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别称(元宵节别称叫什么)

心若向阳 2022-04-28 19:53:03 网友分享
春节过完马上临近元宵了,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元宵佳节。那么,你知道元宵节的别称有哪些?元宵节有什么由来?过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更多正月相关知识,请关注2019年正月·农历一月专题。

元宵节的别称有哪些?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来看看元宵节的几个别称:
1、上元节
除了上元还有中元节和下元节,分别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关于三元节名称含义,说法也莫衷一是。不过这里“元”解释成开端就不太合适了。
2、元夕
这个不需要怎么解释,夕就是日落之后,也是晚上,只不过和宵还是有些差异的,不过还是说一下元,如果从字面上,元是开始,那么元夕这个词古人难道不会理解成正月初一的晚上,名字很美,不知道是发音本身很美,还是夕与宵的区别在于夕有日落之后之意,更能让人有动态的联想,或者也可能因为辛弃疾那首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从这首词看来,元夕这个叫法已经是古人的习惯了。
3、小正月
这个称呼没办法解释,要说小春节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4、春灯节或灯节
这个名字有内容,一语道破这个节日最主要的习俗:赏灯!夜里的火光也许是人类写在基因里的温暖。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