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八字(尼克松生辰八字)
72年尼克松访华,计划游览西湖,美方称有鱼雷,我国如何处理的?
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之间逐渐释放出来了破冰的信号。为了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决定亲自访问中国。
尼克松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央决定将北京、上海、杭州三地定为尼克松此次访华的地点。而西湖,作为杭州的著名景点,自然出现在了尼克松所要游览的景点名单当中。
可是没有想到,就在尼克松前往杭州的前两天,美国当局突然提出,要中止尼克松游览西湖的计划。要知道,这种重大的行程都是提前许久安排好,并且一早就通知的,为什么美国会突然在此次游览活动开始的前两天突然叫停呢?
得知了背后缘由的周总理更是连夜给海军总司令打去了电话,命令一队海军前往西湖执行任务。
周总理和尼克松会见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美国连外交礼节都顾不上了呢?周总理亲自调往西湖的海军到底要执行什么样的特殊任务呢?
自从1969年担任美国总统之后,尼克松就一直希望能够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更是策划着自己能够前往中国进行访问。
周总理接见秘密访华的基辛格
终于,1971年7月16日,中美双方达成协议并发布了公告:“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很快,美国方面就给出了回复,将尼克松的访华日期定在了1972年2月21日,访问天数为7天。
根据这个安排,中方很快就为尼克松此次的中国行拟定了行程计划,一共访问三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和杭州。
彼时的中美两国没有建交,如果尼克松直接飞往北京,显得有些唐突。因此,中美两国将上海定为了尼克松到达中国的第一站,之后再由上海飞往北京。等到尼克松同毛主席见过面,游览过北京的几个著名景点之后,再从上海离开中国。
而身为优秀外交家的周总理,一早就预料到了中美此次谈判,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哪怕是中美两国产生一点小摩擦,都会被所有的媒体报纸无限放大,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杭州,作为一个极具特色的南方古城,其温婉、秀美的特色刚好可以中和掉此次谈判中极有可能产生的剑拔弩张之感。因此,中国主动提出,在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之前,周总理想要邀请尼克松游览杭州。
周总理和尼克松游览西湖
但是,此时得知了这一消息的杭州市民们却有些不知所措。毕竟,此时中美关系还没有恢复正常化。早些年发生的“抗美援朝”等大事件,更是让许多中国人的心里对美国是否友好这件事,还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
尤其是在1月8日就结束了对北京、上海考察的美方先遣队在面对各处接待时表现得并不积极,甚至有点不配合,让场面一度陷入尴尬之后,就连许多工作组的同志们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接待尼克松了。
尤其是在毛主席对接待尼克松一行人定下了“不卑不亢、以礼相待”的八字方针之后,许多人决定选择“不冷不热”的态度面对此次活动。可是没想到,这边刚刚确定下来“态度”,那边周总理就打来了电话。
原来,一向心细如发的周总理早就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了美国先遣组的态度。美国如此行径,让一向宽厚的周总理也皱起了眉头,更关心起了那些负责接待的同志。
可是邀请别人来自家做客,哪有主人“摆脸色”的?心知大家会有不满情绪的周总理连夜给各接待处的负责人打去了电话,交代大家一定不能因为这些插曲,对即将到来的即刻送一行人“态度降温”,要展现出来中国的大国风范。
有了周总理的安慰,大家的内心也就好多了,当即投入到了各项准备工作当中。而周总理的话,不知是谁传了出去,就连杭州的群众们也自发地加入到了清扫杭州大街小巷的行列里,一时间,所有关于美国的标语全都不见了,只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氛围。
1972年2月21日上午的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准时降落在了北京机场,周总理更是亲自前往机场迎接远道而来的尼克松,展现出了一个大国领导人的气质与风范。
按照当时的安排,尼克松将要在北京待到26号,然后乘坐中国政府安排的专机前往杭州。之后,在周总理的陪同下一同前往西湖公园游玩。
周总理和尼克松等人在前往杭州的飞机上
可是谁都没想到就在前往杭州的前两天,也就是2月24日这天,美方忽然想中国外交部的工作人员提出,要取消尼克松前往杭州参观游览的计划。
接到了消息的工作人员当即向上层领导禀报。美国连个正规理由都没给,就要取消掉早就安排好的游览计划,简直就是在给西方媒体主动扔出了一个“猛料”,这在国际社会对中国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思前想后,中国外交部只得派人前去和美方代表团交涉,询问美国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连外交礼节都顾不上,非要取消一早就确定下来的行程安排。
眼看中方一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美国代表团只能无奈地承认,他们接到了消息称:西湖当中隐藏了水雷。
这话没过多久,就传到了周总理的耳朵里。听了工作人员的描述,周总理的眉头不由得皱在了一起。中国无论如何都不能在此次活动当中落人口舌,更不能真的让一个子虚乌有的水雷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道路。
西湖
略微沉思之后,周总理急忙找到美方代表团安全负责人,周总理向他们郑重承诺,我国一定会保证尼克松总统游览西湖时的人身安全,请美方务必放心,为了确保万一,周总理当即就拨通了海军某办公室的电话。
接通电话后,周总理密令:
海军务必在26日之前对西湖展开全面彻查,必须查清西湖里究竟有没有鱼雷,如果确如美方所说,必须尽快、安全地将其排除,坚决不能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周总理的命令在2月24日晚上10点左右下达至东海舰队,东海舰队得令后第一时间将命令下达至所属的海测船大队,命令大致如下:
海测船大队立即抽调一支小分队,做好一切物资器材准备工作,25日上午前,所抽调人员和器材必须抵达杭州招待所待命,以对杭州西湖进行全面扫测。
海测船大队的领导得令后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经商定决定将这项艰难任务交给测量二中队扫海分队,指定二中队副中队长为此次绝密任务的负责人,扫测小分队又分为2个扫测小组。
接下来,二中队副队长从中队100多人中,挑选了20名思想、心理素质极其过硬的战士,为了不妨碍其他战士休息,这20名担负绝密任务的战士,都是副队长等人一个一个从被窝里偷偷叫出来的。
这20名战士们被莫名其妙集合起来,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随后领导开了一个简单的动员大会,战士们获悉详情后瞬间精神抖擞,他们从仓库搬出了1500米场的扫海钢缆,还准备了400米的麻缆、11只小浮子、14个小号浮筒等扫雷必备工具,整整装了两大卡车,25日凌晨3点从驻地朝着杭州出发了。
25日到达杭州招待所后,战士们经过一天焦急等待,于25日晚上带着扫测工具乘车来到了滨河公园,此时的公园已经戒严,战士们将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乘2艘小船,沿着相关部门给的尼克松游览西湖的路线图开始扫雷,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战士们接连扫了两圈,得出结论:西湖中,并没有美方所谓的“鱼雷”。
为了让美方安心,执行此次任务的海军战士们,更是十分细致地绘制了一份西湖水文明细图和西湖游览安全导引图,让有关部门用来和美方交涉。
后来为了感谢这些战士们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相关部门不仅邀请了他们参加了国宴,周总理还亲自带着尼克松前去和这些战士们碰杯。
当周总理亲自向这20位执行任务的海军战士们道谢的时候,战士们都十分激动,他们不敢相信,日理万机的周总理竟然会亲自向他们表示感谢。在场的每个人更是为周总理这种细致入微的感情所感动。
其实,周总理的细心不仅表现在这里,一向秉持着“外交无小事”的他也参与到了尼克松访华的整个活动安排工作。他更是研读了不少关于尼克松的资料,最后带领着工作人员们一点一点敲定细节。
在得知尼克松热爱喝茶之后,周总理还特地为他准备了茶宴。而茶宴上演奏的音乐,正是尼克松当年就任美国总统的仪式上所播放的《美丽的阿美尼加》。
受到了周总理盛情款待的尼克松特地从美国运来了五棵美国特头的北美红杉树。其中就有一棵,在周总理的指示下种在了杭州植物园内。
按照当时的行程安排,在杭州停留21个小时的尼克松将和周总理等人安置在西湖国宾馆内。这个位于西湖边茂密的树林之后的宾馆,占尽了西湖绝美的风光,不仅可以观赏到西湖的全部美景,而且十分安静。
但是2月26日的这天晚上,尽管有西湖旁和煦的春风作伴,中美双方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入睡。因为这晚,正在担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将要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针对《中美联合公报》的文本做最后的商定。
此时,中美双方在许多问题上都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双方的谈判已经陷入了僵局。
直到2月27日天色大亮,乔冠华和基辛格才在西湖的日出美景里,将中美关系之间存在的重要问题一一达成共识。
离开杭州之前,尼克松站在八角亭向周总理感慨道:“这里的环境真的很美!”
听到这话,周总理笑了起来:“我也算是浙江人,可惜我已经六年没有来这里了。”是啊,作为新中国的总理,周总理每天都要面对着怎么都处理不完的国事,祖籍绍兴的他,不要说回老家看看,就连杭州都很少来。
或许是感受到了周总理内心深处那份对故乡的眷恋,尼克松十分风趣地说道:“以后我应该还会来,周总理也就可以再来这里了!”
听到尼克松这句话,周总理忍不住大笑起来。如今中美关系正在好转,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总有一天他还会有机会再来西湖看一看,到那时,说不定还有时间让他回一趟老家!
可惜,周总理没有等到那一天。为了新中国战斗了一生的他,在1976年1月6日的这一天,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所深深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周总理追悼会
头号敌人怎成贵客 46年前神秘大人物的杭州21小时
2018-02-26 18:0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陆斯超 通讯员 许丹芬
46年前,也就是1972年2月26日,杭州出现一位美国来的大人物,他坐着高级小轿车,从笕桥机场,行过机场路。
这条路从前叫“走马塘”,各路紧急邮递、官商车马,都从此地进入杭城。
为了迎接这位大人物,机场路上种着的元宝树换成了香樟树。
杭州人晓得,元宝树到冬天果子东一串西一串,乱糟糟。香樟树是杭州市树,大人物们一落飞机,看到樟树就晓得——噢,进杭州了!
这位大人物是谁?为了迎接他,我们又做了哪些悉心准备?
头号敌人怎么成了贵客?
这位大人物,是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
他的这一趟行程,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被称作中美外交史上的“破冰之旅”。
杭州是其中一站,尼克松在这里待了整整21个小时。
2月26日中午12点30分,尼克松乘坐中国民航专机“伊尔18”,比原定计划推迟一个小时抵达杭州。
和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来杭时的场景似乎不同,当时上万群众从火车站排到西泠饭店(现杭州香格里拉饭店东楼)夹道欢迎,这次按照中央规定,仅机场悬挂中美两国国旗,不举行任何接待仪式。
杭州市还要求市民尽量少出来,以至于那天全市中小学生中午一律不回家,自带干粮在学校用餐。
40多年前,全程参与接待、负责编写简报的浙江省外事办工作人员陆和森,当时最大的感受是“困惑”——
“明明满大街都还悬挂着‘美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头号敌人’的大字标语,怎么一转眼,敌人变成客人,还要来访问杭州?”彼时40岁的陆和森隐隐觉得,自己此前建立的价值观要被颠覆了。
事实上,有这样想法的不止陆和森一个。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觉得美帝国主义就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有些宾馆服务员思想没转过弯,不愿意为尼克松擦皮鞋。
周总理是这样做思想工作的,他说:“尼克松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你们为他擦皮鞋,就是为毛主席的外交路线服务,同样是光荣的。”服务员这才心情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不卑不亢、以礼相待”这是毛主席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定下的八字方针。在解读上,杭州接待小组的成员们差点出了偏差。
怎么回事?
原来尼克松出行前,美国先派出一支先遣组,1月8日结束对北京、上海的考察,到了杭州。这成为陆和森们的“实战”机会。
因为前一夜面对上海方的接待,美方先遣组表现得并不积极,场面一时尴尬。
“有情况!”宴会结束后,陆和森连夜赶回杭州,向工作组领导汇报情况。
外交部有关人员随即提出,杭州要紧急“降温”,不仅接待的领导级别降低,还撤销了西湖游船上摆放的水果糖果。要知道,此前接待任务安排上,准备雨具、花港观鱼处递交鱼食,都是安排专人负责的。
“不卑不亢”就是“不冷不热”?这一场“实战”,工作组人员想错了。
当晚深夜北京来电,全体负责杭州接待人员被召集到西泠宾馆开紧急会议。外交部有关人员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降温”是错误的,毛主席也知道了这件事,批评这是“大国沙文主义”。
一场差点因为尺度把握不当酿成的危机,幸好及时化解。
事实上,此前满大街“打倒美帝国主义“的标语,都被杭州群众们奋力清理干净了。
乘船游西湖、拜访灵隐寺
杭州,原本并不在美方最初的中国之行设想中。
中方主动提出增加杭州一站,因为对于这次的中美谈判做了充分预估。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发生的谈判必然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放大,而杭州作为一处微妙的回旋地,的确用其温婉冲淡了谈判的火药味。
周恩来陪同尼克松抵达杭州后,一起游览了著名景点“花港观鱼”,还乘船游西湖。而尼克松的夫人还单独拜访了灵隐寺。
在去“花港观鱼”游览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周恩来和尼克松各自从住地出发——周总理当时住在花家山宾馆,相约下午3点半在花港西门(即后门)会合;由于工作人员没有事先做好联络,客观上那时也没有手机等便捷的通讯工具,尼克松比周恩来早一两分钟到达,直接就走进了公园;等到周恩来赶到,一下子找不到尼克松。
后来,尼克松一行从西门进,经红鱼池、牡丹亭,由东门出,登船游览西湖。游了小瀛洲、穿过九曲桥;游船沿南山路、湖滨路、白堤一带。
2月26日晚7点,浙江省地方领导宴请尼克松一行。
宴请地点在杭州饭店,即今天的香格里拉酒店,菜色充分体现杭帮菜特色。
八个冷菜小碟,七个热菜,分别是杭州叫花鸡、西湖醋鱼、龙井虾仁、香酥鸭子、宫保鸡丁、油焖春笋、火腿川干贝。三个点心,分别是菊花酥、绍式蛋包、冰糖莲子。最后是水果。
菜谱普通,设计的菜单别致。里页是中英文菜名,封面是国画,每一张由当时中国美院的国画大师手工绘制,且每张内容都不同,在晚宴上一露面菜单就被外国记者一抢而空。
宴会结束后,美方赠送给浙江地方领导礼品,其中有一支派克笔,上面镶嵌着一块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中方在杭州送了一箱龙井茶给尼克松夫妇,后来尼克松回国向参众两院报告访华情况时,就用龙井茶招待到会人士。
作为国礼,尼克松赠送给中国的是来自他家乡加利福尼亚的4棵红杉树苗,周恩来决定全部种在杭州。红杉由圆形木桶装运,高约两米,提前从美国原封不动地空运而来。
其中一棵种在花港公园湖边的游步道旁,以便于尼克松看到;后来在周总理的建议下移种在宽阔的公园大草坪中间。另外3株种在杭州植物园。
接待晚宴结束后的9点,尼克松一行下榻刘庄,即西湖国宾馆。
刘庄内一个不眠之夜
西湖的西边,有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占尽了西湖绝美的风光,既可以眺望整个西湖,又可躲开熙攘的人群。很多老杭州知道这里历史上的风云际会,却从未接近。这里,就是西湖边茂林深处的刘庄。
1972年2月26日,由周恩来总理和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携尼克松总统、国务卿基辛格一行,在刘庄(西湖国宾馆)就《中美联合公报》的文本作举世瞩目的最后商定。
这一夜,刘庄和北京开通了热线。中美双方会议地点被安排在今日西湖国宾馆的八角亭——这个以旧刘庄“湖山春晓”水榭为原型、建在宾馆一号楼里的八角亭,面积很小,仅约15平方米,只能容下6张单人沙发。
时过午夜,清凉的西子湖夜空,月明星稀,整个杭城都已沉睡。但在刘庄,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与乔冠华进行了通宵谈判。
当时双方谈判的最大难点就是台湾问题。中方态度强硬,既不能提“”,更不能提“”。双方谈得唇焦舌燥,可是如何规范几个名词始终难以确定,几次陷入僵局。
眼看着天将黎明,双方内心都十分焦急。
彼时彼刻,八角亭外,湖水连天,一条长堤朦胧中将西湖一分为二。
基辛格问:“这条长堤叫什么名字?”
乔冠华答:“叫苏堤,它由六座桥组成,是由中国宋朝时的杭州市长苏轼修筑的,距今1000多年了。”
基辛格若有所思:“请问,苏堤的东边就是西湖了吧?那么西边呢?”
乔冠华说:“是的,西边也是西湖”。
基辛格激动地说:“苏堤两边都是西湖啊,就是说海峡两边都是中国人好了!怎么样?”
乔冠华站起来,说:“好!基辛格先生您说得好啊,我立刻去报告周总理,您也去向尼克松总统报告。”
这就是上海公报中关于台湾问题说法的由来。公报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方得以坚持对台湾问题不能再有任何修改的立场。
刘庄一夜,在陆和森的简报中,表述为一句话:“宴会后直到次日凌晨,乔冠华副部长和基辛格继续就《中美联合公报》的文本作最后商定。”
紧接着的27日上午,也是在这小小八角亭,周恩来与尼克松草签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28日发表在上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上海公报,其实这份公报的诞生地是在咱们杭州,而西湖还给中美谈判提供了智慧的解决方案呢。
十年后,尼克松故地重游,他感慨地说:“具有历史性的文件中美上海公报,也可以说是1972年2月26日在杭州诞生的,28日在上海向全世界公布的。”
当年和尼克松“偶遇”的杭州小女孩,今年已经57岁了
“照片里扎麻花辫、穿橘红色外套的小女孩就是我,周总理紧紧握着我的手,尼克松低下头来看着我,当时的我10岁,很紧张很紧张。”杭州市民胡宁芳说,10岁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但是这个时刻是印刻在脑海里的。当天是1972年的2月26日,正是胡宁芳生日的前一天,刚刚下过雨,她们一家被汽车接着去了花港观鱼。
“我们是上午被带到公园的,在牡丹亭那个地方,有许多外国记者也等着。我爸爸还问我,‘要是看到周总理,你会怎么办?’我当时回答,‘我会拿下红领巾,帮他戴上。’”
下午3时左右,胡宁芳一家远远就看见穿着大衣的周恩来来了,身边是尼克松。周恩来看到她,还没走近就对她伸出了手,惊喜之中,周恩来已经握住了她的小手,“当时周总理问我几岁,我回答他10岁,因为声音太小,他又问了一遍,妈妈提醒我大声一点,我就大声回答‘10岁’。”周恩来听出了她的杭州话,亲切地说:“哦,杭州人。”
周恩来与她交谈了两三句话,尼克松则听着身边翻译的话,“当时很少看到外国人,真的很紧张。”第二天,《参考消息》上刊登了尼克松在杭州与穿红衣服、扎小辫子的小姑娘愉快交谈的新闻,但并没有刊登照片。
“这件事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影响,只是我的同学、同事有时会开个玩笑,说我是名人。”胡宁芳说。
尼克松一生3次到访杭州
回忆录:杭州是环绕着大湖和花园建筑起来的
关于此次杭州之行,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里是这么描述的:2月26日星期六,我们和周一起坐他的飞机去杭州。
杭州是环绕着大湖和花园建筑起来的。过去的皇帝把杭州当作避暑的地方,它当时就以中国最美丽的城市著称。我知道毛(指)喜欢在杭州度假,住在一座由精美的古代宫殿改建的政府宾馆里。
虽然我们去杭州的时候不是游览季节,天气阴沉,但还是容易看出毛为什么被这座城市所吸引。远处有烟雾笼罩的高山,湖里长满了荷花。宾馆像一座宝塔,有很陡的绿瓦屋顶,它坐落在名为“三潭印月”的湖中小岛上。
此次访问之后,尼克松还曾于1982年9月、1993年4月两次来杭州参观访问,每次到来都会受到杭州和浙江人民的欢迎。
《浙江日报》对尼克松三次到访杭州的新闻报道
平民总统尼克松,为什么会被赶下台?背后不只是水门事件这么简单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宣布辞职。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任期间辞职的总统。
表面上看,尼克松辞职是因为“水门事件”给他带来了十分恶劣的政治影响,迫使他不得不做出辞职的决定。
但是如果回顾尼克松的一生,就会发现,导致他下台的,可远远不是一件“水门事件”这么简单。
一、水门事件1972年6月17日凌晨,在华盛顿水门大厦的全国委员会总部,工作人员抓住了5名窃贼。
经过搜查发现,他们带着橡皮手套、手电筒、偷窃工具以及电子,除此之外,他们的身上还携带有一些百元大钞。
经过调查,在这5名窃贼中,有一名叫做詹姆斯·麦科德的。这个人之前是中央情报局的保安官员。
被捕的时候,麦科德正好在担任“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安全顾问,负责防止共和党人受到人的窃听。
讽刺的是,他自己却亲自把安装到了全国委员会的总部。
很快,这件事就登上了报纸,成为当天的头版头条。
刚刚知道这个消息的尼克松,并没有太过惊讶,因为对于政界人士来说,被窃听和窃听别人,早已经屡见不鲜了。
除了被捕的麦科德以外,尼克松身边还有另外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财务顾问戈登·利迪,一个是前中情局的特通霍华德·亨特。
事实上,这两个幸运没有被当场捕获的人,正是这次“水门任务”的策划者和主导者。他们做这个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尽一切可能,让尼克松能够连任。
这个时候的尼克松还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肯定不会吸引太多人的注意的,所以他只是要求他的亲信霍尔德曼赶紧想办法,把他们的人从这件事中洗脱干净。
但霍尔德曼提醒尼克松,既然参与窃听的成员里,三名都来自与尼克松有关,那这件事情很难不牵扯到他。
这个时候,尼克松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内心深处那份强烈的不安全感再一次席卷了他。
于是他迅速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而后的事实证明,就是这些应对措施,彻底让他走向失败的道路。
而他之所以会做出错误的应对策略,这和他骨子里的自卑和偏执,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平民总统的上台之路尼克松身为平民总统,贫穷的出生背景,坎坷的生活经历,虽然让他赢得了平民的好感,但也造就了他性格中的自卑、偏激和愤世嫉俗,更注定了他的政治生涯的悲惨结局。
尼克松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户很普通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电车司机,母亲是一名虔诚的贵格会信徒。
尼克松的母亲虽然十分热爱她的家庭和生活,却很少会鲜明地表露自己的情绪。这也影响了尼克松,导致他为人冷淡、性格孤独、也不太容易接近。
因为家庭贫困,小小年纪的尼克松就不得不帮助家里工作。他还有两个兄弟,先后因为贫穷没有办法治疗而去世。
这样的生活经历,让尼克松变得坚韧和顽强。可是,他的一生注定还有许多磨难。这些磨难,也让他变得自卑。
上大学的时候,本来成绩优异的尼克松可以进入哈佛大学,但是家庭的贫困让他不得不选择一所普通的二流大学。
毕业以后,他报名进入联邦调查局,可他再一次失败了,因而不得不进入一所普通的律师行工作。
29岁那年,尼克松参加了海军,并于1950年成为联邦参议员,成功跻身政界。
艾森豪威尔上台以后,对尼克松十分信任。1953年,尼克松经过竞选,直接成为了美国的副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副手。
在一般情况下,副总统的权利来源于总统的赋予。
但由于艾森豪威尔的身体原因,尼克松曾经三次代为行使总统权限,可以说的美国历史上权限最大的副总统。而这些,也为尼克松积累了政治资本。
终于,1969年,尼克松坐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上任以后,他将美国拉出了越南战争的泥沼,开始试图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他还缓和了和苏联之间的关系,美苏之间的贸易也飞速发展。
可以说,尼克松在任期间,还是做出了许多政绩的。
可是,政治上的成功,并不能抵消他内心深处的自卑和不安。他在白宫十分孤独,在政界也没有什么朋友。
他的自卑与缺乏安全感,让他反感将权力分享给其他党派。内阁与各位部长,也很难获得他的信任,于是尼克松开始重用身边的亲信。
尼克松因为自身的不安全感,习惯了遇到事情,总是会进行过激的自我保护,而这份自我防御机制的过度,最终毁了他的政治生涯。
三、总统的谎言水门事件的策划者霍华德·亨特和戈登·利迪,本意是为了积极地保护尼克松,却没想到意外地导致了尼克松的下台,尼克松的政治生命也因此葬送。
在意识到事情可能对自己产生的威胁后,尼克松迅速采取了反击措施。他先是毁了一切与水门事件有关的材料。
接着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阻止联邦调查局对这件事情的继续追查。他警告联邦调查局代理局长格雷,不要深究此事。
另一方面,他找到了中情局,希望中情局能够主动把这个案子的罪名挑在自己身上。
尼克松手下忠心耿耿的那些人也没有闲着。他们用钱堵住了被捕人员的嘴巴,还阻止司法部对水门案的调查。
做了这么多的遮掩行为,在记者招待会上,尼克松却是另一番说辞。
他说,已经有联邦调查局、司法部等五个机构一起在对这件事情进行调查,他已经命令白宫予以全面合作。
他还担保,他的政府里、白宫中没有任何一个受雇人员卷进这一件荒唐的事情。
最后,他还不忘做出痛心疾首的样子,声称,真正让人痛心的不在于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而是明明做出了错事,还企图将其掩盖起来。
这一番表演获得了民众的信任,尼克松也因此没有受到这件事情太多影响,继而获得连任。
可是,危机已经开始悄悄地向他逼近了。
12月8日,美国发生了一场坠机事件,在死者中发现了霍德华·亨特的妻子,以及她随身携带的百元面额的钞票,共计一万美元。家境清贫的霍华德怎么会有这么多钱,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
再加上麦科德看出了尼克松想让中情局背锅的意图,也开始不断地写匿名信,指出水门案中的种种阴谋。
这下子,尼克松的白宫集团,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刚刚掩盖住的案子,又一次成为了大众的焦点。调查水门案件的联邦检察官们重新召集大陪审团,开始了新一轮的审问。
随着审查的不断深入,尼克松为了保住自己,把曾经追随他的忠心耿耿的白宫人员们一个一个丢弃了出去。
他还一再强调,自己事先并不知道这件事情,更没有参与,也不知道事后对于真相的掩盖,更没有利用过联邦调查局以及中情局。
被尼克松抛弃的白宫人员们,在看清他弃车保帅的心理之后,也放弃了对他的忠心,开始出面作证,揭露他的谎言。
案情的发展越来越超出民众的想象,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尼克松也开始被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又有一件事情震惊了全国——尼克松在自己的办公室安装了。
从里,就可以判断出尼克松对这件事情的参与度,这是十分重要的证据。因此参议员以及水门事件的特备调查委员会,要求他交出所有的录音带。
尼克松却开始狡辩,拒绝交出录音带,后来随着压力越来越大,他才不得不交了出来。
但是,大家经过检查,却发现少了18分钟的内容,而且这部分内容就是水门事件发生的第三天的内容。
这让大家不得不怀疑这和水门事件有关,公众对尼克松的信任度迅速大幅降低。
因为这件事情,尼克松被不断弹劾。民众也意识到,自己国家的总统居然是一个满嘴谎言的骗子,他不仅欺骗他的顾问、助手,还欺骗他的家庭和整个国家。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不堪压力,主动提出辞职。在走进白宫的第2027天后,他怀着沉痛的心情,离开了白宫。
纵观此事,尼克松的下台真的只是因为不靠谱的下属吗?恐怕最应该为这件事情负责的,还是他自己。
就像他自己说的,真正让人痛心地不在于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而是明明做出了错事,还企图将其掩盖起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