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民间八字高手(安阳民间八字高手排名)
民间故事:男子贪淫抢妻,逼迫就范,女子:我分娩之后再从你
河南洛阳有一位秀才,姓张名秀,家境殷实,奴仆成行,娶妻叫玉奴,妖娆漂亮。夫妻二人婚后相敬相爱,如鱼似水。
张家有一座大花园,在当地小有名气,园内有各色牡丹,每到开花时节,可为当地一景。张秀与玉奴皆是文雅之人,没事的时候便在园中赏花吃酒,情趣盎然。
(一)
这一年,花开得格外鲜艳,张家便将花园对外开放,邀请朋友和爱好者前来观赏,张家上上下下也都在忙着赏花招待,不亦乐乎!
且说河南南阳有一位百万家财的书生,姓黄名贺,二十五岁,从省城探亲回来,路过安阳,听说有花可赏,便想前去凑个热闹。
黄贺带着几名家仆到张家赏花,确实有些意思,但黄贺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心想也不过如此,便往四周打量,恰好看见了一位前世的冤家。
黄贺见了张秀的妻子,目不转睛地看得出神,越看越有味道,此时玉奴正与几个女伴调笑,根本没发现有人在偷看自己。
见黄贺愣在那里,家仆们说道:相公,回去吧,也不过如此。
黄贺说道:看花事儿小,看人事儿大!
家仆们没明白他什么意思,继续催促说肚子饿了,想回家吃饭。黄贺无奈,只好走出了园门。
在路上,黄贺对一名叫魏三的心腹说道:你仔细打听一下这位张家的底细,以及她的妻房名氏,特别是刚才楼上的那位穿红纱的美妙妇人,查清之后速来报我。
魏三说道:明白。
这事儿特别简单,魏三在里面又晃了一圈儿,便全打听好了,回去对黄贺说道:这个花园的主人叫张秀,年方二十,是本县的秀才,那位穿红纱的女子,是他的妻子,姓孙,叫玉奴,父亲兄弟也都是秀才,家境颇丰。而且张家礼贤好客,是当地有名的良善人家。
黄贺听后,特别苦恼,脸色也不好看。
魏三不知何意,问道:相公家大业大,难道还羡慕这个小花园吗?
黄贺说:你懂个屁,我是看上了那个女子,只是苦于无法上手,所以才苦闷。
魏三说:相公在家时,哪里有办不成的事情,现在怎么这样?
黄贺说道:这找女人与做别的事情不同,如果她的丈夫,或俗、或穷、或老、或闷、或丑,只要占了一样,这女人就可撬得。可现在看他这架势,有园可赏,人不俗;家境殷实,人不穷;年方二十,人不老;礼贤好客,人不闷;一表人才,人不丑,你让我如何下手,这不气人嘛!
魏三说:相公,小人有一计,不知当行不当行。
黄贺说:若是妙计,必然重赏你。
魏三说:事成不敢求赏,事败不可赐责。官人路过此地,离家有半月的水路,而且我们用的也是自家船只。不如趁夜深的时候,我带上十几个人,把那小娘子抢了,一溜烟坐船跑了,他们到哪里去找!
黄贺说:此法倒是可以,但这么多人,恐怕不好混进去。
魏三说:这有什么难的,我们以看花为名,天色晚些的时候混到里面,藏到假山后面,谁能发现?
黄贺说:既然是抢,可得有刀枪!
魏三说:这个好办,一人一把,足够!因为人生地不熟,脸也无需涂抹了。
黄贺说:晚上一定要带上火把,看清楚了,可别抢个老婆子回来。今夜你可先去踩一下路线,确保万无一失。
魏三从黄贺那里领了三两银子,便领命出去了,吃饱喝完,便直奔张家园子而去。
此时的园子里还是人山人海,魏三便先到高处,俯瞰假山找到了藏身之处,然后又找通往内室的园门。
正好有道园门没有关闭,他便顺着走进去,里面空无一人,原来张家的男女,都跑到花园里看热闹去了。
魏三见里面没有人,又往楼上一看,心想:上面肯定是主人的卧室。便悄悄地摸进去了。
卧室里面也同样没人,魏三走到床前,看到枕边有一双软底女睡鞋,只有三寸长。他便顺手拿了,溜了出去。
只听有人说道:这花也就明天了,后天也就该谢了。
魏三想道:看来明夜必须动手了!
(二)
魏三回去后,向黄贺汇报了此事,黄贺听后大喜,说道:此事若成,你得头功!但有一点,这样一位美女,如果是个大脚,可就扫兴了。
魏三说道:相公,若是一双小脚呢?
黄贺说:若是三寸金莲,我赏你一百两银子。
魏三说道:只要五十两,快拿来吧!
黄贺说:怎么这么肯定,你见过?
魏三随后便从袖里摸出那双绣鞋,黄贺拿在手里,说道:真是妙极,这可值一千两银子。
魏三说:连五十两都舍不得,还说一千两!
黄贺说:事情办成,重重有赏,绝不虚言。
黄贺此时的心思都在这双绣鞋上,爱不释手。
魏三说:明天必须行动,否则等到花谢了,有多少人也不顶用。
黄贺点头称道,又赏了魏三十两银子,让他带兄弟们大吃一顿。
而黄贺自己却在房内自斟自饮,把酒杯放在绣鞋里,吃了又看,看了又吃,晚上甚至把鞋放在枕边,抱着睡觉。
第二天,黄贺让人把东西都收拾到船上,魏三带人准备好了火把和刀枪,趁乱都潜入到张家的花园里。
天色晚了,人散得都差不多了,张秀便闭了园门,吃了晚饭,先上楼睡觉了。其他男女也因为都累了,也各自分头睡去。
倒是玉奴偏坐在那里等茶水喝,一位女仆在那里沏茶。这时魏三指挥手下人员,悄悄进门,大喊一声,抱起玉奴就跑。
张秀听见动静不对,急忙下楼,家里其他人也都赶出来,急忙去寻找玉奴,只看到那个沏茶的女仆惊倒在地上。
张秀忙问玉奴在哪里,那女仆说:许多人拿了刀枪,把夫人抢走了。
张秀惊得面如土色,赶紧让人分头去找,可连影子都没见到。
且说魏三抢了玉奴,见城门未关,便藏了凶器。虽说玉奴挣扎嘶喊,有人问起他们,便说是逃出来的女人,也就没人再多事。
等到了船上,黄贺命人赶紧开船,等船开远之后,黄贺上前一看,果然是那位美貌的红纱女子。
黄贺上前作揖道:夫人,你不要害怕!
玉奴见是个秀才打扮,说道:你是什么人,抢我干什么?
黄贺说:您先坐下,让我慢慢说。
玉奴不肯坐,黄贺见状,说道:小生叫黄贺,是南阳人氏,前天见到夫人美貌,便茶不思饭不想。昨天晚上,又梦见神人指示,说夫人与小生有几年夙缘,必须如此,才能尽缘。待缘满之后便把你送回,可让你夫妇团圆。此次冒犯夫人,确实是因神明托梦。
玉奴说道:做梦这种事情你也信?你一个读书人,行强盗之事好吗?你如果现在把我送回去,我送大把的金银给你;若不依我,我投河做鬼也不放过你!
黄贺说:钱乃身外之物,我家虽说不多,可也有百万,不稀罕。倒是夫人这般美貌,却是世间少有。你若随我回家,必当奉为上宾。
说完,让人把酒肉拿上来。
玉奴见说不行,便哭起来,她想投河自尽,可是已经身怀六甲,还想给张家留下血脉,没办法只能一个劲儿地哭。
黄贺见状,也没有办法,便扯着她来喝酒。玉奴不干,便往后舱跑,可就这么大一只船,哪里躲得过黄贺!
黄贺又说道:夫人,事已至此,即使我想送你回去,今晚也不可能了。再说就是把你送回家,人家也会另眼看你。不如依了神明,了此夙缘。等事情完了,我再送你回去团圆。
玉奴哭道:难道你没有妻子?如果别人把你妻子抢去,也完了夙缘,你会怎么看她?
黄贺说:不瞒夫人,我妻子已经去世三年,因一直没有找到中意的,所以没有续弦。现在有了夫人,就如同得了宝贝一般,若能得鱼水之欢,也算完了一桩心愿。
黄贺接着又劝玉奴喝酒,玉奴不接,黄贺便跪了下去。玉奴见他这样,又气又恼道:放在床沿上吧。
黄贺随手又取了一块肉给她。玉奴不吃,黄贺又跪了下去,三番两次把玉奴也弄得没有脾气,只好喝了一杯,吃了一口。
黄贺又让她喝,玉奴再也不端,转身往枕边一看,见到一双绣鞋。
玉奴问道:你说家里没有妻子,这东西是哪来的?
黄贺说道:这是昨夜神明送来的,就是怕你不信,所以让我把鞋子拿给你看,以完结这段姻缘。
玉奴拿到灯下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心想:昨夜到处找不到,怎么会有这种奇事!心里竟有几分信了。
黄贺借机道:你现在信了吧!
玉奴说:既然是前缘,那我也逃不掉,但我已有三个月的身孕,在家里就已经与丈夫不行房了,待我分娩之后再从你吧!
黄贺说:即使不做,但可以与我同睡。
玉奴没有接话,又喝了一杯洒,两杯酒下肚,本来就连惊带吓,现在竟然有些头晕,支持不住,便去床边换了鞋,穿着衣服先躺下了。
(三)
黄贺见状,也不阻拦,自己又喝了几杯,心想道:亏我编了这场梦,看来她倒信了。心中十分高兴,酒兴一发,便走到床前,见玉奴朝里睡了,推了一推,丝毫不动。
黄贺淫劲儿上来,便上前解了衣服,拉着她做起事来。玉奴本来睡熟了,一下子又醒了,但也没有反抗,只是叹了口气,后来由不情愿变成了很配合,就这样被黄贺拿下了。
事后,黄贺取了水,让玉奴下床刮洗干净。
黄贺又要拉她喝酒,玉奴说:真喝不了了。
玉奴接着问道:你多大了,家里还有什么人?到安阳来干什么?
黄贺说道:我今年二十五岁,家中童仆妇女,约有百十人。因祖上买了一个官家十余个铜香炉,没想到都是金的,后来卖了不少钱,代代传下来,家资就越来越厚实了。此次因为去省城探亲,路过安阳。没想到见了夫人这般尊容,又有神明赐梦,这才能得以如愿。
玉奴说:你现在把我带回家,怎么处置?
黄贺说:还能把你当妾不成,当然是做续房妻子!
玉奴说:我衣物头饰都没有带,怎么去你家?
黄贺说:我先妻有衣饰二十余箱,任凭你处置,到家的时候,我先取一些给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再回家。
玉奴没有穿下裤,想去睡觉,黄贺逼着她又喝了一杯,然后又巫山了一次,这才睡下。
且说张秀在家,在城里找了一夜,第二天又遍贴告示,但都没有玉奴的消息。
张秀特别信佛,便去寺庙烧香祈祷,连抽三签都是上上签,签文都说张秀与玉奴缘分未尽,日后必当破镜重圆,张秀这才好受些。亲戚朋友都来劝他,但张秀只有以酒解闷。
黄贺带玉奴回家后,拜堂成亲,果真如他说的一样,把玉奴奉为女神一般。
玉奴看了黄贺的家境,也很满意,房中不仅有二十四箱衣饰,还有四名使女服侍。
其中一名使女,叫秀莲,是魏三的妻子。魏三当年当强盗的时候,见秀莲小脚可爱,便把她骗到了手。后来魏三出事,只好带妻子秀莲投奔了黄贺。如果魏三没有强盗的经历,哪有胆子去抢玉奴。
黄贺的朋友,都以为他是从省城明媒正娶的妻子,又见玉奴漂亮懂事,大家都很敬重。秀莲平时服侍的很到位,玉奴也非常喜欢她。
起初,玉奴还有些不乐意,但到了黄贺家里,见他的家境比张家更好,而且黄贺又精通男女之事,玉奴感觉特别受用。
几个月过去,玉奴顺利产下一子,眉清目秀,黄贺将其视为己出,亲友们也纷纷敬贺,谁也没想到这孩子会姓张。
因为玉奴产后需要恢复,黄贺感到寂寞难耐,只好在后园暴走。这时正好碰见秀莲来书房送茶,黄贺见是秀莲,说道:你过来,我问你。
秀莲走上前来,黄贺边喝茶边问:你丈夫回来了吗?
秀莲答道:老爷安排他到城里买东西,昨天才走的,估计要五六天才回来,哪有那么快!
黄贺心喜,说道:你主母身子欠安,我心中寂寞,你能给我解解闷吗?
秀莲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红了脸,转身想走,却被黄贺搂住,秀莲不肯,黄贺说道:乖乖,我早就想跟你如此,但一直不得方便,趁今日无人在此,你就成全了我吧!
秀莲说:万一有人来,撞见不好,我晚上在房中等老爷便是。
黄贺一听,便放了手,秀莲害羞的走了。
到了晚上,黄贺对玉奴说:今晚有朋友请我喝酒,恐怕不能回来,预先告诉你一声。
玉奴说:请便。
黄贺便故意换了一身新衣服,假装出去喝酒的样子,下了楼,却直接去了秀莲的房间。
黄贺见房内亮着灯,把房门一推,竟然是虚掩着的,黄贺走进房内,见房间虽小,但收拾的清洁有趣,里面的卧床罗账,与自己的卧房不相上下。
秀莲早就准备好了酒菜,黄贺一把将秀莲抱到身上,两人边吃边玩。
秀莲说道:你可得抓紧时间,万一夫人找你呢!
黄贺将喝酒一事说完,秀莲笑道:难怪穿着新衣服来的。
黄贺第一次得手,秀莲也不是个良人,两人纵情尽兴了一番。
从此之后,黄贺经常找理由,故意把魏三支出去,其实就为给自己和秀莲创造空间。秀莲嫌魏三粗鲁,也巴不得这样,这种关系就一直保持着。
转眼间,玉奴生的小孩儿已经八岁,家里请了先生教他读书,这小子也争气,聪明好学。玉奴始终没忘记张秀,便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黄本张。起这么怪的名字,在当时也没人说什么!
(四)
有一天,黄贺没在家,有一个算命的先生来到家里,说是黄贺的朋友推荐他来算命的。
玉奴听说后,便说:先生,你把小儿黄本张的八字算一下吧!
先生算了一下,说:这个八字,在母亲腹中,便要离祖;后来享福,是个大富贵命。
玉奴心喜,又把黄贺的八字说了,先生说道:此命也是富贵双全,只是没有子孙命,如果一心向善还好,否则寿命长不了。
玉奴一惊,又把张秀的八字说了,先生说道:这个八字,我好像在哪儿算过,让我想一想。
玉奴说:既然如此,你再算个女命吧。
先生一算,用力在桌上一拍,说道:对了,这两个八字,我在安阳刘相公府上曾算过。这个女命有十年歪运,若不生离,必然难逃。好在她命硬,能够留下这条性命。你怎么会为他们推算?
玉奴没有接话,说道:你什么时候去他家里算的?
先生说:今年二月又算过了。那男人命不好,走了衰运,前年娶了一房妻子,是个犯八败的命,一进门便打死了一个使女,被人讹上了,府官知道他家是财主,硬要了他两千两银子。后来没过多久,家里又失了火,把家里烧了个精光。
玉奴说:怎么这么命苦。
玉奴接着问:那你知道那人后来怎么样了?
先生说:今年二月,我去一位孙家算命,正是那位男子的岳丈家。
玉奴问道:这人后来的运势怎么样?
先生说:从命相看,这人的苦日子就要熬出头了。之前的一切,都是因为他娶的那个妻子命薄,那后妻也活不长,等她死了,这位男子便要转运了。
玉奴说:你什么时候再去安阳?
先生说:下半年吧!
玉奴说道:我想请先生寄封信给他,若先生答应,我十两白银奉上。
先生一听有十两银子,说道:我马上就去。
玉奴让秀莲取了笔纸,写道:妾遭毒手,不能插翅而回。儿子现已八岁,可怜相公遭此磨难……
玉奴正写着,突然听说黄贺回来了,玉奴一听赶紧收到内房,在上面写道:书不尽言,可问先生寄书的地址。你可早来,我有话讲,盼速。
玉奴赶紧封好,取了十两银子,让秀莲交给了算命先生,并嘱咐道:这件事情要瞒着黄老爷,你快走吧!算命先生拿上东西,往安阳而去。
没用几天,先生便去孙家找到张秀,将书信给了他。张秀看信,见是玉奴的笔迹,落下泪来,问了一些玉奴的情况,心里才踏实一些。
张秀看到书信,恨不得立刻去见玉奴,只可惜没有盘缠,现在还一直赖在岳父家,实在难以开口再要盘缠。
先生见他为难,说道:我已经给你算过了,这一趟你非去不可,如若肯去,还有一场小富贵在等着你。
张秀十分为难,先生说道:那位夫人给了我十两银子,我现在借五两给你,等到下半年,我再来找你,你便还我。
张秀听后大喜,连声称谢。
算命先生走后,张秀将此事告诉了岳父,岳父说道:这是好事,幸好女儿还在,你赶紧去吧,我再赞助你十两盘缠。
几天后,张秀到了黄家,对自己的家仆道:你只管进去,若有人问你,就说安阳县孙相公来探望夫人,千万别提我姓刘之事。
恰好黄贺当日不在家,家仆走进内堂,见到一个漂亮女人,一通报,玉奴知道是张秀来了,赶紧把他接了进来。
夫妻二人见面,哭成一团。
家人以为他们是兄妹,只有秀莲知道他们是夫妻,但没有点破。只因玉奴待秀莲如亲妹妹一般,而且玉奴也知道她与黄贺偷情之事,并没有为难她,所以秀莲也有心护着玉奴。
两人互诉衷肠之后,玉奴让黄本张与他相见,张秀见孩子彬彬有礼,心里十分高兴。
秀莲摆上一桌酒菜,说道:你们兄妹就在楼上坐吧,晚上就在这里安歇,不用去书房了。
玉奴轻声对张秀说:明天我给你一些金银,你拿到客店藏了。我们陆续往外拿,藏个几千两,然后雇条船,暗中约个日子,带着孩子一起逃回去。
张秀喜道:贤妻如此,方见本心。
两人吃完饭,玉奴便开了一个箱子,说道:趁黄贺不在,先取一些金银出去。两人打了半天包,约有几千两。
等收拾停当后,夫妻二人就枕,又做了一回夫妻,久别胜新婚,自不用提。
(五)
第二天一早,张秀就开始往外运银子,一天几次,没用三天就全运完了。
这时,张秀对玉奴说:东西都运完了,本来想一起逃走。可我想船重走得慢,倘若被黄贺追赶,搞不好你我性命都难保。不如我先回去,到家里置办家业,等安排停当了,再来接你,到时空身而行,就好办了。
玉奴舍不得他,张秀接着说道:但是,万一黄贺发现金银少了,怎么办?
玉奴说:这楼板内,存的都是金银,存好的便不再取出来,如果没有特别急的情况,是不会启用的,你只管取去便是。
张秀说:你看我刚才说的怎么样?
玉奴听了觉得有道理,便流着泪说道:我在这里度日如年,你千万别负了我。
张秀说:事不宜迟,就此别过吧!
随后玉奴便安排张秀吃完酒饭,便送他上路了。
回到安阳后,张秀感谢了岳父,便重新置办起家业,将以前的田地也都赎回来了,竟比以前还富足。
且说黄贺,心中贪淫,故意安排魏三经常出差,自己便与秀莲偷情。
有一天,黄贺正与秀莲睡觉,天还未亮,两人便又来了兴头。谁知魏三办完事情,搭了夜船回家,叫开大门,便往自家房内走去。
魏三用手推开门,门竟然没关。
魏三想道:为何睡觉开着门呢?
这时听到房内传出淫声浪语,魏三火冒三丈,从皮靴内取出尖刀,进门摸黑抓着黄贺的头发,就把头割了下来。随后又去捉秀莲,但却不见影子。
魏三心想:千万别让她逃了。急忙关好房门,点灯查看,屋里确实没有。
魏三屋在里屋外找了半天,都不见秀莲的身影,心里着急了:自古捉奸见双,跑了,我却杀了人,这是要偿命的。
回到房中,魏三才想起看看奸夫是谁,拿灯一照,心中叫苦,原来奸夫正是黄贺。杀了别人还好,擅杀家主,是要凌迟处死的!
魏三害怕,心想:不如拿些钱财,趁早跑路吧!
魏三拿上东西,正想出门,却被尸体绊了一跤,弄得浑身是血。隔壁的伙计听到声响,以为有贼,便大喊起来。魏三听见,更加着急,想跑吧,可浑身是血,一时情急,想道:我以前杀了那么多人,这一死也是该当!说后拿起尖刀,便往心口一刺,当场倒地。
众人听见响声,跑到房中一看,见地上有两具尸体,赶紧去报告玉奴。
玉奴听见后,说:什么事情大惊小怪的?
原来秀莲见魏三行凶,光着身子往外跑,跑到玉奴房里说了此事。玉奴见事已至此,便关上房门,穿好衣服,两人躲在楼上。等下边乱嚷的时候,这才开了房门。
只见家人来报:夫人,不好了,老爷被杀死在魏三房内,魏三也死了。
玉奴吃惊道:秀莲,你房内杀死了主人,快跟我去看看。
两人到了外面,都看见老公死了,坐在地上大哭起来。众人见两人双双被杀,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玉奴此时冷静下来,见地上有一包金银,说道:前些日子我房中丢了金银,害怕官人埋怨,不敢明说。恰好被官人知道是魏三偷的,今天官人趁魏三不在,便想去搜出赃物,没想到正好碰见魏三回来,肯定是魏三见事情败露,便把官人杀死。魏三本来想收拾钱物逃跑,又见惊动了众人,恐怕被抓住送官,一时情急,便自尽而亡。
大家一看这个场面,纷纷应和道:夫人说的是,确实是自尽的。
玉奴说:虽说魏三已死,但秀莲之罪难逃,这些东西是不是你偷给魏三的,必须送官查究。
众人道:求夫人饶了秀莲吧,如今他丈夫已死,也是个孤寡之人,正好留下陪伴夫人吧!
这是玉奴故意使的一计,连忙说道:若不是看在众人份上,今天绝不轻饶你!
然后,玉奴安排人收拾好金银,又买了两副棺木,将黄贺和魏三葬了。
过了七七,玉奴把家里内外男女都赏赐一通,逢年过节,也俱有赏赐,家里无人不感激于她。秀莲也继续跟着玉奴,把死人的房间全拆除了。
快到过年的时候,张秀来了。张秀听说黄贺已死,便先行祭奠,然后才去里面见了玉奴,夫妻见面之后,又悲又喜。
玉奴问:相公一别可好么?
张秀将家门重整的事情都细说了一遍。
玉奴笑道:现在这百万家财,都是我的了。如今可以不回去了,等儿子长大,给他娶了妻室,我们再与你一起回家。
张秀说道:贤妻说的有理。真是苍天有眼,黄贺作歹拆我夫妻,真是报应。
玉奴说:魏三自刎,也是报应。
张秀不知道其中缘故,玉奴便把魏三生前为盗,后来抢劫自己一事说完,张秀说:苍天开眼。
此时秀莲又送了酒菜上来,玉奴说道:此女是魏三之妻,为人真诚,你可收她做二房。
张秀说:不可。
玉奴说:若是如此,只我和你有归家之日。不然一去,谁人料理家务?
张秀同意了,嘴上只是说说,可晚间就与秀莲先暗自好上了。从此张秀也不回安阳,全家上下都知道张秀是玉奴的丈夫,因为玉奴对他们有恩,大家都不说破。
后来,黄本张十六岁便中了进士,还娶了尚书之女为妻。后来改为本姓,起名张本。
张秀夫妻与张本夫妻一道,回到安阳拜见亲友,又拿出一百两银子修缮寺庙。后来,张本夫妻重回南阳,奉秀莲为己母,张本官至京卿,二母皆有封赠。
此故事由民间故事改编,只为惩恶扬善,切勿对号入座。
正是: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真正的“安阳王”是谁?
这几天,“安阳王”火了!没想到,原本应该是一件小事的“狗咬人”却带火了“安阳”。众多网友关注安阳王、安阳狗!其实,安阳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城市,“火”的应该是“乌龟壳”!也就是说,让安阳闻名于世的应该是乌龟壳,而非“狗”;真正可以称为“安阳王”的应该是“甲骨文”,而不应该是“狗咬人”事件!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主要有5大桂冠,即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乡、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
大名鼎鼎的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也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因文字多刻写于龟甲兽骨上(俗称“乌龟壳”),故名“甲骨文”。甲骨文已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是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的文字。
在中国,龟甲兽骨本是一味中药,名龙骨。19世纪70、80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村民将在田间劳作时不断发现的龟甲兽骨卖给药商换钱。后因数量较多,各地药商纷纷来安阳采购。不过,这个时候人们关注的是作为药材的龙骨,并没有注意安阳出土的龙骨,与一般的龙骨有什么不一样。
1899年,清代金石学家、国子监(全国最高等级学府)官员王懿荣因病服药,无意间在一味名“龙骨”的中药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刻痕。于是命人去京城的各大中药铺买回一批“龙骨”。经过研究,认为龙骨上的刻痕是为商代卜辞。后经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的研究,确定这种契刻文字比篆书更早,因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故取名甲骨文。同时基本确定安阳小屯一带为殷墟所在地。
安阳作为甲骨文的最初发现地和出土甲骨最多的地方而有了“甲骨文故乡”的美称。2012年,全球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选址安阳建馆。博物馆由一组后现代派建筑群组成,包括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远远望去就如象形文字“墉”。
2019年8月17日我与夫人来到河南省安阳市,开始了安阳之游。我们首先来到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水岸边的小屯村,参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地——殷墟博物苑。
3000多年前,这里是殷商王朝规模宏大的宫殿区。殷商灭亡后,都城渐成废墟,故称“殷墟”。1928年开始考古发掘,发现5000余座建筑基址,共分3组,形状不一,其用途分别为宗庙、宫殿和祭祀。遗址区域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玉石器和陶器。殷墟考古是中国近古学的新起点,安阳因此成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如今,地面上已找不到昔日辉煌的蛛丝马迹,但地底下世界虽经无数次盗掘,依然繁复如锦。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殷墟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1987年在此建起了占地100多亩的殷墟博物苑。
石碑上字为甲骨文:洹水
甲骨文
甲骨文碑
青铜器
青铜器
博物苑的大门,依照甲骨文的“门”字形,用几根雕有商代纹饰的木柱和横梁结构而成。门两侧的浮雕是据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龙形玉玦放大仿制而成,这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之一。它让安阳有了“龙行天下”的美誉。立于门前广场上的后母戊大方鼎(原名司母戊方鼎),声名显赫,它正在向世界公告:这就是中国青铜器登峰造极的商朝,这里就是盘庚迁殷后定居270余年的商都大邑!
博物苑大门
博物苑石碑
博物苑复原宫殿——乙二十仿殷大殿,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地下文物尚未发掘,所以只复原了西侧的31米。仿制宫殿以黄土、木料为建筑材料,房基置柱础,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屋顶覆盖茅草,一如《周礼·考工记》“茅茨(以茅苇盖屋)土阶,四阿(四注屋,即雨水可从屋顶四面流下)重屋”。它告诉我们:3000多年前的帝王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仿殷大殿
结构繁复、回廊勾连、二重檐、面积巨大,是考古发掘关于商朝宫殿的描述。目前已发现的商朝都城有50余座宫殿、宗庙遗址,宏伟壮观,其中一号基址长170余米,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已知夏商周三代最大的单体建筑,也可称历代宫殿之最!其建筑面积相当于六七个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面积总和。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石碑
甲四基址
结合殷墟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博物苑采用地下封存,地上原址复原展示、原址加固展示、原址揭露展示、原址地表夯土展示、原址地表植被或砂石标识等方法,将深埋地下3300多年的土木遗迹直观地展现于公众面前,实现了科学保护与展示的有机结合。
苑中的地上建筑,严格地构筑在原建筑遗址上,每座建筑都采用重檐草顶,夯土台阶,檐柱上雕以龙纹图案。不过,除了仿殷大殿、仿殷阁楼、妇好墓享堂等少数地面建筑外,更多的馆舍隐入地下。整个博物苑以“洹”字作形态意象,青草依依、花木扶疏、松柏苍翠,几个不显眼的豁口可以让游人沿着穴道进馆,在馆藏的陶器、青铜器、玉器及车马坑、甲骨文等500多件国宝级文物中,感受“灿烂的中国古文明”。此外,距宫殿与宗庙区2.5公里的商王陵墓区也属于博物苑的一部分,同样以地上、地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
殷代车马坑
殷代车马坑
除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博物苑还有多项发现可以冠称“最”字:
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殷墟妇好墓,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商代后期女将军、商王武丁的王后之一)。墓南北长50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墓室有殉人16,出土精美随葬品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另出土海贝6800枚。妇好墓是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妇好墓 石碑上字为甲骨文:王后 母亲 女将
妇好墓
石碑上为甲骨文:妇好
后(司)母戊鼎,出土于王陵遗址,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原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殷墟王陵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大门
司母戊鼎出土地石碑
王陵
王陵车马坑
兽祭坑
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是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
……
离开殷墟博物苑,我们又去了位于安阳市区内的彰德府城隍庙、天宁寺、高阁寺、钟楼等地。
据史料记载,彰德府城隍庙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至隋大业四年之间(公元580-618年)。后经历朝多次修缮,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7年)碑志记载:“彰德城隍庙有五进院落,六座大殿,配有左右对称的厢房、前院西侧有府属七县城隍庙一座,建筑布局规整,规模宏伟。庙内城隍大殿之中祀奉府城隍,两旁分列八大将、黑白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日巡夜巡、钟鼓神经及十殿阎王、十八司等地狱塑像。”
1933年城隍庙城隍大殿被毁,戏楼、牌楼八字墙改建店铺,辟为市场,1982年修复。现存大殿建于明初,三殿、五殿和七县城隍庙落架大修,仿其旧址,二殿、四殿、厢房、牌坊等重建。
府城隍庙牌坊
城隍庙二殿
城隍庙廊坊
府城隍庙
天宁寺内的天宁寺塔,平面呈八角形,5层楼阁式。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砖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将塔装饰得美丽而壮观。塔的上身五级出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檐下用仿木结构砖雕斗拱承托,檐上部覆盖筒板瓦。八角檐头系铜铎,微风吹动,叮当之声悦耳动听,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一般的塔,由下而上地逐渐缩小,文峰塔却一反常规,塔身上大下小,呈伞状。这种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世所罕见。
天宁寺大门
天宁寺塔
第二天(8月18日)我们乘车去了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国家5A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县(今林州市)。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总干渠全长70.6公里。红旗渠是林县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近乎原始的人工方式完成的,人称“人工天河”。据报道,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林州人改变恶劣自然条件的不屈精神感动了世界,红旗渠因此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
红旗渠
红旗渠
红旗渠
红旗渠青年洞
红旗渠
游罢红旗渠,我们乘车来到中国特色小镇:石板岩镇。小镇位于太行山中,群山环抱,风光壮丽。镇中的房屋多以石板为建筑材料,目前仍保持着原始特色。小镇距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很近,无论是去王相岩景区还是主景区(桃花谷、天路)皆可步行,十分方便。8月19日,我们由石板岩镇入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作一日之游。
石板岩镇
石板岩镇
石板岩镇
8月20日,我们乘车至安阳的水冶镇(林州至安阳的公交车经过小镇,安阳也有开往水冶的公交车),然后包电动三轮车游灵泉寺和小南海。
灵泉寺,原名宝山寺,高僧道凭法师创建于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文帝诏寺僧灵裕法师(道凭弟子)到长安,封为国统僧官,管理全国寺院僧尼,同时将宝山寺改名为灵泉寺。
灵泉寺遗存基址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玉皇阁、大佛殿、菩萨殿、千手千眼佛殿。寺西北现存一对单层方形石塔,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的石塔。塔由塔基、塔身、塔顶组成,型制较小,高仅2.5米,雕饰朴素。二塔相距4米,乃道凭法师烧身塔,上刻“宝山寺大论师道凭法师烧身塔”铭和“大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三月十七日”题记。
灵泉寺山门
灵泉寺
灵泉寺唐塔
北齐双塔
由灵泉寺东西方向延伸的宝山沟,即万佛沟,现存石窟2座,塔(殿宇)龛245个,佛、僧雕像数百尊,高僧铭记百余篇。位于寺东的大留圣窟,道凭法师凿造。窟内镌汉白玉石佛3尊,躯体雄浑高大,雕琢光洁柔美,可惜头被窃去;位于寺西的大住圣窟,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开凿。窟门雕迦毗罗和那罗延神王,身躯魁伟,顶盔贯甲,手持剑叉法器,脚踏牛羊,巍然挺立。窟外墙壁上遍凿佛龛及雕佛刻经。窟内雕镌释迦、弥勒等佛像近百尊。窟顶为宝相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凌空飞舞的飞天。以两窟为中心,从东到西千米有余,浅龛造像密布山崖,由南北朝至北宋,历时600余年,为全国较大的高浮雕塔林。
万佛沟
万佛沟
万佛沟塔林
万佛沟塔林
位于安阳县的小南海是安阳之根。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在此劳作、繁衍。小南海发现的25000年前原始人洞穴遗址,是中原地区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郭沫若称为“小南海文化”。而今这里依托小南海水库开发为风光秀丽的旅游区。
小南海石窟
小南海古庙
小南海古庙
小南海,崖上石刻:南海松涛
小南海风景区
位于安阳汤阴县城关镇口里村的羑里城遗址,因商纣王囚禁西伯(姬昌,后来的周文王)而又名“文王庙”。羑里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国家监狱,也是有史可据、有址可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监狱。82岁的姬昌在狱中患难发奋,苦心研“易”,终于把伏羲创立的八卦推演为64卦384爻,据此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提出“刚柔相对,变化其中”等朴素的辩证法哲理,成为《周易》一书的骨干。“西伯拘而演《周易》”,见于《史记》,安阳因此被称为周易的发源地。汤阴县也是南宋精忠报国的英雄岳飞故里,今城关镇西南街还有建于明代的岳飞庙。
周文王
周文王演易处
宋岳忠武王庙大门
历史悠久的安阳,文化灿烂。4000多年前,上古时代的“五帝”中,颛顼、帝喾2位帝王在帝丘和亳(今安阳内黄县东南)建都,现存有纪念颛顼和帝喾的二帝陵。夏代,安阳隶属冀州。商早期,安阳称“相”、“殷”、“北蒙”,仍属冀州。公元前14世纪,商朝第二十代国王盘庚迁国都于此,直到商纣王亡图,历经八代十二王,273年。殷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稳定疆城、长期定都的国都,史称“中国第一古都”。甲骨卜辞中称“商邑”、“大邑商”。安阳也成为我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古代都城。
“安阳”一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580年,安阳改称相州。金代时升相州为彰德府,此名经明、清一直沿至初年,历时700多年。1913年,废“彰德府”一名,重称安阳县。1949年设立安阳市。
洹水汤汤、其流浩浩,殷墟、甲骨文、青铜器、周易、红旗渠……古老文化和现代化文明在安阳水融,这是人们最应该记住的安阳形象。至于“安阳狗”,不过一个不应该被记住的不和谐音符。愿安阳文明能继续传承,愿不和谐音符不再产生,至少越少越好。
郑州八旬老奶奶张香俊:您就是真正的河南好人
缘分总是神秘又神奇:我这个老家河北的游子,却在四川自贡的恐龙博物馆,缘遇了河南郑州的八旬老奶奶——张香俊。
因为朋友要去自贡出差,而我也很久没有前往这个美丽的地方,于是朋友发出开心的邀请:我让女儿请假一天,一是好好陪着你逛逛自贡,二是让女儿跟你学学写作和摄影,我就安心的开会……
直到到了自贡的恐龙博物馆大门,我才发现忘记了带口罩,值班的保安说:你去附近的买口罩吧……
这时,突然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北方话:我有口罩,我送你口罩!
转身一看,是一位头发都几乎白完了的老奶奶,她边说边从背包里拿出一包口罩,大大方方地递给了我……
我一边戴口罩一边问道:“老人家,太感谢您了,您是哪里人呢?”
“俺是河南人,听你说话也不像四川人,我们应该是老乡吧?”老人一脸慈祥地说。
我连忙应答:“我们就是中原老乡呀,我是河北邢台的……”
“俺俺老家是安阳的,不过现在常驻郑州。”老人和我一边说,一边通过体温测量,往博物馆大门走着,“没有看见,你的口罩戴反了,是灰色一面朝里,蓝色的这一面朝外……”老人指着我的口罩笑着说……
在关键时刻,老奶奶不但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还细心的发现我戴反了口罩,真的让我感动不已。
都说秀才人情半张纸,我这个迂夫子感慨万千地说:老人家,我今天真是遇上好人了!请问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呀?
老人开心的用手摆出一个八字形状:“我今年83岁啦!”
我决定把我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今年135岁的中国第一寿星阿丽米罕写的报告文学《永不凋谢的雪莲花》赠送这位可爱的老奶奶一本,祝福老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于是给老奶奶说明后,索要老人的快递地址。
“我没有笔、也没有纸,怎么写地址呢?”老人好像自言自语地说道,突然她拿出身份证说,这上面就是我的地址……
我也没有笔和纸,于是拿出手机,拍下老人的身份证后,拉着老人的手说:怪不得我们这么有缘分,我姓张,叫张胜开,老奶奶你也姓张,叫张香俊,我们是五百年前的一家人啊!
老人哈哈大笑起来:“听说快递东西需要电话号码,我告诉你物品的手机号码……”
正在开心的时刻,突然一个中年妇女窜了出来,大声呵斥道:你们在做什么,说!你们要干什么?
老奶奶的声音马上小了下来,脸上的笑容也一下子消失了:我想要一本写长寿老人的书……
“不许要!不许要!”这个女人又大声喊道,然后一把拉住老人的手,拖着往前走,老奶奶回过头,一脸无奈地看了看我,走了……
虽然我不知道这个中年妇女是老人的什么人,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呵斥,真的让我心疼不已;但是,我深深地感到,这个叫做张香俊的老奶奶,就是一个河南好人……
今天,打开照片,看见张香俊老人的身份证,才知道老人生于1940年10月1日,家住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
五百年前的一家人——张香俊老奶奶,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吉祥,长命百岁,好人一生平安!
(张胜开)
求卜问命,天机神算,命理大师袁树珊的传奇一生
袁树珊,据《命理探原》记载,先生生于清光绪七年闰七月十五日(1881年9月8日)。其家世居扬州南乡袁巷,本是医卜世家,家学渊源。其父开昌,字昌龄,除深谙经术,更旁通诸子百家,尤精医术,后寓镇江城西,以医为业,著有《医门集要》、《养生三要》等,并辑有《中国历代卜人传》一书。据《中国历代卜人传》序中所载,此书本是袁开昌所辑,后由袁树珊校订,可见袁开昌亦精通卜筮之术。叔父开存,字春芳,亦精医术。堂兄桂生,名焯,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不仅是我国开办中医教育的先驱者之一,还是我国实行中西医结合最早倡导者之一,清末曾与同仁创办《医学扶轮报》,并著有《桂生丛堂医案》。袁树珊幼承庭训,学究岐黄,尤精命理,是闻名海内的医学家、星相家。先生早年随父寓居镇江,以医为业,兼以算命卜卦。袁树珊后就学于北京大学,并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帝大攻读社会学。学成归来后,袁树珊受到行政院长谭延闿赏识,极欲网罗于门下。但袁树珊对于功名利实录,其实并不热衷,坚辞其邀,返乡后专心于星相学的研究,并继续以医卜行世。虽然先生也算是一个职业的卜人,但他并不迷信,也不四处宣扬星相学之神异。他幽默地说:“来向星相家请教的不外三种人:一是受重大刺激;二是迷于名利;三是有的走投无路,所以不得不察颜定色,善为指点。”
三十年代,袁先生学问已成,遂不再行医,正式投身于星相界。因勤于钻研,学问广博,在镇江星相学界已属于佼佼者。各地社会名流,慕其高名,纷至沓来,求卜问命。最先前来的是大员何应钦,求得批命后,何非常钦佩,并向力荐。蒋公也是相信命相之学的,于是也欣然前往。袁树珊先生不卑不亢,大大方方地接待了蒋公,直言批述,甚得蒋公欣赏。消息传开后,上至政界显要,下至富商巨贾,均以手持袁先生所批的命单为荣。据说北洋军阀吴佩孚亦曾泒专人往求一卦,对袁先生所批的命单推崇备至,以至于派出一黄姓军官作为专使持其手书赶赴镇江,面见袁树珊,重金请其出山,作为自己的幕僚。袁先生并不肯趋炎附势,得书后淡然处之,并书“吴威喜则树珊荣,吴威怒则树珊恐”十四字回复,婉拒了吴佩孚的邀请。对于其厚礼重金,袁先生分文不取,未开封便交由来使带回。
几年后,袁先生的“润德堂”从三仙巷迁入江上里,一时来人如织,门庭若市,几乎是“门限三易”,来求他看八字、批命单的人络绎不绝。少年得志的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缪斌,也驾临请批命书。自然,少年中年,富而且贵,一无差错。但最末一句,有“受累于吴”的话,众人不解,缪斌本人也未详加请教。抗战伊始,缪斌就投靠汪伪政府,作了汉奸。抗战胜利后,自然沦为阶下之囚。无奈之下,缪斌请夫人找无锡同乡元老吴稚辉作说客,向蒋委员长求情。由于吴稚辉过于认真,一再通过多方面向游说,反而使起了疑心。当时有一种说法,缪斌之投汪逆,本是受之秘令潜伏敌后,且代表重庆方面赴日与日酋秘密谈和。如此隐情,若有外泄,领袖颜面何在?国民政府下令立即枪决,以正视听。相比其他免于一死的大汉奸们,确应了袁树珊先生的“受累于吴”之谶矣!
抗日战争期间,镇江沦陷后,袁树珊为避兵火,赴上海英租界同福里避难。英国人哈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逃离了上海。其代理人袁希廉将哈同原来的住宅——同福里哈同花园12号的洋房,做价10根金条,卖给袁先生。因仰慕袁先生的声名及为人,赠以全部家俱及日用物品。略事归置后,“润德堂”命馆在哈同花园挂牌开课。一时,沪上闻人听得消息后,纷纷前来求课。因来人甚多,只得一一预先登记,面谈后约期交付命单,再加以述释。当地的小混混们,见命馆生意甚好,意欲分点红利,不断前来寻衅滋事,搞乱排除秩序,袁先生甚是为此烦恼。恰当此时,青帮黄金荣也前来求卜,闻听此事后,便精制一幅《英雄独立》的图轴,派出一位金姓弟子,率四人军乐队,乘坐吉普车,吹吹打打,前往润德堂奉赠。小混混们见了大混混,甚是惊惶不安,遂一一前往润德堂告罪,祈求原谅。袁先生并无恶言,反而赠每人以两块大洋的酒资。此逸事不日传遍上海滩,润德堂从此再无门户之扰矣。
据时人回忆,先生终年着一灰色长衫,秋冬束一腰带,左侧吊着罗盘玉佩,右侧插着烟管,走路时习惯将两手交叉在背后,儒雅潇洒,落落大方。先生虽以医卜名世,但熟读经史,精通国学,好与士大夫往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吐浩浩落落,雅人深致,听者忘倦。诊室悬有一副自书楹联,上联云:“十亩栽桑,十亩种田”;下联云:“半日诊病,半日读书。”可见其心境淡远,自非时人所能测。
据著名学者罗振常为《大六壬探原》一书作的序言中记载,1925年仲冬,他已经是久闻其名然而一直无缘谋面。直到翌年春,经友人鲍扶九之介绍,方于京口(今镇江)得识袁树珊。对袁树珊的学识和著作,罗振常作了高度评价,称其命理著作“辞旨明畅,可与俞曲园游艺诸录相撷颃”,“非术士之所能为也”。对袁树珊“卖卜所入,恒以瞻亲族,济贫困,不事私蓄”的风仪尤加称赞,罗振常说:“余重君之人,较之多君之术,为尤深且挚也。”
在袁树珊先生看来,卜筮相术本是中国的国粹,几乎是和中国文化史同步而生,源自上古,显于殷商,于今为盛。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大量都是卜辞。西周时,管蔡作乱,君臣战栗,周公卜得大吉,众人方敢出兵平叛。孔子周游列国,始得人生真谛,故有“五十而学易”之说。当今之世,人有所惑,最先想到的也是占卜之事。可见,对卜筮之学视而不见,无异于掩耳盗铃。当然,出必问,行必占,更是问道于盲。只有精研此术,破除神秘,直得本原,方可去除迷信,而得术数学之本来面目。
十七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有意取缔星相医卜之业。先生得知后,著《中西相人探原》一书。此收引经据典,寻流探原,列举各国星相学之书目,并详细解析各国星相之学,各社会各方之赞许。时任行政院长的谭组安非常推崇此书,袁先生遂得机会为星相界人士辩白,挽回了星相业被取缔的噩运。此举遂为星相界人士传为美谈,奠定了先生在星相学界的地位。
袁先生既精术数命理,一时名满江湖,但其为人正直,不蓄私财,每有所得,往往倾囊资助族中贫苦,故多为时人所称赞。其得意之作《命谱》出版时,清末状元陈夔龙为之题诗,陈陶遗、沈恩孚、高万吹名士为之题辞作序。书评论了历代64个命造,上自春秋时代的孔子,下至清末人物,既有帝王将相,也有乞儿寒士。作者在每个命照后,又附录了相关的大量史实、诗文、嘉言、楹联、轶事、医药秘方,引证书目竟达176种,充分表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化所具有的深厚根底,也说明了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先生一生勤于著述,传世颇丰,命理著作有《命理探原》、《六壬探原》、《选吉探原》、《历代卜人传》、《中西相人探原》以及《命谱》、《标准万年历》等;医学著作有《妇科准绳》、《生理卫生》、《诊断汇要》、《行医良方》、《图翼治法》、《针灸治疗方法》、《中医序跋撷英》、《本草万方撷英》和《十二经动脉表》等。1948年底,袁树珊旅居香港,香港各界,纷纷慕名而登门造访。甚至于不时有台湾政要、富商世贾专请他赴台指点迷津。先生后迁台湾,于1952年仙逝,终年71岁。其子德谦,字福儒,早年留学日本,后侨居美国纽约,开设中国医院,著有《妇科精华》、《中国针灸医药准绳》,1979年11月11日病逝,终年66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