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命理八字(郭子仪命理八字命理解析)
干货知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人起名字特点简述
璨若星河,绮梦如歌。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君说历史。
前面文章中说过了中国古代人名字的组成,今天我们来说一下古人取名字时的风俗习惯以及所遵守的原则。
古人取名字之时遵循的一个首要原则就是避讳。
商周时期主要是避死人讳,也就是鬼神,然而到了秦汉以后,避讳的方面就多了起来,不仅要避死人讳,还要避活人讳,于是人们在起名字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也多了起来,不但起名字要避讳,很多官职啊,职业啊等等的叫法也要因为避讳而改变。比如我们在看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时,里面有一个职位叫做相国,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叫法是相邦,只是后来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讳而改成了相国,所以您再看到影视剧中称张仪为相邦的,可以给导演或者编剧点一个大大的赞。
那么古人在起名字之时除了要避讳,还要遵守哪些原则呢?还有哪些禁忌的东西呢?
五原则:信、义、类、假、象。
六禁忌: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
六禁忌很简单了,看字面意思就明白了,我们重点说一下五原则。
信:以出生时与生俱来的特殊标记为名,比如黑臀、黑肩。
义:根据出生时的祥瑞现象命名,比如周文王姬昌。
类:可以取与其父亲类似的名字,比如王羲之与王献之,还有鲁庄公姬同因与父亲鲁桓公同日生日名曰同。
假:可以假托万物之名,比如象、鲤。
象:以相似之物命名,比如孔子圩(yú)顶,名就叫丘。
当然以上的原则和禁忌也不是完全被遵守的,有一些名字还是脱离于这个范畴的,比如宜臼、杵臼就以器物命名了。
那么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起名字的特点又有哪些不同呢?
1、 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起名字比较简单质朴,以一些很简单的方式取名,比如以自然现象入名,以排行也就是伯仲叔季入名,以个人特征入名,以天干地支入名,还有以星象占卜入名等等。
这一时期距离我们比较久远,我们会觉得那时候的人名字特别怪,分析一下怪的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种:
(1) 首先是很多人名字里没有姓,名就是名,而且这个名还极有可能不是本名,是加入了排行或者封地,或是一些其他能代表自己身份特征的字。比如伯邑考,姓姬,名考,伯是排行,邑是封地,所以他要是叫姬考还比较寻常,叫伯邑考,很多人就摸不到头脑了。再比如共叔段,与之一样。
(2) 起的名字从字面上无法理解。比如晋文公重耳,是因为每只耳朵是双重的?再比如齐桓公小白,是因为长得白吗?
(3) 那时的男子称氏不称姓,而女子才会称姓,是不是和我们后世理解的不太一样啊。
(4) 名字写法多,叫法多,还多用生僻字,或者后来很多字音发生了变化,以至于我们无法弄明白当时他到底是哪个字或者读音是什么。
(5) 一些似是而非的叫法最具迷惑性。比如孟姜女,很多人以为她姓孟,叫姜女,其实她是姓姜,孟是排行老大的意思。您会问:孟姜女不是秦朝时的人吗?其实这个故事最早是出自《左传》的,也就是春秋时期就有了。
因为以上种种,只是简单的列举了一些情况,就已经眼花缭乱了。言而总之,就是那个时期的人名字的组合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单一,他们的组合很多变,有的是姓加字,有的是字加名,有的是封地加谥号,有的是排行加名,有的是排行加字等等,真的是太丰富多彩了,还有王子加名,王孙加名,公子加名,公孙加名等等,好了,不说了,我脑子已经乱掉了。
2、 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人们起名大都是单字,尤其是汉朝,西汉十五帝,东汉十四帝无一例外都是单字名,当然像是汉昭帝刘弗陵,后来也是改名叫刘弗了,汉宣帝刘病已也改名叫刘询了。还有我们熟悉的那些将领,像是西汉的李广李陵啦,卫青啦大都是单字,而也有例外,比如李广利、霍去病等。但是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无一例外,都是单字名。
那么这个时期为什么都取单字名呢?我想一是习惯,就像我们现在大都是复名一样
二就是为了避讳,一个字避讳总比两个字轻松吧。不过这样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多了,常用字不够了,就会起一些很生僻的字,让人对其抓狂啊。
那么这个时期取字时又有什么特点呢?尊老、称谓、身份、德行等成为了取字的首选,同时多用元、文、长、公、次、幼等字。比如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刘玄德、、周瑜周公瑾、徐庶徐元直、、关羽关云长、马谡马幼常、张辽张文远、袁术袁公路等等。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五胡乱华,汉人的避讳制度遭到了破坏,复名逐渐多了起来,不但复名多了起来,复姓也开始流行,像是慕容啊,司马啊,宇文啊等等。
而且那时候盛行"五斗米"教,而五斗米教的教会标识就是一个"之"字,于是在这一
时期出现了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起名方式,就是缀"之"于名后成为复名,比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刘穆之、顾恺之等等。
4、 隋唐五代时期:到了这一时期,复名大量增多,成为了普遍现象,而且随着科举制的实施,文人雅士大量增多,取字时讲究"德、文、儒、雅、士",这就是说随着教育普及,很多人的学识修养都大大的提高,而且基数越来越大,取字的时候往往讲究引经据典,比如茶圣陆羽,根据"鸿渐于陆"取字鸿渐。
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现象,那就是名与字相同,都说名与字要互为表里,这
可倒好,直接就相同或者相似了。比如郭子仪字就叫子仪,李鼎字就是鼎,再比如名与字相近的,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等等。
5、 两宋时期:这时候开始有点我们现代人起名的特点了,就是开始讲究阴阳五行、生辰八字。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取名之时就会把你先天缺失的这一部分给补上,这个大家都懂,我就不赘言了。
还有就是"字辈取名制"在这一个时期确立了下来,像是我们熟悉的孔孟两大家族的族
谱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编写的。字辈取名的好处就是人们可以通过名字就确定辈分,就能明白自己在整个家族中的位置,有利于维护血脉稳定与精神文化的传承,有理有序,一点都不混乱。
这个时期人们取名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讲究"文武修德贵昭永福寿",常用"老、叟、翁"来表达尊老爱幼。比如孟元老、魏了翁,陆放翁等等。
6、 元代: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沿用了唐宋以来以数字起名的方法,使之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八就是排行,为什么有个重呢?因为家族中还有个排行第八的啊,他于是就重八了,还有像是常遇春、汤和等开国将领祖上也都是数字名。
再比如一个姓王的小朋友出生时,父亲二十四岁,母亲二十二岁,那么他就起名叫王四
六,就是父母年龄之和。
为什么在这时数字名字会盛行呢?有人说是这个时期是由蒙古族统治中原,汉人社会地位低下,政府不允许汉人有自己的名字,其实数字起名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十分普及了,也许元朝统治者只是觉得这样是附庸风雅,延续盛唐两宋的风格吧。
7、 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基本延续了两宋时期的起名习俗,更加注重五行八卦与字辈取名了。不多说,主要说一下具有代表性的。
比如我们在看明朝皇室成员的名字时,无一例外都与五行相关,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
是朱元璋提倡的五行与字辈取名,他要求以后的朱家子孙都要按照这个方式来命名,据说他还给自己的每一个子孙作了一首打油诗,以后就按照诗中的字序来定辈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大批和五行相关的名字,缺什么补什么,因为人口基数不断扩大,常用字不够了,就开始用生僻字,生僻字也用完了就开始自己造字,有人戏称,朱家子孙整个就是编写了一部元素周期表啊。
纵观整个中国起名史,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啊,真是处处皆
惊喜,处处皆学问啊,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我们是其中的一员,这份儿璀璨,我们不可不知!
五朝元老篇——之戎马一生汾阳王 郭子仪 (二)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五朝元老的第二位人物——汾阳王郭子仪。上次说到,中国是一个极重资历的国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能做到三朝元老的就已经都是出类拔萃的了。
如魏晋南北朝时的王导,虽然创立了“王与马,共天下”的佳绩。但晚年经常受到权臣的排挤而地位尴尬。被康熙和雍正倚重的名相张廷玉三朝元老做的也是勉勉强强,毕竟沉稳的做事风格与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八字不合,即使雍正遗诏要张廷玉配享太庙,张廷玉晚年仍然狼狈万分。
能做到四朝元老的更算稀少,如商朝伊尹,西汉夏侯婴、霍光,曹魏重臣满宠、司马懿、蒋济,唐朝名臣李泌、颜真卿,北宋司马光、文彦博、王珪,明朝杨廷和、杨一清、袁可立、海瑞,清朝李鸿章、索尼。历史上能成为五朝元老的更是凤毛麟角。
现在我们就聊一聊历史上寥寥无几的五朝元老中的其中之一。郭子仪(697—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唐朝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曾历则天、玄宗、肃宗、代宗、德宗 五朝。
出身世家郭子仪出生于太原郭氏,在唐朝是比较有名的官宦世家。父亲郭敬之,是唐朝声明显赫的权臣、封疆大吏。在朝官任太尉、中书令等职,且历任渭州(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吉州(治今江西吉安市)、绥州(治今陕西绥德县)、寿州(今安徽寿县)等四州的刺史。父亲的忠君爱国,为国为民让在身边长大的郭子仪受到了耳濡目染的教育。家庭的富硕让他有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但相比文治他却更喜欢武功。从小习武也为他日后,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早年经历
郭子仪成人后参加武举考试,成为武状元。以武举入仕后,以“异等”的成绩补任左卫长上。
(从九品下,此据“郭家庙碑”碑阴铭文,正史列传误作“左卫长史”,为六品官。子仪武举及第任官直接为六品可能性较小)
后累迁升至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天宝八载(749年)三月,郭子仪升任左武卫大将军(正三品),横塞军使、安北副都护,又改横塞军使为天德军使。天宝十三载(754年)春,郭子仪兼任九原郡(丰州)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不久,郭子仪的母亲、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他去职返家守孝。
虽然郭子仪入仕之后,官途顺畅,不可谓之不快,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但在和平安定的盛唐时期,一个拥有经世之才、雄韬伟略的军事元帅很难发挥出他的所有潜能。然而可能是上天怕将一个惊世将才埋没,必定要他留芳千古。
安史之乱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安史之乱爆发。从此,英雄开始有用了武之地。郭子仪于守孝丁忧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戎马余生、跌宕起伏讨伐叛军
出征后郭子仪收复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于是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天宝十五载(756年),郭子仪、李光弼大败史思明军,又破安史联军。本想趁胜追击,此时哥舒翰在潼关战败,天子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下诏军队班师。于是郭子仪与李光弼率军队五万赶赴朔方行辕。八月,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节度使。
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唐肃宗只能倚靠朔方军为根基。敌将阿史那从礼又率同罗、仆骨五千骑兵,引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等数万兵力逼近行在。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俘虏数万,牛羊不可胜数,终于平定河曲。
平定两京
至德二年(757年),在潼关进攻敌将崔乾祐,崔乾祐战败,退保蒲津。此时永乐尉赵复、河东司户参军韩旻、司士徐景及宗室子锋在城中,密谋作为内应,郭子仪进攻蒲津,赵复等人斩断城墙,打开城门。崔乾祐逃往安邑,安邑假意接纳他,崔乾祐的军队进城进到一半的时候,县门发兵,崔乾祐脱身逃走。敌将安守忠守卫永丰仓,子仪遣儿子郭旰与其交战,杀死敌军一万级,而郭旰阵亡。唐军夺取了永丰仓。于是打通了潼关到陕州的道路。
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弑杀,朝廷欲大举进攻。唐肃宗诏郭子仪回凤翔。四月,郭子仪进封司空、关内河东副元帅。五月,令郭子仪率军赶赴京城。在清渠(今西安以西)与叛将安守忠交战,唐军失利,部众溃散,把所有武器都丢在了清渠。郭子仪聚集余部,退守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到皇帝处请罪,请求降职,于是被降为左仆射,仍兼同平章事,其余职务不变。
闰八月,郭子仪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以兵部尚书、平章事兼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九月,郭子仪作为中军副帅,随从广平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俶率蕃、汉兵十五万前去收复长安。平定长安,修整三日后,继续东征。安庆绪派遣严庄调兵马十万前往陕州与张通儒共抗唐军,叛军听闻唐军到,将全部兵力驻扎在山西,背山结阵。郭子仪指挥回纥兵进击,将叛军全部杀死。李嗣业与回纥军从后方攻击叛军,从扬起的尘土中飞来十余箭射向叛军,叛军大惊说:“回纥来了!”于是叛军大败,尸体漫山遍野,严庄、张通儒逃回洛阳,再与安庆绪一起逃往相州(治今河南安阳),郭子仪率军收复东都洛阳。
兵败相州、削夺兵权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八月,郭子仪因在黄河边击败叛军,擒获叛将安守忠,献俘至京师,肃宗命百官到长乐驿迎接,并亲自在望春楼等待,进封其为中书令。然后,肃宗诏命九位节度使合力讨伐安庆绪,因郭子仪、李光弼皆为元勋,难相统属,只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却不设立元帅。郭子仪率兵从杏园渡过黄河,在获嘉击败叛军,捕杀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攻克了卫州。安庆绪逃走,郭子仪等率军追击到相州(邺城)。安庆绪入城固守,郭子仪等人围邺城,又引漳水淹城,城被淹两个时辰,不能攻破。城中粮尽,人吃人。安庆绪窘迫,只得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发兵三十万援救邺城。
在邺城之战中,天显异象。两军未来得及布阵,突然大风突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即使近在咫尺却看不清。唐军与叛军都大惊,各弃兵仗辎重,唐军向南、叛军向北面溃退。鱼朝恩一直妒忌郭子仪,趁机把相州之败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并在肃宗面前进谗言。五月,肃宗将郭子仪召还京师,任命赵王李系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为副帅代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兵权虽被剥夺,但仍以大局为重,忠心于朝廷。
再掌兵权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正月,肃宗任命郭子仪为邠宁、鄜坊两道节度使,但仍将其留在京师。闰四月,在百官的要求下,肃宗准备命令郭子仪带兵出征。但因鱼朝恩向肃宗蔬谏馋言并未马上出动。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兵败邙山,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宝应元年(762元年)二月,朔方诸军都统李国贞、河东节度使邓景山相继被杀。朝廷害怕这两支军队与叛军联合,于是起用郭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兵马副元帅,进封汾阳郡王,驻守绛州。
屡遭谗言唐代宗能即位,宦官程元振自认为有拥立之功,担心老将难以制服,多次离间诬陷。郭子仪被罢免副元帅之职,而加实户七百,再失兵权,充任肃宗山陵使,督建皇陵。郭子仪将肃宗所赐的诏书一千余件全部呈给代宗,以表明自己的忠心。代宗看后,安慰郭子仪道:“使重臣忧虑,我很惭愧,从今后您不要担心”。此时,史朝义仍占据洛阳,代宗欲派郭子仪与雍王李适率军东征。由于鱼朝恩、程元振的谗言,代宗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
在复长安广德元年(763年),在吐蕃进攻破长安,而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由于之前唐代宗猜忌将领,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来瑱被谗杀,导致长安几乎没有军队防御。李光弼因为畏惧谗言不敢带兵入朝救援。唐代宗不得已,遂起用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奉命调兵遣将,驱逐吐蕃敌军。广德二年(764年),抵抗仆固怀恩引叛乱,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在一次光复了长安。
晚年生活大历八年(773)十月,郭子仪指挥朔方军在灵州大败吐蕃军,向朝廷奏捷。大历九年(774年)二月,郭子仪入朝,在延英殿朝见皇帝。君臣对奏慷慨甚欢,但在谈到吐蕃强大时,郭子仪流涕不止,又上表“乞骸骨”(退休),未得到代宗允许。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驾崩,德宗继位。郭子仪被德宗调回朝廷,进位太尉,仍兼中书令,充任皇陵使,赐号“尚父”,并加食邑至两千户,赐郭子仪铁券,并将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所领其他使职、副元帅等职务都被削免,让他安度晚年。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夏,郭子仪病重。唐德宗命舒王李谊前往探病,郭子仪不能行叩拜礼,只能作揖礼。六月十四日,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专门超越礼制,下诏将他的坟墓增高一丈。
人物评价郭子仪出生官宦世家,秉性忠良,百经疆场,军功显赫。不仅武功厥伟,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
后世帝王名家对他也多有评论,都是褒奖之言和敬仰之意。以此敬佩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小编最喜欢的还是王安石的评价:
翼翼汾阳,子仪始王。德完道粹,功盖于唐。宜享世泽,流如海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