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号13点13分的八字(2014年7月3号出生的是什么星座)
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地,为什么选这里?
6月15日是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
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也将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
这是2022年7月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
良渚是现今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个地名
地处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
为什么一场亚洲体育盛会的重要仪式选在这里举行呢?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
通过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这里向世人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
一个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具有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
良渚人在水利、稻作、制木、制陶、纺织等领域的建树
以及高超的制玉工艺
无不为后世惊叹并继承发扬
拼版照片:这是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上排左起)黑陶器、玉琮、木屐、(下排左起)漆器、陶片和玉璧。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序列中影响广泛
在它消亡多年后
人们依然能在中原、西北甚至岭南等地的考古遗迹中
发现其传播的印记
2019年7月6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举世公认的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圣地
不仅杭州亚运会的火种采集仪式选在良渚古城遗址
杭州亚运会、亚残会的火炬、吉祥物和部分场馆的设计灵感
也都来自良渚文化
↓↓↓
火炬设计
杭州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图片来自杭州亚运会官网)
出火口设计来自“琮”最早的甲骨文字形,寓意“光在内周而复始”
炬冠,以玉琮语意为特征,方圆相融,昂然而立
火炬造型自下而上“生长”,整体高730毫米,净重1200克。炬基,以八条水脉为文明之脉,代表浙江八大水系;炬身,以良渚螺旋纹为演化,形似指纹,自然交织,精致细密;炬冠,以玉琮语意为特征,方圆相融,昂然而立;出火口设计源自“琮”最早的甲骨文字形,寓意“光在内周而复始”;整体轮廓曲线犹如手握薪柴,在动静之中迸发出由外向融合的运动员力量感和汇聚态势。
“薪火”,寓意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以玉琮为表征,以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为主干,既是对中华文化的致敬和传承,也向世界展示了真实、立体、全面的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使中华文明圣地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名为“桂冠”(图片来自杭州亚运会官网)
“桂冠”火炬设计细节图(图片来自杭州亚运会官网)
“桂冠”设计思想,源自良渚玉琮和杭州市花——桂花,尊良渚玉琮其为文化本源,礼通天地,道贯古今;以杭城桂花的芳香四溢,寓意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火炬造型提炼“琮”为核心语义,显承上启下态势:向上共生,点滴星光迸涌金桂华浪,铸就炬冠;向下延伸,绵长文脉散发智慧之光,汇成炬基;顶部以双层镂空金属的火口设计,保障轻量化与安全性,火焰强健稳定。
火炬设计中多次出现的“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一环
这是由浙江良渚博物馆收藏的良渚文化玉琮(2014年8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徐速绘 摄
良渚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玉琮的数量尤其庞大。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对于其意义有多种解释,如象征着天圆地方,为祭祀礼仪用器等等。“器以藏礼礼以行义” 良渚以玉礼器系统来维系稳定和社会发展,成为中华礼制文明的先声。
运用玉琮为设计灵感的还有
↓↓↓
吉祥物设计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琮琮
“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神面纹”,意寓“不畏艰险、超越自我”。
神面纹效果图(图片来自纪录片《良渚文明》)
良渚文化反山墓地出土的玉琮上精雕细刻的羽冠方面人和环眼獠牙兽合体的图像通常被称作“神面”图像。良渚遗址群范围内的最高等级玉器上常见这样的完整图像,被称作良渚文化的“神徽” 。
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图片来自杭州亚运会官网)
“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的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中“神鸟”的形象,她身上融合了杭州历史人文和科技创新,也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企盼。“神鸟”在中国有着传递佳音的传说,她也是文化和幸福的使者。
“飞飞”双翼延续到脸颊上的是良渚文化标志纹,扬起的翅膀展现了力的美感。鸟冠上的“i”字代表“intelligence”,是智能、智慧的象征,也体现了杭州这座互联网城市的特征,在运动、开心时会发出蓝色的光芒。胸前45个点组成的环形象征着亚洲残奥委会各成员欢乐汇聚。
↓↓↓
场馆设计
这是拱墅运河公园体育馆(无人机照片)。这里是杭州2022年 亚运会乒乓球项目和霹雳舞项目比赛场地。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作为杭州亚运会乒乓球比赛场地,该馆建筑造型取自良渚文化的“玉琮”,外立面色彩和亚运吉祥物“琮琮”一致,采用黄色阳极氧化铝和斜交网格玻璃幕墙构成。场馆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分为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共设约7000个观众席。
为了在项目施工中实现“玉琮”的造型设计,运河亚运公园项目负责人吴明喜说,整个场馆里面没有一根柱子,外墙采用钢结构的外框架,屋面则采用的是球形网架结构。屋面钢架最长跨度约130米,比赛场地跨度约90米,共计15个单元,4201根杆件,网架部分570吨,总用钢量2500吨。上部为空间网架结构、下部为单层变曲面弯扭斜交网格结构,设计造型复杂,施工难度大。
这是2021年11月9日在大运河亚运公园拍摄的“国球中心”体育馆内景。这里是杭州2022年亚运 会乒乓球项目和霹雳舞项目比赛场地。
良渚文明始兴东南、鼎盛一时、存续千年
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良渚文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融合发展的历程有了更为丰富的阐释
今天,第19届亚运会的圣火即将在这里点燃
杭州正在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
再过100天,亚运之光将照亮西子湖畔
编辑:丁旭、李莹、白雪飞、贺长山
来源: 新华社
关于醉驾肇事案中罪名与量刑的司法认定
我国刑法对醉驾肇事类犯罪是根据醉驾行为危险程度的高低、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主观心态的不同而设定不同的刑法罪名和量刑情节。
醉酒驾驶引发的重大恶通事故在刑法上的罪名之争被全国法律界广泛关注。
在司法实践中,醉驾肇事行为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
2014年7月13日凌晨2点40分许,被告人应某在数次饮酒后,驾驶车牌号为苏NTE561大众途观汽车,从沭阳县新河镇新河街道前往沭阳县城。
被告人应某由北向南行驶至沂河大桥南首路段,在明知此路段有限速规定(50公里/小时)的进城要道、系交叉路口应减速慢行。
且看到前方有警灯闪烁的情况下,仍然以172公里/小时的车速高速通过交警查车点,撞到正在执勤的交警王某及协警孙某,致被害人王某右小腿受伤、被害人孙某当场死亡。
肇事后,被告人应某继续驾车前行并在距离撞击点160余米处撞破道路中间护栏,逆向行驶110余米后停于路东侧,被告人应某弃车逃离现场。
经鉴定,被害人孙某符合因交通事故开放性颅脑损伤死亡;被害人王某损伤构成重伤二级、交通事故六级伤残。
本案在法庭上控辩双方对所涉的罪名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控方认为被告人应某明知此路段有限速规定,且看到前方有警灯闪烁的情况下仍以172公里/小时高速通过交警查车点。
而辩方认为被告人应某当时处于醉酒非常严重的状态,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严重下降,未能判断其行驶过快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
并且在事发时其并未明确看到警灯闪烁,并采取了制动及避让措施。其主观上对是否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并不明知。
而本案的定罪问题的核心又在于被告人应某的主观心态,是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我国对于醉驾肇事行为涉及的刑法罪名上。一共规定了三种罪名,分别是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交通肇事罪是交通领域处罚违法驾驶行为的关键罪名,自然能够规制醉酒驾驶行为。
笔者通过Alpha案例库,以“醉酒驾驶”、”交通肇事罪”、“以危 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关键词搜索了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的人民法院已审结的一审、二审刑事案件合计214起。
经笔者仔细研读,发现这些案件的判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以重罪提起公诉的案件比例较高;二、量刑混乱笔者在对醉驾肇事引发的;三、以金钱赔偿来换取较轻量刑情况突出。
笔者通过对上述214起案件的梳理,发现在法院司法审判的过程中,在量刑方面对于醉驾肇事行为人只要其对受害人或受害人的家属积极进行赔偿,则法院在量刑上势必会大大缩短刑期。
相反对于有类似犯罪情节的被告人来说,如果没有进行积极赔偿,则法院往往认定其不具有悔罪态度,在量刑上也会倾向较重的刑期。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犯罪的主客观方面不同。前者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前者客观方面要求行为人首先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的行为,然后导致了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后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危险方法危害了公共安全的行为。
笔者经过梳理实践中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案例,可以发现此罪扩张适用主要是因为如下的原因:
一、刑事政策的影响;在我国的法治过程中,刑事政策始终深度影响着法院裁判的整个过程。
二、立法方面存在缺陷;在法律条文的表述上,该罪还表现为“其他危险方法”。但是至于是何种其他危险方法,没有具体明确的司法解释。
三、司法方面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某一刑事案件之所以能够激起广泛的社会舆论或者引发强烈的,一般都是因为公众希望刑事司法活动能够实现他们心中对于正义的追求标准。
通过上述的醉驾肇事案件的大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对于醉驾肇事的定罪量刑上,有几点尚需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一、通过立法明确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模糊概念;
二、适当提高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并加大惩罚主体范围;
三、借鉴指导性案例来统一醉驾肇事行为的法律适用;
四、坚持司法独立理性对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