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八字(宝钗的八个字)

谁为谁伤 2024-02-03 15:31:55 网友整理

《红楼梦》|宝玉宝钗的婚姻明明是悲剧,为何还叫“金玉良姻”?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这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关于自己与钗黛二人命运纠葛的一句判词。只要对《红楼梦》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金玉良姻”指的是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木石前盟”则指的是宝玉与黛玉的前世之盟延续到今生的还泪。

然而,根据弹幕始祖脂砚斋的剧透,宝玉和宝钗结婚后便出家当和尚去了,留下宝钗年纪轻轻独守空房守活寡。那么问题来了,这明明是一出婚姻悲剧,怎么能叫“金玉良姻”呢?这桩姻缘“良”在何处?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奇就奇在它独辟蹊径,抛弃了世俗小说的套路,这是作者在开篇第一回里就着重言明了的。因此,我们在读红楼的时候,也要抛弃我们读小说时的固有思维。比如“金玉良姻”,就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婚姻美满、白头偕老。

也就是说,这里的“金玉良姻”,指的不是世俗公认的彼此般配和美的姻缘,而是特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

宝钗为金,宝玉为玉,二人的结合,是彼此成就,这就是专属于他们的“金玉良姻”。

“金玉良姻”对宝玉的成就:帮助他完成历劫回归青埂峰。

很多读者对癞头和尚的行为表示不理解,他想度走黛玉和香菱,希望她们早早出世而去,同时,他却给了宝钗一句八字箴言,让她用婚姻的方式积极入世。

如此明显的区别对待,癞头和尚的用意何在?

其实很简单:黛玉和香菱都与宝玉一样,是来历劫的,唯独宝钗是来帮助人历劫的。

所以,宝钗在暗地里帮助了很多人,而她最终的目标,就是由顽石幻化而来的贾宝玉。

正因为贾宝玉的前世是顽石,因此他有着不同于人类的顽劣和古怪,“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听不进良言和劝导。

顽石在入世之前,就被规划了明确的历劫路:享受富贵繁华——悟禅——出家——悬崖撒手——回归青埂峰。

这个规划,早在第一回顽石要求入世之时,僧道二仙就进行了说明:

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有些乐事”,就是宝玉在贾府的繁华富贵;“不能永远依恃”则是指好梦易醒;“美中不足,好事多磨”说的是宝玉“富贵闲人”的生活总会有些许不尽如不人意;“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即宝玉所享受的一切渐渐失去,最终“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在悟禅中逐渐醒悟,重新回到青埂峰,安心做石头。

在这个过程中,宝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个作用,从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就开始了。

活在富贵场中的贾宝玉其实很无聊,身边的一切都是繁华盛景,能饱眼福,能打发无聊的时光,但却无法丰富内心世界。

正因为如此,宝钗只是念了一支热闹戏文里的《寄生草》,就让宝玉如获至宝,“喜得拍膝画圈,称赏不已”。

欢喜之余,这支曲子中的境界入了宝玉的心,才会结合现实生活“悟禅机”,开始意识到“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这是宝玉“由色悟空”的开始,

因为宝玉的前世是顽石,其思维和领悟力都不同于常人,所以他没办法像黛玉一样一点就通,马上就改变。要宝玉真正领悟到“万境归空”,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两部分,一是物质上的不断失去,即晴雯黛玉等女孩的离去;二是精神上的不断领悟,即宝钗的引导。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让宝玉这颗顽石完成历劫,悟空而去。

宝钗有“停机德”,读者容易把“停机德”理解为乐羊子妻对丈夫积极进取的规劝。这里的“停机德”,其实是有多重含义的。

宝钗是“山中高士”,兼具儒释道三家之长,其主要性格特点是“随分从时”。所以,她的目标不会死守着积极进取不放,而是顺势而为。

当宝玉愿意进取时,她就是劝夫的乐羊子妻;

当宝玉想要退隐时,她就是随夫耕种的织巧女;

当宝玉有心向禅时,她就是宝玉悟禅路上的引路人。

而要完成这一切,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身份。结为夫妻,以妻子的身份规劝和引导,才能起到成效。否则,宝玉另娶宝钗另嫁,连见面的机会都少,又怎么起到规劝引导的作用?

这就是癞头和尚要求宝钗积极入世的原因:帮助宝玉完成历劫,是她来此人世最为重大的使命。

而宝玉,因为有了宝钗坚持不懈的帮助,得以完成历劫,回归青埂峰。这也是顽石入世的目的。

因此,这桩婚姻,对宝玉来说是“良姻”,达成所愿。

“金玉良姻”对宝钗的成就:在优质男人缺位的时代,独身是优质女人最好的生活。

很多读者认为,宝钗实惨,婚后不久就被宝玉抛弃,从此一生都要独守空房。

对于没有独立精神的女人来说,这确实很惨,比如李纨就是实惨的典型。

然而,宝钗不是李纨,她是个“虽离别亦自难安”的人。对于她这样的女性来说,独身才是最好的生活。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婚姻比独身差吗?

当然不是,这有环境的因素,时代的因素。

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中,宝钗对黛玉说了一大段男人和女人应该如何生活的话,其中有这么一句:“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

从这句话中可知,宝钗对当时的男人整体是失望的。“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她心中的优质男人,整体缺位。充斥于社会的,是贾雨村、孙绍祖这样的男人,要么以读书为手段,打着孔孟的旗号谋财害命,精致利己;要么逞男人之威对女人实施暴力,欺弱怕强。

这样的男人当丈夫,还不如没有!

越是精神独立无依赖心的人,越喜欢独处。以宝钗的境界之高,连自诩“杂学旁收”的宝玉都只能“空对着”,达不到宝钗的高度,世间又有哪个男人能为宝钗的人生锦上添花呢?

因此,独身才是宝钗最舒适的生活状态。

然而,在那个时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谁都没有要求独身的自由。与宝玉结婚之后再独身,就一切都变得名正言顺了。

还有比这更让宝钗心满意足的吗?免去了劣质男人的烦忧,依然可以活成“山中高士”,无论外界有多少风雨,她的世界是安然的。

这就是属于宝钗的“良姻”,因金玉之婚,而让宝钗拥有了想要的生活。这种生活,远比和宝玉举案齐眉要舒适得多。

这也正是曹雪芹先生的伟大之处,他的思想意识是超越时代的。相比于人们在婚姻中追求幸福,他更愿意把每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婚姻不是给人看的,婚姻中的人找到了自己最合适的位置,即使看上去妻离子散,也可以是“良姻”。

为什么一定要把每个人捆绑进婚姻里,才以为是幸福美满呢?

相关阅读:

《红楼梦》| 七大证据表明,薛宝钗的前世是女娲娘娘

《红楼梦》| 从空空道人到情僧,读懂红楼必经的五个阶段

《红楼梦》| 以出世之心入世,说说宝钗的外儒内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