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十月初八生辰八字(94年十月初八生辰八字命理)
北京“大水缸”,一位“护水使者”是这样炼成的
刘永连骨子里有种作家情结。年轻时,他喜欢看书,喜欢琢磨人和事,喜欢惟妙惟肖地给人讲故事,更想着有机会把这些动人的故事诉诸笔端。
“笔头子比锄头沉!”
一次偶然,小说《地道战》的作者李克语重心长的一句话,让刘永连明白了作家的不易。既然“拎着锄头刨食儿”,索性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正是这份肯下功夫琢磨的劲头,让这名只有高中学历的山村青年总是在第一时间嗅到商机,不断闯出一条条生路。也让他在一次次闯荡中,对身边的人和事始终饱含深情。
在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距离密云水库直线距离不足500米的“一亩三分地”里,27年来,刘永连和员工们做打夯机、小配件,也做网球拍、保龄球,也曾因为生产光盘,成为密云地区唯一的高科技企业。
27年来,也恰恰因为这不足500米的距离,让地处北京重要水源地核心位置的“一亩三分地”,发展一次次受挫,倒逼之下,又一次次转型。
企业最好时,刘永连给员工发密云地区最高的工资、最好的福利。
企业最差时,刘永连把房子抵押,四处借钱也要给员工发工资。
27年来,没有拖欠过员工一分钱的刘永连明白:“库区移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不能看着大家没饭吃。”
2020年终表彰,总给员工颁奖的刘永连,第一次被披锦戴花,这是员工自发组织、自掏腰包,也要给“刘书记”的表彰。
“好人”是刘永连的微信名。他说:“做好人应该是每一个人的人生信条。”
冬日的阳光照进办公室,墙上密云水库的巨幅全景照片深远而纯净。个头不高,两道浓眉的刘永连朴实而真诚,手指照片上的碧水青山,感慨道:“瞧瞧库区的风光,多美呀!”
如今,放弃之前所有的项目,转型为以护水、环卫为主的绿色环保服务业,这名自称很“渺小”的民营企业管理者以“护水使者”之名,把曾经“笔头子”上的情怀书写在密云库区的大地上。
“管闲事”
初冬的早晨,密云石城镇王庄村一处通往水库的道路岔口,身着黄色马甲的保水员王加英已经早早赶到这里。不远处,朝阳在宁静的湖面上泛着道道金光。
这里是57岁的王加英值守的护水岗,工作简单,责任重大。“进入库区作业的人必须持证在我这里登记才能进入,同时还要负责周边白色垃圾的清理。”王加英说,“冬季还好,赶上旅游旺季,来往库区的人多,总有人靠近水库,那我们就得提起精神。”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密云水库被誉为北京的“大水缸”,是首都北京最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有“燕山明珠”之称。
为了保证水源安全,库区的护水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除了护水,刘永连管理的北京东方神韵产业发展集团公司还承担着近3000名一线环卫员工的管理,以及沿水库周边10个乡镇和街道餐饮、环境保洁、垃圾分类、保水护水、物业服务等16项政府购买项目。
在密云城区,东方神韵的员工“爱管闲事”是出了名的。他们把走失的老人送回大山深处的家,帮不小心将钱包丢进垃圾箱的大妈翻遍辖区垃圾站,汛情期间第一时间赶到遇险路段排查险情、运送病人……
“在此次灭火救援中,展现了你公司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过硬,为全区自防自救力量的联勤联动起到了示范作用……”
这是密云区消防救援队给公司的一封“表扬信”,表扬源于“快人一步”。今年8月3日清晨,密云镇李各庄村委会附近一辆汽车发生自燃,当时在附近巡逻的公司员工田德礼第一时间拨打119,并迅速联络公司义务消防员,赶在密云消防救援队到来之前及时处置了火情。
“眼见即为责任,服务就是品牌。”刘永连说,“服务性公司,做的就是服务工作,看见了就有责任。”
在员工吴满军心里,一幅写有“为人民服务”的书法作品是对自己“管闲事”的最高奖赏。2020年5月10日下午6点,铁路退休职工吴成录搭乘“密16路”公交车,从密云城区回老家大城子镇梨寨村。下车时,因携带东西较多,慌忙中,不慎将一个装有贵重物品和证件的双肩背包遗忘在车上。
眼看公交车开走,不知所措的老人忙向附近身着制服的吴满军求助。听了老人的讲述,执勤中的吴满军一边请同事查清楚当天公交车当班司机,一边让老人搭上自己的巡逻车开始追赶。过程中,他们联络上了公交司机,请他代管老人的遗失物品,并在几十公里外追上了“密16路”。
跟记者讲述中,不善言辞的吴满军一脸通红,不好意思地说:“老人那天送来一幅自己写的书法作品,还给大家现场跳了个舞。”
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时期,寒冬腊月,公司全员自发上岗组织所辖服务区域的防疫执勤。怕大家冻着,公司购买了上百件棉大衣,还给大家补贴汽油费,发放暖宝宝等。夜里11点,刘永连更是冒着大雪亲自把六菜一汤送到执勤的各个岗位……
“这些行动都是员工自发的。”先行一步的刘永连笑称,“直到正月初八各社区才开始有组织地行动起来。”后来,更有社区工作人员羡慕他们的“执勤套餐”,刘永连说,“都是一家人,给大家都配上。心暖了,工作也没那么累了。”
“如何保持一个企业的发展稳定,解决当地百姓稳定就业?对于服务外包企业来说,靠什么形成核心竞争力?”如今在公司担任党委书记的刘永连自问自答,“就是靠身边每一名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靠一个人温暖一群人,一群人温暖整个社会。”
整个上午,巡查了水域周边,王加英并不算太忙。如今水库周边白色垃圾越来越少,环境也越来越好。想想之前从事的工作因为疫情早已停滞,家里每年只有山上一小片板栗林几千元的收入,“护水员”的工作让她心里特别踏实。
“有闯劲”
沿密云水库西南的密关路西行,过七孔桥左转,再沿京密引水渠前行不到100米,便是刘永连努力耕耘了27年的“一亩三分地”。
干净整洁的院落,错落有致的厂房,每一栋简朴的建筑上都刻录着不同时期的发展痕迹。
“第一次,我可是翻墙进来的。”提起这个历经磨难的院落,刘永连爽朗地笑了。
翻墙,是为了摸底。当时这个院落还属于北京华都机械厂,溪翁庄镇的乡镇企业。
1994年底,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镇分管领导听说水库对岸的冯家峪汽车配件厂有个刘永连,人很能干,便想挖他来“收拾烂摊子”。
刚满30岁的刘永连,意气风发。虽然学历不高,但爱读书、善思考、有闯劲,一路从学徒干到千人大厂的办公室主任。他跑过业务,出过国,自认“经历过大风大浪”。
但放弃稳定的收入,从头开始经营一家企业,他没干过,心里没底,也想过打退堂鼓。
在那根“不服输”的神经挑逗下,刘永连决定“暗访”那个“烂摊子”。
那天夜里,他翻墙摸进了华都机械厂。那里与其说是个厂区,倒不如说是一片荒地,院墙只是摆设。偌大的院落,他逛了几圈,大摇大摆走出厂区大门,连个人影都没瞧见。
原来,厂子一整年都没发工资了。68名员工,清一色库区移民,个个没精打采,企业欠账和拖欠工资总额将近70万元,不少员工递交了辞职报告。
白天,只有几个工人还在坚持干活,“都是厂里的党员和业务骨干。”刘永连心里有了主意。
“给我20天,我让厂子恢复运转。”刘永连跟镇领导只提了一个条件:“成立党支部,我来当支部书记。”
带着“军令状”,刘永连正式走马上任。
上世纪90年代,正是乡镇企业改制的高峰期。面对“空降”的年轻厂长,工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不信任。几名老工人一合计,在厂里僻静的角落找了间屋子,问刘永连“敢不敢过去商量点事”。
“去就去。”
一开门,屋子里黑压压挤了20多号人。煤炉子上烧着水,“小黑屋”里热气蒸腾,没人吭声。
刘永连给自己泡上一杯茶,定了定神,迎上工人们质疑的目光。
厂子会不会倒闭?未来该怎么走?工资怎么发?问题轮番抛出,刘永连一一接招。
“你们可以不相信我刘永连,但要相信党组织。”
“我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工厂就会起死回生。”
“有我在一天,就不会拖欠大家一分钱工资!”
尽管还有疑虑,工人们还是撤回了辞职报告,68人一个都没走。
机械厂原有的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利润更是薄得可怜。厂里的运输车临近报废年限,却没钱修。那些日子,刘永连就住在厂里,每天晚上要听见运输车回厂的声音,才敢入睡。
最愁的还是发工资,眼瞅着要过年了,靠卖产品回笼资金显然不现实。
他找银行周转,甚至把准备买房的钱、亲戚办婚礼的钱都借来,总算结清了工人们一年的工资。
“刘书记说话算数!”工人们终于放下顾虑,踏实工作。
“依靠党组织,稳住了人心。”刘永连觉得找对了路子。
紧接着他迈出第二步——主动关停华都机械厂“翻砂铸造”等污染项目。工厂紧邻大坝,随着密云地区保水政策逐步推进,“五小”工业不能再干了。
一个偶然,刘永连接触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多番筹措下,一家中外合资的光盘制造企业落户溪翁庄镇。
为了让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取得国家部委颁发的生产许可,那段时间,刘永连真是跑断腿、磨破嘴。
炎炎夏日,他和司机开着一台老式212吉普车,三天一趟,往返于密云和市区。那台总在路口熄火的“老破旧”,让刘永连跟执勤的警察成了熟人。而每次出门,不忘揣上几瓶冰冻矿泉水的刘永连清楚,老破212的每次重启就靠它们了。
刘永连记得很清楚,当企业陆续拿下光盘生产许可证和行业内第一个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时,工作人员打趣道:“可惜这么值钱的许可证,落在了农字头上。”
1996年9月16日,光盘生产线正式投产。当年,企业职工的人均工资就达到了1000多元,全年纳税230多万元,轰动密云。年底结清了员工工资与各类花销,账上结余400多万元。
1998年,还是大学生的张艳,怎么也不相信自己实习的这家“高科技企业”坐落在密云,这个“鸟不拉屎的地儿”。
如今已经是公司党委副书记的张艳,清晰地记着第一次见到刘永连时的情景。“像个收电费的,一眼望过去就是咱密云山沟里出来的。这高科技企业的老板不会是假的吧?”
当年一心想闯北京城的密云姑娘,怎么也想不到,大学一毕业就留在了家门口,跟着“假老板”一干就是23年。
张艳说,公司最红火的时候,院里常驻着4家外商代表,英语、日语,甚至荷兰语交织,“国际范儿”十足,员工们走到哪都自豪地说“我是光盘厂的”。
从最初的翻砂铸造到光盘刻录,再到网球拍、保龄球生产……刘永连一个个费尽心思引进的项目,记录了这座院子的蜕变。
“傻实在”
“库容43.75亿立方米,面积188平方公里。环湖路以内,库区面积大概是22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之一个新加坡。”聊起密云水库,刘永连总能脱口而出一连串精确的数字。
像农民熟悉土地上的每一粒种子,库区边长大的孩子,对“八山一水一分田”如数家珍。然而问题也出在这“八山一水一分田”上,保水和富民的矛盾,一直以来深刻影响着密云地区的产业发展。
2002年,公司改制为民营企业,并上马了绿色生态消毒液制造等项目。见公司效益不错,刘永连便拍板给公司全员上了社保。
此时《劳动合同法》尚未正式出台,劳动局工作人员一脸不解地问前去办理业务的张艳:“你们民营企业还给上社保?没要求啊。”
尽管是受益者,张艳也表示“不理解”,“我是干财务的,太知道亏损和利润对一家公司的意义了。”面对疑问,刘永连反问道:“公司既然是全民控股,为什么不让职工享受更多政策实惠呢?大家都是库区移民的后代。”
“傻实在。”张艳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服气。在刘永连的影响下,她也积极加入了党组织。
被刘永连的“傻实在”影响的人并非个例。
2003年,来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消毒液需求激增。社会上恐慌情绪蔓延,很多企业停工停产,保障消毒液供应刻不容缓。面对员工们的畏难情绪,刘永连第一个站出来,以支部书记的身份召开大会。
“身为党员,平常时候要看得出来,关键时候要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要豁得出来。”
短短几句话,掷地有声。
他在车间门口支起帐篷,吃住在厂区,加班加点生产消毒液,保障供应。党员上了,团员也没落下,甚至有20多位员工家属也作为临时工上了生产线。
疫情过去,任务圆满完成。刘永连申请成立党总支,经上级主管组织批准,他们成为密云第一个设立党总支的民营企业。
与浪潮搏击的小船,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等待他们的是更大的风浪。
2009年金融危机过后,行业竞争加剧。随着芯片产业的崛起,光盘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企业效益急转直下。给职工发工资,又一次成了刘永连的心病。
张艳记得,2013年腊月二十六,刚刚借到一笔款入账,已经疲惫不堪的刘永连匆匆塞下两块沙琪玛,又奔波在四处筹款的路上,赶在年前给职工补齐了工资。并在第二年,将光盘厂离职员工54万元经济补偿金如数发放。
“按理企业不行了,补偿金不是必须支付的,可他硬是靠着借钱,甚至把厂子这块地抵押出去,给大家发了钱。”看着“傻实在”的刘永连,张艳决定放弃高额补偿金,留在公司。
公司再一次滑向低谷,刘永连一度“不想干了”,但一想到公司关门,跟着他打拼了十几年的兄弟姐妹就要丢掉饭碗,他下不了狠心。
“曾经那么难都过来了”,“小黑屋”里的诺言,让支部书记刘永连不敢忘,“那就放弃光盘业务,再次转型。”
那几年,简政放权成为热议话题,“小政府,大服务”理念备受关注。刘永连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紧邻密云水库的位置,从前一直被认为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短板。然而从保护绿水青山入手,依托水库搞第三方社会服务,承接政府服务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社会综合治理,未尝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何不紧跟绿色发展的步伐,做一个纯粹的“护水使者”呢?
面对全然陌生的领域,刘永连带着员工们走机关、进社区、访乡村,调查研究、拜师学艺。他们向先入行的朋友请教如何撰写项目标书,向环卫工人请教马路应该如何规范清扫,还系统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课程,几位骨干在环卫所一待就是半年。
逐渐摸清工作规律后,公司接管了石城镇的环卫工作。他们从改善环卫工人的生活入手,规范企业的管理细则。人心暖了,队伍就稳了,工作作风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令政府头疼的“老大难”群体,一改往日人浮于事、懒散怠惰的习惯。石城镇的环境卫生面貌,由过去的倒数一跃成为先进单位。
“转型政府外包服务项目,过程中很多同行并不看好,认为我们从一个高科技文化企业变成扫垃圾的,是没落了。哪知道公司建制度、建章程、建队伍,短短两三年搞得风生水起。”话语间,刘永连充满自豪。
“跟党走”
说起效力了6年的公司,高大帅气的王帅非常真诚,“就是特别踏实”。
王帅是一名退伍军人,来公司前曾开过一段时间的小超市。说那会自己“年轻”“幼稚”的王帅,2017年从垃圾分类宣传员做起,一路成长,到如今成为垃圾处理全流程专家,被北京市文明委评为“垃圾分类达人”。
“刘书记就像我们的家长,努力提供平台让每一个人成长。并且为每一名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不论你遇到孩子上学,还是家人就医,总之,只要找他,他都会竭尽全力帮你。”王帅说,“在公司,从没听说无故辞退员工的事情发生,除非自己非要走的。”
公司里有很多“暖心”规定:员工家里有学生参加高考的,员工放假三天;六一儿童节,家长放假一天;每年春节给员工子女发红包……
“管理一个几千人的企业,最难的不是业务调度,而是精神塑造。”刘永连说。
27年前,从踏进这个坐落在密云水库边的宽敞院落开始,刘永连就尝到了“成立党支部”对企业发展凝聚人心的“甜头”。
如今,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红色主题的“东方神韵智慧党群服务中心”在朴素的院落里非常耀眼。
这个中心以“互联网+党建”为手段,集合联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设有党群服务中心、智慧党建融媒体中心、党群阅览室、党群文体中心四大板块。从红色地标、党史故事、水库历史到员工取得的种种荣誉,党群服务中心的内容丰富细致。
展板前,回顾27年来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与发展,刘永连说:“一个企业挣钱多少是一回事,是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企业,成为有正能量的企业很重要。如何来引导?千条万条,归根结底还是用党建引领。”
他介绍,密云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乡,水库移民后代继承了这样的优良传统。“总有人问我带领水库移民走到今天的秘诀。回顾这27年,最关键时刻,党员、党组织是坚强核心,这一点我毫不怀疑。”刘永连说。
他还总结了一套“三向党建工作法”,“‘三向’即‘向党、向上、向善’,学习本领,提高自己,服务社会,永无止境”。
“通俗地说就是九个字:跟党走,长本事,做好人。”刘永连补充道。
27年,他守住了这“一亩三分地”,也守住了“小黑屋”里最初的承诺。(记者 强晓玲、刘小草)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堪称女版郭刚堂!湖南湘潭女子骑行60万公里寻女27年,最远到泰国
春节团圆,对不少人而言是一年一次的热切期盼。而对曾庆娇和小女儿陈贵萍而言,等来一次春节团聚却整整花了27年。湖南58岁女子曾庆娇27年来,骑行60万公里,最终通过抖音成功找回女儿的故事再次受到关注。
曾庆娇是湖南湘潭人,在小女儿不见的27年里,她的人生中仿佛就只剩下了一件事——找到女儿带她回家。她也因此被人称着“女版郭刚堂”。
曾庆娇给女儿做的寻人启事
2021年6月,抖音寻人志愿者马水峰将她的寻女启事贴在自己的打拐车上,被网友拍下来发在抖音平台。没想到,女儿所在的社区刷到了这条视频,最终在警察的帮助下,曾庆娇终于找到了女儿。
今年春节,曾庆娇也将迎来小女儿回家后的第一个团圆年。在这之前,则是曾庆娇苦苦坚守27载的漫漫寻女路。
小女儿被抱走,妈妈骑行27年
1994年农历十月初八,曾庆娇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大女儿则带着不满4岁的妹妹贵萍前往位于熙春路附近的新华书店玩耍。
下午4时,曾庆娇回到家中,却发现只有大女儿一个人。从大女儿口中得知,贵萍被一个叔叔抱走了。在附近寻找半个月无果后,曾庆娇从此踏上了骑行的寻女征途。
“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找寻多久,一定要找到贵萍!”曾庆娇这些年几乎跑遍全国各地,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没有钱她就自己骑摩托车到各地寻找。
3岁之前的陈贵萍,被曾庆娇一直带在身边
为了省钱,她从来没有住过一次旅馆,没有吃过一顿好饭,天黑了就用自己带的棉被在路边休息,饿了就买几个馒头。这样的生活,她足足坚持了20多年。
后来,由于大女儿急着寻找妹妹的下落,遭遇车祸。2020年,曾庆娇骑行时摔倒,腿部重伤,无法再像之前一样亲自奔走各地寻找小女儿,无奈中断27年的骑行寻女路,回到了家中。
但是,短视频的兴起,让曾庆娇再次看到了希望。她开始直播,也会发布一些视频来传播自己寻找女儿的信息。在抖音上,她还认识了一些同样在寻找孩子的父母,大家相互鼓励、互通信息。
打拐车上寻女,一条抖音助团圆
2020年春节前后,曾庆娇联系上了专门帮助寻找被拐孩子的打拐车车主马水峰。马老师帮助曾庆娇在前车盖上贴上了“寻找女儿”的信息。
2021年5月,马老师开着打拐车去到西安兵马俑做打拐宣传,曾庆娇寻女启事正巧被一位广东游客拍下来发到了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后来,一名深圳网友看到后,将曾庆娇的寻人启事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在了抖音上。
不久,便有网友发来私信,称认识视频中的女孩。于是,马老师和对方取得了联系,并将结果告知了曾庆娇。最终,在警方帮助下,曾庆娇成功找到了小女儿。
曾庆娇和两个女儿共进午餐
2021年6月10日,陈贵萍乘坐抖音寻人志愿者马水峰老师房车,来到湘潭岳塘区建设路街道湖湘社区,与曾庆娇相认。现场,全社区的居民都在,还有几个曾庆娇寻亲路上遇到的寻子父母和志愿者们。
来源: 潇湘晨报
双面“绣”姑苏——人文经济视野下的苏州观察
从苏州古城最高点北寺塔环视,河街相邻、小桥流水,格局千年未变。从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至今,苏州保留了中国城市最完整的脉络肌理。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载体,这里成为寻访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篇章。
2500年岁月沉淀出的昆曲、评弹和园林、苏绣,早已成为世界辨识中国的鲜明符号。吴风悠扬、民情雅致,“最江南”,是时间在这座城酿出的气韵。
这是2023年4月10日拍摄的苏州城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以文化城,城以文兴。苏工、苏作里的极致追求,涵养出时时争第一、处处创唯一的城市气质:苏州各县级市常年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其中昆山位居榜首多年;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常年领跑全国;专注实体经济,筑链强链延链,正成为全球工业地标。
既厚文崇教又精工重商,人文与经济在苏州相融互促、相得益彰,一如姑苏“双面绣”璀璨千年。
视频加载中...
水运水韵 脉动千年
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4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启用,展现其扎根中国、深化合作的决心。作为江苏唯一的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园区已汇聚外资研发中心200多家、跨国公司总部118家。
1994年,始建于南宋的网师园内,中国与新加坡两国代表就园区合作事宜反复谈判,激烈讨论后下楼散步,观一池碧水、听一曲评弹,苏州独有的文雅让博弈顿时变得柔和。换景也换心境,最终成就园区这个“对外开放窗口”。
回溯历史,唯美姑苏与富庶苏州双向奔赴、共生共荣,交融汇聚成生生不息的城市脉动。
濒临太湖,北依长江,京杭运河南北纵贯;拥有两万余条河道、401个湖泊的苏州缘水而兴:春秋时期造船勃兴,航运起步;汉代以来兴修水利,农业兴盛;隋朝开凿运河,发展漕运,枢纽初成;唐宋以降,港口云集,市集密布,跻身江南雄州,财赋甲于天下。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唐代诗人杜荀鹤笔下的景致,时至今日依然随处可寻:周庄、锦溪等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古城区水陆并行,垂柳之下护城河碧波荡漾;现代感十足的园区,也坐拥金鸡湖、阳澄湖的湖光水色。
文脉如水脉,静水方能深流。泰伯奔吴教化初开、几经“衣冠南渡”渐成文化中心的苏州城,仍旧古雅充盈:苏州湾博物馆2023年1月开馆即成网红打卡地,“一封来自汉朝的文书”“丝绸之路上的汉唐生活礼仪课”让厚重历史有了时代表达;藏身平江河畔的琵琶语评弹艺术馆,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只为听一曲吴语《声声慢》……
评弹演员吴亮莹在苏州市姑苏区一处评弹茶馆演唱苏州评弹版《声声慢》(2023年4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历史文化是源,城市发展为流,源远方能流长。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历史不仅给苏州留下精致文化,更有家国情怀。
胸怀天下的城市气度,让苏州勇于“为国探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转工”,借助浦东开发开放实现“内转外”,围绕高质量发展推进“量转质”,如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争做引领示范。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声声慢》柔美旋律的背后,是苏州昂扬向上的城市基调:1月至4月实际使用外资50.4亿美元,同比增长7%;博世新能源汽车、太古可口可乐等重要外资项目先后落子;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发布“百强产业集群”,苏州和上海各占5席、并列第一。
一架绣绷,十指春风。自寒山寺出姑苏城西行20多公里,太湖之畔有全国最大的苏绣生产和销售中心镇湖街道,其顶级技艺双面绣形象诠释苏州魅力:一面江南气韵浓厚、人文鼎盛,一面产业地标耸立、经济繁荣。
苏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惠芬在刺绣双面绣(2019年6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流水奔涌,要在绵绵不绝。绣出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图景,需要水之温婉灵动,更需滴水穿石的坚韧。数十年打拼,苏州培育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内核均在敢为善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做到极致”。
苏工精雕细琢的匠心与苏州时时比肩一流的追求一脉相承,无一不透出这方热土臻于至善的城市品格。今日苏州对标现代国际都市,谋划城市功能拓展、形态完善,力争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发达的水运体系,温润的水乡韵味,蕴藏着绵韧持续的发展动能。人文和经济“两条腿”走路,让苏州从宋代文人范成大的“人间天堂”,一路走向当今世人向往的理想之城。
古韵今生 惟实励新
“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古人如此形容苏州时尚。3月底,以“有巢”为主题的宋锦成衣亮相2023中国国际时装周,悠久文化融入现代服饰,韵味格调惊艳全场。
起源于12世纪的苏州宋锦,近代以来制作技艺几近失传。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带领团队多年钻研,不仅成功复制宋锦,还实现了机器织造。“重生”的宋锦以全新姿态走向世界舞台,进入寻常百姓家。
创造性转化,赓续文脉;创新性发展,活化传承。
苏州“两根丝”名扬天下。其一“文化之丝”,以蚕丝为原点,深挖文化新内涵。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借势新国货风潮,创新研发各类丝绸制品,去年底成为北交所“新国货丝绸第一股”。其二“科技之丝”,以光纤发力,抢位产业新赛道。亨通集团从乡镇电缆厂起步,成长为全球光纤通信三强,已建立12个海外产业基地,自主研发的超大尺寸光棒,拉丝长度全球第一。
与时俱进,固本开新。“百戏之祖”昆曲诞生地昆山,立足戏曲重镇,2018年起举办戏曲百戏盛典,首创所有戏曲剧种集中交流演出、活态展现,推动戏曲事业“出人、出戏、出效益”。
旅客在沪宁高速公路江苏苏州段阳澄湖服务区观看昆曲表演(2020年10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昆曲与宋锦、古琴、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共同垒筑起苏州“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世界非遗高峰。这里历来手工业繁盛,厚文之“道”与精工之“技”融为一体,造就震烁中外的苏工、苏作。
一部苏作流光史,半部中国制造史。“苏工、苏作就是当年的专精特新。”苏州市市长吴庆文一语道破经济发展里的人文传承。目前,苏州已累计培育17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追求卓越,古今一心。从以人文为素养的文化自觉,到以人文为环境的文化自信,企业家崇尚实业、精益求精的信念已成为苏州鲜明的城市印记。
古镇盛泽曾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誉满于世。镇上的恒力、盛虹,分别从织造和印染小厂起家,沿产业链上拓下延,双双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生动谱写了保持“恒心定力”,终见“盛世长虹”的产业传奇。两家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纺织产业全面提升竞争力,千亿级产业集群、千亿级专业市场和千亿级企业齐头并进。
工人在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的恒力集团博雅达纺织智能车间作业(2021年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敢为天下先,追求最极致。单根丝直径从几百微米到现在1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十分之一,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却说,还要不断突破,以永不止步搏击全球市场。
江南水乡孕育苏州人如水般性格:柔和、低调、不张扬。但面对澎湃时代大潮,一批企业家淬炼出洞悉局势、问鼎业界的本领。
40多年前,钳工出身的沈文荣带领工友,克服“一无设备,二无图纸,三无人才”的困难,办起一家小轧钢厂。由此发端的沙钢集团,已连续14年跻身世界500强企业,钢铁版图延伸到巴西、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塑料厂、五金厂、钢铁厂……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苏州农村一批“泥腿子”的创业梦想如点点星火,渐成燎原之势。当年播撒“种子”,现在“枝繁叶茂”: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35个工业大类,制造业规模稳居中国城市前三。
深厚人文贯通苏州历史,前沿产业塑造苏州未来。苏州正精心谋划布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光子等产业创新集群,在全球产业变局中构筑“苏州高地”。
人为标尺 一生之城
光影摇曳,展示夜间别样意韵;恍然若梦,园林雅趣抚脉历史。“拙政问雅”2020年底推出,与网师园、沧浪亭等夜游项目一道,既实现融合创新,更被看作拉动夜经济的高品位文旅产品。
这是2023年4月5日拍摄的江苏苏州拙政园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古老园林寻求新的“打开方式”,GDP2.4万亿元的苏州,如何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创新是苏州的答案:连续两年春节后即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加快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网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地标根基在人。苏州向来广纳贤才,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约五分之一是“新苏州人”。“你只需要一个背包,其他‘包’在苏州身上!”“在苏州,一年365天每天都是‘企业家日’”等宣传语频频刷屏。
欲引凤凰,先栽梧桐。崇文重教之城,将目光锁定高端科教资源:中国顶尖高校联盟C9已全部在苏州实现重要布局,搭起校企合作新桥梁;材料科学领域重量级平台苏州实验室将有效贯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
海纳百川,既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动能,更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服务人口超过1600万的苏州,半数以上为外来者。苏州园林博物馆馆长薛志坚毕业后到此工作至今,感慨这座城市让人能够实现价值。
作为科学家,童友之最看重苏州重视人才、耐心培育企业的诚意;三代传承,年近百岁的江澄波一生寻访收购旧书,至今仍守着124岁的文学山房旧书店;范雪萍从安徽来太仓打工,儿子不仅有学上,还随校足球队拿到全省冠军……
不仅“能获得”,还要“能选择”。苏州图书馆第100家分馆即将开馆,各分馆与总馆资源共享、通借通还;自建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芭蕾舞团,提供世界一流水准的文化大餐。
市民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湖益空间·源书房内阅读(2023年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在苏州,把“C位”留给文化已成共识:张家港市沙洲湖畔的“最佳湖景房”,是2022年由企事业单位、市民共同捐书建设的益空间·源书房;高新区狮子山苏州乐园旧址上,苏州科技馆、艺术剧院正在建设,将与苏州博物馆西馆共同成为新文化地标。恰如900多年前,范仲淹捐出自购好地首创府学,成就“东南学宫之首”,为昔日“状元之乡”、今日“院士之城”打下基础。
参观者在苏州博物馆观看苏州博物馆设计模型(2023年4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为未来筑基,持续以文塑城。为期一个月的江南文化盛宴将于5月30日启幕,苏州江南文化艺术旅游节已办至第五届。苏州通过相关品牌行动,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尤其面向年轻人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动漫电竞、沉浸式文化消费等新业态方兴未艾。
持续提升人文供给能力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苏州新近提出,到2025年生活富裕、精神富足“两富水平”实现关键性提升。新征程上,苏州全力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续写人文葳蕤、经济繁盛的新华章,以人为标尺打造“一生之城”。“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网民的交口称赞折射出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
“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家在苏州、驻足苏州的人有更美好的生活体验、更深沉的情感寄托,推动“老有颐养、弱有强扶、病有良医、幼有优育、学有善教、劳有多得、住有宜居”,实现更高水平的民生“七有”。
这是2020年8月24日在苏州市姑苏区拍摄的城区夜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岁月流转,江河不息。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想象的苏州,正穿针引线、双面绣出中国式现代化《姑苏繁华图》。
文字记者:刘亢、张展鹏、陈刚、王恒志
视频记者:李雨泽、毛俊、陈思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金小茜、刘莲芬、程昊、郭洁宇
统筹:曹江涛、王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