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扇的分解教法(八字扇怎么摇)
《唐山城市发展史》 第26集 剪纸与地秧歌的民间艺术
(一)剪纸
民间剪纸是最普遍的一种民间传统美术形式,是一种最为流行的镂空民间艺术。它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叶、布帛、皮革等片状材料,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极广。它既可以作为实物赠人或出售,又可以用来点缀美好生活。在唐山,滦州剪纸作为中国北方民间剪纸的一个重要流派,最为著名。
1.艺术风格独特。滦州剪纸艺术手法极为生动自由,类似木刻中不规范的自由滚刀风格的剪法。其内部装饰纹样,采用多次对折剪出排列不规则的平行细纹,这种风格在关内其他地域是很少见的。滦州剪纸大多是把一张纸折叠几次,作者不假思索地一剪下来,一气呵成。大多不用刀刻,能充分体现其古朴、典雅、庄重、圆润、浑然天成的特点。当然,特别细小的图案也采用了刀刻,如一些“九莲灯”上的饰物,它与蔚县剪纸全用刀刻有根本区别。另外,滦州剪纸大多用单色纸剪,中间的装饰图案采用剜剪,这与其他地方染色、套色也有区别。
2.多民族文化艺术碰撞交融。滦州地处中原与东北连接的的交通要道,也是历史上军事政治大碰撞、民族群落大迁徙、经济贸易大流通、文化艺术大交流的走廊。从现有研究资料看,滦州剪纸中有相当一部分与东胡鲜卑、契丹文化中心地域的辽西剪纸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同时,明初大移民,特别是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地处京畿的滦州一带安置了大批山西以及南方的移民,这些移民又带来了独具特色的晋西北和南方纤巧秀逸的剪纸艺术。这样,滦州剪纸艺术既融汇了东北各少数民族的地域风情,又吸纳了西北高原和南国水乡的文化底蕴,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特征。
3.剪纸和皮影同出一源。滦州皮影人物砌末的雕刻、着色,正是对滦州剪纸技艺的发展。皮影、大鼓、评剧文艺“三枝花”产生于民间,又为劳动人民所喜爱。民间艺人将戏曲中人们喜爱和熟悉的人物形象和剧情场景,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做成不同式样的剪纸作品,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千家万户,从而使戏曲得以在更大的空间里流传。一幅戏曲剪纸就如同一出凝固的戏剧,在农家的村舍、炕头、窗户上进行着永不谢幕的演出。这一类剪纸艺术形象大胆神奇,风格浪漫,极富戏剧的动感、韵律和节奏,如贺林安的《仕女图》,活脱脱一幅“影人”形象。张廷善的《看皮影》《成兆才纪念馆》、周丹的《花为媒》都表现了剪纸与文艺“三枝花”的密切关系。滦州剪纸跨上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在技法上,滦州剪纸由剪到刻,再到剪刻结合,由单一色彩向多色剪刻发展,改变了以往单纯描摹、仿制的古板作法,实现了设计构思、剪刻技术和用料着色等多方面的创新,在艺术造型上形成了一系列夸张、变形、象征、示意等具体程式。
滦州剪纸
4.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剪纸的主体是劳动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她们把自己所爱、所恨、所思、所想都寄托在剪纸上。作品既有人类传承下来早期图腾崇拜,又有现实生活中的动植物图形,既有像“封猴(侯)拜象(相)”“五子登科”“金钟扣蝠”“龟鹤千秋”“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等美好吉祥祝福,又有一些像枕套、枕顶、兜肚、手帕、小孩袜头子、鞋、门帘等实用物件。
随着剪纸艺术的不断发展,其专业性越来越强。除家庭自刻(剪)自用外,出现了许多以商业经营为主的剪纸雕刻作坊。这样,在滦州城乡形成了家庭与作坊竞技、专业与业余同兴、普通家用作品与高端影戏造型共存的局面。
(二)地秧歌
冀东地秧歌历史悠久,从辽始,已经在冀东沃土上出现,到清代在民间广泛流传。
地秧歌是徒步在地上扭的一种秧歌,群众就叫秧歌。为了区别于高跷秧歌,故前边加上个“地”字。地秧歌因无大型道具,故不受场合的限制,在各种民间舞蹈中,它最机动灵活。
地秧歌有过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
过街秧歌是秧歌队在串街过巷行进时的舞蹈形式。它根据表演人数的多少和街道的宽窄,组成若干纵队前进,边走边舞,各类行当穿插在队伍中。过街秧歌的表演特点是动作节拍统一,组合动作简洁,舞蹈的幅度不大,扇花比较简单,舞步以走跳为主。
场子秧歌是秧歌队停下来打场时扭的秧歌。场子秧歌是秧歌队遇有店铺门市、住宅时,等主人备好点心、茶水摆上桌子后,便打圆场大扭一番。场子秧歌的表演特点是舞蹈动作复杂多变,场面调度有较完美的画面构图,展现人物的典型性格,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此系展示秧歌艺人水平高低的主要场所,颇受艺人的重视。
场子秧歌又分大场、中场、小场3种形式。
大场,俗称“跑套子”,表演人数多则百余人,少则数十人,由1~2个人领舞,众人尾随其后。领舞变化,众人随变。迁安等地晚上跑套子,秧歌角每人提灯一盏替代扇子,登高望之更是壮观有趣。大场秧歌虽无具体的故事情节及角色之分,但极讲究队形的变化和构图的统一与完整。跑套子的队形图案丰富多彩,有一字长蛇、二龙出水、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畜兴旺、七巧、八宝、九莲灯、十全十美、四面斗、八面风、六门、穿花、马蜂窝、大摆队、碾座、编花寨、剪子股、一笔葫芦、金銮殿等。音乐节奏往往由慢板开始,逐步过渡到欢快流畅的中板,进而发展到热情奔放的快板,将全舞推向高潮。
中场,俗称“平秧歌”,表演人数一般是五六人或十余人。虽无具体的故事情节,但要展现人物性格。场面调度虽不固定,但讲究造型,表演动作可即兴发挥。开场、结束均无固定程式,既适于地面表演,也可搬上舞台。
地秧歌小场表演
小场,俗称“小出子”,舞者一般3~5人,即一个妞,一个丑,一个㧟,有的把丑换成公子,基本规律是妞、丑(或公子)互逗,㧟或打散他们,或往一起撮合。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特定人物,有比较固定的场面调度和舞蹈构图,舞蹈多是固定表演与即兴发挥相结合。小场秧歌已具备或接近于表演作品的完整性,既适合在广场地面,也可在舞台上表演。
地秧歌的伴奏,一般是由两支唢呐(大杆喇叭)吹奏,同时伴以堂鼓、小钹。堂鼓可即兴加花击奏,小钹掌握节奏。
地秧歌之所以普及面广,是因为舞蹈没有固定程式,节拍也不卡死,只要有节奏就行,动作多为即兴,能够掌握几种扇花、手绢花和几种身段的人都可下场,当然,要扭到好处也确不容易,著名老艺人一下场就是满场好,无论是扇花、身段、眼神都非常有魅力。
地秧歌的表演行当分妞、丑、㧟、公子4个行当。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行当的主要扇花、团扇花、烟袋花、棒槌花及主要身段步法。
妞,在唐山秧歌中是少女或少妇一类的人物。主要扇花有八字扇、肩扇、胸扇、肘扇、头扇、推扇、拉扇、片扇、扑扇、转扇、奔月扇、五花扇、含羞扇、簸箕扇等,主要步法有别腿步、小跳步、云步、风流步,身段上有晃肩、摇肩、耸肩、转身、蹲身等。
丑,在唐山秧歌中是幽默滑稽角色。有文丑、武丑、罗帽丑之分。主要扇花有八字扇、肩扇、胸扇、顶扇、头扇、胯扇、绕头扇、背扇、晃扇、摇扇、风云扇、搭肩扇、平端扇、扑扇等,主要步法有踢跳步、蹲裆步、别腿步、云步、碎步、胯步、浪荡步等,身段有晃腰、转身、扒墙、窜跳和摇晃错拧等肩上动作。
㧟分文㧟和武㧟两种。在唐山秧歌中是诙谐幽默的老年妇女,文㧟手执长烟袋和团扇,不拿团扇的以手绢代替。团扇有转、拧、掏、控、扣、肩、腰、头等扇花,烟袋有转、砸、摆等烟袋花。主要步法有侧跟步、别腿步、云步、碎步、点步等,身段有翻身、跨腿、叉腰、亮相等,武㧟双手执棒槌,棒槌花有平花、立花、臂花、单双摆、螺旋花、击响花以及肩、腰、胯、背等部位棒花,还有出手腾空旋转棒等,有各种转身、亮相。
公子,在唐山秧歌中是脉脉含情而温文尔雅的书生。右手执扇,左手握长袍衣襟。扇花有抖、扛、抱、扑、扫、转等,步法有跺步、碎步、拴步、圆场步以及各种转身亮相等。在地秧歌中,公子扭法不及其他角色生动。
地秧歌地方色彩浓郁,活泼、朴实、欢快,群众基础深厚,适应于男女老少,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逢年过节通过开展秧歌活动,把广大群众吸引到街道或广场,起到忌赌倡乐的作用。各村镇的秧歌队有互相邀请到对方村镇表演的传统习惯,以联络感情和互惠交流、互相切磋,这也是地秧歌活动久传不衰的原因之一。
来源:唐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