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哪有道士能用八字控制人(广西贵港道士做法视频)

误到人间 2024-01-16 08:02:36 互联网

北京曾有两座妈祖庙,天后宫的建立,还与清乾隆时期平定台湾有关

妈祖是我国东南沿海包括东南亚地区渔民和船工共同信奉的海神。在民间,相传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她的生日。很少有人知道,北京城里曾有两座“妈祖庙”:一座天妃宫,一座天后宫。它们都是旧时祭祀妈祖(妈祖又称天妃)之处。

作者:芦金轩

如今的育群胡同17号是清代天后宫旧址

很多人不禁会问,北京不沿海,为何会出现妈祖庙呢?这与元明清时期,海运粮食有莫大的关系。元代定都北京后,从南方海运粮食的船队,所经过的城市,都要设一个“天妃庙”,作为终点的北京,自然也少不了。

而天后宫的建立,则与清乾隆时期平定台湾有关。庆幸的是天后宫还有部分院落得以保存。

明代道士“众筹”建天妃宫

相传妈祖原名为林默,又称默娘。传说中,林默从小生活在海边,熟悉水性、精通天文,常在湄洲岛的外海上乘长风驾祥云,身着红装,化解海难、救助渔民,并最终在海上救难时羽化升仙,遂被当地渔民尊为海神,立庙祭祀。妈祖信仰起初为民间信仰,后来最终被朝廷赐封,成为封建统治者祭祀的对象,甚至还成为海内外华人共同信仰的海洋保护神。

元代学者熊梦祥《析津志》“祠庙仪祭”条目中有这样的记载:“幽州镇山海漕天妃,医巫闾山北,幽州镇山也。未时遣使致祭,先用雅乐,而后用俗乐。”也就是说,妈祖在元代时,已出现在大都(北京)的皇家祭祀礼仪中。这与当时的历史有紧密联系。忽必烈于至元九年(1272年)迁都北京,定名大都。大都的人口暴涨至80万,最迫切也最难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忽必烈命水利专家郭守敬疏通京杭大运河,并在京城内开凿通惠河,让南来的货物直接运抵皇宫墙外的积水潭。但每年调运进京的粮食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忽必烈又命人开辟海上航线,至元十九年,海运船队驮粮46000多石自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入海,跨越东海、黄海、渤海三大海域,最终在海津镇(今属天津市)靠泊,经运河运抵大都。

天妃是保护海上航行的女神。因此,元朝除设置漕司、海道运粮万户府外,还建“天妃宫”,以求天妃庇佑。《元史·祭祀志》记载:“南海女神灵惠夫人,至元中,以护海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积至十字,庙日灵慈。直沽、平江、周径、泉、福、兴化等处,皆有庙。”也就是说,从海运的起点刘家港到直沽,一路都建有祭祀妈祖的庙宇。作为海漕的终点北京,更有必要建类似的庙宇。

天妃宫建在哪里呢?明代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朝阳关外河沿往南……天妃宫火神庙”。《光绪顺天府志》:“天妃宫,在朝阳门外大桥北西河沿。旧称天妃庙,明景泰间升为宫”。当代学者赵洛先生在《北京的妈祖庙》中指出:天妃宫建于元泰定年间(在位时间1323年至1328年)或稍后,约在今北京站东街东头稍南。

北京的这座天妃宫原称天妃庙,明景泰年间,天妃庙的负责人邱然源道士上奏,要求参照南京天妃宫的级别,将北京的天妃庙升格为天妃宫,景泰帝很快就回复了:同意。但扩建工程无人问津,虽然改称“天妃宫”,可实际还是“庙”。邱道爷只有走“众筹”这条路了,此事被大学士丘濬立碑铭记。丘濬琼台会稿载碑略云:“京师旧有天妃庙,在都城之巽隅,大通桥之西,景泰辛未,道士邱然源援南京例,请升为宫,然规制尚存其旧,弗称宫之名也。成化庚子,然源乃募材鸠工,拓大而一新之,祠神之宫,兹其称矣。”从景泰辛未(1451年)至成化庚子(1480年)三十年间,邱道士动员各界力量才扩建成天妃宫。

为何要参照南京天妃宫的标准呢?原来,南京的天妃宫大有来头。它原名龙江天妃宫,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平安归来,明成祖为褒扬天妃护佑所建。此后几百年天妃宫历经战火,荡然无存,仅残留永乐皇帝所立“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2005年,在纪念郑和航海600周年之际,南京决定重建天妃宫,如今的新天妃宫,也成为南京著名的景点。

湄洲岛上的妈祖石像清代天后宫还有部分遗存

北京的天妃宫如今已无迹可寻,但是北京的另一座妈祖庙天后宫却留有部分遗迹。

天后宫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三月,正是福康安平定台湾林爽文事件回京后不久。

福康安的父亲是乾隆朝著名的将领、一等忠勇公傅恒,姑妈则是乾隆皇帝的原配夫人孝贤皇后,福康安自幼熟读兵书,以“知兵”著称于世,参与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廓尔喀入侵西藏等战事,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担任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就在这一年,台湾林爽文发动起义,福建提督柴大纪被围于诸罗(今嘉义),福州将军常青多次征战不能取胜。第二年,即1787年,福康安带兵渡台,次年俘获林爽文,台湾安定。离开台湾前,福康安在彰化和台南倡议修建了天后宫。与此同时,福康安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多次讲述天后神力相助的功绩,回京后不久,福康安便在他东四二条府邸不远处的马大人胡同,修建了天后宫,祭祀妈祖,以报答神佑的恩德。

福康安在《天后宫碑记》中记载了当时的情形,“予维台湾隔巨海,且地狭而长,贼势蔓结,似不有免望洋之虑。乃神风飞渡迅助成功,异鸟灵灯威光显应。是皆圣主之诚谋格天,天后之法慈济世,用能扫除蟊特,福被苍黎,予何力之有焉……”福康安将渡海作战并取得胜利,归功于天后娘娘的神力相助。

天后宫建成后,乾隆皇帝还亲书匾额送到沿海天后宫悬挂。天后宫一时显赫无比。

嘉庆五年(1800年)以赵文楷为团长、李鼎元为副团长的大清政府代表团出使琉球国,册封中山国新国王。李鼎元在接受册封琉球任务后,第一时间便到马大人胡同天后宫进香。赵文楷使团一行在福州再次举行妈祖祭礼后,开船直航琉球。在海上,雷雨交加,惊险不断,最终安全抵达琉球。中山国王尚温率官员和百姓在那霸港迎接使团。七月二十四日,正式举行隆重的册封加冕大礼。李鼎元在归途中作《后航海诗六首》,其中有这样两句:“况有妈祖神,举念辄先觉。”

历经变迁,天后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汪桂平先生在《北京天后宫考术》一书中,通过档案,对天后宫有详细的考证,他认为天后宫在清代拥有如今育群胡同17号、19号(原马大人胡同10号、11号)相毗连的两座建筑,后,神像、神殿、碑刻移至19号。天后宫所在的育群胡同17号后来成为中国社科院的一处院址,如今这里已被东城区公布为保护院落。

补 遗湄洲岛上的“十座”房子

湄洲岛上第一座房子,是一条破渔船搭建的。船主人是一家兄弟俩,大哥摇橹,小弟划桨,他们以捕鱼为生。

湄洲岛上第二座房子,是用泥土夯筑的。他们从岸上运来木头、瓦片做屋顶,又编织秸草做护墙。他们在房屋里吃饭睡觉,也在房屋里娶妻生子,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

湄洲岛上第三座房子,是用石头砌起来的。大的石头垫底筑基,小的石头垒墙砌壁,一块块石头,一堵堵墙,一个个房间,一户户人家。石头房风吹雨打,石头房冬暖夏凉,石头房是湄洲岛永远的标志性建筑。

湄洲岛上第四座房子,居住着一个叫林默的女子。这时候是五代末北宋初,林氏望族居住在岸上,也繁衍到岛上。据《天妃显圣录》开篇之作“诞降本传”记载了妈祖的身世:“天妃,莆林氏女也。始祖唐林披公,生子九,俱贤。”这一家人有9个成员,林默是家庭里最小的孩子,也是村庄里最有天赋的孩子。她常跟着曾祖保吉公游玩,也随母亲学织布,还进湄洲岛唯一的学馆读书。

湄洲岛上第五座房子,是坐落于湄山上的观音亭。这座房子史书有记载,而具置如今无考,但这座建筑物对妈祖影响巨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里居住着一个来历不明的高人——玄通法师。玄通法师是妈祖的师父,是他教导妈祖从一个民间女子成为一个具有神通和法术的“通贤神女”。

湄洲岛上第六座房子,是如今依然可见的祖庙后面石头下的“妈祖升天处”。传说中,妈祖死于一次救人海难,人们找不到她的身体,就说她是羽化升天了。

湄洲岛上第七座房子,是一个叫善信的人捐建的。这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妈祖庙。妈祖信仰最初的萌芽起始于这座建筑。《天妃显圣录》书中写道:“湄屿初建庙宇,甚窄狭。有长者之子善信,居山之西,妃乃托之梦曰:我庙宇卑隘,为我扩之,当昌尔后。是夜夫妇协梦,清晨造庙拜答,愿依神命。”妈祖信仰最初的传播有两个“协梦”,一个是善信夫妇梦的;另一个是“枯楂显圣”。后一个梦发端于距湄洲百里许的高墩,水里漂着一块夜晚会发光的烂木头,人们把它打捞上来,当晚全村人做了同一个梦,然后由李富发起,建成圣墎祖庙。

宋宣和癸卯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招募了闽人驾船。同行有保义郎李振,他是李富堂弟,也是圣墩祖庙的信徒。途中,路允迪的船队遇到风浪,唯独路允迪所乘的舟安然无恙。船上人见一女神登樯杆作旋舞状,李振曰,此乃湄洲“通贤神女”显灵也。路允迪出使高丽回见皇上,就把这番奇遇上奏,获宋徽宗赐匾“顺济”。

正是这块牌匾,开历代褒封妈祖之先河,使妈祖信仰由民间崇拜上升为宋代的“国家意志”。

湄洲岛上第八座房子,是从南宋至元明清历朝历代修建的妈祖庙宇。这是一组繁复的建筑群。妈祖信仰在八百多年时间里,褒封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称谓不断变化,这组建筑群就是实物见证。皇帝不但给妈祖最高的神位,还把最美好的词都用上了。南宋皇帝有14次褒封,封号用了11个词,每个词不重复;清朝皇帝有16次褒封,封号变成4个字的词语叠加,最长的一个是清咸丰七年(1857年)赐的封号,竟然达64字之多。

湄洲岛上第九座房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建的妈祖庙建筑群和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建于南轴线上被人称为“布达拉宫”的妈祖行宫殿宇。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也是妈祖信仰成为世界级非遗信俗之始。每年到湄洲岛朝拜观光的游客,由几十万人发展到几百万人。

湄洲岛上第十座房子,是一座钢结构的巨型建筑,它的名字叫“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这里原来只是一片旱地,种植地瓜和花生,也生长着杂草和木麻黄等防护林。作为展示妈祖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外观设计上采用了大量的波浪造型。2017年,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这座新落成的“大皇宫”举行。2018年,这里举办了第三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第十座房子是有形的建筑,也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它属于全人类。 (黄明安)

(原标题:北京曾有两座妈祖庙)来源:北京晚报流程编辑:TF021

城南仙山留鸿爪

贵港自古为我国南疆望郡巨州,唐贞观八年(634年)改称贵州,其城南名胜——南山诸峰以“二十四峰排玉苍,天开岩洞若堂皇”而远近驰名,二十四峰之狮头山作为寺山所在,历代都有不少骚客贤士在此“周览山川之胜”,并遗有宋元明清及上百通文字石刻。

2018年3月,由贵港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贵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著的图书《南山石刻》(潘大林主编)获广西地方志成果质量评审 “地情资料书、部门志书类”二等成果(五项)之一。笔者作为《南山石刻》撰稿人,负责文本撰写与注释整理,得以近距离系统地接触南山寺铭文实物及拓片资料,那是一段“与古人相遇的日子”,回想起沉浸在这部贵港“石版地方志”的文献释义与悬疑解析过程,遂撰此文,藉此为研究贵港文化魄宝——南山寺摩崖石刻的同好留下探讨与求索的编外话语。

零陵一片石

贵港志乘,始创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称《怀泽志》(贵州怀泽郡摄郡事谭景先作序),久已佚失。清康熙年间,由贵县进士李彬主纂、贡生曾光国协修的《贵县志》全书告成。到清末,康熙版《贵县志》“书久散佚仅得四十页,漏略亦多”“中屡兵燹,版已无存”。光绪十九年(1893年),贵县重编《贵县志》,由贡生梁吉祥编纂,进士梁瑞祥与举人陈芝诰两人协修,凭借康熙《贵县志》残本得以“有此一线之延,否则更茫然无所据”。光绪《贵县志》卷二(纪地·坛庙)的南山寺词条有载:“南山寺在南江,离城十里。唐武后赐经五千卷,建楼贮之。宋太宗赐御书……建文帝为僧寓寺最久……送至京师迎入大内,称老佛云。旧志。” 此处“旧志”两字特指康熙《贵县志》,光绪《贵县志》将康熙版旧县志的遗存内容分类辑录其间,并在引文末统一加注“旧志”两字。编修《贵县志》时,主纂龚政在引用清代两版《贵县志》条文时标注“李志”“梁志”,此举使得不同时期的三本《贵县志》首录及原载文字均无混淆。

碑刻的历史文献价值仅次于方志。位于寺洞内的曾光国《重修佛像碑记》(1682年)记载:“邑之江南二十四峰中,有寺曰景祐,上溯汉唐,下迄宋明,高僧至止,代不乏人。”李彬在《重修三官楼石坊香积厨大门石砌记》(1709年)有云:“南山为邑之胜地,荐堂丹穴,曲折罗列,处处引人入胜。此固神灵之所栖,而幽人雅士所不能忘情者。自唐宋元明,登眺吟咏,笼纱拂袖,代有其文,不独零陵一片石也。”此外,《重修通堂佛像碑记》(1774年)有载“贵邑城南十里有南山古剎,汉唐以来,真人焚修,由来旧矣”。

李彬、曾光国二人当是得寺僧口传并在寺山见过唐代碑碣,遂将“武后赐经”载入地方志书,成为当代推考南山寺始创于初唐的滥觞。上述三通碑记虽属清代石刻,但其碑文可补南山建寺年代溯源记载的不足,亦可佐证,最迟在初唐,贵邑南山已是风景胜地。

累朝赐宸翰

据《南山寺前后住持题名记》(1253年)碑文记载,第一代住持善智“己丑端拱二年(989年)初开山”。至道三年(997年),大宗崩,真宗即位,改号咸平,宋真宗以太宗墨迹赐天下名山,岭外南山寺获赐太宗御书224轴,并建御书阁安奉。景祐元年(1034年),宋仁宗整顿寺宇,下令“毁天下无额寺院”的同时,又以新年号为名,亲书“景祐禅寺”匾额赐给南山寺。

宋室帝王与南山寺的交集在遗存宋碑中屡有提及。庆历元年(1041年),北宋陈□□(官职待制,朝廷顾问官)与州学教授陈方等人共游南山,陈待制在寺内通天洞口镌诗《南山一首》有云:“独有元和一篇样,刊垂天子万年碑。银钩铁画浯溪笔,玉振金声幼妇辞。”在宋仁宗赐匾七年后,巡游在南疆一隅的陈待制目睹仁宗御笔金字,借此称颂宋仁宗的书法为“银钩铁画”“玉振金声”。

南宋贵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陈谠(福建人)在寺内观音岩遗有巨幅摩崖《南山诗五章八句》(1197年)提到:“昔我太宗,云章下贲。於皇仁庙,奎文神至。”诗中“云章”“奎文”均指皇帝手笔,这短短十六字概括了宋皇赐书及题额给南山寺的史实。

嘉定三年(1210年),贵州知州江邦佐(浙江人)在大洞通堂外东壁镌刻《南山七古》,有句“宸章炳焕神物护,断碑零落苍苔封”。嘉定六年(1213年),福建人林采到任贵州郡守,劝耕于南山之下,赋章有诗句“神护奎文常炳焕,仙遗丹灶久凄凉”。可见,在仁宗赐匾近两百年后,寺内残碑布满青苔,但“景祐禅寺”匾额尚完好。

元代,皇族图帖睦尔被流放海南岛,南下北归时均在南山寺停留。至治三年(1323年),图帖睦尔奉诏北上还京,重游南山并书题“南山寺”三个楷书大字赐给寺僧。五年后,图帖睦尔登基,改元天历,号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学正屈少英撰文《记元文宗御书碑序》,并由州官周天祥临摹元文宗书迹“南山寺”刻石,“以永其传”。“御书碑”成为南山寺的标志性图腾。

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广西提刑按察司佥事叶原贺来游南山,作《游南山景祐寺留题并序》有诗句“御书景祐寺,神光烛文魁”。叶原贺最后感叹“累朝赐宸翰,吁嗟飞劫灰”。宸翰,即帝王的墨迹。“飞劫灰”,是指藏经楼(西楼旧址)、御书阁(东楼旧址)、景祐匾额已毁不存。

清代乾隆年间,山东人臧祚巩来任贵县知县,曾多次游览南山,“偶寻石碣前朝字,又得消闲坐日曛”。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仲夏,臧祚巩“公余纪胜游”作五言长诗《南山寺》(24句)并刻石,将南山寺与封建皇室的渊源与关联进行了概括:“四壁乏宋文,元句始采录。传闻御篆碑,帝子吞声哭。”

取便道而归

历代官宦商贾在贵经停滞留时,大都会游览州境首胜——南山寺并镌石记事,留下了“道经怀泽,求一观南山胜景”的“访客花名册”,成为反映贵港水陆交通中转港地位的历史缩影。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廷名将、宰辅折彦质(山西人)被责授散官,发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安置,折彦质自象州到达今贵港并游览了南山寺,在寺洞一处不起眼的崖壁留下“建炎戊申折彦质游”区区数字的手迹。翌年(1129年),宋相李纲(江苏人)南贬海南岛途中,同样由象州沿水路抵贵,并在贵寓居调理养病约两月,他在《次贵州》(二首)提到“古郡荒凉接岛夷”“地近重溟雾雨淫”,可管窥古代贵港作为沟通我国内陆腹地与东南沿海的枢纽角色。李纲后移宿南山寺,留下诗文《移居南山寺,寺有岩洞甚幽并葛稚川丹灶》(未刻石),继而通过走陆路到郁林州(今玉林),再由南流江出海。

宋代御史中丞王安中(河北人),曾奏奸相蔡京欺君犯上,蠹国害民数事,被贬象州。绍兴三年(1133年),王安中复任北归前夕,与同僚及亲属由象州来游南山并刻石题记,书法古劲,成为南山石刻宋碑代表作之一。

乾道五年(1169年),邕州剌史助理梁竦(山东人)离职返乡,偕家属登览南山,留下“维舟怀泽,挈家来游”的摩崖石刻。淳熙年间(1174—1189年),主管广西粮库的长官魏瀚,巡视各州郡县储运情况:“将漕行郡……自去岁中冬……遍历所部,自兹迤逦之浔藤……后还司……遂取便道而归,拜命不果,至五郡,因识于壁云。”

嘉定六年(1213年),江西庐陵人杨梦信(抗金名臣杨邦乂之孙)与封川梁应槐,潮阳柯茂良,酉阳唐籍希,长乐陈言应、黄宓、王有声等人“饯于岩下”后各奔东西。同时,梁应槐另在寺殿极高处刻石记事:“自海角天涯秩满,取道怀泽,求一观南山之景而未能,辛巳秋后,分幙于此。壬午、癸未两陪郡太守黄公劝耕,目胜景一日。”这两处摩崖均为新发现石刻。

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广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张佳胤(重庆人)来南山名为游山水,实则“临高以得地形”,他从军事地理角度,道出了贵港的区位特点:“指顾四际,北尽柳桂,南尽雷廉,东尽浔梧,西尽骆越。”张佳胤留下摩崖《游贵县南岩记》的大部分文字都是“议略山峒事状”,成为研究明代农民起义的宝贵史料。

三教同源登彼岸

北极洞位于寺山狮头峰之巅,环境僻静自然,是道士仙翁结庐炼丹的极佳洞天,洞内有两岩,大洞称“宜仙洞”,小洞称“白云居”,南北互通。相传晋代葛洪在南山北极得道成仙,留有丹灶、砂井(神仙井)等遗址,自古被奉为贵港道教名岩。南宋陈谠诗刻有述“伊晋之洪,采荣于斯。丹飞井存,木润草滋”。

明正德七年(1512年),翰林院编修湛甘泉(广东人)被命为出使安南国正使,途经贵县,登览南山寺作《游南山》有云“丹炉烟灶冷,应说二仙人”(二仙指葛洪、吕洞宾)。此外,宜仙洞岩壁上还隐藏着一幅道教瑞兽——神特(俗称“四不像”)的刻石画像,这是南山石刻仅见的古代岩画。

李纲移宿南山游登北极时,留下了记录当时南山宗教格局演变的写实诗句“丹灶旧传留秘药,仙岩今已属闲僧”。可见,有宋一代,佛教已是南山寺的主流宗教,玄门式微。南山岩壁上还有数十龛的石刻佛像,现存文献里最早提及这些石窟造像是北宋哲宗时期(1085年—1100年),贵州知州俞括所作的《游南山》有云“绝顶寄僧龛”“石涌佛身三”。清康熙五年(1666年),协镇广西浔梧等处地方副总兵王三锡题额“南宗正脉”榜书,这是对南山寺佛教渊源的高度概括与精确定位,时任住持传曹洞正宗三十八代福闻禅师将此大字榜书阴刻于寺洞高崖。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南山寺住持照一“募诸同人,鼎建山门八角亭金刚殿,栖神奠位,乐土重兴,山色复大观矣”,并请李彬撰文刻石记之,李彬非信鬼神之人,不信因果报应之佛理,又不好推辞:“余非佞佛,而睹此功果,盖空门之友,乐土之资,不可以不书,于是乎记。”赐进士出身候任中书的大儒李彬在佛门刻碑宣扬“余非佞佛”,可见贵之南山实乃佛道儒三教共融之地。曾光国在《新修南山合洞佛像宝座记》(1701年)另有述及,尝谓三教之维持于世,空门垂训五戒,合儒五常: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是礼,不妄言是信,不饮酒是智。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贵县知县石崇先(四川人)游观南山,知悉苏东坡南谪经贵城探访孝子梁诏并遗留 “南涧”“东湖”题额的事迹,“独南山寺名胜重于两粤,未有留题……宁非恨事?余亦蜀人,入仕桂省……为名人补遗”,石崇先遂作《敬步东坡风翔东湖九日原韵》:“九秋天气暮山秋,南寺峰高耸翠微。晚景不随红叶老,诗思常伴白云飞。眼前岁月期无负,物外晚霞愿不违。三教同源登彼岸,为儒为墨任评讥。”

南山仙境。 梁敏敏摄

潘金强摄

潘金强摄

潘金强摄

潘金强摄

内容来源:贵港日报 作者:杨旭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