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还要生辰八字(看中医需要生辰八字吗)

饕餮少女 2024-02-16 16:37:16 网友分享

为什么会有中医黑?

中医这么好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黑中医呢?

反对中医的人,其实要分好多派别的。

①有些人把江湖骗子郎中,针灸按摩养生,甚至跳大神,气功那一套,也叫中医。

往往在讨论中医的时候,他们喜欢把会一丁点中医的江湖骗子,也称之为中医先生。

他们会把养生保健品,叫做治病的药。

他们会因为保健品不治病坑钱作为中医不治病的理由。

韩剧,搞笑一家人里面,爷爷顺才被要求给人做足疗,顺才也会说,中医可不是干这个的。(他家有一家医院,顺才是医生。)

不能说针灸什么的不属于中医,但是常规中医,今天生病了去医院看中医,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吃中药的中医,而不是指中药以外的其他手段。

评价中医当然要刨除其他手段,主要是谈有病吃药这一块。

至于江湖骗子,你哪怕看个清宫剧。

皇宫的御医,都会把江湖小郎中叫做骗子,哪怕小郎中确实是个名副其实医生,救了不少人。

御医更不会把跳大神、看生辰八字起名字的“中医”看作同行。

有些人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都放在一起来说就够可笑的。

有些江湖骗子为啥会懂一点中医 ?

行骗需要。

看生辰八字跳大神者,他自己知道只靠算命治不好人,需要靠药才能让人好起来,比如一些提神醒脑的药。

总之就是影响精神状态的药偏多,再有保胎堕胎,邪神的话就需要毒药之类。鬼片灵异喜欢跟精神病挂钩,生命的降生与逝去也与神有关。所以那是他们的职业需要。

有人拿锄头打死人了,锄头的定义依旧是先农具,再也可以作为武器。

②这类人很清楚中医包括哪些东西,不包括哪些东西。

他们不会把江湖骗子叫做中医,他们不会把保健养生品叫做药。

他们只是得过病,去找过中医,治疗效果不佳,甚至病情恶化。

从此他们以亲身经历为由,不信中医。

认识来源于实践,一点毛病没有。

但是,我家这边上年纪的人,都有一种就医观念,叫做对人不对事。

怎么说呢。

每位医生的用药习惯都不一样,每个患者对药的反应也不一样。

有时候,医生用药习惯正好符合适应这个病人的体质,有时候虽然是个小病,但不符合体质,治起来就很慢。

所以我们这常说一句话,治病认人,尤其是有些小孩子。

某些人单单因为某次生病看过中医之后没治好,为由得出中医没用论。

就挺没道理的。

其实,你在一个医生那没治好,换个医生就治好了的情况。无论中医西医都时有发生。

③有些人以中医没有科学体系,不科学,无法科学解释为由。

科学 ?

始皇帝练不老药,锅炉爆炸,从而发现了炸药会爆炸,尽管不知道原理。

机缘巧合,运输品泄露在沙滩上,做出了透明的玻璃。尽管当时人们压根不知道化学反应式,但人们知道这样做管用。

神农尝百草,得出哪些东西能作为食物,哪些东西不能。尽管不知道为什么。

药材,无非是无数人的代代积累,这症状这玩意管用。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呢,不知道。这药材为啥能治这病,不知道。

之所以有猿进化为人,就是学会了积累记录表象,并且应用,这就是人的学习能力。

一切知识体系的形成,都是从观察记录表象开始的,最终才了解本质。

药材这方面也是,至于药材起作用的原理。和西方体系是一样的,无非是药材中含有某样物质。

西医是把物质提取出来做成药片,没相应的科技,那就是熬一熬,把药里面的某些成分熬到汤里面服下。

其实中西医起作用的是同一种东西。一个提取出来,一个熬出来。

屠呦呦医生想必各位文化人都知道,前些年高考经常出现这个。

完全可以说,中医药材对西医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

只要对应中医药材,提取药材中的成分,分别实验到底是哪种成分在起作用,很有可能借此研究出新的西药。

药这方面其实没啥不科学的。

主要不科学的可能是,把脉。

人们很难理解从脉象看病,但其实中医有个说法叫做望闻问切。

切才是把脉,排在最后。

对于小病,其实西医也讲究望闻问,一丁点区别没有。

西医,路边的诊所可不少,他们可都没有各种大设备,顶多验个血,连正规点的体检都做不了。

和中医的设备水平没差。

一般的病情,诊所里的西医也是先看脸色看气色,问你哪里不舒服,你告诉他你哪里难受,什么症状,他告诉你可能是什么病。

这和中医是差不多水准的。而中医多了个把脉。

对于诊所水平的,中西医来说,没差,甚至中医更胜一筹,因为中医好歹除了问看和猜,多了个把脉不知道靠谱不靠谱的依据。

西医只有问看猜。

④而有些人觉得,中医只能治小病。

刚才是指,诊所级别的中西医。看的都是常见病,日常病。不能说是小病,小病也能要命的。

大病的话,无论中西医,你在诊所诊治都会误判病情,耽搁病情。

有人说啥,不舒服看中医结果耽搁病情,后来发现是肿瘤,中医没手段发现肿瘤,后来就不信中医了。

你去路边的诊所看病,就算是西医,他还能拿肉眼看出你得肿瘤了 ?症状不算严重,不明确什么病之前,肯定先试着抓点药看看。哪怕是西医也是如此。

大病当然要去正规大医院诊治啊。

至于正规大医院,中医先生给你开单子去化验去拍片,写的老溜了。一点不比隔壁名牌西医开单子开得慢啊。

哦,中医就不能用高科技啊 ?有设备干嘛不用啊 ?傻瓜 ?

把脉判断的差不多了,拍个片子在核实一下明确一下,然后舒舒服服的抓药,这不好 吗?化验室的人闲的只打哈欠,中医在这边硬挺着不用高科技 ?

无论中西医,他们的职责是看病,啥有用用啥,病能好才是根本。

要不然就不配叫做医生,更别提什么中医西医了。

现在中医方面研究生导师,那可太擅长使用设备了。他用了设备他还不是中医了 ?

罗斯福还采用政府调控市场经济呢,我国姓社也市场经济为辅。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别忘了根本目的。

⑤有些人觉得,有些病中医治不了,有些病中药没用。

外科手术我不多说了,华佗是死的冤啊。中国的麻醉剂也早就有了。

病毒,西医可算是欧美那边的医术吧。

您猜怎么着,新冠疫情,欧美有些国家竟然倡导全民得一遍,因为只要不死,就自动产生抗体了。抗疫情主要靠硬抗,靠自身免疫力。简直让人无语。

Ok,说到免疫力,对病毒直接作用,可能中医没手段,但提升免疫力中医那可太多手段了。

至于新冠,我国还就是中西医都用了。中医提高免疫力,西医药控制,并研发着灭活病毒。这不挺好的吗 ?

什么是阴阳辨诀?阴阳辨诀最关键的就是:一切诸症,一概不究

什么叫阴阳辨诀?它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意义?运用阴阳辨诀的关键是什么?

大家知道我归纳的火神派最基本的学术观点就是阴阳为纲,判分万病。“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郑钦安把百病都归纳为阴病、阳病。阴证亦阳,阳证亦阴。他的两本专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通篇都是在讲怎么用阴阳辨别。既然要分阴阳两纲,那么前提就是要分清何为阴、何为阳。

Y

《黄帝内经》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如何辨别阴阳,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郑钦安说,医学一途,最“难于识阴阳”。张景岳说:“伤寒纲领,惟阴阳为最,此而有误,必致杀人。”陈修园说得更明白:“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认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良医和庸医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辨别阴阳两纲。 为了辨识阴阳,郑钦安总结了“辨认阴虚阳虚要诀”,亦即“阴阳辨诀”,作为辨认阴证阳证的纲领,他又称之为“阴阳实据”。

在郑钦安的概念里,阴阳辨诀和阴阳实据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他称之为“辨认阴虚阳虚之切法”。《医理真传》《医法圆通》通篇都是在关注用阴阳辨诀和阴阳实据来辨认疾病。

他非常重视这个辨诀,临床认证,每次都强调以此为准,“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定阴阳实据治之,发无不中”。什么是阴阳辨诀?郑钦安在《医理真传》的“辨认一切阳虚证法”“辨认一切阴虚证法”及“钦安用药金针”章节中做了详细论述。为了节省时间,我以舌、脉、神、色、口气、二便为纲给大家解读。

阳虚:

舌——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强调舌润滑不燥,即使舌红也不需在意,

就是阴证,就是阳虚。

脉——脉浮空或细微无力。

神——目瞑倦卧,无神,声低息短,少气懒言。

色——面色唇口青白,爪甲青。

口气——必口吐清水,饮食无味,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

二便——二便必自利。

阴虚:

舌——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

脉——脉息有神,六脉长大有力。

神——其人烦躁,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

色——面目唇口红色。

口气——口臭气粗,口渴饮冷,饮水不休。

二便——尿黄便秘,二便不利。

两相对比,确如郑钦安所说,“阴阳二症,判若眉列”。

这一阴阳辨诀,等于给了我们衡量阴阳的一把尺子。

即使用高校讲义衡量,阴阳辨诀都没有出格的地方,阴证什么样,阳证什么样,舌、脉如何,

气色如何,哪本讲义都这么讲,绝非火神派标新立异,更未离经叛道,所以我们说阴阳辨诀是“中医正统正脉”,大家记住了这一点,承认了这一点,下面的立论才有基础。

我们下面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大家认同阴阳辨诀这个看法的基础上。

那么,这一阴阳辨诀有什么作用?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郑钦安对阴阳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临床上如果能确定阴阳实据,治疗没有无效的。更甚之,用郑钦安的原话来讲,掌握了阴阳辨诀,“便可超人上乘,臻于神化”。毕生研究火神派的唐步祺先生十分看重这一点,他称赞郑钦安:“阳虚阴虚辨证纲要,最切实用。”喝早茶的时候我和杨志敏院长一起聊天,杨院长对火神派理解得很深,她说阴阳辨诀使她真正开窍。

我自己也是学过阴阳辨诀才真正有了登堂入室的感觉,才真正会看病了,会分阴阳了,治病时也有信心了。

我本人体会,若要学习火神派,首先要学会分清阴阳,辨明真假。

学习掌握阴阳辨诀后会发生质的变化。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阴阳辨诀的重要意义、运用阴阳辨诀的关键是什么。

第一个方面是阴阳辨诀在阴火方面的应用。

我们临床上见到的“满身纯阴”之证,例如尿清、便溏、舌淡、脉沉,证候单纯,辨证一点儿都不难。难辨的是有阴火的阴证,李东垣的弟子说过,阳证易辨易治,阴证难辨难治,说的就是这个。

关键是阴证特别复杂,复杂在哪呢?

我曾经把阴证归纳为三个层次,“满身纯阴”之证,没有一点儿热象的,这是第一个层次。

关键是阴证的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它们都有一些假象,就是阴证引起的阳虚外浮,郑钦安称之为“肿痛火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肿热痛。

阴证的第二个层次是阴盛格阳,第三个层次是阳虚欲脱,都会出现假热、假火的局面。

如果我们掌握不了阴阳辨诀,就会把这些假火、假热辨成真火、实热或阴虚内热,那治疗起来只能越治越糟。

所以阴阳辨诀的重点在辨阴证的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

明·陶节庵云:“自然阴证人皆可晓,及至反常则不能矣。如身不发热,手足厥冷,好静沉默,不渴,泄利腹痛,脉沉细,人共知为阴证矣。至于发热面赤,烦躁不安,揭去衣被,饮冷脉大,人皆不识,认作阳证,误投寒药,死者多矣。”

他说的“阴证”当指纯阴之证,“及至反常”则指有阴火之阴证。

刘渡舟教授亦说:“少阴寒盛之极则有格阳之变,而见反常之象,往往使人难以辨认。”“三阴上逆外越”引起的种种假热之象,“变证百出”,对于这个我们怎么辨别?

郑钦安勘破阴霾,去伪存真,创立阴火之说,这是他学术经验中最独到、最精华的部分。大家都知道火神派崇尚扶阳,其精华就在于对阴火、假火的辨认。对阴火、假火的辨认,我们唯有阴阳辨诀可恃。让我们重温“钦安用药金针”,

这是郑钦安在三本书中写得最精彩、最深刻的一段话,辨别阴阳要诀的关键就在这段话的八个字里。

“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

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

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

他强调在阴证的前提下(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等),“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

不被这些假热、假象所迷惑,一律专主扶阳,反之,专主益阴。

我认为阴阳辨诀最关键的就是这八个字:

一切诸症,一概不究。

这是勘破阴火的八字箴言,也是贯彻阴阳辨诀的心法。

我们通俗点儿说,在阴证、阴象的基础出现一点红肿热痛,你不要被它迷惑,你要看它的基础是阴证、阴象。

形象点儿说,一片大草原上,有几朵红花不意味着整个草原都是红色的,整个草原是碧绿的。

结合病例来讲,我诊治过一个病人,

李某,男,55岁。病人口腔、舌边、嘴唇处溃疡反复发作3年多,此起彼伏,伴有鼻腔燎灼感,咽痛、色红,偶有耳鸣,目赤。大家看他五官几乎没有一处好的地方,通通是我们老百姓常讲的在“上火”。

病人时有胃部胀痛,大便黏,小便黄,舌淡胖润,脉浮滑无力、寸弱。

舌象、脉象是阴象。

在舌、脉、神、色、口气、二便中有两项存在的话,这就是一个阴证。

这个病人是一个中医“票友”,多年来研究中医,能给别人开方,我去给他家老爷子看病的时候,发现他订阅了《中国中医药报》。

三年里他一直给自己开方,多是滋阴降火之品,治之不效,经人介绍找到我。

我跟他说:“你所有这些所谓阳证的表现都是假象,舌胖润、大便黏、胃胀等通通是阴象,你这是假火,滋阴治法是南辕北辙,我给你开个方试试。”

我以温潜之法治之,处以潜阳封髓丹加味:

砂仁25g,附子30g,龟甲10g,黄柏15g,肉桂10g,炮姜20g,牛膝15g,磁石30g,麦芽30g,茯神30g,炙甘草30g。

病人服用7剂后,口舌、嘴唇处溃疡及咽痛均消失,余症亦减,自觉精力增加。

他跟我说,因为他懂得中医,他就觉得自己是阴虚,所以服药时战战兢兢,但是没想到最后效果这样好。

守方调理半月,病人诸症若失,以附子理中丸善后。

这种方法的治疗不仅疗效很好,而且不易复发。

我曾提出“头面五官多阴火”的观点,即头面五官出现老百姓所说的上火的象,如目赤、牙痛、口疮、咽炎、舌疮、鼻炎等,绝大多数是假火、阴火,我不能说没有阳火,但是大多属阴盛逼阳上浮所致,尤其久病、久治不愈、病程很长的,百分之百是假火,绝少因阴虚阳热所致。

本例病人目舌口鼻耳和咽喉等皆现肿痛火形者确属典型,是他自己把自己治坏的,因为他一直都是滋阴降火,所以其症此起彼伏,缠绵不愈,与阳虚体质固然有关,但主要是屡服滋阴之药所致。

因为五味中苦味属心,所以口苦一般按心火论治,治以清心泻心之剂;

口苦在六经病中亦为少阳病主症之一,多从少阳证入手治以柴胡剂。

曾治侯某,男,40岁。口苦半个月,没精神,容易发怒,余无异常,形瘦,自幼手足发凉,畏冷,经营鲜蘑生意,偶尔需要出入冷库。

病人舌淡胖润,苔略黄,脉左沉、关浮,右弦滑、寸弱。我辨为阴盛阳浮,处以大回阳饮:附子30g(先煎1小时),炮姜30g,炙甘草60g,肉桂10g,7剂。

病人药后复诊:口苦明显减轻,手足已转温,精神转旺。在原方基础上,附子增为45g,另加红参10g,生麦芽30g,10剂。3个月后,其妻因病来求治,谈及侯某口苦未发。

我们医院口腔科一个主任有一天过来跟我切磋,他说:“我经常遇到很多牙周炎、牙龈炎病人,我用了很多消炎药,也用了牛黄解毒片,但是效果一直不好,你能提供一些办法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口腔科医生的困惑,因为五官是阴火的重灾区,他们限于专科的范围,只看到头面五官所谓的上火症状,他们看不到全身的症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们只知道牙龈肿痛,其实病人全身已经是阴寒一片,所以降火、清火通通是南辕北辙。

我跟他讲这个道理,他有点儿明白了,然后他说:“我恰好舌边起溃疡,一年要发作两三次,每发作一次都灼痛难忍,影响饮食,我现在就是发病期间。”

我就给他开了7剂药,吃了5天,他告诉我好了,过了两年,再也没发作。

因为我是治病求本,所以就不太容易发作,我的意见是一旦再发作,就是因为没有调理好、保养好。

再说一个和眼睛有关的病例,我爸爸的一个同学,女性,眼睛干涩疼痛一年多,一直治不好,后来就找到了我。

我看她眼睛胀疼干涩,但她舌、脉、神色的表现是阴象寒体,毫无疑义,用潜阳封髓丹,但是吃了5剂后没有什么效果。我反复琢磨,我想起黄元御治疗眼病有一个乌肝汤,和潜阳封髓丹有所不同,但它的方义也是温阳潜纳。乌肝汤的方药就是茯苓四逆汤加桂枝、白芍、何首乌。我决定改用乌肝汤,病人服用后目疼干涩都消失了。后来我用乌肝汤治愈了好多目胀疼痛,我治头面五官症状,或者用潜阳封髓丹,或者用乌肝汤,效果都很好。

所以我看到这些病例,就像前面提的第一个病例,他有咽痛、目赤、口腔溃疡这些所谓热证,

你要知道在阴阳辨诀下,一切诸症,一概不究。

这八字箴言在这里就能体现,所有上火症状都属于一切诸症的范围内,所以就要一概不究,你要看看病人全身的表现,有热象的都属于一概不究的范围,不要跟着它走,要从整体而言。

小编按:本文摘自《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现场实录(三)》。版权所有归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请联系小编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