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伦诗八字水平(秦伦诗 八字)

横行天下 2023-10-18 04:28:57 用户分享

谢达山:关于纪年表述和异历换算的探讨

编史续志和纂修谱牒,是崇文尚德之举,是国强民富的盛世之果,三者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支柱,其中谱牒为史志之本。钟健群在《宗谱学略论》中认为:谱牒,唐代名族谱,宋代名家谱、家乘,后又称宗谱、家牒、世谱等。谱牒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亦谓编列成谱。”谱牒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广为流传,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就是吸取了包括谱牒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写成的,《史记·三代世表》云:“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自序》云:“维(夏商周)三代尚(久远)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史学界认为:家谱与方志、正史相互参证可以补史志之阙,往往史志未备未详,或记叙有误,恰恰详备于家谱之中。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之圣”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家谱有征,则县志取之;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鲁迅先生称国史就是“的家谱”。家谱的价值不但为学术家认同,也为政要所重视。同志1957年在成都会议上说:“如果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笔者在顾问《湖塘镇志》中有也体会:湖塘老街清初以来工商业发展的史实,多来源于《萧宗谱》和《毗陵杨氏宗谱》等;上店古镇明清以来的崇文尚德底蕴,多来源于《恽氏家乘》和《张氏宗谱》等。在查阅和运用家谱的过程中,笔者在纪年表述、农历与公历的换算等方面有诸多疑惑,在查证有关资料且钻研梳理后略有所悟,若为孔见,权作抛砖。

一、纪年的起源

纪,在《说文·系部》载:“纪,别丝也。”段玉裁(龚自珍外祖父清文字训诂学家)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在《国语·周语上》载:“纪农谢功。”韦昭(三国史学家)注:“纪,谓综理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载: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其中时间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也泛称年岁。所以历书的纪年就是对历史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链接历史的纽带,是提挈空间网的纲索。历史的空间有了纪年就能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反之,如果没有纪年,或者纪年有误,那么历史的空间以及作为其载体的国史、方志和家谱,将是一团乱麻、一盘散沙。

纪年的本源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最早的文字出自《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被盗墓者发现,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所以命名《竹书纪年》。中国目前最早的纪年存世之作是《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表,是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即为这年开始,司马迁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纪年的书籍,发现“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即黄帝以来多种纪年资料说法不一,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纪年,只有在共和元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按史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收录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就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渐湮没了,所以后来就把流传下来最早的《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为依据,确定公元前841年作为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二、纪年的种类和渊源

中国从确切纪年开始,先后有多种纪年法,主要的有帝王在位、王朝年号、天干地支、公历纪元、国号纪年等。

帝王在位纪年(也称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开始,这年因西周厉王专制残暴,激起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一说由大臣共伯和执政),所以称“共和元年”。彼时其余诸侯国则为“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此类记述法沿续到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文帝(刘恒)继位后,曾因遇非解之事而重新计元年(不是年号),史官为记述方便而分称前元、后元;其后景帝(刘启)在位间有前元、中元、后元。帝王纪年法实行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止。

王朝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刘彻)即位第二年(前140年)开始,创年号“建元”,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此后历朝相继。记述如“汉武帝建元三年”、“唐贞观五年”、“宋咸淳五年”及“康乾盛世”等。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就有14个,明清间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为其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等。此外,年号还与干支同时纪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纪年,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对应一个生肖),按甲子、乙丑…依次类配至癸亥,共六十组合往复循环的纪年方法,60年为“一个甲子”即由此出,故老人60岁俗称“花甲之年”。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东汉以后,时行《太初历》的“太岁纪年法”渐与天象不符。据《资治通鉴》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朝廷下令把干支纪年辅助年号纪年,作为夏历排组的具体表述,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笔者所考恽南田家乡上店古桥石刻“岁弘治壬戌孟春吉旦”等,在全国推行后日趋完善。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属相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成为如今农历的传统特色和公历的重要辅助。公历与干支历间有简便换算方法:以公历年数,如2015减3除以10得余数为2,以2对应上述天干序之第二是乙(能整除对应末位癸),再以2015减3除以12得余数为8,以8对应地支序之第八是未(能整除对应末位亥),便可知2015年即为干支“乙未”年,但两者仅是不全等的交叉关系。

公历纪元简称“公历”,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简称“公元”,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历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公元以前的中国历史用倒推法计算。中国实际使用公历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官称“西历”,如《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里的中外年度对照均称“西历”;文坛也称“西元”,如《北新活叶本文选》:“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当西元一八九o年”;民间则俗称“阳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布使用公历纪年,首刊于《人民日报》日期栏:“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纪年(也称国号纪年),是中华成立后的纪年方法。清宣统三年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等人领导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史称“辛亥革命”。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召开各省都督代表大会,宣布中华成立,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为了“行夏正,以顺农事,从西历,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纪年。翌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南京市志》):“中华改用阳(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元年元旦。”以中华国号纪年(具体法则同公历)替换了皇帝年号纪年,也称“国历”或“新历”,民间同时仍在使用夏历纪月日。1913年7月,大总统袁世凯批准内务总长朱启钤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的报告(夏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次年起夏历岁首(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30日起,中国大陆随解放区域扩大而逐步废止纪年改用公历。

三、中国现行纪年历法状况

上述可见,中国大陆使用公元纪年,同时辅以传统夏历。公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会同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央主席在开幕词中提议“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27日下午,“方案审查委员会”代表、中国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向大会报告:“关于纪年,多数代表同意采取世界大多数国家所用纪年——公历。”因此决议通过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决议后执行主席周恩来宣布:“从现在起,…纪元以公历,今年为一九四九年。”考虑到中华民族的历法传统,长期以来都是以夏历行政、干支辅助,加上文化习俗、农事指导和民间接受过程等因素,于是沿用“夏历及干支”辅助行政历法。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公历日期栏下同时表注:“夏历己丑年八月初十”字样,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把夏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后来把“夏历”改称“农历”,是1968年元旦《人民日报》首易其名,延续至今(民间早有其名,笔者曾见过《一九六三年农历》的历书)。近百年来,农历有多种称谓:如时的《汉口日报》、《东北日报》等称“阴历”;《日报》、《群众日报》(陕北)等称“旧历”;宋教仁主张以黄帝即位年为纪元元年,把西元1904年推算为黄帝纪元四六零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采用此纪,所以有“黄历”之称。按此算,公元2015年是第4711个黄帝历年。

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称为年(对其科学的理解应该在哥白尼“日心说”之后,近似等于回归年),故又称“太阳历”、“阳历”。由于周年是365天48分46秒,所以平年2月为28天(该年为365天),把余数在第4年凑成一天(多余的百年少闰一次)置于闰年2月,所以闰年2月为29天(该年为366天)。所以公历年能被4整除的年分就称“公历闰年”,如2012年、2016年等。

我国的农历,自古就以月亮望朔(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自转一周为日,古称月亮为太阴,故谓“阴历”,又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年,实质该称阴阳合历法(干支和节气即其阳历成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3天 ,为了协调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在7个年份里加一个闰月,有闰月之年也称闰年,其余称平年。因此闰年就有383天~385天,平年只有353天~355天。如:农历甲午马年(闰九月)从公历2014年1月31日始,至2015年2月18日止,计384天;农历乙未羊年(平)从公历2015年2月19日始,至2016年2月7日止,计354天。

由于我国公历农历的同时使用,公历的365、366天,与农历的353、354、355、383、384、385天形成交叉关系(偶然也有包含关系),《逻辑学》称之为“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相同”,因此为了保证两个历年之间对照换算的准确性,弄清楚其间的逻辑关系很有必要。

四、公历与农历之间分合相兼的年度关系

在中华成立(1912年)前,都是用帝王在位纪年和王朝纪年,同时辅以干支纪年的农历法,将公历引进后,特别是有关重大事件或历史名人生卒年表等,就产生了古今对照的推算和现代纪年的表述问题,尤其是年关前后的月日更易搞错。目前的年历、月历上都标有干支纪年,如2014年农历甲午年、2015年农历乙未年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有些近期续修的家谱里也附有同类的纪年对照表(例如武进图书馆现存的近300部新谱中就有20余部设置了对照表),然而上述对照表只能反映公农两个年度的重合部分,具体到月日时就会“阴差阳错”,使人一头雾水。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通常公历年包含着前个农历年末的一个多月,和后个农历前十个多月。如公元2015年对照农历是乙未年,其实从元旦至2月18日,是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十二月底的49天;而2月19日才是乙未年正月初一,到12月31日只是乙未年十一月廿一,其后的38天又到2016丙申年去了。如岳飞被害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廿九”,纪年表对照绍兴辛酉年是公元1141年,所以有的资料误注岳飞生卒为1103—1141年,有的则写成“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腊月廿九”等,其实“绍兴辛酉十二月廿九”已经跨出了1141年,延续至公历次年初,所以岳飞农历被害日对应“公元1142年1月27日”。

有时公历年会跨三个农历年。如公元18年1月1日,是王莽(把十二月定为正月)天凤四年丁丑十二月廿五,至1月5日的5天是丁丑年;1月6日始是天凤五年戊寅正月初一;12月27日始又是天凤六年,至12月31日的5天即是己卯年。就是说,公元18年里除包含了农历戊寅的全年外,还包含了戊寅年前后的丁丑、己卯两年的各5天。

个别还有公历、农历年首同日,如公元13年1月1日即王莽始建国五年癸酉正月初一。若是农历平年,次年岁首会在公历年末出现;若遇闰年,农历年末会延至公历次年初。

以上三种情况里,遇到农历闰年,一个公历年里就有两个相同的农历月;若是平年一个公历年历就有9—12个相同的农历日。例如:1893年1月1日,是光绪十八年壬辰十一月十四,同年12月31日是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廿四,期间就有十一月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等11个同名月日,即出生于该年十一月十九,据叶子龙等人查阅《韶山四修族谱》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 对照公历,是年末的十一月十九,由此核定毛的生日为公历1893年 12月26日,于是风趣地说:“哦,我的那碗面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后来公众所知其确切的生日就是这么来的 。

以上两历间复杂的交叉关系,决定了现代纂编正史、方志和家谱严密精的必然要求,纪年表述不严密,历法换算就不会精准,史料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纪年有关内容的表述

纪年的表述主要是时间,时间体现于数字。自西历传进中国后,曾有多种表述,如“西历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等,为了统一数字的用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了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2011年又更新标准。按其要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84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2015年4月12日等;非公历纪年则用汉字数码,如: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一月廿六、念三年十月六日等。在竖排时(如家谱等)公历可以用汉字表述,但应定义明晰。

目前世界通用纪年的最大单位是世纪。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通常把公元1年到100年底称为一世纪,从可被100整除的后一年始为下一个世纪,如2001年即为21世纪(或说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 按此定义,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次于世纪的以10年为计,称“年代”,相约成俗把2001年—2019年称为21世纪初,2020年始称20年代,以此类推。次于年代的为年、月、日、时,俗称岁月、年月、日期等。历史上还把1840年战争前称“古代”,其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称近代,继其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现代”,再其后称“当代”。

公历用阿拉伯数字表述简单明晰,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日”俗称“号”)。农历通常用汉字(及干支)表述,每年把十二(闰年多出的月,随同前个月)个月四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以孟、仲、季三分;每月以上、中、下分三旬;上旬从初一至初十,中旬从十一至二十(或廿、卄,鲁迅诗:“卄年居上海”);下旬从廿一(廿大写为“念”,如民时《中央日报》用“念四日”)至三十(或卅,如民时《黄海日报》用“卅六年”);每天以地支为名分十二个时辰。明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始入中国,世人称钟表点数为小时也称点,称时辰为大时,今大时之名已被淡。时辰日首子时,相当于今北京时间23时至次日1时,丑时为1时至3时,以此类推,北京时间比地支时辰晚1个小时交日,在月末、年末之时就有月、年之差。

农历年以半个月左右为期,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其中上半月的称节气(简称节)、下半月的称中气(简称气),西汉《淮南子》所载廿四节名序即与此相同。唐高宗时李淳风所编《麟德历》规定,置闰时以没有中气的月为前个月的闰月。延续至今,例如2014年农历九月,后个月仅有节气立冬,没有小雪中气,就定其为闰九月。节气基本对应于公历某日期,以天象指导农务,此为农历沿用各朝且盛于民间之缘由,亦为“农历”名称之来源。其中立春节气相传原先是干支纪年的岁首。

关于岁首的确定。干支纪年初以立春为岁首,历史上曾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故也称其为春节,但在夏历闰年之时,年初年末都逢立春节气,此即上文提及的“两头春”之乱,汉武帝拨乱反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确立“夏正”,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两千余年来,官方行政及民间习俗都已认同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干支纪年,以及按十二地支所对应动物属相的生肖,亦随“夏正”更年,这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均有记载,以来的资料更为翔实,史、志、谱及执政公文等均以此为记。而被司马迁认为“使人拘而多畏”的历代占卦吉凶、卜测宜忌、八字算命的术士们,仍在以立春为年首行道,沭阳籍易经研究专家秦伦诗,在他2013年纂编的《易学指掌万年历》中坚持认为:“农历必须到立春节才能算第二年的开始。如2004年…立春以后才能算甲申年。”窃以为,秦先生的观点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之一说尚可,而让世人“必须”改变两千余年来顺应发展的既成世俗,似颇无稽。

关于简称和省略。公历纪年形式具有惟一的特征,所以“公元”两字,目前除严格的公政文书外,大多都已省略;必要时“年月日”也可省略,在数码之中用顿号间隔,如时的《世界知识》即用“一九四六、五、二三”;公元前可简称“前×年”。公历农历合用时,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四日,可简化为:2015年4月12日乙未二月廿四。中华可简称“×年、民×年、民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历史的里程碑,使用频率特别高,在一届政协会议定国名时,建国会代表黄炎培等提议用“中华”为简称,李达(一大代表)提议用“中国”为简称,被多数代表所否定,而作为地理概念,目前中外都在用“中国”为简称;也有人建议以“共和国”为简称,用“共和国成立前、后”替代带政治色彩的“解放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笔者认为,此应于凡例中表明。也可运用中性词“鼎革”,表达改朝换代之意,例如《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当曾大父葬时,正际鼎革,四方之乱未敉。”《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六、数历合用时的科学表述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元易历,例如夏朝定孟喜月(元月)为正的夏历、商朝定腊月(十二月)为正的殷历、周朝定冬月(十一月)为正的周历、秦统一中国后建阳春月(十月)为正,汉武帝始采用夏历(后章帝始配以干支纪年)延续至清末。中华废年号改用国号纪年,月日排序同西历(实为同历异名),虽然行政公文均换新历表述,但是民间一时难改旧俗,在国号纪年的同时还在用夏历纪月日,如“二十五十二月廿五”。由此开始,对日期的表述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由于公历与农历间有前述的三种交叉情况,致使当代史志谱,尤其是续修家谱中,往往产生歧义。

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值得探讨。

一是年度的对照换算。纪年与公历纪年异名同历,加1911就是精确的公历日期。而公历农历的日期对照,目前可查的只表述到年度,例如公元2015年通常对应为农历乙未年,其实2015年精确对应的日期是“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乙未年十一月廿一”,而乙未年对应的是“公元2015年2月19日至2016年2月7日”。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版对照表只能权作参考。

二是有序表述。通常记述当代的人物或事件,公历在前农历括注于后,以前的农历在前公历括注于后,例如《晋陵樟村陆氏宗谱》所记“1952年6月25日(壬辰闰五月初四),宣统元年己酉十月十二(1909年11月24日)”。

三是统一表述。例如“二十、廿、卄、念”等通用字词或名称,同文该统一为宜,而如《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所记“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又如《毗陵谢氏宗谱》所记二十五世寅清“…女一适上垫恽学乾迁居上店。”(上店、上垫为同地异名)就欠妥。

四是精确表述。目的是免生歧义误导后人。有些老谱只用年号纪年易生误差,如世恩堂《张氏宗谱》所记张惠言(常州词派创始人)生日,本为乾隆二十六年,由于木刻不清,继修时被误为一十六年,丁亥再修时演化为乾隆十六年,笔者考其世系时曾多经曲折。当代新修的谱(包括有些身份证),往往是公历纪年农历纪月日,例如《省庄韩氏宗谱》: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又八月十一日生”;另一种是在公历的年月之间加置干支,如《恽氏家乘》记恽逸群(中国文化新闻界杰出战士)“一九七八年戊午十二月十日在宁病逝”。前例若无“又”字,就会被误作公历八月十一日;后例常会被认作农历十二月十日。此外还有其它多种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形式。

笔者认为,避免歧义或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统一表述方式并在凡例中说明,例如公历用阿拉伯数、农历用中文数,以及其它的简称、省略等项。其次如上述《晋陵樟村陆氏宗谱》那样公历、农历分别表述。再次是前的年号加干支纪年,不必画蛇添足换算括注公历年;后的注意农历十一月上旬后的日期,若在公历次年的要作括注,如上述后例可改成“恽逸群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戊午十一月十一)在宁病逝”(注:有说在次日凌晨逝)、上述前例可改为“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丁酉又八月十一)生”才对;又如《小留徐氏宗谱》载壮乐天(全国政协常委、民进常务副主席徐伯昕生母)“卒三十一年壬午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即夏历十一月二十日”,“壬午”两字应于夏历后之后;再如“190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对照后改成“1905年1月24日(甲辰十二月十九)”才无歧义。

七、参考资料的选择和编制。

查阅资料的选择也有讲究,有高科技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目前书店或图书馆有多种历书,除上述秦伦诗著的外,还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8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由王平辉编著的2009年8月版《新编中华民俗万年历》,由樊岚岚编著的2015年1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中华传统万年历》等。笔者推荐由郭世辈、张正祥所编2002年11月版《万年历》,特点是公历对照古代各历日期时,在干支表后附有公历12月31日所对应农历年的月日,从而可以推算农历年延续至次年的日期,例如2014年12月31日(甲午十一月初十)。

另外,在互联网上有多种电子版万年历可以查阅。笔者常用的是《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其特点:一是操作简易,只要在拟查的年月框内点上阿拉伯数即可查清;二是信息宽容,纵向可达前后任何年月日,横向基本涵盖有关内容;三是现实客观,其自注声明:关于吉凶、宜忌等“无科学依据”。

在正史、方志、家谱文后附编纪年对照表,可便利读者查阅比对,值得推广。建议按上述郭、张所编的《万年历》那样,在公历年度后增一栏,即公历12月31日对应农历的月日(应在凡例说明),就可避免两历间的交叉而产生误解。

作者为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州市武进区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一千本周易和易经类的算卦、占卜、八卦、术数等古籍资料

篇收集了近千本的周易术数类的资料,非常的全面,包括了命理、算命、和一些古籍周易类的资料,整理不易,在这个传统易经文化式微的年代,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真的是不易希望能给学习术数的朋友一些帮助

首先来了解一下《易经》和《周易》的区别。

《易经》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这三部易书,构成了《易经》,其中《易经》里面,又包含《经》和《传》两个部分 。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作为古代的“卜筮”之书,《易经》这个书名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你要问他真正写的啥,他估计只能嘿嘿一笑,说“道可道,非常道”。装逼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抽他。其实,真正能读懂《易经》的,少有人焉,谁敢说他参透了《易经》,基本上你可以把他当做神棍看待。

从这个成书时间我们可以看到,《易经》成书主要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书中讲到的,正是六十四卦的内容。

那么,集合三位圣贤而成的《易经》,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其他神书,其内涵之深,已经无法想象。

《易》是中国远古时代留传下来的一部典籍,由于时间过于久远,人们已很难考定《易》成书于何时,但从组成八卦的爻符来看,《易》在文字出现之前肯定已经存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有学者说是当时巫覡们的工具书,是职业手册,这说法近乎事实。但我以为它不仅仅是工具书,还应该是记录占卜结果的资料汇集,此外还可能记录一些其他资料,比如由巫觋演变而来的史官们对占卜结果做出解释或阐述的言论。《易》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地传抄积累充实,最终成了一部反映远古中国人思想状况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典籍。要了解中国文化和华夏精神的原初形态,你不能不读《易》。不过,话虽这么说,真要拿起《易》来读还真让人头痛,那简直就是一部天书,神秘的卦符,难懂的卦爻辞,虽有《易传》对《易》的种种阐释,但要读得有点收获还真不易;要是不幸读歪了,还真有可能鉆入占卜之中,走火入魔,而迷信算命。

目录:.《(明)黄一凤 日子格》《08年邓海一面授资料》《1001象数易学研究》《1008周易通义》《12地支桃、马、库是易学进步的阶梯》《156 方氏易学五书》《18-17易説補遺》《1曾仕强-易经真的很容易-易经入门》《24山八卦罗经图.jpg《64卦顺逆48局古抄本》《B221.5易学群书平议 黄寿祺著、张善文点校 北师大版1988》《LJM12-04.李居明-宝石改运学193页》《[东洋冥思心理学-从易经到禅].(德)荣格.扫描版》《[从老庄哲学至晚清方术].张荣明.扫描版》《[修正]六爻梅花易卦例精解》《[做梦会不会应验].何左.钟绍之.扫描版》《[原创]怎么认识“万物类象”(最后更新8月18日)》《[周易]二十四山棺外断诀》《[周易]徐乐吾+滴天髓补注》《[周易]河洛阴阳宅堪舆班教材 张成达 320页》《[周易通释].蓝甲云.扫描版》《[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祖行.扫描版》《[易学与中国管理艺术].王仲尧.扫描版》《[易学与兵法].邹学熹.扫描版》《[易学基础教程].朱伯昆.扫描版》《[易经].[周易].南怀瑾-易经杂说》《[易经].[周易].易经入门.孙振声》《[汉语言文学元典精读系列]周易精读.王振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焦氏喉科枕秘].(清)金德鉴.扫描版》《[玄通之妙:易学与道教符号揭谜].詹石窗.扫描版》《[皇极经世书今说(上下册)].[宋]邵康节原著&阎修篆辑说.扫描版》《[皇极经世书今说(上下册)].[宋]邵康节原著》《[秘传按摩绝招].王敬.许扬.崔野宋.扫描版》《[解梦智慧书].佚名.扫描版》《[解读不尽的宝藏:神妙的周易智慧].王新春.扫描》《[解读周易].周山.扫描版》《[解读易经密码].张辉.扫描版》《[阴阳干支万年历].钱锟.佟仁.文字版》《_周易_六十四卦图_解_上_》《_周易_六十四卦图_解_下_》《251數君王姓名學詳解》《萬數歸宗數》《中国周易图解大全》》《中国周易图解大全》696页》《中国方术大辞典》陈永正主编》《九经古义周易古义》惠栋》《京氏易傳》》《人生何处是前期++第1部++二十七星宿看前生》《刘汶德卦技20法 全集》《卜筮元龟》(大易断例卜筮元龟) 册二,抄本(清晰)》《卜筮元龟》册一,抄本(清晰)》《周易·大衍》的数学诠释焦氏“大衍数集”建立刍议》《周易》“象”解》《周易》八卦图解》《周易》六十四卦装卦表.xls《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周易全解》 金景芳, 吕绍纲著》《周易古经今注》高亨(中华书局1984版1987重订本)》《周易归藏法》》《周易略例》》《周易阐真》清_王道享》《周易集解纂疏》》《周易预测学》讲义文档《命理随笔》林子杰《图解易经中的数学.梅花易数.破解天地玄秘的大智慧》《增删卜易》之谬-张德着》《大六壬金口诀预测学全书》《太乙神数案例》《子评真诠》命理随笔录《家传邵康节先生心易卦数》》《改变命运,从现在开始.1.姓名改运学》李居明.扫描版》《易經與孫子兵法》薛德鈞》《易经》入门教程》《易经》军事思想管窥》《易经》卦主分析(朱启经)》《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象数学派介绍——八字预测学》《易经原来可以这样读》.王瑞斌.扫描版》《易经古解与风水今用》(褚良才)》《易经合集》(八字预测类)《易经合集》(六壬预测类)《易经合集》(六爻八卦类)《易经合集》(周易梅花类)《易经合集》(奇门遁甲类)《易经合集》(相术及其他)《易经合集》(紫微斗数类)

《易经合集》(风水预测类)《易经洗髓》现代整理版》《易经研究系列着作集》(六爻八卦类)典藏《易经研究系列着作集》(奇门遁甲类)典藏《易经研究系列著作合集》(六爻八卦类)典藏版《易经研究系列著作合集》(周易梅花类)典藏版《易经研究系列著作合集》(风水预测类)《易经研究系列著作集》周易梅花类典藏版《易魂-八卦象数预测法》》《易魂》杂感之一》《梅花易数》万物类象》《河洛理数-岁运六十四卦决》《玄空真解》》《皇极经世书》中州古籍版》《神峰通考》选节《神秘与迷惘--中国古代方术阐释》(卫绍生)》《神秘方术面面观》(海力波&杨树喆&徐赣丽)》《穷通宝鉴》《纳甲筮法》刘大钧》《连山易风水》《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伊川易传》》《阳宅指南》蔣大鴻《马倒禄斜》断生死心诀解密》《高岛易断易经活解活断800例》下册》《龙缠度真本》》《【周易大辞典】(伍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周易系列】易学节解》《【易经图典精华】352页》《【易经的经商智慧】》《【易经的经商智慧】387页》《【课件】曾仕强管理讲座 205页》《【辰州符咒大全入门篇】《〖梅花易数〗梅花易数[宋·邵庸着·广益书局版] 》《七政四馀及外三种《七日来复与大衍之数》《万物类象—张延生《三僚曾、廖地师通用秘本《指迷赋》《三易首卦入中式断卦捷法》《不二禅 《焦氏易林》辞》《中医疾病预测学-成子养生堂整理》《中医疾病预测学·杨力》《中华汉字姓名学》《中华第一经《周易》与中国文化.宋会群.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国养生术》《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043.楚辞全译.黄寿祺&梅桐生.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9111.一版四刷》《中国术数概观》《中國古代黑道凶日之謎的破譯》《九星吉凶断》《九转金丹修炼法》《九骨歌》《二十七星宿查对表》《五百钱秘传绝技》《五行属火汉字大全》《五运六气》《五运六气中国古代的灾害预测学》《京房《易传》中的卦气与纳音》《京房遗法 筮法巅峰——《易隐》高层断法破解》《京氏易传 1873年京房.陆绩撰》《京氏易传导读.郭彧.齐鲁书社.2002年1版1刷》《京氏易传导读(3星)》《京氏易学中的阴阳对待与流行——兼论京易纳甲、建候、积算的建构原则》《人生规律预测学》《体用之辩(转帖)》《何知歌》《何知訣》《你的命是否合适搞五术玄学》《倒杖十二法》《傅佩荣 解密易经》《傅佩荣解读易经》《催财之道》《元运发微》《先天易学.张延生《八卦万物类象《八卦不见其人断其貌》《八卦断相貌》《八卦易象汇聚》《八卦术(刘图堂)》《八卦知识》《八卦类象》《八卦类象及理由》《八卦象数断应期的方法》《八卦象数疗法再现神奇 《中国八卦象数疗法》续编_李健民》《八卦象数风水学》《八字四柱预测学入门》《八字流口》《八门通书》《公开《命理珍宝》与《命理瑰宝》的原身50期资料《公开盲师秘而不宣的衣钵论命法》《公开资料》《六亲事物类象(干支)》《六十四卦卦象(含焦氏易林注页码)》《六十四卦金钱课》《六柱论命法》《六爻多重取象》《六爻测病分科详解1》《六爻测病分科详解2》《六爻测病分科详解3》《六爻理象学》《六爻疑惑指迷》《六爻趋吉避凶(化解)秘传》《六爻预测学》《六爻预测学基础知识》《兰台妙选》《关于纳音与太玄数的一些内容》《内传天皇鳌极镇世神书三卷》《内容提要》《农历干支节气速算秘诀》《凭公历最快推断今天日干支法》《分享如何训练易经的思维》《分金论》《刘光本、荣益 译 《梅花易数白话解》》《刘卫天机姓名学2004年首届研讨班.wps《刘启治选宅及布局经验《刘大钧-纳甲筮法讲座》《刘易荣:独门易卦秘典(续册)》《初学六爻预测》《到位与得地—邵伟华》《劉汶德卦技絕竅》《北大整理本_周易正义(全一册)_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_2000》《十三经—周易》《十三经注疏01(标点本).《周易正义》.[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十三经注疏01.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版1刷》《十三经注疏01.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三经注疏一 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一_周易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_周易集解纂疏_清李道平_中华书局_1994》《十家论易(蔡尚思)》《千里命稿》《千里命稿》《华佗少林铁打穴位》《卓宏命理枕中诀《单机架站全攻略.chm《卜文盐城面授笔记《卜筮全書十四卷-明·姚際隆-明刻本》《卜筮正宗》《卜筮正宗【锦章图书局藏版△清●光绪乙巳岁仲夏本】》《卜筮讲座》《卢央 京氏易传解读 上册》《卢央 京氏易传解读 下册》《卢央+京氏易传解读+上册》《卢央+京氏易传解读+下册》《卦例集锦》《卦象与卦辞、爻辞》《历代《易》学研究概论《历代因果《天史》《参筹秘书》《古今命例存验《古代名医解周易(何少初)》《古传无名周易类书籍》《古命局》《古法掌中訣《各門術數的分宮法《吴师青手抄 《六壬存验》《吴师青手抄 《大六壬灵觉经》》《呂氏風水學《周公解梦7-文化篇》《周易 _ 张善文》《周易 细说易经六十四卦 (上册).》《周易 细说易经六十四卦 (下册).》《周易》《周易[1].易经数术学纲要.陈维辉》《周易_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周易——商周之交史实录上》《周易——商周之交史实录下》《周易与三十六计.杜新会完整版》《周易与中医养生》《周易与中国文化(3星)》《周易与人生之道》《周易与华夏文明》《周易与历法》《周易与庄子研究 闻一多》《周易与易图》《周易乾凿度》《周易乾鑿度上下卷鄭康成注》《周易入门(张善文)》《周易入门误解,途径,方向,心态》《周易全解.金景芳.吕绍纲撰.吉林大学.1989》《周易八卦理气堪舆精论(佘逢春)》《周易八卦理气堪舆精论》《周易六十四卦图文详解》《周易六十四卦爻辞解《周易六爻预测婚姻断卦技法《周易六爻预测完整玩法《周易卦象论-张延生》《周易卦象论》《周易原文完整版(柯易阳整理)》《周易参同契阐幽(5星)》《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古经通说·高亨》《周易四柱八字预测学》《周易图说-[元]钱义方撰》《周易大传今注·高亨》《周易尚氏学》《周易归藏法》《周易悬象》《周易悬象黄元御》《周易新探(李大用着)》《周易旁通》《周易本义.[宋]朱熹.苏勇校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版1刷》《周易杂论+高亨》《周易梅花数诠译》《周易概论(增补本).刘大钧.巴蜀书社.2008年1版1刷》《周易概论》《周易正义导读》《周易正宗》《周易正读_徐丛》《周易气功》《周易注(王弼)》《周易现代解读》《周易白话文注解上(南怀瑾 徐芹庭着)》《周易白话文注解下(南怀瑾 徐芹庭着)》《周易白话解南怀瑾》《周易的数学原理》《周易研究史(廖名春 康学伟 梁韦弦)》《周易禅解(明蕅益大师)》《周易筮法通解》《周易系辞正解《周易繁体拼音校读本》《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金春峰.2004》《周易表解》《周易评注.唐明邦主编.中华书局1995》《周易译注+(周振甫.中华书局)》《周易说卦传正解《周易通义》《周易通义.李镜池.中华书局.1988年1版4刷》《周易通释.朱伯昆等.昆山出版社.2004年一版二印》《周易道术通解(章克明著)》《周易道术通解》《周易郑康成注》《周易释贞》《周易阐真(刘一明)》《周易集注-明-来知德》《周易集解导读》《周易集解纂疏[清]李道平》《周易零基础入门教程》《周易预测之六爻预测基础知识《周易预测学-邵伟华》《周易预测学指南》《周易预测学讲义-邵伟华》《周易预测学讲义邵大师着作》《周易预测学讲义邵大师著作》《周易预测学讲义(邵伟华着)》《周易预测宝典 文本书》《周易预测宝典》《周易预测应用经验学(秦伦诗)》《命书精评》《命理》《命理正宗》《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_对张政烺先生易卦源于筮数论的初步证伪》《四库全书.经部.易类.003.增补郑氏周易-[汉]郑玄撰、[宋]王应麟辑、[清]惠栋考补》《四库全书.经部.易类.010.易数勾隐图-[宋]刘牧撰》《四库全书.经部.易类.072.易源奥义.周易原旨-[元]》《四库全书.经部.易类.077.周易本义通释-[元]胡炳》《四柱八字预测学基础——八格外格《四柱点窍《四柱详真》《四柱预测学入门(函授教材)-许心友》《四柱预测学讲义》《四柱预测技术入门》《四柱预测经验技巧集合 戴永长》《四柱预测经验技巧集合》《图解周易大全》《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地支地理类象》《地理玄龙经》《埃及星座预测术《堪舆古赋《堪輿一覽(4卷全)》《大六壬指南》《大易探微》《大易探微续集》《大易象数钩深图-[元]张理撰》《大易象数钩深图.三卷.张理撰.通志堂.康熙12年》《大易象数(深图)》《大衍索引三卷》《大道之源——《周易》与中国文化》《太乙真人書》《太极博弈原理之能量守恒不灭》《太极博弈原理修习阶段说明》《太极图说》《太极太玄体系-普适规律的易学探奥(郑军)》《太极是怎样炼成的(张延生)》《姚括蒼玉管訣》《婚姻》《子午流注说难》《子夏易传》《孔明神課》《孔门预测学》《学 《 周 易 》 的 顺 序》《学易必读 (上卷) 周易真解精述》《学易必读上 周易真解精述》《学生感悟分享之《太极博弈原理》学习方法及应用》《宇宙人生真相《安居金镜八卷》《安海铭 甲午马年运程》《宋 邵雍( 邵康节) 《康节说易全书邵子神数》(下册)》《宋明理学》《宋英成:论命实战宝典》《家传外应歌诀》《家居配色的五行方案》《家装风水基础—易经布局解读》尚秉和 《周易古筮考》古本《居住环境布置设计学》《帛书周易》《常秉义 易经图典举要》《干支易象学-贺云飞》《干支纪日推算尺》《平沙玉尺辨伪》《平洋千金诀》《式盘综述》《弘易---改门转运实例分析》《张其成象数易学》《张延生[气功与手诊]》《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张晓雨周易纳甲筮法通解》《张载集·[宋]张载·(理学丛书)·中华书局1978》《彩票预测_周易之六爻秘笈》《得意歌》《心鏡歌》《快速学命理》《惊神赋》《憑面容起卦法》《掐诀和步罡》《掣要捷驰玄妙诀》《推背图之本朝及未来x《搜易补》《撼龙经》《文其名 《紫微新探》》《断易天机》卷一》《断易宗镜》《断流月流日流时的一般技巧》《断验杂论》《方术》《明万历三十年坤舆万国全图彩色摹绘本.jpg《易传全译 (第2版) 刘大钧 林忠军著 四川出版集团 2006_11507894 大图》《易医妙用》《易医探微》《易图探秘》《易图略》《易图说-[宋]吴仁杰撰》《易学启蒙 宋 朱熹-周易本義爻征》《易学应用 张延生》《易学应用(张延生)》《易学节解》《易学辨惑-[宋]邵伯温撰》《易童子问-宋-欧阳修》《易筮通变》《易经_英译版前言》《易经入门01》《易经入门02》《易经入门03》《易经入门04》《易经入门05》《易经入门06》《易经入门07》《易经入门08》《易经入门09》《易经入门10》《易经入门11》《易经入门12》《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矫继忞》《易经杂说上(南怀瑾着)》《易经杂说下(南怀瑾着)》《易经杂说南怀瑾》《易经的感悟-曾仕强》《易经系传别讲上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下南怀瑾》《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易经解析与致用》《易经详解与应用.周锡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易经鉴用:古今易学谋略详解》《易象图说内篇、外篇-[元]张理撰》《易辞精蕴》《易隐》《晋 郭璞 《洞林》》《景佑六壬神定经》《曲炜六爻断流年》《曾仕强-易经入门》《曾仕强-易经真的很容易-易经入门》《曾仕强《易经的奥秘》图文版》《最全面的易经风水学入门教材上市—《易经风水天机秘术》》《未知之门:邵伟华与周易预测索秘(张》《未知之门:邵伟华与周易预测索秘》《朱伯昆:《易学哲学史》(第一卷)》《朱伯昆:《易学哲学史》(第三卷)》《朱伯昆:《易学哲学史》(第二卷)》《朱伯昆:《易学哲学史》(第四卷)》《朱子全书 第01册 周易本义 易学启蒙 诗集传》《朱熹《周易本义》试探》《朱祖夏命理应用精解上》《朱高正《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李一忻撰.周易入门.郑同,校订.九州出版社,2003》《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简体横排)》《李学勤 归藏_与清华简_筮法_别卦》《李学勤. 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1版1刷》《李学勤. 周易经传溯源. 长春出版社.1992年1版1刷》《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从考古学、文献学看《周易》.长春出版社,1992》《李洪成论:十神的信息之象》《李涵辰2004年7月27日在线预测》《李涵辰命理中级面授班课堂实录》《李涵辰课堂讲义《李科儒 《梅花易数体用大全》》《李镜池 易学思想研究》《李镜池:周易校释》《李顺祥八卦预测自修教程提高班2》《李鼎祚《周易集解》》《来知德易学思想探微》《来知德易学研究》《来知德易象说及其意义》《杨吉德周易讲座》《杨简:《周易解序》x《林半仙風水傳奇》《查找空亡的简便方法《柯易阳易经姓名学研究01》《柯易阳易经姓名学研究02》《柯易阳易经姓名学研究04》《柯易阳易经姓名学研究05》《柯易阳易经姓名学研究06》《根据面容测疾病《格物至言》《梅心》《梅易万物类象补充一》《梅易万物类象补充二》《梅花易数》《梅花易數》《梅花英文易数》《梦溪笔谈---象数卷》《樓宇寶鑑》《横渠易说导读》《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测学中级教程》《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测学函授高级教程》《正宗阴阳五行八字预测学初级教程》《步天歌《段建業命理授課教程《比较中指的长度《民俗实用大全 易经》《气功与手诊》《江湖残绝命籍辑逸(八册合集全)》《江湖秘訣》《江湖金口诀》《沉柏春 《周易梅花数》诠译》《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河图洛书与古都洛阳》《河图洛书揭秘——彝族文化中的河图洛书》《河图洛书精义《河洛堪舆地理绝学知识讲座《河洛择日务实《河洛理数 岁运六十四卦诀-上《河洛理数 岁运六十四卦诀-下《河洛理数 岁运六十四卦诀-中《河洛理数 岁运六十四卦诀上《河洛理数 岁运六十四卦诀下《河洛理数 岁运六十四卦诀中《河洛理数起卦法《河洛理數》《河洛精蕴》《河洛阳宅堪与班教材》《洞察易经的奥秘 易经的管理智慧》《洞玄賦》《洪择流 《紫微门路》》《测字心经神断-当今天下第一本测字书》《测字秘碟》《测法用本》《海底眼》《涵辰命理中级教程《涵辰命理基础教程《渔樵问对》《測字秘牒》《滴天髓《漫谈桃花煞《火珠林《火珠林》《烧饼歌及全文解析-刘伯温》《焦氏喉科枕秘[清]金德鉴》《焦氏易林》《焦氏易林全文《燭膽經《独门易卦秘典下册》《玉枢宝经(择日古籍)》《王弼周易注校释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 楼宇烈 中华书局》《王道亨《罗盘透解》》《珠玉宝藏》《理气城门用法详解《生命线断裂代表什么意思《生活智慧之书《太极博弈原理》完整txt版》《用神提要》《男女合婚速配表》《留指爪自白》《略论河图洛书之象数理与阴阳五行五脏之机》《癫痫命理集》《白虎通义》《白话易经 作者_南怀瑾.徐芹庭》《白话易经 南怀谨 徐芹庭著》《白话易经 详解》《白鹤鸣-易学易用八宅风水》《百中经》《百家断易技巧和通变应用《皇极开窍诗诀》《皇极经世-上篇》《皇极经世-下篇》《皇极经世-中篇》《皇极经世-观物外篇》《皇极经世-观物篇》《皇极经世书》《皇极经世书.邵雍》《皇极经世书.邵雍撰》《皇极经世书(邵雍)》《皇極經世心易發微》《盛书笙系列实例解》《盲人快速查日法秘决》《盲师断命秘诀集锦》《盲师秘传《看 字 論 命 運》《真传吊星择日秘法(新完整版)》《神易策数 【明】蔡时宜》》《神異賦》《神眼經》《秘传天眼超能力开发术》《秘传断易鬼灵经》《秘本诸葛神数》《秦伦诗-周易预测应用经验学》《签名改运法》《管氏地理指蒙》《管辂神书三种》《節氣歌斷》《簡易家相學》《簡易擇日法》《精校斷易鬼靈經》《系传别讲上(南怀瑾着)》《系传别讲下(南怀瑾着)》《纳甲筮法讲座(刘大钧)》《纳甲筮法(周易大师刘大均)》《纳音五行巧记口诀》《纳音五行巧记口诀及在命理中的作用《纵横家之术 鬼谷子《预测学》》《细说易经六十四卦 (上册)》《细说易经六十四卦 (下册)》《细说易经六十四卦+(下册)》《细说易经六十四卦(上册)》《罗经图.gif《翁文波》《翁文波《天干地支纪历与预测》》《股易八卦《莲翰上师-独门易卦秘典》《莲翰上师-独门易卦秘典下册》《葫芦墩命理问答《葫芦敦命學《葫蘆敦命學《蒋大鸿 《葬坟略考之二》》《蒋大鸿:葬坟略考2》《蓬莱课堂笔记》《蔡昔琼四柱函授资料《蔡昔琼四柱函授资料》《藏山雷学(全本文字)》《藏山雷学《虎应六爻疑惑指迷》《蠢子数乾集》《观命经验谈》《观物内篇》《观物外篇》《观物外篇衍义》《观音神课三十二卦》《解密隐态世界u2014u2014职业风水师的必读书》《解开易经秘密的钥匙》《解灾秘法大全》《解读周易》《論氣色臺灣蕭湘居士《論針之補瀉(十一)《識人賦》《论“四象”》《论《老子》“长生久视”之道《论卦三合》《论是故易者,象也》《论阴阳合十》《试论三易之法(霍斐然)》《说明》《诸葛武侯巧连神数》《象吉通书全集(下册)》《象数论》《象數與義理 張善文》《象断六爻实战详解》《赵若清风水交流通信录》《赵若清风水入门》《辅助讲义》《边读边悟《易经》》《达摩祖师相诀秘传《过路阴阳》《运气总论(韩国收藏)》《通俗解读易经》《通玄賦》《遁甲演义》《遁甲演义》《道德师表(之一)》《道藏 紫微斗数 三卷 (术数图书馆)》《道解周易-清 悟元子 刘一明》《邵伟华--周易预测宝典》《邵伟华六爻预测学批注版》《邵伟华周易预测学(全文)》《邵子易数【故宫珍本】》《邵康节 《梅花易数.白话解》》《邵雍对《易传.说卦》的新诠释》《郭店楚简老子释读_邓各泉_湖南人民2005》《郭氏洞林(虎易校对整理本)》《郭璞洞林(古今图书集成)》《配婚的最佳标志》《重订太素脈秘诀》《金函玉镜全图》《金口诀测大盘》《金口诀起课方法》《金景芳 周易讲座》《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辽海出版社.1998年1版1刷.djvu《金景芳《学易四种》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11月版.djvu《金景芳着.易通.商务印书馆,1945》《金景芳:学易四种》《金锁玉关》《金锁赋麻衣先生撰》《銀匙歌》《鐵關刀》《铁氏梅花断-上卷》《铁氏梅花断-下卷》《阴阳五行探源_庞朴》《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天命观的演变《阴阳五要奇书 (中册)》《陈冠任-中国民间取名大全》《陈梦雷《周易浅述》(简体横排)》《陈鼎龙-铁板神数十九法秘解》《陳希夷龍圖序註解+玄空秘指淺註(抄本)》《陸敕先校宋本焦氏易林.卷1-16.焦延寿》《集注太玄经》《靈臺秘法《靳极苍:《周易卦辞详解》》《韓國圖書館藏書-錦囊經》《韩海军易学基础班讲义《風鑑歌《风水轮催财《饶宜献着《六爻新大陆》》《驚神賦《马王堆帛书《周易》研究综述《骨骼篇《高云启:四柱特殊命局剖析《高亨着作集林.第01卷.周易古经今注.周易杂论》《高岛易断易经活解活断800例 下册》《高怀民着《先秦易学史》》《高校周易课件解卦_卜卦.ppt《鬼谷子分定经《鬼谷子神奇相法全书卷之一、二《麻衣道者正易心法》《黃帝宅經《黄一凤 玄髓經註解(明祟禎版)》《黄一凤 重订选择集要》《黄寅 择日星海谈》《黄寅《独门秘传催桃花法》》《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修订本)(上海》《黄寿祺着.易学群书平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黄寿祺.六庵易话: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4)》《黄寿祺.六庵易话:二.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1)》《黄寿祺.论易学之门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黄帝 《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卷》《黄帝阴符经碑林拓片.jpg《黄明超-形气得一全书一至四》《黄石公望天四字数》《黄金策《黄金策》《黄金策总断千金赋》《黄鉴 易魂 八卦象数预测实例汇编【第1集】1...》《黄鉴 易魂 八卦象数预测实例汇编【第2集】1...》《黄鉴 易魂 八卦象数预测实例汇编【第3集】1...》《黄鉴 易魂 八卦象数预测实例汇编【第4集】1...》《黎光-六爻预测学》《(宋)朱熹周易本义pdf》《(宋)朱熹:《周易本义》》《(梁湘润注解)《玉照神应经》├─《皇極經世心易發微》《金口透易·梅花占》资料《乾隆蕴真书屋版河洛精蕴-术数类-河洛精蕴》《京氏易传》周易卦象《乾》《兑》《六十四卦序歌》《其它爻象》《前言》《卦象》《坎》《坤》《巽》《爻象》《离》《 艮》《震》├─易魂《万里行图片记实》《学员来信》《易医疾病诊治法》《易学论谈》《编者的话》├─术数经典《三 命 通 会》《五行大義》《千里命稿》《卜筮正宗》《命理正宗?-?张神峰?》《增 删 卜 易》《子平真诠评注》《易 冒》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