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香和算八字(观香和测八字哪个比较准)

往事如风 2023-11-20 00:26:36 网络

嵩山迎仙阁:迎接天下各路神仙帝王及名士的地方

★王剑松

现在我将带你游览一个充满神话和神奇色彩的旅游景点——嵩山迎仙阁。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叫迎仙阁呢?顾名思义,就是迎接神仙的地方。大家可以想想:五岳是中华名山的总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中岳嵩山位于天下之中,由于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要朝中岳,中岳嵩山居住的神仙也就多了。据《史记》《黄帝内传》记载:“太室黄帝所常游,与神会。王母会帝于嵩山,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光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也就是说,嵩高太室是轩辕黄帝经常与各路神仙、天下名士相聚,商谈天下大事的地方。唐代女皇武则天曾封中岳为神岳。那么,何为神仙呢?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历代天下名士,比如著名的政治家(帝王将相)、文学家(文人墨客)、哲学家、军事家、医学家、天文学家等等,我们都统称他们为“神仙”。由于他们做出了我们常人不可为的重大事情,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老百姓都尊称他们为“神”和“仙”。

迎仙园内建有迎仙阁,这里北依浮丘峰,南对懊来山,西望少室如凤舞,东观中岳丛林掩映,下看登封市区尽收眼底,加上这里森林茂密,怪石嶙峋,神话传说故事,美丽动人,形成了自然的园林风光。

迎仙园规划面积为67万平方米,规划的主要景区有:植物区、动物区、游乐区、名胜区等。今天我们登迎仙阁,游迎仙园,也要做一次神仙,领略一下神仙的情调,看能不能在此成仙啦。

好了!我刚才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迎仙阁的基本情况,下面呢,就书归正传。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迎仙阁的西山门(2003年被拆除),这里是迎接贵宾的地方,国内外政要、大人物曾多次到登封视察工作,大型的迎宾仪式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大门坐东朝西,它是一座仿古建筑,门坊的特点是:三架四柱三孔,红瓦盖顶,砖石结构,门额书“迎仙园”,字大如斗,耀眼夺目。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很有意思的。这边上联是:“太室如画,少室如画,一城半卧画图中”。那边下联是“颍水似诗,双溪似诗,千村尽在诗意中”。另外一幅是“扶一片白云,登百丈台阶,直上仙阁且为仙”,下联是“步九曲松径,携两袖清风,再向人间慎作人”。

再往里边看,这一幅上联是:“青衣八百联襟浮丘,阅尽万家烟火,炼道骨神风”,下联是:“童颜鹤发,交臂公园,遍晓五州风情,胜蓬莱赢洲”,内上联是:“千仞御峰荟灵气,嵩岳独奥,锦碧华夏卧眠龙”;下联是:“万株翠松藏神韵,仙阁奇秀,巍焕中天落飞鹤”。

这些名联佳对,语言精炼,寓意深渊,它高度概括了迎仙园的文化内涵及其周围形胜,有关对联的内容我就不多讲了,因为大家都是文化人,一看即懂。只可惜这座山门早已拆除,只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了。现在请向前走。

这里是登封市于1994年修筑的登阁台阶,台阶分三段:第一段有75个台阶,第二段有88个台阶,第三段有138个台阶,一共有台阶301个,这是根据一般登山体力消耗的能量而精心设计的,说来也怪,登此台阶真有几分神奇味,有人曾写过这样一首打油诗:“登上台阶三百一,面朝中岳背朝西。许是沾了神仙光,顿觉浑身有力气”,不妨,请大家来试一试,看有没有这种感觉。

讲述迎仙阁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已轻松的登到了山顶,这里是迎仙阁,是迎仙园的主体建筑,据史书记载:这里过去曾建有迎仙阁,但历经沧桑,早已废弃,现建筑为1994年重建。

总投资为300万元,它是一座面阔进深三间,八角、三层、飞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阁高40余米,地处高岭,造型巍峨,气势磅礴,是登封市区内最引人注目的胜景之一。迎仙阁所处的这条岭,叫望朝岭,即望中岳而朝拜的意思。这条岭俗称迎仙头,与南边的懊来山相对峙,中间一条道路,犹如一个天然的大门,即登封市的东大门,也叫迎仙门。嵩山的神仙很多。传说当年汉武帝曾在嵩山上见到过八仙,并给八仙对话,现在嵩山会仙峰上有八仙坛遗址,就是汉武帝见到八仙的地方。传说在嵩山修行成仙的有:伏羲、女娲、炎黄二帝、许由、巢父、卞随、务光、伯夷、叔齐(和合二仙)、管仲、鬼谷子、毛女、浮丘神、王子晋、王观香、张天师(张道陵)、寇天使(寇谦之)、达摩、元丹丘、李八百、玉人、李白、刘根、潘师正,焦炼师、武攸绪、上八仙等。

我们所站的地方,实际也是嵩山40景之一,叫金龟迎仙,看这条岭,很像一个偌大的上山金龟,蠕蠕欲动,昂首望着山上的浮丘仙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讲述嵩山

36亿年的嵩山地质地貌,八千年天地之中文化圈,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可谓历史浩瀚,故事万千。但在每一个华夏的人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伴随凄婉美丽的传说和真实的故事成长。他们是人不分文野,年不分长幼,上自社会名流,下至市井百姓,很多人不仅热衷于嵩山故事的阅读,而且还常将故事演义挂在嘴边,津津乐道。

中华民族之根在中原,中原文化的核心区是嵩山。嵩山是世界露出海平面的第一块陆地,史称“万山之祖”,“天心地胆”,成为全世界惟一解读地球演变的一本百科全书。这里萃天地之秀,居四方之中,是华夏始祖伏羲,女娲及炎黄二帝的诞生地,是夏朝的建都立业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从而形成了博大的嵩山文化圈,成为包容性、吸引力极强的华夏文化传播中心。嵩山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是中华文化圣山,世界功夫之都,中岳太室太庙是华夏民族的宗庙,是“五岳之宗”以及五岳文化的核心。嵩山文化圈北至黄河或殷墟,南到平顶山或南阳,东至淮海平原的古都开封,西至华山,方圆数千里。专家称:中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缩影,嵩山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精髓。

嵩山是中国儒道佛的策源地,三教荟萃,和谐共存,混元合一,名闻遐迩。嵩山群峰耸立,层峦叠嶂,雄险奇秀,林壑优美,岳峰连绵。寺、庙、宫、观、洞、坛遍布山坳;石阙、佛塔、碑刻、点缀其间;奇峰、怪石、古树、名木秀丽多姿;河流、飞瀑、流泉、龙潭异彩纷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奠定了中岳嵩山独具魅力的名山基调。嵩山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孕育和造就了众多古圣先贤,是历代帝王将相、高僧名道、绿林豪侠和文人学士们,封禅祭祀、讲经论道、归山朝圣、著书立说、旅游观光的重要活动场所,并留下了成千上万处文物史迹。嵩山景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26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地、市(县)级172处。

现在我们再向北看,这座山峰叫浮丘峰。浮丘是嵩山之神,浮丘峰上有旧庙遗址。相传在公元前2600年前,东周灵王的太子名叫晋,简称王子晋,他英俊潇洒,聪明好学。由于他看不惯宫廷内明争暗斗的生活,有一天他出游到伊洛河岸,在那里吹笙,笙声传到了嵩山,嵩山浮丘神听到后,有意想点化他,便化作一位老汉来到王子晋身边说:“你的笙吹得虽然很好听,但功夫还不到家,如果想让你的笙声达到最高的境界,请跟我上嵩山。”王子晋看到高人来了,就急忙跪拜在地,拜浮丘为师。

王子晋在浮丘神的辅导下,使他吹笙的水平不断提高。一天夜里,他在一座山峰上吹笙,由于笙声委婉动听,便惊动了神鸟、神马、神兽前来席耳恭听。他们一个个都听得入了迷,一直听到天光大亮,现了原形,无法走了。现在这座山的奇石就是他们的化身。

王子晋有个妹妹叫王观香,她最爱听哥哥吹笙,一日不听就如身患重病。有一天她在宫中听到哥哥的笙声,便顺着声音寻到了嵩山,也拜浮丘神为师,学吹笙。

王子晋吹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惊动了天上的牡丹仙子。有一次王子晋正端坐在山头吹笙。牡丹仙子的脚踩一朵莲花,飘飘然来到王子晋跟前,王子晋见到身边这位女子,长得如花似玉,楚楚动人,直看得如痴如醉,心辕意马。牡丹仙子对他说:“如果你想跟我走,嵩山白鹤会帮你”。说完便升天而去。王子晋将此事给浮丘神说了,浮丘神说:某月某日嵩山少室山下会有白鹤出现,你可驾此鹤升天。

果然,在某月某日少室山下栖鹤岭(现在石道乡阎坡村一带)出现一只白鹤,王子晋驾此鹤跟随牡丹仙子升天去了。这就是浮丘神点化王子晋驾鹤升天成仙的故事。现在永泰寺后有两座山峰,一座叫子晋峰,一座叫观香峰,分别是他兄妹两个吹笙的地方。峰下是太子沟,即王子晋居住的地方。白鹤升起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阎坡白鹤观(三鹤峰下的白鹤观,李八百炼丹见到三鹤在此飞翔,即称白鹤观),这座山峰就叫浮丘峰。

紧靠浮丘峰西是狮子峰,犹如一下山雄狮,十分威武。再向西是万岁峰,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听到这座山在呼万岁,当时他就问随从的文武百官,是谁在呼唤万岁,大家都说没有呼万岁。他认为,他是真龙天子,来到嵩山惊动了嵩山神在呼他万岁。汉武帝一时高兴,就封此峰为万岁峰,山上建万岁亭,山下建万岁观,并加增太室祠。万岁观就是现在的崇福宫,太室祠就是现在的中岳庙。我们词典上“山呼万岁”的成语就来源于此。

万岁峰下,有一巨石,名叫启母石。据《淮南子》记载:相传大禹治水来到嵩山,住在万岁峰下,开辟西边的轘辕关。他对妻子涂山姚说:“听到鼓声响,就给我送饭”。有一次,大禹在轘辕关凿石开山,一不小心,让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正打在鼓上。妻子听到鼓声,就赶紧去送饭,谁知,她走到轘辕关后,只见一只熊,熊是一种动物,正在凿石。

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是个动物,心中十分羞愧,就往回跑。大禹看到自己的妻子,深知自己的失误,就急忙追赶妻子,当追到万岁峰下时,妻子化为一块巨石。由于大禹知道妻子怀有身孕,就手击石头!大呼三声:“还我子来!”只听见一声巨响,这块石头北端裂开,一个孩子从石头内走出来,也就是石破北方而启生。这个孩子就叫启,也就是夏朝的第一个皇帝——夏启,中国家天下的创始人。夏朝故都阳城,就是现在的登封告成镇。

我们再往东看,大家看到东北端那个山丘名叫黄盖峰。传说当年汉武帝游嵩山时看到山峰上有黄云盖其上,故名黄盖峰,黄盖峰下就是中岳庙。中岳庙始建于先秦,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是目前五岳之中现存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现有汉代翁仲、遥参亭、天中阁、镇库铁人,中岳大殿等重要建筑。

中国道教肇始地

在原始社会,人类出自内心地对日月星辰运转的神秘感,对死亡产生了巨大的恐惧与不安,顿生一种对大自然难以抗拒的顶礼膜拜之感,希望能借助无限的终极力量解决自己心灵的恐惧和困惑,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宗教信仰多属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同时又受道教、佛教的影响,使多种信仰交融并存,并形成了崇拜——祭祀——禁忌的信仰风格。

宗教通常发源于下层群众,是他们摆脱苦难、对抗统治、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出路”,但到后来逐渐演变为统治者用以奴化下层群众、神化统治的工具。宗教在统一社会意志、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社会关系、降低社会内耗、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往往起着其它政治力量所难以替代的作用。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是中国人的根蒂,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又名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据道经记载道教起于盘古开天辟地,元始立教说法。传至世间,创始于黄帝,故以黄帝为纪元,至今已有道历4700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道教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源于天地之中的中原地区,始祖轩辕黄帝祭祀天帝,问道崆峒,受教玄素,学医岐伯而始有人间道教。后于首山采铜,荆山铸鼎,王屋炼丹,桥山飞升。《竹书纪年》中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即现在的中岳神。大禹的京都“禹都阳城”就在中原地区的嵩山脚下登封市境内,太室祠是黄帝部落以及夏人的太庙,也就是说太室祠是华夏民族之太庙。《逸周书》 载:中央土黄,其曰戊己……天子居太庙太室。《礼部上三十八》:以大室经为太室。《初学记》以太庙为太室。《周易述卷十九元和惠栋撰》“中央土天子居太庙太室。故云中央太庙太室也。

夏代帝孔甲立,好仿鬼神。劳役民众修建五庙,中为黄帝庙。至殷商时代,自然崇敬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由巫祝通过卜筮向天帝请求答案,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被道教保存下来。道教实际上是礼乐文明的继承者。周代鬼神崇信进一步发展,所敬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祇三个系统。

春秋时期,老子来到嵩山,偶遇大师常纵,聆听其讲述“舌存齿亡”的经典哲理寓言,老子顿时开悟,拜为师。后隐居嵩山老君洞,依据传世的经典名言,撰写《道德经》。老子把“道”作为宇宙本体、万物规律,是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道教便以“道”为基点建立神学理论体系;道家注重修炼养生,老子、庄子提出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继承发扬。道家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所形成的的得道成仙思想成为核心信仰。

战国中期的齐国出现了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教派,西汉前期的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武帝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黄老道,由政治思想转变为宗教理论。孔孟“三纲五常”的儒家思想被道教吸收,构成宗教伦理道德的主体;墨家尊天明鬼、兼爱互助和科技方术等思想,被道教承袭;《易经》是道士的基本经典,易学理论渗透到神学哲学、符箓丹道和斋醮科仪各方面;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也成为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一是万物的根基,是本,是始,是中心。元,为首,为大。称一为元,即是说要重视开始,端正根本。简言之,一生万物,反之万物归一。政治之本在百官,百官之本在朝廷,朝廷之本在君主,君主之本在宸衷,“故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裔)。” 天下正与不正,就视你君心正与不正。天下四方都正了,没有邪气干扰于天地之间,阴阳调和,四时中正,风雨得时,五谷丰登,民生幸福,四海来宾,若此,福物祥瑞,莫不毕至。 正始是统治者自正,教化则是正民。

道教所以在天地之中以嵩山为主的中原地区形成和发展,同古代人们对嵩山岳神崇拜关系甚密。《中岳嵩高灵庙之碑》云:“天有五纬,主奉阳施;地有五岳,主承阴化。王者父天母地,仰宗三辰,府宗山川。夫中岳者,盖地理土官之宫府,而上灵之所游集,四通五达之都会也。”又云:嵩山“则崇峻而神奥”是“作镇后土,配天承化,总统四极”的社稷之神。神是支撑社会一切的“圣灵”。有熊之世,嵩高太室是黄帝经常与各路神仙、天下名士相聚,商谈天下大事的地方。炎帝氏族曾长期聚居嵩山附近,其后裔中的一支,号称四岳,以崇拜嵩山为特征。

东周时,嵩山是都邑洛阳的近畿,岳神岁事祭享。秦拼天下,令祠官奉祀太室。汉武帝巡狩嵩山,闻山中有呼万岁之声,令祠官增修太室祠,划山下三百户为封邑。“神”次为“仙”,从而有浮丘公接周灵王子晋到嵩山修道,成仙后骑鹤升天,周人刘奉林、济人施存、秦宫女毛妮、汉人王兴等仙话传说。人们对神的崇拜,祈求上苍保佑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以至理想修仙长生,是道教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

东汉、曹魏、两晋时期,嵩山道教有两支,即张陵创立的天师道和张角创立的太平道。传说二张都是辅佐汉高祖刘邦开创汉业、立有汗马功劳张良的后世子孙,而后来又都是魏公曹操围剿的对象。

张陵的天师道,源于嵩山,创于巴蜀,后又在嵩山得到传播和发展。关于张陵创立天师道有三种说法。一说张陵“弃家学道,负经而行,入嵩山石室,隐斋九年,周流五岳,精思积感,真降道成。”又说,张陵“隐鹤鸣山,炼虎大丹。遇神告曰:嵩山石室,藏三皇羽文,九鼎太清丹经,得而修之,乃升天也。于是,赴而得之,能飞行,遥听,分形散形。”还说:张陵“曾入太学,博通五经。晚乃叹曰:此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后入鹤鸣山,自称太上老君授以道法,命为天师,造道书24篇。”创立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张陵羽化后,其子张衡行其道,衡子鲁继之。张鲁于东汉初平二年(191年),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历时24年。建安二十年(215年),曹魏进攻汉中时降。

张角,初信黄老。汉灵帝熹平年间,创立太平道,徒众达数十万人。中平元年(184年)发动黄巾起义,遭到东汉朝廷和魏公曹操镇压围剿而失败。颍川是黄巾起义 的发源地之一,嵩山道教徒涉嫌遭受镇压。据《搜神记·刘根》和《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刘根,颍川人。汉成帝时,入嵩山修道,遇异人,授以密诀,遂得仙。诸多好事者,自远而至,就根学道,颍川太守史祈,受魏公曹操意旨,以刘根妖,乃执诣郡,数试之曰:汝有何术而诬惑百姓,如有神,可显验一事,能则生,否则死……根默不应,忽然离去,不知所至。

又据《搜神记·左慈》和《神仙传》称:嵩山道士左慈,字元放,少入嵩山修道,有神通,精通五经,占星,六甲(一种咒语),使役神鬼之法。魏公曹操闻召至许昌,闭于室中,命人守视,断谷数日,出之面色如故。曹公自谓,生民无不食稻,慈乃如是,必左道也,欲杀之,慈已知。数试之,慈皆应,曹公更欲杀慈。慈逃阳城山头,入羊群。而追者不分,令牧者数本羊,果多一只,乃知左慈已化为羊。得脱后逃往东吴,在天柱山省悟道妙。其道传葛玄(孝先),玄传郑隐(思远),隐传葛洪。

据《水经注》载,三国时帛和在嵩山修道时,曾得到《三皇天文》和《五岳真形图》等道教秘籍,并创立了“帛家道”。至今登封中岳庙还保存有《五岳真形图》刻石,为道教珍贵的文物资料。帛和去世后葬于北邙,墓前立有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十一月的石碑一通。帛家道是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流行于魏晋。并于东晋时向上层社会发展,南北朝时尚流行于江浙一带,对上清派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该派尊帛和为祖师,世人以其祖师姓氏名其派。帛家道它后来逐渐衰绝,或同天师道及上清派逐步融合。

西晋时,著名道士鲍靓,官至南海太守。晋惠帝永康中修道嵩山石室,忽有天文大字出于石壁,乃告而受之。此文为《太上洞神经》。嵩山道教,在十六国时趋向兴盛。《晋书·艺术传》:前秦道士王嘉,在肥水之战后来嵩山修道。北魏早期,著名道士寇谦之,顺应当时形势,借助北魏道武帝拓跋跬、明元帝拓跋嗣和太武帝拓跋焘崇信神仙之道,以中岳嵩山为基地,对东汉末年张陵开创的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实行改革,故称新天师道。使嵩山道教由民间道教进而成为官方道教。关于寇谦之在嵩山的弘道活动,《魏书·释老志》、《历世真仙华道通鉴》卷29、《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均有记载:

寇谦之,初修张鲁之术。后随成公兴入华山修道。再后又到嵩山居石室。历年后,成公兴外出,嘱谦之曰:当有人送药来,你莫疑怪,得而当食。兴走后,果有人送药而至,其药尽是恶臭之物,谦之大惧未食。兴归来问,谦之以实对。成公兴叹道:先生未便得仙,政可为帝王之师。于是寇谦之便采药服食,隐居守志。

北魏神瑞二年(415年),寇谦之称,太上老君降临嵩岳,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道,而加之以服食闭炼,摒弃被农民起义利用的教义和制度,反对农民称官设号、义聚人众,坏乱土地,谋害国家。而且“兼修儒教,佐国扶命”。主张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安贫乐贱,信守五常。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年),寇谦之又称:老君之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岳,面授他为太真太室九州真师,治鬼师,治民师,继天师四箓,统领人鬼之政。并授以《箓图真经》60卷,使其“奉持辅佐泰平真君,建立静轮天宫,勾通人神。”经过改革后的新天师道,由于符合北魏统治者的需要,得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及左光禄司徒(宰相)崔浩的支持。

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年),寇谦之到魏都平城(今大同市),献《箓图真经》,崔浩以“辞旨深妙”上疏盛赞。太武帝使谒者奉玉帛牲劳祭祀嵩岳,迎寇谦之山中弟子。翌年 ,在平城东南建立天师道场,“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于下,道业大行。”寇谦之作为太武帝的国师,曾参与谋划军政,帮助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始光二年(425年),魏太武帝将攻西夏王赫连昌,曾问幽微于寇谦之,寇答以“必克”。太武帝遂连年出击,消灭西夏、北燕、北凉等割据,太延五年(439年)最终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太延六年(440年),寇谦之为太武帝祈福于嵩山,并称太上老君复降,授太武帝以太平真君之号,帝信之,遂改元太平真君元年。太武帝又听从寇谦之的奏议,于太平真君三年(442年),亲自到道场接受道教符箓,并正式封寇谦之为国师。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84岁高龄的寇谦之羽化于魏都平城。两年后,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太武三帝70岁的崔浩因种族矛盾,以“国史之狱”被灭九族,公元452年3月,44岁的魏太武帝也与世长辞。寇谦之和崔浩崇道思想为38年(490年)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太延五年或六年(439年),北魏朝廷就受命左光禄大夫崔浩撰书《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天师弟子杨龙子造立。盛赞中岳嵩山及魏太武帝和名道寇谦之的丰功伟绩,此碑至今尚存。碑文不仅对中岳嵩山给予了正确的定位和很高的评价。又称赞魏太武帝:“大代龙兴,拨乱反正。刑简化醇,无为而治。对上以睿哲之姿,应天顺民,绍降洪绪。是以即位之初,天清地宁,人神和会。”接着又表彰寇谦之:“有继天师寇君……高尚素志,隐处中岳三十余年。岳镇主人,集仙宫主表奏,寇君行合自然,才任轨范。于是上神降临,授以九州真师,理治人鬼之政。佐国扶命,辅导真君,成太平之化。”

继寇谦之之后,主事嵩岳道教的是其弟子赵静通。不久,魏都南迁后,北魏诸帝又崇信佛教,新天师道受到冷落。隋、唐时期的嵩山道教主流是上清道茅山宗。茅山宗是南朝梁时著名道士陶弘景开创的,传播区域主要是在长江以南。历代宗师大多善于观测政治风云,适应时势,采取对策,以求自身的稳固与发展,陶弘景就是南朝梁时名噪一时的“山中宰相”。

隋唐时期,上清道茅山宗第10代宗师王远知,更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道士,他顺从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国家北南大统一的时势,积极把上清道茅山宗推向北方,落迹嵩洛,待机而发。唐武德中“秦王李世民平王世充,与房玄龄微服谒洛阳玉清玄坛道士王远知。远知迎谓曰:‘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太宗以实相告。远知诫之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之。’太宗登极,将加重位于王远知。远知固辞不从,强请归(茅)山。敕造太平观,……度道士27人为侍者。时人称其王法主。”王远知身居茅山,遥指嵩岳,安排弟子潘师正到嵩山弘扬其道。谓师正曰:“吾虽欲留汝于此,而嵩山乃汝修真之地,当亟还也。”潘师正来到嵩山历群岩以选胜,究绝界而择优,居逍遥谷修炼传道50余年。

隋大业中(605—618年),潘师正初遇道士刘爱道,求以相从。刘爱道说,我不是不想让你从吾,因当今修炼成道,非远知不可。于是潘师正又师事王远知,隶道士籍,得授三洞隐诀真文。

潘师正居嵩山逍遥谷修道期间,深得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尊崇。《资治通鉴·卷二零二》载:上元三年(676年)“高宗幸东都,礼嵩岳,召见潘师正,问山中所须,对曰:‘茂松清泉,臣之所须,此山中不乏。’高宗与天后甚尊之,留连信宿而还。”《旧唐书·潘师正传》载:调露二年(680年)“高宗诣少姨庙,赐已故道士王远知升真先生,赠太中大夫……又幸逍遥谷潘师正居所,见薜荔绳床将朽败,余无火粒之具,唯雨瓢贮青饥饭耳。敕于此建隆唐观。明春,又敕于逍遥谷作门,南曰《仙游》,北曰《寻真》。时太常献新乐曲,帝乃更名《祈仙》、《望仙》、《翘仙》,皆为师正焉。”并先后赠诗10余首。

《旧唐书·高宗本纪》载:永淳元年(682年),潘师正羽化于嵩山隆唐观,时年92岁。“高宗、天后追思不已,赠太中大夫,谥体元先生。”圣历二年(699年),有王适撰写,司马承祯书丹《唐默仙中岳体元先生太中大夫潘尊师碣文》,详细记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对潘师正的礼遇。此碣文石刻,至今尚存嵩山隆唐观中。唐高宗、武则天驾幸嵩岳逍遥谷潘师正居所时,其弟子司马承祯、吴筠也同时受到接见,于是其名显扬。这对嵩山道教的发扬光大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后司马承祯被尊为茅山宗12代宗师。

与潘师正同时在嵩山修道的还有著名道士刘道合。据《旧唐书》卷一九二《列传一四二》载:“刘道合,初与潘师正同隐于嵩岳。高宗闻其名,敕令于其隐所置太乙观以居之。召入宫中,深礼尊之。将封泰山,久雨。帝令道合于仪鸾殿作止雨术,俄却霁朗,帝大悦。……帝令道合还丹,丹成而卒。后帝营奉天宫,迁道合墓室,弟子们开棺改葬。见道合尸唯有空皮,而背上开拆,有似蝉蜕。高宗不悦,责之曰:‘刘师为吾合丹,(竞)自服仙去,其所进者,亦无异焉!’”

一代女皇武则天,还是皇后时,就积极支持、参与唐高宗泰山封禅、嵩山访道。唐高宗驾崩,她改唐立周。登上皇帝宝座后,政治目的已经实现,尽管她仍然雄心勃勃,但毕竟年事已高,疾病缠身,求得长生的欲望日益强烈。天册万岁二年(696年),她登封嵩山,举行封禅大典,改元万岁登封,尊岳神为天中黄帝,灵妃为天中黄后,追封夏启为齐圣皇帝,启母为玉京太后。除有其政治意义外,就有祈求岳神保佑其长生的意思。此后,她曾征召道士胡超“使合长生药,所费巨万,三年乃成。自进药于三阳宫,则天服之,以为神妙,望与彭祖同寿,改元久视元年(700年)。”

同年,武则天还令道士胡超代其到嵩山峻极峰投龙斋醮金简一通,为她祈福求得长生。武则天不仅自已崇奉道教,而且还特许她的从侄武攸绪到嵩山“从茅山宗道士王昊学道,得其导养炼气之诀。”据《资治通鉴》卷二零五《则天皇后万岁通天元年》条载:“右千牛卫将军安平王武攸绪,少有志行,恬澹寡欲,扈从封中岳还,即求弃官,隐于嵩山之阳。太后疑其诈,许之,以观其所为。攸绪优游岩壑,冬居茅椒,夏居石室,一如山林之士。太后所赐及王公遗野服器玩,攸绪一皆置之不用,尘埃凝积。”

唐玄宗李隆基对道教更加崇奉,开元十八年(730年)敕修中岳庙,动用库银10万两。天宝年间,嵩山道士孙太冲在嵩阳观修道,声誉远扬,名闻京都,敕令孙太冲合炼金丹。丹成后,在嵩阳观立《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以资纪念。从贞观到开元(627—741年)的100多年,嵩山是全国道教活动的重心。

我们再往南看,对面这座山就是懊来山,由于形似蝎子俗称蝎子山。山上原建有文峰塔,已经废毁。现在的八角亭子为1994年修建。为什么叫懊来山呢?传说,很早以前,天下名山都在争高低、比名气,嵩山被称为中岳,好多山不服。其中昆仑山、自以为其高大,便来与嵩山比高低,当他看到嵩山虽低,但却位居天中,神奇古奥,八方神仙都聚于此,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认为比不过,而十分懊悔。懊来山的名字由此而来。这座山自古至今有很多风水大师查过它的气脉,着实发源于昆仑山。绵延八百里,有人说这是昆仑山来朝中岳的。有一首《咏中岳嵩山懊来山》的诗,曾这样写道:

盘古开天遗眠龙,层峦叠嶂峰峥嵘。

仙居神岳钟灵地,千岩万壑云雾重。

帝王将相多所至,天下名山尽朝中。

意思是说,中岳嵩山不仅风景秀丽,位居天中,而且神奇古奥,是众多神仙居住的地方,天下名山都要朝拜中岳。

我们再往南看,这就是箕山,即上古时期高士许由出生的地方,尧帝曾禅让江山于许由。中间还有一条颍河,河水滔滔,奔流不息。

我们大家再往西看,那座高耸入云的山叫少室山,是嵩山两大主脉之一。少室山有36峰,最高峰是连天峰,海拔1512米。嵩山共有72峰,即少室山36峰,太室山(即北边这座山)也有36峰,太室山最高峰是峻极峰。海拔1492米,《诗经》曾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嵩山72峰的命名源于西汉。兴于唐代以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咏嵩山的诗句中写道:“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白居易也曾写道:“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少室山自然景观三皇寨素有“小黄山”之称,险、奇、峻、秀、怪、幽、美融为一体,千尺壁立,绝壁如削,风景独特。市区西的小山岗叫万羊岗,岗上有女皇武则天在这里祭祀少室山的封祀坛。

天地之中与“中”文化

天地之中自古就被人们尊之为神圣的地方,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天地之中与“中”文化成为中国人、中原人甚至世界华人议论的热点话题,连河南省会郑州以及遗产所在地登封的宣传广告语也打出了中的方言,“中不中,中中中,中!”。那么,什么叫天地之中?中文化究竟是什么?多数人就不得而知了。我们通过近两年的考察论证,查阅大量资料,得出了天地之中与“中”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解。

天地之中是中国古人天圆地方,道在中央,天人合一,观象授时的宇宙观,是不偏不倚,上通九天,下贯九野,阴阳交合,四季分明,万物俱生,统领天下,立国安邦的灵境圣地。在天地之中立竿见影,神奇般地测出了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制定历法,指导农耕生产。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等古圣先贤们在此创下一个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旷世功业,成为华夏人永不磨灭的记忆,并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从崇拜皇天(天中神)后土(地中神)继而产生对中的崇拜。

中在华夏儿女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神圣地位,是世间所有事物方方面面不可偏倚的标尺,是人类生态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坐标。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道德精神的秘笈和密码,是崇尚和实现华夏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追求的目标。中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庸之道的核心,是治国安邦之道,发展成功之道,执政为官之道,富民强军之道的导航,是国人为人处事、接人待物、言谈举止和规范行为的指南。天地之中与中文化成为无处不在的深厚的文化现象,至少贯穿华夏文明五千年。

中为根,中为帅,中为旗帜,中就是核心,中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象征。一个中字代表着中、正、安、和,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领域,还是在伦理思想、生产生活、人际交往、物理学、逻辑学、易学、哲学、医学、数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均可充分展现华夏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和包容。中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弄清事物的本质,根据世间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合乎发展的最佳方式方法,加以利用,提高生活水平、工作效率,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故而才有了“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得中原者得天下”、“允执厥中”的千古定论。

华夏古圣先贤得出中的深刻理论后,在教化自己的子孙时,开始说中、论中。于是就有了中华、中国、中央、中天、中原、中土、中州、中岳、中心、中正、中庸、中和、中间等词语。如今中原人在评价所有事物好不好时的方言仍说“中不中?中,中中中!”以此来增加对中的记忆和理解,也就是说,老祖宗在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其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中字的单用与联用,形成了独有的中文化现象。一个“中”字,可以将肯定与否定、喜悦与不满、感激与威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蕴藏了中文化既奥妙无穷又丰富多彩的深刻内涵。

登封市概况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登封市区。我们在此鸟瞰登封市区,好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疏密相间,笔直的街道,纵横交错,林荫道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登封市区这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都市画卷,与挺拔峻秀的中岳嵩山交相辉映。市区周围,河山拱卫,翠霭浮空;书院河碧水如带,穿城而去。山与天衔连,城与峰吻接,整个市区犹如身居贵阁、秀丽端庄的少女,在大山的侍奉下,装扮得更加花枝招展,光彩照人。目前登封市已经拥有了“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旅游标准化城市”等多项桂冠。

要讲登封市区的历史,还得追溯到汉代。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来游嵩山听到山呼万岁声后,心情高兴,下令扩建太室祠(即中岳庙),以山下三百户人家封为奉邑(即县),并赐名为崇高县,免除一切苛捐杂税,全县百姓的职责是看管中岳庙,这便是登封县之始。崇高县城在现在市区的西北角,当然很小,到南北朝时期崇高县改为嵩阳县。

到了公元696年,唐代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后,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即现在的登封市告成镇),以昭示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遂改年号为万岁登封元年,登封的名字由此而来,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现在看到的登封市区,是从原嵩阳县城扩展而来的。据唐代《修城碑》记载:县城修建于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当时周围长只有一千一百二十四米,城墙高一丈五尺,城濠宽一丈五尺。可见当时县城之小,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在一首咏登封的诗中写道:“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候。”登封市区原有古嵩阳楼,是当时登封的标志性建筑,孟浩然的诗刻于古嵩阳楼上。

登封县城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兵连祸结,屡遭战火,使古城千疮百痍,百业凋零。明代诗人曾在一首《伤登封》诗中写到:

省方遍踏登封地,半是黄泥半是沙。

四望荒山遗古迹,沿村烟窜不多家。

由此可见,当时的登封城是何等萧条简陋,登封小县,也可见一斑。

新中国诞生后,尽管对县城有所改造,但仍然不尽人意。改革开放后,1982年,一部《少林寺》电影的放映,使登封嵩山闻名天下,登封旅游业蓬勃发展。1992年,当时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决定对县城进行改造。并提出拉大城区框架,合理布局、增加容量、增强功能,突出嵩山风格,显示旅游特色,要把登封建设成集工业、科技、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并进行逐步实施。1994年5月30日,登封实现了撤县设市。

从1996年开始,登封全民动手,全力以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把这项工作当作振兴登封经济的“龙头工程”,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为人民办事的“民心工程”,经过数次大拆迁改造。截止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50.8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0%,雨污分流率达85%,污水处理率达97%,天然气覆盖率达90%,热力覆盖率达89%,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整个市区形成了道路相互交错,巷道互为贯通的道路网。

现在登封市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35.5公里,总面积1217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8个镇、4个乡,299个行政村、44个城市社区,全市总人口73万人,有24个民族。全市共有各类公路1192条,通车总里程2519.1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郑少洛、永登、焦少、平少4条,共计109.55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8条,共计238.785公里;县道12条,共计238.391公里;乡道68条,共计485.905公里;村道1100条,共计1446.498公里。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支撑,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脉络,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登封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干线相连。

如今你进入登封市区,漫步在少林大道、徜徉在中岳大街、穿行在崇高路、守敬路、嵩阳路、滨河路……大街小巷、亭台楼阁、花坛草坪、布局严谨、典雅秀丽。整个市区犹如身居贵阁、秀丽端庄的少女,在大山的侍奉下,装扮得更加花枝招展,光彩照人。诗人登迎仙阁曾留下一首诗,我读给大家听。题目是:

《登迎仙阁》

天有心兮地有胆,自古中岳多神仙;

浮丘子晋乘鹤去,大禹化熊伏水患;

山呼万岁声犹在,封岳禅地武则天;

流光溢彩山城秀,登阁远眺不思还。

这首诗寓意到底有多深,大家都是文化人,我就不必多解释了,请大家去品味,去感悟。好啦,我就不多说了,今天游览的是迎仙阁,迎仙阁在迎接您,您是不是要成为神仙,要看您的造化和怎么修行了。

各位游客,迎仙阁的游览就要结束了,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服务不周的也请给予谅解,我们也真诚地欢迎各位再游迎仙阁,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再见。

小说:人死之前,有三十六种征兆,若符合其中五种,此人必死无疑

转眼之际,子时便到了。

一日之中,正午阳光最炽,阴气最重,其次便是子时,鬼门小开,很多通灵师都会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做法看事儿。

“周扬,咱们就在你店里做啊?”李含薇弱弱的问道。

“怎么了?”我在法坛上摆上贡酒,倒了三碗后,扑鼻的酒香立即溢了出来。

“你店里的这些纸人,总给我一种被盯着的感觉。”李含薇有些尴尬的开口。

“不会吧?”我一边摆着火盆,一边回头瞅瞅纸人,并没有发现异常,当下也笑了:“薇姐,这些纸人都没画眼睛,你怎么会有被盯着的感觉呢?”

“我也说不清楚,第一次来你店里,我看着它们心里就有些发毛,后来逐渐习惯后,这种感觉依旧没有消失,这画不画眼睛还有什么说法吗?”

“当然有啊。”我笑呵呵的走到纸人面前,摸了摸那红白相间的小脸:“扎纸匠有一条祖传的规矩,纸人再被烧掉之前是不能被画眼睛的,因为一旦画了,纸人就会有了灵魂,他们就不愿意被烧掉,从而在人间兴风作浪。”

“有…有了灵魂?”

“哈哈,不谈这个,省得你晚上睡不着觉。“我走到供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三根鬼香递给了李含薇:“薇姐,先占灾色吧,我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李含薇恭敬地接过鬼香,在烛台上点燃了,然后插在了坛子里。

香火算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观香相,主要是观主香,另一种是翻牌子,要亲自下阴去看命本的。

命通阴曹,所以要用鬼香,俗称草香,而敬佛敬神,需用檀香为宜。

我们这一派给人测算的时候,一般多用奇数测算,比如一三五七九,或者测全家人所用的把香。

九柱青龙,七柱玉凤,五柱天地命道元,三柱天地命。

我主要给李含薇占个灾色,所以三柱香就足矣。

等了一会儿,我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因为前边两株烧的特别快,不到五分钟,已经烧了三分之二了。

用我们师门的话说,这就是典型的短命香。

一个人测自己命格的时候,前边两柱特快,后边特慢,绝对是短命香无疑了。

香是李含薇上的,命格也是她的,当然出现这种香,并不一定说人一定是短命,它一共有三种解释。

第一命短,第二假童,第三克父母或者克祖宅。

我是知道李含薇生辰八字的,所以排除了假童女这一条,而她年纪轻轻,就在外边打拼赚钱,可见人生没享过什么福,再结合八字来看,也能排除掉第三条。

所以,她必是命短之人。

然而让我想不通的是,她现实里没有死相啊,她怎么会命短呢?

据师门祖籍记载,人死之前,有三十六种征兆,若符合其中四至五种,那此人必死无疑。

在这三十六种征兆中,凡人能用肉眼察看到的,有且只有四种,其余的要么需要玄学知识,要么要靠真枪实弹的下阴走一遭。

据我听说,在玄门命师一脉,有真正的算命之法,共计天地人三卷。

人卷只可算人,可解九种征兆,地卷可算鬼,可解十八种征兆,天卷能知天道,可解三十六种征兆。

由于古时候,师门和命师一脉有过联姻,所以人卷的命法,我们多少也会解一些。

比如以下这四种纯干货死亡预兆,都是上古先贤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

第一,一反常态的作风和语言,比如平时非常软弱的一个人,突然变得脾气暴躁或者喜怒无常,平时性格火爆的人,突然变得温顺平静等等。

第二,眼睛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在医院里,问旁边病床上的人是谁或者门口拿灯笼的小孩是谁,而这些存在是你们统统看不见。

第三,家里莫名其妙的爆碎东西,比如碗碎了或者钟表停了。

第四,相片出了问题。

后来,我又在里边加了一条,那就是梦,因为梦也是一种预言相。

然而这些征兆,在李含薇身上基本都没发生过,除了她那个诡异的梦境。

梦这个东西,是直通命魂的,再加上短命香,可以判断出李含薇将有死兆,可是在现实里,我却完全不知道她的死兆是什么。

这就有点儿诡异了。

人死之前,眼睛的确能看到一些东西的,要么是过世亲人的模样,要么是黑白无常牛头马面,要么是接引而来的童男童女。

这个时候,九成九的都是要出秧了,我们会用一些简单的民间方法避一避,如果避过去了,秧祸就不会发生,人的命从而就保住了。

当然,这些多用在老人身上,而年轻人的征兆通常应在某个具体事物身上。

比如很久之前,我的一个朋友小A,晚上和B一起吃饭,吃着吃着,A的碗就裂了,他立马给我发消息说:“哥,碗裂了。”

我第一句话就问他:“你跟谁一块吃的饭?”

A说:“跟B。”

我又问:“那裂的口是不是朝着B呢?”

A答:“是的。”

我就没有再说话了,不久之后,B真的就死了。

如果一个事情在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上发生的时候,挽回的余地非常低。

后来A还问我说事情为什么没应在他身上?

因为所有鬼神之动应于人的,都是应在体,而非应在用,梅花易数分体用,体为己,用为身,体为己身,用为报者身,我自己是体,别人全是用,所以又称为体一百用。

如果在你眼前真真切切发生的一件事,碗碎了,钟表停了,那么事情与你无关,但是出事的人却与你有关。

这便是预兆!

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中推导出一些东西来,比如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这些都可以提前预知。

然而李含薇要发生什么事,我是完全不知道的。

毕竟她只有一个诡异的梦。

因为我不会入梦,无法引导祸福,所以很难解出她有什么祸事发生。

占灾色很关键的一环就是得知道什么事,这样才能拍第三板斧,可悲的是,现在我连第二板斧都拍不下去了。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