎根”的力量,在基层的沃土上不断提升能力,汲取“水分”、补充“养分”,方能枝繁叶茂,“向上成林”。

向下扎根,叩问初心,厚植“一心为民”的情怀。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总书记强调过,“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而基层是我们党最接近群众的地方,作为基层干部,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年轻干部,要坚守“一心向党”的信仰,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培养对群众的真感情,更好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

向下扎根,笃行使命,永葆“一心干事”的本色。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时势造英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身逢盛世,要珍惜时代,珍惜机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里,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正是大有可为的好时候,应该大力弘扬实干精神,沉下身子、扎根基层,担当尽责,主动作为,扎扎实实干出一番造福人民的事业。把勤恳实干、埋头苦干作为干事创业的信条,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勤政为民上,做为民服务的“实干家”,在基层工作中书写出“诗和远方”。

向上生长,“百尺竿头思更进”,要敢想。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基层是可以圆梦的地方,基层的工作虽然冗杂,但基层的学问却有不少。基层是我们党执行各种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党和国家需要这样一群在基层努力工作、抛洒热血的干部。“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且行知”,在基层圆梦,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向上生长,“人生万事须自为”,要敢拼。“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新时代的青年要将知识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产物,将"坐而论道转化为“起而行之”,做行动上的践行者,不断提高“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能力,争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唯有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乘扶摇而越万仞。

向上生长,“领异标新二月花”,要敢闯。以“闯”的胆魄砥砺初心之志,在上下求索中勇毅前行。年轻干部要具备超越自我、超越先辈的意识,永葆推陈出新打破桎梏的勇气,以“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胆魄砥砺初心之志。“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自我完善、改革创新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在新的征程上,要走好“创新路”,不惧风雨险阻、不畏艰难困苦,永葆“上下求索”的闯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