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的八字(胡宗南能力)

听梦的风尘女 2024-01-22 23:26:06 网络

毛主席想参观佳县白云庙,李银桥强烈反对:“迷信”有啥好看的?

1947年10月,陕北境内已经秋意浓浓,此时毛主席率领机关正在佳县神泉堡暂居。这一年的年初,胡宗南率领数十万大军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毛主席和率领西北野战军主动撤离延安,在西北战场上与敌人进行巧妙地。先前,西北野战军已经向南推进,横扫黄龙山区,并且解放了延长、延川和清涧三座县城,这意味着陕北战场的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延安、富县、甘泉几个孤立的敌军据点之外,几乎所有的陕北县城都重新回到了解放军和人民的手中。在西北战局大为改观的情况下,连续忙碌数月的毛主席和终于有了少许的闲暇时光。

毛主席转战陕北

李银桥称庙宇是“迷信”,毛主席语气坚定:那是历史文化古迹

1947年10月下旬,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同志率领机关从神泉堡来到了佳县县城境内。一路上,毛主席等一行人有说有笑,很快就从神泉堡向东行走了30里地。来到一座山下之后,大家抬头一望,只见佳县县城就笔直地修在山顶,毛主席不禁打趣地说道:“都说佳县神秘莫测,没想到真是修在山顶上的啊!不过一路行军打仗,我们从来就不怕山高路远,今天当然更难不住我们了,走,我们上!”毛主席一挥手,从自己骑着的老青马上下来,然后大踏步地走上了登山的石阶。

素描《曙光就在前面》之中的毛主席和周恩来、任弼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攀爬之后,佳县县城终于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走入佳县城之后,大家发现黄河就在佳县的县城脚下穿山越岭,如同一条巨龙一样欢腾地跳跃着,下午的夕阳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河水的浪花碰撞出朵朵金花,而在对面的河岸上,附近的柿子树秋叶瑟瑟,赤红如火。

建立在山上的佳县城

此时,陪同毛主席一起登山的佳县县长说道:“主席,从黄河上佳县城的话,自古以来只有这一条小路可以走!”

毛主席的眼神很好,一眼就看到了远处云雾缭绕的一座山,然后用手指着询问佳县县长:“那里就是白云山吧!”

大家顺着毛主席的手指望去,只见那座山峰峦雄伟、云雾缭绕,被夕阳的彩霞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显得熠熠生辉。佳县县长回答说:“主席说得没错,那里就是白云山,这里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远近闻名、香火旺盛、十分热闹。”

佳县白云山

位于陕西佳县的白云山,是西北地区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据地方县志记载,明朝末年,终南山道士李玉凤辗转多地,最终来到白云山,便在此山居住,普济众生,为当地群众采药治病,一时声名大噪。1618年,明神宗得知此事之后亲赐《道藏》4726卷,一举奠定了白云山成为道教圣地的基础,经过数百年的修缮,这里已经成为了占地200余亩、有着100多座历史文化古迹的明清古建筑群。

自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新增建之后,白云山上有着53座不同形式的庙宇、楼台、亭阁,其布局呈现梯次升高的形态,再加上周围的松柏相衬托,从远处遥望而去,就像是漂浮在天空之中的仙宫,庙内590余幅色彩鲜艳的彩色壁画,既有着明清时期的佛教、道教经典故事,还有着山水绘画等佳作,还有108块功德碑,每逢佳节,这里就成了附近群众争相游览的著名景点。

对于这个闻名遐迩的地方,毛主席自然有所耳闻,于是点点头对大家说:“有时间的话,我们不妨去看看。”然后,他对着自己的卫士长李银桥说道:“我说银桥啊,你以前去过寺庙吗?”

李银桥和毛主席合影

李银桥如实相告:“以前在家乡的时候曾经去过附近的小庙,但大庙我还从来没有进去过。”

毛主席低头沉思道:“我以前是去过大庙的。”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徒步五县、身无分文前往湖南沩山密印寺的故事。

1917年,年轻时的和被誉为“湘江三杰”之一的萧子升不带一分钱,借“游学”的名义,对湖南地区进行社会调查,行程一月,徒步九百公里。偶然之间,他们来到沩山密印寺,向当地寺内的方丈递上自己的名帖请求接见。老方丈一看,毛主席的“毛”字虽然笔画只有三画,可是却占了三行的位置,顿时断定并非常人,于是就破例接见了两位并且与他们共进晚餐。

沩山密印寺

在席间探讨的时候,提到了中外宗教的不同之处:“中国没有和其他国家一样发生过宗教之间的战争,几大宗教之间是和平共处的关系,这对国家来说是好事。”方丈对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道:“只希望毛施主日后不要忘记这句话。”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在这里留下了一句话:“沩山是个好地方,这里有个密印寺,一定要好好保护起来。”当然,这是后话。

沉思片刻之后,毛主席问李银桥:“你想不想看看这里的寺庙?”

李银桥犹豫了一下,毕竟说起庙宇,就是信仰问题,对于坚信无产阶级信仰的他来说,寺庙自然就成了所谓“封建迷信文化”的代名词,于是他强烈反对:“迷信有什么好看的,那里不都是一些封建糟粕嘛……”

图:毛主席与李银桥(左一)

听到李银桥的话之后,毛主席摇摇头,板起一副严肃的面孔批评道:“片面,太片面了,李银桥同志!那是历史文化,懂吗?”

“不懂。我只知道,看书写字是在学文化,看庙宇能学到什么?”李银桥疑惑地问道。

毛主席语气坚定地回答:“那是名胜古迹,是历史文化遗产,明天我就去看,就这么说定了!”

白云寺方丈称毛主席为“首长”,毛主席笑道:你们平时不都是称“施主”吗?

到了第二天清晨,白云山附近天气晴朗,是一个登山的好天气。毛主席一觉醒来,精神十分充沛,他高兴地连报纸都顾不上看,就急着要去附近的白云寺看看。临走之前,李银桥将毛主席经常骑的老青马拉了过来,可毛主席却随手抓起附近的一根柳木棍,对李银桥大声说道:“不了,这次不骑马了。看庙嘛,要虔诚一些,骑马像什么话。”

佳县神泉堡旧居

来到白云山脚下之后,毛主席沿着盘山的树荫道路攀登上山,一边走一边询问陪他一起来这里看庙的当地县长:“你是当地的父母官,你给解释解释,这座庙为什么叫白云庙?”

这位当地县长当然不假思索地回答:“既然这座山叫白云山,那么山上的庙自然也就叫白云庙了。”

毛主席却摇摇头这样解释道:“我倒是听当地老百姓说,这里的山顶经常有白云漂浮,远看这里重叠连云,像是一座飘在天上的庙宇,所以被称之为白云山庙。”

县长对毛主席事前如此细致地调查和了解感到不可思议,连声赞叹道:“还是主席调查得仔细,还是主席调查得仔细啊!”

毛主席微微一笑,然后又问起了这座庙的历史:“这座庙大概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呀?”

白云山登山阶梯

毛主席的问话让县长感觉到很为难,因为他之前也没有详细了解过这里的历史:“好像应该有些年头了吧,应该是很久以前了。”

可谁知毛主席精确地说出了白云庙的修建时间:“始建于明朝,增修于清朝,你作为地方父母官怎么还搞不清啊。”

当地县长尴尬地挠着头说:“这些都是些迷信的东西,搞这么清楚干什么……”

没想到他的认知和李银桥一个样子,毛主席不禁大笑:“哈哈,我猜你也和李银桥是一样的想法。这种观点太片面啦,同志!这里首先是文化遗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产,你这是守着金银财宝当做石头啊!”

白云山庙立牌

不久之后,毛主席终于来到了山顶的最高处,他站在山顶之上俯瞰大地,脸上流露出喜悦的深思,他深深呼吸一口这里的新鲜空气,然后有些遗憾地说:“可惜今天山上没有白云,不然我们就成了一群腾云驾雾的神仙了呦!”

毛主席的话刚刚说完,就从旁边茂密的树林之中钻出一个方丈,看起来像是山上庙里的。虽然他还不认识毛主席,不过一看当地县长陪在他的身边,想必也是一位高级首长,于是他急忙向毛主席合掌行礼。“请问首长来这里有何贵干?”

毛主席伸出手与这位方丈握手:“我们啊,是来参观你这个大寺庙的。”

这位方丈急忙弯腰:“欢迎,欢迎,首长请!”

毛主席转战陕北留影

或许是留意到称呼上的变化,毛主席一本正经地指出:“你们出家人过去招待来客,不都是称‘施主’吗?你们可不能因为我破了这个规矩啊。”这句话似乎对方丈的感触很深,他微微愣了一下,然后重新认真地打量了一下毛主席的长相。

来到这位方丈的禅室之后,毛主席留意到,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打扫,无论桌子还是凳子上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这位方丈自然不敢失了待客之礼,一面擦拭着桌子和凳子,一面请毛主席落座,尽管毛主席执意推辞,这位方丈还是执意上了一杯清香可口的绿茶。

“其实不用那么费事,我们就是来这里看看,和你了解一下情况。你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毛主席开门见山地问道。

方丈有些警惕地看了一眼县长,然后模模糊糊地回答道:“嗯,我们挺好的。”

听到这样的回答,毛主席自然知道是为什么,于是他十分诚恳地说道:“你们出家人可是不打诳语,你们都是超脱的,一定要讲实话呀。”

白云山庙真武大殿

听到毛主席的话之后,这位方丈才实话实说:“不瞒您说,以前这里信神的人多,出家人也很多,我们的收入很好,下面布施的人也很多,生活很不错。到了后来,信神的人就变少了,出家的人也少了,这里的生活就有了一些困难。”

听到方丈诉苦之后,毛主席点点头,了解到了这里的真实情况。“你能够讲实话,这很不错,那你具体说说,你这里有啥困难。”

方丈娓娓道来:“布施的人少了之后,我们就算碰到庙会也收不上几个钱,所以吃穿困难很多,庙里的出家人也走了不少。后来人民政府提倡我们自己劳动,自力更生,我们就在这里种了些地和蔬菜,搞农业生产,开头我们还不是很习惯,到了后来干得久了,劳动起来也不是那么费劲了。”

毛主席听后连连点头:“不错,这不是很好吗?现在你们的生活到底怎样呢?”

真武大殿外景

“现在我们每年自己打的粮食也够吃,至于其他穿衣、治病、修理寺院的费用,都是由人民政府负责的。再加上布施什么的,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挺好,我们出家人不打诳语,确实已经挺好的了。”

这时,毛主席的脸上才隐隐浮现出一丝笑意:“你们觉得人民政府这样安排好吗?”

方丈深有感慨地回答:“托毛主席的福,我们这里被照顾得很周到,我们出家人也得跟着社会进步才是啊。”

“这句话讲得好啊。”毛主席拍拍手,流露出些许赞赏的神色。“社会变了,人也要跟随时代而变。在过去,和尚一不生产人口,二不参加劳动,现在一定要变。不生产人口可以,但是不参加劳动可不行,我们人民边区政府是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不过你们要参加劳动。参加了劳动之后,你们的身体也变好了,也不剥削人民了,你们这样做就对了。看来,今天我是在你这里取到了‘真经’啊。”

1947年毛主席在陕北

“不敢当……”说到这里之后,老和尚面有难色。“现在都是新社会了,要是以后没有出家的人咋办?我们这一辈人都要老了啊。”

老和尚的言外之意,毛主席自然懂,于是他转身对县长说道:“这可以说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一代的方丈们年龄都大了,如果不收年轻徒弟的话,再过几十年,庙里可就没人管了,他们还是应该收一些弟子,将这个地方传下去。你们以后开会的时候把这个事情提一提,是有人愿意出家的话,我看还是应该收些新徒弟。”

听到毛主席的安排之后,老方丈不禁高兴起来,然后说:“我也是这样想的,要是现在再找不到徒弟的话,以后就没人打理白云庙了。”

白云山寺庙内栩栩如生的雕像

寒暄一阵之后,这位方丈带着毛主席参观了整座寺庙。这里摆着明清时期各种各样造型的佛祖、金刚、菩萨、道士,都是十分精致的艺术品,造型栩栩如生。当毛主席看到真武铜铸大像之后,他不仅摸着塑像感慨说:“在过去,统治者们为了天下安定,花了很大心思在宗教信仰方面,这些东西都是劳动人民的心血结晶啊,它们都是文化遗产,应该得到正确的保护。”

想到这里之后,毛主席回头嘱咐县长:“你回去之后开会讨论一下,请县里拨付一些经费,把这里修一下。”

说完这句话之后,毛主席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前走去,脚步声变得轻快了很多。陪在一边的李银桥心中想到,主席一定是了却了一桩关于这里的心愿。

和李银桥(左一)在一起

临走之前,方丈依依不舍地送毛主席一行人走出白云庙:“明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这里有很热闹的庙会,施主也来这里看看吧!”

“好,我们明天就来这里看戏。”毛主席笑着离开了白云庙。

重阳节的白云寺庙会

次日正好是九月初九,一大早,前往白云山上的大路上就热闹起来,群众们三五成群地向山上走去,毛主席立刻叫上李银桥:“走吧,我们今天去赶庙会去!很热闹的!”

谁知李银桥却支支吾吾:“可是主席您看,人这么多,我担心……”

1947年,毛主席转战陕北时,在朱官寨农民窑洞之中查看军事地图

“你们是不是又怕不安全?赶庙会就是凑热闹嘛,要是人少了还有啥意思?”毛主席此时已经一把拿起了昨天登山时用的柳木拐杖。“看庙会,我们不仅仅是要看文化,更是要看民情和。如果不了解民情,我们的革命工作是搞不好的。就这样决定了,今天除了留下两个人看门之后,其他人都去庙会!”毛主席斩钉截铁地说道。

等毛主席一行人上山之后,只见山上人山人海,这一天是头一天,也是正会,白云庙之中人头攒动,附近还摆了很多小吃摊,而在山顶最高一层寺庙之上,戏台已经搭好了,上面的陕西梆子嗓音洪亮、锣鼓声震天。

可忽然之间,围观的群众之中有人认出了毛主席。“是毛主席,毛主席来了!”

毛主席参观白云山庙会后,见证人所立纪念碑

会场顿时起了骚动,来庙会的群众们戏都不看了,纷纷围在毛主席身边,有人还搬过来凳子请毛主席坐下。不过,毛主席急忙摆手说:“不用了,大家都站着,就我一个人坐下,岂不是搞特殊吗?”然后他挤出人群,悄声嘱咐台上的演员:“你们继续演出吧,老乡们是来看你们的,不是来看我的。”过了好一阵子之后,人群才算平静下来。

在这次庙会之中,毛主席深刻地了解到了地方的风土民情,近距离地接触了群众,进行了一番别开生面的农村社会调查。过了几天之后,毛主席就离开了他深爱的佳县人民和神泉堡的房东,率领机关转移到了陕西米脂县杨家沟之中,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红军团长夫妇的生死缘:她从菜摊找到失散54年的丈夫下落,77岁复合

1987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在河南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家属楼里独居的70岁老人蒋红英吃过早饭后,照例往离住处仅50米的岗坡路菜场走去,准备买一点新鲜菜回来,她看到菜场门口新开了一家不大的咸菜店,守摊的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农村小姑娘,蒋红英好奇地走上前去,一边查看摊上卖的咸菜、杂货,一边与女摊主攀谈起来。

女摊主说她是大别山人,这引起了蒋红英心底一丝异样的情愫,盘问得就更详细了,小姑娘很耐心也很健谈,她告诉蒋红英:自己叫赵桂英,家住鄂豫皖交界处的新县,为了做生意才外出闯荡。

姓赵?新县人?蒋红英心里不禁一怔,又追问下去,说:“你这么小,家里人都同意你们出来做生意吗?”

女摊主答道:“其他人还算同意,只有爷爷不愿意。”她还骄傲地说:“俺爷爷是个老红军,现在在家休养。”

女摊主光顾着说,没看到面前的蒋红英脸上神情已经变得有些古怪,直愣愣地问道:“你爷爷叫什么名字?”女摊主回答说:“俺爷爷叫赵基生。”

听到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蒋红英呆住了,她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听见赵基生的名字,她更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幸运,带着几分疑问,她颤抖着声音问:“姑娘,你有家里人照片吗?”

年轻的女摊主没有察觉她的异样,从钱包里翻出一张全家福给蒋红英看,指着照片说:“这是俺爹,这是俺娘,这是俺爷爷……”

蒋红英望着全家福照片正中坐着的矮胖老头,久久不语,虽然54年前分别时赵基生是个英姿勃发的年轻团长,如今已面目全非,她仍然认出了那双熟悉的眼睛,半晌,她才费劲地对女摊主说道:“回去问问你爷爷,还记得浙江定海的蒋红英吗?”

当赵基生在新县箭厂河乡老家接到孙女来信时,他也呆住了,蒋红英是他青梅竹马的初恋、他的结发妻子,也见证了他当年在鄂豫皖红军根据地的一段风云人生,可新婚几个月后,二人就在战乱中失散了,一直不知道对方存亡,54年过去了,没想到命运之绳竟然又把他们牵到了一起……

1、逃出童养媳生涯,投奔红区

蒋红英是浙江定海人,由于在老家贫无立锥之地,蒋红英的爷爷早年间来上海当苦力养活一家老小,她的父母后来也跟着来到上海做苦工,1917年,蒋红英出生于上海,一家人长期生活在贫民窟里,为了糊口而苦苦挣扎,蒋红英也因此跟着父母见识了大革命期间上海如火如荼的工人运动,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革命和抗争的火种。

1927年,发动,上海工人运动的大批积极分子遭到,白色恐怖笼罩下,人心惶惶,蒋红英一家为了躲避,又跑回了老家定海,可他们在定海已经没有房没有地了,只能投靠舅爷家里生活,舅爷家也不宽裕,还有一大家子人吃饭,为了给女儿找个吃饭活命的地方,蒋红英母亲忍痛把不满10岁的女儿送到同村一个姓陈的大户人家当童养媳,“丈夫”是陈家9岁的儿子。

让蒋母没想到的是,陈家虽然条件不错,公婆却为人刻薄,蒋红英一进门,就被当成丫环使唤,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做一家人的饭,吃不饱也穿不暖,稍不留神就会招来公婆打骂,拳脚棍棒像雨点一般落在她瘦小的身子上。

不甘当奴隶的蒋红英想要逃出陈家,一天,她趁公婆不注意,逃到母亲那里,把这些日子受的罪都告诉了母亲。

蒋母看到她身上的伤势和淤青,抱着女儿难过地哭了起来,决定哪怕是要饭也不让女儿再当童养媳。就这样,蒋母带着女儿从浙江定海逃往宁波,一路要饭来到南京、汉口,1928年,母女二人来到位于大别山的新县箭厂河乡住了下来。

箭厂河乡1926年兴办的列宁小学

当时的新县已经成为革命根据地,到处是一片新气象。而箭厂河乡是著名的红色传奇之乡,后来被称为“中原将军第一乡”,著名红军将领吴焕先和开国将军高厚良、肖永银等人都来自箭厂河乡,群众积极性很高。

饱尝颠簸苦难的蒋红英不顾自己只有11岁,也积极要求加入农协、农民赤卫队,1928年7月,农民赤卫队被编入徐向前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蒋红英正式当上了小红军,成为一名宣传员,她的入伍登记人就是16岁的赵基生。

赵基生是新县本地人,家住箭厂河乡松林洼村,参军还不到两年,由于他上过几年小学,有一定文化,识文断字,被留在11军首长身边工作,深得徐向前、许继慎等红军将领的欣赏,认为他能文能武,将来一定会成为新一代红军战士中的佼佼者。

而蒋红英因为年龄小,被留在师部警卫连当情报员和宣传员,负责在各部队之间传递情报,这让二人有了一些相处的机会。

给蒋红英做入伍登记时,赵基生对她的印象并不深,只记得她说一口南方话,个头不高、身材瘦小,做事却很麻利,后来蒋红英到了部队,她好学上进、反应敏捷,文字工作做得不错,常受到首长夸奖,也给赵基生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二人慢慢成了朋友,常在一起谈内心的想法、对未来的期望。

这段两小无猜的友谊,后来在革命工作中升华成了爱情。

2、假扮夫妻,陷入热恋

当时,大别山根据地陷于部队的包围圈中,常派部队来“围剿”新生的革命力量,蒋红英多次在反围剿战争中传送情报,常常会在路上遇到危险,为了迷惑敌人,年少的蒋红英多次与赵基生二人假扮成一对夫妻。

他俩年纪小、满面稚气,不引人注意,有时候蒋红英穿上新娘子的衣服,赵基生扮成新郎,装出一副小夫妻翻山过岭回娘家的模样,多次在山林村寨间顺利完成了传递情报的任务,蒋红英跟着赵基生学会了很多与敌人的技巧,她对赵基生的镇定勇敢十分钦佩,友情渐渐变成了爱情。

位于箭厂河乡的红25军司令部旧址

11军编入红四方面军后,赵基生正式奔赴前线,先后参加大小战斗40多次,在湖北红安活捉师长赵贯英、在湖北孝感活捉岳文俊的战斗中,赵基生都曾立下战功,由于作战英勇、机智,他很快被提拔为红25军的团长,此时,赵基生才22岁,而他与蒋红英的感情,也在战斗中加深了。

1932年春天,经当时的75师首长廖荣坤、廖荣元介绍,报请军长徐向前批准,赵基生与蒋红英在湖北随州的军中营地上举办了一个极为朴素的婚礼,17岁的蒋红英嫁给了与她青梅竹马、共同战斗多年的赵基生,这段战场婚礼,在当时的军中传为美谈。

红25军的女战士

婚后不久,赵基生就跟着师长廖荣坤在蕲春战役中活捉了县长、在广济一带围歼来犯之敌,再次立下战功,让蒋红英深感骄傲。

可这样的幸福是十分短暂的,仅仅一个月后,就调集30万大军,对鄂豫皖红军进行大规模的第四次“围剿”,赵基生跟着第75师在淠河以东全线抗击敌人,足足坚持了两个多月,75师与74师配合,在夏店、霍邱一带激战,给胡宗南部5个团的进犯之敌以重创,取得了初步胜利。

但1933年后,反围剿战争越来越艰难,赵基生跟着部队在湖北、安徽一带到处转移,后来彻底失去了妻子的音讯,不管他怎么写信、问人,都没人知道蒋红英的下落。

原来,1933年后,大别山战争形势越来越紧张,红军部队与部队到处交火,一次,蒋红英冒险送情报的路上遇到了25路军,眼见路前方的部队越来越近,肯定无法避免被盘问搜查,蒋红英毅然取出情报塞进嘴里、吞进了肚子。

而这也暴露了她为红军送情报的秘密身份,士兵把她扣下来毒打、搜查,却一无所获,见蒋红英已经昏死在地,敌人仍不解气,用刺刀往她身上狠狠捅了三刀,看她一动不动,认为她已气绝身亡,这才扬长而去。

倒在血泊中的蒋红英被附近村民救了下来,经过医生紧急抢救,才保住了性命,因失血过多,她一直陷在昏迷当中,两个月后才勉强恢复了神志,此时已经是1933年底,红25军在七里坪战斗中损失惨重、减员至3千人,副军长廖荣坤又被张国焘杀害,红25军不得不撤往皖西北整编,随后到处转移,蒋红英找不到自己的部队,十分焦急,她到处打听,都问不到丈夫赵基生的情况,也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而赵基生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1934年,一次战斗中,他的部队在湖北姚家寨遭遇25路军梁观英部突袭,赵基生身负重伤,腹部、背部、腿部三处挂彩,被战友从死人堆里背了出来,送往后方医院治疗,随着形势恶化,他又转移到老乡家里躲藏,此后,红25军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开始长征,赵基生再也找不到过去的战友和领导,就此成了红军的失散人员,他也同样打听不到任何关于妻子的消息。

伤好之后,蒋红英想追上红军长征的队伍,她一路打听红军长征的路线,看报纸了解长征的动态,几经周折来到汉口,还联系上了自己的母亲,母女俩在汉口团聚之后,蒋母不愿女儿冒险去找队伍,而蒋红英看到自己离红军主力部队越来越远,根本无法追上,也就打消了去找部队的念头,她一直认为赵基生不是还留在红军队伍里就是牺牲了,却没想到他的处境和自己相仿。

新婚夫妻二人从此失散在茫茫人海,一别就是54年。

3、60年后再续前缘

赵基生伤好之后,由于无法归队,只得重返老家松林洼村生活,他当时才二十多岁,父母想抱孙子,一个劲张罗着让他跟村里的姑娘结婚,赵基生执意不肯,他又等了几年,实在没有等来蒋红英的任何音讯,才不得不按父母的意思娶妻生子,后来在老家务农多年,一晃几十年过去,昔日英武能干的红军团长成了地道的老农。

建国后,赵基生联系到过去的红军战友,靠战友们出具的证明材料,获得政府颁发的“红军失散人员证明”,成为远近知名的老红军。

而蒋红英的遭遇比较坎坷,她与母亲在汉口住了段时间后,由于生活不习惯,又前往南京定居,母女俩在那里帮佣、当保姆、洗衣服养活自己,日子过得很清苦,蒋母常催女儿嫁人安个家,蒋红英就是不愿意,她心里还有赵基生,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破镜重圆。

又等了一些年头后,蒋母年事已高,害怕将来自己不在了、女儿无依无靠,整天以泪洗面,要蒋红英别再空等下去。

就这样,在母亲的泪水中,蒋红英答应了一门婚事,嫁给在南京一家饭店里当会计的张聚缘,张聚缘比她大十岁,还带着孩子,但为人忠厚,婚后夫妻俩相敬如宾,蒋红英对张家的孩子视若己出,一家人过着虽清贫却和乐的生活。

1952年,张聚缘获得了一个招工机会,能前往河南省建筑五公司当工人,由于年轻时的那段经历,蒋红英对河南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就劝丈夫接受这个机会,自己也以家属身份跟着张聚缘来到郑州,住在单位分配的宿舍楼里,靠当保姆、帮人做针线活补贴家中的生活。

张聚缘退休后,夫妻二人靠他的退休金生活,蒋红英也曾想找回自己当年的红军身份,但由于年代久远,她当年认识的几个战友都找不到下落,无法出具充分的证明材料,因此一直没能获得证书,也未能享受到待遇。

1985年,张聚缘去世后,张家的孩子都远在外地工作,郑州的家属楼宿舍里只剩下68岁的蒋红英一个人形影相吊,成了个无人理会的“五保户”,她平静地在郑州安度晚年,却没想到竟在门外50米处的咸菜摊边遇到了赵基生的孙女,这是何等的巧合!

命运把她重新带回了年轻时的恋人身边,当她从赵桂英那里看到赵基生的回信,又听赵桂英说自己的奶奶十几年前就去世了,顿时萌生了前往新县看望赵基生的念头。

一个秋色宜人的日子里,赵桂英陪着蒋红英来到阔别多年的大别山里,刚走到箭厂河乡松林洼村外,赵桂英一眼就看见迎出老远的赵基生,战乱让他们分离了54年,可扯不断的姻缘之线让他们在垂暮之年重新聚首,本以为自己会孤独终老的蒋红英不但找到了她的“团长”,还找到了一群前来迎接她的儿孙,再享天伦之乐。

两个老人手拉着手,一时竟无语凝噎,54年没见面,他们完全没有任何陌生感,两人心头翻滚着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一句问候的话也说不出来,只能一个劲地流着眼泪,历尽沧桑,54年的相思之苦,终于能够了结心愿,这一年,蒋红英70岁、赵基生75岁。

此后,蒋红英又多次来到箭厂河乡探望赵基生,赵家儿孙一商量,撮合着爷爷和蒋奶奶二人生活到一起,从此,两人多次到他们俩从前一起战斗、定情的地方故地重游,有着说不完的话,再也不感到孤寂了。

赵基生与蒋红英的第二次婚礼

消息传开后,从新县政府到信阳地委的工作人员都十分感动,1994年3月25日,信阳地委特地为两位老人重新组织了一场婚礼,地委安排了一辆奥迪车,把“新娘子”蒋红英送到了新县箭厂河乡的赵家,为两位老人戴上了大红花,乡政府和县民政局的同志专门赶来,在全村人的见证下,现场为82岁的赵基生和77岁的蒋红英办理了一张簇新的结婚证,庆祝这对红军团长夫妇在六十年后破镜重圆。

由于这场婚礼被登上报纸,当年认识蒋红英的老红军,纷纷从各地为她寄信出具证明材料,证明她曾经在鄂豫皖根据地舍生忘死地参加过革命,让她获得了应有的待遇。

幸福来得虽然有点晚,滋味却一样醇厚美好,两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失散60年再度携手走进桑榆晚景,谱写了平凡英雄的一部传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