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道德儿歌(八字道德儿歌有哪些)

伸手挽明月 2023-11-15 21:20:56 网络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人生八字歌

一至八岁正贪玩,一天到晚就喊娘,无忧无虑到处嚷,大家当作宝一样。

一十八青春正雄发,什么都不怕,吸收天地之精华,努力学习是当下,充实自己变强大。

二十八猛虎出山啦,找个恋人先成家,养子养女责任大,以后安心打天下。

三十八事业正开拔,搞的搞研发,各行各业求发达,做的做农家,吃喝拉撒全靠他。

四十八雄才大发财更发,成了名符其实的实业家,功业更伟大,朋友遍天下。

五十八智慧顶呱呱,单位集思广益思想家,总结经验的行家人生最大的赢家。

六十八赋闲回家四处旅游看天下,慢慢成了旅游家,道德理念更升华。

七十八不远爬,唱歌跳舞乐哈哈,带着孙子逛逛公园再回家。

八十八宅在家,少说话,回忆过去多强大,悠悠闲闲看着家。

九十八人在哪,不想动啊,准备行妆回老家。疑望天空哪个星星是我家。静等黑白无常召唤吧!

北京七日游,全家乐悠悠。

《道德经》的八字真言

东方既白 著

道家的文化和思想,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或许也正是因为与生俱来,所以尽管对我们如此重要,反而却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很多时候是感觉不到的。比如很多我们觉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其实并不值一提。而一些我们觉得,并不值一提的东西,却往往关系着我们的生命。

比如道家老子所言的“道”和“无为”,对中国历史上以及当代很多人来说,只要不是文盲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些零零星星的说法,但是你若让他们具体讲讲其中的含义,大多则支支吾吾,或者顾左右而言他,然而这其中的道理,确实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运用的,只是自己却茫然不知罢了,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道德真经

那么老子的《道德经》到底主张的是什么?道家思想的主张,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八个字,简简单单的八字真言:“道生万物,为而不争“,怎么理解这个八个字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解读一下。纵观《道德经》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在洋洋洒洒的五千余言《道德经》中,是有三个从前到后、一脉相承的、最基本的核心思想蕴含其中的,第一部分是讲“道“的基本规律和状态,第二个部分讲具体怎么做的问题,即怎么辩证地去”为“的问题,第三部分讲如何”善后“的问题,如何”为而不争“的问题。

那么,道的状态和规律,又是什么样的呢?老子说是这样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就是说也不见有什么外力去推动,反正道就那样周而复始的运行着,没有什么改变,也不会有丝毫懈怠。更神奇的是,这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囊括在道的里边,并且也跟着它一起,周而复始的循环。

因此,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大智慧,那就是生也不必欢,死也无须惧;荣也不要喜,辱也不用忧。我们来这世上一遭,只不过是道这个大循环里,其中的一个小循环而已,一切顺其自然就好。那“道“的主要作用和运行法则是什么呢?,或者说《道德经》的总体思想是什么呢,其实总结起来就八个字:“道生万物,为而不争”,或者断句为:“道生万物;为,而不争”和“道,生万物;为,而不争”更确切。

道生万物

比如《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然后接着继续讲“道”是什么样的?具有什么大概的特点和特征,然后讲“道”的主要作用就是“道生万物”,“生”世间所有的“生”,即常说的“生生不息”之功用,因此,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然后又开始讲怎么“生”的问题,“顺势而为”才能“生”,“无为而治”是“上德”,因此“无为有为”均要“为”,“为而不为”是统一,总体就是如何“顺势而为”、“顺势而生”的问题,而关于这个“为”的问题,其实是分两个部分进行的,一个是“道生万物”的时候,它是如何“为”的,二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如何统领万物“循道而生,循道而行”的问题,即人类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具体如何辩证去“为”的问题,意思就是说,人是遵循地而生存发展的,地是遵循天而发挥作用的,天是遵循道而变化运行的,道则是遵循自身的状态和规律,也就是自然而然。

圣人的境界,为而不争

最后就是如何正确“善后”的问题,其实老子说“为而不争”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要想不争,先想办法使自己达到“天道”的层次才行,即老子所推崇的已达巅峰的、无可争者的“圣人”层次。因此,老子所谓“为而不争”是分三个层次的,一是“不为只争”,二是“亦为亦争,不为不争”,三是“为而不争”,所以他才说“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因此,大家都说《道德经》是“帝王之术”,“圣人之学”,比如到了马云的层次,像许老板一样,为而不争,反而更好,因为他为的很大很广很深,即使不争,也比大部分人争的多了去啦,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和妄为了。

至此,我们从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这世间的好与坏、善与恶等等虽然是相互冲突,相互碰撞的。但这种冲突和碰撞,不是为了谁消灭谁,而是为了和谐共存。否则,就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一片死寂。那怎么办呢?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也就是说和气,是由阴气和阳气相互冲突,相互碰撞,最后达到一种”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相互交融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就是”一团和气“。

为而不争的三重境界

所以,从老子“道生万物,为,而不争“这三个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说道家的文化和思想,对我们中国人如此重要?就因为它如同阳光一样,让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能看得到光亮;如同空气一样,让我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世态,都能顺畅地呼吸,还能说:

可以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本来就应该是这样,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而已。

只不过就广义的“道“而言,老子区分了”天之道“和”人之道“,区分了自然之道和非自然之道。“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在“天之道“和”人之道“之间,”圣人“放弃了”人之道“,而选择了”天之道“。圣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所行的”道“是”天之道“,而不是”人之道“。”圣人“替天言道,替天行道。于是”圣人“是一个有”道“者。

天道利他,地道共赢,人道生存,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一般人想一直达到“道”的层次和境界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某一段时期或者某一件事情达到了,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背道而驰,所以伟人才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这也正是《尚书》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真正涵义所在。正所谓:“人心险恶莫测,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比如伟人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和老子思想当初把”圣人之学“作为其最高理想人物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因此,《道德经》就是一本教人如何”超凡入圣“的圣人之书,作为道家的圣人之学,《道德经》虽然不同于儒家”人道“的君子之学和大人之学,但它们都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理想的标杆。

这个理想的标杆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和老子道家的”圣人之学“,孔子儒家的” 君子之学 “、”大人之学“是一脉相承的,下一章我们就来讲讲中国人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文哲学内涵。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有为无为均是为,为而不争是至圣 ,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

摇摆手、背背驼、旋磨磨…这些旧日童谣,湖北老乡还记得几首?

湖广渔夫【民谣钩沉】专栏

摇摆手, 家家的走,

搭轮船, 下汉口,

买个粑粑接朋友。

家家,湖北方言指外婆。也有地方说为“嘎嘎”“嘎婆”。

粑粑,饼子之类的食品。

三岁的伢, 穿红鞋,

摇摇摆摆上学来,

先生先生不打我,

我回家吃口妈再来。

妈,方言指奶水。过去农村,有的小孩四五岁了,还吃母亲的奶水。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难忘的。中老年朋友,当您回忆快乐童年时,是不是会想起那些有趣的童谣与游戏?

渔夫生长在六七十年代,对小时候听过的、唱过的童谣,总是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近年来推广普通话,音像产品大普及,现在的少儿,是听着《拔萝卜》《两只老虎》、看着《小猪佩奇》长大的。城里如此,农村也是如此。

那些流传了数百年、滋润了一代一代儿童成长的民间童谣与游戏,正在断代,正在失传,着实令人惋惜!

儿童歌谣其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方言的特殊表达方式。这些童谣,只有用方言吟唱,才是那个节奏,那个韵律,那个味。

如伢,普通话读“牙ya,二声”,但湖北方言多说为“啊a,二声”(近似)。

童谣作为俗文学,真实,自然,有趣,也是一种特殊的儿童教育方式。在咏唱中,在游戏中,儿童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情感。

一、童谣里,有浓浓的骨肉亲情

部分童谣是大人带小孩玩时,大人哼唱、教唱。

《背背驼》

背背驼,

换酒喝。

酒冷了,

我不喝,

还是要我的背背驼。

父母把小孩背在后背上玩,湖北方言称“背背驼”,“背背驼”也指背着的小孩子、小宝宝。

《背背驼》这首童谣,把长辈对小宝宝的嗔爱、戏谑之情,体现得很充分,反映了天伦之乐。大人嫌宝宝调皮,假装说送出去卖了换酒喝。但最后还是舍不得,“要我的背背驼”。

外婆来了,带来了一个大粑粑。一群孩子围上来。外婆讲博爱,亲者疏、疏者亲,分给别人家的孩子一大块,分给自己的亲外孙一小块。孩童不能理解,怪外婆不疼自己,生闷气。于是妈妈唱一首童谣,给小宝宝出气玩。

《打巴掌》

打巴掌,

接家家(外婆),

家家怀里一个大粑粑。

人家的伢,一大块,

我的伢,一指嘎,

家家死了不哭她。

二、童谣反映儿童的天真与情感。

《好吃狗》

好吃狗,

不长肉,

瘦得皮子包骨头。

以前缺衣少食,孩子又多。小孩之间争抢食物很正常。抢输了,或父母偏心给少了,小孩童自然会生气,也嫉妒多吃多占的一方,于是唱一首《好吃狗》出出气,“你吃了白吃,还是那样瘦”。过去的孩子个个瘦,一方面营养不足,另一方面没学习负担,有时间到处玩、运动量大。不像现在,到处是“小胖墩”。《好吃狗》很有童趣。

骂雀子偷吃小麦的童谣:

麦黄雀,

黄肚皮,

吃了麦子要死的。

三、童谣与游戏融为一体,娱悦儿童身心。

每一种儿童游戏,都有相应的歌谣,小伙伴们一边玩,一边唱。

一种转圈圈的游戏,方言叫“旋磨磨”。几个小孩牵着手围成大圈,一个站在中间,旋转自己身体,直到头晕坚持不了,再换人。

《旋磨磨》

旋磨磨,

不搭(跌)倒,

把根筷子我插着。

旋磨磨,

不搭(跌)倒,

把块石头我压着。

有筷子支撑就不会跌倒?孩童天真烂漫呵!

捉迷藏游戏,方言称为“躲猫猫”,也有童谣:

躲猫的,

要躲好,

莫让猫猫看到了。

四、童谣反映了孩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雁》

雁——雁——,

排个八字我看一看。

今年接你吃现饭(剩饭),

明年接你吃白米饭,

后年接你吃红鸡蛋。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秋天,经常可看到大雁南飞(后来因生态恶化,少见大雁了)。上学路上,渔夫与孩伴们发现天上有雁群,就会一起朝天空高唱这首童谣。

雁群南飞,是不断变化队伍阵形的,有时排成一字,即并着齐飞,有时排成八字(人字),有头雁领飞。如果雁群当时是一字形,孩子们就唱“排八字”:“雁——雁——,排个八字我看一看”;如果是八字形,孩子们就唱“排一字”:“雁——雁——,排个一字我看一看”。唱“排八字”不久,雁群果然从“一字”变成了“八字”。“喔,变八字了!”孩童们以为是大雁听从了他们指挥,心里特别开心。

长大后渔夫看科普,明白雁群变阵是团队协作,节省体力。

《天螺螺》

天螺螺,

地螺螺,

你伸角我看,

我打鼓你看。

你要不伸角,

来生还是螺。

天螺螺,就是蜗牛。蜗牛有长长的触角,爬行时伸出头、伸出触角辨方向。但平时蜗牛的头和触角缩在壳内看不见。

孩童唱这首童谣是逗引蜗牛伸出双角。有时候,孩童一唱,蜗牛惊动,就真的伸出触角爬起来了。

《亮火虫》

亮火虫

亮过来

照着姆妈好衲鞋

亮火虫

亮过去,

照着伯伯好耕地。

方言说法,亮火虫即萤火虫,姆妈即妈妈,伯伯即爸爸。

夏天乘凉时,池塘边不时有萤火虫飞舞,孩童们就会唱起《亮火虫》。

《亮火虫》还有一种唱法:

亮火虫,

打灯笼,

夜夜来,

搭高台。

五、童谣帮助儿童长知识、明事理。

《小燕子》

小燕子,

不吃谷,

只在梁上做个屋。

此童谣告诉儿童,燕子是人类的好朋友。

《鸡子叫》

鸡子叫,

鸭子叫,

捡的钱呀,我不要。

——教育孩童,拾金不昧。

《糯米坨》

粘米坨,

糯米坨,

带回去,

接婆婆。

招呼砂子摁了牙,

婆婆婆婆慢点嚼。

——教育孩童,孝敬老人。

《人有脸》

人有脸,

树有皮,

狗子没脸添簸箕。

——教育孩童,讲羞耻。

同是湖北,各个地方的童谣,也有较大差异。如本文开头提到的《摇摆手》,“摇摆手,家家的走,搭轮船,下汉口,买个粑粑接朋友。”也有的地方唱为:

摇摆手,

嘎嘎屋里走,

不杀鸡,

有豆腐酒。

有一些小时候童谣,渔夫记不全了,欢迎头条网友补充。

三岁的伢,

会栽葱,

一栽栽到路当中。

……(谢谢补充)

月亮哥,跟我走,

走到南山卖笆篓,

巴篓巴,……(谢谢补充)

钩沉乡愁民俗,聚焦城乡融合,交流写作技巧

加“关注”,看湖广渔夫趣说杂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