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八字(黎明的八字命理)

风里有诗句 2023-10-31 04:49:30 网络

黎明与钢铁结缘、鞠躬尽瘁的一生

2022年12月26日,无疑是一个极为悲伤的日子,这一天,我们痛别了中国钢铁工业德高望重的老领导黎明。

黎明,是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原宝钢集团董事长,离休干部,业内人士尊敬地称他为“宝钢之父”。他是一名“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真正的人,先后在“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钢、钢铁行业最大的“三线”企业攀钢的建设劳卓著,后又主持领导了我国第一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钢厂宝钢的建设、生产和管理,其管理理念和战略思维至今仍是宝钢的珍贵遗产。

黎明的一生是与钢铁深度结缘的一生。1949年8月,黎明自北平(今北京)高级工业学校毕业后到鞍钢参加工作,历任机械处技术员、生产处调度科科长、生产处处长,一干就是20年。1968年6月调至攀钢,先后担任炼钢厂筹备组负责人、总工程师、党组副书记、经理,一干又是14年。1982年3月,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调任冶金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很快于次年兼任宝钢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宝钢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宝钢总厂厂长,自此开启了他长达15年的宝钢之路开创之履。在宝钢,他和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宝钢人解放思想,顽强拼搏,从国家投资搞一期建设到宝钢自筹资金进行三期建设,从“全盘引进”到独立自主发展,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克服无数困难,为宝钢进入世界500强、位列国际钢铁业第一方阵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巨星陨落,长歌当哭!这样一位拥有深远战略眼光、坚强意志、宽广胸襟、强烈改革意识的优秀企业家,“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的优秀人,离我们而去了,这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巨大损失。回望其辉煌灿烂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宝贵智慧结晶、精神财富。

坚守家国情怀,勇于担当。1985年,在宝钢一期工程投产之初,黎明就提出:“宝钢人不仅要管好一个宝钢,而且要为国家上交一个宝钢(利润),将来还要自主再造一个宝钢。”这个承诺一直激励和鞭策着宝钢人。黎明还经常拿国家投资300亿元建设宝钢激励自己、激励宝钢人,他曾说:“300亿元投资,不是让你生产大路货,是要让你生产国内生产不了的高端产品,用来替代进口。如果生产大路货,没必要建设宝钢。”“宝钢是全国人民的宝钢,全国每个人为宝钢一期建设分担了12.8元。”为此,他们誓要以出色的劳动成果回答党和全国人民对宝钢的殷切期望。

到了21世纪,“再造一个宝钢”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新一代宝钢人肩上。参加湛江钢铁项目建设的860多名普通员工和各级管理者,从繁华的大城市奔赴2000公里外的东山岛,有的一待就是10多年。他们“白加黑”“5+2”地奉献经验和智慧,硬是在一片原始滩涂上创建了一座代表21世纪先进技术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在他们身上,涌流着宝钢“85·9精神”(1985年9月15日,宝钢一号高炉成功点火,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特大型项目——宝钢的正式投产,因此被称为“85·9精神”)的基因和“钢铁强国”的伟大情怀。

重视改革与管理,敢于破局。1979年,攀钢的炼钢水平一度落后于炼铁。黎明经调查研究发现了“厂办社会”“车间办社会”的严重弊端,讨论决定大胆施行“手术”,把原来由厂矿和车间管理的社会服务性质的事业砍掉,拿到公司集中管理,大幅提高了社会化生产与科学管理的水平。这在当时是非常有远见的一次尝试。

这样的改革精神也延续到了宝钢。1985年,在宝钢投产前夕,有人问过黎明:“你作为总指挥、总厂厂长,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他想了想说:“与传统观念较量。”宝钢的决策建设经历了上马、下马再上马风波,经历了工程拖期等诸多阻碍,最终仍然提前十五天(1985年9月16日)胜利实现宝钢一号高炉出铁。投产后不久,港澳记者在上海宝钢参观访问时提问:“宝钢这么大的工程,建在上海滩这样的浮港上,有朝一日会不会滑入长江里?”黎明肯定地回答:“不会沉的!”他用科学、准确、令人信服的数字揭开了宝钢工程的地下之谜,令记者赞叹不已。

一期投产后,宝钢又义无反顾地迈出了体制改革的一步又一步,于1987年初步形成了以生产为中心,设备检修、生活后勤、教育培训、设计研究协同作战的专业化协作系统,俗称“四星捧月”体制。此后,宝钢一方面全面、完整地推行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如“集中一贯制管理”、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五制配套”(即以作业长制为中心,以计划值管理为目标,以设备点检定修制为重点,以标准化作业为准绳,以自主管理为基础)基层管理模式等;另一方面又根据国情、厂情实施管理措施,如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拿到总经理的工资系数,被评为技能专家的工人可享受局级待遇等,激发了宝钢人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也最终发展完善出了一套领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

重视科技与人才,善于创新。1984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为宝钢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黎明深刻领悟这一指示要求,并在宝钢的工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为此,他先后提出了“引进、消化、开发、创新”的“八字方针”、“要努力建好技术中心。不在科研工作上作出重大决策,将失去发展机遇而后悔莫及”“最终决定企业命运和前途的是科技、是人才”等观点。在黎明要求下,宝钢先后成立了钢铁研究所、技术中心,进行创新研究工作。为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宝钢推行了系列激励举措,包括内部高工评审制度、科研承包、设立科研奖励基金等,使得对宝钢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才享受到了很高的待遇。也正是在这样逐步完善的鼓励创新的体系下,宝钢三期工程国产化率超过了80%(一期、二期分别为12%、61%),同时逐步掌握了产品创新、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

在黎明看来,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为此,他高度重视行业和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1988年,在宝钢投产3周年之际召开的发展战略研讨会上,黎明强调,要正视自己与世界钢铁工业先进水平的差距,激励广大技术人员以宝钢技术进步为己任。同时,他也多次参加由共青团中央和冶金工业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冶金系统青工技术大赛”、到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调研,在行业呼吁加强人才建设,他提出占职工总数60%的青年职工是发展钢铁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教育、培训形式,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一代钢铁大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冶金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正是在他任职期间,宝钢涌现出了“焊神”曾乐、赵成顺等一大批榜样人物,为钢铁工业发展凝聚了人才。

高度重视用户,精益求精。宝钢投产伊始,黎明就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用户满意才是宝钢的最高标准”的理念,要求将尊重市场的意识贯彻到研发、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1992年,在国家决定不再执行钢材价格双轨制时,黎明并未“随波逐流”调高出厂价格,而是决定“1992年与宝钢签订的合同按照计划调拨价保持不变”,以损失2.7亿元货款赢得了宝钢的信誉、客户的信任。1994年,韩国一家客户对宝钢的产品提出了质量异议,黎明要求把客户的批评信全文刊登在《宝钢日报》上,以推动有关单位解决问题。客户看到这份报纸后,对宝钢增强了信心,以后看到宝钢产品确有明显改进,又增订了宝钢的产品。“公开曝光”这种加强和改善管理工作的做法,也深受宝钢广大职工的欢迎。1996年,上海大众因质量问题连续4个月没有订购宝钢的O5板,但宝钢个别领导对此不以为然。黎明愤然批示“这是宝钢建厂以来最大的事故”。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宝钢人开始把提高O5板质量作为决定企业生死攸关的重要任务来对待,终于在1996年底,上海大众重新订购了宝钢的O5板。至今,汽车板仍然是宝钢的拳头产品。

重视宣传与普法,站位高远。在1985年10月17日冶金部召开的《冶金报》宣传工作会议上,黎明要求《冶金报》继续进行改革,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指导性、战斗性、群众性和可读性,把《冶金报》办成既有行业特点又生动活泼的机关报。同时,他要求冶金企业各级领导,都来关心、支持和运用《冶金报》。各重点冶金企业明确要求按照黎明副部长讲话精神,把《冶金报》订阅到班组。这个时期,他在多个场合肯定了《冶金报》在传播信息、交流经验、报纸改革等方面的成绩,并经常在报纸发表署名文章。1986年5月21日,冶金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上海宝钢召开成立大会,黎明代表冶金部党组祝贺全国冶金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他希望冶金新闻工作者在部党组和各企业党委的领导下,真实、生动、及时地反映冶金战线改革中的新形势新面貌,努力把企业报办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同时,企业党委要加强对企业报的领导,应该给办报提供必要的条件,提高办报人员的素质。

此外,黎明还充分意识到,法律工作对于冶金企业的重要性,强调要加强普法宣传。1987年4月15日,黎明在司法部和冶金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冶金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说:“普法要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任务来进行,为中心任务服务。领导要作表率,加强对普法工作的具体指导。”他还指出,要用现代化手段开展普法教育。1987年5月,由冶金部政策研究室组织鞍钢、本钢、武钢、太钢、包钢、攀钢、马钢、重钢、唐钢、抚钢、上钢一厂、上钢三厂、上钢五厂、宝钢十九冶、宝钢二十冶等15家企业联合录制的我国第一部普法教育电视短剧系列片《发生在生活之中》拍摄完毕。黎明充分肯定了这一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

丹心映日月,风范励后人。黎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无比热爱、无比崇敬的钢铁事业,为宝钢、为冶金工业的发展孜孜不倦、鞠躬尽瘁地奋斗了数十载,令人敬仰。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让我们继续擎起新时代钢铁工业发展的旗帜,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开创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作者 | 记者 樊三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