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的八字(崔永元的八字命理解析)

旧事重提 2023-11-17 14:24:08 网友分享

白岩松:相信用新闻的力量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丨不忘初心(十一)

在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的时刻,他创办东西联大,为传媒界输送人才,让新闻信念薪火相传。

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坚守初心,犹如傲骨凌霜。唯有守护最初梦想的毅力和勇气,才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2003年11月11日,我们从永安路106号出发,记录这个国家一点一滴的变化。12年后,我们选择了30人——他们无论身处喧嚣躁动,抑或遭遇时代逆流,均以不变的信念应对万变的困局。

在岁月的年轮中,他们有快意、有消沉,有对酒当歌、有失意彷徨。在一次次的磨砺中,不忘初心,举步向前。

在这里,时间是对信念的敬意。

本期人物:白岩松

47岁仍在新闻第一线,白岩松说:守土有责。他相信用新闻的力量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至少在更多时候,能像个守夜人,努力不让世界变得更坏,这是他做新闻的初心。

白岩松白岩松,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央视知名主持人、新闻评论员,主持过香港回归、访华、连宋大陆行、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直播。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担任2004和2008年两届奥运火炬手,2009年荣获“话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

白岩松有时被叫做“老白”。

那是东西联大的学生们对他的称呼。

老白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意吃零食、喝茶。10月12日这天,学生刘给大家带了姥姥种的甘肃红苹果,白岩松啃了一口:“嗯,不比‘潘苹果’差。”

他称呼学生“哥们,姐们”。这堂课,老白要求哥们、姐们把任意三条不相关的新闻用一个关键词串联起来。“新闻是创意的整合,不是人云亦云。”老白说。

▲白岩松在课堂上。南方人物周刊摄

之后是流行音乐赏析,一首摇滚乐,让学生们猜歌名,“90后”们都吐舌头。老白摇头:“连这个都不知道?的标志是海魂衫,摔吉他。你们的时代太贫瘠、无趣了。”

接着摇滚,老白讲了达明一派摇滚乐与香港变迁的隐秘联系。“注意摇滚的节奏 ,文字也是有节奏的。”、“音乐比新闻更好地记录了时代。”他从音乐又绕回了新闻。

课从下午1点半上到6点半,学生们没有走神儿的。课后,老白和小伙伴儿们去校园边上的小餐馆聚餐,大家一起为快过生日的学生刘俊良唱生日歌。

晚上9点半,阵地从课堂变到了《新闻1+1》直播间,“广西马上县,何以劫贫济富?”白岩松又惯常地蹙着眉头,那个严肃犀利的新闻评论员又回来了。

这是白岩松忙碌又幸福的一天,他十分享受在新闻评论员和教师两个身份之间的自如行走,“如果哪天不做一线新闻了,我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白岩松:BBC要向CCTV学什么?(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守夜人“老白在这里,我们就在这里”

白岩松的很多老伙伴儿都离开了新闻行业。

9月16日,白岩松在新书《白说》发布会上被问到:央视有本事的主持人都走了,你为何还不辞职?

这是他今年反复遭遇的提问。敬一丹退休了,崔永元当老师了,陈虻去世了,他扶持过的明星主持人柴静、张泉灵也离开了央视。

“对,我就是那个没本事的人。”白岩松自嘲。旋即,他一字一顿地说,“新闻还在这,我就在这。”眉宇间又出现了那个“川”字。

从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电视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始,今年是白岩松接触新闻的第30个年头。

▲初登荧屏的白岩松 图片来网络

2003年5月1日,白岩松、敬一丹、罗京、李瑞英曾坐在一起,宣布央视新闻频道诞生,如今主播台上只剩他一个人。白岩松说,他有些“萧瑟秋风今又是”的悲凉。

当年的那个小白如今成了老白,在栏目组里年纪最大,他成了“前辈”。

在单位楼道里,这位“前辈”经常被新人和实习生拦住要求合影,“他们看我,就像看动物园猴山一只知名的猴子。”这让白岩松觉得有些尴尬,感觉自己跟别人拉开一条长长的沟。

这种孤独感包括周围的人对他很少再提要求,栏目组制片人、主任都比白岩松小。“我经常问自己,可不可以依然像一个新闻民工一样,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新闻中心的一次年度颁奖上,白岩松发表获奖感言,他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很多年轻人认为这句话太消极了,白岩松答:“不,这句话太积极了。”

“到点我就会去敲钟,而且每天去敲,我还在当这个和尚。还在做这份工作。”而且白岩松看来,更重要的是,在撞钟的同时,还把它撞成自己和别人的信仰,这谈何容易。

说到“信仰”,白岩松说,守时敬业,守土有责,他依然相信,新闻的力量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至少更多时候,守夜人的坚持可以不让世界变得更坏。

这个敲钟人,每天晨起读完所有能买到的报纸,对当天的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动态了如指掌。

有好的选题漏掉,白岩松会很懊恼:“这么好的题我们怎么没有做。”他会把错过的选题素材贴在办公室的小黑板上,给大家“敲警钟”:“你们错过了大新闻。”

白岩松说,他的信念就是做新闻,“对新闻那种欲罢不能,就像有病”。

王永学把这种病评价为“一根筋”,这位与白岩松共事10年、《新闻1+1》曾经的副制片人说,“只有老白这样一根筋的人,才能耐得住寂寞做新闻。”

“病情”也影响了他的团队。《新闻1+1》主编孙茜说,该栏目组是目前央视最为稳定的团队之一,很少有人离职。“老白在这里,我们就在这里。”

怀旧“不正常的年代”

“虽然近视隔着镜片,他的眼睛总是呈搜索状,什么新鲜事都在他的视野之内。”敬一丹曾经这样形容白岩松。

白岩松也承认,对世界永远有好奇心,是他做新闻的推动力。

他很怀念在央视的头7年。

那时,他的周围是一群才华横溢、热情高涨的同伴,工作时,创意、点子一箩筐一箩筐地冒出来,讨论可以通宵达旦;有分歧时,下级可以拍着桌子和上级吵架,他把那感觉形容为“欢蹦乱跳地像个孩子一样在空白的场地上奔跑”。

▲图片来网络

现在回想,他说,“那是个不正常的年代”,“不正常”在于,不用论资排辈,一切都是新的。

开始时中国新闻电视没有新闻主持人,“我们开始很毛躁,能力很差,但当时没有任何可比较的对象,所以我们的成长就被宽容了。”

他一直说“幸运”,感谢那个“不正常的年代”。

对于那些离开阵地的伙伴,白岩松说,这是他(她)的选择,应该尊重,但可能他在某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会觉得不甘心吧。

在互联网时代,白岩松还在保持着一些习惯,他不用微博、微信,还在用手写稿子。

他把这种习惯总结成一种警觉。“一旦有了微信,那我得在多少个群里面?我不想进入任何一个圈,进了某个圈就会有那个圈的习性,习性中必然有好的一部分,也有糟糕的一部分。”

怀旧并不代表守旧。白岩松说,即便没有微信,那里面那些好的东西,绕八百个圈也会来到他眼前,“我从来没有失去过在微信微博中有价值的那些东西。”

“去打开微信看看,你相当多接收的信息是别人告诉你他怎么活着,我不需要知道别人怎么活着,我要想我怎么活着。”

至于手写稿子,更多是一种习惯,在写作过程中,他会被电脑技术打断思路,“我手写比较快,完全是和我的思维配套的,是我最舒服的方式,为什么要去改变它?”

建设者做一个推动列车的人

他一直有想要改变的目标。

2008年,《新闻1+1》开播,成为新闻评论员的白岩松,开启了“说话得罪人”的时代。

▲白岩松主持《新闻1+1》

面对不做为的地方政府,他会直接点名,一句句地质问违规之处。

经常有人跟他说:“你这话说得有点狠呀。”白岩松反击:“一个不得罪人的新闻评论员不是合格的新闻人,如果被所有人喜欢,那是一种悲哀。”

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就会疯传他被禁言,他的再次出镜,则证伪这些传言。

在《新闻1+1》的一位同事看来:白岩松说的很多话虽然尖锐,会让某些人不舒服,但还是很有技巧和分寸,他知道说话的边界在哪里。

他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对领导拍桌子的“愤怒青年”了。

当然也会有选题被否定,节目被毙的沮丧时刻。但年岁渐长,他学会迂回,提供新的选择方案给上级,往往能推进一点点。“拍桌子是容易的,但如果想要改变的话,那你就要忍很多你不能忍的东西。”

在主播台之外,对于当前对传统媒体的一片“唱衰”之声,白岩松今年说得最多的是:少谈些方向,多找些方法。方向是好的方法制定出来的,方向不会诞生方法,而方确定方向。

他打了个比方,中国是正向光明行驶的一列火车,但前面有人拦道,旁边有人瞎推,更可气的是车顶上还坐着无数袖手旁观者,他们嘲笑推车的人。

因此,他觉得,有必要动员更多的人到火车后面来推一把。前进的过程也是艰难的博弈过程,前驱力不足的时候,车就会侧倾一下,甚至后退一段,但总体趋势还是向前的。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年胡适曾把范仲淹这八字箴言拿来给自己,也给青年人。白岩松常以此自勉,沉默是件更危险的事,他发出的声音,如果能让人心变好一点,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一些,足慰初心。

师者不怕大才离去 就怕后继乏人

眼前这个人他有一点酷

手不释卷总拿着茶壶

经常也会跑一会儿步

爱着巴蒂更爱师母

他让我抛开陈旧教科书

他教我读懂人性的最初

新闻不是曾学的面目

我在这里重新起步

老白老白我们去哪啊

因你新闻世界变得很大

东西联大的学生们用《爸爸去哪儿》的曲调,这样唱着他们的校长老白。

这是白岩松个人开设的“新闻私塾”,老白取这个校名,一是学生分别来自北京东边和西边的高校,二是白岩松仰慕西南联大。

自2012年起,每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招收11名研究生(有时10名),按照白氏教学方法培养,每月上两天课。

白岩松给学生们制定了校训:“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他让联大的学生都成为行动派。

在他的课堂上,当天值日的班长是扑克牌抽出来的,发言的前后是用扑克牌决定的,扑克牌是联大的象征,大多数事物都是由抽扑克牌决定,“给学生熏的风气。”

在学制两年的联大课堂上,第一年教新闻与历史,第二年的课程主要是人生与人性。师生的交流是平等、开放的,讨论问题几乎没禁区,课后作业是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纪录片。

白岩松说,他想给新闻教育添加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把学生培养成丰富、有趣,大写的人,做新闻才能有韧劲、长久。”

对于媒体的大环境,其实更让白岩松焦虑的,不是谁走了,而是谁来了。

“比如一张报纸走很多人,但来的人更多、更优秀,你会怕吗?”

李松林是联大第一届毕业生,他还记得老白上第一节课的情形:走进教室,用犀利的目光扫了大家一圈,“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大家能在东西联大相识是缘分,但是要想清楚,从现在起到毕业,我不会帮助你们打招呼、找工作。你们来这里是跟着我学习的,不是来找工作的。如果你担心自己跟不上这堂课,你随时可以走,如果我对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不满意,也会随时让他离开。”

这和电视屏幕上那个白岩松是一致的:严肃、正直,甚至有些“古板”。大家被白岩松的话唬住了,但威严仅仅是见面礼,随后显露的是随和的本性,他教学生欣赏音乐,手抄《道德经》,请学生吃饭,去公园游玩,到家里品茗。

毕业时,老白送给学生每人一套《传家》,他想让学生们找到生活的美感——现实生活中打压人的东西很多,但总要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趣味花园,外界即使是寒冬,这里依然是春天。

今年1月,黄埔一期学生毕业后首次到白岩松家聚会,大家喝光了酒,说到工作中的挫折,痛哭了一场。然后擦干泪重新上路。

如今已经“出炉”两届毕业生,“黄埔一期”学生全部选择了新闻工作,第二期毕业生绝大多数人也走上了新闻岗位,这在如今的传媒院校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前行者那些老的过往还在

30年前,新闻并不是少年白岩松的梦想。那个在内蒙古辽阔草原长大的孩子渴望远方,离开小县城就是他的全部梦想。

1985年,白岩松负笈进京,时值中国快速改革的年代,校园里涌动着理想主义气息。那时的小白意气风发,喜欢朦胧诗和摇滚乐。

听说顾城要朗诵诗歌,他和同学们大老远地跑去沙滩一带寻找,把所有的零钱用来买崔健的专辑。

一种家国情怀在当年的小白心中扎根,“经历过80年代的大学生没办法只关注自己,我们和国家、时代有种隐秘的联系,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冲动和愿望,希望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希望这个时代变得更好,希望自己能为这种改善去做点什么。”

新闻,是白岩松与这个国家和时代发生关系的唯一工具。作为央视记者,白岩松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件重大事件——香港回归、访华、南联盟使馆被炸、中国加入WTO、连宋大陆行、SARS、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有人开玩笑:白岩松往主播台上一坐,就是有大事情要发生。

白岩松说:“央视22年,在这块相对肥沃的土地上耕种,偶有收成,足够感恩。”

有很多事情一直未改。

30年后,他仍会为崔健的一首歌、海子的一首诗潸然泪下。

每次年底部门聚餐,必须大醉,让老婆接回去。“和自己部门人喝不好酒,那不是自己人。”

每周要踢一场足球,跑步4次。他车上常备一双运动鞋。有个夏天的晚上,做完直播,路过故宫,把车一停,从东华门绕着故宫跑一圈。

有时候路过东四,绕着曲别针一样的胡同跑。跑在午后的胡同里,遛鸟老头的光影投在斑驳的老墙上,鸽哨的声音还在,那些老的过往还在。

新京报记者 萧辉 实习生 沈威 编辑 李天宇

主图摄影 王嘉宁

白岩松与新京报12年

白岩松说,他与新京报有很深渊源,新京报首发的报纸,他还保留。每天早上他必看新京报,从新京报中寻找当天的《新闻1+1》选题。

近年来,白岩松作为新京报年度新闻奖的评委,更近距离地研究新京报。他说:对报纸的理解不是按照页码去算,哪张报纸薄,哪张报纸厚,新京报是一份厚报,更重要的是新京报还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独特价值的报道出来。

白岩松也多次成为新京报报道对象,作为畅销书作者,从《痛并快乐着》到《白说》,白岩松多次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讲述新闻从业心路历程。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今年3月13日白岩松在新京报两会报道专栏中呼吁:报刊亭不应该消失,应打造成城市文化地标。

同题问答

新京报:你少年时理想是什么?目前实现得怎么样了?

白岩松:少年的理想就是离开那座小城市。如今离开了,又怀念。

新京报:在你的生命中,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持的?

白岩松: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

新京报: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白岩松:是否。

新京报:你觉得在事业上,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

白岩松:最值得珍惜的是还有人在聆听。

新京报: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为什么?

白岩松:美好事情的不可挽留。以各种方式的出现,小到一场酒席的曲终人散,大到你的搭档事业伙伴离开你,大到一个事业的停滞不前,曲终人散。

新京报: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白岩松:大学时光。还有当孩子刚生下来你第一次接住的时候。

新京报:你的座右铭或者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

白岩松:联大的座右铭: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

新京报: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白岩松:音乐方面的,弹钢琴,拉小提琴。

新京报: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白岩松:我好像不是一个习惯后悔的人,所有的事情到来了,即便它很糟糕,我也不会后悔,我没有什么后悔的事情。

新京报: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白岩松:跟所有人一样死亡。不了解死亡的人,不能更好地活着,我们要有一种向死而生的能力。

新京报:你觉得自己最奢侈的是什么?

白岩松:时间。我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每个月用两整天的时间给孩子们上课,足够奢侈,但很开心。

还有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希望大家能来做,就是浪费时间,闲呆着,喝喝茶,看看书,最美好的时光都是用来浪费的。

新京报: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目前的心境吗?

白岩松:静而未得。平静经常会有,但是我期待一种更好的平静。

本公号文章未经新京报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撕完范冰冰撕李冰冰!袁立天生与冰冰八字不合?

这两天围绕着“彭于晏到底有没有抢李冰冰座位”的问题,各路仙人撕得热火朝天。

一派吃瓜群众认为:废什么话,敢抢不敢认啊?

彭于晏小小年纪怎么心机辣么重,一心就想冲到前排抢一点曝光量,完全不顾自己现在的咖位和别人的感受,吃相太难看差评差评。

吃瓜群众分析换铭牌全过程

在这一派吃瓜群众的分析证据中,李冰冰原来的铭牌位置在第一排,就在彭于晏原有的位置正前方。

然后彭于晏团队完成了铭牌乾坤大挪移戏法。

先将自己的铭牌从第二排换到第一排,再与许晴的位置对调,最后还顺手换了冯绍峰的铭牌。

令人眼花缭乱的骚操作

当晚冯绍峰背后的铭牌确实写李冰冰

而彭于晏背后的座位确实是许晴

不少李冰冰的粉丝为此相当生气,不要以为我们这些大花粉丝很少下场撕番位撕资源就好欺负,这是一种优势而不是弱势。

毕竟爱豆业务能力到了这个程度根本不需要粉丝来撕,更不需要团队去抢座位这么LOW。

李冰冰大粉的控诉微博

媒体一开始的排位顺序确实李冰冰在前

另一派吃瓜群众认为:惨比窦娥冤,主办方问题彭于晏不背锅!

因为一直以来,在流量小生的排行榜里彭于晏虽然不算人气最高,但是人缘向来是很不错的。

人长得英俊帅气,演技也不错并不是男花瓶。

这几年接拍《湄公河行动》之类的正片,演得也都是正面形象角色,非常拉好感。

平日里面也很少传出彭于晏的负面新闻,什么和女明星传绯闻啊和网红开房啊和男明星撕番位啊,基本都和彭于晏没啥太大关系。

这么一个一贯老好人形象的明星,有什么理由为了座位问题去得罪李冰冰?

真的可能是主办方安排有问题,证据是就在当晚节目开始前彭于晏和李冰冰还笑脸盈盈的坐在第一排合影。

按照【换铭牌】的说法,那时候李冰冰就应该发现自己被挪到第二排,怎么会有心情和彭于晏合影?

这张合影拍摄时估计两人都不知道后续那么大风波

至于主办方为何要把咖位明显小于李冰冰的彭于晏往第一排安插,理由可能是没有根据明星的咖位排座位,而是根据电影宣传团队。

第一排那一块儿刚好坐的是姜文新片《邪不压正》的剧组成员。

不管两派观点怎么吵,反正李冰冰和彭于晏团队正面没有太大交锋。

李冰冰本人当晚也没有甩脸色发脾气,根据吃瓜群众的线报,发现座位被安排在第二排明显不合理之后,冰冰姐的选择是蹬着细高跟鞋穿着紧身礼服,整晚在后台站着。

即表明了对座位安排不满的态度,也没让主办方太难做人闹得下不来台,依旧敬业的完成了整晚被安排的工作环节,这种态度肥肠圈粉!

彭于晏团队在看到换座位风波舆论一再发酵之后,也立马释放出想和解的善意。

在第二天中午立刻登陆彭于晏微博账户关注了李冰冰。

其实李冰冰很早以前就关注了彭于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彭于晏团队一直没有回关。

当然冰冰姐也不是圣人,估计经过换铭牌换座位这一闹,觉得“又不关注我还搞这么多幺蛾子当我没牙的老虎不发威吗”,当晚其实是取消了对彭于晏的关注的。

但看到彭于晏这边主动关注自己微博账户之后,李冰冰又礼貌的回关。

并没有满足吃瓜群众们想看的撕逼大戏欲望。

据说两人已经私下约饭,化干戈为玉帛。

毕竟江湖道路还长,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两家撕逼可能会引发双方对家势力下场,到时候拔出萝卜带出泥,画面就比较难看。

这两人想停手,可是袁立不乐意啊。

怎么了?这就和解了?姐姐我还没撕痛快呢!

没错,继手撕范冰冰之后,袁立又开始手撕李冰冰。

看到这里民工不由得有点纳闷,您这是天生和【冰冰】家族八字不合吗?

前段时间跟着崔永元嘲讽范冰冰

而且,上一次跟着崔永元怼范冰冰时,袁立还算手下留情并没有太针锋相对(相比现在的攻势而言)。

这一次借着彭于晏李冰冰座位风波,袁立可谓什么尖酸刻薄的话都抖出来了。

先讥笑李冰冰是“县城文工团员”,格局太低。

为了换座位的事情争得你死我活,咬得满嘴鸡毛,气炸了肺。

众所周知,李冰冰出身家境贫寒,确实来自小县城。

初中毕业以后李冰冰没有选择考高中念大学,而是去读了鸡西师范学校。

在这所中专读书时,一个参与当地春节晚会的机会,李冰冰文艺方面的天赋被发掘。

在家人和老师的鼓励下,原本应该会被分配到哈尔滨市五常实验小学;

从此在音乐教师岗位上奋斗一生的李冰冰,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

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小县城走向了大明星的坦途。

曾经的小城女孩

跻身1993届上戏表演班

出身在杭州的袁立,如果跟李冰冰相比,那确实一直过着小公主的生活。

因为从小吃穿不愁,这个标准的大城市姑娘。

以前甚至怀疑新闻报道里面那些吃不起饭的穷人,都是假的。

“我在想是不是记者故意找几个穷的拍拍啊,真的有那么穷吗?因为在城市长大,是无法想象那种的。”

袁立嘲讽李冰冰的出身贫困,确实有点没意思。

投胎这种事哪里是我们凡人能做主的?

难道因为出身在小县城,就注定不应该不可以努力让自己去更大的城市看看外面的世界?

袁立说的五常就是李冰冰的家乡

更何况,李冰冰考取的那所上海戏剧学院,还曾经令袁立铩羽而归。

1992年上戏三试中,19岁的袁立被淘汰。

差一点点就成为李冰冰学姐的袁立,会不会是因为在后续的人生道路上,发现这些家境远不如自己的女孩们更优秀而心生嫉妒呢?

翻一翻过往的八卦记录,民工发现袁立撕逼李冰冰,不过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七年之痒。

早在2011年袁立就已经忍无可忍的公开将李冰冰视为仇敌。

理由其实也是蛮好笑的,因为袁立自己在红毯上穿了一套大众认为不太得体的透视装,饱受差评攻击。

别说七年前,就是现在看这套清晰可见丁字裤的透视装,估计也没人觉得时髦好看。

不仅看起来恶俗,还将本来还算丰满的袁立身材映衬得臃肿松垮。

袁立面对差评,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审美问题,反而认为这是网友恶意攻击自己。

坚持认为衣服很漂亮,设计师很牛逼.......

这套透视装被时尚博主抨击遭袁立反击

正好呢,当晚李冰冰发了一条微博晒自拍。

因为是红色格子衬衫搭配绿色包包,就自嘲的配文“听说红配绿~那啥~也是一种勇气哈?!”

这一下捅了马蜂窝……

虽然李冰冰明明晒了自己的照片,微博配文说的也是红配绿的问题。

但不晓得为啥,袁立认为这条微博是在嘲讽她的蕾丝透视装(您那套不是全黑吗,哪里来的红配绿)。

立刻怒发微博大骂:

“你的那些交易只有你自己知道?呵呵!还轮不着你阴阳怪气的来说我,你不配!”

在吃瓜群众挨个排列名单猜想袁立骂的是哪位【著名女演员】时。

袁立自己将这个嫌疑人名单逐渐缩小到李冰冰身上。

当然,等吃瓜群众问到底是不是李冰冰时;

袁立又强调不要对号入座.....

那段时间李冰冰只要出席商业活动,就会被逼问袁立骂得到底是不是她。

也是REAL惨。

七年前想撕没直接说出口的话,袁立终究还是没忍住。

这一次她不仅直接挂了李冰冰的名字,还大诉委屈。

认为当初自己在华谊时,用李冰冰妹妹做自己经纪人吃了这对姐妹的暗亏。

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暗亏应该指的是当年两人在争夺《枪王之王》女主角时,袁立输给了李冰冰。

这个八卦往往被作为袁立因为李冰冰动手脚,而输掉华谊一姐头衔的铁证。

但是根据民工仔细分析哦,根本不是一回事。

当年袁立为什么在华谊一姐之战中输给李冰冰?真的因为李冰冰姐妹?

还不是因为她自己站错队!

当初华谊刚开始圈地盘打江山的时候,李冰冰就是华谊老总王中军的嫡系部队,而袁立则是王京花签下来的王牌军。

袁立只认自己签约王京花,不认签约华谊

袁立夹在王京花和王中军之间,相当委屈。

全世界都知道你是王京花的人,那么王中军手上的资源不可能给你,当王京花在华谊势力一手遮天时,袁立拿到的资源还可以。

但是等2005年王京花出走华谊时,袁立就注定了要坐冷板凳的结局。

袁立当时想跟着王京花一起走,被华谊阻止

虽然现在嘴巴上挺硬朗,袁立认为自己从头到尾都没有巴结王中军,还最近在微博因为投资艺术品的事情手撕了王中军一把。

但那时候,人在屋檐下的袁立,也不是没尝试去拍华谊当家人的马屁。

要不然也不会斥资买自己根本看不懂的艺术品。

只不过临时抱佛脚的举动,并没有打动华谊高层的芳心。

最后熬了整整两年,袁立还是成功解约华谊。

跑去签约了王京花所在的橙天(这说明华谊对袁立的判断还是对的,骨子里确实还是王京花的王牌军)

但蜜月期并没有多久,袁立又选择和王京花分手。

在2010年4月,也就是《枪王之王》上映三个月前转投博纳的怀抱(插一句八卦,当时博纳签约艺人还有范冰冰,估计袁立与范冰冰的梁子也就是那时候结下的)。

《枪王之王》片子筹备的时候是2009年,2010年上映。

当时已经签约博纳的袁立,当然要为这部博纳投资的影片做宣传。

按袁立现在的说法,指责在华谊做经纪人的李冰冰亲妹妹对自己不够意思抢资源啥的。

不管是从时间线上看,还是从当初的派系斗争真相上看,都完全不成立。

当然不管骂人理由成立不成立,都不会阻止袁立这次对于李冰冰的疯狂辱骂。

一会儿骂人小地方出身家境不好,一会儿骂人脸上打玻尿酸,一会儿暗示别人跟老板有一腿,一会儿明示别人巨额资产来路不明让国家赶快查。

可能在袁立眼里,无论今日的李冰冰如何风光,也不过是那个她永远看不上眼的小城姑娘柴火妞。

只不过柴火妞现如今已经斩下金马奖、华表奖、百花奖三座影后桂冠;

通过《雪花秘扇》《生化危机》《变形金刚》登上了国际舞台,绽放万丈光芒。

您这位大城市里滋养出来的姑娘,还剩下什么作品拿来支撑自己的底气呢?

同为1973年出生的两人,如果到了这个年纪还在攀比出身家境,那才是最可笑的事情。

白岩松:相信用新闻的力量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丨不忘初心(十一)

在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的时刻,他创办东西联大,为传媒界输送人才,让新闻信念薪火相传。

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坚守初心,犹如傲骨凌霜。唯有守护最初梦想的毅力和勇气,才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2003年11月11日,我们从永安路106号出发,记录这个国家一点一滴的变化。12年后,我们选择了30人——他们无论身处喧嚣躁动,抑或遭遇时代逆流,均以不变的信念应对万变的困局。

在岁月的年轮中,他们有快意、有消沉,有对酒当歌、有失意彷徨。在一次次的磨砺中,不忘初心,举步向前。

在这里,时间是对信念的敬意。

本期人物:白岩松

47岁仍在新闻第一线,白岩松说:守土有责。他相信用新闻的力量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至少在更多时候,能像个守夜人,努力不让世界变得更坏,这是他做新闻的初心。

白岩松白岩松,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央视知名主持人、新闻评论员,主持过香港回归、访华、连宋大陆行、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直播。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担任2004和2008年两届奥运火炬手,2009年荣获“话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

白岩松有时被叫做“老白”。

那是东西联大的学生们对他的称呼。

老白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意吃零食、喝茶。10月12日这天,学生刘给大家带了姥姥种的甘肃红苹果,白岩松啃了一口:“嗯,不比‘潘苹果’差。”

他称呼学生“哥们,姐们”。这堂课,老白要求哥们、姐们把任意三条不相关的新闻用一个关键词串联起来。“新闻是创意的整合,不是人云亦云。”老白说。

▲白岩松在课堂上。南方人物周刊摄

之后是流行音乐赏析,一首摇滚乐,让学生们猜歌名,“90后”们都吐舌头。老白摇头:“连这个都不知道?的标志是海魂衫,摔吉他。你们的时代太贫瘠、无趣了。”

接着摇滚,老白讲了达明一派摇滚乐与香港变迁的隐秘联系。“注意摇滚的节奏 ,文字也是有节奏的。”、“音乐比新闻更好地记录了时代。”他从音乐又绕回了新闻。

课从下午1点半上到6点半,学生们没有走神儿的。课后,老白和小伙伴儿们去校园边上的小餐馆聚餐,大家一起为快过生日的学生刘俊良唱生日歌。

晚上9点半,阵地从课堂变到了《新闻1+1》直播间,“广西马上县,何以劫贫济富?”白岩松又惯常地蹙着眉头,那个严肃犀利的新闻评论员又回来了。

这是白岩松忙碌又幸福的一天,他十分享受在新闻评论员和教师两个身份之间的自如行走,“如果哪天不做一线新闻了,我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

▲白岩松:BBC要向CCTV学什么?(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守夜人“老白在这里,我们就在这里”

白岩松的很多老伙伴儿都离开了新闻行业。

9月16日,白岩松在新书《白说》发布会上被问到:央视有本事的主持人都走了,你为何还不辞职?

这是他今年反复遭遇的提问。敬一丹退休了,崔永元当老师了,陈虻去世了,他扶持过的明星主持人柴静、张泉灵也离开了央视。

“对,我就是那个没本事的人。”白岩松自嘲。旋即,他一字一顿地说,“新闻还在这,我就在这。”眉宇间又出现了那个“川”字。

从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电视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始,今年是白岩松接触新闻的第30个年头。

▲初登荧屏的白岩松 图片来网络

2003年5月1日,白岩松、敬一丹、罗京、李瑞英曾坐在一起,宣布央视新闻频道诞生,如今主播台上只剩他一个人。白岩松说,他有些“萧瑟秋风今又是”的悲凉。

当年的那个小白如今成了老白,在栏目组里年纪最大,他成了“前辈”。

在单位楼道里,这位“前辈”经常被新人和实习生拦住要求合影,“他们看我,就像看动物园猴山一只知名的猴子。”这让白岩松觉得有些尴尬,感觉自己跟别人拉开一条长长的沟。

这种孤独感包括周围的人对他很少再提要求,栏目组制片人、主任都比白岩松小。“我经常问自己,可不可以依然像一个新闻民工一样,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新闻中心的一次年度颁奖上,白岩松发表获奖感言,他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很多年轻人认为这句话太消极了,白岩松答:“不,这句话太积极了。”

“到点我就会去敲钟,而且每天去敲,我还在当这个和尚。还在做这份工作。”而且白岩松看来,更重要的是,在撞钟的同时,还把它撞成自己和别人的信仰,这谈何容易。

说到“信仰”,白岩松说,守时敬业,守土有责,他依然相信,新闻的力量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至少更多时候,守夜人的坚持可以不让世界变得更坏。

这个敲钟人,每天晨起读完所有能买到的报纸,对当天的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动态了如指掌。

有好的选题漏掉,白岩松会很懊恼:“这么好的题我们怎么没有做。”他会把错过的选题素材贴在办公室的小黑板上,给大家“敲警钟”:“你们错过了大新闻。”

白岩松说,他的信念就是做新闻,“对新闻那种欲罢不能,就像有病”。

王永学把这种病评价为“一根筋”,这位与白岩松共事10年、《新闻1+1》曾经的副制片人说,“只有老白这样一根筋的人,才能耐得住寂寞做新闻。”

“病情”也影响了他的团队。《新闻1+1》主编孙茜说,该栏目组是目前央视最为稳定的团队之一,很少有人离职。“老白在这里,我们就在这里。”

怀旧“不正常的年代”

“虽然近视隔着镜片,他的眼睛总是呈搜索状,什么新鲜事都在他的视野之内。”敬一丹曾经这样形容白岩松。

白岩松也承认,对世界永远有好奇心,是他做新闻的推动力。

他很怀念在央视的头7年。

那时,他的周围是一群才华横溢、热情高涨的同伴,工作时,创意、点子一箩筐一箩筐地冒出来,讨论可以通宵达旦;有分歧时,下级可以拍着桌子和上级吵架,他把那感觉形容为“欢蹦乱跳地像个孩子一样在空白的场地上奔跑”。

▲图片来网络

现在回想,他说,“那是个不正常的年代”,“不正常”在于,不用论资排辈,一切都是新的。

开始时中国新闻电视没有新闻主持人,“我们开始很毛躁,能力很差,但当时没有任何可比较的对象,所以我们的成长就被宽容了。”

他一直说“幸运”,感谢那个“不正常的年代”。

对于那些离开阵地的伙伴,白岩松说,这是他(她)的选择,应该尊重,但可能他在某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会觉得不甘心吧。

在互联网时代,白岩松还在保持着一些习惯,他不用微博、微信,还在用手写稿子。

他把这种习惯总结成一种警觉。“一旦有了微信,那我得在多少个群里面?我不想进入任何一个圈,进了某个圈就会有那个圈的习性,习性中必然有好的一部分,也有糟糕的一部分。”

怀旧并不代表守旧。白岩松说,即便没有微信,那里面那些好的东西,绕八百个圈也会来到他眼前,“我从来没有失去过在微信微博中有价值的那些东西。”

“去打开微信看看,你相当多接收的信息是别人告诉你他怎么活着,我不需要知道别人怎么活着,我要想我怎么活着。”

至于手写稿子,更多是一种习惯,在写作过程中,他会被电脑技术打断思路,“我手写比较快,完全是和我的思维配套的,是我最舒服的方式,为什么要去改变它?”

建设者做一个推动列车的人

他一直有想要改变的目标。

2008年,《新闻1+1》开播,成为新闻评论员的白岩松,开启了“说话得罪人”的时代。

▲白岩松主持《新闻1+1》

面对不做为的地方政府,他会直接点名,一句句地质问违规之处。

经常有人跟他说:“你这话说得有点狠呀。”白岩松反击:“一个不得罪人的新闻评论员不是合格的新闻人,如果被所有人喜欢,那是一种悲哀。”

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就会疯传他被禁言,他的再次出镜,则证伪这些传言。

在《新闻1+1》的一位同事看来:白岩松说的很多话虽然尖锐,会让某些人不舒服,但还是很有技巧和分寸,他知道说话的边界在哪里。

他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对领导拍桌子的“愤怒青年”了。

当然也会有选题被否定,节目被毙的沮丧时刻。但年岁渐长,他学会迂回,提供新的选择方案给上级,往往能推进一点点。“拍桌子是容易的,但如果想要改变的话,那你就要忍很多你不能忍的东西。”

在主播台之外,对于当前对传统媒体的一片“唱衰”之声,白岩松今年说得最多的是:少谈些方向,多找些方法。方向是好的方法制定出来的,方向不会诞生方法,而方确定方向。

他打了个比方,中国是正向光明行驶的一列火车,但前面有人拦道,旁边有人瞎推,更可气的是车顶上还坐着无数袖手旁观者,他们嘲笑推车的人。

因此,他觉得,有必要动员更多的人到火车后面来推一把。前进的过程也是艰难的博弈过程,前驱力不足的时候,车就会侧倾一下,甚至后退一段,但总体趋势还是向前的。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年胡适曾把范仲淹这八字箴言拿来给自己,也给青年人。白岩松常以此自勉,沉默是件更危险的事,他发出的声音,如果能让人心变好一点,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一些,足慰初心。

师者不怕大才离去 就怕后继乏人

眼前这个人他有一点酷

手不释卷总拿着茶壶

经常也会跑一会儿步

爱着巴蒂更爱师母

他让我抛开陈旧教科书

他教我读懂人性的最初

新闻不是曾学的面目

我在这里重新起步

老白老白我们去哪啊

因你新闻世界变得很大

东西联大的学生们用《爸爸去哪儿》的曲调,这样唱着他们的校长老白。

这是白岩松个人开设的“新闻私塾”,老白取这个校名,一是学生分别来自北京东边和西边的高校,二是白岩松仰慕西南联大。

自2012年起,每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招收11名研究生(有时10名),按照白氏教学方法培养,每月上两天课。

白岩松给学生们制定了校训:“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他让联大的学生都成为行动派。

在他的课堂上,当天值日的班长是扑克牌抽出来的,发言的前后是用扑克牌决定的,扑克牌是联大的象征,大多数事物都是由抽扑克牌决定,“给学生熏的风气。”

在学制两年的联大课堂上,第一年教新闻与历史,第二年的课程主要是人生与人性。师生的交流是平等、开放的,讨论问题几乎没禁区,课后作业是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纪录片。

白岩松说,他想给新闻教育添加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把学生培养成丰富、有趣,大写的人,做新闻才能有韧劲、长久。”

对于媒体的大环境,其实更让白岩松焦虑的,不是谁走了,而是谁来了。

“比如一张报纸走很多人,但来的人更多、更优秀,你会怕吗?”

李松林是联大第一届毕业生,他还记得老白上第一节课的情形:走进教室,用犀利的目光扫了大家一圈,“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大家能在东西联大相识是缘分,但是要想清楚,从现在起到毕业,我不会帮助你们打招呼、找工作。你们来这里是跟着我学习的,不是来找工作的。如果你担心自己跟不上这堂课,你随时可以走,如果我对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不满意,也会随时让他离开。”

这和电视屏幕上那个白岩松是一致的:严肃、正直,甚至有些“古板”。大家被白岩松的话唬住了,但威严仅仅是见面礼,随后显露的是随和的本性,他教学生欣赏音乐,手抄《道德经》,请学生吃饭,去公园游玩,到家里品茗。

毕业时,老白送给学生每人一套《传家》,他想让学生们找到生活的美感——现实生活中打压人的东西很多,但总要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趣味花园,外界即使是寒冬,这里依然是春天。

今年1月,黄埔一期学生毕业后首次到白岩松家聚会,大家喝光了酒,说到工作中的挫折,痛哭了一场。然后擦干泪重新上路。

如今已经“出炉”两届毕业生,“黄埔一期”学生全部选择了新闻工作,第二期毕业生绝大多数人也走上了新闻岗位,这在如今的传媒院校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前行者那些老的过往还在

30年前,新闻并不是少年白岩松的梦想。那个在内蒙古辽阔草原长大的孩子渴望远方,离开小县城就是他的全部梦想。

1985年,白岩松负笈进京,时值中国快速改革的年代,校园里涌动着理想主义气息。那时的小白意气风发,喜欢朦胧诗和摇滚乐。

听说顾城要朗诵诗歌,他和同学们大老远地跑去沙滩一带寻找,把所有的零钱用来买崔健的专辑。

一种家国情怀在当年的小白心中扎根,“经历过80年代的大学生没办法只关注自己,我们和国家、时代有种隐秘的联系,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冲动和愿望,希望这个国家变得更好,希望这个时代变得更好,希望自己能为这种改善去做点什么。”

新闻,是白岩松与这个国家和时代发生关系的唯一工具。作为央视记者,白岩松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件重大事件——香港回归、访华、南联盟使馆被炸、中国加入WTO、连宋大陆行、SARS、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有人开玩笑:白岩松往主播台上一坐,就是有大事情要发生。

白岩松说:“央视22年,在这块相对肥沃的土地上耕种,偶有收成,足够感恩。”

有很多事情一直未改。

30年后,他仍会为崔健的一首歌、海子的一首诗潸然泪下。

每次年底部门聚餐,必须大醉,让老婆接回去。“和自己部门人喝不好酒,那不是自己人。”

每周要踢一场足球,跑步4次。他车上常备一双运动鞋。有个夏天的晚上,做完直播,路过故宫,把车一停,从东华门绕着故宫跑一圈。

有时候路过东四,绕着曲别针一样的胡同跑。跑在午后的胡同里,遛鸟老头的光影投在斑驳的老墙上,鸽哨的声音还在,那些老的过往还在。

新京报记者 萧辉 实习生 沈威 编辑 李天宇

主图摄影 王嘉宁

白岩松与新京报12年

白岩松说,他与新京报有很深渊源,新京报首发的报纸,他还保留。每天早上他必看新京报,从新京报中寻找当天的《新闻1+1》选题。

近年来,白岩松作为新京报年度新闻奖的评委,更近距离地研究新京报。他说:对报纸的理解不是按照页码去算,哪张报纸薄,哪张报纸厚,新京报是一份厚报,更重要的是新京报还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独特价值的报道出来。

白岩松也多次成为新京报报道对象,作为畅销书作者,从《痛并快乐着》到《白说》,白岩松多次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讲述新闻从业心路历程。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今年3月13日白岩松在新京报两会报道专栏中呼吁:报刊亭不应该消失,应打造成城市文化地标。

同题问答

新京报:你少年时理想是什么?目前实现得怎么样了?

白岩松:少年的理想就是离开那座小城市。如今离开了,又怀念。

新京报:在你的生命中,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持的?

白岩松: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

新京报: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白岩松:是否。

新京报:你觉得在事业上,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

白岩松:最值得珍惜的是还有人在聆听。

新京报: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为什么?

白岩松:美好事情的不可挽留。以各种方式的出现,小到一场酒席的曲终人散,大到你的搭档事业伙伴离开你,大到一个事业的停滞不前,曲终人散。

新京报: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白岩松:大学时光。还有当孩子刚生下来你第一次接住的时候。

新京报:你的座右铭或者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

白岩松:联大的座右铭: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

新京报: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白岩松:音乐方面的,弹钢琴,拉小提琴。

新京报: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白岩松:我好像不是一个习惯后悔的人,所有的事情到来了,即便它很糟糕,我也不会后悔,我没有什么后悔的事情。

新京报: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白岩松:跟所有人一样死亡。不了解死亡的人,不能更好地活着,我们要有一种向死而生的能力。

新京报:你觉得自己最奢侈的是什么?

白岩松:时间。我最奢侈的事情就是每个月用两整天的时间给孩子们上课,足够奢侈,但很开心。

还有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希望大家能来做,就是浪费时间,闲呆着,喝喝茶,看看书,最美好的时光都是用来浪费的。

新京报: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目前的心境吗?

白岩松:静而未得。平静经常会有,但是我期待一种更好的平静。

本公号文章未经新京报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体悟《易经》的智慧,从明了“潜龙勿用”开始

最近没来得及更新,临时写就一篇短文,回顾下之前几个占断的应验。

当然,这篇帖子也不能太水,所以会分享下周易茶馆对乾卦初爻的解读,在此抛砖引玉,谈点与某些学院派大师差别甚大的对《易经》卦辞爻辞的另类解读思路......

当下是个非常特殊的时空点,周易茶馆在此浅析一句非常应景的爻辞——乾卦初爻:潜龙勿用!在这个从多事之秋向“履霜坚冰至”过渡的时空节点,认真去体悟下这句爻辞的内蕴很有深意,具体原因,你懂得......

顺便做个预告——近期周易茶馆将内部推送两篇纯干货易学分析文章:一篇八字解读教学贴,准备以马云八字的年月日三柱六字为突破点,对马首富的传奇人生展开流年逐断,向关注周易茶馆的朋友们分享下与众不同的批八字思路......,另外还将推送一篇办公室风水布局设计实战示范帖,回顾下周易茶馆近期给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做的办公风水布局设计思路,敬请期待。

履霜坚冰至

履霜坚冰至

龙,

既可行云布雨恩泽万物,

亦可兴风作浪危害天下,

是天使亦或魔鬼,存乎一“心”.....

当下之人受教育模式之限,灵性思维匮乏,因之学易多拘泥于《十翼》,对《易经》的解读也往往流于人云亦云的形式……

没有一定水准的术数基础、没有对爻位的体悟、没有对历史、政治等足够深刻的认知,不考虑承、乘、应、比、错、纵、复(互)、杂等最基础的判断刚要,对《周易》的卦辞爻辞永远不会真正读懂!只会入宝山而空回手!!进而把《周易》曲解成没有养分的心灵鸡汤……悲呼!!!

有个现实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研究易学和学习音乐绘画等领域一样,是非常需要天赋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学好易学,没有灵性的思维能力学不好易、囿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僵化思维定式学不好易,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和历史知识积淀也学不好易,再往深里说,宿慧不够也学不好易学、八字命理组合不到位的也学不好易学....…(如身弱财星为忌破印却既无官杀化泄又无比劫帮身、如身旺却印星势盛肆虐、如命理组合中的文昌学堂华盖等神煞配合不佳、乃至命局中流年大运组合不佳等等都会导致学易事倍功半!未来有机缘茶馆会专门写一篇关于学易必备天赋的帖子,天粮并非谁都能吃,希望易学爱好者们别再听人忽悠乱花冤枉钱到处去找速成班学易了....)

周易茶馆一家之言:

对“潜龙勿用”基础的解读——

通常对“潜龙勿用”的解读不外乎以下几点——“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将萌而未萌”、“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市面上的这类耳熟能详的大众化解释,连小学生也耳熟能详,既然周易茶馆是专业易学号,当然得换种思路,所以另辟蹊径来解读下“潜龙勿用”。

龙者,龙星也

古天文学将天球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天区,东方天区为苍龙之宫,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七宿组成星座贯联起来,形似飞龙,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龙”字与之非常相似,高高在上的龙也是原始文明的图腾崇拜,乾卦亦是以星体的运行来象征天道运行的规律。

《礼记·月令》: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太阳在婺女宿,黄昏时刻,娄宿出现在南方中天,拂晓时刻,氐宿出现在南方中天)古时测星多在黄昏之际天空初见星时开始观测,在冬季的此时观测天象,是龙星潜伏而未现的时节。

龙星潜伏未现之寒冬季节,也无法进行农事耕作;从人法地的角度看就如原本有龙德的君子,胸怀飞龙在天、建功立业的大志,但却身处下位,或是因技艺未精、或是因时机不到、或是因德行不够、或是因环境恶劣等等,还需要蓄德、隐忍、待时....在这样的情境下,不宜冒进而有所作为。

九者,老阳也

《左传注疏》引《易》云:说者谓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其爻不变也;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揲蓍之数,九遇揲则得老阳,六遇揲则得老阴,其爻皆变也,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

《周易》以变者为占,乾卦初九爻变之后,下卦变取巽象、全卦变取姤象;初九本来是称之为“乾之姤”,若详细往深里推敲就要讲到天风姤卦了,那样展开讲篇幅就太长了,所以在本文里,咱们仅简单看看下卦的爻变。

乾卦者,为官之道也

乾卦说白了是讲君道,乾卦类象公门,这一卦实是在告诫为官之道。为何爻辞多用龙字?乾为天,因天无形又真实存在,而官之本体、官之实相,与天与龙这类图腾很神似,所以乾卦用龙来表达爻辞之寓意,非常形象贴切。

从下卦看初爻动变阴爻,则阴居阳位不得位。初爻动变阴爻后下卦成为巽卦,巽为风,巽风柔顺飘忽不定,但巽卦之柔却和坤卦的有原则之柔不一样,巽之柔没有立场或者说立场极不坚定,就像风一样,时东时西、时南时北、巽风不定....初九若行此道,则立场必然会变得不坚定、行事也变得无原则,这对初入官途的初九来说,长此以往,未来的为官之路极容易步入歧途…...

官之歧途,地头蛇也

巽有蛇象,乾卦初九本有龙象,龙可上天入地下海,未来三栖皆可有所作为,但若福德智慧不够还要妄动则成巽,就成了龙化小蛇,民间称蛇为小龙,蛇虽有龙形,却无龙之本领,只能在地上爬,或可谓之地头蛇……其平庸之格局已决定了未来的尴尬处境。

在皇权社会中,为官之道必须上面有人(这浅显的道理好像世人都懂),初九本与九四敌刚,更加之官场黑暗,九四本就不中不正(从深层的卦理去理解若真中正也很难到此高度),初九与这种人敌刚是什么后果?难道要同流合污乎!.....因此,爻辞中才劝诫初九勿用!

官之正途,阳气存也

初九潜龙勿用,人生初入仕途,一阳初生,刚有了点本领;然阳居阳位,阳气上升,因此会不知深浅卯足了劲想往上爬……爻辞是在告诫这些人,官场水深路远,宜韬光养晦,不要急于出来表现自己。

潜龙勿用虽仅仅四个字,却是告诫和保护初入官场尚且心存正义的初九,须时刻铭记蓄德弘道之初心,当道德、修养、能力、智慧、经验、知识积累等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时,不要急于表现自己甚至傲娇妄为……

无为者,非不为也,不妄为也

潜龙勿用并非是要无所事事,这其实是个自我认知和自我积累的阶段,当积累福德、炼心修身、精进技能等要素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将变成——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那时的动就不是妄动了,而将会是——现龙在田!

个人有个人的潜龙勿用,社会组织团体亦或国家亦有与之相对应的潜龙勿用!当技艺不精时、当核心技术没有优势时、当制度建设不够优秀时、当体制等核心要素落后时.......切莫妄为!若不但不具备龙之德却还要去挑头,必然将会是自找没趣贻笑大方甚至陷入困境!

何谓龙之德?

简单去遐想一下,农耕社会之所以把龙作为图腾是因为在人们的想象中:龙不但可以奉行天道惩恶扬善、损有馀补不足,更重要的是龙还可行云布雨、滋润田地,让作物丰收、进而造福养育人类,所以古时候人们求雨多是去龙王庙祈祷的。

那么用易学的思维方式该怎么来深层理解龙之德呢:所谓龙之德,其核心要义——就是要造福人民大众,将龙之德升华到国之德的高度看,就是国家的运行机制之表现能够真正地以百姓心为心、让百姓享有公平正义和幸福安康、将劳苦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地去奉行损有馀补不足的天之道!

再深入去讲,在皇权奴隶制社会形态下,奴隶们即便再优秀也极难成龙,而那些皇子皇孙生下来就是小龙,再不济也是个有特殊权利的贵族地头蛇...

但对这些皇子皇孙们来说,却并非一旦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就可以飞龙在天了高枕无忧了,若从历史的长河看,登上这个位置的昏君比比皆是,即便龙袍加身了,也同样需要万分重视龙之德的修炼!若以时间为轴来和全人类历史上的贤君相比较,那些德行不够的君主同样是位于初九的阶段,应牢记“勿用”,以不折腾为第一纲领......

那么,当某些根本性的核心问题尚未理顺之际,该怎么做?“潜”字有“藏”之意、“勿用”二字有“隐”之意,再去引申来说,当龙德不备之际只不过是条地头蛇,若肆意妄为只能是鱼肉乡里去肥一己之私,实为昏迷倒惑、觉性未彰、枉入诸趣!一味地顺着私欲往某个方向去打方向盘是很容易坠入万丈深渊的,须知在天道之审视下: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历史上无数次的王朝更迭也一再证明了这一点,皇权社会下的龙子龙孙们若能主动把权力锁进笼子里,实实在在地去践行民为邦本、君主不妄为、不折腾、弃私欲的无为之道,那才是真正在虔心力行乾健之道!

拥有龙之德的国家必然会把本国普罗大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拥有龙之德的国家必然以能让本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享受更多的公平和正义为宗旨,能拥有这种国之德的国家也必将受到地球上全人类发自内心的尊重!对此,其实《易经》中的泰否损益四卦早就已经揭示的很清晰了——

泰、否、损、益

持心如衡、以理为平

(节选自周易茶馆往期文章: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周易里有泰否损益四卦,

所揭示的易理至今看来仍发人深省:

从天地否到风雷益,

仅需损上益下即可!!!

民为邦本,想拨乱反正,当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的强民之道(是不是觉得对民众私有财产的保护,早在几千年前就在易经里就有所提示了?)。损上益下,利益于民,才能改变君民背道、天地否的困局——

从地天泰到山泽损,

只需损下益上即成。

后世邪恶至极的《商君书》中所倡导的损下益上、上富下穷的弱民之路,必然打乱阴阳交融、地天泰的盛世格局。(是否看出对权力私有之批判早在几千年前的易经里就有所体现了?)

易学里倡导最简单直接、光明正大的乾健之道!而非刑冲害迫克的复杂权谋阴谋!直接利益于民,简单有效,远比那些费尽心思定制的弯弯绕绕之手段效果好得多,这也是大道至简的启示!!!

其实仅仅一个泰卦就已经把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繁荣、长治久安等很多的核心要素披露出来了;当然了,经是好经,学不学、用不用、用多少、怎样用那就与更复杂的国运有关系了......

易经每个卦都揭示了不同道理,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每个卦都有其应用价值。那么如何损?如何益?这里面大有玄机!泰否二卦还有些更深刻玄妙的易之变,揭示的易理也更深刻,但却不适合公开讲,有机缘再说吧......

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胡适谈时势与社会》

善恶邪正,不外五行之理,

君子小人,不离四柱之情!

阳气动辟,光亨之义可观,

阴气静翕,包含之理斯奥。

阳盛阴衰,阳气为权,

所用者皆阳气,所喜者皆阳类,

无骄谄于上下,皆君子之风也;

阴盛阳衰,阴气当权,

所用者皆阴气,所喜者皆阴类,

趋势财于左右,皆............

乾有四德,元亨利贞,君子当如是!

周易茶馆易学教学示范帖:

梅花易数教学帖——链接:贸易战趋势分析

奇门遁甲教学帖——链接:人的寿命长短是定数吗?

壬遁合参教学帖——链接:“使徒行者”崔永元的《肖申克救赎》

流年解读教学帖——链接:岁月留下一盏灯,让你心中无黄昏

流年风水教学贴——链接:流年紫白分析凶宅命案

姓名易理教学帖——链接:破译《妖猫传》杨贵妃的姓名密码

阳宅风水教学帖——公司办公风水整层楼布局设计案例(近期将于周易茶馆公众号内部推送,敬请期待)

四柱命理教学帖——详批马云八字,解析马首富这一世的富贵荣华(近期将于周易茶馆公众号内部推送,敬请期待)

..................

周易茶馆其它部分文章链接:

历史回顾:德先生赛先生;天水一族差不多先生

影视评论: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命理探讨: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和大明二三事

世说新易:犬儒&裤裆下的学问

节日杂谈:劳动未必光荣、勤劳未必致富

姓名易理:破译《妖猫传》杨贵妃的姓名密码

周易观点:精明的懦夫因何产生

周易时评:不行霹雳手段,怎显菩萨心肠!

话剧评论:月照《白鹿原》,万里浮云天

范冰冰流年不利 名字里泄露玄机

范冰冰自出道成名以来,关于她的争议非常多,无论是事业上的,感情上的,还是关于干爹亲爹私生子上的,只要是关于她的话题,就有热点,就有论处,褒贬不一,这么多年的高调亮相,名气是越来越大,收入也越来越高。古语云\"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树大招风风撼树,人若出名名丧人。名利双收之下,不懂物极必反的道理,不会学习马云的急流勇退,所以就出事了,也悔之晚矣。直到今年的六月份有崔永元打响了讨伐范冰冰的第一枪,接二连三的负面新闻一刻也没有停息,大有痛打落水狗的架势。众多的网友都在尽情地发泄着不满,痛骂着肮脏娱乐圈。

范冰冰作为此次讨伐的焦点,当然以成为众的之失,对她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就连9月16日的生日都是冷冷清清的,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范冰冰,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不知道敛收锋芒,这一天早晚会来,为什么会在今年,还是在六月里全面爆发呢?其实从她的名字里已经泄露了玄机。那下面就解析解析范冰冰的名字与事业运程的因果关系。

范冰冰坤造六字为 辛酉 丁酉 丁酉 火金相克,一片偏财之地,命局讲究阴阳平衡才是最好的,而她的偏财太多,格局极端,大成大败,都有可能,偏财为旺,不务正业,能挣到钱,演员的财富却不是靠演技赚来的,可见一斑。再看看他的名字,范冰冰,三字一片水木旺盛之象。天格12木 人格17金 地格12木 总格23火 外格24火。天格正财,说明家庭富足,从小钱财得到轻而易举。人格金,性情刚硬,果断坚毅。可惜的是满格多水,金生水,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也难免会给别人做嫁衣裳。地格正财,演技也刚刚上线,加上命局偏财旺,在36岁之前,财运可以达到顶峰。总格七煞,37岁以后的运势,会被压制,不能像之前那样随心所欲了。外格正官,作为外界的交际和助力却在正官格上,对于女性来说,正官代表的是丈夫,说明帮助他的人都会以丈夫的姿态来对她,又官煞混杂,婚姻不利,不是找年龄大的就是找离过婚的。传言中的她,人尽可夫与很多异性的关系暧昧,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今年流年戊戌,农历的五六月正是火旺土盛之季,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加上范冰冰三字则水多泛滥,水多金沉,反侮于土,冲犯太岁,所以她会冲撞克星,反被搞的名誉扫地,人人喊打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以她的性情,是不会主动认输的,会极尽之力挣扎,可能会逃脱一劫,但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想要达到之前的巅峰状态已然是不可能的了。明年流年己亥,食神正官之年,如果能够低调结婚,低调行事,激流急退,多行善事,后半生的星途也是可以得到善终的。具体如何,就看她的阴德和造化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