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检查八字决(设备管理八字方针是什么)

气宇轩昂 2023-11-24 06:47:16 网友上传

25条设备管理数字口诀,从入门到精通!去车间检查就靠它!

点击“关注”,每天管理干货免费分享!

1,设备选型三原则: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

2,设备管理三级网络体系:一级:公司级;二级:车间级;三级:班组级

3,设备三全管理: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

4,设备检修和维护三严:严格执行检修计划和检修规程;严把备件质量关;严格抓好检修质量和完工验收关

5,安全运行三个坚持:坚持交接班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坚持抓好安全、工艺和劳动三纪

6,三级保养:日常维护保养(日保);一级保养(月保);二级保养(年保)

7,事故处理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8,红旗设备的5个条件:①完成任务好、安全、出勤率高;②设备性能好、零件、部件完整齐全;③设备马力达到规定要求;④搞好设备清洁、润滑、扭紧、调整和防腐;⑤设备使用和管理基础资料齐全、准确

9,设备操作三好、四懂、四会

①三好:管好、用好、修好

②四懂: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用途

③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10,设备修理二不见天、三不落地 

①二不见天:油料不见天,清洗过的机件不见天

②三不落地:油料、机件、工具三不落地

11,设备使用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12,设备使用5项纪律:①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②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③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④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⑤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

13,设备管理八字方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14,设备三验收:开箱验收、试运行验收、最终验收

15,十二字修旧方针:焊、补、喷、镀、铆、镶、配、涨、缩、校、改、粘

16,设备保养的十字作业内容: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17,设备检查五字操作法:看、查、摸、听、闻

18,润滑五定:定人、定部位、定时间、定品种、定油量

19,润滑三过滤:①从领油大桶到贮油箱为一级过滤;②从贮油箱到油壶为二级过滤;③从油壶到各润滑部位为三级过滤

20,三位一体点检:①岗位操作员的日常点检;②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③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

21,点检八定:定人、定点、定方法、定周期、定标准、定计划、定记录、定流程

22,修理的四个一次成功:一次解体、一次备料、一次组装、一次验收成功

23、设备管理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

24、设备三检制:操作手自检;修理工配合的互检;检验员的专职检查

25、设备修保使用中的四不漏:不漏电、不漏油、不漏气、不漏水

感觉有用记得“转发&点赞”哦!

监测方法及精度

1 人工监测方法

1.1 沉降监测(包括围护顶、立柱、管线、地表、建筑物)

测量仪器:沉降监测采用 Trimble DiNi03 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 2m 条形码铟钢标尺,

读数精度为 0.01mm。

测量方法:

监测等级二等水准,一个区域的沉降点应连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

根据不同的站点及区间的实际情况首先应进行技术设计,编制作业指导书及水准路线

图。作业前需对起算点(工作基点)进行校核,无误后方可继续。

作业方法如下:

1)使用 Trimble DiNi03 电子水准仪施测。

2)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一条路线往返测,须使用同一仪器和转点尺承,

沿同一线路进行。

3)在一条线路内,先连续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或返测)随后再连续进行该环的返

测(或往测)。

4)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

5)设置测站

① 观测时应在水准路线上标定尺、站位置,以保持每期观测的一致性。

② 测站视线长度(仪器至标尺距离),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表 6.2-1 规定执行。

③ 2 次读数所测高差的差≤0.4 mm。

6)测站观测顺序和方法

①往、返测奇数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为:后视标尺——前视标尺——前视标尺——后

视标尺。

②往、往测偶数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为:前视标尺——后视标尺——后视标尺——前

视标尺。

7)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环闭合差应不超过表 6.1-2 的规定。

9)观测前应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6.2.2 中的相关的项目进行检定。

10)计算

①水准往返高差及尺长改正计算;

②水准网平差计算;

③沉降值计算: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高程 H0,在施工

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 Hn,则高差△H=Hn-H0 即为沉降值。

11)其它按规范相关要求执行。

数据处理:监测基点为标准水准点(高程已知),监测时通过测得各测点与水准点(基

点)的高程差ΔH,可得到各监测点的标准高程Δht,然后与上次测得高程进行比较,差

值Δh 即为该测点的沉降值。即:

ΔHt(1,2)=Δht2-Δht1

公式⑴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布设水准网,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然

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

误差处理:常见的水准路线一般分闭合水准路线和附合水准路线两种。附合水准路线

中,理论上两已知高程点间所测得各段高差的代数和等于两已知高程点高差。由于实测过

程中存在误差,使两者不完全相等,两者之差称为高差闭合差。

公式⑵

闭合路线中由于起止点为同一点,因此理论上各段高差代数和等于零,但实测高差不

一定为零,从而产生了闭合差。

fh=∑h

公式 ⑶

当闭合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则可将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段高差上。

初始值观测:沉降数据在基坑开挖前一周取定,要求独立测试 3 次,确认无误后取平

均值。

1.2 水平位移监测(包括围护顶、驳岸)

测量仪器:围护顶水平位移采用 Nikon Nivo 全站仪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

本工程水平位移监测拟采用分段视准线法(视准线法与观测点设站法结合)、极坐标

法和小角法综合测试,具体方法视场地实地测点布设情况择优选取。具体方法如下:

①分段视准线法:沿基坑边选定的方向线上埋设二个永久控制点(水平位移基准点),

然后在基坑边沿这二端点所连成的直线(即方向线)上布设一水平位移监测点,观测测点

偏离固定方向的距离,并加以比较,即可求出测点的水平位移量。

②极坐标法:根据基坑施工现场实际条件,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极坐标法,基坑开挖前

一周建立各监测点的初始坐标(不少于 3 次,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坐标),基坑开挖后每次

测量值与初始值对比得到改点的位移量,并根据改点的在基坑的方位角,确定位移量在垂

直于围护结构方向的分量。

通过极坐标法测量获得的是位移点在基坑施工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值,水平位移量是

指位移点沿垂直于基坑边线方向的偏移值,在实际工程中,基坑形状往往为非直角多边形,

经常出现曲线形基坑。

如图 6.2-1 所示,xoy 为施工测量坐标系,x′oy′为与 xoy 共原点的参考坐标系。P

x,y)和 P(

x′,y′)为位移点 P 分别在施工测量坐标系和参考坐标系中的坐标。α

为位移点 P 沿基坑边垂线(且指向基坑内)在施工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方位角,参考坐标

系 x′轴系施工测量坐标系 x 轴旋转α角且与 P 点基坑边的垂线平行。由坐标系旋转变换

原理可得:

即以施工测量坐标系中按极坐标法施测的位移点坐标 P(

x,y)、位移点基坑边的垂

线坐标方位角(可在基坑电子平面图上获得),可由方程(

1)求得位移点在参考坐标系

中的坐标值。设本次监测为第(

i+1)次,前次监测为第 i 次(

i≥1),则位移量计算可

表达为:

式中 D 所测的平距;

xi、yi为待测点的坐标;

xA、yA 为工作基点坐标;

 AB 为起始边 AB 的坐标方位角;

 为所测方向与起始方向间的左角值。

结合以上各式解算的即为 P 点在基坑边的垂线方向的位移量,该差值也符合位移往基

坑内数值为正,往基坑外数值为负的理解习惯,此法需在初次监测时,解求每个位移点基

坑边垂线(指向基坑内)的坐标方位角。

③小角度法:墙顶水平位移测量按小角度法进行观测。在离基坑 2 倍开挖深度距离的

地方,选设测站 A,若测站至观测点 T 的距离为 S,则在不小于 2S 的范围之外,选设后方

向点 A′。用全站仪观测β角,一般测 2~4 测回,并测量测站点 A 到观测点 T 的距离。为

保证β角初始值的正确性,要 2 次测定。以后每次测定β角的变化量,按下式计算观测点

T 的位移量:

测试要求:测站点 A 与 A′的方向必须平行于基坑方向,垂直于测点位移方向。由于基

坑是规则的长方体,小角度法能满足该要求,且不产生其他方向的矢量。

1.3 围护墙深层位移(测斜)监测(人工监测部分)

测试仪器:瑞茨柏或新科 sinco 数显自动记录测斜仪。

测量方法:第一次测斜前,用清水冲洗管中泥浆水,再用测斜预通器检查测斜管安装

质量,查清管内有无异物堵塞,有无滑槽等现象。探头放入后置于管底稳定数分钟或更长

的时间,待读数稳定后每 0.5m 由下往上拉动,逐点进行读数,读数时采用 0、180 度双向

读数,0 度方向读数时取探头高轮位置靠近基坑一侧。然后将探头旋转 180 度,在同一导

槽内再测量一次,合起来为一个测回。由此通过叠加推算各点的位移值。读数时应经常校

对点距(记录深度)与记录是否相符。探头沿测斜管内壁导槽上拉、下滑要匀速,不得冲

击孔底。测点的读数稳定后,方可记录储存。每个测管每个测点的初始值为测斜管埋设稳

定后取三个测回观测的平均值。

①初始值标定。在基坑开挖前完成测斜数据初始值确定工作。选取收敛较小的一次观

测数据作为该孔初始值。

②符号规定。规定测斜管向基坑方向偏移为正值(+),反之向基坑外一侧偏移为负

值(-)。

1 变量(偏移量)。本次各点测试值与同点号上次测试值之差为本次偏移量。本次各

点测试值与同点号的初始测试值之差为累计偏移量。监测精度:0.1mm。监测工作

原理见图 6.1-4,监测仪器见图 6.1-5。

将测斜管划分为若干段,由测斜仪测量不同测段上测头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倾角θ,

进而计算各段位置的水平位移,如上图 6.1-4 所示。

由测斜仪测得第 i 测段的应变差△ i ,换算得该段的测斜管倾角θ

i,则该测段的水平

位移 i 为:

当测斜管管底存在一定量的位移时,可以以管顶作为基准点,通过墙顶水平位移实测

值 0 ,并由管底向上计算第 n 段处的总水平位移:

由于测斜管在埋设时不可能使得其轴线为铅垂线,测斜管埋设好后,总存在一定的倾

斜或者挠曲,因此各测处的实际总水平位移

2 自动化监测方法

2.1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

在本监测项中拟选取25%测点(共计10孔)采用固定式测斜仪进行全过程自动化监测,

测点选取主要为东侧2孔(CX34、CX38),南侧3孔(CX3、CX7、CX11),西侧3孔(CX14,

CX16,CX18),北侧分隔墙2孔(CX23、CX27),在选定的测斜管中布设固定式测斜仪,

固定式测斜仪传感器每隔1m进行部署,测斜仪本体由测斜传感器与杆身组成,相邻测斜传

感器间距为L,测斜仪本体则连接到柔性钢丝绳上承重。每根测斜仪的数据电缆并联到总

线上,起到供电和数据传输的功能。并联的方式可以确保每根测斜传感器独立运行,某一

根传感器出现功能异常不会影响其他传感器。测斜仪本体上有两组导轮,其中固定轮一侧

指向预期形变的方向,固定轮完全贴紧预期形变一侧的测斜管,确保位移能够被准确传递

到测斜传感器。若干测斜仪连接后形成传感器阵列,部署于测斜管内。由固定式测斜系统

数据采集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时间间隔采集传感器数据,并通过4G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

到监测云平台上进行展示和数据分析。

a) 数据处理原理说明

固定式测斜系统数据处理的逻辑为:利用每个深度节点处传感器测得的角度

,通过

一系列计算,得出第 j 次测量与第 k 次测量实际管形变化量

测斜传感器为一角度传感器,能够感知并反馈传感器相对于杆身竖直方向的角度(在

两组导轮的平面内)。此外由于传感器安装时无法避免的小角偏移,以及传感器本身的零

位误差,测斜传感器输出的角度为实际偏角与零点偏移量之和。因此,在第 i 个深度节点

处第 j 次测量的测斜传感器测得的角度

为:

固定式测斜系统结构原理图及现场部署如图 6.2-1 和 6.2-2 所示。

2.2 轴力自动化监测

采用振弦式频率测量系统。

振弦式频率测量系统是振弦式传感器的自动化读测系统,间歇性发出激励信号,随后

作用到传感器,传感器振弦发生振动,测量系统自动测量谐振频率,并通过无线信号发送

到平台通过所测的频率反推相关的工程物理量(支撑轴力、水位等),计算原理和人工监

测原理一样,各计算参数录入监测平台后通过接收到的数据自动计算各监测时间段的支撑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DK20200158 号地块项目基坑监测方案(南区)

- 59 -

受力值。振弦式频率测量系统还带有人工测量接口,可采用手持式频率读数仪定期人工测

量复核。监测精度 0.1HZ。

.2.3 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

初值观测时,打开预先设置的观测井(孔)顶盖,预先采用人工方式测试水位初值,

水位计测头接触到地下水面时蜂鸣器响,此时钢尺上的读数即为水面之深度,基坑开挖降

水前,在 2~3 天晴天好天气连续测试水位,取其平均值为水位初始值。

记录压敏式采集探头编号,将探头放入水位管内,为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探头需

悬在水中,且探头距管口的距离保持不变,水位采集探头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航空插头连接

拧紧,将数据采集模块端头固定在管口,端头上方不能横置重压,采集数据通过轴内置的

物联网发射模块,直接将水位原始数据(液面高度)通过无线数据模块实时发送至监测云

平台。平台中将液面高度实时转换和存储为水位高程。不需要人为测量和干预。水位数据

可以做到最短 1 分钟一次测量,并且数据实时上传,不需要人工干预,同时设备不受天气

因素干扰。测量精度

2.4 自动化监测数据平台

本站自动化测斜、轴力、水位监测配合硬件自动化采集设备,采用专业的监测云平台,

用于正常的数据管理工作。平台采用B/S结构的开发模式, 能够灵活安全的操作权限管理,

设置使用者的登录用户名密码,系统提供操作员管理功能,可以针对每个操作员和每个操

作菜单进行单独的权限设置,设置方法灵活方便。操作密码等核心数据都进行了加密处理,

方便快捷的操作界面。结合自动化监测硬件、监测平台完善的预报警阈值、完整的预警报

警逻辑,结合可视化的监测云图以及多种报警通道(

App、微信、网页、短信等),确保

监测相关的人员实时掌握基坑的监测预警报警等安全情况。

3 基坑自动化监测的校核措施及数据出现差异时的处理

3.1 测斜自动化监测人工复核

同一幅地连墙设置两孔测斜,一孔用于自动化监测,另一孔进行人工监测。

对于布设自动化测斜设备的测斜孔,正常情况下测斜监测以自动化测斜孔获取的数据

为准,并需要同时对同一幅地墙中的人工比对测斜孔进行数据复核工作,虽然自动化测斜

孔与人工比对测斜孔在同一幅地墙中,但是日常监测测量中数据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

自动化测斜数据与人工测斜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累计变化量大于 3mm)时,则通过数据检

查、仪器检查、固定式测斜仪设备检查、复测检查、计算检查等方式进行验证。必要时可

将固定式探头取出进行人工监测,与初始状态的人工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数据差异的

具体原因。

3.2 轴力自动化数据人工复核

使用频率接收仪测试,通过元器件的导线连接进行量测,所得读数均为频率值,频率

计显示的一定频率对应一定拉压力,通过监测频率的改变来测得拉压力变化。计算时按照

实验标定频率——应变换算数据,进而根据公式可换算出支撑轴力值。为减少温差对测试

结果的影响,应在每天早上的同一时间段或温差不大的情况下进行量测。

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计算如下

3.3 地下水位复核自动化数据

测试仪器:采用 SWJ-90 型钢尺水位计,精度 1cm。

监测方法:观测时,打开预先设置的观测井(孔)顶盖,放下测头,测头接触到地下

水面时蜂鸣器响,此时钢尺上的读数即为水面之深度。SWJ-90 钢尺水位计见图 6.3-3。

①基坑降水前,在 2~3 天晴天好天气连续测试水位,取其平均值为水位初始值。

②计算:管口至管内水面之深度即为本次地方下水位观测值。若水位以本地区高程进

行计算时,应测量水位管口高程进行校正。

③变量:本次水位测试值与上次水位测试值之差为本次变化水位变化量,与初始值之

差为水位累计变化量。

4 巡视检查

一、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支撑、围檩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2)基坑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

3)基坑周边环境

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情况。

4)监测设施

1)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

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5)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

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

摄影等设备进行,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二、巡视重点

1)测斜管。测斜管严禁被堵,如果被堵,测斜管将报废,在原位重新钻孔埋设,浪

费人力物力财力又影响监测。巡视时测斜管是否保护得当是重点。

2)地面沉陷。地面沉陷是隧道塌方、地下水流失、基坑变形的明显征兆,巡视时需

高度重视。

3)建筑物裂缝。裂缝的增加和发展是建筑物变形最明显的征兆,发生上述情况,应

分析原因,增加监测频率等。

4)特殊情况巡视。遇到天气变化,如暴雨、雷阵雨等,应及时进行基坑周边巡视,

以防地下水位上升,地表水侵入裂缝等造成土体压力增大,对围护结构稳定性构成威胁,

应及时予以提醒;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有违规操作的行为也应在巡视报告里予以说

明。

三、巡视组织

无异常情况下由监测单位自行进行每日巡视检查,若发生数据异常或者出现明显渗漏

水、开裂等重大基坑风险状态时。由甲方组织参见单位个共同进行巡视检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