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农历6月初二早上8点八字(1973年农历9月初二是什么星座)
如何从出生日期推断,你的另一半会不会很有钱?
关于你未来另一半会不会很有钱这个问题,要从你的出生日期分析的话,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财来财去,钱如流水,存不住;二是财有库。
枯木逢春的道理大家都懂,也就是人都有发财的机会,只是发财的层次,和发财的早晚问题,以及最后的能不能存住钱的问题。当然关于家境,是白手起家,还是继承祖业,这也是关乎财运的问题。也是在选择另一半时,很多人想知道或者是作为一个择偶的标准。
八字格局高,交运好,就财发力大,局中有库就能存住钱。而格局一般,行运不差,命带禄神的人,则衣食无忧,祖业丰厚。那剩下的行运悖逆,个人又不自知,只会败光家产。再有从格八字,格局奇特,多半大起大落,所以如何看待有钱或没钱,需自行品味。
选择另一半的时候,富贵也是相对而言的。现代社会,一般人嫁入豪门的几率低的不能再低了。古语说【门当户对】,在命理上也是讲得通的。
例如下面这个男性,生于1973年阳历6月16日12:42,其八字为:
乾造:癸丑、戊午、癸未、戊午
大运:丁巳-丙辰-乙卯-甲寅-癸丑-壬子-辛亥-庚戌
生肖为牛
这是一个贵不可言的男命,能当很大的官。他的八字为从官格,用神为财官,且坐下妻宫未土贴身为用,又有午火来生,财旺官旺,未土又是财库,财来入库,富贵双全。用神财星土,也就是他的另一半,旺相有力,必然是富贵人家的女孩才能配得上此人,且能帮助他仕途高升。
所以具体看另一半的财富信息,是需要具体分析的,仔细审查刑冲合害及组合、大运。有人因夫得财,且终身如此,有的则是属于阶段性的,还需参照本身八字福厚福薄,行运情况而定。点击了解更多,看看你的另一半会不会很有钱吧。
什么是藁城
宫灯
宫面
在50多岁的石家庄市藁城区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米志科看来,上一次藁城受到外界瞩目,还是上世纪70年代城区西10公里处的台西村发现商代遗址。
“那次挖掘,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铁器、酒曲等,出土的文物创造了七项‘世界之最’,曾引起国内外轰动。”米志科说。但这一次藁城以新冠肺炎这样的方式“出名”,米志科直呼想不到。
1月2日,从藁城区小果庄村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以来,截至1月13日24时,河北省现有本地确诊病例463例,尚在医学观察本地无症状感染者195例。其中,绝大多数病例都集中在藁城区。
1月6日,藁城区全域调整为当时全国唯一的高风险地区,这个80多万人口的小城一时成为舆论的焦点、战“疫”的前线。
那么藁城在哪?藁城的“藁”字由何而来?藁城的历史文化有哪些?藁城如何应对此次疫情?记者通过采访,告诉你一个鲜为人知的藁城。
商古发现 创下七个世界之最
藁城的“藁”字念作“gao”(第三声),它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个区,面积836平方公里,人口80多万。原来是一个县级市,2014年9月,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县级市,设立藁城区,是河北省首个财政收入突破百亿的县(市、区)。
藁城,古时称肥累,高城、稾城等。约3400年前,即公元前1400年商代中期,“朵氏”部落即在此劳动生息。
从石家庄市区沿307国道向东,出东三环后没多久就到了藁城区岗上镇台西村。台西村北边有一片土台子,这个被当地人称之为“土疙瘩”的土堆,看似虽不太起眼,但它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上世纪60年代,台西村村民在农作挖土积肥的时候,不时会挖出来一些青铜器,这引起了考古部门的注意。1973年,当时的河北省文管处组成考古队,对此进行发掘,发现房屋遗址14座,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青铜器等3000多件。
“更让世人震惊的是,这次发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铁器、铁矿渣、酒曲实物等七项‘世界之最’。”米志科说,经文物部门鉴定,这片遗址为商代中期文化遗存,从所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及文化内容看,藁城台西称得上商代北方一重镇,应该是商王朝畿内的一个重要都邑,是目前石家庄境内发现并确认的最早的城垣遗址。
《藁城县志》中记录了藁城的建制改革:西汉时,始置稾城县,属真定国。北齐初,改稾城县为高城县,隋开皇复名稾城县。元代,改“稾”为“藁”,遂称藁城县。
“藁城的‘藁’,本义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现在这个字不太常用,大家看起来也有些陌生。它其实是‘稿’的‘异体字’。”米志科说,我们说的草稿,其实就是从藁引申而来。藁是草,草稿就是理不清的野草,乱乱的。
根据《古代汉语词典》,“藁”有两个兄弟,一个是“槀”(上高下木),如今变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写作枯槁的“槁”;一个是“稾”(上高下禾),同样是上下变左右,写作稿件的“稿”。
由此,我们便能知道“藁”字有过多种含义:一个指枯槁,一个指禾秆,如“今又盛寒,马无藁草。”(《资治通鉴》),还有一个是指书写的稿件,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便说屈原写了“草藁”(草稿)。
因为一碗宫面 记住一座城
2021年的开端,藁城这座小城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
从1月2日出现疫情以来,有很多网友为藁城打气。“武汉热干面挺过来了,北京炸酱面挺过来了,成都担担面挺过来了,藁城宫面也一定行!”这是在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藁城是宫灯、宫面、宫酒“三宫”文化的发源地,特别是源于隋唐的宫面,是独具藁城地方特点的传统风味食品。在明朝时期,藁城一带的面食艺人就以精于制作挂面而驰名燕赵之地。
清光绪年间,地方官吏曾以此进贡皇宫,列为宫廷佳品,因此而得名“宫面”。至时期,宫面还曾出口朝鲜,并受到政府颁发的“国光银牌”嘉奖。
在宫面非遗传人严成敏看来,藁城地处华北平原腹地,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降水、足量的日照,孕育出一种面筋和蛋白质含量极高的强筋麦。这成为宫面生产的先决条件。
宫面制作过程中,面粉、盐、水的比例没有统一标准,需根据多年经验来定。做了半辈子面的严成敏,早已游刃有余。
严成敏介绍,制作一份宫面要耗足20多个小时,有着和面、饧面、盘条等13道复杂工序。其中,饧面需要多次进行,让面粉吸足水分变得膨胀,面粉颗粒彼此紧抱,这个也是保证宫面的弹性和筋道口感的秘密所在。
正因有如此多道精细缺一不可的工序,造就了“面细能穿针,空心有韧性”的宫面。严成敏说,宫面虽细却耐煮,久煮而不烂,久放而不糟,吃起来十分筋道,口感爽滑。
2013年,藁城宫面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藁城宫面协会介绍,当地宫面年产量15000吨,龙头企业年产量800多吨。
共克“石”艰 宫灯待燃
以往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有“宫灯第一村”美誉的藁城区屯头村,家家户户都是一片火红。这里的乡亲们也都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订单络绎不绝,家家户户都在赶制宫灯。
藁城宫灯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起源于东汉年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因进贡宫廷被称作宫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藁城宫灯第十一代传人张风军介绍,传统宫灯均为手工制作,包括挖竹篾、洗竹竿、打底座、钻座眼儿,多达有几十道工序。
近年来,藁城区政府大力支持宫灯产业转型发展,牵头成立了行业协会。如今,屯头及其周边村庄年产各式灯笼已近1亿对,年产值约15亿元。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
今年因为这一轮疫情的影响,屯头村百姓的生活和生意受到很大影响,他们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宫灯产业能够尽快重启。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11日24时,石家庄市疫情分布在12个县区,其中76.39%病例发生在藁城区。
为严控疫情,1月5日晚,石家庄市所有农村、社区开始实施闭环管控。6日凌晨开始,这座逾千万人口的城市开始全员核酸检测,截至8日24时,完成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共检测10251875人。
为进一步排查风险、防止疫情扩散,12日,石家庄市开启全员第二次核酸检测,并提出争取两天内全部完成。同时,为有效防控疫情,藁城区于对增村镇数万名村民进行转移异地集中隔离观察,尤其是本次疫情的重灾区增村镇小果庄村、刘家佐村、南桥寨村,目前全体村民5437人(除两人患严重基础性疾病,不宜转移)已全部集中隔离。
这可能是2020年国内疫情发生以来,最声势浩大的隔离规模。从疫情形势来看,增村镇是石家庄疫情的震中。较之城市,农村防控难度系数大。农村地广人稀,居民分散集中,不利于网格化管理,很难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及时切断病源;同时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应对突发疫情,村民生活保障和医疗资源也无法得到保障。
疫情发生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连夜派出工作组现场进行指导,根据河北省需要,统筹全国各方面力量给予支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兄弟省市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石家庄加油!河北加油!”医疗队来了,先进仪器来了,生活物资来了……同舟共“冀”的真情在燕赵大地流淌,让人们在寒冬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1月14日下午传来好消息,河北省胸科医院首批1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这是本轮疫情中河北首批出院患者;18名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均转入康复阶段。
相信,过不了多久,又可以见到屯头村一片红火的灯笼生产线了。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疫情结束,一定要尝一尝这耐嚼筋道的宫面!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藁城加油!(记者 高博)
从清始,浙江这户人家世代接力做了一件好事
视频加载中...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记者顾小立、郑梦雨)9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发题为《从清始,浙江这户人家世代接力做了一件好事!》的报道。
陈皮、甘草、乌梅、薄荷叶、山楂。
噼啪作响的火舌舔着漆黑锃亮的铁锅,雾气在老式的南方土灶前弥漫缭绕。当五味药材混合着冰糖倒入铁锅中咕咚咕咚作响的沸水里时,丝丝沁甜的气息霎时在屋内升腾了起来。
“酸梅汤,对消暑解渴再好不过了。拿到镇上送给过路的行人们一喝,他们就不太会中暑了。”
84岁的童松达靠近记者耳边念叨着自家酸梅汤的功效,随后熟练地往土灶里添了几根枯枝,看着孙女用汤勺一遍又一遍搅拌着锅中的汤水,目光移向窗外,若有所思。
7月17日,童松达(右)的曾孙女周予童(中)将一批酸梅汤赠出后短暂休息。
无字族规
“您坚持免费给路人送汤送茶的多少年了?”初见童松达,记者问。
“记不清了,真记不清。”童松达摆摆手,憨厚地笑了笑,“反正童家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了。”
不过在街坊邻居们眼里,童家的免费送茶可是整个前童镇的“集体记忆”。走到镇口一问“送茶的童家”,可能就遇到好几个嗓子抢着指路。
前童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一条白溪缘渠入镇,汩汩清泉挨户环流,近似八卦状的水系环绕古祠、旧宅与老街间。从造桥铺路到做饭烧茶,老前童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在“水”字上做不少文章。
黄洋市是前童镇的一处集贸市场。自明清以来,每月逢农历初二初七,该市场便商贾云集,人声鼎沸,车马川流不息。行旅者远道而来,歇脚消暑成了必然需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街边老房的路廊下便出现了送茶人的身影。
7月17日,童松达(右)将酸梅汤赠予古街邻居。
“前童人好客。老百姓拿不出什么珍贵的待客之礼,一碗凉茶就是好东西。”前童镇居民童铁策说。
“黄洋市路廊,过客久怅望梅,公独创办什器烧茶,以解人渴,四世相传到今。”在前童镇记者找到了一本《塔山童氏族谱》,在卷一的童维泰传中发现了关于童家煮茶人年代最早的一行文字记载。童维泰出生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而在童伟泰的后人童锡楷、童邦标的族谱中,也分别有“每岁自夏及秋,煮茶济渴至今”“每岁夏月,必亲至黄洋市烹茶以济行人,至老不辍”的明确记录。
在童松达十多岁时,他开始帮助父亲一起烧水、煮茶并挑到镇上供路人取用。“当时只煮水煮茶,还没有酸梅汤一类。水就放在一个大的石臼里,石臼旁有张桌子,桌子上放个勺子和碗,过路的行人渴了就自己去取水喝。”童松达说。
7月17日,童松达(右)生火时,曾孙女周予童常常在一旁观看。
胡亚丽是童松达的儿媳。曾有一段时间,她无法理解童松达为何非要自掏腰包、耗时耗力地去做这件“利人不利己”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公公告诉她说,邻村曾经有一位农人,在骄阳下结束一天的劳作后口渴难耐,急匆匆回到家里拿起一个瓶子仰头就开始灌,然而因为喝得太急,没有发现瓶子里装的是农药。“没过两天,人就不行了。”
从那天起,胡亚丽渐渐明白——
朴素之善,可成好生之德。
“无论到哪一代,送茶这件事不能断。”童松达说,他还记得父亲当年对自己的嘱托。
这个嘱托,在童家可算是口耳相传的“无字族规”。
7月17日,童松达(右)一家人来到前童古街摆放茶摊。
“计较”与“不计较”
童铁策回忆起了第一次见到童松达时的场景。
“那时他估计也就半人多高吧,”童铁策用手比画了一下70年前童松达的身高,少年“送茶工”的形象仿佛又重现在他的眼前。“老远就看见一个小身板提着两个笨重的水桶晃荡晃荡,一路走水一路洒,还没到茶摊上呢,水就差不多都快晃完了。他父亲见了挺生气,指着他的鼻子对着他一顿骂。”
烧水需要大量柴火,然而早些年柴火的获得并不容易。平时童松达需要务农,他都是用农忙空下来的时间煮茶送茶。每次砍柴需要去离家三十里外的梁皇山,往往凌晨两点出门,一直到傍晚五点左右才能回家,年轻时童松达每次一担就是近百斤。山路崎岖,被草割伤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还会遇到毒蛇。
7月17日,童松达(左)生火,大儿媳胡亚莲烧水,准备制作酸梅汤。
不过童松达不会因为劳累和危险而退缩。邻居们评价,童松达这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乐观”,总是为他人想得周到一些。即使是外人看起来很普通的送茶操作,童松达也尽量在多为过路者考虑:茶具从自家带过去备好,茶水的量根据人流情况不断调整,如果实在遇到哪天喝茶的人特别多,那也没关系——
“中午回去再煮一次就是了。我受累一点,让大家舒服一点。”童松达说。
除了免费煮茶,童松达也时常会帮乡里做一些别的事情。《塔山童氏族谱》里记载,“环村圳岸路,每因夏水浸灌多坍缺,前后溪桥屡被大水冲坏”,童维泰便“补砌修整”“率众重筑”,童锡楷、童邦标二人也有类似经历。或许是受祖上家风影响,童松达也对修路“情有独钟”。“有一次发了大水,一家农户的田埂被冲掉了,他扛着家伙就去别人家义务补田埂去了。”童铁策说,在镇上还没什么沥青路水泥路的年代,一旦出行要道损坏,童松达便拿着锄头、簸箕,挑着一筐沙土和石头去填去修,“一修就是好几天”。
7月17日,童松达的曾孙女周予童将酸梅汤赠予路人。
在童铁策印象中,童松达什么事都比较看得开,“凡事也不计较”。过去前童镇灌溉用的农田水是从白溪上引下来的,每年天气一热,灌溉水总是不够用。一位村民有次偷偷用泥土堵住了童松达农田的沟渠,这样一来自家的稻田滋养充沛,而旁边童松达的地却“叫渴连天”了。
没过两天,镇上的居民就发现了这个“小动作”。大家本以为童松达一定会不忿上门理论,没想到他最后只留了十个字:“给就给一点,让一让就好。”
不过,有一件事童松达却一定会“计较”——
茶水汤水决不能过夜。
“以前老辈人讲‘过夜茶,毒如蛇’。既然做好事、做善事,一定要做彻底。” 童松达说。
7月17日,童松达的大儿媳胡亚莲将酸梅汤搬上三轮车,准备拿去街上与过路客分享。
“我们家会一直送下去”
童松达送茶的几十年里前童镇发生了巨大变化。1973年梁皇山至前童镇的公路通车,1980年前童镇到宁海县城的公路通车,黄洋市路廊渐渐“门前冷落车马稀”,人流逐渐减少。童松达的茶摊几十年内也换过不少地方,有时放到了古镇门口,有时也放到宁海县城的东门白峤岭、南门黄土岭、西门路廊、北门路廊等地。这几年前童镇的古镇开发保护工作日见成效,童松达便又把茶摊搬回了古镇景区内。
由于自己逐渐上了年纪,前几年又刚生过一场病,这几年的煮茶送茶工作孙女童晓娜、儿媳胡亚丽出了不少力。来摊前喝茶的人,逐渐从那些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面孔,变成来自全国各地、带着不同口音的陌生游客。
童晓娜说,第一次随爷爷给游客送茶时的情形让她非常难忘。
7月17日,童松达的大儿媳胡亚莲将煮好的酸梅汤盛出。
“那是一个国庆节,我们一大早就将两桶做好的酸梅汤带入前童镇景区,选择人流多的地方摆了开来。”童晓娜记得,没过多久就有游客围拢过来看热闹,不过大部分只是瞅一眼、问一句、拍个照,却没有一个人肯上前来喝。
“这么大一杯酸梅汤真的不要钱?不会是骗子吧。”有游客在一旁嘀咕。
“不要钱的酸梅汤,能喝吗?这都用啥煮的,不会喝出毛病吧。”还有游客三三两两坐在旁边私下议论。
童晓娜一时不知所措。她完全没有预料到,一个小时过去竟然一杯茶也没被喝掉。出于无奈,她只好站出去跟游客再三解释、保证酸梅汤确实是免费的爱心之举,甚至还让自己的女儿当场喝给路人看,证明酸梅汤“可以喝”。
7月17日,童松达在生火,准备制作酸梅汤。
很快,游客们渐渐放下了“疑虑”。“到后来喝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上午就喝完了。”童晓娜说。
不过童家人觉得,总的来说还是“暖心事”更多。熬酸梅汤需要中药,童家人每次去抓药的药店老板陈玉萍被他们的善举感动,常常以成本价卖药给童家;镇上的居民也时不时会给童家送去一些茶叶和柴火,“互帮互助”的邻里氛围在前童镇显得十分浓厚。
7月17日在前童镇拍摄的一只石臼,上面刻着“咸丰七年七月”,据载为童松达祖先煮茶用的器具,里面是烧茶的灶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童家开始送茶的时间比往年晚一点。在家里晚辈的提议下,童家还尝试了“灌装派送”的新送茶形式:将烧制好的酸梅汤放入冰箱冷却,随后灌入自购的食品灌装袋中,分给镇里的老人小孩们喝。
“我们家会一直送下去的。”童松达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