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9点50生辰八字(2016年12月30日生辰八字)
观天下·美国|在这座城市,还有许多“弗洛伊德”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三年前美国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颈”执法而死,在美国引发大规模。美国司法部16日发布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局长期存在过度使用武力、种族歧视等系统性问题,使得发生弗洛伊德那样的悲剧成为可能。
这是2022年3月1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司法部大楼。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滥用武力成惯例
弗洛伊德之死引发联邦司法部针对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局执法问题展开广泛调查,两年后出炉了这份89页的调查报告。
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当天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地警方“例行公事地”过度使用武力,包括不当使用致命武力和不合理使用,而且经常是在没必要使用武力的情况下。
这是5月25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拍摄的弗洛伊德墓碑前摆放的鲜花。新华社发(比利·布里格斯摄)
报告调查市警察局19起开枪事件,认定警察有时在没有确认本人或他人是否面临迫切威胁的情况下就匆匆开枪。
比如,2017年,一名手无寸铁的白人女子因自家屋后可能发生案件而拨打报警电话,其后看到一辆警方巡逻车,便走上前,却被车内一名警察开枪打死。警察给出的开枪理由是那名女子突然出现把他“吓了一跳”。另一起案例中,一名嫌疑人在警察局讯问室突然开始用刀扎自己脖子,结果被几名警察开枪打死。
2021年4月20日,民众手举“有罪”的标语聚集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法庭附近。当日,美国前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被控杀害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案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宣判,肖万被控的谋杀和过失杀人等三项罪名全部成立。新华社发(本·布鲁尔摄)
报告发现,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频繁使用可能致命的锁喉动作。警方“使用危险的技能和武器,对待那些只是犯了轻罪、有时是根本没犯罪的人”。
根据报告,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16日,市局警察接近200次使用弗洛伊德遭受的“跪颈”式锁喉,其中44次所涉案情并不要求逮捕嫌疑人。尽管市局在弗洛伊德死后禁止这种锁喉动作,一些警察仍继续使用。
按照加兰的说法,明尼阿波利斯警方侵犯当地民众宪法权利已成“模式”,而弗洛伊德之死让这一恶习引发广泛关注。
袖手旁观成自然
2020年5月25日,46岁的弗洛伊德涉嫌使用一张20美元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家便利店买烟,被德雷克·肖万等4名警察逮捕。肖万用膝盖压住弗洛伊德颈部长达9分半钟。其间,弗洛伊德反复恳求,说自己“无法呼吸”,却无法脱离压制,陷入昏迷,最终死亡。
这是2022年5月22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拍摄的弗洛伊德广场。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路透社报道,许多市民抱怨,肖万对弗洛伊德过度使用武力绝非例外,而是警察侵犯黑人居民权利的惯常做法。
加兰16日在发布会上说,调查发现,多起事件中,警察忽视被控制人员的人身安全,当后者抱怨无法呼吸时,往往反驳称“你能呼吸,你现在正在说话”。
美联社注意到,弗洛伊德遭“跪颈”时,几名涉案警察也说了相似的话。
加兰说,当同事过度使用武力时,明尼阿波利斯警察通常不愿干预。
“在他杀死乔治·弗洛伊德数年前,德雷克·肖万就在一些其他场景过度使用武力,而多名当时在场的警察袖手旁观,没有阻止他。”
这张视频截图显示,2021年4月20日,美国前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听法官宣判。新华社/美联
肖万2022年7月被明尼苏达州一家联邦地区法院以侵犯弗洛伊德公民权利判处21年监禁。他先前因谋杀弗洛伊德和非预谋杀人罪被州法院判处22年半监禁。其他三名涉案警察同样在州法院和联邦法院被定罪。
区别对待程度重
报告说,明尼阿波利斯市警方在执法时歧视黑人、美洲土著居民及精神病患者。
数据显示,当地警方对少数族裔驾车人拦停、搜查和使用武力的比例远远高过白人。按照加兰的说法,警察在驾车人行为不会导致拘留或传唤的情况下,拦截黑人和土著居民的比例是白人的六七倍。
2022年5月25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人们参加哀悼活动,纪念弗洛伊德遇害两周年。新华社发(本·布鲁尔摄)
“这类行为令人深感不安,侵蚀社区对执法部门的信任。”加兰说。
加兰说,调查发现,除非事情闹大了、引发众怒,警察才会因种族主义行为而被追责,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
报告说,警方根据居民种族构成,在不同居民区按不同模式巡逻。
加兰说,调查发现,明尼阿波利斯警方经常侵犯和平者和报道记者的权利,尤其在弗洛伊德之死引发大规模后。报告指出,者和记者几次在没有犯罪或者在散去时被警察发射的橡皮子弹击中致伤甚至致残。
市民何时感安全
明尼阿波利斯市教师、知名民权运动人士马西娅·霍华德说:“报告强调了黑人和土著居民多年来所说,即我们生活在明尼阿波利斯警方种族主义体制的枷锁下,他们过分使用武力却不受约束。”
2022年5月25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弗洛伊德的家人参加哀悼活动,纪念弗洛伊德遇害两周年。新华社发(本·布鲁尔摄)
加兰说,调查发现的系统性问题长期存在且得不到解决,“让乔治·弗洛伊德的遭遇成为可能”。
加兰宣布,明尼阿波利斯市政府同意接受联邦司法部针对市警察局的监督项目。市长雅各布·弗雷将同司法部协商一项获称“同意令”的协议,内容为指派一名联邦法官监督市警察局改革的进程。路透社援引一些官员的话报道,协商过程预期需要几个月。
弗雷说:“当明尼阿波利斯的人们在同我们城市的警察打交道时感到安全,我们的改革才能被界定为成功。”(胡若愚)
从“小白”到登顶珠峰——栾钰堃的攀登之路
新华社石家庄6月12日电(记者杨帆、赵鹏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这个春季登山季结束了,栾钰堃回到家乡石家庄休整康复。冻伤的脸颊、耳朵、脚趾,神经敏感度受损的手指——伤痛被他视为登顶珠峰的一部分“礼物”。
在正式攀登珠峰之前,栾钰堃想象过不止一种面对死亡的方式,幸运的是,它们终究都没有发生——5月18日10时许,栾钰堃登顶珠峰。他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条小横幅,上面写着“中国井陉”和“河北省石家庄市登顶珠穆朗玛8848米”。人生最为宝贵的一瞬,这个1993年出生的小伙选择和家乡的名字连在一起。
“我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运动方面父母从小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栾钰堃说,“小时候一直踢足球,高中接触到篮球。后来疯狂热爱篮球,基本每天都会打球,入伍之后是营篮球队的一员。”
2014年,栾钰堃在父母的支持下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从一所大专院校毕业后入伍,成为陆军某特战旅的一名战士。经历军旅生涯的磨砺后,2016年他考入河北经贸大学继续深造。
“大二暑假打算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我还知道那里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上网搜索后才了解到,原来攀登高峰是一项了不起的运动。”栾钰堃说。
小区楼道、健身房、户外,为了在2017年8月1日登顶乞力马扎罗山,栾钰堃提前半年开始训练。最终在当年建军节当天,他成功登顶,还朝着祖国方向敬了军礼。但其中的艰辛和狼狈,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确实是‘小白’,装备准备不充分,厚羽绒服都没有带,雨水侵袭导致攀登状态非常差,途中就发烧了。”栾钰堃说,“我以为冲锋衣就是普通冲锋衣,后来才知道专业登山领域的冲锋衣都是有级别区分的。”
大学毕业后栾钰堃和伙伴共同创业,经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最多时员工规模近400人。工作之余,他积极提升身体素质、储备攀登经验——2018年6月登顶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2021年10月登顶玉珠峰,海拔6178米;2022年7月登顶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
“7+2计划”是登山界的一项著名探险任务,需要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并徒步到达南北两个极点。栾钰堃说:“一个目标开始明晰,我要去完成‘7+2计划’,先攀登珠穆朗玛峰。”
回忆起说服家人的过程,他腼腆地笑了:“对于我想攀登珠峰,起初家人只有两个意见,‘反对’和‘特别反对’。多次沟通之下,最终选择了支持我。今年年初,我着手进行准备工作,登珠峰所需的各种材料、装备物资、人身保险等等。”
珠峰登山季分为春秋两季,其中春季攀登人数较多,最佳时机通常是5月中旬后的一段短暂窗口期。今年由于是人类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70周年,对登山者具有非凡意义,所以这个春季登山季共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登山者获得从南坡攀登珠峰的许可证。
栾钰堃就在其中。4月4日,他从石家庄出发,前往尼泊尔与登山队会合进行前期拉练,期间登顶了海拔6119米的罗布切峰。“觉得前期拉练越充分,后面就不会那么恐惧和焦虑。”
5月13日晚,栾钰堃和队友们从当地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到达C3营地后,由于“堵车”耽误了大量时间,他到C4营地只休息了一个小时左右便开始冲顶。
从C4营地到珠峰顶峰,垂直距离为900米左右,但极具风险和挑战。栾钰堃在出现发烧的情况下通过了这一段考验,最终成功登顶。但在下撤途中,又有挑战悄然降临。
“体力到了极限,氧气瓶里的氧气耗尽了,登顶前吃了治疗药物,但药效也在逐步消退。”他说,“坐在地上的一些瞬间,觉得要走不下去了。想起家人,一边哭一边咬牙坚持,终于下撤到C4营地。”
“世界之巅真正在眼前时,才会发现人类多么渺小,人生多么短暂。我会更加爱护家庭,更加珍惜青春年华,以后面对再高的山、再陡的坡、再险的路,都会有勇气坚定向前。”他说。
奋斗者·正青春丨李云龙:毫厘之间显匠心
新华社大连6月2日电 题:李云龙:毫厘之间显匠心
新华社记者张博群、郭翔
初夏的大连,碧海流云。在辽港集团大连港油品码头公司,一艘原油运输船停靠岸边,准备卸油。距离码头不远的储油罐区,李云龙站在24米高的原油储罐顶部,手拿量油尺,对罐内存油高度进行精准测量。
李云龙将系有铜锤的量油尺插入检尺孔,借助摇轮将尺子伸入罐体,待量油尺接触到油面,再反方向用摇轮收回尺子。他一边向新入职的工人做示范,一边精准地读出量油尺刻度。“计量工作必须一丝不苟,一毫米误差就是5000升原油。”他说。
李云龙在罐区现场检查配电箱。新华社记者张博群 摄
2016年,23岁的李云龙从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毕业,进入大连港油品码头公司,成为该公司油库管理站沙坨子罐区综合计量工。
大连港油品码头公司是东北亚油品转运中心,承担了东北地区约35%的外进原油转运,以损耗率低享誉业界。沙坨子罐区建有6座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李云龙与班组同事负责这6座储罐的储运管理、消防安全、维护保养等日常工作。
“计量工作是原油储运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环节,每次输油前后,计量工都要对罐内油面高度进行测量,通过前后的高度差计算输油量。”李云龙说,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十分重要,油尺上的每一毫米都与港口和客户的利益息息相关。
提高计量水平没别的办法,唯有多干、多练。只要有检尺工作,不管是否轮到自己上罐,李云龙都跟着爬到罐顶,认真观摩老师傅们的操作。24米高的储油罐,他一天能爬五六个来回。
“云龙这个小伙子,不仅能吃苦,还爱钻研,擅于思考总结。”沙坨子罐区班长宋天锡说,“他一次次主动去现场学习,很快熟悉了罐区的各项设备和业务,还总结归纳出一套检尺工作的‘稳平准’操作法,和大伙分享。”
“手要稳、视线要平、读数要准。”李云龙说,“拿着量油尺的手不能抖,必须找个支撑物保证手的平稳,下尺的时候要蹲下来,视线与量油尺平齐,读数时先读小数,再读大数,精准无误地报出罐内原油高度。”
一次,在进行存油量盘点时,李云龙发现罐内存油与前一天相差约20立方米,他立即分析差量原因,重新调整计量位置。“经过多次复核,我发现检尺孔内有凝油块,导致检尺过程中量油尺沾油过高,产生了误差。”李云龙说。
“那次,李云龙及时修正了计量误差,为公司避免了损失。”大连港油品码头公司油库管理站党支部书记裘霖说,“今年以来,他经手检尺30余次,转运油品近50万吨,无一差错。”
李云龙在罐区现场检查配电箱。新华社记者张博群 摄
沙坨子罐区四班班长周永健说:“云龙常说,计量作业没有‘差不多',有了精准度,工作才会有新高度。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参加工作以来,李云龙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今年5月,李云龙被颁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前不久,李云龙调到油库管理站做技术员。面对从技能操作到技术管理的转变,李云龙说:“在任何岗位上,都需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记者了解,为了紧跟新技术的发展,李云龙正刻苦自学与油气储运相关的机械、化工等专业知识,准备报考在职研究生。“产业工人不仅在操作层面要精益求精,更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才能不断适应新变化、迎接新挑战。”李云龙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