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历书(生辰八字日历年表)

鹰视狼顾 2024-01-01 20:52:19 用户分享

六十花甲子表推算快速记忆法

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 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六十甲子表,发现万年历上因历史缘故而有多处的遗漏和错误。五十年代初,由南京天文台重新整理核查,出版了第一套新中国万年历,准确无误。

凡论命首先必须起八字。起八字是论命的最初始的准备,所谓八字就是指将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用天干地支表示,组成的八个字。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丙,戊,庚,壬是阳干;乙,丁,己,辛,癸是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在预测时,为了快速准确,方便起见,必须学会开历。现将开历口决公布如下。

第一节开历歌诀细解(大甲子)

从一九二四年开始:

甲子:甲子甲寅初一已,正四七九冬腊字。解:正月初一为甲寅日,初一巳时立春,第二句系指正月,四月,七月,九月,冬月,腊月为小月。按甲已之年丙作初的口决推算,甲子年的正月为丙寅月,丙寅月的初一为甲寅日。其余仿此。

乙丑:乙丑戊申十二马,二前四五七十小。解:意思是乙丑年的正月初一为戊申日,正月十二午时立春(午为马)。第二句系指二月,前四月(此年闰四月)五月,七月、十月、为小月。按乙庚之年戊为头的口决推算,乙丑年的正月为戊寅月。

丙寅:丙寅癸酉年二亥,正二四六九腊在。解:意思是丙寅年的正月初一是癸酉日。年二亥系指旧年腊月二十二日亥时立春。第二句系指正月,二月,四月,六月,九月,腊月为小月。在是为了便于顺口好说的配语。按丙辛之年寻庚上的口决推算,丙寅年正月为庚寅月。

丁卯:丁卯丁卯初四寅。二三五七九月行。解:意思是丁卯年的正月初一为丁卯日,正月初四寅时立春。第二句是指二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为小月。行字为配语。按丁壬壬寅顺水流的口决推算,丁卯年的正月为壬寅月。

戊辰:戊辰壬戌十四酉,正闰二三五六八字。解:第一句话是说戊辰年正月初一为壬戌日,正月十四日酉时立春,第二句是说正月,闰二月,三月,五月,六月,八月为小月。按戊癸何方法?的口决推算,戊辰年的口决为甲寅之上好追求。因此,戊辰年的正月为甲寅月。

己巳:己巳丙戌年五羊,正三四六七九详。解:第一句的意思是己巳年的正月初一为丙戌日,年五羊系指旧年腊月二十五未时立春。第二句指的是正三四六七九为小月,详为配语。按甲己之年丙作初的口决推算,己已年的正月为丙寅月。

庚午:庚午庚辰初六狗,正四五闰六七九牛。解:第一句的意思指庚午年的正月初一为庚辰日,初六狗指正月初六戌时立春。第二句系指:正月,四月,五月,闰六月,七月,九月,腊月为小月。按乙庚之岁戊为头的口诀推算,庚午年的正月为戊寅月。

辛未:辛未癸卯十八丑,三四六七九冬数。第一句系指辛未年的正月初一为癸卯日,十八丑为腊月十八日丑时立春,第二句指三、四、六、七,九、冬月为小月。

壬申:壬申丁酉年九辰,四六八九冬月行。解:第一句指壬申年正月初一为丁酉日,年九辰系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九日辰时立春,第二句指四、六、八、九、冬月为小月,按丁壬壬寅顺水流的口决推算,壬申年的正月为壬寅月。

癸酉:癸酉壬辰初十寅,正四闰五八十冬。解:第一句系指正月初一为壬辰日,初十寅,指正月初十立春,正四闰五八十冬为小月,按戊癸何方法,甲寅之上好追求的口决推算,癸酉年正月为甲寅月。

甲戌:甲戌丙辰年一狗,正三六八冬月数。解:正月初一为丙辰日,年一狗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一日戌时立春,正三六八冬月为小月,按甲己之年丙作初的口决推算,甲戌年的正月为丙寅月。

乙亥:乙亥辛亥初二丑,正二四六九腊数。解指正月初一为辛亥日,正月初二日丑时立春,正月,二月,四月,六月,九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余下起月口决省略)。

丙子:丙子乙巳十三辰,二前三四五八腊。解:指正月初一为乙巳日,正月十三日辰时立春,二月和前三月,四月,五月,八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庚寅月。(此年闰三月)。

丁丑:丁丑己巳年三未,二三五六八腊会。解:指正月初一为己巳日,先一年腊月二十三日未时立春,二月,五月,六月,八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戊寅:戊寅癸亥初五戌,三四六前七八冬。解:指戊寅正月初一为癸亥日,正月初五戌时立春,第二句指三月,四月,六月前七月,八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己卯:己卯丁亥十七丑,三四六七九冬数。解:指己卯年正月初一为丁亥日,十七丑指先一年腊月十七立春。三月,四月,六月,七月,九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庚辰:庚辰辛己年八辰,三五七八十腊行。解:指庚辰年正月初一为辛巳日,年八辰指先一年腊月二十八辰时立春。第二句指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辛巳:辛已乙亥初七马,三前六七八十腊。解:辛巳年正月初一日为乙亥。正月初九午时立春,第二句系指三月,前六月,七月,八月,十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壬午:壬午己亥十九酉,二五七九冬月数。解:壬午的正月初一为己亥日,先一年的腊月十九立春,第二句系指二月,五月,七月,九月,冬月为小月。

癸未:癸未甲午初一子,正三五八十腊起'解:指正月初一为甲午日,正月初一午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三月、五月,八月、十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甲申:甲申戊子十二卯,二前四五十小。解:指正月初一为戊子日,正月十二日卯时立春,第二句是指二月,前四月,五月,七月,十月为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乙酉:乙酉癸丑年二马,正二四五七冬耍。解:指正月初一为癸丑日,年二马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二日午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二月,四月,五月,七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丙戌:丙戌丁未初三酉,二三五六八冬数。解:指丙戌年正月初一为丁未日,正月初三日酉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三月,五月、六月,八月,冬月为小月。

丁亥:丁亥辛丑十五子,闰二三五六八十。解指丁亥年正月初一为辛丑日,正月十五日子时立春。第二句指闰二月,三月,五月,六月,八月,十月,为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戊子:戊子乙丑年六卯,二四六七九冬小。解:戊子年正月初一为乙丑日,年六卯系指先一年腊月二十六日卯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四月六月,七月,九月,冬月为小月,戊子年正月为甲寅月。

己丑:己丑己未初七马,二五双七九冬耍。解:指己丑年正月初一日为己未,初七马正月初七午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五月、两个七月,九月,冬月为小月,己丑年正月为丙寅月。

庚寅:庚寅癸未十八酉,正四七八十腊数。解:批庚寅年正月初一为癸未日,十八酉指先一年腊月十八日酉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四月,七月,八月,十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辛卯:辛卯丁丑年九子,二五七九冬月起。解:指辛卯年正月初一为丁丑日,年九子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九日子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五月,七月,九月,冬月为小月,辛卯年正月为庚寅月。

壬辰:壬辰壬申初十寅,正四闰五八十冬。解:指壬辰年正月初一为壬申日,初十寅指正月初十寅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为壬寅月,正月,四月,闰五月,八月,十月,冬月为小月。

癸巳:癸己丙申年一巳,正四七九冬腊字。解:指癸巳年正月初一为丙申日,年一巳,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一日巳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四月,七月,九月,冬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甲午:甲午庚寅初二申,二四五七十月真。解:指甲午年正月初一为庚寅日,正月初二申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四月,五月,七月,十月为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乙未:乙未乙酉十二亥,正前三四五七九。解:指乙未年正月初一为乙酉日,正月十二日亥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前三月,四月,五月,七月,九月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丙申:丙申己酉年四寅,正三五八十腊行。解:指丙申年正月初一为己酉日,年四寅指先一年腊月二十四日寅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三月,五月,八月,十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丁酉:丁酉癸卯初五已,二四六七闰八十腊字。解:指丁酉年正月初一为癸卯日,正月初五巳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四月,六月,七月,闰八月,十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戊戌:戊戌丙寅十六申,四六八九冬月真。解:指戊戌年正月初一为丙寅日,十六申指先一年腊月十六日申时立春,第二句指四月,六月,八月,九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己亥:己亥辛酉年七亥,正四六八十腊在。解:己亥年正月初一为辛酉日,年七亥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七日亥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四月,六月、八月,十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庚子:庚子乙卯初九寅,二四闰六八十腊。解:指庚子年正月初一为乙卯日。初九寅指先一年腊月初九日寅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四月,闰六月,八月,十月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辛丑:辛丑己卯十九已,二四六九冬月起解:指辛丑年正月初一为己卯日,十九巳指先一年腊月十九巳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四月,六月,九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壬寅:壬寅甲戌三十申,正三四六九腊真。解:指壬寅年正月初一为甲戌日,三十申指先一年腊月一十日申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三月,四月,六月,九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癸卯:癸卯戊辰十一亥,二双四六七八在。解:指癸卯年正月初一为戊辰日,正月十一亥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两个四月,六月,七月,九月为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甲辰:甲辰壬辰年二丑,二四五七九月数。解:甲辰年正月初一为壬辰日,年二丑系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二日丑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四月,五月,七月,九月为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乙巳:乙已丁亥初三辰,正三五六八九腊行。解:乙巳年正月初一为丁亥日,正月初三辰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三月,五月,六月,八月,九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丙午:丙午庚辰十五未,闰三五六八九腊会。解:丙午年正月初一为庚辰日,正月十五日未时立春,第二句指闰三月,五月,六月,八月,九月,腊月是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丁未:丁未甲辰年五戌。三六七九冬月立。解:丁未年正月初一为甲辰日,年五戌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五日戌时立春,第二句是指三月,六月,七月,九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戊申:戊申己亥初七丑,正三六闰七九冬。解:戊申年正月初一为己亥日,正月初七丑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三月,六月,闰七月,九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己酉:己酉癸亥十八辰,正三五八十腊行。解:己酉年初一日为癸亥日,十八辰,指先一年腊月十八日辰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二月,五月,八月,十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庚戌:庚戌丁巳年八未,二一五八冬月会。解:庚戌年正月初一为丁巳日,,年八未:,指先一年腊月二十八日未时立春,第二句话指二月,三月,五月,八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辛亥:辛亥壬子初九戌,正三四闰五七冬。解:辛亥年正月初一为壬子日,正月初九日戍时立春,第二句正月,三月,四月,闰五月,七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壬子:壬子丙子年一丑,正三四六八冬数。,解:指壬子年正月初一为丙子日,年一丑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一日丑时立春,第二句指正月,三月,四月,六月,八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癸丑:癸丑庚午初二辰,二四五七八冬行。解:指癸丑年正月初一为庚午日,初二辰系指正月初二辰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四月,五月,七月,八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甲寅:甲寅甲子十三未,三闰四五七八冬。解;指甲寅年正月初一为甲子日,十三未指正月十三未时立春。第二句指三月,闰四月,五月,七月,八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乙卯:乙卯戊子年四戌,三五六八九冬立。解:指乙卯年正月初一为戊子日,年四戌指先一年腊月二十四日戌时立春。第二句指三月,五月。六月,八月,九月,冬月为小。正月为戊寅月。

丙辰:丙辰壬午初六子,三五七闰八九冬。解:指丙辰年正月初一为壬午日,正月初六日子时立春,第二句指三月,五月,七月,闰八月,九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丁已:丁巳丙午十七卯,二五七九冬腊小解:正月初一为丙午日,十七卯指先一年腊朋十七日时立春。第二句为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戊午:戊午庚子年七马,二五八十腊。解:正月初一为庚子日,年七马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七日午时立春,第二句为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己未:己未乙未初八酉,二三五(双六大)七十腊。解:己未年正月初一为乙未日正月初八日酉时立春,第二句指双六月,二三、五、七、十、腊月为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庚申:庚申己未十九子,二三五七十月起。解:正月初一为己未日,十九子指先一年腊月十九日第二句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辛酉:辛酉甲寅三十卯,正三四六七十小。解:辛酉年正月初一为甲寅日,三十卯指先一年腊月三十日卯时立春。第二句为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壬戌:壬戌戊申十一马,二双四六七九耍。解:正月初一为戊申日,正月H午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两个四月,六月,七月,九月为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癸亥:癸亥壬申年二酉,二四五七八十数。解:正月初一为壬申月,年二酉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二月酉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甲寅月。以上就是建国后,六十大甲子表,六十甲子表:六十花甲子年表推算快速口诀。

六十甲子表:六十花甲子年表推算快速记忆法

九八四年起六十甲子表:六十甲子年表推算快速记忆

甲子:甲子丙寅初四子,二五六八九闰十。解:甲子年正月初一为丙寅日,正月初四子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乙丑:乙丑庚寅望五卯,正四六八九冬小。解:乙丑年正月初一为庚寅日,望五卯,指先一年腊月十五日卯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丙寅:丙寅甲申年六马,正四七九冬腊耍。解:正月初一为甲申日,年六马指先一年腊月,二十六日午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丁卯:丁卯戊寅初七酉,二四闰六九冬腊。解:正月初一为戊寅日,正月初七酉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四月,闰六月,九月,冬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戊辰:戊辰壬寅十七亥,二三五七九月在解:正月初一为壬寅日,十七亥指先一年腊月十七日亥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己巳:己巳丁酉年八寅,二三五七十月行。解:正月初一为丁酉日,年八寅指先一年腊月二十八曰寅时立春,第二句为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庚午:庚午壬辰初九巳,正三四闰五六八。解:正月初一为壬辰日,正月初九已时立春,三月,四月,闰五月,六月,八月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辛未:辛未丙辰二十申,正三四六七九真解:正月初一为丙辰日,二十申指先一年腊月二十日申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壬申:壬申庚戌初一亥,二四五七八十在。解:正月初一为庚戌日,初一亥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癸酉:癸酉甲辰十三寅,正闰三五七八十腊。解:正月初一为甲辰日,正月十三寅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闰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腊月为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甲戌:甲戌丁卯年四巳,四六八九冬月起。解:正月初一为丁卯日,年四巳指先一年腊月二十四曰巳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乙亥:乙亥壬戌初五申,正四六闰八九冬。解:正月初一为壬戌日,正月初五、五申时立春,第二句正月,四月,六月,闰八月,九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丙子:丙子丙戌十六亥,二四六八九腊日在。解:正月初一为丙戌日,十六亥指先一年腊月十六日亥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丁丑:丁丑庚辰年七寅,二四六九腊月在。解:正月初一为庚辰日,年七寅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七寅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壬寅月。

戊寅:戊寅乙亥初八巳,二双五七八冬字解:正月初一为乙亥日,正月初八日巳时立春,第二句指二月,两个五月,七月,八月,冬@_为小月,正月为甲寅月。

己卯:己卯己亥十九酉,三四六九腊数解:正月初一为己亥日,十九酉指先一年腊月十九日酉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丙寅月。

庚辰:庚辰癸已年九戌,三五六八九腊立。解:正月初一为癸巳日,年九戌指先一年腊月二十九曰戌时立春,第二句指小月,正月为戊寅月。

辛巳:辛巳丁亥十二丑,三闰四六七九冬。解:正月初一为丁亥日,正月十二日丑时立春,第二句指三月,闰四月,六月,七月,九月,冬月为小月,正月为庚寅月。

李裕民:《宋人生卒年月日考》出版丨202305-112(总第2368期)

以下文章来源于唐潮杂志

《宋人生卒年月日考》

出版信息

作者:李裕民 著

书号:978-7-101-15882-3

出版时间(版权页上的):2023年4月

定价:198元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字数:720千

页码:890

CIP分类(版权页上的CIP分类):①K820.44

主题词(版权页上罗马数字Ⅲ后的文字):历史人物-人物研究-中国-宋代

内容简介

本书凝聚了著名宋史专家李裕民先生二十几年心血,对二千五百余宋代人物的生卒年、月、日作了细致的考证,绝大多数是他人尚未考证或所考有误的,是宋代人物研究中的一项有意义的成果,也是富有参考价值的工具书。本书按笔画顺序编排,每条前注《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该索引的册、页,以便对照使用。书后附人名索引、字号索引、主要参考文献,甚便检索。

作者简介

李裕民,宋史研究专家。1940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崇福镇(今属桐乡市),1959年入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历史系,师从宋史专家徐规教授研读宋史。1963年全国首次公开招收研究生时,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就读于宋史权威邓广铭教授门下。曾任山西大学历史所副所长。1996年后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现为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座教授与国学院特聘研究员,浙江省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南宋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及学术委员。主攻宋史,兼及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地方史志等。先后出版专著《宋史新探》《四库提要订误(增订本)》《宋史考论》《宋人生卒行年考》《北汉简史》等,编著9部,工具书3种,点校辑佚古籍17种。发表论文300篇。

作者序言

宋人生卒年月日考序

本書是我在《宋人生卒行年考》(中華書局2010年)的基礎上增訂改編而成,與原作相比,有以下兩大特點:

一、更改了體例,即由考證宋人生卒之年,改爲精確到月日,相應的公元也精確到月日。

二、《行年考》收宋人1779人,今補充729人,總數達2508人。篇幅增加30萬字。爲名與實相符起見,書名定爲《宋人生卒年月日考》。

爲什麽作這樣的調整?本書是專門考證宋人生卒的書,自然越精確越好,從日曆轉换的角度説,更有必要。因爲中國舊曆的十二月,在公曆往往已到新的一年的一月了。

以蘇軾的生年爲例,有1036年和1037年兩種説法,他生於景祐三年丙子十二月十九日乙卯時。按景祐三年,公元爲1036年,但具體到這一年的十二月十九日,已爲公元1037年1月8日。因此轉换爲公曆,應是1037年。《中國歷史大辭典》(宋史)注意到這個問題,采用了1037年之説。此外,《辭典》還采納了現有的研究成果,對田錫、蘇舜欽、折御卿、陸游、陳師道、常同、劉一止、龔鼎臣、游似等人的卒年,宗澤的生年,作了類似的調整。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畢竟學術界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故《中國歷史大辭典》仍存在不少問題。就卒年而言,至少有下列十人需要調整。

方信孺(1177—1222)《辭典》第67頁

方信孺(1177—1223/1/29)本書

文天祥(1236—1283)《辭典》第69頁

文天祥(1236/6/6—1284/1/4)本書

司馬池(980或989—1041)《辭典》第107頁

司馬池(979—1042/1/2)本書

劉摯(1030—1097)《辭典》第148頁

劉摯(1030/10/20—1098/1/8)本書

劉子翬(1101—1147)《辭典》第151頁

劉子翬(1101/4/7—1148/1/1)本書

陳與義(1090—1138)《辭典》第242頁

陳與義(1090—1139/1/9)本書

張方平(1007—1091)《辭典》第255頁

張方平(1007/11/5—1092/1/12)本書

鄭清之(1176—1251)《辭典》第310頁

鄭清之(1176/11/2—1252/1/1)本書

趙雄(1129—1193)《辭典》第331頁

趙雄(1129/7/24—1194/1/11)本書

曹彦約(1159—1228)《辭典》第422頁

曹彦約(1159—1229/1/29)本書

關於宋人生日,學術界罕見研究,故辭典中這方面的問題較爲突出。與本書相比較,至少有下列八例,需作糾正。

劉辰翁(1232—1297)《辭典》第153頁

劉辰翁(1233/2/4—1297/2/12)本書

李壁(1159—1222)《辭典》第192頁

李壁(1160/1/4—1222)本書

邵雍(1011—1077)《辭典》第234頁

邵雍(1012/1/21—1077/7/27)本書

陳傅良(1137—1203)《辭典》第246頁

陳傅良(1138/1/7—1203/12/16)本書

胡舜陟(1083—1143)《辭典》第327頁

胡舜陟(1084/1/4—1143/8/10)本書

秦觀(1049—1100)《辭典》第373頁

秦觀(1050/1/3—1100/9/17)本書

秦檜(1090—1155)《辭典》第374頁

秦檜(1091/1/17—1155/11/18)本書

韓世忠(1089—1151)《辭典》第453頁

韓世忠(1090/1/26—1151/9/15)本書

以上只是辭典中所收人物存在的問題,至於未收的人物,需要考證的地方就更多了。

如何考證宋人的生卒年月日呢?它比起單純考證生卒年的問題要複雜得多。下面就生與卒的月日問題分别介紹一下研究的方法和個人的心得。

一 關於宋人卒之月日的考證

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宋人實際死亡的時間與官方記載死亡的時間不可簡單的畫等號。在考證宋人卒的月日時,必須對以下三類史料作區别對待。

1.墓誌、神道碑、行狀,所記爲實際死亡時間。

2.《宋會要》、實録(今存《太宗實録》殘本),所記的均爲朝廷收到死亡消息的時間,而非具體死亡的時間。

3.《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建炎以來繫年要録》等書,情況比較複雜,主要參考《會要》、實録、國史而成,所記大多是朝廷得到死訊之日,一部分參考碑誌者則爲實際死亡之時。《宋史》本紀所載基本上是朝廷得知死訊之時。列傳則有參考碑誌者。《長編》、《要録》參考了不少碑誌,有時在注中説明,有時不注。值得注意的是,凡書中記載某地上言某人卒,必是朝廷得知死訊的時間。

如何估算實際死亡時間與朝廷收到死訊時間之間的差距?這需要比較一下碑誌與官方記載的差距,從中可以找出一些規律來。大致説,主要看死者地點與首都的距離,距離越遠,朝廷得知死訊的時間就越晚。其次,看死者的身份,是現在在任的官員,地方官上報的速度就快一些,因爲需要朝廷及時任命新的官員接任;已致仕的官員,地方上報就慢一些。死者身份越高貴,上報得就越快。

由於北宋都開封,南宋都杭州,首都地點不同,距離的計算也不相同,下面就北宋、南宋分别舉例説明。

首先看一下北宋。

死於首都開封者,有三類情況:其一,死的當天上報朝廷者,則兩者時間是一致的,如王剛中、王素、司馬光、向敏中、宋庠、賈昌朝、趙頵等。

其二,晚一日,一般下午以後死的,到次日才能報至朝廷,故晚一日,如丁度、王珪、陳執中、趙德鈞。

其三,晚二日,此類情況比較少,如王德用。

死於都城以外者,情況比較複雜。

卒於洛陽者,晚四日,如趙普,淳化二年(991)七月十四日卒,《宋會要》作十八日。

卒於陳州(今淮陽)者,晚五日,如張詠卒於大中祥符八年(1015)八月一日,《長編》作六日。

卒於合肥者,晚十六日,如馬亮卒於天聖九年(1031)七月十六日,《長編》作八月二日。

再看南宋。

卒於杭州者,晚一日,如万俟卨。

卒於明州(今寧波)者,晚二日,如趙愷,淳熙七年(1180)二月七日卒,《宋史》作九日。

卒於嘉興者,晚十日,如李鳴復,淳祐七年(1247)十二月二日卒,《宋史全文》作十二日。

卒於金華者,晚十日,如王淮,淳熙十六年(1189)八月十二日

卒,《宋史》作二十二日。

卒於湖州者,晚十二日,如朱勝非,紹興十四年(1144)十一月十六日卒,《宋史》作二十八日。

卒於永州(今湖南零陵)者,晚十八日,如趙汝愚,慶元二年(1196)正月二日卒,《宋史》本紀作二十二日。卒於廣州者,晚一個月,如崔與之。

這裏需要解釋的是,明州離杭州,要比嘉興、湖州離杭州遠,上報朝廷的速度爲什么要快許多?原因在於趙愷既是現任官,其父又是在位的宋孝宗,地方官必須火速上報。

卒於敵國者,朝廷得知死訊的時間更晚。如宋欽宗死於金正隆元年(1156)六月,宋直到紹興三十一年(1161)五月才知其已死。整整晚了五年。《中國歷史大辭典》(宋史)等書未能辨别實際死亡時間與官方記載之差别,定其卒年爲1161年,顯然有誤。

在任官員死亡,地方官必須及時上報,因爲牽涉到需要朝廷任命新的官員補其缺。其上報需用的時間,大致可以根據驛程推算出來。而已致仕的官員無補缺問題,其死亡信息上報就晚一些,個别人物上報特别遲緩,如許應龍,淳祐八年(1248)九月九日死於福州,報到朝廷已是淳祐九年(1249)正月二十四日(《宋史》卷四三本紀),用了四個多月。

鑒於上述情況,本書的處理辦法是,有碑、誌、行狀者,直接采用,並换算成公元。碑、誌尚未出土,目前只有史料記載的,凡卒於首都者,直接采用,並换算成公元,其誤差一般爲一日。卒於首都以外的,换算成公元後,在文中説明與實際死亡日期的差距。差距甚大者,不輕易下結論。留待將來墓誌出土再作補正。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墓誌與神道碑時,需注意出土物與文集中的誌、碑有所區别,文集可能有傳抄和刊刻中出現的錯誤。如蘇軾《張文定公(方平)墓誌銘》:“十二月二日薨。享年八十五。訃聞,輟視朝一日。”(《蘇軾文集》卷一四)按:《宋會要》儀制四一之五“親臨宗戚大臣喪”條:“太子太保致仕張方平,元祐六年(1091)十二月初一日。”如初二才死,皇帝不可能提前一天親臨大臣喪,知墓誌銘之“十二月二日薨”之“二”必爲“一”之誤。

對於已有研究成果,則作審慎考察,略述去取之由,以下舉一例,並稍作詳細的説明。

韓世忠,墓誌與碑文均載其卒於紹興二十一年(1151)八月四日。而《要録》、《宋宰輔編年録》、《宋史》本紀均作八月五日,更巧的是,八月五日,朝廷還下了除韓世忠爲太師致仕之詔(《宋會要》),如果人已死,爲什麽還要下詔封官呢?因此,鄧廣銘師《韓世忠年譜》就采用了八月五日卒之説。

然而這樣決斷,卻無法解釋爲什麽韓氏家屬會寫錯卒日,爲什麽兩通相隔數十年的墓誌銘和神道碑説得都完全一致?卒之日期,家屬是最知情的,因爲每逢忌日需要隆重祭奠,怎麽會寫錯呢?

然則如何解釋上述複雜情況?這裏牽涉到兩個問題,其一,以往大家没有注意,實際死亡時間與官方記載是有區别的。八月四日是實際死亡之日,八月五日則是朝廷得知其死訊之時。其二,爲何五日還下詔封官?這與兩種記載的形成過程不同有關。韓世忠四日去世,其家屬五日上報到朝廷,故國史之類的史書都記作五日。而除太師之詔是四日作的決定、並命翰林學士草詔,次日公佈,起草之時尚未知其已死。

二 關於宋人出生月日的考證

宋人出生月日的考證,其難度遠大於卒的年月日,因爲大多數墓誌、碑刻没有記載。專門記載出生月日的只有兩本書:《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録》、《寶祐四年登科録》。其他宋人的出生月日應當如何考證?可供考慮的途徑大約有如下幾條:

1.生日禮物詔書。宋代,每逢宰相、執政官、親王生日,皇帝都要頒發賜予禮物的詔書。

如王淮:周必大《賜簽書樞密院事王淮生日詔》淳熙二年(1175)六月七日。樓鑰《王公(淮)行狀》:“公生於靖康元年(1126)六月七日。”

范仲淹:宋祁《賜參知政事范仲淹生日詔》八月二十九日生。

孫固:《賜正議大夫守門下侍郎孫固生日詔》元祐三年(1088)六月二十三日。

張俊:綦崇禮《賜太尉定江昭慶軍節度使神武右軍都統制張俊生日詔》五月二十二日生。

使用此類材料時要注意:一般在當天,也有提前幾天的。

如賜文彦博生日禮物有三個不同時間:九月二十九日、十月二日、十月五日。此時應當選時間最晚的十月五日,按中國傳統,送生日禮物,只能同時或提前,絶不會推後。因此,時間最晚的應當就是其生日,至少最接近其生日。

2.慶生日的詩詞。

趙德麟:李廌《趙德麟中秋生日》:“治平初年歲執徐,越王國邸生英儒。”

劉光祖:魏了翁《劉左史光祖生日》正月十日。

李壁:魏了翁《李參政生日壁》十一月二十四日(《鶴山集》卷九四)。從真德秀《李公(壁)神道碑》考知其生年爲紹興二十九年(1159),則其應生於紹興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是日公元已爲1160年1月4日。

邵雍《生日吟》祥符辛亥(四年,1011)十二月二十五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日辰同甲,年月同辛。吾於此際,生而爲人。”按是日公元已爲1012年1月21日。

張鎡《木蘭花慢·癸丑年生日》:“年年三月二,是居士、始生朝。”

3.筆記、日記等書

歐陽修《于役志》:“景祐三年(1036)六月戊辰(二十一日),余生日,具酒爲壽於舟中。”

王明清《揮麈前録》卷一、第9頁:“英宗在濮邸,與燕王宫族人世雄厚善,兩家各生子,同年月日時,是生神宗,而世雄之子令鑠也。神宗後即帝位,令鑠進士及第,爲本朝宗室登科第一。”神宗出生年月日,《宋史》本紀有明確的記載,它也是趙令鑠的出生年月日。

4.記生辰八字的算命之書:宋代的徐大升《子平三命通變淵源》和廖中《五行精紀》,明代的萬民英《三命通會》。

宋代兩書都是根據人的生辰八字,推算未來的命運。爲了取信於人,書中列舉許多宋代名人的生辰八字爲例。比較麻煩的是,只寫姓和官稱,不寫名字。這就需要考證他的名字,以及他的生年干支是否與本書相符。二書中刊刻時有錯字,需要辨證。以往學者不曾利用二書去考證宋人出生年月日,這裏有必要作稍微詳細的介紹。

徐大升《子平三命通變淵源》卷下“月上偏官格”:“癸卯(年),丁巳(月),壬寅(日),甲辰(時),岳總領。”宋代姓岳當總領的唯有岳珂,岳珂曾任湖廣總領。岳珂自言:紹熙壬子(三年,1192),年十歲。可推算其生年爲淳熙十年(癸卯)。與本書所記生年相符。由此可以判斷書中所記“丁巳(月)壬寅(日)”爲淳熙十年四月八日,即公元1183年5月1日。

同書記載:“己巳,乙亥,甲子,甲子,錢丞相。”按南宋時錢氏爲相者爲錢象祖,開禧三年(1207)至嘉定元年(1208)相。其前之己巳爲紹興十九年(1149),是其生年。陳亮《彩鳯舞》:“十月十六日壽錢伯同。”知其生日爲十月十六日。而紹興十九年十月十六日之干支正是甲子,與徐大升所載完全吻合。是日公元爲1149年11月17日。

今人徐培均《秦少游年譜長編》考定其生於皇祐元年十二月,未能考確定其生於何日。據本書可知其生日爲十二月七日。“雜氣財官格”:“己卯(年),丁丑(月),丙寅(日),庚寅(時),秦龍圖。”宋唯秦觀稱秦龍圖,“己卯(年),丁丑(月),丙寅(日)”即皇祐元年十二月七日,公元已爲1050年1月3日。

“近世貴人入格”:“乙卯(年),丁亥(月),丁未(日),庚戌,金狀元。”宋代狀元無姓金者,此“金”當爲“余”之誤。之所以作這樣的判斷,是因爲同書所記丞相余端禮之生辰八字時,即誤作金丞相(詳見本書余端禮條)。姓余之狀元名復,紹熙元年狀元,紹熙前之乙卯,爲紹興五年(1135)。結合本書所載,知余復必生於紹興五年十月八日,公元爲1135年11月14日。

“時上一位貴格”:“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時),史魏王。”史魏王指史彌遠,經考證,史彌遠生於隆興二年(甲申)正月丙寅,與本書所記年月相符,結合本書,可進一步確定其生日爲隆興二年正月二十九日,公元1164年2月23日。

《五行精紀》卷二〇記生辰八字:“吕狀元:甲寅年,戊辰月,戊申日,庚申時。”

按宋代姓吕的狀元有二人,一是吕蒙正(944—1011),太平興國二年狀元,其生年干支爲甲辰,與本書不符。二是吕溱,爲景祐五年(1038)狀元,《東軒筆録》説吕溱生於甲寅(大中祥符七年),與本書相符,結合本書記載,可知其生於大中祥符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元1014年4月24日。

同書卷一七:“曾相乙亥年丁亥月戊辰日癸亥時。”

宋代姓曾的宰相有三人,經考證,曾公亮生於咸平二年己亥,曾懷生於大觀元年丁亥,唯曾布生於景祐三年乙亥,此應爲曾布之八字。然此八字中“戊辰日”尚有問題。《能改齋漫録》卷一一:“曾子宣亦以亥年亥月亥日亥時生,章子厚每以‘四亥公’呼之。”章子厚即章惇,爲相時,曾布爲樞密使,共事多年,給曾布取此綽號,必非無稽之談。考景祐二年十月(即丁亥月)亥日有三:一辛亥(一日),二癸亥(十三日),三乙亥(二十五日),則《五行精紀》“戊辰日”當爲此三日中之一。

《五行精紀》卷一七記生辰八字:“蔡太師丁亥年壬寅月壬辰日辛亥時。”

蔡太師指蔡京,經考證,其生於慶曆七年丁亥,與本書相符,結合本書記載,知其當生於慶曆七年正月十七日,公元爲1047年2月14日。

《五行精紀》卷一八:“石參政命壬申年己酉月甲辰日丙寅時。”

宋代爲參知政事姓石者僅石中立一人。經考證,石中立生於開寶五年壬申,與上所考相合。己酉月甲辰日爲是年八月十七日,公元972年9月27日。

《五行精紀》卷二一:“虞尚書癸未年甲寅月戊午日丙辰時。”

按宋代虞氏爲尚書者僅虞策一人。考癸未年爲慶曆三年(1043),而根據《宋史》本傳及嘉定《鎮江志》記載,其生年爲慶曆二年(1042)。兩者相差一年。又慶曆三年甲寅月(正月)無戊午,而慶曆二年甲寅月戊午日則爲正月十三日,公元1042年2月6日。疑“癸未”爲“壬午”之誤,月日則不誤。

其他還有不少目前無法考知其人名者,如陳左司丁酉年乙巳月癸亥日庚申時,許運使癸巳年癸亥月辛亥日壬寅時甲寅,陳侍郎壬申年甲辰月庚辰日丁亥時等等。只能留待後考了。

明萬民英《三命通會》也記載宋人生辰八字,當采自宋代記載,有一定價值,但訛誤頗多,需仔細考辨。

本書體例,除了精確到生卒之月日外,其他與《宋人生卒行年考》同。該書《前言》中不僅介紹體例,還詳談考證生卒年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信對讀者會有所助益,故仍予保留。

最後,應學兄何忠禮教授建議,書末附《筆畫檢字與四角號碼對以便不熟悉四角號碼的讀者使用。

李裕民

2021年1月18日於西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