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马一生远离这个人(属马一生远离这个人会怎样)

行尸走肉 2023-05-27 13:50:51 网友整理

马曾经在社会中作用重大,今天远离我们了吗?其实未必

书上说家马是从野马驯化而成的,我对这说法一直不那么感冒。然而在中原地区养马的历史比较晚,这一点我也是不同意的。就在不久前得知,在新疆温泉县呼斯塔古墓群出土了两具马头的骨骸,在另一处古墓群阿敦乔鲁出土了马腿的骨骸。这表明这条路线上的人在4000年前就开始养马了。

这是中国最早出土的家马有关的文物。这也说明,中国是从新疆开始引入马的,同时说明中国的马是自西向东引入的,而不是北面的草原民族传入的。

而在新疆,尤其是北疆,游牧为生的草原民族逐渐完全离不开马了。因此,马在这里落地生根,成为重要家畜之一。大约在商代,也许还稍微早一点,马就传入了中原。

当然,以上两段是根据考古学家的说法,除了草原民族逐渐依赖马之外,我基本不认为其他说法是对的。理由是,《史记·五帝本纪》就讲到尧帝“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夏朝建立于公元2050年,尧帝还在夏朝之前近200年,也就是距今4200年左右,比温泉县发现马的痕迹的古墓年代还早。认为中原的马晚于新疆,仅仅是没有出土马的相关文物。

不管怎么说,马在新疆的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雅利安人种发源于叶尼塞河,经过阿尔泰山以北到达斋桑泊,然后南下,经过今天的温泉博尔塔拉河谷以及阿拉山口等地来到新疆,后来又迁居到帕米尔高原以西、以南,成为今天印度人中的高种姓民族。他们这曲折的迁徙,是不可能离开马的。之后,大月氏从河西走廊迁徙到伊犁河谷,然后有前戏过帕米尔高原,乌孙也从河西走廊迁徙到伊犁河谷,这几千公里的路程,马、牛、骆驼是主要脚力。

而在这时候,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甚至欧洲,马都开始用于战争了。汉武帝养精蓄锐,积淀力量收拾匈奴,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养足够的马。

然而和匈奴的马相比,中原的马还是有严重缺点,那就是体型小,奔跑力差,耐力差。汉武帝求助于巫师,巫师告诉他,将会有名马从西方引进来。而就在这时候,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带来了乌孙马。乌孙马高大挺拔,四肢伸展,耐力超强,汉武帝一下子就爱上了。他认为这就是巫师预言的马。他把乌孙马命名为“天马”。

之后发生了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人从更往西的大宛国带来了更好的大宛马,更为强劲,更为雄伟。这种马出汗是红色的,所以民间叫汗血宝马。于是,汉朝向大宛买马,然而大宛认为汗血宝马是他们的国宝,和今天的熊猫一样的地位,不卖。汉武帝发怒了,命令李广利攻打大宛。

李广利花了接近五年的时间,进军两次,才打下了贵山城。大宛迫于无奈,给了李广利3000匹汗血宝马。李广利把汗血宝马带回长安,汉武帝命名汗血宝马为天马,而乌孙马则更名为西极马。

故事到此为止,这3000匹汗血宝马到底派了什么用场,有没有生崽,这些马死了之后是不是头向西方,统统没有记载。3000匹汗血宝马,就这样隠入了历史的风烟,成为未解之谜。

但不管怎么说,马在中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战争来了,需要招兵买马,练兵是厉兵秣马,上战场是金戈铁马,作战是横戈跃马,战死是马革裹尸,等等,马相伴战斗的自始至终。

马也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政治上指鹿为马,事业上马到成功,行为上悬崖勒马,语言上驷马难追,情趣上走马观花,仕途上走马上任,等等。而且马渐渐成为富贵人家的玩品,鲜衣怒马,声色犬马,肥马轻裘,等等等等。

因为战争,马也逐渐走进了军人们的感情。横刀立马安天下的战士都有一匹宝马,赤兔、的卢、乌雅、绝影、黄膘、盗骊、夜照玉狮子、玉花骢等等等等。而战场上人马相扶,马人合一,人和马之间自然会生出感情。战马死了,将军会给它造坟立碑,将军战死,也会用战马陪葬。

但是在早期的中原,马死了之后可能被吃了,也没有殉葬的习俗,因此没有出土马的遗骸。

在西域,人和马之间则是另一番景象。马固然也是战争必需品,但更重要的是生活必需品。人的一辈子有很多时间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从匈奴下来,柔然、突厥、高车、突骑施、吐谷浑、回鹘、乃蛮、契丹、蒙古等,莫不如此。骑马牧羊,走马访友,转场的时候还要马拉大车,等等。马同样和人形成非常亲密的关系。

除了生活和战争,那些丝绸之路的守护者和开拓者,同样和马有着紧密的关系。冯奉世、段会宗、甘延寿等人骑马巡逻在丝绸之路上,这是西汉时代;班超纵横西域三十余年,历经百战,甘英出使到今天的巴勒斯坦,因为惧怕大海而放弃了继续前行,班勇周游西域各国,这些活动都是用马来完成的。之后的董琬、吕光、玄奘、鸠摩罗什、耶律大石、哲别等,虽然使命不同,活动不一,但都离不开马。土尔扈特东归,人马牛羊同行,场面何等壮观;兆惠大军西进,战马嘶嘶,旌旗猎猎,气势多么森严!

在中原,马逐渐离开人的生活,是在蒸汽机发明之后,机动车辆逐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马便逐渐远离了人类社会。而在新疆,马至今仍然是人的亲密伴侣。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北疆草原的牧民们,依然骑马放牧。而哈萨克族,至今仍然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骑马。不会骑马的人是会被人笑话的。

在新疆,至今还有许许多多关于马和人之间的传说故事。除了代步和出力,马还是人的食物来源。马还活着的时候,为人提供马奶,死去了,为人提供肉食。新疆的很多民族有吃马肉的传统。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主人,毫无保留。到今天,由于科技的发展,还开发出了马油、孕马尿等产品。

而今天中国马文化的代表,就是昭苏。昭苏产的马叫伊犁马,就是汉朝时候的乌孙马。昭苏又把它们命名为“天马”。古老的伊犁马,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