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出神通的八字(容易出神通的八字有哪些)
暗能量,王阳明的惊人神通!
暗能量,王阳明的惊人神通!王阳明,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心学一代宗师,中国哲学史上位居第一队列的圣贤级大牛。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到了近代,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而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壹王阳明有神通,这并不是一个秘密。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31岁时,为养病回到浙江余姚老家,开辟阳明书院草堂,静坐修习道家导引术,一月后竟然得了天眼通。当时有四个朋友来访,人还很远王阳明就派童子去迎接,让朋友大为惊异。后来问起能够预知的理由,王阳明笑答:“只是心清。”后来很多人来找王阳明请教吉凶祸福,王阳明也大多能说中,大家都以为他这是得道了,王阳明却说:“此簸弄精神,非正觉也。”之后便放弃了摆弄这些神异。
王阳明也遇到过很多神通之人、经历过很多神通之事。比如他十七岁结婚当天,出走至道观铁柱宫,遇到一个近百岁的老道士无为道人,王阳明的导引术就是跟这老道学的。后来告别时,老道对他说二十年后两人还会在海上相见。二十年后王阳明37岁,因得罪权宦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驿,在去往龙场的路上摆脱刺客追杀后,逃至山中的一个野庙中,再次遇见了无为道人。虽然重逢处不是海上,王阳明在得到老道指引后,写出的却正是他那首最脍炙人口的《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这些神通虽然令人惊奇,对我的触动却不算很大,因为在佛教和道教中并不少见,也只是个人能力方面的。让我深受震动的,是王阳明的另一种惊人神通。
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任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县内发生大火,烧毁一千多户人家,王阳明对天祈祷,而后风向改变,镇住了大火。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阳明平定漳州匪寇,驻军于福建汀州府上杭,恰遇当地百姓饱受旱灾之苦,于是王阳明为民祈雨,大雨连降三日。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阳明手上无兵,打算先走水路去吉安府制定战略部署,不巧正是强劲逆风,王阳明心急如焚,于是在船头焚香对天祈祷,逆风很快变成了顺风。
如果只是一次灵验,或许还可以用巧合解释。一而再再而三的灵验,恐怕就不能完全以巧合解释了。何况历史上类似的灵验事件,还有很多。这种神通之所以更加让我震动,是因为在个人之外,更是涉及了对天地之力的把握和运用,体现在王阳明这种曾出入佛道数十年而又大入世的人身上就更值得注意。再结合王阳明的其他神通,就更加让人相信这其中有着神秘的道理,这背后有着莫测的力量。
当我们考察所有类型的神通和神秘灵验事件,也都能感受到这神秘道理和莫测力量的存在,无论是佛教的他心通、宿命通等各类神通,还是占卜、风水、八字等各种术数。那么这道理和力量,究竟是什么?
贰先说那神秘的道理。
早在弘治十六年(1503年),王阳明就曾应浙江绍兴府太守之邀,为在旱灾中苦苦挣扎的当地百姓写下祈雨祭文。他当时在给太守的邀请回复信件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这句话呼应着《中庸》中的另一句话:“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前知就是先知。
“至诚”二字,正是机关所在。
何为诚?对这个字,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比如人们常说的做人要有诚心,做事要有诚意、讲诚信,自己要诚实,对人要真诚等等。古人所说的诚,也是这个含义,只是我们这个诚还浮在表层,古圣的诚则直透深层。诚的内涵,其实至为深邃。
造成这深浅的原因,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清”二字。古时的诱惑干扰少,人也普遍更质朴,更别说还有很多人在实打实地做修养工夫。再反观今日的人心浮躁和欲望滚滚,终日奔波追逐而不肯停息,“清”是什么意思,就用不着解释了。这大概就是古时奇人异士众多,而今时几乎绝迹的原因。总之,心清才能心诚,心有多清就有多诚。心有多诚就有多大的力量,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清之后,《周易》云:“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地。”心因至为沉静而相通天道,进而通于天地变化。这背后是一种高度的感应力,对于诚,心清如同本体,感应则是起用的法则。最浅显的例子,就是你对一个人有多少真诚,对方是能感应到的,作不了假,有真诚才有感应,有多少真诚就有多少感应。人都是如此,何况对天地,有感天动地的诚心,才有感应天地的能力。
这种感应天地的层次,类似于今天前沿科学所说的高维。三维时空只是高维时空的降维展开,因为这种展开才有空间和时间,时空只不过是一种假相。这就像一张二维的纸展开在三维里,从一个角到它的对角既有距离,跨越也需要时间,沿对角卷曲折起,这距离和时间便不存在了。高维,正是低维的折叠卷曲,维度越高则越接近究竟真实,维度越低便越如虚如幻。
在这样的层次,有了这样的感应,像王阳明那样的预知,以及至亲之人的心灵感应之类,就是再自然平常不过的了,因为十世古今已归于当下,无边刹境都凝在心头。反过来看便是,你没有那些神通和能力,就是因为你的诚不够。神通能力的大小,是完全与诚的程度成正比的,比如占卜准不准,首先要看你有多心诚。
所以太多人把诚看得太简单了。我多次说过一句话,一切所谓的德,本质上都是道。诚,也是如此。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 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 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叁再说那莫测的力量。
王阳明祈天那样的能力,又是怎么回事?要知道,这种能力跟绝大多数神通有着根本的不同。多数神通只是顺应于天道,即使是看似主动的占卜和风水,也只是以天道为指引,脱不去一种被动性。王阳明的祈天则是改变了天道原有的运行轨迹,其中有着很强的主动性动机。
要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引出两个概念:“暗能量”与“诚力”。
物理学中就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说法,不仅在宇宙中的比重远远大于看得见的物质,作用和主宰性也要远远更大,只是很难观测,目前只是存在于为了解释宇宙加速膨胀和失落物质问题的科学猜想中。这个猜想是可信的,因为如此才合乎阴阳之道。
物理如此,心理也是如此,我们的潜意识就是我们的暗能量所在之处,其作用和主宰性同样远远大于显意识,这谁都有体会。所以西方潜意识心理学大师荣格,才对易经占卜原理和作为密宗传统修持能量中心的曼荼罗高度痴迷。有个词叫“暗潮汹涌”,世间的一切事情,底下也都是暗能量在涌动,最终也受这暗能量的支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意。
暗物质也是物质,暗能量也是能量,并没什么神秘,只是难度量、不可测而已。这就好像海,海平面或许是明媚平静的,可以一眼望去;海面下则越往深处越是无尽的黑暗和秘藏,深邃莫测。我们每个人和我们的生存,也是这样明暗的两层,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都只是在最上面那层扑腾。
至诚所沟通的能量层次,正是暗能量这一层。人在这一层拥有的能力,就是诚力。这诚力静,就是多数神通那样的顺应之用。这诚力动,则就是王阳明祈天那样的改造之用。至诚之时,人的暗能量与天地宇宙的暗能量相通一体,自然就既可以静处其中,也可以动于其内。所谓动,就是主动和调动,主动的是你之至诚,调动的是天地之力。有几分诚,便得几分诚力。
这动的一面,就是道教所说的“愿力”。道家高度重视发心和发愿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修行的前提和基础,立为道教之根、如来之种,甚至说这可以得到道长的加持、得道长接引而往生净土,道理就在这里。鬼神有没有,我们暂且不说,但无论如何,他们也是这种高阶和深层能量的象征。西方的吸引力法则,说人的心念如何会招致相应的事物和境遇,本质上也是愿力的体现,因为这心念就是有所向而行的。
王阳明以至诚祈天的灵验,就是来自这里,是以愿力调动天地间的暗能量,来使事情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就算我们对祈天这种事情存疑,也要承认这种暗能量层次的诚力调动,是真实不虚的。
肆那么应该怎么做?
诚是如此重要,要做到却是极不容易的。诚的基础是心清,众生则往往心浊。诚的反面是虚伪,众生却皆在欺人和自欺。修诚,等同于修心和修道。
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王阳明都将“诚意”作为《大学》的主旨和为学的头脑,直到提出“致良知”。这却不是一种舍弃和替换,而只是一种发展和深化。当王阳明最终将目光锁定致良知的时候,其实是说良知是诚意的本体,致良知就是抵达诚意的路。诚意需要心清,致良知则需要省察克治心中的私意,殊途而同归。
王阳明说致良知是简易直截的,只需跟随良知的判断。诚意同样是简易直截的,是否诚于本心,是否诚意待人接物,只是你愿不愿意的事。
如果肯,就是通往至诚、拥有诚力的起点。
王阳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能理解其本意,惊讶者有之,非难和指责者层出不穷。
王阳明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阳明已经是平定藩王之乱的大功臣,却依然遭受其他官员的攻击。当年进士考试由礼部负责出题,策问题中涉及心学,出题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责王阳明,可见王阳明的处境之艰难。
尽管如此,王阳明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正确、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这让我们看到,心学的一大真谛,内心力量的源泉所在,正在于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实的自己。这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为,而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是一种骨气和硬气。这其中,既有当下人心危机的根源,也有对治的药方,心病还须心药医。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的心包含宇宙的一切信息: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人心无所不包,原本就是像天那样深不可测。只是这样高远和深邃的心,却常常被私欲所填充,所以失去了本来的高远、深邃,不能够无所不包,不能够海纳万物。
万事万物万理,都包藏在人的心里。圣人内心光明,能够映照万物。普通人的心,因为私欲和妄念的遮蔽,昏暗、浑浊,失却了那份光明。
茫茫人海,相识便是善缘
耳熟能详的八字成语及注释,句句是经典,随便一句,作文成为经典
八字成语在作文中比四字成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随便一句用到作文中,作文轻松拿高分!
文末有word版资料的获取方式!118个八字成语【附注释】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虚,没有的事。
本无其事,因传说的人多,就使人信以为真。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个人把着关,一万个人也攻不开。
形容地势险要,便于防守。
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障,遮蔽。
比喻被眼下细小事物所蒙蔽,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质。
4、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以,因为。
一方面因而高兴,一方面因而恐惧。
5、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形容死去活来。
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驷,古代一车所驾的四匹马,或四马拉的车。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
表说出来的话就要算数。
7、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个浪头还没有平息,另一个浪头又起来了。
原比喻诗文写得波澜起伏。
后来也比喻一个麻烦问题没有解决,又出现新的麻烦问题。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原指下棋时关键性的一步走错,以致全局都输了。
比喻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会招致整个失败。
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形容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监督着,如有错误决不能隐藏。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培植。
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是不容易的。
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神通,各种神妙莫测的能力,比喻本领。
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有各的办法或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1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指宰割的工具。
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可,可以,行。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那怎么能行。
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圣贤。圣人或贤人,旧指智慧超群,才能出众的人;孰,谁。
一般人不是圣人或贤人,谁能没有过错呢?
15、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原指无力对抗敌人,以逃跑为上计。
现多指摆脱困难处境。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喻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下去。
1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1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形容走投无路的窘困境地。
19、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形容两头没着落。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
2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溃,溃决。被大水冲破堤防;蚁穴,蚂蚁洞。
千里的长堤,由于有小小的蚁洞而崩溃。
比喻小事或小处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损失。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2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天道的网,指自然界的惩罚;恢恢,宽阔的样子。
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放过一个坏人。
后形容坏人终于受到惩罚。
24、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木。
比喻没有基础、根源的事物。
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焉,怎么。
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冒危险,不经历最难最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
26、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经历那件事,就不能增长关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一般用于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2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没有堵塞的地方,就没有水的流淌;没有停止,就没有行动。
28、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29、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甘居中游,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思想。
30、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象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一样永恒。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同一问题,仁者看见它,说它是仁;智者看见它,说它是智。
比喻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3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晕,日月周围出现的光环;础,柱子底下的石墩。
月亮周围出现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湿润了就要下雨。
比喻事故或事件发生前的征兆。
3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比喻工作的紧松和生活的劳逸要适当调节,有节奏地进行。
34、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虺,小蛇;摧,毁灭;若何,怎么办。
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么办?
原来比喻要趁敌人羽翼未丰的时候,就把他消灭。
后泛指敌人要及时锄掉。
35、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渊,回旋的深水;丛,茂密的森林。
把鱼赶到深潭中,把鸟赶到树林里。
原来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结果使百姓投奔别国。
现指有时有些人实行闭关主义,把一些可以争取的人赶到对方去了。
3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与更短的相比就显得长。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比喻用对方论据来反驳对方。
38、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以,用;其,他的。昏昏,暗,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用他那些模糊的理解去使人明白。
现指自己糊里糊涂,却要指挥那些已懂事故的人。
39、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用瞪眼回答瞪眼,用嘴咬对付嘴咬。
比喻对方怎么来,就怎么反击。
40、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无法用话语具体地表达、传诵。
4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肢。勤,劳作。
不参加劳作,分不清五谷。
形容脱离劳动,脱离群众。
4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致死。
4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日出之处;桑榆,日将落时,余晖在桑榆之间,指日落处。
比喻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得到胜利、收获。
44、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或缺乏通盘计划,只是就事论事,忙于应付。
4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陶器得到保全。
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也不愿苟全性命。
46、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牛后,牛肛门。
宁可小而洁,不愿大而臭。
旧时比喻宁可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摆布。
4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焉,哪里。
连皮都没有了,毛又长在哪里呢?
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此基础上的东西就无法存在。
48、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
4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加,加以。
根据群众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缺点错误,就予以改正;没有缺点错误,就加以勉励自己。
5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境界。
后泛指以勉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5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百家,指学术上的各种派别;鸣,比喻发表意见。
百家争鸣,原来指我国战国时儒、道、墨、法、纵横、农、杂、阴阳、名(兵、小说)等各家,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的各种争论。这里比喻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
5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即马陆,切断后仍能蠕动。僵,硬。
后用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或影响仍然存在。
5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54、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非但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往往把事情搞糟。
也指办事不怀好意者。
5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局者,下棋人;旁观者,观棋者。
后用以比喻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过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
5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相近的声音,互相应和;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57、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春秋鲁庄公的弟弟,曾经一再制造鲁国内乱,先后杀掉两个国君。
不把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清除,国家就不得安宁。
58、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象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本人一样。
比喻对人物刻画描写得栩栩如生。
59、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动脑子,用心思考。
也指战争的胜败与指挥员能否根据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挥有很大关系。
60、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克,攻下。
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打仗没有不赢的。
百战百胜。
61、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的就不善良,善良的就不来。
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提高警惕。
62、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方法对付。
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6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6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文采。行,流传。
说话要是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
6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提意见的人只要出于善意,即使说得不正确,也是无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所批评的错误,也足以引以为鉴戒。
66、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
说话的人不厌其烦地教诲,而听的人却不以为意。
67、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表示干脆的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
6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却比蓼蓝更深。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69、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70、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认为事情与自己无关,就把它高高地挂在一边不管。
71、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的心一定同我们不一样(即不一条心)。
原指对异族的疑忌。
后也用以指责那种排斥异己的宗派活动。
72、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一召唤就来,一挥手就去。
指旧社会里役使别人,任意呼唤支配。
7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要是知道的,就没有不说;要说就没有一点保留。
7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表像金玉,内里却尽是破棉絮。
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
7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原为佛教劝人改恶从善的话,后用以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悔改,不再为非作歹,就能成为好人。
76、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有看见;尽管竖着耳朵听,但什么也没听到。
表示不重视或不注意。
7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装作和平无事,实则想趁机害人。
7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着火,人们到护城河打水救火。水干了,鱼也死了。
比喻无缘无故受到连累,或伤及无辜的人。
79、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相貌丑陋或神情卑劣,使人厌恶;语言干巴巴的,没有味道。
80、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故,根据。
立论有根据,讲得有理据。
8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点小火星,可以烧遍整个原野。
用来比喻有生命力的微小事物,发展前途非常广阔。
现在比喻革命力量或新生事物最初虽然微小或尚在萌芽时期,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82、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问题,办理事情。
8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比喻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8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人类本来都有一死,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大,有的死比鸿毛还轻微。
85、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双脚并拢,不敢移动;斜着眼睛看,不敢正视。
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86、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从他的人能够昌盛地存在,违背他的人就得灭亡。
8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精,仔细舂过的好米;脍,切细的鱼和肉。厌,通“餍”,满足。
形容对饮食很讲究。
88、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想要占有它,必先丢弃它。
89、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封建帝王和他的文臣武将,统治阶级的少爷小姐。
9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开头时错了一点点,结果就造成很大的错误。
91、前人栽(种)树、后人乘凉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9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93、扁担没扎、两头打塌
打塌,滑落下来。
比喻本幻想一举两得,结果两头落空。
94、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原来形容人经过思考,突然想出办法。
现在用以说明人在脑子里运用概念以做出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9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树李树不对人打招呼,树下自然走出一条小路。
比喻为人只要真诚、忠实,自然能打动人心。
9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比喻世事变迁,现多比喻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向其相反方面发展。
97、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比喻经常勤学苦练,以求工夫纯熟。
9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单听信一方面的话,自己就糊涂,事情就弄不清楚。
9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侵蚀,可经久不坏。
10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声名极大的人,他的实际很难跟他的名声完全符合。
现常用以提醒人们要有自知之明,经常想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
10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
10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指借口。
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他人。
103、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旧时多指恋爱事。)
10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聪明人在许多次考虑中,总有一次会想错的。
105、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遗,指遗失的东西。
把东西丢失在路上也没有人捡去据为己有,夜晚不关门也没人来偷盗。
106、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魔,即魔罗。破坏善行的恶鬼,有时也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即所谓“迷障”。
原来是我佛用以警告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一种说法,也比喻取得一定成果后的障碍更大。
10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蓬草生长在乱麻田中,而不用扶助,自然长得挺直。
比喻人生活在坏人中,也能成为好人。
108、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笨人多次考虑总有一点收获。
后来用做所见很小的客套话。
109、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形容见义勇为、积极援助被欺负者的行动。
110、窥测方向、以求一逞
逞,快意、如愿。
偷偷地探测方向,妄图达到的目的。
111、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形容未行动时象旧时未出嫁的闺女那样端庄持重,不动声色;一旦行动起来就象脱逃的兔子那样敏捷。
112、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鸟在嘤嘤地叫唤,这是它寻找朋友的声音。
比喻需要意气志趣相投的朋友。
113、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对行动忧郁不决就不会有成就,对事情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效果。
11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锐气,斗志旺盛的士气。惰,懈怠、疲劳。归,撤回。
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敌人疲劳退缩时,狠狠地加以打击。
115、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其人,那个与自己心意相投的人。
把著作收藏在名山中,留着给志同道合的人。
1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谨慎地弯着腰。
不辞劳苦地辛勤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方休。
1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捉到知了,却不知道黄雀在后面等着捕食自己。
比喻目光短浅到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着自己。
11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由于篇幅原因,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需更多完整word版学习资料,学习方法,都可以关注通过下方方式找我免费领取!打印领取步骤:1、点击头像进入主页然后再关注,2、接着点击“私信”发送【01】即可《滴天髓阐微》通神论·理气第三
理承气行岂有常,进兮退兮宜抑扬。
原注:阖关往来皆是气,而理行乎其间。行之始而进,进之极则为退之机,如三月之甲木是也;行之盛而退,退之极则为进之机,如九月之甲木是也。学者宜抑扬其浅深,斯可以言命也。
任氏曰:进退之机,不可不知也。非长生为旺,死绝为衰,必当审明理气之进退,庶得衰旺之真机矣。凡五行旺相休囚,按四季而定之。将来者进,是谓相;进而当令,是谓旺;功成者退,是谓休;退而无气,是谓囚。须辨其旺相休囚,以知其进退之机。为日主,为喜神,宜旺相,不宜休囚;为凶煞,为忌神,宜休囚,不宜旺相。然相妙于旺,旺则极盛之物,其退反速,相则方长之气,其进无涯也。休甚乎囚,囚则既极之势,必将渐生;休则方退之气,未能遽复也。此理气进退之正论也,爰举两造为例。
丁亥
庚戌
甲辰
壬申
己酉
戊申
丁未
丙午
乙巳
甲辰
癸卯
壬寅
甲木休囚已极,庚金禄旺克之,一点丁火,难以相对,加之两财生杀,似乎杀重身轻,不知九月甲木进气,壬水贴身相生,不伤丁火。丁火虽弱,通根身库,戌乃燥土,火之本根,辰乃湿土,木之余气。天干一生一制,地支又遇长生,四柱生化有情,五行不争不妒。至丁运科甲连登,用火敌杀明矣。虽久任京官,而宦资丰存,皆一路南方运也。
若思按,此初看似要用印,然局有印,则身已滋,必用伤官制杀也。妙在甲木进气,则足以任泄任制,否则不堪。
乙亥
庚辰
甲戌
壬申
己卯
戊寅
丁丑
丙子
乙亥
甲戌
癸酉
壬申
此与前大同小异。以俗论之,“甲以乙妹妻庚,凶为吉兆”,含合忘冲,较之前造更佳,何彼则翰苑,此则寒袷?不知乙庚合而化金,反助其暴。彼则甲辰,辰乃湿土,能生木,此则甲戌,戌燥土不能生木;彼则申辰拱化,此则申戌生杀;彼则甲木进气,而庚金退,此则庚金进气,而甲木退。推此两造,天渊之隔,进退之机,不可不知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