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属什么今年多大(59年属什么今年多大2023)

心若向阳 2023-06-19 10:48:29 网友上传

唐某某(男,59岁),一年内禁入此地!

4月23日,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通报称,一名59岁男子参观时往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内丢弃熄灭的烟头,被禁止1年内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参观。

据通报,唐某某(男,59岁),4月22日在熊猫基地参观时,往大熊猫1号别墅室外活动场内丢弃熄灭的烟头,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制止,并将杂物及时清理出室外活动场。鉴于唐某某的不文明参观行为,禁止其1年内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参观。

此前也曾通报园内不文明行为

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4月17日通报:高某某(女,45岁),2023年4月17日向熊猫谷大熊猫一号别墅内大熊猫泼水,惊扰到大熊猫。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及时制止和现场批评教育。鉴于高女士不文明参观行为,禁止其1年内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含:熊猫谷)参观。

另据4月12日通报:姚某某(女,47岁),因2023年4月11日在园区内往兽舍等地乱扔东西,破坏环境,第1次违反熊猫基地相关规定,已签署书面文明参观承诺书。

李某某(男,41岁),因2023年3月27日在园区内进行网络直播行为,第1次违反熊猫基地相关规定,已签署书面文明参观承诺书。

易某某(女,47岁),因2023年4月11日在园区内违规发传单,第1次违反熊猫基地相关规定,已签署书面文明参观承诺书。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倡导全体游客朋友在参观过程中践行文明公约,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一起努力,保护好憨萌可爱的大熊猫。

声明:本文转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ID:cdpandabase),在此致谢!

介休市行政区划(三)

赵家窑社区,位于连福镇东南部,耕地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1001。原为赵家窑村。该村有煤窑,最初为赵家开采,故名。相传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由于中原战乱,人口流动大,有一位赵姓发现本地煤田丰富,易开采,就来此挖煤,过着自采自销的生活。一直到五代时期,多姓有带家眷、有单身来此地过着挖煤、耕耘生活。到北宋初,介休西靳屯王姓来这里搞煤炭收购生意,由于后来战乱,生意下滑,挖煤逐年减少,成了人口流动地,无固定人口。一直到金代,有梁姓、高姓、岳姓、张姓四大家陆续迁居本地。但村名一直沿用至今。该村在五代时期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一区,1953年属陆合乡,1956年属化家窑乡,1958年属张兰公社,1959年属上梁公社,1961年属化家窑公社,1984年属化家窑乡,2000年属连福镇。特产核桃。畜牧业有羊、鸡。

赵家窑社区

北坡社区,隶属于连福镇,面积0.04平方千米,人口430。原为北坡村。从前北坡村叫狮子头崖村,时期改名为北坡村,此处有沟叫桥夕沟,村居沟北山坡上,故名。该村在时期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2009年建成北坡小区,供北坡村民居住。

北坡社区地图

后山庄社区,隶属于连福镇,原为后山庄村。先有前山庄,后有后山庄,因中间有座小小的南圪塔,后叫后山庄,庄里先有王家、杨家在这小小的村庄里,开荒种地维持生活,地处丘陵地带,和“前山庄”以建庄先后分称,其建于前山庄之后,故名。1949年属一区,1953年属陆合乡,1956年属化家窑乡,1958年属张兰公社,1959年属上梁公社,1961年属化家窑公社,1984年属化家窑乡,2000年属连福镇。前山庄,自然村。早在光绪年间就有前山庄,是姓张的一家,就在这局限的庄里开荒种地生存,后来由原来的一家几个人发展到现在近百名。地处丘陵地带,和后山庄以建庄先后分称,其建于后山庄之前,故名前山庄。该村在清朝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一区,1953年属陆合乡,1956年属化家窑乡,1958年属张兰公社,1959年属上梁公社,1961年属化家窑公社,1984年属化家窑乡,2000年属连福镇。2002年并入后山庄村。名胜古迹有后山庄关帝庙。

后山庄关帝庙

船窟社区,位于介休市东南部,人口336。原为船窟村。晋阳湖边据传古时候介休为晋阳湖址,该村位居湖岸,此处设有船栓、船柱,用以往来船只停泊,又因村居山凹中,形似山窟,故名“船窟”。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

船窟社区

上西埜社区,位于连福镇东南部,面积0.9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0.53平方千米,人口394。原为上西埜村。汉初,一伙盗匪(土语“野人”)居此,为非作歹,周围百姓深受其害,称之“西野”。刘邦武将樊哙北征经此,为民除患。后建立居民点,村人意借樊哙之威,以镇匪患,永保安泰,取名西埜(“埜”为“野”之古写)。清末民初,两村分称,该村居高,称作上西埜。该村与下西埜原统称西埜。或说因地处山区,煤炭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故取名上西埜村。该村在汉朝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有财源煤矿、左则沟煤矿等企业。

上西埜社区地图

甘草岭社区,位于连福镇东南部,面积2.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0.46平方千米,人口294。原为甘草岭村。该村地处偏僻,位于土山岭上,因产甘草(中药)等,品质好而得名。1949年属二区,1953年属岭泉乡,1956年属化家窑乡,1958年属张兰公社,1959年属上梁公社,1961年属化家窑公社,1984年属化家窑乡,2000年属连福镇。2008年(一说2002年)与神光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神光窑,自然村。据传,汉朝年间,一遭难农家来此挖窑定居,为得安乐,不在遇患,即以占卜先生“神光普照”之言,取名“神光窑”。1949年属二区,1953年属岭泉乡,1956年属化家窑乡,1958年属张兰公社,1959年属上梁公社,1961年属化家窑公社,1984年属化家窑乡,2000年属连福镇。2002年并入甘草岭村。紧临万关线,另有介出线与万关线的连接线穿村而过,有甘草岭—赵家庄公路一条乡道。有正益煤业等企业。

甘草岭社区地图

关子岭社区,位于介休市东南部,人口328。原为关子岭村。该村位居山头,旧时为防匪人出没作乱,曾设关扼守,故名。该村在明朝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一区,1953年属岭泉乡,1956年属化家窑乡,1958年属张兰公社,1959年属上梁公社,1961年属化家窑公社,1984年属化家窑乡,2000年属连福镇。名胜古迹有关子岭老君庙。

关子岭老君庙

连福村,位于介休市东部,耕地面积0.8平方千米,人口1660。镇人民政府驻地。连福村原名焦寺,因西汉时樊哙在村北“三教寺”火烧盗匪为民除患而得名。《介休地名志》:明朝年间,栖风堡(焦寺村的一部分,今名庆丰堡)有人省外为官(布政司使)。某年回乡,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并改村名为“连福”。取“一村行事,共享洪福”之意。自此“连福”、“焦寺”二名并存。该村在明朝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一区,1954年属连集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万关线公路穿村而过,有连福—下梁公路、沙堡庄—连福公路两条乡道。有一座桥梁连福桥。名胜古迹有连福遗址、连福关帝庙、连福陈氏宅院(清代陈氏家族为壮大家族势力特建造连福陈氏宅院)、连福西头庙。有介休市连福镇顺达机械厂等企业。

连福村

张良村,位于介休市东南部,耕地面积1.79平方千米,人口3320。据传因汉初重臣张良曾经在这一带消灭狐灾,除暴安良,保护当地百姓,为纪念张良而得名张良村。旧称“银星寨”。据《介休县志》载:狐岐山半有洞,久为狐穴,日夜出为祟,居民莫能制,时张良入关道出绵山上,居民以狐患告良。良即临洞视之,狐敛跡不敢出。良去,祟故也,民复追及良,请绝后患。良曰:予奉汉王明,不能久居于此,狐既畏予,即以予名村也可。民如言,呼为张良村,患遂息。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张良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特产黄瓜、西红柿。有一座桥梁张良高速桥。有三佳—张良公路、西大期—张良公路两条乡道。名胜古迹有张良公园、宋廷魁故居。

张良村地图

沙堡庄村,位于连福镇西北部,耕地面积0.53平方千米,人口1140。该村系沙堡村的派生居民点,故称沙堡庄。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张良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主产小麦、玉米。有沙堡庄—连福公路一条乡道。

沙堡庄村

东刘屯村,隶属于连福镇。为与旧时县城西的“西刘屯”区别。称作东刘屯。意为大家留居,同心建村。据传,这里最先只有一户人家留住落户,后来迁来几户一同居之,取名“留同村”,时间久了据谐音称“刘屯村”。1949年属三区,1950年属二区,1954年属三屯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主产大豆、小麦、玉米。名胜古迹有东刘屯关帝庙、东刘屯宋氏宅院(清代)。

东刘屯村地图

西狐村,位于连福镇西南部,耕地面积0.26平方千米。村子位于狐岐山脚下,山的北角,因狐岐山得名,以狐岐洞(通石屯村)得名,村居洞之西,故称为西狐村。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连集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1983年属连福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主产杏子、玉米尖、芹菜、苹果、番石榴、山药、马铃薯、西洋菜。有西狐村二硫化碳厂、金帆实业有限公司、正兴化工厂等企业。

西狐村地图

东狐村,隶属于连福镇。该村由于坐落在狐岐山下,以狐岐洞(通石屯村)得名,村居洞之东,故称为东狐村。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连集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主产球芽甘蓝、美洲南瓜、青椒、茄子、甜椒。有源泉酒厂、嘉祥洗煤厂等企业。名胜古迹有东狐遗址。

东狐村地图

夏庄头村,位于连福镇东北部,耕地面积0.68平方千米,人口650。原为里屯巨户的夏收场地,后建立居民点,命名为夏庄头。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连集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南坡,自然村。此处有沟叫桥夕沟,该村位居沟南山坡上,故名南坡村。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连集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2002年并入夏庄头村。迎远堡,自然村。位于介休市东部,耕地面积0.25平方千米,人口434。洪山源神池水经过此村,寓意为迎接源神池水,因此得名迎源堡,后来再纪念改名迎远堡。《介休地名志》:宁远堡得水灌田,受益匪浅,村民大悦,遂更名“迎源堡”。现名“迎远堡”,“源”、“远”谐音,乃为后人讹传也。原名宁远堡,据《介休县志》载:鸑鷟泉即胜水,出狐岐山,俗谓之源泉水利所在,民讼罔休、宋文潞公适立石孔分三河,迤东为东河,伏流入地,见潭大小者三泻于磨沟村,南渡樊王石河灌连福,宁远、东西湖龙。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连集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2011年并入夏庄头村。主产山药、草莓、马铃薯、胡萝卜、玉米尖、生姜、莴苣、南瓜。有融昌选煤有限公司等企业。

夏庄头村

西湖龙村,位于连福镇中西部,人口800。原名西胡龙。村东有沟一条,呈龙形,叫龙头沟,早年沟内有泉,凹地积水成湖,龙湖西面之村,故名西湖龙。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连集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苗沟,自然村。因地处山区,中间有一个大沟,居住人在早半山坡上,土地呈梯田状,由此得名苗沟,因居煤沿线,遂与西湖龙合并;据传该村旧名“庙沟”,因村东有沟一条,沟内原有娘娘庙。因“庙”、“苗”谐音,遂以讹传讹,现称苗沟。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连集乡,1956年属连福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84年属连福镇。2002年并入西湖龙村。主产韭菜花、芫荽叶、卷心菜。有西湖龙水库。

西湖龙村地图

东湖龙村,位于连福镇东北部,面积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1平方千米,人口2300。村西有沟呈龙形,早年凹地积水成湖龙,湖东之村,故名东胡龙。清道光年间改“胡”为“湖”,称作东湖龙。该村在清朝已有史料记载。1956年为东湖龙乡政府驻地,1964年为东湖龙人民公社驻地,1984年为东湖龙乡人民政府驻地,2000年东湖龙乡并入连福镇。1949年属一区,1954年属新龙乡,1956年属东湖龙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64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主产谷子、苦瓜、青豆、芹菜梗。特产湖龙枣。有介休市龙盛农资有限公司等企业。

东湖龙村地图

柳沟村,位于介休市东部,耕地面积1.34平方千米,人口850。据说柳沟村东面的河里,长的都是柳树,故取名柳沟。1949年属二区,1953年属柳岭乡,1956年属东湖龙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64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主产角瓜、桃子、豌豆苗、西兰花、芥菜苗、甜椒、茄子、山药、杨桃。有柳沟砖厂、鑫鹏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圣和耐火材料公司等企业。名胜古迹有柳沟关帝庙、柳沟三官庙、柳沟南庙。

柳沟村地图

窑则头村,位于连福镇东南部,面积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1170。相传早年村东有古窑洞数孔,村庄建于古窑洞西头而得名。亦传,在介休境内该村最早圈窑定居,故名“窑则头”。1949年属一区,1953年属二区,1954年属新龙乡,1956年属东湖龙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64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主产草菇、冬瓜、豌豆苗、花椰菜。特产核桃。大运高速公路临村而过。有窑则头砖厂等企业。名胜古迹有窑则头三号杨氏宅院(清代)、窑则头二号杨氏宅院(清代)、窑则头一号杨氏宅院(清代)。

窑则头村

东杨屯村,隶属于连福镇,耕地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1120。据传杨素曾屯兵于东、西杨屯一带,故名。据《介休县志》载:“隋仁寿四年杨素率师讨伐汉王谅,引奇兵自霍山缘崖而进。谅所署介休刺史梁修罗屯介休,闻素至,惧,弃城走。汉王谅以赵子开败于高壁(即韩信岭)大惧,自将众十万拒杨素于蒿泽(即坞城泊)”。该村在隋朝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新龙乡,1956年属东湖龙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归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64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主产黄豆、苋菜、乌饭果、山莓、红椒、谷子、李子、山药、梨子。有来源煤化有限公司、东杨屯砖厂、东鑫煤化公司、宏基煤化有限公司、晋中地区焦化企业集团介休东杨屯焦化厂、晋燃选煤、山西忠平公司、鑫梓涌公司等企业。大运高速公路临村而过,北面接东夏线公路。

东杨屯村地图

南王里村,位于连福镇东北部,耕地面积0.85平方千米,人口1549。取《论语》:“以德行仁者王,里仁为美”语,故名。后派生新的居民点,据方位称南王里。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新兴乡,1956年属东湖龙公社,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64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主产红苕、玉米、四季豆、杏子、洋葱、菊苣、芜菁。有南王里砖厂、南王里煤化厂等企业。名胜古迹有南王里王氏宅院(清代)。

南王里村地图

北王里村,位于介休市东北部,耕地面积0.45平方千米,人口552。北王里是王里村(现称南王里)的派生居民点,据方位称北王里。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新兴乡,1956年属东湖龙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64-1983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主产红苹果、桃子、甜瓜、山药、香菜、芜菁。有弘盛佳煤化有限公司、介休市永宁运输有限公司、海富通物流公司等企业。东夏线临村而过。有6座桥梁。名胜古迹有北王里魁星阁。

北王里村

邬城店村,位于介休市东部,人口1020。春秋时期,邬县县治邬城店,秦武公曾屯兵邬城。隋仁寿四年,汉王任命赵子开率将众十万,距杨东于邬城泊蒿泽;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设介休,将邬城改为驿店,后又改为邬城店。《介休地名志》:春秋时期,介休邑县即在邬城店,称邬县,有“晋邬邑”之记载。《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录:晋魏献子为证,分祁之田为七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又据《介休县志》载:“邬城在县东三十里,邬弥牟大夫时故城,今称邬城店”。该村在春秋时期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新兴乡,1956年属东湖龙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64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主产绿豆芽、球芽甘蓝、葡萄、茴香、栗子、芥菜苗、青豆。有邬城店焦化厂、海富通物流公司等企业。有邬城店—樊王桥公路一条县道。名胜古迹有邬城店遗址、邬城店原氏宅院(清代)。

邬城店村地图

里屯村,位于介休市东部,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1700。原名李屯,据传唐朝有李姓大将在此屯兵,故名。“李”、“里”同音,后将村名讹传为“里屯”。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新兴乡,1956年属东湖龙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1963年属连福公社,1964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主产丰水梨、哈密瓜、红苕、西葫芦、小胡萝卜、奇异果、茴香。有昌盛煤化有限公司等企业。108国道、京昆高速临村而过,大西高铁穿村而过。名胜古迹有里屯关帝庙、里屯三官庙、里屯真武庙、里屯王氏宅院【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由王氏家族建设里屯王氏宅院】。

里屯村

樊王村,隶属于连福镇。相传汉刘邦武将樊哙曾驻此地,后建庙以祀。据《介休县志》载:“樊王庙在樊王村,祀樊哙。”合作化后,以沟为界,东西分治,这里称作樊王村。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东圪塔,自然村,人口270。因该村坐落在土塔上,位居东方,故名东圪塔。与“西圪塔”村仅一沟之隔,原统称“后樊王”。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2021年并入樊王村。西圪塔,自然村,人口276。因此村位居沟西山坡上,故称西圪塔。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2021年并入樊王村。下西埜,自然村,面积2.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平方千米,人口165。该村与上西埜原统称西埜。该名寓意着以镇匪患,永保安泰。清末民初,两村分称,该村居低,称作下西埜。该村在汉朝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2021年并入樊王村。主产草莓、西葫芦、蕃茄、球芽甘蓝、茼蒿、黄椒、大白菜、山莓、辣椒、栗子、韭菜花、大芋头、茅菜、透明包菜、黄瓜、葱、香菇、红椒、洋萝卜、核桃、杏、小米。有一条邬城店—樊王桥公路(县道)。有樊王桥1号、樊王桥2号等桥梁。樊王河属介休市第二大洪水河,由樊王村东西两沟洪水汇合出山。有盈泽聚型煤厂、恒泰煤化有限公司、樊王煤矿、东圪塔煤矿、左则沟煤业等企业。名胜古迹有樊王村庙、西圪塔樊哙庙。

西圪塔樊哙庙

樊王沟村,隶属于连福镇,人口300。因樊王村以沟为界,东西分治,故称沟为樊王沟。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红泥湾,自然村。因本村都是红土,而起名红泥湾。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2002年并入樊王沟村。主产生姜、丝瓜、南瓜、大芋头、茴香、西葫芦、毛豆。有樊王沟桥等桥梁。有左则沟煤矿等企业。名胜古迹有樊王沟和谐亭。

樊王沟和谐亭

刘家山村,隶属于连福镇。原名称为刘家寨,解放后改名刘家山。该村地居高台,原有刘姓巨户,故名。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管辖。主产菊花菜、西瓜、苹果、樱桃、橘子、花椰菜、西葫芦、大白菜、芹菜梗。有一条马山—刘家山公路(乡道)。

刘家山村地图

赵家庄村,位于介休市东南部,人口243。原名漫岭,因地形得名,抗日战争时期是介休抗日县政府粮食仓库,为了防止粮食被抢,在所有记录里都用赵家庄命名。土改时期因村民赵姓居多,更名为赵家庄。1949-1953年属二区,1954-1957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1983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薛家岭,自然村。因该村地处土石山岭,村民薛姓多,故称薛家岭。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2002年并入赵家庄村。木壁,自然村。《介休地名志》:旧称董家寨,以姓氏得名。清乾隆年间重修村庙时,因地方窄隘,不能再修影壁,将庙前陡坡上之柏树林代影壁之意,遂更村名为“木壁”。该村在清朝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2021年并入赵家庄村。后崖头,自然村。该村旧名后尾村,因位于本县东南境边。后村民嫌“尾”字不雅,且“尾”之古音与“崖”谐音,故改称后崖头。二十七年(1938年),曾为介休县抗日县政府驻地。该村在时期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樊王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2年属樊王公社。1984年属樊王乡,2000年属连福镇。2021年并入赵家庄村。主产韭菜、黄瓜、芜菁、生姜、莲藕、洋葱、西瓜、美洲南瓜、丰水梨、豌豆、山莓、葡萄、哈密瓜、小包菜、红苕、草莓。产煤炭、铝矿石。有赵家庄煤矿、金山坡煤矿二坑、西兴联办煤矿等企业。有西堡—赵家庄公路(县道)、甘草岭—赵家庄公路(乡道)等两条公路。名胜古迹有赵家庄娘娘庙。

赵家庄娘娘庙

化家窑村,隶属于连福镇,人口456。据传明代洪洞大槐树移民迁此,姓化第一个来到,在此地开窑挖煤为生,故名化家窑。1949年属一区,1953年属陆合乡,1956年属化家窑乡,1958年属张兰公社,1959年属上梁公社,1961年属化家窑公社,1984年属化家窑乡,2000年属连福镇。2010年建成化家窑小区。靠龙庄,自然村。位于介休市东南部,耕地面积0.18平方千米,人口200。原名圪涝泉,以泉得名。后在泉旁建龙泉寺,且村庄西靠之山似龙形,故更名靠龙庄。现龙泉寺历史悠久,但年久失修。1949年属一区,1953年属岭泉乡,1956年属化家窑乡,1958年属张兰公社,1959年属上梁公社,1961年属化家窑公社,1984年属化家窑乡,2000年属连福镇。2021年并入化家窑村。北山头,自然村。位于连福镇东南部,耕地面积0.76平方千米,人口192。本村所在位置是四面围山,北山头村在四面山的北面,因而得名为北山头村延续至今。一说地处土山头,在化家窑村之北,故名北山头。1949年属一区,1953年属陆合乡,1956年属化家窑乡,1958年属张兰公社,1959年属上梁公社,1961年属化家窑公社,1984年属化家窑乡,2000年属连福镇。2021年并入化家窑村。主产大白菜、西洋菜、绿苹果、韭菜、葱、苋菜、茅菜、洋芋、玉米、黄椒、秋葵、杨桃、菜苔、山药、辣椒、大蒜、菊花菜、青豆、樱桃。有一座化家窑水塔。有北山头煤矿、双赢焦化厂等企业。

化家窑村地图

新三屯村,隶属于连福镇,2021年组建,耕地面积0.68平方千米,人口1020。因由西杨屯、东武屯、西武屯三个村合并而成,意为新的三个屯村,故名新三屯村。西杨屯,自然村。因杨素曾屯兵于此,该地位于西面,故称西杨屯。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新兴乡,1956年属东湖龙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64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东武屯,自然村。原与西武屯统称武城,后因秦武安君曾屯兵于此,更名武屯。据《介休县志》载:“武城在县东四十五里,秦武安君白起驻兵于此,北魏徒坞城县民居武城”。解放后东西分治,该村居东,故名东武屯。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新兴乡,1956年属东湖龙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64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西武屯,自然村。因此地位于西面,故称西武屯。碱场沟,自然村。因此地地湿潮碱而称为碱场沟。1949年属二区,1954年属新兴乡,1956年并入东武屯村,属东湖龙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59年属连福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1年属张良公社,1962年属连福公社,1964年属东湖龙公社,1984年属东湖龙乡,2000年属连福镇。主产大白菜、桑椹、大芋头、玉米尖、茴香、黄豆芽、通菜、芋瓠、青椒。有西武屯桥等桥梁。名胜古迹有西杨屯玄帝庙、东武屯桂香园、东武屯遗址、东武屯郝氏宅院(清代)。

西杨屯玄帝庙

洪山镇,在介休市中部,面积44.94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19村,镇人民政府驻三佳,人口4000。因位于狐岐山(俗称洪山)得名。1949年属介休县二区。1953年设洪山乡,1958年属义安公社,1984年置洪山镇。2021年三佳乡并入。产小麦、玉米、谷子、豆类、薯类、苹果、梨。特产大盖柿。有铁、黏土、耐火土、石膏等矿。有制瓷、煤焦、水泥、耐火材料等厂。有公路通太原、运城、介休等地。名胜古迹有宋代瓷窑遗址、洪山泉、源神庙、环翠桥楼等。

洪山镇

三佳村,隶属于洪山镇,人口4000,镇人民政府驻地。原名朱家堡,因朱姓巨户得名。后又迁来樊、贺两家巨户,遂更名为三家堡。清朝年间又改为三嘉村。嘉者,美也。现名“三佳”,“嘉”、“佳”谐音,且“佳”较“嘉”易写。该村在清朝已有史料记载。1949年属三区,1953年属三区三佳乡,1956年属二区三佳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1959年属三佳公社,1960年属洪山公社,1962年属三佳公社,1984年属三佳乡。2021年属洪山镇。主产甜瓜、西葫芦、芹菜、青豆、杏子、玉米尖、黄瓜。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有三佳—张良公路(乡道)、三佳—河东公路(乡道)等道路。有育红煤化厂、三佳村金福铸造厂等企业。

三佳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