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剪头发的日子(不能剪头发的日子说说)
正月绝对不能剪头发,为了保护舅舅?
相信许多人从小就听父母说过一个过年习俗,这也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禁忌”——正月里剃头死舅舅。
按照此说法,从初一开始的整个正月,人是不能剪头发的,只有过了农历二月二日,也就是“龙抬头”这天后,才能去修剪头发。
所以,许多人都选在过年前理发,这时候也顾不上扎堆人多,年前不解决下次能剪头就是一个多月以后了。有的人嘴上说着对传统习俗不屑一顾,但是到了这时候为了让舅舅开心,一般还是不会去故意违抗这个习俗。
但是,这则所谓的“习俗”到底是哪儿来的呢?
其实,“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是以讹传讹造成的。
清军入关后,官方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壶头”,即剃掉前额的头发,在脑后扎一条辫子。当时的政策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目的是稳固满清的统治,引起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的汉人极大反对,但最终还是在许多暴力冲突后屈服了。
许多硬骨头把遵从传统和怀念明朝的情感结合起来,约定每到正月里大家都不剃头,称“思旧”,意思是“思念过去的历史”,这一点也被清廷的《礼书》记载。
但不论是发起这一行动的人,还是记载了这一行为的官方,都没有想到时过境迁之后,这“思旧”竟然传着传着就变成了“死舅”,也就有了开头说的“禁忌”。
这一“禁忌”虽然来源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也许还真的误打误撞的有点道理——当然,死舅舅是肯定不会的。
古代人对春天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很讲究。《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春三月”有一段话说: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到了正月,天地间的阳气逐渐上升,是万物逐渐苏生的季节,所有生命都开始向外散发生长,根据中国崇尚的“天人合一”理念,人也要顺应自然,早睡早起,穿着宽松的衣服,把头发解开,让头发自由地生长。
这时候不剪断头发,不把头发扎得紧紧的,才是顺通人体之气的合理做法,否则会阻塞人的生发之气,也就约束了人体生机的勃发。古人于是也认为,在正月剪头,对于新一年的发展,可能会有不良的诱导作用。
至于《黄帝内经》这一段说的是不是有道理,您又信不信,那就见仁见智了。不过起码现在不会再因为担心舅舅的生命安全而整个正月不敢剪头啦!
二月二,剃龙头
二月二有很多的习俗,但影响最大的就是二月二剃龙头,也就是说到了二月二日这天是要理发的,可以求一年的平安顺利。与正月里不剪头发的习俗相对,这又是为什么?
二月二习俗是龙头节,又称青龙节,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二月初二,龙抬头,相传二月初二是轩辕黄帝出生的日子。说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龙抬头这天,汉族民间和宫廷里也有许多风俗。
明人沈榜《蜒署杂记》中有“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称为‘引龙回’”的记载。清让廉《春明岁时琐记》中说:“二月二日为土地真君生辰,城内外土地神庙,香火不绝,游人亦众,又有放花盒灯、香供献以酬神者,俗谓此日为‘龙抬头’。”在我国北方,还有人习惯在二月二日这天理发,称为“剃龙头”。
“二月二”的说法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因此在民间也就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有民谚为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这一习俗的形成还有恰巧是与“正月剃头死舅舅”相对应的。因为有这样的禁忌,民间一直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后才开始剃头,今天在北方仍是如此。
如今,人们习惯赶在春节前做个新发型,到了二月二,一个多月过去了,头发长了不少,留了一个正月的头发终于可以剪掉了,而且还能得到好彩头。这一天,最忙的地方就是街头巷尾那些大大小小的理发店,从早到晚,门庭若市。大人孩子排着候着,剪去冰冷厚重的严冬,迎向清爽明媚的春天。
今日中元节,老人说“中元不做三事,心安祸不招”:三事分别指啥
今天是中元节,和除夕、清明、重阳节一样是传统的祭祖大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民间说“七月十五,百鬼夜行”,这天是大地上阴气最重的日子。老人告诫“中元不做三事,心安祸不招”,是啥意思?哪三件事不能做?
1·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民间又称鬼节、七月半、祭祖节等,佛教也称盂兰盆节,节日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祖。
中元节的名称源于道教,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秋祭和祖灵崇拜。阴历的七月中旬,正是初秋稻米丰收入仓的之时,民间会举行仪式庆贺丰收、酬告天地和祖先。
后来这个节日又被加入了道家“三元天官”的元素。道家认为,诸神之中有“天官、地官和水官”,分别在“三元日”代替上天来检校人间。
三元日分别是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天官在上元赐福,地官在中元赦罪,水官在下元解厄。
相传七月初地府会放假,把那里本来关着的祖先们全放出来,到七月十五这天集中审核、考校,有罪的赦罪,有怨的解怨,以使天下太平,人心安定。到了七月的最后一天,祖先们就要回归,然后地门大关,从此人间清明。
七月十五,也是佛家的盂兰盆节,和儒家的孝亲节。“盂兰盆”是梵语,盂兰的意思是倒悬之苦,盆则指救赎之器皿,节日的意思就是装满祭品供奉佛陀,以普渡地狱中的苦难众生,以使他们“悔过洗瑕疵,轮回生净土”。
儒家“孝亲节”的重点,则在于感恩父母和祖先,提倡孝义至上,重视“养老”和“敬老”。
所以七月十五不仅是中元节,也是少有的“三俗合一”的节日,重点都在感恩与孝敬,只是方式不同。
2·中元节不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不远行。
说中元节不能远行,原因有三个:
一是七月十五为月圆之日,是望日,这天日、月、地球居于同一条线上,是月亮效应最强的时间段。
月亮效应指的是月亮的运行,对大地生物行为、生理,以及情绪等的影响。
古人把一个月里月亮的运动周期分为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月底为晦。
望日月亮的作用力最大,对人的影响也最大。有研究称,月圆之时也是空难、车祸、犯罪、自杀等恶性事件比较集中的时间。
有本书里解释,这是因为人的身体里有80%的液体,月球的引力能像引发潮汐一样对人身体内的液体发生作用,影响人的行为。
这也是月圆之时不宜外出、远行的根本原因:不安全。
第二种说法是中元节是祖先回来享受烟火的时间,有家有后代的祖先们会在家里享受后代供奉;无家可归的就只能在外面游荡,秉性较弱的人就会受其影响。
所以民间说“七月十五阴气重,男女老少不出门”。
另外,今年的七月十五是丁酉日,为“五离日”之一的日月离。五离日为凶日,不宜远行。
第二件事是不下水。
从季节上说,中元节时已经立秋,立秋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偏南,虽然水面上温度并不低,但水下热量却已明显下降。贸然入水就很容易引起腿抽筋而发生危险。
另外一方面,立秋之后夏火被秋金所取代,这个过程也是老阳生少阴的过程。地上为阳、地下为阴,阳生阴就是从地上转为地下,要走水路。
所以中元节祭祖要放水灯、荷花灯,为照亮回归的路;祭品要用鸭,鸭属阴、会游泳,会从水中驮着祖先回归。而那些无家可归的祖先,大多还会滞留在水中。
时期有本书叫《金陵岁时记》,里面就写有中元节人们“剪五色纸为荷花灯,沿水放之,俗称斋河孤。”河孤,指的就是这些无家可归者。同时“延僧舟次诵经”,僧人坐在船上一路诵经普渡,也是为了化解他们的煞气和怨气。
所以中元节是不能下水的。
第三件事是不嫁娶。
其实民间一直都有“初一不结亲,月圆不嫁娶,晦日不同房”的说法,说阴历的初一、十五和每月的最后一天都不是嫁娶的“好日子”。
相对来说,古代人更忌讳十五娶妻。
因为男为阳、女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月圆之日正是阴气满满压过阳气之日,如果这天娶妻,就会娶回个“悍妻”。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这种局面是很被人瞧不起的。就算高贵如女皇武则天也免不了被人以“牝鸡司晨”来诟病。
那时候的人认为女强男胜为不祥之兆,家庭也会因此败亡。所以《新唐书》里就有“牝鸡司晨,家之穷也”的句子,《尚书》中也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阴阳颠倒,会使家破人亡)”;民间也有“女人当家,房倒屋塌”的说法。
当然这些都是旧时候的说法,现在自然不适用。
七月十五不宜嫁娶的另一个原因是:子午卯酉为一年中的四个仲月,仲月是新五行出世之时,此时也为咸池。从命理上讲,咸池就是“桃花池”,代表桃花煞、是风流、多情和孟浪的状态,自然也有衰败的意思。
这样的日子结婚,本身就充满着不稳定性,所以才说不适合。
结语:
今日中元节,祭祀祖先的同时记得:不远行,不下水,不嫁娶。心安,祸自不来投。#七月#
你会选“黄道吉日”去剪头发吗?
你会选黄道吉日吗?比如说你要去理发,你会看看日历吗?会选一个合适的日子去剪头发吗?
还有结婚,我觉得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肯定都是选择一个好日子,黄道吉日去办酒结婚的。
搬新家也是,这种喜事都是会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的好日子,要不然就会请专门的人去算一个好日子,我听过一个搞笑的事情,有一家人,他家新房乔迁,要造火势,他家就担着柴火去了银行的门口取火势,寓意他家以后钱财滚滚来。
还有那种要提很多东西进门,真的是右手一只鸭,左手一只鸡鸭。
你干什么之前会看日子吗?
过农历生日我记得我身份证号码登记的是农历生日,过的是农历的生日。好像我身边同龄的人都是这样,30+。
我觉得应该是从95年左右开始,登记的是阳历的生日了。所以现在的身份证号都是阳历信息,过生日也是根据阳历过生日。
你是过哪个生日呢?阳历还是农历?
节日现在农历的节日也过,像我们传统的节日,端午,中秋,小年,春节这样的节日都是按农历来。
但是也有按阳历的节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六一,国庆,这些都是按照阳历来的。
还有西方传来的节日,2月14情人节,12月25圣诞节,还有什么感恩节!元旦。这种应该都是西方国家传来的!
保持心情好,天天都是好日子!
你说是不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