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断八字好吗(精准断八字书怎么样)
直播间里的算命生意:话术、门道及人性
日前,安徽一名有数万名粉丝的算命网红“宜和宽哥”,因在社交平台大量发布替人算命、消灾等宣传封建迷信的内容被依法拘留。据报道,2020年至今,其已非法盈利20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一些人甚至将算命生意搬进了直播间,通过各种名目大肆敛财。对此,法治网研究院对多个相关直播间进行了暗访调查,试图揭秘这一古老骗术的“新变种”。
“有元才有缘”:那些温情的话术之下
法治网研究院调查发现,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类算命直播,是主播准备几十个纸条,里面写着不同的答案,要求咨询的人心中默念问题,然后选择编号。主播会帮咨询者翻开相应的纸条,但是并非是免费帮翻,而是需要刷相应的礼物才能帮忙。
法治网研究院调查人员进入“玄学(易经)心诚则灵”的直播间,按要求刷好礼物之后,抽取了一张纸条。抽取纸条之后,主播展示了纸条内容并给3秒钟的时间截图,调查人员抽到的是“孤舟得水离沙滩,出外行人早回还。是非口舌皆无碍,婚姻自有人来谈”。随后,该主播告诉调查人员添加粉丝群,下播之后会给出相应的解释。
该主播下播后,对调查人员所抽纸条进行了一些解释并预言:“从今年开始,你的运气会很好,做事都可以行,什么事情你做都很顺了。”当调查人员进一步提出看运势时,该主播表示:“卜卦需要卦金,99至990卦金随缘。”
除此之外,调查人员在多个相关直播间还“体验”了其他多种算命形式,比如刷礼物连麦主播、刷礼物加入粉丝团、十张塔罗牌188元看细节,等等。这些五花八门形式背后的重点都是钱,也就是“有元才有缘”。而且有些算命主播还都会用到“随喜卦金”“卦不起空”“无金不成卦”“无金卦不灵”“愿你慈悲”等话术,为收费寻找“合理性”。
根据直播间指引,调查人员添加了“极致文化”微信号。在告知所需的生辰八字之后,“极致文化”表示:“财无落根处,你现在财守不住,进财留不住。为避因果,卦不起空,起卦需要卦金,缘主是否能接受?”随即调查人员询问卦金多少,“极致文化”开出了报价单——“财运:188。能接受,把您年份发我”,并发了二维码的支付页面。一段时间之后,对方发现调查人员没有回复,还追问道:“缘主,是否要排卦”。
为什么一些人会选择相信这些算命主播?调查人员在一位算命主播的粉丝群中添加了一位求卦者李春(化名)。询问其选择算命的原因,李春坦言,她与男朋友断联16天了,想算一下感情,“人在没办法的时候只能想到这个,我无能为力啊,除了算命,我还有什么办法排解呢?可能也是求一个心理安慰吧。”
直播间的算命生意是否违法?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盈科(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征律师明确表示,在直播间内采用刷礼物形式进行算命、测算运势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禁止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宣扬封建迷信内容的信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六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信息。
算命网红的生财“门道”:刷礼物、线下占卜、售卖周边和课程
事实上,直播间中的算命网红收入非常可观,而且有多种盈利模式和生财“门道”。
知情人士周文(化名)向法治网研究院透露,直播算命的主播收入渠道比较多元,那些会忽悠的一个月赚十几万很轻松。首先,直播的礼物收益是最传统的收入模式,在直播间刷相应的礼物,主播或是连麦解惑、或是抽取相应的塔罗牌测算运势。其次,线下占卜解卦是重要的盈利途径,点关注加主播的粉丝团,下播后主播会将你拉进他的粉丝群,有的主播会在粉丝群里发自己的联系方式,对直播间中“不便细聊”的进行私信点对点“算命”。再次,售卖相关商品也是一个重要变现途径,实现了引流目的后,算命网红一般会售卖佛珠、佛历、貔貅、金蟾、命理书籍等周边产品。
周文还透露,现在还有一种更为现代、收益更高的盈利模式,就是塔罗测试。塔罗师在直播间以很低的价格抽牌测试,目的是为了引流,完成后续潜在价值的变现。他们会在朋友圈内出示成功的用户案例,先是抛出用户问题截图,继而是自己的解疑答惑,最后则是来自用户的正向反馈,以此搭建起个人流量池。随后便可拓展一对一咨询、售卖相关周边等增值服务。“一张牌看的就是有限,牌数越多看的越仔细。”
调查人员在暗访中也体验了这种新形式的网红算命。相关主播在线下的回复显示,可以看财运顺不顺利,牌阵价格越高,看得越仔细。
法治网研究院还从多位相关人士处获悉,课程售卖、培训辅导也是算命网红进行收益变现的重要手段。
调查人员进入一个标有“收徒”字样的塔罗测试直播间,在添加塔罗师的微信表明来意之后,塔罗师表示课程价格是588-1888元的。在调查人员询问前景时,该塔罗师说,肯定比普通上班族强几倍,并且展示了自己的微信账单,账单显示仅仅微信的流水每月都在万元以上。“我还算少的,有些大学生学员一个月可以做到4万多,你确定要学的时候我会教你。”调查人员观察到,从该塔罗师朋友圈展示的内容来看,每天来占卜的人不在少数。
“隐蔽化”和“新变种”:仍需精准打击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直播间里的算命生意已经“隐蔽”了很多。
据周文介绍,前些年,这些直播间的标题直接就是“算卦查事”“周易算卦”“算卦小灵仙”等。有些直播间甚至在标题上明码标价,比如“算卦看异病香火钱30、50、100”“算卦100谢绝讲价”等。除了明码标价,有些直播间的主播还直接在标题上注明联系方式,有的是手机号码、有的是微信号、有的是QQ号。过去为了吸引用户,算命直播间往往会设置“神准”“预测”等关键词,但如今,吸引受众的噱头已经变成了被审核追捕的靶子。
法治网研究院注意到,目前,大多数算命直播间的名称已经变得较为“隐蔽”,有的算命直播打着国学的幌子,有的人则用周易、易经等字样,甚至一些算塔罗牌的直播间也不会标明塔罗牌占卜,而是采用某某塔罗或某某塔罗师。
调查人员在直播平台以“算命”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会出现一个温馨提示:此类内容纯属娱乐,请勿相信,谨防。
法治网研究院还注意到,一些算命的直播间里会标注“杜绝封建迷信、传播正能量”“传统文化、纯属娱乐”的字样,并且这类的直播间大多都会开启仅粉丝可以评论和不支持查看直播间观众的功能。
然而,尽管各方加大打击力度,直播间的算命生意仍然屡禁不止,只是形式和手段更加隐蔽化。
程征律师表示,相关法律法规中对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言论的发布者和信息服务提供者(平台)的法律责任都有规定,但是对行为性质的判定和后果的认定还缺乏具体的标准。例如,哪些属于违法的封建迷信行为?哪些行为属于民风民俗?直播者可能会抱以侥幸心理,打擦边球的方式开展“算命直播”活动。
对于如何治理算命直播乱象,《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律师建议:一方面是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和直播平台加强监管审核,一旦发现有这种违法现象的直播,及时采取警告、暂停直播、限时封禁甚至永久封号等处罚;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更广泛、有效的教育宣传,让大家知道封建迷信不可取,让直播算命没有市场需求,从根源上解决这种乱象。
选题策划|法治网研究院
文|王宏博 沈若水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 法治网
Kindle卖这么贵还赔钱,都因为这个垄断全球的国产厂商
当你打开购物软件,准备在五花八门的品牌里,买一个心仪的泡面盖。
定睛一看,你会发现它们的屏幕类型,怎么都叫 E ink 墨水屏。
可能你以为,E ink 是一种屏幕技术的统称。就好像什么 LCD 显示屏。
但其实,它只是一家公司的名字,中文名叫元太科技。
了解墨水屏的人,肯定对它非常熟悉。这家来自中国台湾的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墨水屏供应商。
这个最大,大到了什么程度呢?
元太科技在全球的电子纸行业里,市场占有率在 90% 以上,最高达到过 95%。
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电子书,屏幕都来自 E ink。就连苹果传出来说要做的墨水屏手机,供应商也是 E ink。
就是这样一个垄断老大,它的发家史却异常艰辛。曾经两度业务停摆,工厂被迫关门,项目做一个黄一个。混到最后,得靠老板“ 传销 ”,才能留得住员工。
一切的故事,还得从 1924 年讲起。
元太科技的母公司叫永丰余,是台湾省造纸业市值第一的龙头。1924 年成立,距今已经有 98 年历史。
刚成立的永丰余,干的其实是肥料买卖。后来台湾省政府不让肥料民营了,一夜之间没了生意做的永丰余,不得不被迫转行。
于是,当时的老总何寿川想了个办法,他们开始在广东肇庆种起了树来,跨界造起了纸。
结果,靠着研究各种新型的制纸技术,这生意还真的做成了。并且,永丰余还慢慢爬到了,台湾省的纸业龙头老大哥的位置。
柔情、五月花、得意这些纸业品牌,都是他们旗下的产品。
结果,做了快 50 年纸的永丰余,却被兴起的电子出版打垮了。他们的文化用纸,受到了电子出版物的严重影响。
“ 铜版纸我们做了 50 年,做得那么好,看到电子出版把它打垮,我们也有几年在转型当中,也是一路亏损 ”,永丰余集团的总裁何寿川说。
何寿川 ▼
眼看着生意又不好做了,永丰余再次被逼入了转型的三岔路。
于是,何寿川果断决定——打不过,就加入。既然电子出版物占走了我的市场,那我也去做电子产品,不就好了。
1992 年的时候,子公司元太科技诞生了。
两年之后,它们架起了台湾省第一家 TFTLCD 工厂,建了一条 2.5 代生产线。
所谓的 TFTLCD,就是咱们说的液晶显示屏中最常用的一种,主要用在电视、显示器和投影仪上。
可是,虽然元太上学上的早,却卷不过入学晚的同学。
后来出现的几家面板企业,比如什么友达光电、京东方,都已经建到了 4 代、5 代工厂了。但元太还在用着最开始的 2.5 代工厂,产量完全拼不过别人。
当时的面板五虎之一“ 友达光电 ” ▼
后来元太尝试过做便携式 DVD 播放器,才赚了一年。友达光电这些大厂,又一股脑涌进来,把价格从 199 美金打到了 149。
几次摔倒的元太这才明白,没核心技术,就是干不过别人啊。
在一帮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何寿川的儿子带来了转机。
1997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里,教授 Joe Jacobson 终于把纳米级的黑白胶体粒子,塞进了一个个头发丝大的胶囊里。
电子墨水技术被发明了出来。
而, Joe Jacobson 就是何寿川儿子何奕达的老师。
何奕达 ▼
在现场的何寿川和何奕达亲眼看到,蓝色显影是如何在一个薄片上显现出来。两个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后来,这帮麻省理工的大佬们,就创立了一家公司,起名为了——E ink。
元太当然第一时间就想跟 E ink 合作。可是,红人身边哪里轮得到他们这个无名小子啊。
依托电子墨水技术,E ink 不光获得了一大批风险投资基金,还轻松拉到了例如飞利浦、三星等电子巨头,给自己做配套的电子驱动和模组。
但是,巨头们体积太大,反应效率肯定很低。
合作了一段时间之后,E ink 还是改选了规模小,但是反馈效率更快的元太科技。
于是,E ink 负责上游的电子墨水材料,元太科技负责电子驱动和模组。
两家联手没多久,就在 2007 年的时候,迎来了第一位重量级客户。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马逊和 Kindle。
一开始,元太科技还觉得亚马逊你不行。
因为早在 2004 年的时候,索尼就做出了一款电子阅读器,配置了 3.5 英寸的屏幕。但设备不光有整整 1 公斤重,价格更是飙到了 550 美金,压根就没啥人买。
索尼 DATA Diskman DD-10 ▼
后来,元太给索尼做了款 eBOOK reader,出货量也很小。
老大哥 Sony 都做不到,你一个亚马逊能行吗?
结果,Kindle 一问世,直接让元太科技的电子纸业务以每年三倍的速度增长。也让墨水屏和它背后的元太科技,名声大噪。
元太科技的账面,第一次出现了盈利。
Kindle1 ▼
可能是这个开门红,给了元太科技的信心添了把火。虽然在 Kindle 之后,再没有其他像样的墨水屏产品问世。
但是,元太科技相信,不远的未来,纸张一定会被电子纸取代。
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元太科技开始疯狂地收购合并,借此来壮大自己。
Kindle 问世后不久,为了增加产能,元太科技跨国收购了韩国的一家面板工厂——Hydis。
当时的 Hydis,因为行业不景气,被甩卖给了京东方。收购之后,Hydis 还是连年亏损,又被丢给了元太科技。
但这次,Hydis 的到来,却使得元太科技的产能扩大了 4 倍。
Hydis产品 ▼
2009 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下。就连当年的红人 E ink,也因为亏损,陷入被迫拍卖的窘境。
于是,元太见缝插针地用 2.15 亿美元加上部分股份,收购了 E ink 。
故事到这,两家总算从合作伙伴,变成了一家人。而元太也沿用了 E ink 这个名字。
他们后来又从飞利浦手里买下了电子纸生产线,几波收购下来,元太科技至少花了 160 亿( 新台币 )以上,与此同时,账面亏损也飙到了 8.41 亿新台币。
但是,杀红了眼的 E ink 压根顾不上什么亏损。一心就想着:我还能买!
甚至把手伸向了,自己 LCD 面板时期的死对头——友达光电。
友达光电旗下的电子纸公司 Sipix,掌握着当时第二大电子纸技术 Microcup( 微杯技术 )。
在当时,Sipix 的微杯技术和 E ink 的微胶囊技术可是并驾齐驱的两项技术。
E ink 用的微胶囊技术,是把黑白的电泳粒子储存在一个个微小胶囊里。而 Sipix 则是把粒子存在杯状凹槽里。
本来,Sipix 利用微杯技术,很可能会成为元太科技最有力的对手。
结果跟 Hydis 和 E ink 一样,行业不景气,外加经济危机。亏损严重的友达光电,只能通过剥离业务,来给自己回血了。
此时,眼红很久的元太,马上就跑来挖墙脚了。
2012 年,元太以 15 亿元的价格,收购了 Sipix,把微杯技术收入囊中。而元太现在的三色显示,靠的就是微杯技术。
也正是这次收购,让元太得以一统电子纸的天下。
至此,元太科技不光占据了电子纸产业的上下游,更是霸占了 95% 的电子纸市场。
虽然听起来很风光,但在元太买买买的时候,企业一直在严重亏损。
尤其是 2010 年的时候,苹果 iPad 问世。又把元太科技,往悬崖边推了一把。
Kindle 这个唯一的救命稻草,受到冲击。光是 2012 年,元太就蒸发了超过近百亿新台币的营收。
而疯狂收购甩出去的大把钞票,也快把元太科技掏空了。
被逼入绝境的元太不得不孤注一掷。
当时的董事长李政昊决定:关闭了电子纸以外的所有产业。
元太成了一家彻底的【 三单 】企业。也就是单一技术( 电子纸 ),单一产品( 电子书 ),单一客户( 亚马逊 )。
业务萎缩之后,公司害怕员工跑路,元太现任董事长李政昊,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给大伙画饼:
“ 未来的世界应该到处都是电子纸!”
右李政昊 ▼
虽然咱们现在手头上没有钱钱。甚至快要关门大吉,活不下去了。
可咱们电子纸的未来,还是一片光明啊!
这都不叫画饼了,在我们那叫。
不客气地说,但凡再晚一步,元太就会像自己收购过的电子纸同行一样,在半路倒下。
还好,元太科技是幸运的。
守了快 10 年的冷板凳后,转机出现了。
2020 年疫情爆发,全球的零售业都受到了重创,出现了严重缺工的情况。
人力,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像差评君这种臭打字的,还能在家远程办公。但对于零售业来说,在键盘上敲个字,可不能把标签换上去。
嗯?等一下,这个事,电子纸不是可以做到吗?
只要店员按个键,电子纸制作的商品标签,就能瞬间更新。
而且电子纸的效果极其接近纸,还可以做到超低功耗。一块小小的电池,用个五年不成问题。
于是,为了解决人工紧张,各个超级零售巨头开始大批量地采购电子纸,来制作电子标签。
零售巨头的标签采购,给元太科技续了一条命。
在撑了十几年之后,电子纸的刚需也终于出现了。和电子纸对应的各种产品开始问世,比如电子看板、汽车车漆、手机等等。
元太科技的毛利率从 2009 年的 3.24%,翻了 15 倍,爬升到了 49.9%。去年的营利,达到了 30 亿元。
面板头部京东方 2020 年的毛利率,也只有 19.71% 而已。如果元太当初继续做面板,毛利率很可能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
而这还只是刚起步,元太表示今年产能还会扩充 3-4 倍。2025 年,电子纸市场更是将达到 735 亿
( 新台币 )规模。
谁都能看得出来,电子纸的时代正在到来。
但是,电子纸行业却并没有因此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
十年前,有电子纸量产技术的只有元太科技。十年后,有电子纸大批量量产技术的,也只有元太科技。
元太科技这是硬生生把电子纸行业,完成了自己的单机游戏。
你想想看,就咱一个玩家,那不得把溢价权死死抓在手里。
在元太科技的官网里,一块 10.3 寸的屏模组,卖到了 349 美刀。其中应用最广、采购率最高的 13.3 寸模组,更是卖到 449 美刀,算一下得 3031 人民币。
但采购商基本上没有和元太科技议价的能力。。
就拿掌阅的新品 Ocean 2 来说吧,售价大概在 1399 元左右。而光这块 7 英寸的电子屏,价格就快千把块了。
再算上 CPU、DDR 之类的硬件和模具,基本只能赔本赚吆喝。看看掌阅的财报,就能发现这块业务一直在亏。
掌阅 2020 年年报 ▼
前段时间,老大哥 Kindle 退出中国市场,很可能也是受不了国内厂商这种不要命的卷法。
去年 4 月,元太更是大手一挥,呼朋喝友,带头建了个电子纸产业联盟。
基本上,行业里有头有脸的大哥们,都加入了。除了电子纸相关的企业,像阿里、腾讯、联想这些互联网企业也都在里面。
▼电子纸联盟部分成员
元太这算是把自己从游戏的参与者,升级成了规则的制定者。
可是,这个从行业里孵化出来的新星,却似乎正在慢慢成长为行业里的一条恶龙。
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其他电子纸厂商出现。比如广州奥翼电子,号称是全球唯二掌握电子纸专利技术,而且具有量产能力的企业。
但是,奥翼刚打开德国市场的时候,就吃了元太的官司。虽然奥翼最后胜诉了,但也已经花费了两年时间,和一千多万的律师费。
如果公司体量再小一点,恐怕就被告倒闭了。
就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里,兔子需要狐狸,狐狸也需要狼一样。
在行业的生态里,同样也需要更多的厂商进入,才能维持生态平衡。只有良性竞争才能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养分。
也只有这样,我们消费者才有可能,用上更便宜、更优质的电子纸产品。
但我也怀疑,在元太科技一手建立起来的温室里,真的能孕育出撼动它本身的企业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